oppo手机进水一直震动进

帖子手机进水了怎么办?用最正确的方式挽救爱机
下载APP一键签到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惊喜!
官方微信 扫一扫
Lv9.博士生O粉
来自&OPPO社区
等确定手机断电之后,赶紧找来一条毛巾把表面的水擦干,如此你的第一步处理工作就顺利完成了。如果你的手机只是短暂落水或是部分落水,那么这样处理之后你的手机复活率是很高的。甩甩甩、吹吹吹& & 断电只是第一步,如果你现在就着急开机的话,那坏的肯定就是主板和屏幕了,这两个“大件”的维修费用不用我说大家也清楚……& & 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把手机里面的水分甩出来,这个仅建议可拆后盖的手机用户操作。将手机后盖打开、电池保持取出状态,屏幕朝向手心,之后用适当的力度甩手机(注意是适当的力度哦,万一甩出去了不管赔的……),利用离心力将水分甩出来。甩完之后,吹风机就可以上阵了。吹的时候一定要让吹风机和手机保持距离,避免手机受损。吹的主要位置集中在开孔部位,如电池仓附近、耳机孔、听筒等。晾干需耐心& & “洗剪吹”之后,虽然大部分水分已经消失,但依然不是开机的好时机。你还需要一个足够有耐心的晾干过程。& & 你需要将屏幕朝下放置,保持机身后盖处在打开的状态,然后就是不想忍也得忍的24小时晾干过程。为了加强晾干效果,可以把手机放在阳光较为充足的地方或者暖气旁边,但要避免曝晒或是接触式的加热,以免损坏手机。& & 按照这样的步骤处理,你就可以尝试一下开机了。开机后应该检查一下屏幕显示是否正常、听筒扬声器麦克风等是不是能够正常工作,确保没有问题后,你的手机就宣告正式复活了。如果局部出现问题,那你应该感到庆幸:要是起初没早点关机的话,说不定就该整机更换了……& & 从整个流程中大家也不难发现,手机在进水却又没断电的这段时间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只要妥善处理好这一步,及时断电,那么后面的事情就简单许多。所以在智能手机落水之初千万不要心急,不要急于验证手机的好坏,按照步骤把水分都弄干再验证不迟,反正早坏晚坏都得修不是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转自安卓网
已有1人发糖,糖 +10
+ {@data.score@}
{@data.reason@}
本次发糖数
{@data.name@}
{@data.name@}
{@data.name@}
{@data.name@}
您今天还没签到!
{@data.name@}
@{@data.nickname@}已收藏本页面
OPPO手机进水了,拿去修,说要二百,结果,。。。。过了几小时,自己好了好了
手机进水,先关机。在用米把手机埋起来,一个晚上就ok了。
就好比小感冒,被一部分无良医生放大化各种检查,有时候挺一下不吃药不打针就好啦 。
嗯,水干了。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OPPO手机为什么那么贵?高价高利来源之谜 - 新闻资讯 - 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OPPO手机为什么那么贵?高价高利来源之谜
在小米以&性价比&,席卷国内市场四五年之后,中国仍然有两家手机品牌OPPO与vivo,坚守旗舰机发力在三千元价位上。钛媒体此前文章《OPPO与VIVO,为什么能站稳三千元手机的脚跟?》即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对OPPO模式和小米模式这两种几乎异端的两家厂商做了对比。
但是,OPPO的高价格、高利润、极高的三四线城市市场占有率,一直是一个迷一样的存在,鲜有媒体真正能够解答清楚。《商业价值》2015年开年之作,1月刊封面报道《OPPO真相》,详细解剖这家低调却极其赚钱的国内手机厂商&高价高利来源之谜&。以下是新刊封面部分内容:
初冬一个工作日的下午,郑州市被雾霾掩映着。二七广场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更是3C零售巨头扎堆和决战的地方。围绕着中心点&&二七纪念塔,有5家规模或大或小的OPPO体验店,张栋昌是其中最大一家体验店的店长。店内始终人流未断,刚送走了一对购买了Find 7又来店里买音响的夫妇,又来了两个20多岁的姑娘,&其中一个是老用户了,她又带自己的朋友过来买,这种熟人介绍来买的情况特别多。&张栋昌作为这家零售店的持股人,对店里的大小事务都极为上心,&干得好也是自己的。&
像这样的线下体验店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全国已经拥有3000家,店长、渠道代理商、OPPO三者参股方式灵活,由省级代理管理,而OPPO省级代理商只独家代理OPPO一个品牌。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第三季度全球4G手机出货量排行榜显示,OPPO位列全球第五,而大家熟悉的第一梯队中华酷联无一上榜(前四名是苹果、三星、LG、VIVO)。2014年,OPPO整体出货量有望达到3000万部,而去年这个数据为1300万台。
据IDC调查数据显示,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9080万部,较三季度的9480万部减少了4.3%,这是自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首次环比下降。在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萎缩的大环境下,OPPO的成绩确实值得关注。
更值得一提的是OPPO的价格。3000元一直是一个中国国产手机的红线。以小米、华为等为代表的厂商几乎都走上了1999价位以下,连魅族也开始走小米的性价比路线,而一开始主打3000元市场的锤子手机,最后也调整了&情怀&,下调价格与小米在同一价格区间。超过3000元以上价位的竞争者,几乎全线国际厂商,比如苹果、三星、HTC 等。
OPPO 之前主打的N1定价3499元,销售量已创下新高。N1的下一代产品N3售价则定在3999元。11月21日OPPO N3京东首销活动上,这款3999元的手机被平均以1分钟1000台的速度快速销售。
OPPO因其长期猛砸多档电视娱乐综艺节目,在消费者中有着极强存在感,最近火爆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再次出现了OPPO的身影,也因为OPPO在电视渠道的豪气投放,一直有OPPO开着飞机撒钱的说法。
但是关于这个品牌的新闻却很少,甚至连口水战中都很少见到OPPO的身影。知名度和透明度之间的空间,给了很多传言流转的空间。所以坊间关于OPPO的说法有很多,例如一直有很多人说,其实OPPO才是这个市场里最赚钱的厂商之一。几乎很少在公众采访中露面的OPPO,以其高价格、高利润、极高的三四线城市市场占有率,一直是一个迷一样的存在。
记者历时数月明查暗访,试图细解其中谜团,也是这家走在小米异端的低调公司,首次敞开心门。
把渠道做成了&子公司&
张栋昌进入OPPO已经5年,最初是业务员,负责河南总代理与省内的零售终端对接,2011年又回到促销行列,直至今年成为店长。严格意义上讲,他并不是OPPO的员工,而是OPPO河南省总代理的员工,但是他和河南省公司总经理曲海峰一样,拿的是OPPO标志性的绿白色名片。
曲海峰也曾经跟其他做代理商的同行聊过,&我们其实就像OPPO的子公司,但是他们很多都不相信&。在很多人眼中,代理和渠道最鲜明的标签是逐利,与厂商之间的永恒话题应该是&点数&(厂商给代理的折扣),但是河南总代理曾经为了配合OPPO的4G转型牺牲了2014年春节的销售档期,少销售了10多万部3G手机。
曲海峰这里的数据是10万台,而在OPPO主管市场和渠道的副总裁吴强这里,这个数字要扩大20倍&&200万台。但是这样做换来的是OPPO对于4G机会的把握,OPPO没有再犯智能机换代时同样的错误。
今年6月OPPO宣布全力转型4G,同时电商渠道所有3G产品迅速没了踪影,在很多人看来渠道会是出货旧款产品的阵地,特别是像郑州这样的非一线城市。但是曲海峰告诉记者,这些预判在OPPO都是错误的,2014年春节前他和全国代理商就得到了&工厂&(经销商对OPPO的称呼)要全力转型4G产品的通知,而即将到来的春节销售季正是他们出货3G产品的最后一个黄金销售档期。
当记者9月进入OPPO郑州店面时,的确没有一部3G产品。&现在卖的都是4G产品了,你说完全不在乎少卖货也不可能,但是我觉得有两个维度看待这件事情,当成生意来看的确少赚钱了;但是从企业发展看是好事,从&工厂&传递的信息来看这次的转型确实是对的。&曲海峰说。
除了Q3数据外,根据赛诺数据显示由于国内4G市场容量快速增长,7月4G产品份额占整体市场的20.4%,与6月相比增加121万,环比增长22.2%。而OPPO连续三个月实现快速增长,从5月份移动4G市场占比的6.3%到6月的12.6%,再到7月的15.16%,三连跳跃升为移动4G产品份额第一名,尤其是在7月中,OPPO移动4G份额增长速度是整体移动4G市场增幅的近两倍。
OPPO在6月宣布的4G转型以及年初布局的3G产品在渠道逐渐推出的战略获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这样的成绩,无疑是鼓舞渠道商的。而除了数据以外,曲海峰也确实感觉到了当初牺牲掉的销量可以换来长远的利益,&我们得到了河南省运营商认可,以前运营商对我们并不是很看重,我拿机器过去他们一问价格基本上就不会选择我们了,觉得太贵,但是4G转型后我们在产品上能够跟上;除了运营商外,终端客户也认可了,2G转3G的时候客户压了很多手机,但是这次客户没有因为转型压货,他们也很高兴。&
OPPO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的确是遭遇了一次危机,但是也正是那次的危机,令OPPO与代理商验证了OPPO&本分&价值观所能发挥的作用。在功能机时代,OPPO成绩一直不错,凭借着独特的设计与聚焦年轻人群的策略,以及早已在数码时代就积累起的渠道资源,成为了那时候的单项冠军。
当3G牌照发放,智能机大潮袭来的时候OPPO并没有像这一次快速反应,第一代产品并没有找到感觉,但在转型困境下,OPPO还是兑现了和供应商之间的口头订单以及传真订单&&如果供应商无法将物料转移出去,那么OPPO照单全收。在智能手机圈子里能这么做的厂商屈指可数,毕竟这个行业的供应链长、资金量大而产品周期短,很多物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贬值。
至于渠道,同样也享受到了OPPO&本分&的待遇。这一点曲海峰看的很清楚:&其实开始&工厂&并没有承诺我们全程补产品差价,但是因为智能手机快速转型,&工厂&决定全程补差价,那时候&工厂&也很难,最后是我们一起承担了当时的损失,一起度过了难关。&而各个省级渠道又将OPPO与他们之间的承诺,延续到自己下一级的二级代理、零售商、客户、消费者,时至今日省代都承诺全程补差价,由于手机换代带来的损失,补贴现金给下级代理机构。
事实上,很多厂商也会补贴渠道,以弥补换代损失,但是大多数是补贴产品而非现金,而一旦补贴的产品无法出售,对于渠道商来说依然是库存、变相压货。
最后,整个智能机转型让OPPO付出了接近3亿元人民币的代价,但是得到的是供应商与渠道商的信任。
极强控价能力
从价值观过渡到方法论来看,OPPO的本分做法虽然偶尔会令自己的当前利益受损,但是长远来看也对合作伙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具体表现就是OPPO的控价能力在业内很强:所有代理在其所在地区都可以按照OPPO给的指导价去执行销售,窜货现象罕见。一般其他品牌的官方售价和实体店价格相差很多,不同的渠道价格都会有差别,但是OPPO能够做到统一。
控价对于征战在中国这个巨大而复杂的市场上的手机厂商来说极为重要,昔日的巨头诺基亚,今天的三星都曾为窜货头痛不已。价格体系混乱直接影响购买体验,往往厂商对这种现象是严防死守但是仍然频繁发生。OPPO是怎么做到的?除了严厉的政策之外,不能不说共同的价值观发生了作用。
曲海峰说政策和做法并不复杂:首先是市场多投入&&大量的业务团队,覆盖到全部市县乡,通过人员管控;此外与合作伙伴签订框架协议,避免低价销售,一旦发现及时处理。但是能够执行下来则是基于对价值观的坚持,&开始大家都不理解,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其实这个行业已经很成熟了,但是我们就坚持贯彻,告诉大家这样做是互惠互利,对大家都好,大家尝试性地跟着我们做了之后发现避免了低价竞争,反而能够有合理的利益回报,慢慢也就愿意跟着我们做,认可我们的价值观。&
《商业价值》记者曾经到郑州市场进行暗访,而结果印证了曲海峰的说法,在价格方面OPPO旗舰机几乎不会降价,只会在新款上市前清理库存时做降价,节日也会有降价,但是全国统一。在惩罚方面:每个代理商都和厂家签订合同,包括控价等其他内容。卖场会跟地区代理商缴纳3000元保证金,专卖店缴纳10000元,一旦发现低价售卖,直接扣除其保证金,超过三次会取消其代理权。
据代理商透露,也会有暗访员到所负责地区的代理商暗访,还会抽选打电话给用户,询问价格和服务,代理商会在得知当地有低价售卖时候去售卖点查看货号,根据货号查询出货来源,然后追踪处罚。
尽管惩罚如此严厉,但是代理商愿意做OPPO的理由也很充分:OPPO不会在关键时刻坑你,收益有保障。另外就是看重品牌,OPPO在广告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曲海峰和其他全国代理商一样将OPPO称之为&工厂&,他们也并不是单纯的销售OPPO的产品,一至一个半月与工厂进行一次沟通,工厂有任何动向都会通过邮件、会议等形式与他们保持沟通,他们脑海中的工厂为他们提供产品、营销思路的指导、售后体系的搭建,甚至还要带领他们实现转型。
于是有了OPPO带着渠道转型的重要一步:参股线下体验店。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张栋昌参股体验店,并不是为了转嫁OPPO与代理商的转型风险,根据吴强的介绍,反而是一些位置好、销量有保障的店才会通过店长参股作为激励,并且还会考虑店长的资金情况。OPPO将转型的风险放到自己身上,而渠道也是这样做,曲海峰坦言:&任何新的尝试我们都会放到省级总代的直营店先去尝试,方法好才会去向下推行,不好肯定不能让下面跟着你做。&OPPO为体验店提供统一的设计风格、人员培训等多个层面的指导,而渠道好的营销推广一旦被OPPO认可还将得到补贴。
设计之迷,如何打造一款文化产品?
产品可以靠广告轰炸和强力渠道卖出去一轮,却无法支撑一个品牌长久发展下去,陈明永心目中的OPPO应该是一个持续给消费者带来极致和惊艳产品的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是一个不平凡的品牌。
如何做到陈明永心目中的设想,却不是那么容易,这就是如何把手机当作一个文化产品来做?李婕年纪不大,轻摇滚风的着装,她没有什么如雷贯耳的教育背景,也不是哪个国际大牌空降而至。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就进入了OPPO,从初出茅庐设计MP3,到今天成长为OPPO的主力设计师,她设计了旋转摄像头手机N1,开了智能手机设计的一个先河。
在她看来,老板陈明永对外界的纷纷扰扰不关心,但是对产品却极为苛刻,&Tony(陈明永在公司员工间的称呼)非常尊重设计。我们有一块非常好的土壤,首先会给设计师相当长的成长期,年轻设计师也会有很多设计机会,公司也会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机会和成长并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土壤下你只要一门心思设计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太多其他。&
OPPO以及陈明永给了她成长的土壤,也实现了她很多设计理念,N1就是其中之一,没有因为成本太高而最终搁置。
从创意到设计完成,N1的诞生孕育了接近一年,最后李婕更新了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优雅的旋转,方案从Y轴改为X轴,而设计稿的这个修改落实到项目经理以及工厂,挑战是很大的,从设计完成到量产也用了将近9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中陈明永从来没有催促过这个产品什么时间推向市场,打磨到最好才是目标。
作为业内第一款可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产品N1一问世,就获得了关注,也有用抄袭&致敬&的。对于OPPO而言,除了出货以外,N1的意义恐怕更为深远,从诺基亚的N系列,到三星的S系列,一个屡次被证明的真理是:机皇的带动效应是不可小视的。机皇永远都不是销量最高的,但却能提升同品牌其他产品的销售以及品牌水准。对于自己的这个作品,李婕的解读是:&OPPO需要一个行业高度,我们的设计需要一个标杆,需要一个图腾。
正如李婕所说,国产手机在设计语音上几乎没有沉淀,更是缺乏一个图腾,这让产品同质化,互相抄袭、抄袭国际品牌的做法成风,而结果就是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只买性价比的单,而不买设计的单。目前OPPO沉淀出了主打性能的Find系列、主打拍照的N系列以及主打轻薄的R系列,各有特色,设计上也有所传承。N1的下一代产品N3售价再次飙高,价格定在了3999元。11月21日OPPO N3京东首销活动上,这款手机被平均以1分钟1000台的速度快速销售,9分钟内销售了10000台。
陈明永说自己有个坏毛病:不可口的饭菜宁可饿着也不吃。他是四川人,但并不喜欢川菜反而钟情杭帮菜,&制作精致,味而不辣&。这些习惯,都直接投射到了工作中。在OPPO工作至今的李婕去任何一个手机厂商都会是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但是她愿意选择在OPPO。或许大半原因是因为陈明永。
虽然他对产品很苛刻,在功能机时代他曾经为了一款手机精细度不够、太厚直接把手机砸了,但同时他也会为了产品的设计与造型不惜一切代价,可以重新开模、重新做电路设计、寻找专门的元器件做适配。
李婕对陈明永的评价是&看问题很犀利&,&赚钱从来就不是他首先考虑的问题,漂亮才是他首先考虑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做的东西不符合他要求的时候,他真的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来&,李婕所说的心领神会正是她与陈明永之间对产品追求的默契,她说:&他讲你的时候,因为他往往是讲设计,不是讲你。对事不对人,所以你不会觉得很委屈。&
对于美的理解,陈明永自己总结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做到精致,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遇到问题就要解决掉。要非常用心去做产品,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因为当初做工很到位,会诞生了一种耐看性,不轻易产生审美疲劳,这些是OPPO美学的基础。第二层是要做到惊艳。每款产品OPPO都会去寻求一个惊艳点,N1的最大特点就是旋转摄像头,在精致的基础上,旋转是它的独到之处。第三层是要做出文化,而N1为了追求文化感就采用了骨瓷质感的漆。
而为了很好地执行自己产品的设计理念,以及对质量的把控,OPPO还有了自己的制造基地&&绿厂。
价值观驱动下的陈明永和他的信徒
对于OPPO搞广告轰炸开着飞机撒钱的说法,OPPO负责市场和渠道的副总裁吴强这样回复:&我们觉得自己的产品很好,当然要传递给消费者。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好,撒钱越多死得越快。&这已经是OPPO对外最为强势的一次回复,因为陈明永的价值体系里并没有靠打嘴仗博眼球这种做法,他明令禁止各种网络骂战以及攻击对手的行为,以至于OPPO总像个圈外人。
这在今天的手机产业里几乎是很难想象的,不少手机厂商都有专门的团队在线上发声制造声量,回应各种针对本品牌的声音,以小米为代表的很多智能手机厂商已经深谙个中道理。而在OPPO,这却是被明令禁止的,一旦发现员工这样做,陈明永会毫不留情的臭骂一顿。
他很固执,坚持不去&适应&这套游戏规则,而这就是他&本分&哲学的第一层:&在面临外在的压力和诱惑,要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时,能够把这种外在的东西摒弃掉,回到事物的本来面去思考,把握住应该做的事情。这时,所秉持的合理、积极的心态就是本分。&
陈明永出身于四川匠人之家,为人很低调,接受采访以及在大众媒体露面的机会极少,在OPPO赞助的南美超级杯上,与嘉宾李易峰合影时对方根本不知道他就是赞助商的大老板。作为步步高的创始人段永平最初的创业团队成员,陈明永从来不会拿段永平为自己和OPPO背书,有人这样做他还会发火。
陈明永很尊重刚刚过世的围棋大师吴清源,并且高度认同吴清源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围棋高手是你围你的地盘,我围我的地盘,我们可能没有任何厮杀,高下已见。这也正是他不允许任何员工和竞争对手发生骂战的原因,&市场竞争应该是这样的&&你坚持你的想法,做到极致,我坚持我的,只要做到极致谁都冲击不了你。&
他坚守的价值观在今天的商业世界里能够找到信徒么?
目前来看,至少跟随OPPO的这些代理商是。对于选择代理商,陈明永是有一套自己标准的:&业界很多人说你们选代理商很怪,人家选择当地以前成熟有规模的,而你们选择的是价值观。
我觉得我们未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价值观一样就可以一起冲锋,一起面对任何困难。一开始选代理商就是对我们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事实上我认为OPPO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跟选择和我们价值观相同的代理商是密不可分的。&
在陈明永看来,下一轮转型正在呼啸而来:&线下代理商依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互联网带来的电商是在崛起,未来我认为会有更大发展,对线下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未来电商的终极模式就是线上么?我觉得不是,京东也在思考O2O的模式,我们也在思考做些尝试,把线上线下打通、协同,而这些都是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觉得便捷,利益最大化。这样的转型,必须要有强大的力量,不同于纯电商,也不同于我们原来的模式。&他相信,OPPO的价值观还能带着代理商去面对这样的挑战。
谈及互联网思维,陈明永有他自己的解读:&我觉得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第二是追求极致,这个跟我们的理念是融合的。互联网使得信息量增大,每个用户很容易了解到产品的好坏,一定要做出很棒的产品才有口碑。用户以前是远离你的,你要试图了解,现在他们会到你微博微信来反映,提需求,开发产品就可以以他们为中心,就是不断的与消费者互动。其实不管你是互联网还是传统企业,都要做以用户为中心,产品做到极致。我们一直在践行,只不过有新的方法能运用进去。&
这段看似很务虚的话,却在OPPO从上到下始终践行着,甚至辐射到经销商。如果说&本分&这套价值观是驱动OPPO运转的灵魂,那么渠道与产品就是实际驱动OPPO前进最重要的两条腿。
陈明永坚持的依然是传统商业常识,而且OPPO用成绩证明了这些古老的商道与今天的市场规则并不相悖。我们听了太多类小米的故事和经验,而OPPO正在展示着另外一种不同于小米的路径。正如陈明永经常提的一个问题:&我们要追逐事物的本源。&而今天智能手机行业的本源问题是,究竟要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还是把故事卖给资本市场?
加载更多内容
关注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科技资讯, 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IT资讯。你为什么会用vivo和OPPO手机? - 简书
你为什么会用vivo和OPPO手机?
前奏汤山镇离汤家家村(我做义工的那里)有一公里的距离,一个有着“世界温泉小镇”称号的地方。第一天到汤山中学站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旁边一个挨一个的土家馆,心里想这不就是农家院吗。另外就是一个“世界温泉小镇”的牌子,“哇塞,世界都有名的地方啊,应该很繁华吧,改天要来这里转转。”离开前的一天晚上,和小黑姐、鹏鹏在汤山镇上主街上刷街,两侧二层小楼,典型的县城商业街,没有很特别的地方,只是途经的蒋介石温泉别墅有些深宅大院的恐怖气息。我看着沿途的商铺,沿途的行人,希望发现更多的东西。一路上,蓝绿不停地入眼,夜晚的汤山镇街道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引起我注意的是中国移动&VIVO(忽然间对vivo有了新的认识,已经潜意识认为小米的线上营销才是趋势,才是王道)以及OPPO品牌店,一条街上大概间隔1百米距离分布五个中国移动&VIVO旗舰店,如此密集的布局,即使不熟悉vivo和oppo的用户也会在这样的视觉冲击下变得熟悉吧。记得在史叔家一次聚餐,一位70后大叔在聊到手机时就提到了OPPO拍照性能很好;记得在北京西直门地铁站的转现路上全是OPPP的绿色logo牌;身边人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vivo和oppo。所以有一个疑问,基于智能手机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状况:vivo与oppo是如何深深地留在我们脑海里的?(为什么vivo、oppo能够成功?)数据支持:IDC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约6.78亿部,同比增长仅0.2%。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几无增长的大局下,OPPO、vivo挤掉联想和小米,大增143%和125.2%。统计数据中也展示了Android手机占有率排名的变化。相比2015年腾讯CDC统计的数据,今年华为、OPPO、vivo、魅族比去年同期有较为明显的涨幅。相反,三星、联想和酷派则出现了排名下降。自2016年起,互联网手机与传统手机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晰。曾经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集体遭遇了寒冬,线上渠道的逐渐饱和让用户更青睐于到线下渠道购买手机,而华为、OPPO、vivo这样的厂商正是这种深耕线下渠道模式的受益者。可以说OPPO、vivo跑赢其他竞争的原因对手也十分值得研究。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了解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为什么会被“蓝绿刷眼”的内容。一、两个品牌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时间2008年,OPPO进入手机领域,建立OPPO Real分系列。2011年,OPPO首款全键盘智能手机X903上市,标志着OPPO正式进军智能机领域。2011年,vivo品牌正式进入智能手机领域,11月发布智能手机vivo V1,支持SRS音效,音乐手机广告概念深入人心。(2008年,魅族(MEIZU)开始在智能手机领域投入全部的精力,致力开发高端智能手机。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这是两个品牌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时间,而回顾发展历程可以看到: OPPO品牌成立于2001年,在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时已经有了近10年的发展。而vivo的发展历程,会在解释下一个问题时提到。二、vivo与OPPO的关系2001年,段永平(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牵头,三家步步高公司共斥资3000万元注册了OPPO。但沈炜(vivo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与黄一禾无意投身OPPO,于是陈明永(OPPO创始人,现任OPPO CEO)买断了OPPO品牌的权限。2002年,索尼、飞利浦、松下等公司要求中国DVD产业支付专利费。新科几乎因此烟消云散,陈明永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决定全身心投入OPPO。不久,步步高视听公司关闭,二、三百位员工就地加入2003年创立的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即OPPO手机。总得来讲步步高是两个品牌之间的一个纽带:oppo,是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当初另外构想的一个国际化手机品牌,起初定位是高于步步高本身的,但后来股权结构变化,段永平现在只持有oppo的10%左右股份,原步步高高管陈明永占大头。OPPP手机是欧珀移动公司的,VIVO手机是2011年步步高通信推出的智能手机品牌,刚开始时叫步步高VIVO,后来逐步去掉步步高的。(注:百度步步高手机,搜索结果是vivo各型号手机。)步步高vivo和oppo现在是独立经营的,双方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可以说是斗而不破。双方高层很多人都是原步步高的,彼此很熟悉,段永平每年还要参加oppo的经营会,手机技术双方有共享,比如息屏手势。双方经营手法很多类似,靠广告轰炸,大规模实体店铺开推销为主,走高价路线。另一方面,双方竞争也很厉害,特别是公司中下层。参考内容:《OPPO和vivo不是一家的吗?OPPO真的会好些吗? 》.cn/q/855992.html《vivo与oppo的前世今生》/post-19254-1.shtml《OPPO、vivo到底是不是步步高?真相在此!》/1/468/468675.htm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应该明白为何两款手机的定位以及营销手段如此相像,而他们的主要的成功之处又有哪些呢,是否渠道是其主要的核心?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恋爱”之前,先成为身边人(渠道、广告)这里将产品(运营者)和用户的关系类比于情侣的关系,因为用户思维,注重用户体验深入来讲其实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何与用户从陌生变得熟悉、从熟悉变得亲密无间是运营者所需要思考的。学习过恋爱课程的朋友应该听分享者这样说过:爱情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1亲密,指可以分享秘密,彼此没有秘密或者谎言(当然善意的除外); 2激情,所谓的贴身关系; 3承诺,没有承诺的爱情不是爱情。而产品与用户之间,该如何把握“爱情”的基本要素:体验、价值、匹配。这些是恋爱发生时需要关注的,而在实战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有机会来把握着三种要素,答案是首先变得熟悉,成为她/他/它的身边人,实际的恋爱也是这样的。先做一个小调查:你是从什么时候,哪些渠道认识这两个品牌的呢?1.他人推荐2.线下店铺3. 媒体/电视节目/广告两个品牌是如何让用户熟悉,成为我们的身边人的呢:1.像便利店一样布局零售店,轰炸机一样打广告正如给我启发的例子,随处可见的品牌零售店让人不禁会想“这款手机这么火啊,换手机可以考虑一下了,否则就该out了。”而实际上除了线下店铺的布局,两者的广告轰炸也令业界惊叹,从广告牌到公交车站,从电视台到社交媒体,这两个已经崛起的手机品牌正在进行一场中国手机行业十分罕见的广告轰炸。可以说你无论身在何处,何时都会感受到“蓝绿”的视觉冲击。甚至我们在聊到手机时,会因为这样的重复印象而自然地想起vivo或者oppo,类似神曲附体一样。2.从三四线城市建立网络,符合现阶段消费行为这两个品牌的策略是从小城市开始,那里的很多人已经习惯于传统的购物方式,他们的消费行为变化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当小米手机引发的线上渠道大肆受宠之时,vivo与OPPO却坚持深耕线下,将渠道覆盖到三四线城市、甚至更深。小米开创的智能手机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被这些消费者接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横向的市场空缺。在另一个互联网品牌乐视身上也能感受到与vivo与oppo同样的感觉,他们都在走着自己的路,也有着不同于小米的生存方式。在此之后,他们的门店渗透到这些城市的每个角落,使得OPPO和vivo成为很多中国消费者的默认选择。3. 回归传统渠道,传统零售店的复苏。(总结)至于销售渠道,vivo也没有选择互联网,而是非常“传统”地依靠线下,从三四线城市着手拓展。冯磊(vivo全球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说,“我们在线下渠道已经耕耘20年了。今天,我们在三、四、五线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是我们去抢,而是没人去,我们去了,没有对手当然就是老大。”目前,vivo有95%的产品通过线下销售,而天猫、京东的线上渠道只占5%。金立CEO卢伟冰表示,OPPO和vivo等下线下品牌的成功证明传统零售店的复苏。小米的市场份额两年前达到顶峰时,电子商务巨头认为未来将有半数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销售。“中国当时出现了一阵恐慌,人们担心传统零售商将会消失。”卢伟冰说,“你能想象那样一个世界吗?所有人都待在家里,除了快递工作人员,没有人上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是社交动物。”参考文章:《揭秘:OPPO VIVO线下为什么卖得那么好?-搜狐》 /4106379.shtml大家想一想,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连接”,换句话说去中介话,节约成本,像绿蓝这样布局,回归渠道,必然会增加成本,所以我们会看到,vivo与oppo的产品会卖的“贵”一些,这是理所当然。(vivo的主要产品价位在元,虽然年出货量4000万台不如小米,利润总额却相当惊人,不像很多新手机品牌赔本赚吆喝。)然而什么是贵又卖的好的原因呢?我们变得熟悉之后,就能长久吗?营销做得好,关键还要看产品,恋爱谈得好,关键是选对人。(以下产品品质平行,不分主次)二、两个品牌的定位垂直,产品具备核心内容Vivo的影音效果、Oppo的拍照效果都是大家所熟知的。OPPO、vivo将快充、拍照、指纹识别这些“刚需功能”做到了主力甚至全系标配,尽管力度有不同,但保证了每款产品都能切入了用户刚需痛点,这种极易被消费者感知,并且非常有效果的创新是OPPO能够俘获用户芳心的重要条件。VIVO:vivo专为年轻、时尚的城市主流年轻群体,打造拥有卓越外观、专业级音质享 受、极致影像的智能产品,并将敢于追求极致创造惊喜作为vivo的持续追求。OPPO:OPPO智能手机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和精致的智能科技体验的手机品牌。旗下主要分为Find、N、R、A四个系列,拥有创新的功能配置和精致的产品设计,在手机拍照领域拥有突出表现。vivo的三大产品线布局已经完成,形成了 vivo“铁三角”。以vivo一直坚 持的极致Hi-Fi基因为基础,X系列追求超 薄和便携性的极致,Xplay系列追求影o音 和高清大屏的极致,Xshot系列追求拍o摄 的极致。OPPO旗下智能手机目前有Find、N、R、A四个系列,“影像”和“VOOC闪充”是系列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注:具体参数可以查看具体产品数据)三、vivo们的成功离不开营销的给力、渠道的支撑,但是这些只是助力其成功的显性因素,其成功的核心还是在于坚守“本分”,是多年以来他们在产品上坚持“设计+生产+品控+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消费升级时代切中消费者对品质可靠性的需求。a.自力更生,旗下产品坚持100%自主研发设计b.质量为王,严苛的产品可靠性测试c. 渠道优势实质上是对细节的把控提升消费体验(注:摘录自邻章文《渠道为王?其实这些才是vivo、OPPO成功关键》)另外,vivo与oppo的关系让我想起快餐行业的两个品牌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关系。营销的本质是吸引顾客,并留住顾客。vivo与oppo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还在于产品,处理好与用户的关系。而且市场有很多的可能,不论互联网模式还是传统零售的渠道都有可能成功。
我,阿呆,二十一岁,想入非非二十年,面对现实已一年。(个人微信ID:wnhaome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po手机破解锁屏密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