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经典语录》为什么这么火

《岛上书店》--《走向世界》2015年26期
《岛上书店》
【摘要】:正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处于人生最低谷的书店老板,31岁已经不再年轻的女出版社店员,被抛弃的两岁小女孩玛雅,热心肠、爱看杰弗里迪弗的警长,生活在不幸中的小姨子伊兹。《岛上书店》的故事非常多元,每一个角色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困境。而作者写亲情、写爱情、写书、写书店、写大家绝处逢生。来到小岛书店
【关键词】:
【分类号】:I712.074【正文快照】:
每个人的生命中,者陏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闼。 处于人生最低谷的书店老板,31岁已经不再年轻的女出版社店员,被抛弃的两岁小女孩玛雅,热心肠、爱看杰弗里迪弗的警长,生活在不幸中的小姨子伊兹。《岛上书店》的故事非常多元,每一个角色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困境。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崇亮;[J];外国文学;1997年05期
,王忠亮;[J];苏联文学;1983年03期
李丹婷;;[J];视野;2009年22期
赛斯;傅森;乔栩亚;史华林;;[J];天涯;2011年06期
韦迪·拉特纳;;[J];青年博览;2013年14期
刘庆云;;[J];滇池;2002年10期
安德烈·查哈尔洛夫;;[J];视野;2011年15期
安德烈·查哈尔洛夫;;[J];新一代;2012年06期
克莉斯汀·迪米特洛娃;杨宗泽;;[J];新诗;2013年02期
;[J];现代畜牧兽医;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甲子;[N];华夏时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岛上书店读后感1000字
岛上书店读后感1000字
责任编辑:吉楠&
  一本书看完。总觉得遗憾,不能在继续陪伴主角走下去,可人生就该是这样吧,看完一本又要打开新的一本,走入另一个人的人生,陪他一段路,去感受他的情感变化。有时快乐过,拥有过,珍惜过,无怨无悔就够了。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岛上书店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岛上书店读后感(一)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书上的这样一句话引出了我浓浓的好奇:&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呢?我因为这句话,买了这本书。当拿到书后,书的腰封上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初见这句话时,这难道是本讲风雨过后会见彩虹的书吗?或者说是心灵鸡汤的人生范本?随后,我便开始了对此书的阅读。这本书的开头并没有如他封面的内容那么让我感兴趣,甚至可以说书的开头是很难懂的,无法明白他到底在讲什么,再加上书中会出现很多长长的名称使我很难对此书感兴趣。我突然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句话&&外国人制造出的笑点也是我们无法产生共鸣的。
  书中讲的是一位男性书店老板与一个遭遗弃的孩子,一位女性出版社推销者的故事。书中的男性书店老板名叫 A.J.费克里。这个男人不是本地人,他与出生在本地的妻子妮可相识于大学,毕业后一起回到了妮可的家乡艾丽丝岛,用她的一笔钱开了这家&岛上书店&。可是他的书店不景气,爱妻车祸丧命,价值不菲的古董书也被盗窃,他觉得自己跌入了人生谷底,每日都在酗酒苟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能在昏沉的酒精中麻痹自己苦难的半生,然后就此离去。你仿佛都能从书中嗅出他的酒味、感受到他的颓废,头脑中总是显现出一个穿着棕色的条绒西服、满脸胡茬的待在一个昏暗的房间的人,说不定还是个秃顶,当然这些都是我的幻想。本想书中的他会就此颓废老去。
  当书读到第43页时,一切都开始变了,出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一切变化都来源于一个遭遗弃的孩子&&玛雅。他收养了这个孩子,成为了一名父亲。&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玛雅一点点融化了A.J.费克里如荒岛般的内心,他变得温和好相处起来,不再是个堕落的鳏夫而是个绅士,是小岛中文学素养最高的人,是一位最好的爸爸。因为玛雅,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同时,玛雅也成为了连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业务员阿米莉娅、小镇上的居民之间的纽带,将他的生命与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串联起来。使他学会了去付出,学会了沟通。再也不是一个沉浸于自己阅读世界的书呆子,他成为一个愿意与人分享好书,分享阅读感受的小岛书店老板。本以为故事会这样开心的发展下去,所有的人会和书来个美丽的邂逅,可是现实很残酷,这位改头换面的书店老板却被诊断出患了罕见的癌症,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器官衰竭然后离世了。对这样的结局我很感伤,因为我是一个很喜欢美好结局的人,不喜欢悲伤的结局。每次看到这种让人伤感的结局时,我总是感到遗憾,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呢?这样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再次陷入黑暗中呢!可是,回过神来,却在想费克里的离世,或许并不仅仅只有伤感,他在离世之初,他是没有遗憾的离开的。因为在他生命结束之前,他学会了爱,他也感受了别人对他的爱。正如A.J.费里克在本文的结尾所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
  A.J.费里克因为爱度过了自己最艰难的一年,人生开始变得有信仰,有追求了。他的生活中有了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他学会了与人沟通,勇敢的去面对自己的爱情。在现实中也是这样,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你只有去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如果你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才会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爱是相互,有了爱的人,才能坚持着度过自己最艰难的时光。
  一本书看完。总觉得遗憾,不能在继续陪伴主角走下去,可人生就该是这样吧,看完一本又要打开新的一本,走入另一个人的人生,陪他一段路,去感受他的情感变化。有时快乐过,拥有过,珍惜过,无怨无悔就够了。
  岛上书店读后感(二)
  最初接触这本书是在亚马逊的官网上,然后在微信朋友圈很多人提起这本书,在大家都没看这本书的时候都力推这本书。我也不免俗,也有了想看的蠢蠢欲动的心,之后宝林说他有电子版,解过码的,传给我就可以直接看。传给我之后,隔了小半个月,我才开始看这本书,并不是不想看,是因为手头上有很长的两本书的要看《飘》和《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不想破坏读书的连续性,就一直想着看完了这两本再看《岛上书店》。这样一方面可以继续增加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和渴望值。终于,看完了上面的两本书,如饥似渴的捧起《岛上书店》这本书。
  下面说说关于读这本书的感受吧。这本书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围绕着费克里在艾丽丝岛开的一家书店展开,小岛书店是艾丽丝岛唯一一家书店,承载传播文化的功能,书店的主人公费克里和自己的前妻合开了这家书店,费克里的前妻因为出车祸去世,他很痛苦但还是继续经营着这家书店,他的生活随着前妻的去世过得很颓废,很落寞,直到他在书店门口抱起被妈妈遗弃的玛雅小女孩为止,他的生活被这个小姑娘给占据了,他教给她看书,给她列书单,引导她读书,写文章。在他的陪伴下,玛雅快乐健康的成长。慢慢的,费克里也走出了失去前妻的痛苦困境,开始追求新的恋情和新的婚姻生活,他向从事书籍推销工作的阿米莉亚求婚了,并且求婚成功步入婚姻殿堂,阿米莉亚很爱玛雅,随着时间的流逝,玛雅上了初中,开始写文章,并且一篇文章还在全校得了三等奖。与此同时,玛雅的爸爸费克里被检查出得了脑癌,他需要钱做手术,兰比亚斯警官也开始和费克里前妻的妹妹开始约会,并发现了费克里丢失的很有收藏价值的《帖木儿》就在他前妻的妹妹家。顺便说一下,兰比亚斯警官是警察读书会的负责人和发起人,经常光顾小岛书店。他知道费克里患癌没钱做手术的时候说服自己的女朋友归还了属于费克里的收藏品《帖木儿》,费克里将这本书拍卖后获得了可以做手术的钱,手术虽然暂时保住了命,但是费克里不久还是去世了。阿米莉亚不想也没有精力再继续精英书店,兰比亚斯警官和费克里妹妹结婚后开始经营这家小岛书店。岛上的居民还是可以继续愉快的享受读书盛宴了。
  读完这本书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火,唯一值得推荐的理由就是书中提到了很多书名,我分析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小岛书店是小岛的标志,是小岛居民的精神消费圣地,它是文化传播的阵地。它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如果满分是五分的话,我给这本书打3.5分。
本文已影响人
All rights Copyright2016
All rights reserved字数:167千原版书名:ThestoriedlifeofA.J.FIKRY推荐星级:三颗星用6天的零...
字数:167千
原版书名: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
推荐星级:三颗星
用6天的零散时间读完了这本小说的中文译本。零散时间就是指睡前,外出办事的排队等候时间,饭后休息时间,大概酱。所以说,一年实现52本书的阅读其实是可以的,只要把上网,刷朋友圈,刷微博,无目的购物的时间节省下来,就足以读完一本短篇小说了。当然,如果是工具类读书,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毕竟没有小说读得这么轻松,比如最近在读得《影响力》(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tion),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但是工具类读书带来的收获更大一些。
读这本书,是看到kindle书店里面的广告,也对那个“现象级全球畅销书”的噱头成功的吸引到了,但是整体读下来,感觉共鸣并不是那么多,也许是期望值有点过高了吧。我给三颗星,就是感觉还不错,但是不够经典,不够向别人推荐,读的过程中没什么兴奋的感触。 比如,米兰-昆德拉那本《无知》,由于是在小说中渗透了厚厚的哲学意味,我就会给五颗星,而《一个人的朝圣》由于大量很棒的心理描写,我会给四颗星。而对于《教父》,我给四颗星,《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只给一颗星。酱。
言归正传,这本小说讲述了一座小岛上唯一的一家书店的老板A.J.F,在妻子意外过世后一直处于一种近乎于堕落挥霍时间混吃等死的阶段,性格孤僻抑郁固执刻薄。直到玛雅(一个黑人女人的私生女被遗弃在他的书店)的出现温暖了他的内心,改变了他的生活。而正是因为他的心境的改变,使得他可以去欣赏“适合他的阶段”的书。一本《迟暮花开》成就了他和出版社女销售艾米的爱情与婚姻。
作者的情节设计和人物角色的安排比较巧妙,属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那种感觉。比如,珍藏本《帖木儿》居然是书店老板的妻姐拿走的,十年后在他急需一笔手术费用之时又回到他的身边。比如玛雅是他的妻姐老公的私生女。比如安排了他妻姐老公的车祸但没有交代妻姐还活着,很长一段篇幅没有提及这件事,之后却又突然重现这个人物,并发展了和警官的迟暮爱情等等。
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
1, 读小说需要在适合它的人生阶段去读。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是如此。(这里影射了A.J.F的本身,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迟暮花开》的态度,以及女销售推荐者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
2,没有人会漫无目的地旅行,哪些迷路者是希望迷路。(这里又影射了玛雅的生母,从波士顿跑到这座孤岛,寻找玛雅的生父,后绝望自杀的情节。)
3,一位心怀善意的镇民会悄悄走到办公桌那里。“帖木儿”有消息么?
意为:你个人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件事,我可以拿它消遣一下吗?
(这里很有对人性的八卦天性的讽刺意味)
4,失窃是种可被接受并能促进社交的损失,而死亡却会让人们被孤立。
5,你的整个人生都取决于你被留在什么店里。她可不想生活在三明治店。(环境可以培养人,成就人,选择生活的环境很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择邻而居很重要,选择朋友圈很重要。)
6,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7,人这一生就是一部运动员回忆录,你努力训练,取得成功,但是到最后你的身体不行了,一切就结束了。
8,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见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9,她的童年都是在看书和想象顾客们的生活中度过的,有时是为没有生命的物品如茶壶或者书签旋转架想象它们的生活。(这段描写玛雅的童年经历以及为何后来她写短篇小说时很善于拟人化的写法)
10,人们喜欢他们所喜欢的,那样很棒,也很糟糕。(比较有哲理的一句,人们在评价外界的时候,往往会过于倾向自己的喜好,偏爱,而给予不公平不客观的评价,比如玛雅的短篇小说没有得到第一名)
11,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其实就是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者读书,或者与人交谈,或者旅行,或者思考。读书是另类形式的与作者的单方面的交谈。无论何种方式,目的都在于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在不断了解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准则。不断的输入,才能成就之后的输出。)
12,最后一句,很有些生命的无奈。
到了最后,我们是作品全集。他已经读得够多的了,知道没有一部全集里的每个故事都是完美的。有些成功了,有些差点。幸运的话,会有一部出色之作。到最后,不管怎样,人们会记住那些出色之作,而对出色之作,他们也不会记得很久。不会很久。
这是有关遗忘的无奈,人在世其实是一种孤独的修炼,能够留下的痕迹真的少之又少,都敌不过时间对于记忆的消磨。就如《迟暮花开》真正的作者把一个虚构的故事标签上回忆录去热卖,就如米兰-昆德拉在《无知》中的哲理,即,人们的记忆是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真实准确的(即便当事人没有刻意的隐瞒与欺骗),对于一场战争的记忆,100个人有100个版本,留下的其实只是一个真实的框架,而细节根本无从考证,包括我们所学的历史,当时记录的史官也许会出于对皇帝一句话,或者某件事的理解有误,或观测角度的问题,而对后人也有了误导的作用,而且也不可能做到100%的细节记录。
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用微信扫一扫可以进一步关注哦(9)(5)(2)2星(0)1星(0)为什么每一个编辑都应该看看《岛上书店》 - 简书
为什么每一个编辑都应该看看《岛上书店》
在写这篇文之前,我是多么希望这本书是自己策划出版的,那么我就可以傲娇地写一篇文来赞美一下这本书了。“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这句话被《岛上书店》吸引,进而购买阅读的,至少我是这样的。而我可能和其他读者不同的是,我很好奇,什么样的内容会配得上这样一句宣传语。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却击中了大部分人的心理,哪个人可以一辈子一帆风顺呢?不过换句话说,这句文案对于一本书来说,似乎有点显得故意夸大了。如果书的内容不够好,很容易让读者失望。虽然我们的神经已经被标题党锻炼已久,但是靠夸张的文字卖弄去出版一本畅销书,显然是疯狂的。我用了端午假期的间歇看完这本书,坦白说,看了没多久我就被书的内容吸引,忘掉了自己的购买初衷。主人公AJ,一个鳏夫,开着书店的书呆子,其特有的语言风格,有很多熟悉的味道。看书时我带着儿子在玩海洋球,不负责任的我任由儿子自己玩,我看着书咧着嘴笑、默默地哭。我不知道书中人物的幽默与感伤是不是只有编辑才能更清楚地体会到。题外话,今天看了一篇关于宝姿的新款发布会的文章,里面讲了很多貌似非常大牌的名模和时尚相关人士,但是除了“世界上最会穿衣服的爷爷”Nick Wooster 以外,我一个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每个行业都有个圈子,我们在自己的圈子里面自娱自乐,在圈子中我们看似教主一样的存在,出了圈子可能只是个符号。《岛上书店》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出版的圈子如何与普通人联系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试图对比一下我们现实的出版圈,那些让我们感动的地方,那些吸引我们的地方,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艾米,一个图书销售代表作为AJ的续弦,艾米原本是一个图书销售代表,她与AJ的第一次相遇显然因为各自阅读兴趣不同而产生了不愉快。艾米向AJ极力推荐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迟暮花开》,但却是AJ当时并不感兴趣的类型。图书销售代表,类似我们的发行人员。书中的艾米每个季度向小岛书店寄送书目、上门推荐。按照书中所述,所有和奈特利出版公司相关的她负责的书店她都是这么工作的,而且她需要阅读书目上的所有图书,并根据书店老板的喜好进行推荐。比如AJ喜欢短篇小说,但却有更多不喜欢的类型,比如儿童绘本,比如一个老年人写的自己的事情。所以艾米在推荐时就比较麻烦。你或许以为只有艾米是这么对待工作的,但事实上,艾米的前任图书销售也是如此,甚至和AJ的关系更加密切,他们互相谈论自己对图书的看法与喜好,因为各自看法不同会激烈争吵。书中的图书销售代表,喜欢图书,有自己的理解。而他们背后的奈特利出版公司,有自己的作者,出版公司是为了找到很棒的作者和很棒的作品而存在,出版服务是围绕着打磨与推广这样的作品进行的。AJ,一个独立书店老板AJ之所以开这家书店是因为他的前妻。他和前妻都是文学类的博士,毕业后回到前妻的故乡充满理想地开了这样一家书店。和现实情况相同的是,读者喜欢畅销书,对文学类作品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妻子去世后,AJ陷入了生活的混乱,顽固的他对经营书店也失去了兴趣,他甚至因为不喜欢读者的烂品味经常对顾客黑脸。他成为了一座孤岛。玛雅的到来让他重新与岛上的人建立了联系。起初岛上的人是因为关心玛雅,但是渐渐地,各种读者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建立起来,甚至有警长读书会,小岛书店成为了岛上的地标,成为了岛上人定期交流的地方。最有趣的就是对警长变化的描写,从一开始不喜欢读书,为了来看玛雅找话题而开始看书,到后来作为警长读书会的组织者,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让人觉得读书是那么美好。直到最后AJ让他讲一个故事时,我觉得是读书让一个人从无趣变得充满了想象的活力。尽管后来AJ的经营开始变得走上轨道,但是从始至终,这家书店并没有成为一个很赚钱的地方。从读者的角度,我们感受到的是岛上的每个人,包括经营小岛书店的一家子的人生变化,幸福温暖,但却与经济条件无关。端午期间参加做書组织的在库布里克书店举办的“书店的影像诗”的活动,最后书店店长大宝回答问题时说,一个北漂,一个月赚2000元也好,一个月赚10000元也好,我们都有自己的活法,看你选择哪一种。独立书店也是如此,看上去很美,但是背后的辛酸只有开店的人才能知道。但是当我们聚集在书店,一起在讨论着什么,一起在交流着什么的时候,这份感觉,可能用金钱是无法获得的。我们幸福,与金钱无关。不过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活得更好,让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进来,对书感兴趣,因书而快乐,这才是图书、书店、出版者存在的意义吧。《迟暮花开》,一本书和它的作者这本书是艾米非常喜欢的作品,AJ因为这本书才与艾米建立了人生的联系。然而,让艾米无法接受的是,这本书并不是宣传中的纪实文学,而是虚构的小说。在小岛书店举办作者见面会的时候,为了隐瞒这个骗局,真的作者请了一个演员来扮演自己。见面会后,真的作者迟迟未走,我想她是在感受这本书给她带来的满足,不舍离去。一本书,给作者带来的最大收获到底是什么?一本书,给出版者带来的最大收获到底是什么?书的结尾,警长夫妇以自己的方式让小岛书店继续经营着,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与希望。这个小岛不能没有书店,我们的世界也不会没有书店,我相信。回到《岛上书店》的文案,除了那些获奖信息,其他最吸引人的几条文案与推荐如下: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失去了一切的人,如何重新找到牵挂,书,爱情,宴会和欢笑,以及一切美好生活。《岛上书店》写的是书店老板的一生,但真正讲述的,是全人类的阅读、生活和爱。《岛上书店》是一本关于全世界所有书的书,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岛上书店》充满惊喜与感动,关于生命的转变、人生的第二次机会,以及我们为何而读、为何而爱的无法抗拒的理由。其实这些都没有文章开头那句文案吸引人,但这凸显了编辑的能力,而这也是一个编辑甚至出版者最难提高的部分。就像那本《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日文原版叫做《小花的味增汤》。单看原版书名,我想很多出版者都不会考虑出版了,仅仅是内容很感人似乎已并不足以出版一本图书,感人能带来多少读者?而对于编辑,还能感受到这份感动的编辑,请一定要锻炼自己,努力提炼出书中最动人的部分,并表达出来,传达给读者。保持与世界最本真的思想产生共鸣的能力,并想尽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播它,哪怕是最笨拙的方法;与作者交流,与读者交流,与每个人交流,让图书作为载体,书店作为媒介,让自己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这是这个职业最有趣的地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岛上书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