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农村养殖业贷款公司名字

  楼主80后农二代,坐标安徽合肥,04年毕业后参加工作,一晃十多年过去。现如今,生活和工作都逐渐归于平静,平静得让我隐约看得见20年后的自己。倒不是说闲,是空虚,忙却没成就感。说白了,就是工作生活TMD每天都一样一样滴!
  所以时常就在琢磨着工作之外,能搞点喜欢的事做做,免得憋出个几年之痒啥的,那多不好?
  三年前家里小孩出生,因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开始萌生了搞个小农场的念头(谁让咱没本事搞到特供呢)种点干净的蔬菜,喂些不用激素药物的鸡鸭,自足之余,再有部分对外出售,没准还能收点小钱钱。等退休了就专职做个农民,拿点退休金,守着农场里的花花草草,种种菜摘点果子赏赏花。哈哈!想想都会笑……
  有了想法,就开始到处搜集农业有关的信息,看CCAV的生财有道,逛农贸市场,逛花木城,混农业论坛,每天上下班厂车里都在看帖子,天涯的农林牧渔是我来的最多的地方。另外一有时间就去省图抱一堆书回来啃,什么有机果蔬,绿化苗木,散养土鸡,室内花卉,盆景,养猪养羊养蝇蛆等等等等,啥都看。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里,看了不下20多本书,股票也不怎么玩了(所以这段时间股市的大涨我就只能干瞪眼了)。为了俺心中的小农场,我也是蛮拼的。
  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也渐渐认识到农业的风险,万不可随着性子胡来,所以刚开始的想法也在不断的修正。结合自己的实际(自家有地,周边还有大量抛荒的耕地,老爸老妈是几十年的农民,我自己仅周末能回去)几易其稿,制定了下面本人目前认为比较实际的规划:
  种植方面:
  1. 种几种生长较慢的庭院绿化植物,这个是作为长期投资,10年内不操心销售;
  2. 多种类但少量,种植些花卉,做室内盆栽。如山茶花,金银木,琼花等,周期稍短;
  3. 继续家里目前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植,除自家食用外,为农场的养殖项目提供粮食饲料。
  养殖方面:
  4. 利用周边大量的抛荒耕地散养土鸡,用自产的粮食饲养,公鸡5个月左右开始销售,母鸡留着下土鸡蛋;
  应该说我这还是属于落后的小农经济模式,不符合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思路。但目前来说这种模式最适合我,所需投资不多,风险小,短中长期结合,劳动强度适中,也便于未来方向调整。
楼主发言:277次 发图: | 更多
  养鸡将是我小农场未来最核心的业务(这里的鸡,指用粮食散养的本地土鸡,不用激素,不主动用药),之所以决定养鸡,是因为近几年身边很多同学同事都陆陆续续有了宝宝,初为人父人母,那种心情自不必说,宝宝的东西总希望给他尽量好的,尤其是吃的方面。因为知道我老家附近农村,所以不断有人问我,家里有没有土鸡蛋,或者帮忙弄到让人放心的鸡蛋。但我家也就几只母鸡,只能供得上我和老妹家两个娃吃,连我们自己平时都是从超市买鸡蛋吃。所以只能回绝,看到他们失望的表情,很是觉得惭愧。  所以,当某天,脑海中闪现出搞个小农场念头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养鸡,为这些年轻父母的宝宝们提供安全的鸡蛋。  所以,鸡是一定要养的!   在看了几本散养土鸡相关书籍后,觉得信心满满。技术上讲,只要做好防疫,注意活动场所及饮食卫生,散养土鸡并无特别难点,而且多年来,我老家一直有小规模的养鸡。然而在论坛看了些养鸡的帖子后,发现除了老蛮活得还算滋润,其它许多帖子最后都不了了之。  为何一枚蛋卖2块钱,算起来一斤20多块,还会亏呢,或者说还是不能持续发展呢?  仔细研读这些帖子,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成本方面  1,散养鸡需要有足够大块土地或山林,面积不够的话,几天下来地上就会寸草不生,场地大则成本就高。  2,大面积场地一般较为偏远,运输成本及生活成本增加,带动其它成本增加。  3,散养鸡消耗人力比笼养鸡高很多,难规模化,分摊在每只鸡的成本就高。  4,散养鸡损耗大,且损耗的都是大鸡。  市场方面  1,不管土鸡还是土鸡蛋,这个市场鱼龙混杂。有5块多一斤的,它也叫土鸡蛋,表面上也看不出区别,比价效应导致真的散养粮食鸡卖不出应有的价格。就如同股市里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绩优股不涨,那些带星带ST的倒涨得欢。  2,信任缺失,你标榜是散养纯粮食无激素土鸡,但在这个道德沦丧唯利是图的国度(我们叫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请给个相信你的理由!  3,消费习惯,国人消费要让人看到,买奢侈品舍得,真正的土鸡及土鸡蛋价格高,吃了别人又看不见。  归纳起来:成本高,市场乱,顾客缺乏对产品的信任。  另外还有一条,许多农场主一开始步子迈的太大了,火力全开(这样不好,男人们应该更能明白这个道理)一旦失败就是大挫折,对信心是极大的打击。  对照上面这些条,我还能养鸡吗?  成本方面:我这有大量抛荒的耕地可免费使用,粮食是自己家产的,鸡舍有现成的(以前家里养蚕,有很多房子),所以成本方面我还是有优势的。  市场方面: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这两方面我个人无力改变,但信任方面可以有所应对。以后养鸡力争做到透明化,从育雏到出栏整个过程通过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全面展现。鸡们吃啥喝啥, 玩的开心不,身体健康不,性生活和谐不,每周都贴出来。另外农场对外完全开放,会员随时可以过来参观。  规模方面,刚开始不多搞,之后视销售情况决定是否扩大。      三月十四号,第一批试养的120只小鸡到家
  至于种植花木,一来为了自己,十几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有些厌倦,多接触大自然,是近几年我越来越强烈的内心渴望。另外,种植花木也是少数能“以时间换价值”的事情,你不用做太多,只是守着它们,享受它们带给你愉悦的同时,还能升值,何乐而不为呢?再有一点,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退休后在家折腾些盆栽盆景啥的,也是可以预见的需求。  贴几张12年在德国培训时,在旅馆边拍的一家农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再加上适量的体力劳动,感觉这才是真正属于自然界的人类。          当时小孩出生不久,为了买奶粉,经常步行往返于小镇的商业区和旅馆之间,单程就是个吧小时。道路两旁百姓的住宅,大部分都是独立建筑,或有围墙,或完全开放,院子都绿化的很漂亮,各种大小乔木或灌木花卉。当时就在想,如果以后国人也能买地盖房(短期看不到这种可能,但谁知道未来十多年政策会发生哪些变化呢),那么针对私家庭院的绿化,大规格苗木的零售应该会有市场。所以我会栽一些庭院树种,作为我的长期投资。    晒一下当时的战利品,那次没被海关逮着,也算我人品大爆发了。唉!国内的食品,啥时能让我们放心的吃呢?      从科隆到阿姆斯特丹的火车上拍的,一路上都是这样的牧场,这样的牛肉,牛奶,当然让人放心。      
  在这里要感谢农版的各位前辈和朋友,感谢老邓,老蛮,至田家,布甲,大虾,我心悠悠归自然,秀地芳扬,瑛子,小松园艺,一棵树的革命等等等等,是你们帖子让我受益匪浅,你们的坚持给了我勇气迈出今天这一步。  开这个帖子,我会把农场以后的日常琐碎记录下来,希望能继续得到农版各位大侠的指点。
  好呀,关注。祝你成功
  说完养殖,再说种植,聊聊我的树种的选择。在省图看到一本书,名字大概叫“江淮地区城市规划骨干及后备树种”,我的树种大多都是出自该书,这样就不用担心树的适地问题了。之后的筛选过程,掺杂了许多楼主自己的喜好(这样不好,但感觉自己的审美还是比较大众化,所以也就从了自己)我喜欢秋天,喜欢秋水长天下通红或金黄的大树,漂亮有气势。  以下几种大乔木都属于这类树:银杏,枫香,黄山栾树,无患子,槭树(一类),黄连木,乌桕,马褂木,金钱松等。  银杏现在栽种的比较多,未来若干年也许会和桂花一样出现饱和。  枫香主根深,大苗移栽难。  黄山栾不错,但马路边栽得太多了。  无患子秋叶迷人,但只是在秋天好看。  平基槭不错,春花秋叶。  黄连木不错,最关键他长得慢,符合我的要求。  乌桕也不错,但据说虫害较多。  马褂木号称郁金香树,秋叶金黄,但肉质根较难移栽。  金钱松,秋叶金黄好看,名字好,宝塔似的很有气势,去年秋天在植物园看到,很赞。  考虑到以后主要针对庭院绿化,名字还要吉利点,最后选了元宝枫(平基槭),金钱松,黄连木(楷木,楷模)。  最后再加一种,香椿,这个是给以后农场会员发福利的,香椿鸡蛋,你懂的。安徽的太和县有种著名的贡椿,黑油椿,比红油椿还要香一些。  今年买了黄连木,元宝枫,香椿的种子,前两个周末已经回家种上了。        上面是我家田埂旁的野生香椿,清明时节正是吃香椿的好时候。用鸡蛋壳把椿芽套起来,芽胀满整个鸡蛋,而且还会很嫩。  再说小型树种的选择。  小型树选择主要会关注以下几方面:叶,花,果,香,形。比如桂花,主要亮点是香,金桂和丹桂的花还具有较高观赏性,树还可修剪成塔形或球形置于花坛中,那就是花香形兼备了。山楂,春天繁花满树,清香拂面,秋季红果累累,望而生津,花果并美。腊梅,主要观花,万物寂寥的冬日,唯其花开自在,生机满满,另外树形古雅,好似水墨国画,实乃文人骚客装逼之庭院必备树种!  看了几本书,对照着到市内各公园植物园找了部分实物观摩一番,列了个草稿,包含以下这些树种,打算未来若干年内逐步引进栽培,都是小规模十几棵或者小几十棵的规模,先观察栽培效果。  第一梯队:  红火球紫薇,玉兰,梅花,腊梅(前四种数量多点,百吧棵的样子),金银木,天目琼花,山楂,栀子花,山茶花;  第二梯队:  紫丁香,连翘,茉莉,玫瑰,月季,杜鹃,迎春花,牡丹,枸杞,贴梗海棠,竹柏,罗汉松;  第三梯队:  金花茶,六月雪,九里香,结香,代代花,金边瑞香,茶梅,八仙花等  首先搞第一梯队的,完成后再考虑第二梯队,过程可能需要若干年。其中第三梯队的植物不耐低温,暂时不考虑。如果以后农场的鸡达到一定规模,冬季建鸡的活动暖棚,那时可在暖棚内栽种此些植物。
  没人顶吗 记号 先
  楼主准备种那么多准备种多少亩?
  我家里安徽皖南地区 也有几百亩山地 饲养了几千只野外放养鸡
苦无销路,楼主能推荐吗?
  觉得楼主先小规模开始弄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投入少,可以慢慢摸索积累经验,风险小,也可以随时调整方向,同时周边也有以后拓展的荒地。看好楼主,加油。  
  谢谢老哥的支持,老哥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让人钦佩!加油!
  往往随意随性更能得到农业的那份心情  
  楼主投资多少?
  楼主 我四川的,情况和你比较类似。我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年龄大了,今年回来后我就不打算让他们出去了,但是他们又闲不下来,所以我想给他们找点事情做。老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自己家只有2亩地左右,准备租10-20亩地,我自己每个月只能回去一次,也是想种些观赏性林木或者核桃。但还有很多地方搞不明白,你看能留个QQ交流下吗?  我的QQ是
  留个记号
  3月22,小鸡满一周,长出不少羽毛了。天气好,就把它们搬到院子晒太阳。防疫方面,第一周滴鼻新城疫疫苗。      3月29,小鸡满两周,先前身上的绒毛已经被覆盖得不多了,可以开始从全价小鸡饲料向稻米加碎玉米粒过渡了。最后一张是小鸡们在口服法氏囊疫苗,之前让它们断水两小时。      
      
  楼主好,想问下你觉得我照片上的地方适合养鸡吗?大概能养多少呢?谢谢
  周围近的山林有几百亩吧,远了估计鸡也不去是吧
  楼主老家合肥哪里呀
  顶楼主!为梦想行动!
  帮顶,祝顺利
  同是合肥人,我家肥东。一直以来都有和楼主类似的想法,但惭愧从未付诸行动。有机会希望能与楼主交流交流。
  朋友您好。我和你一样,在武汉工作,在老家也有地,从去年开始在种树,但在品种上也比较迷茫。可否加qq,有空聊聊种什么树?我号是
  上面几位留下QQ的朋友,我回头会加你们的,但平时很少有时间上QQ(上班时忙,回家还得伺候家里的娃,我家娃是夜猫子,坑爹啊)。关于如何选择树种,我也在摸索中,这里把我的一点浅见贴出来,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坛子里的业内人士拍砖并不吝赐教。  1, 看书,最好配彩图的,嫌贵就学我去书店蹭,去图书馆借。比如什么绿化苗木多少种,家庭花卉多少种啊,庭院绿化之类的。  2, 多跑本地植物园,植物园的好处是树上挂牌子,有具体介绍。多跑公园,多跑本地花市。合肥这边裕丰花市和肥西的中部花木城我以前经常去,多跑很有帮助的。  3, 咱小老百姓,没啥政府关系,所以市政之类的单子就不要考虑,行道树之类的通通不要。咱只针对以后个人家庭消费,所以应该以花木为主,小型的适合盆栽最好
  楼主合肥哪里?我在肥东种地,给公司干的
    院内杏花尚未败    门前桃花开    陌上菜花香飘远  引得蜂群采蜜来
    引得蜂群采蜜来    上图是不是给人的感觉是遍地油菜花,其实非也!仅此一小块,够自己家榨油吃就行了。    所以,虽说有图有真相,但有时光靠几张图,并不能了解到真相。  以后楼主会大量上图,把自己种树养鸡的全过程都展现出来。
  清明假期合肥一直下雨,不能做事,只是在门口外转了转。    去年冬网购的金银木和紫丁香种子,播在自家菜地一隅,近日部分已经破土而出,只是不知道这是金银木还是紫丁香。    我的苗圃地,去年秋季稻子收后,一直晒到春节后,这边播种黄连木,香椿,元宝枫。    我们这边以前主要的经济收入是靠养蚕,在我上小学前家里就开始养蚕,将近30年了,直到去年冬,老爸终于决定不再养了,养蚕那一个月实在太累人。  在这之前,许多曾经的养蚕户早已纷纷放弃,去城里打工了。无人打理的桑地,一片凌乱。    往外再移几步,是我们村的旱地区,早在十几年前就被抛荒,种上了杨树。现在杨树都十几米高了。    再继续往前......    上图乍一看像是条荒废的土马路,其实这曾经都是耕地,只是栽上杨树后好多年没人管理,全部长草了。  上面这些地方以后都是我用来牧鸡的场所。      小鸡满第三周,暂时姑娘们还不算漂亮,因为羽毛还没长齐。  从第三周开始,饮食由完全的小鸡饲料向米糠玉米面米饭过渡,过渡进行的很顺利,两周过渡期,之后将不再喂鸡饲料了。  本周没有防疫要做。
  我仿佛又看到一个何必何必,养鸡的除了老蛮苦苦相撑以外,刚回家的人,粤北土鸡,湖南竹林土鸡,至田家都失败了,不是不能养,是不能卖。你想好销路了吗?  
  @猎猎东风 现如今,生活和工作都逐渐归于平静,平静得让我隐约看得见20年后的自己。  我现在也是这种心理状态,想想觉得可怕。
  我也想回去做农场,找机会吧。  看得出来,你做事非常理智!  向你学习!
  经常看老蛮养鸡的帖子,让我这个新手学到很多经验,很是感谢!  最近老蛮似乎遇到点麻烦,随着气温升高,产蛋率剧增,卖蛋成为一大难题,以致老蛮也不得不搞起了抽奖等促销措施。  老蛮现在的客户应该很大部分都是回头客,即我之前提到的“固定客户”。冬季散养鸡产蛋率非常低,蛋只够满足这些固定客户。但到了春季产蛋率猛增,卖蛋又压力山大。  可见保持各时期产蛋数量的稳定,还是很重要的。不然冬季愁蛋不够卖,春秋季又愁蛋卖不完,时时有压力,这样搞农场岂不是有违初心了。  所以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就合肥这边说,通常11,12,1月份气温最低,这时期鸡的产蛋率也最低,春秋季产蛋率高。  如果我5月份育雏,6个月后即11月的样子,母鸡开产。这时气温低,产蛋率也低。到1月底春节前后,逐步卖掉部分母鸡。这样等气温回升母鸡进入产蛋高峰时,由于鸡的总数减少,产蛋数也可以保持平稳。  夏季产蛋率也低,但这个时候消费也不旺,低就低吧。  待到秋季,这群鸡再次进入产蛋高峰,之后到11月气温下降,产蛋率又开始降低。但这个时候,我的第二批鸡开产了,这样还是能保持产蛋数量的平稳。  这样做的缺点:  1,不能全进全出,养鸡一大忌,对策是分群养。  2,降低了饲养的效率,因为冬季低温抑制鸡产蛋,而开产后的鸡体重就基本不怎么增加了。这时候饲养既赚不到蛋,又赚不到肉。  不知这样是否有可行性。
  楼主人挺实在的,目标也明确,看好。
  顶,一切顺利    
  好帖    
  新人学习报道  
  好贴,默默关注
  楼主可以抽时间,去滨湖转转,现在大力发展沿巢湖观光农业,特别大圩现在搞得不错
  关注。  
  分析的很细,和楼主一起共勉,加油!
  4月12日,多云转雨  一早从合肥赶回老家,先在集市上的畜禽服务站拿了疫苗,这个周末的主要任务是给鸡做法氏囊疫苗加强,滴眼。  到家后第一件事是往苗圃地跑,看看之前播下的黄连木和香椿是什么情况。    黄连木已经长出一些小苗,只是看上去还比较瘦弱。    有一天,他也会长成参天大树,并能活好几百岁呢。    再长几片叶子,就能知道这到底是金银木还是紫丁香了。    香椿没有任何反应,老爸很是担心,说有不少种子里面已经发黄腐烂。  当时为了买黑油椿,在本地逛了一圈,店主们只知道自己的是香椿,但都不知道还有啥品种。最后只好选择在网上买,一家江苏宿迁的店(网上说苏北卖的种子基本都是假种子)看来我这次是要中招了啊!    老爸开始育秧了,将稻种撒在种盘上,糊上熟泥,搭上塑料棚,五一期间就可以抛秧了。  老爸今年揽下了几家邻居共计20多人的田地,每个人水田加旱地共计3亩多,100块钱一年,呵呵,这用地成本可以忽略了。  下午给小鸡法氏囊滴眼,顺便将小鸡换场地,并按大小分群,老爸老花眼看不清,滴眼只能由我来,所以全程也没照片。    逮小鸡是体力活,姑娘们现在翅膀硬了,一逮四处乱飞。得借助这玩意,一次罩住几只,滴完再罩,尽量减少鸡的应激反应。    滴眼结束,剩下的疫苗兑水让她们喝掉。  小鸡本周满第四周,到今天,伙食由饲料向粮食的过渡可以完成了,以后就喂米饭拌玉米面或米糠,再大一点就可以喂大颗粒状的碎玉米了。稻子玉米都自家产的,成本比喂饲料低不少。        之前试过将拌好的料放在平口的盘子里喂,可姑娘们缺乏调教,采食有失大家闺秀之风范,喜欢站上去用爪子乱翻。  所以说,隔代教育不好呢,孩子一定要自己待。爷爷奶奶只会宠着溺着,以后孩子蛮横自私不服管教时,做为老爸再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把你射在墙上”云云,已无济于事。  因为乱翻,料子四散掉落,很是浪费,所以还得放在料桶里喂。不过,下次得换大点的料桶了。    
  支持楼主
  比较稳妥的做法,学习了,楼主努力!  
  半夜起来订顶!楼主加油!  
  4月19日  本周没回家,只是电话问了老爸一些情况。  香椿种子仍没发芽,现在可以确定是不行了,奶奶的!假种子害人啊!  村里的防疫员上门,给小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全部免费,感谢党的政策亚克西!  本周没回去是因为要留下来加班,做降成本的项目,并不是因为生意太兴隆而加班。  楼主所在公司是做电力变压器的,该行业目前属于严重产能过剩,中国变压器的产能可满足全球需求。貌似这样的行业国内还不少,咱修铁路,炼钢,盖房,做鞋的能力应该都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吧。  近几年公司效益都不太景气,员工也从07年的近800人到现在只剩400多。近几天又出政策了,要提前退休掉几十人。  和我们公司在同一条马路的日立工程机械,据说现在已经干三休四了,是休四。  联想到今年初松下西铁城等外企的撤资,以及合肥这边沃尔玛连续关店,也许某一天,楼主就不只是周末农场主了。  似乎有点太悲观,都是经常逛天涯经济论坛留下的后遗症,看好几期新闻联播都无法痊愈。  最后再来点正能量吧,老爸电话里说,元宝枫有许多种子已破土了!  还是脚下这片土地让我感到踏实!
  小农经济也好,大农经济也罢,经济活动是要讲究效益的。投资的目的,是收益。由着自己的性子,喜欢,爱好;那是消费,不是投资。  样样都喜欢,样样都想做,养殖也做,种植也做,最后是什么都做不好。  选定一个品种,找准一个方向,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生产销售经营方案,一步一步地去实施;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楼主这样做,同英子农园有什么不同?恐怕是重复他已经走过的路吧!可惜的是,本版大量的人,还是非常欣赏这样的,前面很多人重复又重复的挫折路。  农业是高门槛的创业领域,不是低门槛的创业领域!农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上班练摊,过去我们通常概念上的传统农业,是一条创业的绝路。
  回复老邓:  首先,我不觉得瑛子失败了,他只是还在路上,如果他解决销售问题,他现在基本上已经成功大半了。  下面说说我与他的不同。  产品方面  瑛子的品种是葡萄,一旦成熟短期内就必须销售掉,这个比憋尿来得还要急,卖不掉就会一文不值。  我的盆栽花卉,三年卖不掉,可以第四年卖,还可以第五年卖,第六年也可以,这期间苗子还一直在升值,6年的苗子肯定比3年的贵。  要是一直卖不掉呢?那我期间也不会扩大规模,维护2,3百棵小型花卉也不会消耗太大精力。实在卖不掉,咱还可以买鸡蛋赠盆栽嘛(不包括盆哦,亲!)  还有一点,我觉得家庭盆栽花卉这个市场没有泡沫,也许房地产泡泡近年会破掉,但没准老百姓住上大房子,反而有更多的空间放几盆花了。  关于庭院花木,这个有点赌未来政策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中国人不应该永远只配住城里的格子笼,终究会有人能住上有院子的房子,只要有院子,大规格的花木应该就有市场。我这是指零售,大型苗木公司是看不上咱老百姓2,3棵的小订单的,但我就可以做,这也算是差异竞争吧。当然,这个只能针对合肥本地销售。如果这些树也卖不掉,那我就留着,等我退休了,回家建一个养老主题的农庄。  鸡蛋,虽说鸡蛋的销售也有时间限制,但比起葡萄要好很多,而且鸡蛋是全年有产有消。我今年只试养了100来只,前面的帖子里反复强调,希望通过年复一年的小规模饲养,逐渐积累一定数量的固定客户,等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不再扩张了,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瑛子养鸡也差不多可以算是成功的,只是没继续搞而已。  总之我所有产品都不经过中间商,直接面向消费者,我掌握产品定价权,不会出现经销商压价,而最后在产品质量上妥协。  销售方面  瑛子的葡萄是不适合走网上销售的,靠他自己卖肯定是杯水车薪,最后,还是得走批发商或超市,必定得受制于人,利润要遭受盘剥。  我的鸡蛋和小型苗木是可以通过网络销售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降低销售成本。老蛮的实践已经证明网上卖蛋完全可行,而我本人也在网上买过小苗木,也完全靠谱。大规格苗木只针对本地,但销售也可以借力网络。  至于网络销售的经验也不用担心,我老婆就是搞这个的,在她们公司的电子商务部,从店小二一路干到现在的位置,理论和实战经验都有。  日常管理方面  瑛子是委托他亲戚照看他的农场(好像是伯父吧),而我平时是由老爸老妈在打理,我亲爹亲妈啊,他们比我自己更负责,而且养花养鸡也更适合老年人做。  另外,您提倡的现代农业,也不一定只有做大做强一条路,我觉得小而精或小规模有特色也应该是一个选项。  不管农场未来能否带来多少利润,至少现在,他让我充实,并且,我家现在的蔬菜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了。未来多吃鸡肉,就可以少吃超市那味道怪怪的猪肉,对我来说,我已经成功百分之二十。
  支持楼主的见解,低成本,小规模,逐步积累,网络销售确实是绕不开的一条路,你有条件,客户和信誉也是逐步积累的。  
  谢谢楼主这么详细认真地和我讨论问题!也许你是对的,毕竟这种家庭式的小型农庄模式,我确实没有做过。而且,你那边的具体情况,我也确实不了解。所言不妥,万望谅解。  一件事,不管理论上是否行得通,还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的。所以,我的本意还是支持你的。希望和你多交流!
  先顶下,在仔细研究
  楼主勇气可嘉,祝福!本人年长你几岁干了十多年农业,开始种植蔬菜,三年后开蔬菜超市,超市开了8年,后转到花卉行业,所以有时间大家可以交流。
  LZ 周末搞建设,回头多上点新闻。
  支持下
  同是合肥人,顶起、学习!
  @猎猎东风 50楼
22:51  回复老邓:  首先,我不觉得瑛子失败了,他只是还在路上,如果他解决销售问题,他现在基本上已经成功大半了。  下面说说我与他的不同。  产品方面  瑛子的品种是葡萄,一旦成熟短期内就必须销售掉,这个比憋尿来得还要急,卖不掉就会一文不值。  我的盆栽花卉,三年卖不掉,可以第四年卖,还可以第五年卖,第六年也可以,这期间苗子还一直在升值,6年的苗子肯定比3年的贵。  要是一直卖不掉呢?那我期间也........  ------------------------------  我也想种点树栽花,但一直不知道什么品种,能问一下枫树在什么地方买的吗?
  创业嘛,当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了,你就还有机会解决后面的问题,没解决,可能就交代了,养鸡的多说销售是个问题,对一般人来说当然 是问题,对有些人来说其实不是,如果你周围有销售做的特别好的,可以向他们请教嘛,我周边认识的至少就有2个销售做的很不错的,不行还不会问。
  @猎猎东风 楼主思路清晰,考虑周全,进可攻退可守。至少自己吃的食品自给自足安全了,还能供应部分亲戚朋友同事,量小不愁销路。我的想法除了花木这块没有,其他部分和楼主高度相似。握手!和楼主不同的是,我没有地。在天朝,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投资,总有提心吊胆的感觉...  继续关注楼主。
  LZ回家怎么不上点新闻图片啊?成果大家分享。一起开心。
  LZ辛苦,创业养家两不误,佩服!!
  4月26日,晴,高温  最近连续晴天,气温一个劲的爬升,最高温已近30度。  黄连木苗圃里长了不少杂草,必须及时除掉,于是周日顶着大太阳在地里拔草,是真热,下巴的汗一滴一滴的往下掉。  除完草,浇一遍水,在苗子旁边再补点土,之前播种没敢盖太厚的土。    遇到个头痛事,苗圃土壤里貌似有不少虫子,学名我不知道,我们那叫土蚕,就经常在花生地里出现的那种白白胖胖的虫。  这些虫专门咬我的小苗,我的黄连木小苗被咬断好多。奶奶的,水稻田哪来这玩意呢,应该是播种时盖的粪土里带的。      元宝枫发芽率很高,片片红色嫩叶,煞是可爱。  本周小鸡满6周,整个育雏期算是结束了。今天将姑娘们换了房间,这时本该开始让她们户外活动了,但最近老爸忙于二十多亩水稻,没时间顾及此事,看来只能等5月中旬水稻结束才能放她们出去玩了。  地上撒了石灰消毒    住进去还算挺适应    现在食量也很大,一顿要大半盆的玉米面拌饭。    从最初122只,到现在还剩96只,应该说损失不小。  原因和教训这两天在整理,回头贴出来,交了学费,总得有点收获不是。  最近太忙,公司事多,通常效益不好时,销售部和我们技术部就要忙活起来,销售负责开源,我们搞节流,降成本。  每天只有上下班在厂车里才能思考,所以最近更新不及时,朋友们见谅。
  换房间几天后就可以白天放出室外了,加大活动范围,增强体质,有利于小鸡生长。
  顶---------------本人现阶段只能种,不敢养,  学习了--------------
  小鸡从3月14日破壳,到4月26日满6周,育雏期结束。回顾整个育雏期,遇到不少问题,也遭受一定损失。好在规模小,所以总体来说还不算太糟。  这次试养让我把书上的一条条转变成自己实实在在的经验,以后再育雏,也许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但现在谈到养鸡自己更有底气了。  先回顾一下  3月14日周六晚小鸡出壳,122(100母+20公+2只添头)在孵化场接种了马立克疫苗后带回家。      第一晚我大概只睡了3个小时,夜里炉子灭了,大半夜跑院子里起炉子。  前期准备不充分在小鸡入场后逐个暴露出来,因为没提前运行加温设施,小鸡入场了,才发现室内温度升到28就再升不动了。书上说育雏前几天温度应该在34-36的样子,达不到这个温度,小鸡扎堆,容易发生踩踏,后面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个逻辑。  另外温度上来后室内湿度降得太低,只有40%的样子,书里说要70%。于是在室内放几盆水,在烟囱上搭湿毛巾,情况好点但还是不达标,空气太干燥小鸡容易出现呼吸道问题。    为了保温,一天晚上老爸将窗户关死,仅留一个小洞换气,结果第二天就发现了十多只冰冷僵硬的小鸡,活着的都张着嘴拼命乞求氧气,是煤气中毒了。  之后再不敢关窗,室内温度仅维持在25度的样子,虽说把她们分成了2群,但扎堆踩踏,偶尔还是会有小鸡被挤伤,变成弱雏,最终死掉。  第二个周末回家,得知此事,那个心痛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我在合肥天天念叨着你们,你们死了这么多我还不晓得。  这个教训要好好反思,下次不能再出现这情况。  防疫方面,我是严格按照防疫站一老师傅的吩咐来的,只有现在做好防疫,未来才可能做到不用药物。  第一周新城疫(弱毒苗)滴鼻,第二周法氏囊饮水,第三周没有项目,第4周法氏囊滴眼加强,第五周村里的防疫员上门接种了禽流感疫苗(时机也许不是最合适的)。  小鸡体重满半斤(300克的样子)时可接种新城疫中等毒苗,肌肉注射,目前已经可以接种了,但最近老爸忙着搞水稻,而“周末农场主”周末又要加班,防疫只能往后推。  上周在给小鸡转场时,感觉到小鸡们生长得不太平衡,看看下面这张照片,一大一小,虽说公鸡比母鸡张的快,但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整个鸡群里大概有7,8只明显体型偏小,越是瘦弱,就越争不到食物,进而恶性循环,这种情况需要反思,应对。  现在育雏期结束,本该开始让小鸡多在户外活动,训练她们知道早上出去更要知道晚上如何回来。但赶上水稻季,这些工作也只能往后延。  上面的问题归结下来,就两个问题:  1,育雏时间的把握。  现在看,选择3月育雏不合适,3月份我们这还是比较冷,夜里通常只有几度。加温效果不理想,是上面损失的主要原因。  育雏结束后又刚好赶上种水稻的时候,不能及时训练小鸡开始户外活动,所以明年会选择5月开始育雏。  2,一些饲养细节。  主要就是如何让鸡群均衡发展,不要出现体重相差太悬殊的情况。要多分几个群,多提供料桶,单独搞一个弱雏群,出现落伍的小鸡要及时挑出来特殊关照。  另外,老家那边防疫站的疫苗保存不太让人放心,疫苗上注明要零下15度保存,但有次我接过药瓶时感觉并不是很凉。以后如果大规模饲养,还是要找更专业的站点拿疫苗。
  育雏阶段是最麻烦的事
也是最关键的。很辛苦。
  学习了,祝好
  朋友,关注你很久了,我QQ,希望能与你交流。
  LZ辛苦了
  留个记号,持续关注
  祝楼主顺利
  其实对于小型农牧模式,对于当下还是比较靠谱的路线。后面也准备走这条路线,希望有机会向楼主请教请教。加油!
  感谢楼主详细的描述,土鸡,花木,您操的心不少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才知道其中有这么多曲折。持续学习中。
  期待LZ周末后的新闻
  期待楼主继续  
  没有哪个行业是顺风顺水,出现问题尽早解决,轻装上阵。
  话说都不好意思来更新帖子,因为“周末农场主”这些天变成加班专业户,连续两个周末都没回去了。  家里目前还在搞水稻,忙得很。上周末老妹一家回去帮忙,于是特意叮嘱她拍些照片给我。  有句话叫“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ity or give me death!)”。这话改一下用在我爸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不干活,毋宁死!  老爷子60多了,却一刻闲不下来,而且干的都是重活。为此全家说过他好多次,但一点不管用。  过年时听老妈说他揽下了左右邻居20多亩水田,昨天老妈回来说,老爷子年后又不声响的接了几家闲田,现在共计有40多亩水田,都要搞上水稻。          从4月中旬一直到现在,老爷子天天在田里泡着,其它事都不顾了。    上面的田采用的是直接撒种法,但之前整地比较麻烦,所以更多的是采用育苗再抛秧的栽种方法。    麦子也快成熟了  小鸡还算不错,虽然暂时不能去户外玩耍,但毕竟在家还能管吃饱。      老妹进去拍照时门没关好,一只鸡钻了出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昨晚打电话给老爸,问到这只跑出来的小鸡晚上逮回去了没。老爸错愕的回答:我不知道啊,有鸡出来了吗?  呃......菩萨保佑!  我可怜的树苗则完全被无视了,任凭杂草丛生。      我可怜的元宝枫    可怜的美国红枫    可怜的黄连木更是看不见了,两周前我才拔过草啊。  老妹还反映了一个问题,鸡的料桶装玉米拌饭容易阻塞,下面的料子吃完了,上面的下不来。  改用盆装料,盆又经常被踩翻,十分浪费。暂时的喂法是在盆底放块砖压着,让我想想法子。  之前在别人养鸡的帖子里,见有人用粗的毛竹劈成两半,做料槽。但我们这不产毛竹,不好买。  我们这就是杨树多,地里全是十几年的杨树,还是用木头搞吧。我设计了一个料槽,如下图。      用到100和190两种宽度的板,上面盖板防止鸡站到食槽上,装料时可以拿掉。底部支撑(就两根短木棍)防止料槽被踩翻,并使槽体不接触地面湿气。  论坛里朋友们有没有更简易可靠的料槽方案,拜托给点指导意见。
  可以用PVC。比毛竹更容易搞卫生。
  @猎猎东风 Mark
  兄弟做得很对,不要养殖太多,慢慢来,最重要还是环境。
  我前头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回头过来看,其实开始还是少量养殖,将来打开了市场再说,但如果是为了家人或者朋友,养殖量也不要太多。质量一定要有保证。
  近来暴雨多,要多辛苦哦。
  兄弟的理念与我差不多,可以加微信关注。  微信号:ZTJ-121101
   多云闷热  这个周末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去的,平时因为怕小孩误事,都是我一个人回去,老婆留在城里带孩子。  这次老爸特意叮嘱要都回来,理由是家里的一只肥母鸡(不是我养的这批小鸡)从墙头跳下来,摔断了腿,老妈索性把它杀了,让我们回来喝汤。  想想觉得搞笑,母鸡跳墙也会摔断腿?该是老爷子想孙子了吧。  到家后东西一扔,就去苗圃地拔草,果然是荒得很,立即动手。  苗圃的排水沟不够深,有点积水,土壤不够肥厚,苗子比较瘦,回头要撒点尿素。    一旁玩耍的儿子在苗圃的围网上,发现了一只被粘住的野鸟,于是展开营救。    野鸟却不配合,样子凶得很挣扎着又是叫又是啄。最后还是拿了剪刀把围网剪出个大窟窿,野鸟才得以脱身。  奶奶的!救你还这么凶!我还得处理围网上的大洞,不然两只肥母鸡并排进来都没问题。  不过想想,物竞天择的自然界,野生物种能生存下来的,一定都是彪悍角色,而非温柔羔羊。  到午饭时还没拔完,饭后继续。拔完后看上去清爽不少,手太脏没拍照。  从田里回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在等着:搭小鸡户外活动的围网。  要围起来的地方是隔壁家开放式的院子(邻居全家都在外打工),这里既能晒到太阳,也有树荫,下雨还有屋檐可供避雨。        姑娘们要在这里适应户外环境,学会晚上回家,最重要的是认得回家的门( 暂时还只是一个墙洞)。  等掌握了这些本领,就可以打开围网,天高任鸟飞,地广凭鸡跑了。  本来这些事在育雏结束时就该做了,但因为老爸的水稻以及我连续加班,拖到现在,实在委屈你们了!  打桩,穿铁丝,装网,砍竹子做倒钩,加防护杆(为了防家里的几只羊捣乱),围墙底下掏洞......        不知觉中已是下午5点多,老婆催着要回家收被单(晕)。围网的门还没搞定,只能留给老爸完成,小鸡们也只能等明天出来玩耍了。  每次都是这么匆忙,匆忙中错过了今年的槐树花(刺槐的花苞采下晒干,和干虾子一起蒸,很美味),错过了今年的桑葚,也无暇采一把田头正盛开的野生金银花。  想要过上从容的农场生活,也许还要忙活好几年吧。  最近老爸开始尝试给小鸡喂稻谷了,因为稻谷外壳有尖角,所以暂时还不敢喂太多,主食还是玉米面拌饭,每次采食都撒得一地。这次带回来的PVC管也没时间做成料槽,下周再说吧。    
  LZ辛苦,每周末都是来去匆匆。
  支持楼主,从少做起,慢慢摸索,待市场销路扩大了,在扩大养殖。风险小,还能积累经验。顶。借宝地发一张老家的苗圃图片。共勉。
    插个图。
  本周的任务是给小鸡打疫苗,新城疫中等毒苗,几周前就该接种了,因为忙水稻拖延至今。  老爸老妈眼睛不好,他们负责捉鸡,针由我来打。第一次用针扎一活物,刚开始还下不了手,扎得太浅,针一拔疫苗就溢出来。几只过后,慢慢找到感觉,速度也就上来了。  每打完一只,老妈就顺便给鸡背涂上红色,防止以后散养和别人家的鸡混了不好区分。  打针不麻烦,麻烦的是捉鸡。鸡小的时候还好,现在越大越难捉,如果以后上规模,一屋子几百只,如何提高捉鸡效率,并且不会引起较大应激就是个重要问题了。    打完针已是深夜,出来时一眼瞅见农村清澈的夜空上,寒星点点,让人顿生凉意,睡意消散,于是相机上架拍了两张星空,可惜还是有些云,不太通透。  儿时喜欢这样的夏夜,在流萤蛙声的陪伴下躺在院里的凉床上,模仿书本里的孩子数星星(那时许多童鞋还模仿书本刻“早”字)  转眼近30年白驹过隙,星空依然当年摸样,而星空下那数着数着就睡着了的小孩,现在改数小鸡了。      题外话打住,继续说鸡。  喂食方面,稻谷现在已经转变成小鸡们的主食了,玉米面拌饭一天提供一次,稻谷敞开供应。  之所以这么小心翼翼的过渡,还是怕稻谷的尖角会伤着小鸡的胃,现在看来,满两个月后喂稻谷还是可行的。    上次在小鸡房间窗下掏了个洞,连通旁边紧挨着的大棚(房子和棚都是以前用来养蚕的),小鸡之前的房子只当卧室,现在喂食改在棚里,这样鸡的室内活动场地大增。  若想去室外转转也没有问题,再穿过大棚墙下的这个洞,就可以进入外面这片围起来的小院,这里有阳光,有树荫。              掏的这些洞,等老爸闲下来时,会再改造成正式的门,这样姑娘们进出也更体面些。  老爸到现在还是在忙水稻,也是倒霉,上次抛完秧后没两天,合肥这边刮了阵本地少见的大风。具体几级不太清楚,但我们这有不少十来年的杨树都被刮断了。  所以,那些抛在水里还没来得及扎根的秧苗,都被吹赶到田头挤在一起。老爸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秧苗再撒开,相当于再抛一次秧。  我当然还是忙我自己的小苗,这些天雨水阳光都很充沛,草儿长得很快,所以周日上午我又去苗圃拔草。只需拔掉靠苗子近的草,剩下的老妈用锄头搞定。因为上周才除过草,这次除草就快很多了。          家里那点油菜已经收割完毕,在院子晒好,用工具稍加敲打,菜籽壳炸开,籽就出来了。    国内现在油作物已经被国外廉价的大豆彻底打败,油菜在我们这只剩些零星的种植,基本上只供自家榨油吃。  虽然现在更习惯吃豆油或者玉米油之类的低烟油,但菜籽油的味道将会一直刻在脑海中,不会被抹去。  物质条件匮乏的童年时代,每次炼油(将生菜籽油加热至沸腾)都是难得的“杀馋”机会,炼油时炸点面饼,或简单的放点锅巴炸一下,对于那时的我都是无比的美味。现在回想儿时过节的味道,记忆中最浓的还是那股菜籽油的香味。
  小苗长的很喜人呀
  累了吗?
  等傍晚鸡上架后去抓,这样人轻松,鸡的应激也小。
  我对于小农场也很感兴趣,虽然还没有动手,但也看了很多资料,建议你学习一下普门永续农业的方法,可以在地上铺覆盖物,就不需要拔草,而且水份保留了,
  贴几张门前及院内的树,有挂果的,有要开花的。如果有闲,在农村生活还是很惬意的。      杏子还没有黄,不过也快了    院内两颗葡萄树,好十几年了,树势越来越差,每年不多的葡萄,成熟前很多都会被鸟儿啄坏。    梨树是我小学时栽的,爱生蚜虫    柿树抗性强,从来不生虫,但柿子也的确不好吃,每年成熟后就这样自己落掉。    栀子花就快开了,还记得何老师的那首歌不?又到一年毕业季    开败了的金银花,田头野生的,回头想把它移到我的地里    一只树荫下休息的母鸡  鸡没有汗腺,怕热,所以夏季鸡的户外活动场地一定要有足够的树荫供乘凉。  这次又是带着儿子回来的(所以这次也没做啥事,主要时间都在带小孩),回来后看到一个小哥哥在钓龙虾,兴奋地跟在后面为他提桶打杂。        当城里孩子周末忙于各类辅导班时,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在做这些事,这本该是这年龄段孩子该有的无忧童年,但等到上高中考大学时,农村孩子拿什么能和城里孩子竞争
  楼主不错,我从小就有你这想法,到现在都没行动  
  呵呵 我又来了,我原本也有这打算,蜀山区农村,可是家里现在什么都不给动,看情况是快征了
  上周末没回去,小孩病了,肺炎,从上周五开始吊水一直要到本周五。  在儿童医院里,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了人,小孩的咳嗽声不绝于耳,大自然在惩罚人类的肆意妄为,让人痛心的是最受伤的是我们的孩子。  周末偷闲,去植物园匆匆转了一圈。  上次去还是园内梅花盛开的时候,这次树上已累累硕果。            梅花是我非娶不可的树种,因为优点太多,花期早,花漂亮,有香味,文化底蕴厚实,部分品种还有美味的果实。  当然,梅花品种繁多,具体选择哪几个品种,还需要做功课。    园内的荷花含苞待放    广玉兰,被称为树上荷花,花开素丽大方。我的树种里也包括玉兰,不过是白玉兰和紫玉兰。    之所以没选广玉兰,1.它是合肥市花,这边太常见2.广玉兰四季枝叶繁茂,花在浓密的树叶中不是特别显眼3.个人不是很喜欢常绿的大乔木,大冬天的还挡着太阳。  园内摆放的盆栽,罗汉松造型,像这样的时间长,价值含量高的盆栽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如何造型,靠这个    老妈依旧每个周末都回去,周一至周五在合肥给我待小孩。从老妈口中得知,我辛苦搭起的围网,让那几只该死的羊顶坏了。所以,小鸡又不得不呆在室内了。老爸依然没完没了的搞他的水稻,因为麦子收了后又空出了一些田。  所以对于养鸡,水稻季(5月至10月)的老爸是靠不住的。好在今年秋季,小孩可以上幼儿园,这样就可以解放老妈回家,专门服侍我的鸡了。  这个周末还是不能回家,因为本周请假较多,事攒下来,周末要加班。  有点累,被小孩生病搞的,待大一个孩子实在不容易。
  你考虑过防盗吗。。。你的苗木长大了。在外边,不怕贼偷吗。。这是个大问题。
  看了你的帖子我触动很大,是我想的太天真了,今年来一直在考虑辞职的事,想着回家养鸡,没有多少本金,一旦辞职也就绝了后路。大哥你的帖子突然间就让我醒悟起来,并不是说专职做农业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我想我可以趁着这个时间给自己充电,积累一些本金和学习一些种养殖经验、方法,稳妥地、循序渐进的下手,盲目只能造就悲剧,或许一小部分人一时的头脑风暴最后成功了,但那只有中彩票的概率。  目前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上班就是玩,下班更是玩,这样的工作对于大多年轻来人说是个噩梦。虽然工资不少发,但是这里最终只能是中老年人的游乐场,二十几岁年轻人的深渊。  谢谢你的帖子,我会反省自己,认真的规划下以后的路子!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养殖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