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济学博士从政想回国从政的么

苹果/安卓/wp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38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3]偶尔看看II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00:00 编辑
到日本读经济学博士回国能找到工作吗?有没有过来人谈谈经验啊。
载入中......
日本经济还是很发达滴!回来能不能找到工作,感觉是看个人的!不过,应该没有问题!这学历拿出去还是很有分量滴!
快乐是我的天下!我的地盘,我做主!
应该很容易吧!
日本经济学水平还是很不错的,若能顺利毕业找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国外的博士,难读啊。
当然回来的话就业还是没问题的,
就怕你得了国外的博士学位后回来又不甘心了,
毕竟代价很大,
而国内的薪水呢,反正没法和外面比。
这还要问吗 只是感觉呆在国外好一些
日本经济的硕士很好念,也容易毕业。可是博士就不一样了,楼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现在博士很难毕业啊
不过,倒过去留学倒是蛮不错的啊
到国外就尽量别回国了,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等在国外混到一定层次再回来为祖国服务。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http://zzb./
核心提示:经济学博士毕业就业去向分析: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硕士毕业生增多,很多硕士毕业生都在考虑是否读博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最顶尖高校之一——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近年来的毕业去向为样本,分析了博士就业问题,希望对感兴趣的人有所帮助。
经济学博士毕业就业去向分析
经济学博士毕业就业去向分析
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硕士毕业生增多,很多硕士毕业生都在考虑是否读博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最顶尖高校之一&&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近年来的毕业去向为样本,分析了博士就业问题,希望对感兴趣的人有所帮助。
本文采用的数据2009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以及2008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数据。数据来源为:各学院网站和各学院办公文件系统数据。
(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毕业去向
  2009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共有14名博士毕业,全部为脱产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不招收在职博士)。以下为毕业去向:
1.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5人):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研究院
  河北省某县副县长
  中国保险学会
  孔子学院总部
2.金融机构(4人):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
  光大银行总行
3.企业(1人):
  国家电网
4.高等院校(4人)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北京市委党校
(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毕业去向
  2009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共有15名博士毕业,全部为脱产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不招收在职博士)。以下为毕业去向:
1.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1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企业(2人)
  深圳招商局
  Capital Research(美国)
3.金融机构(2人)
  泰康人寿
  中信证券
4.高等院校(10人)
  湘潭大学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南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北大经济学院
  中欧国际商学院
(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去向
  2008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有7名博士毕业,全部为脱产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不招收在职博士)。以下为毕业去向:
1.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3人):
  财政部
  福建省委组织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2.金融机构(1人):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企业(1人)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4.高校(2人)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结论一:随着中国高校本科生大规模扩招的结束,高校对年轻教师的需求量减少,所以博士毕业生去高校任教的比率并不很高(占45%),再加上名牌高校招海龟教师增多,去一所比较好的高校当老师并不容易,即使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也是如此。
  结论二:博士毕业后仍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去金融机构和企业,且多为垄断性的行业,所以对于就业困难的硕士生来说,读一所顶尖名校的博士仍然有助于在企业、金融机构就业。
  结论三:博士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比例也较大,对于政府机关感兴趣的同学来说,博士毕业后再进入也许会更容易或者更有发展潜力。
  所以,对于每位硕士毕业生来说,给自己定位,想好自己是喜欢高校、企业还是政府机关,并认真考虑博士毕业后会不会比现在更好,然后再决定自己的道路选择问题会更明智。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
博士毕业相关资讯
在线咨询Online consultation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
| 专业学习顾问免费在线咨询
Copyright&2003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12美国名校3/4华裔经济学应届博士生欲回国就业
14:24:45 来源: (上海) 
  在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今天,国内多所高校近日纷纷向在欧美等国的华裔经济学、金融学博士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们回国执教。上海财大人事处处长朱鸣雄昨天告诉记者,美国名校培养的华裔经济学、金融学博士,一年也就200人左右,明年毕业的这一届,四分之三都已被国内高校“团购 ”“吃进”。
  近期借2009年美国经济学年会和美国金融学年会召开的“东风”,本市复旦、交大、财大等校特意赶去美国旧金山招聘教师。其中财大的招聘团,还由该校副书记刘永章率队,包含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系等五大院系的院长和系主任。刘永章还亲临招聘现场,在欢迎会上向应聘博士致欢迎词,介绍学校的情况。
  朱鸣雄告诉记者,美国经济学年会和金融学年会本身有两大职责,一是学术交流,一是求职招聘。此次多所国内高校均冲着揽才的目的前往参加,应聘财大的人才囊括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众多世界一流名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他们当中不少人从本科到博士都是名校背景,均为能令国内各大名校垂涎不已的人才。所有博士生都已进入论文答辩环节,将在明年准时毕业。
  美国名校培养的华裔经济学、金融学应届博士生当中,约有四五十人会留在美国高校,其他不少人才则由于华尔街工作机会难寻,纷纷将目光投向国内。“其实,去揽才的不仅有上海的高校,还有清华、北大、中央财大、对外经贸、山东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两大年会所在的宾馆相隔不到200米,我们则在宾馆里挑选材料,再预约面试。”朱处长告诉记者,虽然顶尖人才众多,但是财大挑选人才同样看重学术贡献。
  财大此次的招聘共有140多人参加面试。招聘团也被分成五组,计划共招聘25名人才。“最终敲定的应该在20人左右。这些名校博士生都会海投简历,国内其他高校也有招聘打算,因此能引进这么多人才已属不易。”
  除此之外,财大还打算从香港高校和欧洲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当中招聘部分师资。此前,财大已经通过多种方法,陆续从海外引进了一大批优秀师资,该校教师当中目前已有12%拥有“海归”背景。
(本文来源:
没有相关新闻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网易新闻24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新闻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经济学博士生的就业方向 -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网 — 中国最专业的高校大学生新闻投稿展示平台】
当前位置:&>&
经济学博士生的就业方向
十几年前,经济学博士生是就业市场上的宠儿,根本不用担心就业,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博士生开始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巨大的落差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感到迷茫和担心,为了让大家对经济学博士生的就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本文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对经济学博士生的就业方向做一个梳理。高校这里的高校指的是有本科的高校,进高校应该是经济学博士生比较理想的选择之一,但部分博士生懒散和混日子的心态已经决定了其没有资格或者没有能力进入高校。不同的高校要求不同,本文只考虑国内高校,不考虑去国外学校就业这种小样本。能进国内顶级经济学名校的优秀博士生国内顶级经济学名校包括北大、清华、人大、
复旦等知名综合性大学和几所著名的财经院校,想进这些学校的经济学博士生,一般应该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出身好,第二具备在顶尖期刊连续发表文章的能力,当两者选其一的时候,科研成果决定一切。只要你巳经证明你有在顶尖期刊连续发表文章的能力,比如你读博期间就已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这样的刊物发表了三四篇文章,国内很少有高校你进不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而言,留在高校简直太舒服了,这样的人一般在三十多岁或四十岁出头就能评上教授,以后想继续做学术就继续做学术,不想做也衣食无忧,但是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进不了顶尖高校的普通博士生除了上述博士生外,其余的经济学博士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的经济学博士生因缘际会在《经济研究》等期刊上发了一篇文章,但是以后没能力接着发;第二类经济学博士生没有在顶级期刊发文,但是能发一般的CSSCI,这应该是经济学博士生里面的多数了;第三类经济学博士生连发一般c刊都觉得很难。对于前两种博士生而言,也是可以进高校的,只要好好钻研,日后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回报,如果学问做得扎实,未来未必比那些进顶尖高校的博士生差。而对于第三种博士生而言,进高校最好别想,否则很有可能悲剧一生。2.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研究部门一般情况下,博士生无论去哪里都应该是做研究的,因此研究机构也是吸纳博士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政府相关型的研究机构这种机构主要包括三类:党校和社科院类、发改委和研究室类、国企研究部类。这些机构尤其是发改委和国企研究部对于经济学博士生的吸引力是比较大的。党校和社科院包括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以及各省市分校(分院)每年也招聘大量
的经济学博士生,这些机构教学对象主要是官员,所以对于上课要求是比较高的,科研相对而言要求低一点,不过近几年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一般工资待遇比高校青年教师要好。发改委、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类型的研究机构由于权力较大,直接参与政策决策和制定过程,很受经济学博士生的追捧,但是就业难度较大,一般除了公务员招考外,通过其他方式进去的不多,很多时候可能需要导师或其他关系的推荐,待遇较第一种类似或更好。国企研究部是这三种类型研究结构里面待遇最好的,年薪数十万的很正常,目前国企研究部招人多以博士后的形式招聘,也有很多公开招聘的。世界知名的外资咨询企业咨询服务类的企业也是经济学博士生就业的渠道之一,而进入麦肯锡、贝恩等咨询公司也是很吸引人的,
这类公司待遇较高,年薪几十万甚至过百万都有。不过这类公司公开招聘次数没有私人研究机构频繁,而且这些公司相对而言更喜欢本科生和硕士生。国内私人研究机构或企业的研究部门这种研究机构就很多了,而且以后还会越来越多。这种机构良莠不齐,待遇好的不比上面几种机构差,但是待遇不好的机构可能会让你极为难受,白白浪费时间,因此在选择时一定要问清楚各种待遇,别不好意思。3.从政从政也是很多经济学博士生理想的选择之一。经济学博士生从政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考公务员,每年国考和省考都会有一些主任科员的职位招聘经济学博士生,数量较少,竞争较大,不过如果能考上,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都应该是不错的结果。另外一种从政的方法就是通过人才引进或选调生,目前一般给副处或正科待遇,如果自己对从政比较感兴趣或者刚好是回家乡,那这种途径还是可以考虑的。不过得提醒一句,通过这两种方式就业的博士生所做的工作多是为领导写报告,所以真打算走这条路的,要早点学会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秘书。4.博士后读博士后似乎不是就业,但是除了继续深造这种情况以外,对于如下两种情况,读博士后也可以考虑。第一种情况是指导你的人是大牛,这种大牛不一定是学术大牛,社会关系牛也行甚至更好。大家有心的话可以仔细在网上挖掘下很多知名人物甚至部级高官都是带博士或博士后的,如果你能跟着他们读博士后,不仅博士后期间的年收入不菲,博士后出站后工作也能够解决得很好。第二种情况是需要时间缓冲的,比如没找到合适工作或者生孩子什么的,可以选择读个博士后,用两年缓冲一下,现在很多学校都能临时解决博士后配偶的工作和住处。当然,依靠别人来就业是有风险的,作为博士生而言,还是必须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前提下,得到外部的帮助才可能事半功倍。5.创业创业不是一条正常的渠道,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博士生选择创业。据我所观察,经济学博士生选择的创业一般以教育咨询服务业为主,比如规划咨询、中小学教育、公务员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这种创业一旦成功,经济效益是最好的,但成功很困难,不建议博士生选择这一条路。还有很多就业渠道可能被遗漏掉了,但是绝大部分博士生应该会在这五大就业渠道中实现就业。实际上,对于在读的经济学博士生而言,只要有论文写作能力的,哪怕只有一丁点能力,还是应该好好钻研学术,争取多发几篇c刊,没有质量就用数量来抵。对于那些对做研究完全没兴趣的博士生而言,你读博也许是个错误,但是为了就业你还是得锻炼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做课题能力等。对于硕士生而言,不一定非要喜欢学术才能读博,只要不讨厌学术就可以读,因为很多人在读研期间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科研的能力,在读博的时候才发挥出自己的天分。总之,经济学博士生就业没你想象的那么差,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本文地址:/jiaoyu/08/259181.html
大学生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党校博士从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