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凌晨收到信息银行卡莫名收到汇款被消费12.60是怎么回事,我登录手机银行自己消费的银行扣的都查得到明细

为什么我的手机可以收到别人银行卡消费记录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的手机可以收到别人银行卡消费记录
为什么我的手机可以收到别人银行卡消费记录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他以前用的是你的号码留的信息。后来号码了而没有更改信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银行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央视调查:5分钟网上买到上千银行卡信息|银行卡|信息泄露|诈骗_新浪新闻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原标题:央视调查:震惊!5分钟网上买到上千银行卡信息 几乎全部正确
  “卡在身上,钱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广州的吴先生原本也认为这不可能,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他身上发生了。
  银行卡在身上 5万存款一周只剩300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图片。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60岁的吴先生平常就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所以手机中没有网银、支付宝等客户端,所以即便手机中毒,银行密码也不会泄露。而银行卡也一直在他自己身上,密码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吴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银行卡里的钱,到底是怎么没的呢?
  “爆料者”5分钟网上买到上千银行卡密码
  就在吴先生案发不久,记者接到了一位自称老徐的爆料人的举报。老徐说,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他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像老吴这种信息在黑市里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 包括卡主的姓名、卡号、身份证、电话号码,还有他的银行密码,只要5分钟 1000个没有问题。”
  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老徐打开了几个QQ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这份文件里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 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七十个不同省份的信息进行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和电 话号码全部正确,除了5个银行密码错误,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
  爆料人“老徐”提供的资料让记者看到了这个地下“黑市”的存在。那么,这个黑市中这么多隐秘的银行信息究竟是哪儿来的呢?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对这个黑市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调查。一步步看到了这个黑色产业链中隐藏的秘密。
  揭秘盗取银行卡信息三大方法
  要想把银行卡里的钱转走,通常不是一两个犯罪分子能够完成的。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分工不同的犯罪分子,通常是用只加熟人 的QQ群进行交流、交易。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进入了这类QQ群,在群里犯罪分子将银行卡信息称为“料”,搜集银行卡信息的人叫做“下料人”,而把银行 卡的钱往外转的人叫做“洗料人”。从“下料人”手里买“料”是整个犯罪的第一步。那么,这些“下料人”的“料”是怎么来的呢?
  方法一: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
  记者采访了数十位盗取银行卡的受害者,发现其中很多人都有过相同的遭遇,就是收到了类似1等所谓的电信运营商或银行发来的短信,登录后被要求输入密码。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指出,这些其实都是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包装”后发送给用户的含有钓鱼网站的短信。仅360平台上监控到的钓鱼网站,半 天时间就有超过1亿次的点击量。在这些钓鱼网站的虚假网页上,用户登录后就会被要求输入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而一旦填写了 这些信息,骗子就可以把用户的钱骗走了。
  裴智勇介绍,钓鱼网站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有个新的钓鱼网站被监测到。
  方法二:免费WIFI窃取个人信息
  除了使用钓鱼网站获取个人信息,记者发现犯罪分子还会利用免费WIFI窃取个人信息。
  裴智勇介绍,一个WIFI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架设者是谁,如果是骗子或者是黑客架设了一个免费WIFI,用户一旦接入,所有互联网的数据都可以被黑客监听或窃取。
  方法三:改装POS机提取银行卡信息 
  除了以上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发现黑市中的犯罪分子还有第三种方法——那就是利用改装的POS机提取用户银行卡信息。
  在黑市中,POS机提取的信息被称为“轨道料”,数量上要远远少于钓鱼网站上提取的信息。但是卖价却很高,余额较大的信息甚至可以卖到几千块钱一条。
  而对于这些信息,犯罪分子通常会等半年以上才把信息出售,目的是让消费者积累大量POS机消费记录,这样警方就无法追查是哪台POS机提取了银行卡信息。
  完成了“下料”的工作,在这个黑色产业链上,下一步就是将受害者银行卡里的钱转出来,犯罪分子把这个步骤称为“洗料”。这也是很多受害者最疑惑的地方——我的钱究竟是怎么没的?下面就跟随记者的调查,一起揭开这个谜底。
  起底拦截短信验证码两种方法
  在QQ群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发“洗拦截料”的广告。这些人被称为“洗料人”,他们可以把受害者银行卡里的钱转出到“料主”指定的卡号里,从而获得30%到50%的提成。而他们主要关注的就是用户短信验证码。
  方法一:让手机中毒拦截验证码盗取钱财 
  验证码是金融机构在用户进行诸如修改密码、转账等操作时,向用户预留手机号码中发送的一次性的密码,没有验证码则无法进行转账等操作。而要想获取验证码,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向目标手机里发送木马。文章开头的吴先生就是手机木马的受害者。
  只要受害者点击木马程序,手机短信内容就会被犯罪分子拦截。犯罪分子通过事先掌握的银行卡主的个人信息将银行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把钱转走。而此时受害者的手机既收不到消费提醒也收不到验证码,卡里的钱就这样被转走了。
  方法二:近距离干扰手机信号拦截验证码
  让手机中病毒是最为常见的拦截验证码方式,然而却不是唯一的方式。记者发现在黑市中,已经有人不需要木马病毒就可以拦截验证码。他们的方法就是通过 特殊的改装设备对手机信号进行干扰,但这种方法有一个限制条件,那就是这个设备就必须处在目标手机一公里范围之内。因此,使用这种拦截方式必须要靠近受害 者。
  那么,犯罪分子要怎么确定目标的位置呢?“其实这个很简单,一般的手法就是给那个目标打电话,说你自己是送快递的,你这个地址写得不是很清楚,让他把地址再说一遍,只要他把地址说出来,我们就能在一公里范围之内拦截他银行卡的验证码。”老徐说。
  发现银行卡被盗刷你该这么做
  发生银行卡被盗刷,这样做才对:
  ? 冻结卡片,防止损失继续扩大——拨打客服挂失或者通过手机银行自行操作。多数银行有“失卡保障”服务,在挂失前48或72小时发生的盗刷可赔付。
  ? 立即报案,立案回执要保存——这样在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才有据可查。
  ? 留取证据——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到附近银行取现,并打印凭证。这样做是为了证明银行卡在你手中,而其他地方发生的交易均为伪卡。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尽管大学的普世使命都是创造知识、传承知识和培养人才,但是办大学不能搞“四个统一”(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评估),不同层次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具体使命,同一层次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具体特色。
我觉得熟人本身超越规则造成制度成本巨大,熟人在一对一博弈当中也是成本巨大,而人们往往浑然不觉这种隐含在面子下面的成本。
古人读书是很慢的。今天,在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讲“慢读”真是有些奢侈,然而还要提倡“慢读”。
自行车刚传入中国时,曾是奢侈品。后来,自行车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再后来,自行车被视为公共交通的“敌对势力”。现在,自行车则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补充者。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
8月13日上午,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产品上线仪式
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东
当前位置:&>&
银行卡莫名消费7笔 原来是苹果账户被盗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编辑:&&&&&&作者:
  大众网威海9月21日讯 ( 通讯员 柳凌飞 记者 王晓青) 李先生的银行卡绑定了苹果账户,近日银行卡莫名出现了7笔消费。经查,李先生的苹果账户和密码遭泄露,有人登陆账户开启了他手机中的“家人共享”功能,由此盗刷银行卡进行了消费。经警方多次协调,苹果公司已将被消费的4928元退回到了原账户中。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
  9月12日8时许,威海某船厂员工李先生的手机收到了7条短信,均是某银行发来的消费提醒:共消费7笔,总金额为4928元。李先生仔细回忆,确定自己并没有刷卡消费,怀疑是被盗刷,就报了警。&&&
  接警后,经区公安分局崮山边防派出所民警展开了调查。通过调取李先生网上银行的消费记录,民警发现消费摘要为nes.com,初步判断是苹果公司方面产生的消费。同时,当事人李先生反映,他本人持有一部苹果iPad,他的苹果账户曾绑定了一张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了解情况后,民警联系了苹果客服,对方称李先生的苹果账户下未查询到有消费记录,怀疑他的银行卡被绑定了其他的苹果账户进行了消费。&&&
  经过警方沟通查证,李先生的苹果账户的登录名和密码遭泄露,被他人登陆后,开启了“家人共享”功能。这一功能开启后,直接导致他人也可以登陆并使用李先生的苹果账户购买东西。李先生的消费记录显示:共消费7笔,分别购买了苹果APP商店的游戏,并对某会员号进行了充值。&&&
  经民警与苹果公司客服多次交涉后,苹果公司最终同意将李先生被消费的4928元退回到原账户中。19日,警方已经查询到了盗刷者的部分信息,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苹果客服称,苹果账户被盗一般是个人邮箱账户被盗,可能是个人邮箱密码过于简单被黑客破解,也可能是使用公共wifi时登陆账户密码被黑客截取。用户可通过登陆苹果管理网站,进行两步认证提升账户安全等级。&&&
  民警提醒,使用苹果手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账号,不要“越狱”下载未经验证的软件,在登录网站时要注意避免登录钓鱼、木马网站,避免被后台获取账号和密码。一旦发现账户异常,应尽快与苹果客服联系,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更不要轻易汇款。
初审编辑:张其天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C)
&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银行卡莫名其妙被扣钱 这种情况怎么办__理财频道 - 融360
银行卡莫名其妙被扣钱 这种情况怎么办
银行卡莫名其妙被扣钱 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位微友向“律师来了”反映:我手上有一张银行储蓄卡,9月8日晚被莫名其妙地代扣了9600元,资金去向是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
  昨天,一位微友向&律师来了&反映:我手上有一张银行储蓄卡,9月8日晚被莫名其妙地代扣了9600元,资金去向是一个平台。
  在我没有授权、没有输入验证码、没有输入密码,也没有签署任何代扣协议的情况下,我的钱被莫名其妙地代扣,且银行也没有提前告知,我是否可以起诉银行,追回我的损失?
  刚好,昨天一则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疯转,标题是《什么都没做,银行卡十分钟被盗扣8万!原来是因为开通了这个功能!》。这是来自广州日报的一条消息,说的是最近,各地出现多起银行存款莫名消失的情况,目前已经引起监管层的关注。
  其中,就在几天前,湖北罗先生的银行储蓄卡先被存入1.61元,紧接着手机收到的短信提示显示卡里剩余的近8万元被人十分钟全部转完。
  罗先生随后报警。目前此事仍在调查当中,初步调查结果是,发现是有机构滥用跨行代扣接口导致。代扣接口一般用于水电煤、保费等小额定期支出,不能用于投资之类的大额划账。但是,这几年一些机构擅自把银行代扣接口开放给外部平台,扣款用途也超出限制。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银行是否要承担责任?我们是否可以起诉银行?
  为什么钱会被莫名其妙代扣?
  周蓉蓉:南方中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学副教授
  答:与之前出现的各种被盗刷不同,近期出现了多起客户投诉,称在没经本人同意和操作的情况下,被以代扣形式扣划银行账户资金的情况,而这些扣划大部分来自于第三方支付平台。
  银行卡代扣业务已实施多年,客户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委托代扣水电费、电话费、保险费等,既方便了客户,也减少了银行和相关商户的工作量,但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网上支付越来越普遍,代扣业务也从小额的消费类扣款发展到理财业务等大额扣款,在发展业务、方便客户的同时,也被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盗取客户资金。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很多情况下,客户资金被盗刷往往还是由于客户不慎泄露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被犯罪分子利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资金归集业务、通过第三方平台盗刷客户资金。
  钱没了,可以追究银行责任吗?
  胡波:浙江中格律师事务所主任,浙江省工业合作协会副会长
  答:持卡人在银行办理银行储蓄卡,即与这家银行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
  根据银行卡办卡协议,储户应对自己存款存折及银行卡、身份证、密码、预留在银行的手机号码等与存款账户相关的资料尽谨慎保管义务,银行应当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和交易安全。
  根据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六条的规定,如果这位微友9600元钱的扣划并非他亲自授权操作,有可能是银行的代扣开放接口出现了问题,致使一些机构滥用跨行代扣接口所造成;当然也可能是咨询人银行资料被他人盗用所造成(事情还未调查完毕)。
  但无论何种情况,若储户既没有恶意串通作案,又没有故意泄露密码等信息,就需考虑银行有无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因为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特别是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为储户带来了便捷,但银行必须确保该种金融服务是安全的。
  如果是犯罪分子通过其他手段获取了储户的银行卡号、密码等资料,也需查明银行服务是否尽到审查义务以及存在技术漏洞,该举证责任在于银行一方,否则,银行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发生未经储户授权的盗刷或盗扣事件时,储户可以根据《合同法》以存款合同纠纷起诉银行要求赔偿资金损失。
  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该怎么办?
  胡波:浙江中格律师事务所主任,浙江省工业合作协会副会长
  遇到此类问题,首先应该在发现资金账户异常的第一时间马上向公安机关报警,取得案例受理回执;并立即致电银行卡客服,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口头挂失银行卡。
  如手机绑定支付宝的客户,可拨打95188挂失;微信用户可登录http:/110.qq.com/冻结微信账号;随后可收集证据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要提醒大家,对于犯罪分子通过群发网银升级的虚假信息,注明需登录的网站地址,网购时以&客服&发来QQ号要求加为好友,并发来了退款链接等,都应当慎重点击链接,上述链接地址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病毒,一旦点击可能造成银行资料泄密及资金损失;对于以&扣年费、服务费&等名义发送短信,吸引用户回拨400开头的号码查询,再以银行工作人员的名义索要储户的个人信息的,应当立即拒绝。
文中产品信息
小编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
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暂无评论,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观点!
Copyright &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融360 - 银行 版权所有新号码收到莫名银行短信责在银行流程
据《姑苏晚报》报道,朱老伯新买了一部手机,并且更换了手机号码。但新手机刚用上,就频频收到莫名的银行卡消费短信。“每天都能收到好几条,有时候晚上都睡着了,又被短信声音吵醒,烦得很。”朱老伯从来没绑定过银行卡,“可收到的都是尾号0876的银行卡的消费记录,这张银行卡也不是我的。”
电信运营商的回复:
1、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但无法从运营商方面取消。
2、手机号码停机后,会在两个月后被注销,但注销后,号码上绑定业务并不会自动取消。6个月后,注销的号码又将重新流入市场,进行销售。客服猜测,可能是原号主在银行办理了短信通知业务,但在注销手机号时,忘记将业务解绑,因此,号码重新投入使用后,短信正常发送。
该银行卡所在的农业银行客服的回复:
1、想要解除银行卡短信绑定,并不复杂。“用户只要带上购买手机号码的凭证和身份证,到任意一家农行网点,都可以办理银行卡解绑业务。”
2、客服表示,通知短信服务每月涉及的费用,只会从银行卡中扣取,不需要从手机资费扣除。
相信网友基本上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A用户的手机号不用后注销了,但并未取消绑定的银行提醒。6个月后,运营商重新启用了这个号码,B用户获得,然后B用户就开始不断地受到原来绑定的银行卡提醒。
造成这个结果是谁的责任?
电信运营商肯定没责任,它只是一个通道,怎么知道这个短信是不是有效的?号码注销后,经过六个月的“沉默期”重新启用,也是得到认可并公开的。这六个月就是为了保护原有用户的利益,以及避免拨打原来的电话号码主人或给原号码主人时骚扰到这个新用户。
对于普通人之间的联系,这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可能原来用户将名片给了某个不很熟悉的人,且未通知他号码也更换,那这个人需要和原来的用户联系时,就可能拨打这个旧号码。
对于银行交易信息这样的持续性提醒服务,用户如果注销号码,应在注销前取消或更改关联的号码,没有这么做,用户肯定有责任。
但对于绑定的银行卡来说,提醒短信长时间发送不成功,银行的系统中应该有提醒,并做异常处理。在连续几个月发送不成功后,银行还继续发送,并不合理。如果用户已更换了号码,很可能发生把A用户的信息发送给B用户的情况。银行有责任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银行客服的两个回复更显示了其“官僚”的作风:
1、用户被银行骚扰了,银行应该积极主动解决,而不是“并不复杂”的到营业厅办理。如果我是新启用号码的用户,别指望我到银行营业厅如何,我会直接把银行的号码放入黑名单。
2、如果银行通知短信多次并被发到真实用户手中,银行并未发现并主动查清原因,还好意思说“每月涉及的费用”从哪里扣吗?
注:题图与内容无关。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莫名收到汇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