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的网络探探可以把位置关掉吗会不会影响滴滴接单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9日电 “滴滴打车≠diedie打车。”

滴滴宣布无限期下线顺风车

“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言语都苍白无力。”这是“滴滴出行”官方微信及微博在8月28日晚进行“郑重道歉”时发出的声音。该篇“郑重道歉”文章的署名作者为“程维 柳青”,前者是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后者是滴滴出行总裁。

文中宣布,滴滴顺风车业务模式重新评估,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三个月时间内先后发生的两起女性遇害身亡事件将滴滴出行推至舆论的“风暴眼”。一时间,甚至有声音呼吁让“滴滴出行”从手机软件应用中彻底下架。

在网络上,要卸载滴滴的明星大V以及网友也不在少数。

8月26日下午,中国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及公安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8月27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官网援引中国交通新闻网的评论称:“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惨遭司机奸杀。3个月前,在河南郑州,一名空姐乘客遭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两案如出一辙,同是滴滴,同是顺风车,同是女乘客死于非命。我们震惊于凶手的残忍,更无法容忍企业对生命安全和社会责任的漠视。”

在大范围舆论和官方约谈的背景之下,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和滴滴出行总裁柳青于8月28日以联合署名文章,而非公开现身的方式,首次进行道歉。

但这份道歉似乎来得晚了些,许多人表示难以原谅。

在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布的道歉声明下面,许多网友依然难以平复,支持下架滴滴的留言被11万个赞顶上热门。

开发票要调取通讯录再引用户不满

温州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发生后,有网友号召卸载滴滴APP,并把之前的行程开发票。然而不少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在开发票过程中,发现滴滴app反应迟缓,并且显示请求超时。

8月26日,有微博大V发微博称按照原有路径申请发票的方法失效了。 申请开发票的时候,不停地显示请求超时,并附上了相关操作截图。

对此,滴滴客服回应称,授权通讯录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相关负责人解释,首次登陆时的弹窗是法律层面提示,当真正调取通讯录时,需用户二次授权。

然而,令许多用户不满的正是调取通讯录这一步骤,许多人认为这涉及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名为“贾老师”的滴滴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

用户在意的其实不在开不开发票,而是滴滴强行要求调取客户通讯录。如果不同意把通讯录给它,则不能开发票。但事实上我要求开发票的行程均发生在7月10日软件升级之前,也就是说,按照滴滴旧的隐私规则和服务协议,我的要求也是正当的。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我不相信滴滴后台无法确认用户的行程以及消费记录。我不知道一个出行app为什么要调取用户的通讯录,我相信产品经理一定能给出他们的理由,但滴滴在过去的六年里都没有调取通讯录,不也活得好好的吗?这是一种强制性的霸王条款,要么把你手机里的通讯录全部给我,要么你滚。用户是没有选择的,我厌恶被强制。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明确指出:

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虽然滴滴调取用户通讯录需要二次授权的行为符合管理条例规定,但这依然让许多用户感到不舒服。

“开具发票要授权通讯录列表,反正我是不敢点同意的,点了同意就等于授权,我认为滴滴的解释是非常不合理的。”滴滴用户“贾老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

下线顺风车之外,平台如何保证安全?

8月27日,滴滴称将其顺风车业务全国范围内下线,重新评估其业务模式,何时上线时间待定。当日晚间,嘀嗒悄悄下线夜间(23:00-5:00)顺风车业务,此前一天高德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

据新京报,对于搭乘顺风车安全事件频出,用户陈丹(化名)表示,“因为频繁出事,搭顺风车有时觉得很害怕,所以会给家人朋友发消息定位。而且一般远程的不敢打滴滴,都是短程才打。”用户林梅(化名)说,顺风车便宜,完全取消顺风车有利有弊。“很多人说希望把顺风车取消,我觉得可以加强对司机之类的身份验证,提高一些安全系数。”顺风车车主刘先生则说,“全国那么多人,难免有一两个疯子。不过如果顺风车永久下线,我也无所谓。”

在河南郑州空姐遇害事件后,今年5月15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各地要加强对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合法合规开展业务,严厉查处以私人小客车合乘之名行非法营运之实的违法行为,防止好经念歪,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平台公司要按照相关规定,切实履行运输服务责任,加强信息审核,确保合乘安全。

目前,顺风车恶性案件频发,监管加强将是必然。浙江暂停滴滴顺风车业务只是开始,交通运输部及其他省份交通部门都已开始跟进。如今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尚待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滴滴作为大型出行平台,占据共享出行市场主要份额,理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安全出行仅靠企业自身能力必然难以应付。是否需要引入治安力量维护好群众出行安全,如何兼顾共享出行的安全与效率是监管部门与企业都需要解答的问题。(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日前,有媒体曝出了一汽-大众第二款SUV的消息。新车或命名为“探荣”,预计将在8月30日成都车展上市。新车目前已处申报阶段,相信很快就可以通过审核并上市发布。

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第二款SUV探荣将定位中型SUV,对标上汽大众的途观L。不过,细看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和大众T-ROC探歌较“丝绸之路版途观(老途观)”定位低一点一样,这款探荣的定位也比途观L要低上一些。

前面第一款SUV,在“一汽-大众”眼中看是“成功”的。它搭载最新MQB平台,各路媒体也基本认可,网上形势更是一片大好,曝光率也足够高。不过,声音总是统一就会有问题,不正常。我此前曾说过,大众T-ROC探歌的成绩可能不会很理想,起码达不到老前辈途观的高度。

这一次,第二款SUV中型SUV“探荣”来了!它能比得过升级后的途观L吗?其实无非就是两种结果,比得过和比不过。但其中可大有不同。

众所周知,一汽-大众已经成立了27年之久,可SUV一直都不是他们的强项。反观上汽大众则轻车熟路,前有大红大紫过的途观,现在又有火爆的途观L,想要正面PK还真的是有难度。

咱们再来看看“探荣”的基本信息吧!据申报图资料显示,新车长为4595mm(共三种规格,还有4589mm、4590mm两个版本)、宽为1860mm、高为1660mm,轴距则达到了2731mm。从尺寸上看,探荣比途观L要小。相信未来探荣的指导售价也会比途观L低一些。不过,由于途观L已有终端优惠,并且可以提供7座。

相比之下,探荣上市后短时间内肯定不会降价。如果降价则相当于告诉大家,“我们这款SUV市场表现不好”。这就会导致探荣或许会面临极其尴尬的问题。定价过低,将自己的定位拉低。定价过高,过一段时间没办法维持,只有降价,但对探荣的形象肯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颇有点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意思。

从产品力上看,探荣的硬实力还是可以的。不出意外的话,新车将出身于MLB平台,搭载最新的EA888发动机,匹配最新的DSG变速箱,和途观L保持一致。据已知消息,新车将于8月30日的成都车展亮相,预计第四季度预售或上市,让我们期待一下吧。亮子也大胆预测一下探荣的未来吧,我认为它销量应该不会超过小弟探歌,月销8000台左右,但和已经上市一年之久的途观L比则起码要少5000台销量。当然,我也希望未来探荣的表现可以打我的脸。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9日电 “滴滴打车≠diedie打车。”

滴滴宣布无限期下线顺风车

“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言语都苍白无力。”这是“滴滴出行”官方微信及微博在8月28日晚进行“郑重道歉”时发出的声音。该篇“郑重道歉”文章的署名作者为“程维 柳青”,前者是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后者是滴滴出行总裁。

文中宣布,滴滴顺风车业务模式重新评估,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三个月时间内先后发生的两起女性遇害身亡事件将滴滴出行推至舆论的“风暴眼”。一时间,甚至有声音呼吁让“滴滴出行”从手机软件应用中彻底下架。

在网络上,要卸载滴滴的明星大V以及网友也不在少数。

8月26日下午,中国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及公安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8月27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官网援引中国交通新闻网的评论称:“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惨遭司机奸杀。3个月前,在河南郑州,一名空姐乘客遭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两案如出一辙,同是滴滴,同是顺风车,同是女乘客死于非命。我们震惊于凶手的残忍,更无法容忍企业对生命安全和社会责任的漠视。”

在大范围舆论和官方约谈的背景之下,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和滴滴出行总裁柳青于8月28日以联合署名文章,而非公开现身的方式,首次进行道歉。

但这份道歉似乎来得晚了些,许多人表示难以原谅。

在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布的道歉声明下面,许多网友依然难以平复,支持下架滴滴的留言被11万个赞顶上热门。

开发票要调取通讯录再引用户不满

温州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发生后,有网友号召卸载滴滴APP,并把之前的行程开发票。然而不少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在开发票过程中,发现滴滴app反应迟缓,并且显示请求超时。

8月26日,有微博大V发微博称按照原有路径申请发票的方法失效了。 申请开发票的时候,不停地显示请求超时,并附上了相关操作截图。

对此,滴滴客服回应称,授权通讯录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相关负责人解释,首次登陆时的弹窗是法律层面提示,当真正调取通讯录时,需用户二次授权。

然而,令许多用户不满的正是调取通讯录这一步骤,许多人认为这涉及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名为“贾老师”的滴滴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

用户在意的其实不在开不开发票,而是滴滴强行要求调取客户通讯录。如果不同意把通讯录给它,则不能开发票。但事实上我要求开发票的行程均发生在7月10日软件升级之前,也就是说,按照滴滴旧的隐私规则和服务协议,我的要求也是正当的。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我不相信滴滴后台无法确认用户的行程以及消费记录。我不知道一个出行app为什么要调取用户的通讯录,我相信产品经理一定能给出他们的理由,但滴滴在过去的六年里都没有调取通讯录,不也活得好好的吗?这是一种强制性的霸王条款,要么把你手机里的通讯录全部给我,要么你滚。用户是没有选择的,我厌恶被强制。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明确指出:

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虽然滴滴调取用户通讯录需要二次授权的行为符合管理条例规定,但这依然让许多用户感到不舒服。

“开具发票要授权通讯录列表,反正我是不敢点同意的,点了同意就等于授权,我认为滴滴的解释是非常不合理的。”滴滴用户“贾老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

下线顺风车之外,平台如何保证安全?

8月27日,滴滴称将其顺风车业务全国范围内下线,重新评估其业务模式,何时上线时间待定。当日晚间,嘀嗒悄悄下线夜间(23:00-5:00)顺风车业务,此前一天高德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

据新京报,对于搭乘顺风车安全事件频出,用户陈丹(化名)表示,“因为频繁出事,搭顺风车有时觉得很害怕,所以会给家人朋友发消息定位。而且一般远程的不敢打滴滴,都是短程才打。”用户林梅(化名)说,顺风车便宜,完全取消顺风车有利有弊。“很多人说希望把顺风车取消,我觉得可以加强对司机之类的身份验证,提高一些安全系数。”顺风车车主刘先生则说,“全国那么多人,难免有一两个疯子。不过如果顺风车永久下线,我也无所谓。”

在河南郑州空姐遇害事件后,今年5月15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各地要加强对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合法合规开展业务,严厉查处以私人小客车合乘之名行非法营运之实的违法行为,防止好经念歪,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平台公司要按照相关规定,切实履行运输服务责任,加强信息审核,确保合乘安全。

目前,顺风车恶性案件频发,监管加强将是必然。浙江暂停滴滴顺风车业务只是开始,交通运输部及其他省份交通部门都已开始跟进。如今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尚待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滴滴作为大型出行平台,占据共享出行市场主要份额,理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安全出行仅靠企业自身能力必然难以应付。是否需要引入治安力量维护好群众出行安全,如何兼顾共享出行的安全与效率是监管部门与企业都需要解答的问题。(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探探可以把位置关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