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loud 换硬盘最大支持多大硬盘

我在里面藏了点货——西数MyCloud Home个人云存储评测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我在里面藏了点货——西数MyCloud Home个人云存储评测
,在我在张大妈打卡第791天、申请众测失败57次的时候,收到了一条短信,告诉我获得众测资格了,看看这条稀缺的短信:& & 没想到的是,这次能一起同框的同学都是写过一堆原创的大神们,有曾经真人秀的Geek研究僧、3天5篇原创的Fad李、攒机大神吃瓜大师、野生摄影师SeanIXz、首席生活家air04跟青衫-鲁斯兰,心情倍感激动,这真是走在人生三坡道——上坡道的节奏啊~~  言归正传,先来介绍一下MyCloud Home的基本功能跟使用。  1.开箱& & 张大妈的顺丰快递拆开后,里面有MyCloud Home包装跟评测说明这两样拆开包装,里面所有东西如下,自左上向右下依次是,英标转换头、可换插头的两插充电器、千兆网线、MyCloud Home 、技术支持与保修指南、快速安装指南,没了。MyCloud Home正面,没有任何借口,仅中间白色跟银色之间有一个长条指示灯MyCloud Home北面,有一个USB3.0,一个千兆网口,一个圆口充电口整体尺寸大约17cm高,14cm长,5.5cm宽,跟一本英汉大字典相当。上下两头是镂空的便于通风降温,镂空处可以目测内部结构,装的是3.5寸硬盘从上面看:从底部看:从包装上看不到具体硬件信息,仅能知道这是一块3.5T的硬盘。2.基本功能介绍这次MyCloud Home发布的时候我关注了一下,发布会上介绍这次并不是单纯的MyCloud的升级,而且官方宣传这类设备并不是NAS,而是个人云。这次借评测正好看一下,到底是啥意思。MyCloud Home目前可以从网页端(已对手机端优化)、手机端App、PC端进行登录,而且是跟MyCloud账号绑定设备,首次登陆需要从网页端进行激活账号。2.1网页端首次激活需要登陆mycloud.com/hello进行账号注册,这个账号注意保存,后面在APP跟PC端都需要:注册后绑定设备:完成后提示可下载PC端软件跟手机APP(包括ios、android),通过这个不难看出,这次西数对于全平台的支持做了比较多的规划。基本设置完成后,以后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在手机、平板或者电脑上使用浏览器登录http://mycloud.com/进行登录,无需进行任何的路由穿透设置或者复杂的端口映射。在这点来说,MyCloud Home真正做到了简洁易用。手机上登陆网页端:PC上登陆网页端,基本上跟百度云差不多,操作流程也大致相同可以直接拖拽文件到浏览器进行上传,并且支持右键操作:文件可以创建共享链接,这个是极大的方便,可以方便将照片、视频、文件分享给好友,并且经过多次测试,上传下载的速度基本上是跑满网络的。按以前的经验,西数这种远程登录操作由于位于美国,速度是非常慢的,而且在第一代的时候经常无法登陆,这次为何能这么快?经过查询MyCloud.com的IP地址,显示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Amazon)公司数据中心,这大概是由于使用了Amazon云的缘故吧:同时对于图片以及视频文件,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打开预览,视频文件还可以选择画面分辨率,应该是进行了实时转码:其他格式的,包括文档跟音乐文件,只能下载,不能在线直接预览,这点比较遗憾,不过可以通过后面配置服务来变相实现媒体类文件的远程预览:需要注意的是,在网页端,有上传大小5G的限制,这个目前无法修改。这个在西数官方论坛里也有解答:从这里不难看出,网页端非常简洁,可以进行简单的文件上传下载编辑跟预览,这也是现在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发展趋势,这次西数选对了路。而对于比较常用的媒体文件预览,比如在线观看视频、听音乐、浏览图片,这些需要使用MyCloud Home里集成的服务插件。在网页端的服务里,目前可以启用以下服务:1、Plex服务:大名鼎鼎的媒体服务器,可以方便的将MyCloud Home里的图片、音乐、视频推送到支持DLNA的设备上,例如手机、电视、等,或者通过APP跟网页在线浏览视频、音乐、图片。刚才说的变相实现媒体类文件预览,就是通过这个服务来实现的,这个在后面会单独进行介绍;2、社交媒体和云导入:支持网盘、社交照片同步到MyCloud Home中备份,支持的有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Box、Facebook、Google Photos这几个听过没见过的网盘;3、My Cloud Alexa skill:配合Amazon Alexa?语音设备,语音控制播放MyCloud Home里的音乐,需要说英语,所以国内基本不可用;4、IFTTT:大名鼎鼎的IFTTT ,从IFTTT网站创建条件语句链接,可以自动保存新的 Gmail 附件、新标记的 Facebook 照片、新的 Instagram 照片和视频等内容,国内基本不可用;5、网络导入:将数据从旧型号的 My Cloud 设备导入或复制到新的 My Cloud Home 设备,主要用于从上代MyCloud中导数据。  在开启Plex服务的时候需要注意,首次不能直接使用32400端口号进行登陆,会出现以下页面:    这是由于第一次使用Plex服务,此时并没有配置成功,需要从服务--配置进入,注册或者登陆Plex账号激活Plex服务,以后就可以使用32400端口号直接登陆了:  另外外网远程预览媒体文件需要在Plex里打开远程端口:然后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浏览器登陆https://plex.tv/web,远程登陆到MyCloud Home的媒体中心,在线观看视频、听音乐、预览图片:视频还有分辨率选择需要注意的是,MyCloud Home自带的Plex服务,只能识别扫描Plex目录里固定文件夹的媒体文件,不能进行自定义路径设定,所以需要将媒体文件按视频、音乐、图片分格式放到不同目录:另外在MyCloud Home网页端设置里,可以看到存储占用跟重启、关机、重置这几个基本功能:2.2手机端这次手机端APP使用新开发的MyCloud Home,官方下载在Google Play跟Apple Store里。鉴于不明原因,google play无法登陆,国内搜了一圈安卓市场,基本上也都下架了,这里我提供百度云备份地址:使用刚才注册的MyCloud账号登陆后:点击中间的操作按钮,可以上传文件,注意在App上仅能上传图片跟视频,如下选项:如果想上传音乐、文档或者其他任意格式文件,需要在手机上的文件管理器里将文件以分享的形式上传到MyCloud:使用的时候也发现目前MyCloud的App体验还是有点欠缺一些,可在App里上传的照片、视频文件,可以直接进行预览播放,但是不能上传的例如音乐、文档,打开会出现这个情况,找不到可打开的APP,文件无法预览,这也许跟客户端的打开协议未完善有关系吧,希望后期APP更新能改进:文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可以在APP中直接预览照片跟视频:APP的设置里可以进行指纹设置,还有自动备份功能,可以将相册备份到MyCloud Home里,这个对于iPhone用户来说特别实用,毕竟iCloud现在的免费容量实在是太小了:APP同样可以进行服务配置:在手机上的同步速度,基本上受制于手机的WiFi链接速度,目前5G的WiFi链接传输速度实际平均约为10MB/s。2.3PC端:MyCloud Home不同于以往的NAS,主目录需要配合专用的PC端软件才能进行连接,无法直接通过SMB,也就是网上邻居直接访问2.3.1安装WD Discovery安装中会提示需要添加一个驱动,同意即可,安装完毕使用MyCloud ID登陆,会在任务栏出现一个设备面板,并在桌面生成一个文件夹,我的电脑里自动生成一个网络盘符:如果MyCloud Home离线了,盘符不会消失,而是提示离线:在面板里还有应用,里面有:WD Backup:数据文件自动同步备份;WD Drive Utilities:wd硬盘管理工具;WD Security:西数硬盘加密软件;Creative Cloud:Adobe的云储存;Plex:大名鼎鼎的Plex媒体服务器,类似于群晖的Video Station;Upthere Home:在线云存储套装,类似与群晖新出的Moments,可以跨win、mac、ios、android平台同步;Acronis Ture Image:大名鼎鼎的备份软件,比Ghost还要好;Drive Security:大名鼎鼎的ESET的磁盘杀毒软件,就是以前叫Nod32的那个杀毒软件厂家,现在改名叫ESET,查杀率排名前列,并且程序经过特殊优化,不卡机器;Data Eraser:磁盘擦除软件;Magisto:有名的在线视频编辑软件;Digi.me:个人资料访问平台,支持win、mac、ios、android平台,可以同步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记录账单、健康数据等;EncryptStick:著名U盘加密软件,看着这么多应用,是不是很心动?然并卵,除了MyCloud Home自带的Plex可用外,其他的都仅仅是个介绍,点击了解更多会直达各软件官网。可安装的那几个,很遗憾,都无法检测到MyCloud Home,这个后面会解释。2.3.2网络传输测试作为个人云,网络传输速度快慢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经过多次大文件传输测试,MyCloud Home基本上满足轻量需求,在千兆内网情况下,实际传输速度平均约为70MB/s:同一网络情况下,我的F2-220的NAS平均在110MB/s上下:当然,在大量几十kb的小文件传输测试下,两个设备的传输速度都变得惨不忍睹,这也是由于网络传输协议决定的。当然几MB或者几百MB的文件完全没问题。2.3.3Windows文件历史记录在使用中偶然发现,竟然可以通过手动添加网上邻居的方式,查看到MyCloud Home开放了一个文件夹,这个文件夹没有密码锁定,可以直接登陆:这个经过西数官网论坛查询得知,是用来给Windows文件历史记录使用的:详细教程点击链接,虽然全英文,但是看图就能懂:2.4改造下面来到了振奋人心的改造时间,以前写过几篇西数上代的MyCloud还有上上代的MyBookLive的改造教程,主要是由于这几款设备自带的功能太弱。这次的MyCloud Home自带的比较强大的Plex服务基本上解决了影音浏览问题,web端也是可圈可点,如果能够改造上一些其他功能就更好了。但是,却遇到了人生三坡道——下坡道。尝试找遍了整个MyCloud Home的系统设置,并没发现开启SSH的设置,并且,这次的网页端登陆是直接使用MyCloud.com进行远程登陆,而不是像以前的那样可以使用内网IP登陆。找遍了西数官网,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看不清可以点击放大):这张产品对比表可以看出,跟上代比较,内存从MyCloud的256MB升级为1G,CPU从NXP的M86261G12 双核650MHz升级为Realtek RTD1295PBCG A53四核1.4GHz,这也意味着Plex里的视频在线转码的性能更快了;取消了80端口,全程使用https的443端口,并且服务设置的网络路径也做了ip重定位,这样也就无法测试或者使用以前的修改网络地址来进入SSH设定了:并且扫描MyCloud Home的端口开放情况,SSH的22端口号有,但是登录被拒绝,我又找遍了西数官网,终于找到官方反馈:Ok,这位官方人士解释了,在MyCloud Home研发的时候,已经确定不包含SSH。所以没想到,改造失败了。另外感到在意的是,这次在PC上必须配合PC端软件才能访问MyCloud Home的文件,而且安装PC端时还安装了一个网络驱动,并且生成的网络盘符使用的是奇怪的KDDFS格式,而不是一般的NTFS格式:查询驱动厂商,是一家名为EldoS Products的厂商,官网上显示开发了以下软件:根据官网介绍,推测MyCloud Home用的是该厂商的定制的SFTPNetDrive版本,产品形态基本一致:这也意味着,在PC端使用的是SFTP传输协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是全部加密的,安全性更高。奇怪的是,SFTP传输协议使用的是SSH完成相应的连接和答复操作,SSH默认端口号为22。目前推测可能MyCloud Home修改了SSH的端口号。由于使用的是网络传输协议虚出盘符,所以前面介绍的应用中,可安装的那几个软件都不能使用,那几个软件针对的是本地磁盘。3.总结:历经几天使用的愉悦,以及改造失败的阴影,越来越感受到当初西部数据亚太区高管发布会时说的,My Cloud系列产品的定位不是NAS: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次MyCloud Home作为MyCloud升级新品,舍弃了以往主流NAS产品的研发方向,反而在易用、云安全上进行深入优化,让用户从复杂的设置折腾回归到私有云的初衷——云存储、云预览、云分享。对于这款产品,我的建议是,个人轻量用户值得购买,毕竟一块3T的西数红盘目前也要800+,如果遇双12打折,配上神券,能到1000元价位非常值得购买,如果重度用户,想要增加一些额外功能,比如当下载机用,目前不推荐,因为改造目前还没有进度。最后,我在西数官网论坛看到了这个:部分用户反映,MyCloud Home的系统是Android,但没有得到官方确认。这会不会是人生三坡道的第三个——没想到呢?
已有14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免费申请】西部数据 个人云存 My Cloud Home 3TB
热门众测活动
三重生物识别手机 国美 U7
申领:20积分
群晖 DS218+ NAS & SkyNAS + 西数4TB红盘*2
申领:20积分
【美国同步】Apple 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安全云管家 西部数据My Cloud Home Duo家庭云评测|西部数据|硬盘|Passport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安全云管家 西部数据My Cloud Home Duo家庭云评测
安全云管家 西部数据My Cloud Home Duo家庭云评测
第1页安全云管家 西部数据My Cloud Home Duo家庭云评测  借用《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贵,数据!”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历史,文明的传承都是通过存储介质不断的薪火相传。最早的兽壳、羊皮,发展到后来的棉帛,到最后广泛普及的纸张都是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智能设备的兴起,使得数字媒体的存储介质不断地向大容量、多方向和安全性不断的转变,作为存储世界级数据的西部数据敏锐的捕捉市场契机,推出了家庭安全云管家---My Cloud Home Duo(以下简称西部数据家庭云,有单盘位和双盘位两个版本)。  笔者作为西部数据的粉丝,近年来看到了西部数据在存储解决方案领域十足的进步。作为西部数据的家庭云便可以略窥一二,西部数据家庭云主要面对于家庭存储,你可以把它打造为家庭娱乐中心。如果说现在的各种云盘是公有云的话,西部数据家庭云就显得更为私密和个性。  管中窥豹  从包装盒上笔者得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是消费者的痛点所在,首先是支持全系统;在电脑端,无论你是PC还是MAC都资瓷;在移动端通过西部数据APP--- My Cloud Home,无论你是安卓还是IOS都能资瓷,大家说吼不吼啊。再者就是保存了两次,笔者猜想应该是两块4TB移动硬盘组成阵列,通过镜像模式,一块用来保存,一块用来实时备份。而且还资瓷移动端高清流媒体。这些简要的信息一一被我破解,感觉还是蛮有成就感的,为的就是读者不要随时随地把我批判一番,搞个大新闻。  背面最重要的信息当属连接方法了,很多人拿到手之后,一脸懵逼不知道怎么办。西部数据家庭云和路由器连接,移动端输入mycloud.com/hello(电脑端同理)设置好之后就可以顺利进去。相比之前的一些家庭云来说,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只要你识字就可以完成连接步骤。  外表一览  笔者使用最多的是西部数据My passport移动硬盘,My Passport移动硬盘盒交给了一家目前硅谷最火的设计公司Fuseproject打回原样重新设计,并诞生出了全新外观的My Passport。显然这种设计在西部数据家庭云上很好的延续了下来。上部采用镜面抛光的设计,给人感觉是一块洁白的璞玉;底部银灰色的斜纹设计,简单而不失优雅。给笔者的感觉就是简单大气,收放自如。  大有玄机  笔者究竟了一番,在顶部发现了秘密花园的入口。将顶部的盖子轻轻解开来,内部真容一览无余,感觉有点像考古发掘,里面果真是两块4TB的移动硬盘,不过让我意外的是西部数据的红盘,不愧是西部数据,非常的良心。  外观赏析  西部数据家庭云底部,散热孔和产品详细信息以及四个橡胶垫  背部特写,上部为散热风扇,下部为两个USB3.0接口、网线接口和电源接口。  内部结构一览  数据测试(红盘)  感谢以下平台赞助  天极网华东硬件测试平台(感谢以下品牌赞助)  处理器Intel 酷睿i7-6700K  主板华擎Z170 Gaming K6+  内存宇瞻黑豹DDR4 2400MHz 8GB*2  系统盘东芝Q200 EX 240G SSD  显卡华硕GTX1080 A8G GAMING  电源酷冷至尊V750  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 X64  多媒体数据存储东芝V8移动硬盘2TB经典红  测试文档存储东芝隼闪闪存盘 64GB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测试软件来对这款WD Red 4TB进行测试,我们先通过CrystalDiskInfo这款软件查看一下这块4TB NAS硬盘的详细参数。  第一项测试我们通过HD Tune这款硬盘健康诊断测试工具,它能检测硬盘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存取时间、CPU使用率、健康状态,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等。另外,还可详细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传送模式等。  从最终测试结果来看,WD Red 4TB硬盘作为一款需要7*24小时运行的NAS硬盘,采用了5400rpm以实现更好的峰值和闲时能耗控制,读取方面最高能够达到145MB/秒,平均109MB/秒;而在写入方面这款产品的最高速度也能达到143MB/秒,平均速度106MB/秒,作为一款采用5400rpm转速的NAS硬盘产品在性能上接近于7200rpm性能,在NAS设备上搭配NASWare 2.0技术可高效的对数据进行读写。  第二项我们采用CrystalDiskMark来进行下测试,这款软件是由Crystal公司出品的一套磁盘性能测试基准软件,与ATTO类似,但又有所不同,这款软件可测量的数据流量更大(100M或以上),其柱形图经过简化后,只反映定量大小的大文件连续读写能力,和512K以及4K定量大小数据的随机文件读写能力,因为其设定的随机读取文件大小刚好是Page或者Block的基本单位大小或其整数倍,因此数据相当具有参考意义。  在测试中WD Red 4TB硬盘随机读取达214.5MB/秒,写入为126.6MB/秒,得益于NASWare 2.0技术以及单碟1TB技术,在性能上的提升明显。  HD Tach专门针对硬盘底层性能的测试软件。它主要通过分段拷贝不同容量的数据到硬盘进行测试,可以测试硬盘的连续数据传输率、随机存取时间及突发数据传输率,它使用的场合并不仅仅只是针对硬盘,还可以用于软驱、ZIP驱动器测试。  从底层数据测试可以看到WD Red 4TB硬盘的突发速度达到398.1MB/s,并且从走势图可以看到走势起伏并不是很大,从瞬时速度到持续速度都有较好的表现。  使用实测  在实际使用中,笔者分别以PC端和IOS移动端进行演示(MAC和安卓同理)。连接电源,将网线插入路由器接口,西部数据家庭云就搭建结束了。PC端在浏览器中输入My Cloud就可以跳转到西部数据网站进行注册,输入设备代码,下载客户端就可以开始使用。  安装好之后打开客户端就可以看到如下:  My Cloud Home Duo 配备两块硬盘,且设为镜像模式 (RAID 1),因此您的所有照片、视频和文件会存储在一块硬盘中且会自动复制到另一块硬盘中,提供额外保障,免除后顾之忧。    如果你在PC端注册号,在移动端直接下载APP登录就可以查看。如果想要在移动端注册的朋友,注册步骤和PC端同理。  不仅如此,后部的USB3.1接口还可以外接设备,并且能够被正确识别以及快速将优盘文件放入西部数据家庭云。  在传输速度方面,相较于以往的慢、卡和延迟较大的家庭云相比,西部数据家庭云速度非常可观,笔者将优盘所有内容传输到云上,其中包括一个3G的视频文件,前后时间大概在五分钟左右。  在移动端可以看到所有的文件,并且还能查看和共享,尤其是视频文件可以直接查看。  总结  经过笔者一星期的实测,刚开始让我用西部数据家庭云我是抗拒的,在这之前笔者也折腾过好几个家庭云,说实话每次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分分钟让人抓狂一点都不假,左折腾右折腾终于搞好了,对家庭云也没有什么好感了,有一种麻烦终于甩脱的感觉。但是自从用了西部数据家庭云,便捷的设置方式,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和传输效率我反而越用越喜欢,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回归到家庭云的初衷——云存储和云分享。
阅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精华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新手上路,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MYcloud使用求助
本帖最后由 NEVER 于
17:07 编辑
各位大神!
本人新购入一台GEN2的mycloud(型号就是最便宜的那款,WDBCTL0020HWT),在用的时候发现几乎不会用,我不是电脑白痴,但是这个感觉用起来有点太复杂。
本人主要拿来备份和看电影用,购买的主要思路是。
1.能够自动备份电脑的文件。
2.能够迅雷或者百度云在电脑直接下载到mycloud。
3.能够连上暴风TV电视,直接在电视看mycloud的电影,只需要做到用外置硬盘的方式就行。
请问各位大佬,应该怎么设置呀。
我也知道各位可以把mycloud改成NAS,但是教程有点多,有些看不懂,有没有小白教程呀?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贡献<font color="9
你应该买群晖的NAS,WD的便宜但功能性不如群晖: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贡献<font color="9
本帖最后由 motiti 于
12:43 编辑
你应该买群晖的NAS,WD的便宜但功能性不如群晖:你买的是什么型号都没说,咋整?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注册会员, 积分 3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1.可以实现,2,可以实现,3、TV电视可以安装软件的话,也可以实现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中级会员, 积分 4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3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你需要几个软件,请到西数的官网去下载。
1、WD smartware,请到
页面去下载,当然,同时你也可以下载 wd sync for windows。功能应该差不多。使用方法请见:
2、迅雷和百度云直接下载到WDMC,这个好像不太可能的样子。你可以考虑在本论坛找找迅雷远程这些插件,看看能不能安装上去,我没用过,至少到目前为止。因为我也是刚入手WDMC,同样2T版。
3、暴风TV上安装局域网播放软件就可以实现,应该不难做到吧!当然,同样的我也没弄过。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贡献<font color="8
1、西数自己的软件或者各种文件同步软件都能实现
2、装aria2,具体搜教程
3、开了共享就可以,如果你电视不支持局域网播放装个kodi,另外mc共享打开nfs,看片更稳定
既然不是电脑白痴,这样说了应该就懂了吧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注册会员, 积分 3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本帖最后由 lverself 于
16:17 编辑
我前几天也买了一个跟你一样的,折腾了几天,回答下我对你的几个问题的答复
1、西数的WD smartware和WD sync都可以实现同步。但是我个人觉得不好用,我现在用的是goodsync;
2、迅雷的功能我还没弄,但是有教程,详见;
& &&&百度云好像很麻烦,也还没弄。
3、关于在盒子上或者智能电视上通过局域网看完全没有问题。我用的是小白播放器,进入播放器直接搜索网络就能搜到MC,点进去输入账号密码就OK了。& &&&安卓手机也可以按照盒子的方式来做,也可以安装WD的my cloud,苹果手机我是安装的My Cloud,通过这个APP就能访问MC上面的内容了(第一天弄好的时候只能在局域网里面访问,外网无法访问。我都死心,没想到过了一天自己就好了,现在手机无论是在哪儿,不管是wifi还是4G都能通过My Cloud APP访问家里的MC,也可以备份上传手机上的照片)。
& & 也可以安装es浏览器,既可以看视频也能看你备份的照片。
共同进步吧,我也是很白的小白。
谢谢啦,我也仔细看看&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新手上路,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我前几天也买了一个跟你一样的,折腾了几天,回答下我对你的几个问题的答复
1、西数的WD smartware和WD sy ...
谢谢啦,我也仔细看看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中级会员, 积分 7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贡献<font color="2
1.能够自动备份电脑的文件。
没必要,意义不大
2.能够迅雷或者百度云在电脑直接下载到mycloud。
可以映射网络驱动器,把下载软件的下载目录设到映射的驱动器里就行了
3.能够连上暴风TV电视,直接在电视看mycloud的电影,只需要做到用外置硬盘的方式就行。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20活跃度可购买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精华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9 积分
贡献<font color="5
高级会员, 积分 12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9 积分
贡献<font color="5
mycould 网络存储器,西数 My Cloud 4TB 入手一个月 使用感触及经验 不定期更新中
从收到在WD学生商店购买的My Cloud到现在, 已经一个月了. 总体来说, 还是挺让人满意的. 漂亮的外观, 出色的做工, 已经较上代大为改观的硬件性能(CPU变为双核并增加了USB3.0接口, 内置的硬盘也换成了西数自己的NAS专用红盘).
唯一的诟病应该是它的软件部分.
软件部分基于Linux(Debian)系统, 并安装了众多的软件包以及漂亮但响应速度不太快的Web设置界面(Dashboard).
在使用方面遇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 结合每天逛官方社区的收获以及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以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之后可能还会继续更新):
1. 无休止的内容扫描
这个是从My Book Live系列开始就存在的问题了. 系统不断的扫描硬盘中的媒体文件并生成预览缩略图(thumbnail previews). 硬盘不分昼夜的嘎吱作响, 说好的休眠功能也因此从未兑现.
不过说实话就我个人看来, 在升级了最新固件(v03.04.01-219)后情况似乎已有所改善(也有可能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漫长的过程终于完成了扫描).
这里还是给出官方社区中的解决办法,
开启SSH并登陆设备(SSH 初始账号 root 密码 welc0me)后输入以下命令:
(临时关闭扫描服务, 下次重启后不再生效)
/etc/init.d/wdmcserverd stop
/etc/init.d/wdphotodbmergerd stop
并修改权限使其无法重新启动
chmod 644 /etc/init.d/wdmcserverd
chmod 644 /etc/init.d/wdphotodbmergerd
(永久禁用扫描服务, 重启后依旧有效)
update-rc.d wdphotodbmergerd disable
update-rc.d wdmcserverd disable
之后, 就请尽情享用你安静并且性能更好的NAS吧!
当然, 你还可以删除扫描残留的隐藏文件(.wdmc等)
cd 到你要删除隐藏文件的共享目录(如 /Public)并输入:
find . -name .nflc_data -exec rm -rf {} \;
find . -name .wdmc -exec rm -rf {} \;
find . -name .twonky -exec rm -rf {} \;
2. 自动从网络断开
庆幸自己还从未遇到这个很多人都在抱怨的问题(但愿以后也不会遇到).
这里还是给出来自WD支持的解决办法:
网络模式设置为DHCP而非静态, 然后在路由器端为My Cloud指定一个预留的IP地址.
开机时确保未连接其他USB设备. 直到开机完全完成(可能会需要一会)再连接USB设备到My Cloud.
3. 无法正常启动
之前由于交换机的问题, 无法访问My Cloud. 当时(还听得到My Cloud中硬盘的嘎吱作响)一气之下将其电源连同路由器的一块拔下. 重新接通电源后My Cloud指示灯一直呈(偏紫的)白色 等了好久都不见变蓝(蓝色表示正常运行).
看了用户手册并查看了官方社区, 知道了稳定的白色LED表示系统正在加载, 更确切的说是在运行文件系统自检(类似Win XP非正常关机后开机时的那个吧). 后来实在着急不想再等, 就采取了
&在关机状态下重置&
具体做法是:
在将电源插入 WD My Cloud 设备的同时,按重置按键并保持大约 40 秒钟。设备执行系统还原并开机。
后来发现确实有效, 完成后LED虽然仍为白色, 但可以访问Web设置界面并开始初始化向导了, 卡在&设备初始化&一段时间(30分钟左右)后即可正常使用. 原来的数据均还安在.
4. 通过SSH删除共享目录 (操作须谨慎!)
在重置了系统后一切正常, 唯独发现连接NAS多出来了一个和用户名同名的空共享目录. 在使用WD的Desktop客户端或者手机客户端访问时却完全看不到. 在Web界面中也完全找不到该目录中的踪影. 想到也许可以通过建立同名目录再删除的方式移除它. 但尝试后发现无法新建同名的共享. 看来系统发现该共享目录确实还是存在的. 虽然不影响使用, 但是看着确实比较不爽, 尤其是对我这种重度强迫症患者. 于是就想到了用SSH来删除这个共享.
具体做法是登陆SSH并输入
cd /shares 进入到共享目录
ls 查看存在的共享
然后 小心的使用rm -rf 递归强制删除命令删除掉你不想要的共享
rm -rf Public
当然, 很多东西依赖Public共享, 删除其也许会产生问题.
5. 制作自己的系统还原镜像
在买了新的电脑后很多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作系统恢复盘以备不时之需. 其实我们也可以为My Cloud制作系统还原镜像.
SSH登陆My Cloud后, 输入以下命令:
/usr/local/sbin/factoryRestore.sh noreformat
还原固件到出厂时的状态
dd if=/dev/sda of=/DataVolume/shares/Public/mycloud.img bs=1M count=5000
将整个系统分区保存为Public共享下的mycloud.img镜像文件.
整个过程需要大概5分钟即可完成. 之后你就可以将该镜像文件保存到你电脑上某个安全的位置了. 还原系统的方式与My Book Live一样, 在此不再赘述.
6. My Cloud无法进入待机模式
在官方社区德语论坛看到的一个能使My Cloud无法进入待机模式(驱动器睡眠)的解决办法.
以下是论坛用户Walter-Buergin的原帖及我的翻译
So habe es mit dem Standby auf nicht normalen Weg hingebracht.
我通过以下不同寻常的办法让My Cloud能够成功进入待机模式.
1.&&Werkeinstellung herstellen nur *System*
1. 在设置中 系统出厂还原 仅系统
2.&&Firmware noch mal installieren, wichtig es muss bei letzte Aktualisierung das richtige&&Datum drinnen stehen.
2. 再次安装固件, 重要的是之前需将系统日期和时间调整正确.
3. Neu starten lassen.
4. MyCloud über das Menu herunterfahren, anschliessend Stromversorgung trennen.
4. 通过Web控制面板关闭My Cloud, 紧接着拔掉电源.
5. My Cloud wieder einschalten, das Ger&#228;t initialisiert sich neu, kann l&#228;nger dauern, beim freien HD Platz k&#246;nnen falsche Werte drinnen stehen.
5. 重新开机, 设备会自己初始化, 可能会持续的有点久, 硬盘剩余容量可能会显示错误的值.
6. Menu verlassen und wieder aufrufen.
离开控制面板之后重新打开.
N.b. wichtig ist noch die Firmware auf den Rechner in einem Ordner zu speichern und von dort aus die Firmware auf das MyCloud zu installieren.
注释 重要的还有固件需要存在计算机的一个文件夹中. 然后使My Cloud从那个文件夹中安装固件.
Firmware Upgrad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不间断更新帖~~加分!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高级会员, 积分 11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7 积分
贡献<font color="4
前排支持,想问一下百度云同步现在行不行?另外能挂pt不?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贡献<font color="021
期待后续~~~~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新手上路,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本帖最后由 城市跑越野 于
22:11 编辑
我的用量2周:
1.不要使用静态IP 用DHCP自己抓。但是我在路由器把MC的MAC绑定IP。
2.如果要使用远程登录MC 最好使用手动模式抓取设备就是通过激活码。
3.关于百度云之类的同步。WD的官网给我答复是不能实现自动同步。目前百度只提供了接口协议。没有办法自动同步。我只在iPhone 和 ipad 的WD客户端看到了百度云。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中级会员, 积分 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贡献<font color="1
我也来支持,买完使用两月了,3TB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中级会员, 积分 7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3TB 版 买完使用半个月 今天更改了固定ip 看看是否还会掉线 东西还是很好的 就是不用的时候不休眠很讨厌 linuex不会用 本来帖子就少 看了也还是不太懂 希望大家多多来交流吧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高级会员, 积分 12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9 积分
贡献<font color="5
3TB 版 买完使用半个月 今天更改了固定ip 看看是否还会掉线 东西还是很好的 就是不用的时候不休眠很讨厌 li ...
休眠的话过几天它扫描完了应该就会的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高级会员, 积分 12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9 积分
贡献<font color="5
前排支持,想问一下百度云同步现在行不行?另外能挂pt不?
都没敢安这些..买现成产品就是图个省心. 自己折腾的话我都用树莓派加RaspNAS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中级会员, 积分 7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休眠的话过几天它扫描完了应该就会的
固定ip之后不掉线了 然后发现了不用的时候自己会待机了 就是蓝色灯有规律的闪烁了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中级会员, 积分 4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2 积分
贡献<font color="
一段时间不用后,就局域网、外网都访问不到它的原因是掉线?还是休眠不醒啊?我现在都是强行拔插电源。另外怎么看出是不是在休眠?道谢了!
那是云论坛 - 国内最开放NAS交流平台
论坛元老级别人物
NAS技术达人勋章
经常在论坛发帖,且发帖量较大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br最大支持多大硬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