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恩格尔汇顶指纹识别芯片片的指纹芯片怎么样呀?

性价之王 国产骄傲 费恩格尔指芯发布
日下午,成都费恩格尔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费恩格尔”)在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举行了“性价之王,‘指’得拥有”压哨发布会,推出新品指纹芯片。据《手机报》了解,费恩格尔是能提供完整指纹识别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当天隆重推出三款指纹芯片新品,从核心技术与专利、算法、产业链支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提供高性价比指纹芯片的依据。当天,来自Vivo、中兴、金立、康佳、奇酷、LAVA、宇龙酷派、海派、传音、海信、基伍、财富之舟、赛博宇华、禾苗、沃特沃德、龙旗等众多知名手机品牌和方案公司代表,晶汇、安靠、伯恩、信利、韩国CT、Dreamtech、Partron、合力泰、三赢兴、金龙机电、凯木金、盛雄激光等产业上下游企业代表,以及众多门户和行业知名媒体记者、分析师出席了发布会,并在第一时间近距离参观了这三款高性价比的指纹芯片。费恩格尔总裁黄昊介绍,费恩格尔的指纹识别解决方案具有三个特点:简易便捷的模组制作、完善的软件支持、亲民的价格。费恩格尔的指纹芯片是真正的单芯片方案,无需驱动芯片和金属环,减少制程工序,降低了模组生产难度,方便模组厂大规模生产;其次,费恩格尔的指纹芯片拥有自有算法的支撑,同时具备迅捷的技术支持,可支持安卓原生系统不同版本,也能接入定制化OS,提供傻瓜式软件部署;最后,费恩格尔得到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虹宏力在半导体工艺方面的强大支持,以及晶方在封装方面的支持,产品直通率达到98%,得益于产业链的支持,费恩格尔在成本控制方面成果显著,能提供价格十分亲民的指纹识别解决方案。费恩格尔技术优势费恩格尔副总裁吴磊向大家介绍了指纹识别芯片技术演变,详细讲解了苹果和FPC的技术路线与专利,介绍了费恩格尔正在走的纯电容式技术路线以及如何规避苹果和FPC的专利壁垒。费恩格尔应用支持总监杨智鹏则主要介绍了软件应用方面的支持与接入。当天推出的三款指纹芯片新品分别是FPS1098、FPS1056和FPS1398。FPS1098主要是针对无需金属环的coating方案,FPS1056主要是针对无需金属环的正面home键及侧边按压方案,FPS1398主要是针对陶瓷、玻璃等盖板方案。费恩格尔表示,在今年Q3还将推出带有心率检测功能的活体指纹检测方案FPS2198,以及直接做好了盖板贴合工序的cover SOC方案FPS1498。最后,在现场问答环节,黄昊直言,费恩格尔的指纹芯片价格是目前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没有“之一”。目前,随着指纹识别产业链的发展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指纹模组价格一再下降,近期360手机F4推出的指纹手机更是打破了600元价格线,成为最便宜的指纹手机之一,市场急需高性价比的指纹芯片出现。不久前,已经有厂商报出3.2美金的指纹模组报价。不过据分析,指纹模组的成本价在2.2-2.8美金左右,因此,市场上很可能出现2.5美金亲民价格的指纹模组。
分享给你的圈子
来源: 手机之家
热门手机排行榜
& 2002-.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京ICP备号&京ICP证090349号&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京公网安备:面板厂将指纹识别芯片革命到底|半导体行业观察
全面屏无疑是目前最火的话题。无论是三星推出的18.5:9的Galaxy S8,还是传说中也会使用全面屏的Apple iPhone8,都吸引不少用户的目光。
而若使用全面屏, 手机厂商就需要解决听筒,距离传感器,摄像头和指纹如何摆放的问题。前三者我们今天不做过多的讨论,尤其听筒和距离传感器,小米已经给出了比较好的完整解决方案。我们今天重点来看看指纹的发展。
目前指纹识别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最常见的功能之一。手机解锁,安全支付,休眠唤醒,一指一应用等功能使得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指纹识别。
有数据显示,2016年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出货量已达6.89亿颗,相较2013年的2300万颗,CAGR达到210%。调研机构Yole预测,未来5年,指纹识别市场的复合年增率(CAGR)将达到19%,市场规模有望从2016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47亿美元。
从技术方面来看:
指纹识别目前主要有三种技术: 电容式,光学式和超声波式 。
目前市面上看到最成熟的指纹手机基本都是电容式的。Apple采用的生物射频原理类似电容式的原理。而小米采用的则是为数不多已量产的高通的超声波式指纹识别芯片。
电容式/射频式:
电容式指纹模块是利用指纹sensor与导电的皮下电解液形成电场,指纹的高低起伏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压差出现不同的变化,借此可实现准确的指纹测定。该方式适应能力强,对使用环境无特殊要求,同时,硅晶元以及相关的传感原件对空间的占用在手机设计的可接受范围内,因而使得该技术在手机端得到了比较好的推广。
做电容式指纹识别的芯片供应有:
Apple在 2012年7月以3.56亿美元收购了AuthenTec,并在 2015年6月从倒闭的生物识别安全公司Privaris购买了大量与指纹识别及触控屏技术相关的专利,使得Apple在指纹方面有着非常强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能力。Apple的指纹识别芯片是由台积电完成晶圆代工,台湾精材、晶方科技完成晶圆级封装,日月光负责后续封装与测试以及SiP模组制作。
得益于AuthenTec只对Apple提供产品和技术,FPC成了非Apple手机阵营中指纹识别芯片的老大。国内第一款带有指纹识别的手机康佳K5就是采用了FPC的指纹芯片,2014年华为Mate 7也采用了FPC指纹芯片。随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品牌客户开始采用FPC的指纹芯片。但随着国内Goodix,Silead等国内指纹识别公司的崛起,2017年开始FPC先在华为P10上输给了Goodix,后又在Mate 10上输给了Silead,只成为这两个项目的Second Source,日子变得不太好过。今年FPC也开始通过低价来抢回市场。
2002年成立,2006年进军触控领域。虽然经历了过2014年魅族MX4 Pro性能风波,但大的品牌手机厂商不愿意看到FPC一家独大,所以Goodix去年开始得到了国内的华为、OPPO、vivo、乐视、中兴、小米等众多公司的认可。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孰知中国市场,Goodix今年极有可能挑落FPC,成为安卓手机市场里指纹识别芯片的新老大。
最早做触摸屏芯片,在平板触摸屏芯片上占有很高的市占。2014年开始研发指纹芯片。由于进入指纹芯片领域较早,获得了不少的技术积累,所以今年被华为多款机型采用。2017年有机会月出货10M以上。
2007年成立,专注于被动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的开发和销售。由于自家算法做的很好,所以其算法很早就被Samsung手机所采用。目前Samsung低端手机也开始采用神盾的指纹芯片。但由于国内市场做的不够好,在国内很少听到神盾的声音。
Synaptics:
1986年成立。2013年10月,Synaptics以2.55亿美元收购Validity。主要客户为Samsung,hTC和ASUS。但是在国内基本没有公司采用其指纹芯片。近期Synaptics宣布投资上海萝箕技术有限公司,并达成独家合作关系,进入光学指纹领域。
在指纹芯片设计和生产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主要客户都是做PCBA的小公司,并没有做进品牌客户。
凭借与联芯的合作,在部分品牌客户上有一定份额。但是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Focal敦泰:
2014年底敦泰推出指纹芯片,但是之后敦泰的指纹业务差不多就陷入了停滞。目前敦泰指纹芯片出货非常少。主要原因则是其原有指纹识别技术团队大部分骨干的出走。一部分人跟着莫良华(敦泰原副总)成立了信炜科技,另外一批人则成立了芯启航,这两家公司都定位于指纹识别领域。
前敦泰莫良华成立的公司,技术实力不错。但由于存在与老东家敦泰说不清的过往,后续的发展是否会有影响,尚不得知。
费恩格尔:
华虹集团是费恩格尔的大股东,当前费恩格尔所有的指纹芯片产品均在华虹集团自己的 Foundry工厂华虹宏力生产,使得费恩格尔指纹识别芯片在品质和产能有了很好的保障。但由于进入这个市场比较晚,只能通过打价格战来占有一席之地。
BOE的指纹芯片,今年开始量产。由于还没开始大规模推广,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BOE将Sensor部分用自家擅长的TFT制程工艺替代了传统的硅片工艺,再外加一颗简单的转换芯片COB到玻璃上,从而实现指纹功能。这样做降低了指纹对晶元的消耗,避免在指纹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跟Camera Sensor抢产线的诟病。毕竟BOE有充足的TFT产线,并且这样也可以将指纹芯片做的更薄。 BOE通过这样的方式,与主流产品相同性能的情况下,价格更具杀伤力。
电容式指纹还有IDEX,韩国的CanvasBio,义隆,比亚迪,贝特莱,芯启航,茂丞,图正等指纹芯片公司,由于份额比较小,就不一一陈列。
光学式指纹模块是利用光线反射成像识别用户指纹,该类型指纹模块对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在识别准确度上并不理想,所以刚开始大家并没有考虑采用光学式。但随着UnderGlass,UnderDisplay的出现,穿透率很强的光学式又开始被大家研究起来。
采用光学技术采集指纹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目前用于门禁的指纹都是用光学技术。但在手机上,由于需要内置光源,需要外加触控唤醒而一直没有流行起来。
目前光学指纹识别芯片方面,目前主要已知的是上海萝箕(OXI),Goodix,和印象认知在研发。两家公司在去年就已经在推广,但并没有受到关注。今年UnderGlass和UnderDisplay的出现,使的光学指纹穿透能力强的优势发挥出来,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光学指纹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另外,汇顶和思立微等传统指纹公司也在考虑光学指纹方案。
射频式,原理与探测海底物质的的声纳类似,是靠特定频率的信号反射来探知指纹的具体形态的。这一类指纹模块最大的优点是穿透力强, 可实现3D指纹。但由于目前整个生态链还不够完善,没有看到太成熟的解决方案。
超声波指纹识别芯片方面,除了Qualcomm外,Sonavation和InvenSense也在研发超声波技术。但除了Qualcomm,另外两家还未看到可量产的产品。InvenSense最快将于2017年下半年推出超声波指纹芯片。
从指纹芯片的摆放位置来看:
指纹芯片的摆放位置更是直接影响着指纹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指纹识别芯片在手机中的摆放位置从去年开始有些变化。最早的时候,很多手机如Apple 一样将指纹芯片正常放在手机正面(如下图)或背面。
可以看出,是把手机表面的表层玻璃上打一个通孔,然后将指纹芯片嵌入其中。但将指纹识别放在Home键的位置也有些问题:Home键容易损坏,不宜做到防水防尘,而且ID配色较难,使得取消Home键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若将Home键取消,Under Glass技术(如下图)是不错的选择 。
但目前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仅能穿透300um的玻璃盖板,而一般的玻璃盖板厚度都在500um左右,若做2.5D/3D屏时,厚度甚至超过了700um。于是在电容式方案没有解决穿透性能前,各家的做法则是挖一个盲孔在需要放指纹识别芯片的地方,也就是将玻璃局部打薄,使得指纹识别芯片可以工作。按上面一种方式(即上层打薄)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用户找到指纹识别芯片的位置。
局部打薄也并非万无一失,这样会导致表层玻璃更容易摔碎。光学指纹和超声波指纹则有机会穿透的更厚的玻璃,所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
而今年开始,很多品牌手机厂商开始采用全面屏,因为更高的屏占比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更高的屏占比也使得指纹识别芯片的摆放位置变的更加紧张。目前看到的一种解决方案则是Under Display(如下图)。
将指纹识别芯片放在屏幕的下方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电容式穿透能力差,在这种模式下基本已无法工作。光学式和超声波式则是最佳选择方案。相对超声波方案的产业链不够成熟,目前光学指纹更具可实现性,只是目前的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并不成熟,而且AMOLED的透光率不高,并不能使的指纹芯片准确识别,这可能也是Samsung未选择光学指纹,而将指纹放在背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不过即使光学指纹克服了自身的技术缺陷,若还是像普通指纹识别一样只有很小一个区域去做指纹识别区域的话,用户不易找到识别区域则会带来非常差的用户体验。所以UnderDisplay方案极有可能需要一个较大面积做指纹识别区域。
而UnderDisplay后,下一个技术发展方向则是InDisplay,即类似In-Cell一样,将指纹识别芯片埋入AMOLED里面(如下图)。
不过如UnderDisplay一样,InDisplay也会有用户体验问题,所以可能也需要一个很大的指纹感应区域。
按Yole的分析,2017年指纹还主要是以UnderGlass为主。到了2019年UnderDisplay技术才会成熟,而InDisplay技术则需要到2021年才会变成熟。
不管是UnderDisplay,还是InDisplay,若采用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在TFT LCM上使用还是难度很大,主要还是得用AMOLED。
为什么必须用AMOLED?
这个是跟这两种屏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先看看TFT LCM的结构。由于TFT LCM需要背光(Backlight),一般都是将背光LED下面增加导光板,这样可以将LED的光线更好的向液晶方向反射出去,实现更高的亮度。正因为导光板的存在,使得光线无法穿透TFT LCM,而无法实现光学指纹识别。
而AMOLED则不会有这样问题。因为AMOLED是自发光,自身不需要背光LED和反射板。而且AMOLED的RGB像素点之间的缝隙可以通过一些工艺,使得光线穿过去。光学指纹芯片接收到这些光线后,再做运行相关算法去识别指纹,实现UnderGlass。同理,AMOLED的RGB像素点之间也有机会放下光学指纹的sensor,实现InGlass。
不过无论UnderDisplay还是InDisplay,若用光学指纹,都会存在分辨率与指纹识别平衡的问题。分辨率越高,留给光学指纹的缝隙越小,光学指纹越难实现。据传言,Apple的5.8‘ 屏幕,仅上面5.15’ 可以使用,属于高分辨率区域。而下方的指纹区域只是做了一个触摸区域。若真是这样,光学指纹的UnderDisplay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超声波部分,由于超声波自身的特点可以穿透玻璃、陶瓷、塑料,甚至金属,因此也成为除光学外另外一种可实现UnderGlass和InGlass的技术。但由于在技术成熟度和制造工艺方面的问题,目前超声波的穿透厚度还达不到理想状态(如采用高通超声波方案的小米5S正面仍然有减薄挖孔)。而且超声波用到的压电材料可量产公司少,价格贵,也会制约超声波技术向前发展。
指纹识别的未来如何?
全面屏的到来,将指纹识别技术从电容式转向光学式和超声波发展。但小编认为电容式指纹并不会那么快消亡。
低端指纹芯片方面:由于目前电容指纹模组价格非常便宜,都已经低于2个美金以内,很快有可能降至1个美金左右。如此低的价格,相信短期内电容指纹芯片不仅不会被替代,还会推动指纹识别的普及率。今年低端指纹芯片市场里,将会是一场恶战。被Goodix和Silead抢去华为订单的FPC已经放下了高姿态,信誓旦旦的想通过低价,半标准化产品抢回市场。另外一方面拥有自己Fab的BOE,以及华宏投资的费恩格尔也会给那些量不大,跟Fab关系一般的指纹芯片公司,不小的冲击。
高端指纹芯片方面: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无论是UnderDisplay还是InDisplay,都需要比普通指纹芯片面积大很多,其成本势必会增长。UnderDisplay/InDisplay目前都需要AMOLED的配合,在目前AMOLED主要供货只有Samsung的情况下,指纹厂商需要发展UnderDisplay和InDisplay技术还是很难。如何在高分辨率下做到真正的UnderDisplay和InDisplay还要一段时间去发展。而且国内使用AMOLED的机型也肯定都是高端机型。所以光学式和超声波方案预计前期主要应用在高端机型上。
从长远发展来看,由于做UnderDisplay/InDisplay,都需要跟面板厂商完美配合才能实现最好的性能。当各家的光学/超声波方案都变得成熟起来的时候,用谁家的指纹芯片,面板厂商将会有一定的话语权。
而且目前指纹Sensor也可以做在玻璃上,做电容式的BOE用自家的TFT工艺;上海萝箕(OXI)采用了天马的4.5代线;据传高通的sensor部分也是高通设计超声用TFT代工,都说明指纹的Sensor部分可以采用TFT工艺来取代传统的指纹硅片工艺。而面板厂商可以采用较低规格的4代线,4.5代线生产指纹sensor,成本非常低,甚至可以自己设计指纹Sensor部分。其实相比camera sensor,晶圆厂更愿意为指纹sensor代工,因为指纹相对面积更大,工艺更难。现如今面板厂要抢晶圆厂的饭碗,势必让晶圆厂非常难受。
据群智咨询保守测算2017年全球使用全面屏的智能手机的出货规模约为1.3-1.5亿台,占比约为10%。不仅Samsung,Apple会采用18:9的全面屏,LG,Sony,国内的华为,OPPO,VIVO,小米,金立,联想和魅族都有可能在今年推出全面屏手机。一方面是高端的全面屏,一方面是BOE,天马已经进入指纹Sensor领域,长远来看,面板厂商将会影响指纹sensor,LCD driver IC,触摸屏driver IC供应商未来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251期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直接阅读)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征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包括翻译、整理),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签约成为专栏专家更有千元稿费!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 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摩尔精英专注半导体招聘,提供真实、7天内反馈的半导体工作机会。
半导体高薪职位,推荐奖高达10万元,快来领取吧!
今日搜狐热点您的位置: >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2015年全球指纹识别芯片出货量约达4.99亿颗,相比2014年的3.16亿颗增长了58%。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终端指纹识别芯片的出货量达到4.78亿颗,市场销售额达到21.1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全球智能终端指纹识别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1.99亿颗,销售额将达到30.7亿美元,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约 36%,销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约 13%。在此背景下,指纹芯片厂商、指纹识别模组厂商、指纹识别方案提供商均将从中获益。
  2016年上半年国内指纹识别芯片出货量达1.56亿颗,同比增长210%,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另外,从国内指纹识别模组市场来看,2015 年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达到 25%,指纹识别模组需求超过 1 亿组。2016 年国内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为 40%,预计到 2020 年国内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能达到 75%,国内指纹识别模组的需求将超过 3.4 亿组。
  全球指纹识别芯片厂商大盘点
  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苹果在iPhone 5s上率先标配了指纹识别,推动了指纹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应用,之后众多的国产芯片厂商也纷纷杀入指纹识别市场,而且数量众多。目前国外的指纹识别厂商主要有AuthenTec(2012年被苹果收购)、FPC、Synapcs等几个国际大厂,以及神盾、义隆、敦泰、茂丞等台湾厂商之外,国产指纹识别芯片厂商主要有汇顶、迈瑞微、费恩格尔、信炜、芯启航、贝特莱、思立微、集创北方、比亚迪等十多家企业。
  1、 AuthenTec
  AuthenTec成立于1998年,一直是全球感应性指纹识别传感器最大供应商,其指纹识别组件很多年前就被嵌入了Windows笔记本。2011年,AuthenTec研发出了一种基于电容和射频识别的指纹识别新技术,称之为&TruePrint&,TruePrint专利技术能够读取皮肤表层下的活动层(人的指纹真正所在之处),实现极其精确可靠的指纹成像。
  在2012年被苹果收购之前,AuthenTec就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指纹传感器及芯片与模组、身份识别软件和加密安全方案的供应商,年销售额达7千万美元,拥有200多项专利和230名员工,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传感器超过3500万个,其客户包括阿尔卡特-朗讯,思科,惠普,三星,联想,LG,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等。
  2012年7月苹果公司斥资3.56亿美元收购了AuthenTec公司,AuthenTec开始停止向第三方销售指纹芯片。2013年苹果iPhone5s Touch ID芯片便是AuthenTec的产品,得到市场一致好评,也掀起了指纹识别热潮。随后苹果的众多新品中均搭载AuthenTec指纹识别芯片。
  2、FPC(Fingerprint Cards)
  FPC是一家瑞典生物识别传感器科技公司,主要开发、生产和销售指纹识别技术,提供有触摸式和划擦式两种指纹识别传感器。早在2013年的时候FPC也开始大举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得益于AuthenTec只对苹果提供产品和技术,FPC成了非苹果手机阵营的老大。
  国内第一款带有指纹识别的手机康佳K5,以及韩国第三大手机供应商泛泰最新款5.5英寸旗舰机和平板电脑都搭载了FPC划擦式指纹传感器。在2013年10月,日本富士通公司发布带FPC划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的4款安卓智能机和2款安卓平板电脑。2014年华为Mate 7采用了FPC触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随后,国内的小米等品牌都有开始采用FPC的触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
  FPC的技术竞争优势包括独特的图像质量、低功耗和完整的生物识别系统,但它的传感器价格也不低。不过随着众多国产指纹芯片厂商(特别是汇顶)的冲击,FPC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滑。
  3、Synapcs(新思)
  Synapcs成立于1986年,全球集成电路设计提供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工具的主导企业。自从2013年10月synapcs以2.55亿美元收购收购Validity之后,Synaptics便开始涉足指纹识别行业。不过之前其指纹识别传感器主要以刮擦式(滑动采集)的为主,三星GalaxyS5、HTC One Max等手机上的刮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正是由Synaptics提供。但是刮擦式体验还是差于按压式传感器。
  2015年初,Synaptics也针对高端移动设备推出了按压式(Natural ID)指纹识别技术。目前国内的联想、中兴、金立、酷派等也有采用Synaptics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美国当地时间日,Synaptics宣布旗下的第三代Natural ID玻璃内层(under-glass)指纹传感器Natural ID FS4500已经从9月份开始出样。FS4500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透过玻璃或者陶瓷按键扫描指纹,在出样之后,大规模量产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就能实现。
  12月13日,Synaptics又宣布推出业内首款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的Natural ID?系列生物认证解决方案FS9100。据介绍,Natural ID FS9100系列光学指纹传感器可透过1mm的完整盖板玻璃完成高分辨率扫描,并实现简洁、无需按键的工业设计。
  4、高通
  在2015年的MWC展会上,高通发布了Sense ID 3D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相比按压电容传感器捕捉的是2D指纹图像,而Sense ID的超声波扫描可以穿透手指的外层皮肤,捕捉到指纹脊和汗毛孔等独特特征,从而识别出用户指纹独特的3D特征。这样能够产生细节丰富,难于仿制的指纹表面图。
  它最大的特色在于,不需要电容传感器或者按钮,可以隐藏于多种材质表面之下,比如玻璃、塑料甚至金属。同时,扫描指纹的精度也不受手指污垢、油脂以及汗水的影响,这一点是苹果Touch ID无法做到的。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不少专业机构和政府部门所使用,小米5S搭载的正是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别芯片。不过,目前高通的超声波技术只支持高通骁龙800系列平台。
  5、敦泰
  敦泰作为触控行业的龙头企业,虽然很早就进入了指纹识别领域,但是却真的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日敦泰与挪威指纹辨识厂IDEX合作(IDEX专注指纹辨识技术开发,拥有多达 200多项专利权,其中包括与AuthenTec有专利交叉授权),共同开发滑条式指纹感测器,抢攻指纹辨识市场。2014年底敦泰正式发布了完整的指纹识别方案,随后基于敦泰FT9200指纹识别方案的智能手机也于2015年2月正式上市,但是之后敦泰的指纹业务差不多就陷入了停滞。目前敦泰指纹芯片出货非常少。
  而主要原因则是其原有指纹识别技术团队大部分骨干的出走。一部分人跟着莫良华(敦泰原副总)成立了信炜科技,另外一批人则成立了芯启航,这两家公司都定位于指纹识别领域。
  6、神盾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EgisTec)是台湾指纹生物识别和数据加密系统的主要芯片供应商,专门提供整合的系统解决方案,设计重点在Senser的性能和软件可用性。2015年底神盾在台湾上市,神盾宣称是全球唯一的被动式指纹识别芯片厂商,其产品已被三星等国际大公司和国内中兴等手机品牌公司采用,神盾产品在全世界拥有超过60种专利,在全球无专利困扰。
  7、义隆电子
  义隆电子成立于1994年,是台湾一家IC设计公司,主要以研发和营销集成电路产品为主。2001年9月,义隆电子在台湾集中市场挂牌上市。
  虽然义隆电子2014年才开始正式布局指纹识别芯片,但在此之前,义隆电子对于指纹芯片就早有研究。义隆电子的第一代指纹识别芯片是分辨率176*176的大尺寸芯片,主要用于信用卡,随后推出用于手机的指纹识别芯片是其第二代指纹识别芯片,并于2015年下半年量产。
  指纹芯片生产方面,义隆电子主要是交给台湾联电和韩国Magnachip,封装则是在台湾。不过因生产问题与指纹算法等方面的影响,义隆今年进展不如预期,全年出货量将约300万套,低于原预期的500万套目标。
  8、汇顶科技
  汇顶科技自2002年成立以来,主要就聚焦在人机交互芯片设计领域,自2013年杀入指纹识别市场以来,就在这一细分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再加上联发科的背后支持,汇顶发展非常之快,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成为了目前业界唯一能够提供镀膜、盖板(玻璃、蓝宝石、陶瓷)、隐藏式(IFS)、活体指纹检测全系列芯片的公司。
  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汇顶的指纹识别产品目前已经成功获得华为、OPPO、vivo、乐视、中兴、小米、魅族、联想、金立、TCL、Amazon、Dell、HP、ASUS、acer 、TOSHIBA、Panasonic等众多海内外知名终端厂商的认可。近日,魅族新旗舰PRO 6 Plus还首发搭载了汇顶的活体指纹识别芯片。得益于众多品牌厂商的采用,汇顶今年的指纹识别芯片出货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根据此前本站的分析,今年汇顶指纹识别芯片出货有望超过1亿颗,同比增长900%。对于汇顶来说,今年将是大丰收的一年。
  对于未来,汇顶计划在2017年推出其第四代指纹识别芯片,将支持210&m厚度的盖板,将Sensor占比提高到70%,提供更低功耗,更快的解锁速度。第五代指纹识别芯片将可支持高达700&m厚度的盖板。而最为引人瞩目的则是其第六代指纹识别芯片,支持In Display的指纹识别技术,即指纹识别和触控屏合二为一,而这也将会对指纹识别行业带来新的革命。
  9、费恩格尔
  成都费恩格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底,是一家旨在指纹识别传感器芯片、模组、算法及系统产品为主营方向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早期主要也主要面对门锁、考勤、银行等领域。随后,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爆发,费恩格尔也开始进入手机指纹传感器领域,去年年底其首款指纹识别芯片FPS1196开始出货。
  今年3月底,费恩格尔还在深圳召开了一场主题为&性价之王,&指&得拥有&的芯片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旗下三款指纹芯片。FPS1098主要是针对无需金属环的coating方案,FPS1056主要是针对无需金属环的正面home键及侧边按压方案,FPS1398主要是针对陶瓷、玻璃等盖板方案。后续费恩格尔又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96&96 pixels传感器阵列,无需金属环的coating方案FPS998,而这款产品随后成为费恩格尔出货的主力产品。
  此外,费恩格尔还计划在明年二季度推出IFS隐藏式指纹识别方案FPS1598,据了解这款芯片将会采用12吋晶圆55nm工艺。
  同时,费恩格尔采用了与苹果/ AuthenTec完全不同的电荷泵(C-Q-T)技术架构的指纹识别实现方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申请了多项核心专利,避免开了专利的隐患。其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无需驱动芯片和金属环,减少制程工序和成本,降低了模组生产难度,方便模组厂大规模生产,再加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这也使得费恩格尔的产品很快打开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华虹集团是费恩格尔的大股东,当前费恩格尔所有的指纹芯片产品均在华虹集团自主的 Foundry工厂华虹宏力生产,产品直通率可以达到98%,所以这使得费恩格尔指纹识别芯片在品质和产能有了很好的保障。此外,在指纹算法方面,费恩格尔也是用于自主的独有算法,甚至可以适应56&56 pixels的传感器阵列。
  正因为在产品品质、产能、架构、算法、性价比上的优势,这也使得费恩格尔的指纹识别产品很快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费恩格尔主攻的还是中低端白牌市场,所以可能很多人没有太多的关注到,其实费恩格尔已经出了很多货。据本站了解,虽然今年7月费恩格尔指纹识别芯片才开始出大货,但出货量增长很快,目前其月出货量已达50万颗左右。
  此外,近期费恩格尔还进行了品牌升级,更换了新的LOGO,相比之前的LOGO来说,新LOGO更加简洁,更具辨识度。并且近期费恩格尔还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意图进入品牌市场。
  并且费恩格尔打出了&费恩格尔=指纹标准件&的口号。在费恩格尔看来,指纹未来将成为何电阻一样的标准器件。为此,费恩格尔希望推动指纹识别的性能标准:通过定义FAR/FRR响应速度、静电等指标确定整个指纹系统的标准;结构标准:定义不同形态的模组,如Coating、盖板、IFS的尺寸、厚度等;模组报价标准:在前两个标准形成的基础上,形成透明化的模组报价体系。看来,费恩格尔是想进一步推动指纹识别的普及。
  10、迈瑞微
  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由中星微做了15年副总裁的郭小川和在指纹算法和芯片领域有十年经验的费恩格尔前李扬渊联合创立。
  迈瑞微最初在指纹门锁市场获得了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随后便开始积极投入面向智能手机的微型触控式指纹传感器以及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2014年底,当时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的&国产iPhone 6&,其采用的正是迈瑞微的指纹识别芯片,达到了与iPhone 6指纹识别相近的水平。同时,迈瑞微也采用了&C-Q-T&架构的指纹识别实现方式,避免开了专利的隐患。这也使得迈瑞微的指纹识别技术获得了业内的一定认可。
  此外,迈瑞微的指纹识别技术在芯片封装与模组制造方面也有一定优势。迈瑞微号称是全球首家采用TSV封装技术的指纹芯片供应商。TSV封装技术,是目前Apple Touch 采用技术方案,技术成熟,可以提升晶圆级加工时产能、良率, 成本也具有很大竞争力。
  目前,迈瑞微的主力产品是支持陶瓷或蓝宝石及coating的AFS120/AFS121(可支持不加金属环),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这也使得迈瑞微拿到了不少中低端市场。据本站了解,目前迈瑞微实际月出货大概在60万颗左右,主要客户有朗格、道格、领歌等。目前,与迈瑞微展开合作的模组厂主要有桑莱士、华天科技、泰启光电、鑫鸿博、指通无限等厂商。此外,迈瑞微在也积极研发underglass指纹识别方案。
  11、信炜
  信炜科技由前敦泰科技副总莫良华先生于2015年创立,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指纹识别芯片领域,彼时已经有很多的芯片厂商已经进入到了这个领域,信炜科技可谓是指纹识别芯片领域的新兵,是一个后来者,但是信炜科技的核心研发团队却都是芯片领域的老兵。很多核心骨干都具备了十多年的传感器及芯片设计经验。这也使得信炜短时间内就很快发展了起来。
  目前信炜主要有适用于玻璃、陶瓷、蓝宝石等材质的盖板方案SW9562N以及Coating方案SW。此外信炜还有Underglass方案SW9580,不过目前似乎还未量产。目前出货的主力产品是SW9562N盖板方案。
  信炜的指纹识别产品特色是性能相对较强,目前信炜科技的指纹识别芯片方案都可穿透300微米的厚度。
  在生产方面,信炜科技的指纹识别芯片是在中芯国际投片,在安靠进行封装,采用低噪声LGA封装,后段测试方面是由安博公司负责。所以在产品品质方面有一定的保障。
  12、芯启航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成立,主要从事生物识别安全芯片研究、开发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指纹支付安全认证、信息安全认证和指纹门禁等。据介绍,芯启航目前拥有50多件芯片设计、算法、封装的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件。
  目前芯启航的指纹识别产品主要有CS2511P和CS2816,分别支持Coating方案及玻璃、蓝宝石、陶瓷盖板方案,可实现120ms的解锁速度。
  据介绍,芯启航指纹产品在解锁速度、盖板穿透力、低功耗、安全指标、ESD性能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尤其最近推出的产品在0.12s内解锁,全球第一的解锁速度。凭借优异可靠的产品性能及综合优势,已成为多家知名手机品牌厂商的指纹芯片供应商之一。此前,在中兴通讯2016年指纹IC选型招标当中,芯启航CS2511P和CS2816就一举中标。
  在供货方面,芯启航称已与世界第二大晶圆代工厂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产品供货稳定有保障。
  13、贝特莱
  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国家级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专注于消费类电子的IC设计,在触控、AM驱动、指纹识别及生命感知产品领域。目前主打触控IC、指纹识别、生命感知(可穿戴)、MCU四条产品线。
  2013年贝特莱开始指纹芯片研发,是国内较早推出小面阵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企业,并于2014年开始出货滑动式指纹识别sensor。随后又推出了压力指纹识别芯片,由于盖板方案良率相对偏低,所以这块贝特莱选择主推的是coating方案。
  此外,贝特莱还与全球知名指纹识别算法厂商Precise Biometrics(简称PB)已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能提供快速、精准、安全的用户身份认证。
  据介绍,贝特莱的指纹芯片采用0.18um数模混合工艺,除了能够做到快速熄屏解锁、超低功耗、干湿手指自适应外,还具有面积很小、工艺要求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并且,贝特莱指纹传感器还集成了多种技术,如True-Print射频识别技术,像素自校正技术等。通过这些新技术,贝特莱号称可实现高达99.9%的手指识别率,杜绝假手指。
  14、思立微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主要从事多点触摸传感器、指纹传感器、集成电路芯片和产品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等。早在2014年5月,思立微推出国内首颗按压式指纹识别传感器GSL6162及其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前思立微已经拥有coating指纹识别方案、陶瓷/玻璃/蓝宝石盖板指纹识别方案,不过主推的还是背面的coating指纹识别方案。
  得益于思立微原来在触控领域的积累,以及其母公司格科微在摄像头领域的影响力,很多的指纹模组厂商都有与思立微合作(其中包括凯尔光电、三赢兴、合力泰、信利、桑莱士、华天科技、金龙电子、赛华、盛泰影像、凯木金、鑫鸿博等出货量较多的模组厂商)。
  但是由于在产品性能和成本(没有支持无金属环的方案)方面优势并不明显,并且在客户维护和技术支持方面有些跟不上,所以整体出货并不算多。终端品牌方面,有拿下华为的一个案子出了大概出了有100多万颗。其他主要是一些中小微品牌有采用思立微的指纹识别方案。
  不过,据了解,思立微新的指纹识别芯片产品将会有不带金属环的方案,弥补了一代产品必须金属环的短板,从而能更加灵活地参与市场竞争。
  15、集创北方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平面显示技术的芯片设计公司,产品涵盖各类驱动及触控芯片。自2015年,集创北方也开始进入指纹识别市场。
  目前集创北方的指纹识别芯片产品覆盖齐全,可同时支持coating和玻璃、陶瓷、蓝宝石等多种盖板方案。产品具有低功耗、功能完备等技术优势。此外,集创北方还计划推出Under glass方案。
  算法方面,2016年3月集创北方与瑞典指纹识别算法厂商PB达成合作协议。集创北方可以使用PB授权的全套算法,技术成熟,安全性、可靠性高,无专利纠纷。
  据了解,目前集创北方的指纹芯片已有一些终端品牌客户开始采用。
  16、比亚迪微电子
  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初期主要承担公司集成电路及功率器件的开发、整合性晶圆制造服务的生产任务。2014年开始布局指纹识别芯片领域。
  2015年5月,比亚迪在深圳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适用于手机的三款指纹识别芯片:BF6611A、BF6621A和BF6631A。其中,BF6611A是盖板方案,BF6621A和BF6631A则是Coating方案。
  同时,为了进入指纹识别领域,比亚迪是申请了90件以上相关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在80%左右。据介绍,比亚迪拥有自己核心专利的指纹识别算法,通过潜心搭建算法架构,优化图像处理细节和比对策略,结合自身的传感器芯片,技术指标已达到:拒真率小于百分之一,认假率小于十万分之一,比对时间小于100毫秒。
  目前比亚迪的指纹检测方案包括主动式和被动式,在被动式检测方案上,也可以做到在应用设计上完全不需要金属环。不过在出货量方面,目前还比较少。
  17、茂丞科技
  台湾的茂丞科技(J-Metrics)成立于2008年,从事多种微控制器、指纹识别传感器及相关运用软硬件、模块之研发,以及其相关衍生系列产品。早在2014年8月,就发布了一款基于主动式垂直射频技术的新型指纹识别传感器。
  据介绍,茂丞还拥有自主研发的封装材料的创新技术以及影像自动调整技术。所谓封装材料创新是指,一般的树脂比较脆弱,于是茂丞自己加入一些特殊材料去固化它,同时再填充进二氧化硅玻璃球,让芯片得到坚固的保护。而影像自动调整技术是指,在主动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方面,遇到干手指时芯片会自动进行调整,增加电荷发射量,让手指带有更多的电荷,使识别到的影像更加清晰;当遇到湿手指时识别到的影像是一片黑影,这时芯片就自动调整减少电荷的发射量,得到更加清晰的影像。
  此外,茂丞还拥有自己的指纹识别算法,同时还与义隆电子、星友,敦泰、映智、IDEX等厂商有策略联盟。不过目前茂丞在国内的出货似乎还非常少。
  18、图正
  上海图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主要从事信息科技、生物识别科技、电子科技、系统解决方案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旗下有指纹识别品牌贝尔赛克,可提供指纹识别芯片、指纹识别算法、指纹识别算法芯片及指纹模组。
  据介绍,贝尔赛克最早从1997年开始就从事指纹识别算法研究。随后曾为TI FDK5515提供指纹识别技术应用方案,被全球最大的智能锁和安防解决方案供应商亚萨合莱、全球挂锁和便携式安全产品的最大制造商MasterLock、国内三大智能门锁生产商之一科裕、全国规模最大的保险柜生产企业艾谱采用。
  随着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迅速增长,图正也开始布局手机指纹识别市场。目前有Coating方案和盖板方案,主要针对的是需求高性能、低成本的市场。据了解,图正的指纹识别芯片也完全是自主设计,由联电代工,在国内进行封装。
  此外,图正还提供了晶园表面做LOGO 的服务(据说是通过光学手法实现,可以使得应用在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模组直接显示客户LOGO,配合透明涂层/玻璃),再加上自主的指纹算法,还是具有一定特色的。
  市场方面,图正是今年下半年才开始布局手机市场,所以目前在手机这块还没有什么出货。
  国产厂商谁能最终突围?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多数的指纹识别厂商的主力战场都在智能手机市场,因为这个是一个体量非常巨大的市场。不过现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速已经开始下滑。根据IDC的最新预测,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4.5亿部,同比增长0.6%。虽然增长率仍为正数,但远远不及%的增长率。这对于指纹识别芯片厂商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此外,对于未来逐渐走向成熟的指纹识别市场来说,必然是难以容纳下这么多的玩家,洗牌在所难免。一般来说,如果不考虑国外厂商和台湾厂商的影响的话,最终国内可能只会剩下三家左右的主要玩家。那么谁会笑到最后呢?
  首先,从出货量方面来看,目前指纹芯片出货最多的肯定是AuthenTec,然后是FPC、汇顶和Synaptics,此外台湾的神盾的出货也还可以。如果单看国内市场的话,出货量最大的无疑是汇顶,毕竟拿下了国内的很多智能手机品牌厂商。根据手机报的数据显示,汇顶10月份的指纹芯片出货已经超过了2000万颗(应该有些水分)。其次是迈瑞微,由于具有一定的市场先发优势,目前其实际月出货量大约在60万颗左右。紧跟其后的则是费恩格尔和信炜,目前实际月出货大约在50万套左右。其他的一些国产指纹芯片厂商出货则相对较少。
  其次,由于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已经放缓,市场竞争也已经非常激烈,指纹识别芯片价格也下滑很快,今年初还是5美元左右,现在都降到2美元左右了。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出货暴增的汇顶,明年可能将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相比之下,迈瑞微、费恩格尔和信炜这些利用性价比主攻低端市场的厂商则有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指纹识别在低端智能手机上的普及将是一大机会,并且它们还有机会向品牌市场进攻,从汇顶口中抢食一定的市场份额。
  第三,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很多智能手机厂商纷纷将目标投向了海外。同样对于国产指纹识别厂商来说,海外市场也还有很多的机会,特别是在功能机占比还接近6成的印度市场。不过既然要出海,就必须要注意到专利问题(此前汇顶就因触控专利问题在海外被Synaptics起诉,所幸的是现在双方已经和解)。目前指纹厂在技术架构上很多采用的是&有源像素浮地技术&架构,像 AuthenTec、FPC、汇顶、思立微、信炜都是采用的这种技术架构,但是在这块的专利主要集中在AuthenTec、FPC手中。所以国产指纹芯片厂商如果采用的是&有源像素浮地技术&架构,那么出海就面临着专利风险。相比之下,国内的费恩格尔和迈瑞微则采用电荷泵(C-Q-T)技术架构,在海外没有专利风险。
  综合来看,目前在众多国内指纹识别芯片供应商中,占据绝大多数出货量份额的是汇顶,紧跟其后则是迈瑞微、费恩格尔、信炜三家,形成了一家独大之下的小三强的局面。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指纹识别向更低端智能手机市场渗透和普及,迈瑞微、费恩格尔、信炜有望获得快速成长。而在向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特别是价格敏感的印度市场),迈瑞微和费恩格尔由于无专利风险,所以更具一定的优势。再结合各家公司自身的综合实力来判断,未来国产指纹识别芯片厂商格局有望形成汇顶、迈瑞微、费恩格尔三足鼎立的局面,并有望与FPC、Synaptics等国际厂商展开竞争。当然其他一些国产指纹芯片厂商也还有一定机会,但是时间已经不多了,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始指纹识别市场就将会面临大洗牌。
非常好我支持^.^
不好我反对
相关阅读:
( 发表人:方泓翔 )
评价:好评中评差评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提 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纹识别芯片出货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