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欠款,该货款欠款协议书范本已计入坏账准备

账准备中,无论是税法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还是不允;坏账准备),以避免重复扣除;制度规定应从利润总额:中全额扣除或全额计入利润总;定性,且其内容比较单一,因而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销;发生坏账损失15000元,日;
账准备中,无论是税法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还是不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它们既都有可能在以后年度转回,也都有可能向以后年度递延,并对相关年度纳税调整金额的计算确定产生影响。例如,甲公司2000年开始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年初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年末只有一笔当年新发生的应收账款1000万元尚未收回。甲公司考虑相关因素后提取了坏账准备15万元,则应在当年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10万元(15-1000×5‰)。如果甲公司2001年全额收回了欠款,且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则会计上应将转回的坏账准备15万元全部计入利润总额;在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因素的情况下,应以当年利润总额扣除10万元后作为应纳税所得额。道理是在甲公司转回的坏账准备15万元中,10万元已在2000年度申报纳税,2001年转回时不再纳税;另外5万元已在2000年度税前扣除,2001年转回时不再扣除,它实质上体现了不重复征税也不重复扣除的税收原则。如果甲公司至2001年末尚未收回上述款项,且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仍然是1000万元,则账面留存的坏账准备余额15万元2001年度应当不作任何纳税调整,此即坏账准备向以后年度递延的情形。  基于上述分析,如果企业按年计提坏账准备,则在初次采用备抵法的年度,应当直接将计提的超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的坏账准备作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以后年度,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第一种方法:即一般的纳税调整方法,首先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确定当年计提或转回坏账准备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或计入利润总额的金额,然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年可以扣除的坏账损失(含坏账准备,下同)金额,两者的差额即应调增或调减应纳税所得的金额。其中: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扣除的坏账损失金额:核销的坏账―收回以前年度核销的坏账+(年末应收款项余额―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  对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税法在确定可扣除的坏账损失时,实质上同时采用了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其中,核销坏账准予扣除,收回已核销坏账计入应纳税所得,属于直接转销法的应用;允许企业税前扣除按照年末应收款项余额的5‰计提的坏账准备,属于备抵法的应用,该项扣除可以视为税法的特准扣除。至于公式中的“(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一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是指上年末坏账准备余额中包含的原来税前扣除部分递延至本年后,应当按照应收款项新增余额的5‰增加本年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或者按照净减少部分的5‰扣减本年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即转回以前年度税前扣除的
坏账准备),以避免重复扣除。  例如,A公司2002年开始采用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损失(假定不调整年初财务状况)。其2002年度-2005年度会计上确认的相关数据如下表(见附件):  相关事项如下:  2003年度,某债务人破产。A公司收到受理法院寄来的该债务人无破产财产可供偿债的宣告后,核销其原欠货款50万元,年末提取坏账准备40万元。  2004年度,收到上述债务人受理法院清偿款5万元(系法院追回的债务人隐匿财产分配额),年末提取坏账准备15万元。  2005年度,核销某死亡个人欠款10万元,其余应收款项均已收回,年末转回坏账准备账面余额20万元。  按照上述思路,A公司2002年度-2005年度就坏账准备涉及的纳税调整金额计算确定方法如下:  2002年度: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坏账准备为20万元  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1000×5‰=5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20-5=15万元,即调增应纳税所得15万元  2003年度;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坏账准备为40万元  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50+(900-lOOO)×5‰=49.5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40-49.5=-9.5万元,即调减应纳税所得9.5万元  2004年度: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坏账准备为15万元  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5+()×5‰=-3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15-(-3)=-18万元,即调增应纳税所得18万元  2005年度:计入利润总额的坏账准备为20万元  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10+(0-1300)×5‰=3.5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20-3.5=-23.5万元,即调减应纳税所得23.5万元  由于2005年末所有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原来确认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也得以全部转回,即:15-9.5+18-23.5=0。我们知道,A公司2002年度~2005年累计发生的实际坏账损失为55万元(即对某债务人的破产债权净损失45万元与某死亡个人的债权损失10万元之和),那么,通过上述处理,可以看到,累计,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坏账损失为55万元(20+40+15-20),累计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的坏账损失亦为55,万元(5+49.5-3+3.5),两者的扣除数额最终达到了完全统一。也就是说,即使在备抵法下,不论是从利润总额中还是应纳税所得中,企业最终可以扣除的仍然只能是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  第二种方法: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虽然企业核销或收回的坏账都是通过“坏账准备”科目核算的,但它们可以通过影响坏账准备的具体应提取金额,而最终得以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或计入利润总额;这一点与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税前扣除或计入应纳税所得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所以,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终极差别,仍然在于企业计提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按会计
制度规定应从利润总额:中全额扣除或全额计入利润总额,而税法规定只能限额扣除或部分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为此,还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纳税调整金额:  纳税调整金额=(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6‰)-(年初坏账准备余额-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年初坏账准备余额)-(年末应收款项余额-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  公式的含义在于:当计算结果大于零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小于零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同上例,2002年度~2005年度的纳税调整方法如下:  2002年度,纳税调整金额=(20-0)-(1000-0)×5‰=15万元  注:由于假定不调整年初财务状况,可以视同年初应收款项余额为零  2003年度,纳税调整金额=(10-20)-(900-1000)×5‰=-9.5万元  2004年度,纳税调整金额=(30-10)-()×5‰=18万元  2005年度,纳税调整金额=(0-30)-(0-1300)×5‰=-23.5万元  实质上,第二种方法是对第一种方法的重新表述,但更加便于实务操作,对上述“转回、递延”理论的阐释也更加透彻。[编辑本段]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一、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多、项目广。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两大类。对于与外部企业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或至少在会计年度末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应收外部单位的各种赔款、罚款;②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③存出的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④预付账款转入(企业的预付账款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⑤与关联方之间产生的其他应收款;⑥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而对于与企业内部科室等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由于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无需收回,因此应采取简单的进行处理,在收不回时直接转销,无需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②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赔款、罚款等。   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  1.计提的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在估计损失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其他应收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法、销货百分比法。笔者认为,在三种方法中只有账龄分析法最恰当。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它的发生一般具有稳
定性,且其内容比较单一,因而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来确定坏账损失比较合理。但是其他应收款内容多且来源杂,同时随着关联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之间往来的日益增多,仅以其余额或当期发生额来计提坏账准备显得过于粗糙,甚至还可能使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机会操纵利润,误导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因此,计提采用账龄分析法比较恰当。如同应收账款一样,企业使用的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企业要及时催收,收回后应当及时入账。  2.计提的比例。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财务状况、还款能力、信用程度、形成原因、实际用途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等,按欠款时间的长短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分类,如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合理的损失比例。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①当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②计划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企业之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也是原则性的规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并且企业不准备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则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净额”项目以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余额列示,“其他应收款”项目也以余额列示。随着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增多,特别是关联方之间其他应收款大幅度地提高,这样处理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应设置“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以便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区分开来,准确无误地反映其他应收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会计期末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收款”项目应以该科目的账面价值列示,即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例:M公司对其他应收款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2003年初“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35 000元,当年3月
发生坏账损失15 000元,日其他应收款账龄及估计损失率  2003年有关账务处理如下:①2003年3月发生坏账准备时:借: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15 000元;贷:其他应收款15 000元。②日计提坏账准备时: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42 000元;贷: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42 000元。  4.坏账准备的披露。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说明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并重点说明如下事项:①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一概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其理由。②以前年度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但在本年度又全额或部分收回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采用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③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的理由。④本年度实际冲销的其他应收款及冲销理由。其中,实际冲销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其他应收款应单独披露。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坏账准备21等内容。 
 坏账准备会计分录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坏账计提关于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总结如下 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月末将坏账损失结转到本年利润...  【解答】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 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 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只能采用备抵...  坏账准备练习及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1、【坏账准备?练习 1?题目】1、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 17%。采用备 抵法核算坏账...  [键入文字]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总结 【摘要】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 “账龄分析法”、 “销货百分比法” 和“个别认定法”等,具体采用何种...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 计提方法 金额 100 万元以上(含)且占应收款项...  下面通过例题的形式来系统的掌握坏账准备 的业务核算: 【例题】某企业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1999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800000 元,坏账准备的提取...  案例四 不同行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1、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坏帐损失应按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提取。 各行业企业提取坏帐准备的比例分别为: 会计准则对于坏账准备则...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如何考虑坏账准备 在现金流量表的正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 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本期 减少额(...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例: 小企业从 2003 年开始计提坏账准备。 2003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1200000 元, 该企业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 5‰。则 2003 年末...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甲公司于日向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价款为600万元(含增值税)。至日甲公司仍未收到该款项,甲公司计提了坏账准备30万元。因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2012年末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提供以下方案供乙公司选择:方案一:乙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产品和一台设备抵偿所欠债务的50%,产品账面成本为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计税价格(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设备账面原价为200万元,已提折旧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60万元,假定该设备不需计缴增值税。甲公司将收到的产品作为库存商品入账,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剩余50%的债务延期至2014年末全额偿还,并按照年利率5%支付利息。方案二:甲公司同意免除全部债务的15%,并将剩余债务延期至日偿还,按年利率7%(等于实际利率)计算利息。但如果乙公司2013年开始盈利,则2014年起按年利率10%计算利息;如果乙公司2013年没有盈利,则2014年仍按年利率7%计算利息,利息于每年末支付。乙公司预计2013年很可能实现盈利。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1)根据方案一,计算乙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2)根据方案二,计算乙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3)仅从乙公司所取得的债务重组利得角度考虑,判断乙公司最有可能选择哪种方案进行债务重组,并作出乙公司相应的会计处理。
(1)根据方案一,乙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600-600×50%-100×(1+17%)-160=23(万元)。(2)根据方案二,乙公司应......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事项(1)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应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费用之和102万元入账。更正分录如......2.问答题
(1)债务重组日:日。日:借:原材料1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坏账准备100营业外支......3.问答题
(1)甲公司债务重组后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2340×(1+8%×6/12)-500×(1+17%)-600-800]×(1-30%)=314.02(万元)......4.问答题
(1)甲公司债务重组过程中应确认的损益=()-()=-300(万元),应冲减资产减值损失300万元。借:在建......5
A.债务重组日为日
B.M集团应冲减资产减值损失35万元
C.M集团取得该债券的入账价值为500万元
D.N公司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为85万元中级会计 考试相关
[中级会计]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和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日,A公司向B公司销售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万元。至日尚未收到上述货款,A公司对此项债权已计提50万元坏账准备。
日,B公司鉴于财务困难,提出以其生产的产品一批和设备一台抵偿上述债务。经双方协商,A公司同意B公司的上述偿债方案。用于抵偿债务的产品和设备的有关资料如下:
(1)B公司为该批产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150万元。
(2)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账面原价为190万元,至日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为100万元。B公司清理设备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1万元。
A公司已于2013年10月收到B公司用于偿还债务的上述产品和设备。A公司收到的上述产品作为存货处理,收到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1)编制A公司2013年上述债务重组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2)编制B公司2013年上述债务重组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和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日,A公司向B公司销售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万元。至日尚未收到上述货款,A公司对此项债权已计提50万元坏账准备。
日,B公司鉴于财务困难,提出以其生产的产品一批和设备一台抵偿上述债务。经双方协商,A公司同意B公司的上述偿债方案。用于抵偿债务的产品和设备的有关资料如下:
(1)B公司为该批产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150万元。
(2)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账面原价为190万元,至日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为100万元。B公司清理设备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1万元。
A公司已于2013年10月收到B公司用于偿还债务的上述产品和设备。A公司收到的上述产品作为存货处理,收到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1)编制A公司2013年上述债务重组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2)编制B公司2013年上述债务重组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相关文章:
财务管理基础
最新资讯最新推荐最新更新
最新资讯最新推荐最新更新
扫一扫 关注微信
400-966-2080
星恒教育订阅号
星恒教育服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