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县有没有收购藜麦收购公司的说一下

青海三江藜麦喜获丰收阿联酋收购百吨
央广网北京11月9日音讯(记者清晨)青海三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本年栽培的11090亩土地里,收成了500万斤藜麦。这是曩昔5年来,该公司培养的藜麦1号新品的亩产值初次打破450斤,标志着青海省栽培公司从南美洲引进的藜麦种类和培养的新种类彻底能够适应青海本地的自然条件。
  据专家介绍,藜麦对成长环境较为挑剔,其成长地的海拔须高于1500米以上,成长期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2摄氏度。青海三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挑选的栽培地,坐落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区域内的乌兰县,平均海拔3000米,年平均气温3.5摄氏度,其栽培环境与相同坐落高海拔区域的南美洲的藜麦栽培环境类似。
  据董事长黄朝斌介绍,将在本年收成的500万斤藜麦中,预选优异良种5000公斤,总产值估计超过1亿元。其间,阿联酋现已订货了100吨藜麦。该公司与美国、法国的经销商的采购意向正在商洽中。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丹尼尔介绍,欧美国家广泛认可藜麦的营养价值,藜麦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现在全球现已有上百个国家在进行藜麦商业化栽培实验。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至少7000年的栽培前史,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20世纪80年代,藜麦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物,然后推动了多国对这一南美洲的传统食物给予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统计数据,
2008年之前,全球的藜麦产值根本保持在5万吨摆布,2013年,全球藜麦的产值现已到达10.34万吨,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将2013年定为“世界藜麦年”,2014年全球藜麦在上年基础上新增至总量11.46万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稼祺藜麦,进入超市前不为人知的一面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8:28:49&)
872字(6772/10)
( 11:52:51)
( 10:05:40)
( 22:51:48)
( 22:49:09)
( 14:02:54)
( 18:06:23)
92字(27/0)
( 14:43:24)
14字(77/0)
( 09:55:29)
17字(168/0)
( 21:12:40)
( 21:12:21)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和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日 16:41&&点击:[]
一、藜麦产业发展现状
都兰县藜麦从2015年开始引种,当年种植藜麦3000亩,平均亩产150公斤。2016年开始企业及合作社开始大规模种植,种植面积为10750.86亩,以定单种植为主,目前已全部收割完毕,平均单产200公斤以上,全县藜麦总产量达2150吨,依据定单平均价计算,产值达3870万元。
二、藜麦种植效益
1、经济效益:如果都兰县的耕地中,有2万亩用于种植南美藜,按照每亩100公斤的最低产量及20元/公斤的批发价来预测,仅食用种子一项的年产值将达4000万元。同时,藜麦种子收获后对湿度非常敏感,在加工前需在干燥环境中存储。因此,藜麦种子的加工及提取需要在海西本地完成,这将有助于当地对藜麦营养品的开发及提取物利用,进而促进其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无毒生物农药的研发。可考虑通过引导农牧民适度种植藜麦,由公司收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2、生态和社会效益:尽管周期长,南美藜的种植可在6-8年内有效地改良治理盐碱化弃耕地和盐碱荒地。南美藜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耕作层中吸盐,并积累于植物营养体中。盐可以随植物收割从土壤耕作层中去除,从而使土壤得以逐年改良;利用南美藜对盐碱荒地、沙地、道路旁及城市空旷地进行规模化的季节性植被覆盖,有助于减少风沙和改良土壤,美化和改良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它们良好的耐寒,耐盐性,抗冻性,以及能够适应贫瘠土壤的生长习性使其可以被发展为都兰理想的园艺植物,用于绿化道路两旁和城市空地。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基础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由于藜麦在都兰种植时间短,科研基础非常薄弱,科技投入不足,专门从事藜麦研究的科研人员缺乏、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导致藜麦生产、加工等方面技术支撑不足。主要表现在:
(1)缺乏优良品种,种子繁育体系尚未建立。目前生产上利用的品种大都为各单位自己从国外、国内不同单位引进的种子,自繁自用,相互串换,或者有些单位经过简单的系统选育的种子,都没有经过品种审定(鉴定、登记)的种子。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一致性差、且多乱杂。导致藜麦生产在成熟期、产量、品质、品相及田间生长的整齐度都有很大差别,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品质、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管理粗放,产量低、质量差。一是目前藜麦生产管理还处于低水平的粗放方式,由于没有实施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成本控制、人员管理、质量监管等生产环节中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体制,以致于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不一,劣质产品占较大比例,降低了柴达木盆地藜麦的品质声誉。二是产量差异十分显著。高产田产量在300公斤以上,一般地块产量只有150公斤左右,低产田产量不足100公斤,产量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影响了效益的提高。当前在管理上的主要问题有:1、播种技术不关,出苗差,田间缺苗断垄严重;2、藜麦田的杂草种类多,危害严重,特别是阔叶杂草目前化学除草无法解决,只能人工除草,效率低,成本较高;3、虫害严重,一是藜麦苗期虫害普遍发生,导致藜麦出苗差,已出来的幼苗停止生长,使田间缺苗断垄严重。二是藜麦中期虫害危害严重,导致花蕾全部被吃光仅剩下叶片伸向空中,严重影响产量。
2、产品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综合效益低。目前都兰藜麦加工主要还是藜麦米等初级产品加工,没有统一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很不一致。精深加工产品缺乏,影响了产品的商品价值。
3、品牌效益尚未形成。目前由于藜麦种植时间短,没有经过的审定(鉴定、登记)品种,生产上品种多乱杂,藜麦管理粗放,产品质量、规格不一致。特别是还没有建立起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体系和标准化管理机制以及各环节质量可追溯系统,无法保证藜麦产品质量,柴达木藜麦品牌优势还没有形成,特别是一些精深产品加工企业和高端产品生产企业有采购国外进口原料的意向。这必将对柴达木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4、宣传、营销体系不健全。目前很多企业、农户和农民合作组织等从事藜麦生产和加工,组织化程度低,使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产品质量差别大。在流通环节上,藜麦的销售主要依靠生产者自己找市场、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营销主体表现出明显的分散性和无序性。由于藜麦产业刚刚兴起,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藜麦专业批发市场,而专门从事藜麦销售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本没有,使得市场需求和价格信号无法有效传递。很多生产者,特别是一些小生产者,市场不明,盲目生产,造成了藜麦生产与市场的脱节,部分生产者产品积压,市场销售价格差别大,无序竞销明显,市场混乱,将对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5、缺乏信息服务平台。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集技术、生产资料、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使得生产所需的各种农业资料的采购、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掌握、产品开发和加工、市场销售和市场动向的盲目性很大,这加大了藜麦生产经营风险,也增加了藜麦产业的不稳定因素。
四、藜麦发展采取的措施
为了研究我县藜麦产业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探讨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在州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我局于2014年底参加了“海西州藜麦发展研讨会”,2016年参加了乌兰县政府举办的“2016年中国青海(国际)藜麦高峰论谈及青海乌兰首届藜麦节”。在会上,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柴达木盆地属于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独特的气候、地理、土壤条件,几乎复制了安第斯高地的藜麦生长、种植环境,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干旱少雨,非常符合藜麦生长条件。试种情况证明,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生物学特性,海西是黎麦最佳适宜种植区。我县按照省委王建军副书记“对藜麦种植坚持尊重规
律、科学务实的态度,继续观察制度,特别在安全性上把好关,促其健康有序发展”指示精神,对藜麦种植采取点上积极培育,面上控制的措施,做到适度规模种植,积极稳步发展。结合专家意见我局近年开展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限定种植区域。藜麦在我县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品种不确定、栽培技术不确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体系。鉴于此,采取点上积极培育,面上控制的措施,至少在最近一两年时间内要限定区域面积,要在做好前期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稳妥科学有序推进。我局要积极帮助引导企业集中连片种植,不允许插花种植。
(二)限定经营主体。我县藜麦品系还没有通过外来物种的安全性测定和有害生物检疫工作,目前处于品系引进试验阶段。产品大量上市还有诸多限制因素,市场发展尚不确定。为此,目前主要以企业作为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进行经营和生产,不提倡农民种植。
(三)做好实验工作。目前种植藜麦品种品系生物学性状还不稳定,针对我县藜麦种植时间短,试种品系比较多的现状,今年我县积极组织农技推广部门在察苏镇西河滩中村进行藜麦对比试验,试验面积4.5亩,试验品种8个,通过做好藜麦品种生产、区域、水肥、防除、防虫、秸秆转化等试验,制定出藜麦栽培种植技术规范、记载标准,力争短时间内筛选出适合我县气候坏境的主栽品种。
五、下一步藜麦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是在完成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年区域试验中表现田间长势整齐一致的品种,继续做好藜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尽快筛选出适合我县推广种植的藜麦品种,争取明后年审定2-4个品种。二是目前藜麦销售市场不成熟,大多数消费者不了解藜麦品质及作用,同时没有产品质量标准,造成藜麦产品不能大规模进入市场销售,藜麦在国内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三是进一步挖掘藜麦深加工技术,丰富深加工产品,做好藜麦油、花青素、皂苷提取等后期深加工产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从品质战略上做好宣传,打造品牌;培育优质品牌,拓展高端市场。四是加强农药检测力度,确保藜麦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藜麦农药残留检测力度,严惩非法添加违禁、限用农药及非法添加剂行为,确保藜麦产品质量安全。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都兰县人民政府 电话:技术维护:海西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信箱:青海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藜麦收购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