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庆燃气公司然汽公司是国企还是事业单位

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的区别
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的区别
学习啦【劳动法规】 编辑:谢桦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与企业相比单位,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区别。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一、国企
  国有企业,在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原因,中国国有企业的分类相当复杂。国际惯例中,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企业即为国有企业;而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的国有企业,一般指单纯的国有资产投资的企业。当然对国家参股的企业也有所规范。
  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乃至到20世纪末,国有企业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对象,国有企业的建立,其中政府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国有企业中,大量的国有企业因此建立和出现,有的国有企业还是由原来的政府部门转变而来的,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原来是邮电部,改为电信局,后来在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改组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电信企业。中国的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资产的投入主体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就是国有企业。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重要性
  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国初期,我们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拥有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建立,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目标更多地转化成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大多数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将其变现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或者直接用于社会救济,从实物或账面上来看,国有资产没有了,但这种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那么,这种处置应该同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具有同样的效果。事实上,这种处置方式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目标取向。但是,在这种处置方式尚没有完全铺开之前,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首先,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虽然通过&抓大放小&,一部分国有中小企业以租赁、承包、售出、参股等方式向产权多元化转变。但是,进入2000年,我国的国有资产已经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构成了极其巨大而庞杂的体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大型国有企业是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各种洋货猛烈冲击国货。尽管民营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在技术、质量、规模等方面的显著差距,尚不能与跨国公司抗衡,而只有大型国有企业才是抗衡跨国公司的生力军。如彩电行业曾是进口产品最多的市场,但是1996年四川长虹等大型彩电公司在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向外国名牌展开市场争夺战,一举打破了大屏幕彩电由外国名牌主导的格局,以致长虹的&红太阳一族&大屏幕彩电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三分之一。
  再次,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在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有色和建材等重要产业中,我国七大集团占全行业总产值的66%;嘉陵、北方、轻骑、金城四大摩托车集团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上海、东方、哈尔滨三大发电设备集团,提供国内电站设备的70%。
  最后,大型国有企业仍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1997年,国有企业出口创汇额超过了外商投资企业,居于领先地位。其中,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以销售额的1%左右投入研究与开发,有的达到2%,技术进步处于国内工业企业领先地位。
  近几年,国有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只有大型企业盈利,充分显示国有大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当然,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一是大型企业数量少;二是企业平均规模小;三是生产集中度低;四是真正的联合体、企业集团少;五是大中小企业没有合理的分工。从技术创新来说,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年销售额之和还不抵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销售额。
  二、央企
  中央企业(简称:央企),作为中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中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广义的中央企业包括三类:
  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企业,从经济作用上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如军工、电信;提供垄断产品的,如石油;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如一般工业、建筑、贸易。
  二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属于金融行业,如国有五大银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属于烟草、黄金、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
  狭义的中央企业通常指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督管理的企业。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来讲,中国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范围是比较窄的。
  早在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初,国务院国资委所管理的央企数量是196家,经过重组,至2015年3月,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数量112家[1] 。加上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直接管理的金融央企,一共为124家央企。
& & & & 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的区别: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经营惨淡,2/3以上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国企改革,对当时的政府来说,是&最为难啃的骨头&。从1997年开始,为了实现国企三年脱困,国家除了要求在国企领域本身进行改革外,还出台了多项配套来剥离国企的负担。为了拯救国有企业,包括国家的注资、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债转股、中央储备金、贴息贷款,国家花了2万多个亿&&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2006年,央企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这其中,利润超过一百亿元的央企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业进入了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到2008年,在国有企业创造的利润当中,央企占到80%。
  中央企业效益好转主要归功于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央企业年大幅度内部改革及外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部分中央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的世界500强企业。
  中央企业要不要多赚钱?应该怎样赚钱?央企多赚钱是否与民争利?这些问题深受央企职工和社会各界关注,许多人士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笔者的基本观点是,中央企业利润是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通过梳理中央企业成绩是如何得来的,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中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在信托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120户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实现净利润852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8%。在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央企业有38家,比上年增加8家。
  国有企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追根溯源,它是一条漫漫探索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且不断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也为经济社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微观基础。
  布局优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国有企业围绕做强做大主业,积极开展调整重组,缩短管理链条,改制分离辅业,释放了国有资本的活力。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一些产业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国有企业进行了联合重组,增强了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资本在电信、电力等行业的比重占90%以上。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0年,中央企业户数由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调整到2010年的122家。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实施海外并购,开发海外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提升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截至2010年底,约100家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设立了子企业或管理机构,纯境外单位资产和营业收入迅速增长。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利得财富基金等中央企业纯境外单位利润总额在集团利润总额中占较大比重。
  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十一五&期间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大幅增长。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四年在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位列亚洲公司首位。
  中央企业十分重视在境外能矿资源、农业资源等领域的开拓,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央企业不断拓宽境外经营覆盖的区域,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经营范围,投资方式、产品和劳务输出方式不断丰富,境外业务实现转型升级。在投资区域上,除继续保持对亚洲、非洲等传统市场的优势,对欧洲、大洋洲的投资合作规模日益扩大。在投资领域上,逐步由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到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资源开发、物流和园区建设等领域。
本文已影响 人
[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的区别]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278758人看了觉得好
7681人看了觉得好
1702人看了觉得好
【劳动法规】图文推荐(被你暂时借给谁)
(学习学习)
(不知道起什么名)
(my music)
第三方登录:麻烦大家个点意见:国企还是事业单位
& & 找工作找到现在,也拿到几个OFFER了,去年拿到一家四大,没有签三方,所以户口没戏了。不过还可以去。今年还算比较顺利,有两家基本问题不大。一家国企,中交建下面的一个全资子公司,也是一个集团公司。税后第一年至少8万吧。一个航天系统的研究院,听说税后9万多,还有住宿。事业编制。两家都有北京户口。因为是做会计的,所以真不知道怎么选择了。去事业单位就是担心以后没啥竞争力了。但是事业单位貌似待遇要好一些。麻烦大家出出建议。
事业单位怎么就将来没有竞争力了?还不都看自己的努力~~
& & 去事业单位确实有可能搞得缺乏竞争力的,我有朋友在航天X院,挺让人羡慕的,但是工作几年养成了办事效率低的毛病,做研究项目也是拖。反正挺安逸的,也不想那么拼命地学。安逸了,人大多容易失去斗志。
航天院的待遇真的有这样好啊?我怎么感觉事业单位一般工资挺低的。别人告诉我税后九万多,我还有点不相信。
& & 9万多,感觉有那么点儿虚。我所了解的(当然不一定准确哦),硕士刚入职基本工资四五千就算不错的了,但事业单位福利好是不争的事实。事业单位的工资是按等级的,这几年国家也在改革,但是不管怎么改,基本的条条框框是不变的。要真是肥的流油,那还不挤破头?工资这东西算是敏感的东西,我基本上不直接问别人工资,不过可以从他的前后表述,以及他的生活质量消费习惯,基本上能看得出嘛。工资涉及到面子问题,我个人这么认为。这就好比,你买了一件东西,别人问你多少钱,你倾向于说得便宜一点,让对方羡慕死,夸你会买东西。虽然不绝对,因人而异,但道理是相通的呵呵
工资是很低的。我说的税后9万多是加上所有的啊。我认识一个同学的同学在那里。
& & 全部加起来的话,那差不多。不过多少还是有点虚。个人感觉,整体来讲,事业单位不如垄断性国企,国家高端行业事业单位是国家往里面砸钱,养了这么一帮人,垄断国企是客户你求我办事,似乎不太一样吧?这么说吧,给一个参考标杆,中科院北京某工科研究所的研究员(相当于教授职称,四十多岁,工作年限十几年,在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力),月基本工资五千,这个是靠谱的,我看到工资条了。
基本工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啦。重头是年终奖啊。你的意思是去国企比较好摸?不知道去事业单位做财务有什么前途?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中庆燃气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