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rmp政策是什么天是什么公司

  这两天稍微有些空闲,看着以前的照片突然有些感慨,来新西兰一年多,从留学,到毕业到现在开始创业,发生了很多故事,想一点一点写出来,如果大家对于新西兰的生活有什么好奇之处,欢迎一起聊聊。另外,本帖中所有图片都是楼主自己拍照,并无版权纠纷,若想使用,还请告知一二。  
楼主发言:55次 发图: | 更多
  新西兰的天蓝起来非常蓝,除了空气质量之外,还跟新西兰离南极很近有关。所以晴天时蓝天一片如宝石,很让人痴迷和沉醉。但是稍微在新西兰住得久一点就会发现,除了冬天,平时的话还是阴一点好,否则紫外线太强烈,如果不打防晒霜出门,晒黑还是其次,晒伤晒出斑真是心中的痛啊。
  环境很好哦,努力赚钱出去看看
  1:入学梅西  先从语言课说起。  如梦是在北京考过的雅思,然后去新西兰直接上学。关于这等事情有利有弊,容如梦慢慢道来。  新西兰的高校都会设有语言课,别的学校不晓得,梅西大学和奥克兰大学两所大学的语言课安排的非常紧锣密鼓,基本上一周一考。  好处就是通过语言课,不仅仅可以延长在新西兰住的时间,而且语言真的比在国内会有大幅提升,所谓有所得。更好的是,语言课不会仅仅是语言,还让学生写大量的论文,尽快熟悉上课所需的论文格式,几乎每个paper都会有写作环节,而且会有机器检查抄袭率,如果事先能够熟悉一下的话,会轻松一些。  但是语言课分两种,一种是平时成绩要求相对低,但是要求考过雅思,另一种就是平时成绩要求非常高,对于雅思均分没有过6.5而选择语言课的同学们来说,难度上的确不低,但是就楼主看到的人来说,只要雅思过5,语言课就也不是太大问题,基本都能过。楼主的建议是尽量不要选择那种最后还要考雅思的,因为真的有语言课老师会误导学生啊,我那个因为老师误导作文考了奇葩的3分得朋友把她那个印度老师吐槽成了屎。  当然,来不来新西兰上学,还有一种方式考察就是旅游签转语言类三个月的学签。这个楼主今天说不动了明天继续吧。(PS,新西兰目前和国内时差4小时,这会真的是半夜了,泪目啊)
  @猫仔爱鱼儿
20:49:02  环境很好哦,努力赚钱出去看看  -----------------------------  环境是真棒,空气新鲜,天蓝蓝的,缺点就是紫外线太强,一定要防晒,防晒最好来本地买50倍以上的才管用,国内防晒霜在这样的紫外线照射下用了跟没用差不多,当然室内的话30倍就够了
  @猫仔爱鱼儿
20:49:02  环境很好哦,努力赚钱出去看看  -----------------------------  @方如梦
20:54:03  环境是真棒,空气新鲜,天蓝蓝的,缺点就是紫外线太强,一定要防晒,防晒最好来本地买50倍以上的才管用,国内防晒霜在这样的紫外线照射下用了跟没用差不多,当然室内的话30倍就够了  -----------------------------  哦,这样啊,那我怕黑,冬天去哈,哈哈
  新西兰有什么资源是国内没有,而且国人特别期待的?
  @猫仔爱鱼儿
20:49:02  环境很好哦,努力赚钱出去看看  -----------------------------  @方如梦
20:54:03  环境是真棒,空气新鲜,天蓝蓝的,缺点就是紫外线太强,一定要防晒,防晒最好来本地买50倍以上的才管用,国内防晒霜在这样的紫外线照射下用了跟没用差不多,当然室内的话30倍就够了  -----------------------------  @猫仔爱鱼儿
21:43:48  哦,这样啊,那我怕黑,冬天去哈,哈哈  -----------------------------  说起来,新西兰的冬天和夏天跟国内相反,我这次回新西兰刚好是国内盛夏新西兰严冬,直接从裙子到羽绒服,晚上抱着暖水袋,瑟瑟发抖的看国内小伙伴们各种晒高温。
  @狼也吃花
09:39:14  新西兰有什么资源是国内没有,而且国人特别期待的?  -----------------------------  狼兄期待什么?  其实让我来看,新西兰最好的地方在于思考方式,国外允许出错,他会认为人是有犯错的可能性的,知错就改就好了,不会因为一点人工上的失误而苛求。然后他会从好的方向去考量一个人做事情的动机,相信大家都是好人。当然,这一点跟随的就是严厉的惩罚制度,如果一个人真的是恶意的去做一件事情,比如说偷税漏税,一旦被抓住,罚款会罚到破产,所有的信用记录受损,这个人基本上在社会上就很难立足了。  我听过一个案例,是个华人做建材贸易的,他英语极差,所以税法上的事情不是很懂,问题就在于不懂也不请个会计来帮他做,就这样报税的时候一直少报一项,少了五年。五年后的今天,税务局查帐发现了这个事情,除了补交所有税款之外,还给与了重罚,这人当时就崩溃了,因为这样的惩罚如果施行的话,他就真的破产了。然后他请了本地会计师,给税务局好好写信解释为什么少交了这一款税,税务局看他态度诚恳就免了罚款,但是从此之后税务局严密盯着他的账目。  当然,各国国情不同,新西兰就这么一点人,跟中国实在是没办法比。还有就是诚信制度在国内也还不完善。
  楼主移民了吗  
  @后天去青海
12:10:38  楼主移民了吗  -----------------------------  没有,说起来曲折。  最开始是想创业移民,现在想起来,幸好没这么干,这边创业移民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然后就是学生签,因为我读硕士所以拖家带口咯,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的考查方式,一纸文凭虽然找不到工作但是还是也不是一无是处。  现在我拿的是工签。
    多说一句,新西兰的猫都是大爷,一个个吃得油光水滑,以至于新西兰政府前一阵子请大家赶紧养猫,不要让猫在外面瞎晃荡把鸟都吃没了。话说新西兰的鸟也是一个个圆滚滚能走就不飞的货,被猫吃掉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态度好一点的猫见人来了坐好表示可以摸,比如图片这一只,这是只学校附近的猫,有文化有礼貌。  态度蛮横的猫见人过来直接拦住路往地上一趟,那意思就是“大爷要抚摸一下”,基本上人都会停下来呼噜呼噜毛,猫爽了之后翻起身就走,看都不多看一眼这些卑躬屈膝的人类。
  已收藏,坐更新
  等着楼主继续哦  
  @vv维维vv
21:57:53  已收藏,坐更新  -----------------------------  谢谢!
01:02:58  等着楼主继续哦  -----------------------------  谢谢!
  下午有朋友要来,所以少说两句咯。  记得一个比较有趣但是无奈的事情,就是小偷。这是一个哥们告诉我的,他住在奥克兰西区,西区出了名的治安相对较差。  有一天,正在家里,家中来小偷了。小偷很强壮(毛利人或者岛民的强壮程度真的不是我们能够比拟的,我家客厅大沙发,毛利搬运工一个人抗在肩膀上给我放到客厅里,我当时就斯巴达了,另一个朋友买房,旧房子毛利人一家徒手拆迁,连梁柱都是徒手拔起走人。)这哥们赶紧报警。根据新西兰现在的法律就是如果外国人士殴打了本国人士,是要坐牢或者被驱逐的,小偷深知这一点,哥们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小偷淡定的看了看正在报警的哥们,开始搬东西。  报完警后,哥们也知道没什么事情可做了,眼睁睁看着小偷搬东西。搬完,还说了个byebye。  搞笑的事情在后面,过了两天,哥们在家正闲着,小偷又来了,这次好说好商量,上次搬东西的时候少了电源线,苦苦找不到配套的,能否把电源线一并相送?  哥们苦笑着找出电源线,反正也没用了,一块给了小偷,小偷开心地走了。  当然,这套房子是哥们买的,买的时候上了财产险,所以贵重物品保险公司倒是都还赔了,损失不是太大,就是太让人无语。  朋友告诉我的时候,非常郑重的说:买房一定要上财产保险,租办公室一定要上商业财产保险,切记切记。另外就是,千万不要打人,千万不要打人,千万不要打人,重要的话说三遍。这些不能打的人中就包含了自己的娃,要是在新西兰境内殴打儿童,甭管这儿童是谁的,看到的人会报警的。
  精彩!盗亦有盗!  
  对本国人保护到这个程度?
15:08:14  精彩!盗亦有盗!  -----------------------------  说起来也让人恼火啊,西区南区所谓治安不好,一大半也是冲着华人来,华人到了新西兰以后个个土豪又不敢轻易闹事,所以在各族裔中被欺负的比例也最高。  在新西兰我发现要勇于奔出去打交道,强势捍卫自己的利益才是王道。说一个例子吧。  话说今天上午,我们办公室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们邻居皱着眉头在看。我问邻居咋的了,这姑娘是从深圳来的,夫妻两个开瓷砖店,她说从淘宝订购了个窗户上的广告,贴上去效果太差了,对比我们的招牌想问问我们从哪里做的。  聊着就聊到了其他邻居身上,她比我早搬过来两个月,很奇怪的就是周围KIWI邻居找了她不少麻烦。  第一个就是她旁边卖曲棍球设备的一个洋人中年人,这人常年霸占姑娘办公室名下的一个车位,姑娘认为和气生财,就忍住没吭声,结果有一天,姑娘自己车停在自己车位上的时候,洋人冲过来大骂,并且说要请拖车公司拖走她的车。姑娘也大怒,打电话给房东和物业投诉。房东是个律师,操起电话就跟这卖曲棍球的家伙说你再对我的租客不客气我就给你发律师函。  然后世界就清净了。  这卖曲棍球的家伙对我们只有过一次摩擦,就是有一次不晓得谁的车停在了他的停车位上,他一路冲到我们办公室吼着要拖走这辆车,我们莫名其妙的跟他说敬请拖走,趁早拖走,早拖走早好。他愣了愣悻悻地走了以后大家也倒是太平无事。  然后还有一位就是我们楼底下的租客,这家公司当时要洗车,也是莫名其妙的找到隔壁华人那里,非要在人家那里接个水龙头洗车,姑娘莫名其妙:你家没水龙头?他们见姑娘态度强硬英语流利,才不好意思的把水管子拖回自己家水龙头下洗车。  所以有的时候华人给别人的印象是太过和善,这样会受欺负,反而是印度人,活得潇洒自在,你敢欺负我的话我跟你死缠到底,我们所有的印度同胞也会跟你死磕到底,因此大家对印度人客客气气。
  @狼也吃花
20:25:57  对本国人保护到这个程度?  -----------------------------  是的,及其偏爱。比如说招工就业,新西兰规定,必须优先考虑本国公民以及常住居民,这个必须不是一纸空文,而是结结实实落实到每个企业主头上。如果哪家公司要聘请外国人,这家公司按规矩必须要发广告两个月,出证明证明自己真的真的请不到本国人,然后税务局派人把他几年的账目查个底掉,如果真的没问题,才放行。  所以一般公司怕麻烦轻易不会招全职长期海外雇员。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他宁愿跟海外雇员签合同(contract)也不愿给offer,因为凭借offer才会申请工签,而凭借合同并不能到移民局申请工签。我一个同学为了offer简直是愁白了少年头,对方公司就说我给你合同,不给你offer。  前两年一个印度人就打了场官司。其实印度人大家都心知肚明,一来来一窝,移民局就开始找借口了,你这个offer不行,你不就是做个按摩(还是美容啥的,我记得不太清楚了反正是类似行业),为什么就非得从印度招个人来,我本国人怎么就不行。  被拒了以后印度人整体炸毛,印度律师强势将移民局告上法庭,印度新闻大规模报道关注,最后官司打赢,移民局让步了,印度人来了。  当然,这些事情中国人也强势将移民局告上法庭过,我自己用的移民中介,他老板是前移民部长,告过好几次移民局,老先生经常告诉我们莫怕莫怕,他们不讲理我们请律师告他们。  插一句就是在新西兰打官司是家常便饭。贵行真是非常受尊敬受欢迎,按小时收费那是必须的,干什么都一定要请律师先过目,律师觉得对方有问题,强势给一封律师函那真的是很吓人的。出门一说是律师,大家真的会很尊敬。
  看来出国也要抱团。不团结,就是散沙,容易被欺负。自有团体发出声音,才能保护自己。这点来看,印度人聪明多了。
  楼主,弱弱的问一下,在新西兰有什么地方可以接设计的单呢?
  @菩提籽923
00:04:00  楼主,弱弱的问一下,在新西兰有什么地方可以接设计的单呢?  -----------------------------  看是什么设计咯。  一般来说,新西兰由于地方太小,所以很多时候分工都不是很细致。我举个例子啊:  我们办公室最近刚成立,需要设计外墙LOGO,这个时候有一对华人创业移民夫妻经朋友介绍说能做,于是就请他们做。大致有这样的工作完全由他们承担了:  1:拍外墙照片,设计草案  2:量外墙尺寸,联系打印  3:租赁升降机,贴LOGO  所以原则上讲有人的地方就有需要设计的地方,而且需求量也不小,但是由于新西兰地方太小,所以分工一定不会太细。  我们一个朋友从淘宝店设计了logo寄送过来,结果发现自己贴效果极差。所以可以看到的是如果在国内,可以远程做设计;如果在新西兰本地,需要做一些售前售后相关的工作,这些工作可能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不做就没办法售出核心业务。  不晓得您是做哪方面设计呢?
  @菩提籽923
00:04:00  楼主,弱弱的问一下,在新西兰有什么地方可以接设计的单呢?  -----------------------------  另外,请问您现在在新西兰吗?北岛来说一定是奥克兰生意更多,因为华人更多,设计方面一般来说华人会照顾华人生意,所以奥克兰首选。  由于人气问题,惠灵顿会稍微差一点。有的人会选择汉密尔顿,因为会离奥克兰更近(大概1个小时左右车程)而且如果不在奥克兰的话会有加分。  南岛我不是很清楚设计方面的事情,旅游和葡萄酒是南岛更擅长的。
  希望露珠不要进宫了,能多更新  
  @castiel94
13:44:03  希望露珠不要进宫了,能多更新  -----------------------------  楼主很是汗颜,这个帖子一定会不断关注,不会断更,至于被人说的太监贴子也会努力更新一下,所以多谢鼓励支持!
      这两张照片是在海洋馆拍的,海洋馆其他没什么特色,主要是企鹅,太多太有趣了,上面这三只我深深怀疑他们在吵架。
  图片是歪的,楼主很歉意...
  东拉西扯了半天,回到原先的话题吧:  1:入学梅西  当然,来不来新西兰上学,还有一种方式考察就是旅游签转语言类三个月的学签。这个楼主今天说不动了明天继续吧。(PS,新西兰目前和国内时差4小时,这会真的是半夜了,泪目啊)  ————————————————————————————————  话说语言签。  我见过几个人办理语言签,一位是国内会计师,拿着旅游签出国以后想多玩几个月就办了语言签,听她说语言签这种签证虽然只是几个月,但是可以续签,所以现在她的状态依然是很悠闲的一边学语言一边考察商务旅游的业务。  扯远一点,她这个商务旅游说起来很戏剧化。她跟我说,有一次她出去玩,到了汉密尔顿一家小加油站旁边的饭馆吃饭,看到都是中国人,就聊起天来,聊天聊到大厨的土豆丝切的不是很专业啊,大厨小伙子憨然一笑,说的确如此,以前不是厨师出身,切土豆丝确实费劲。孙姐就问小伙子,以前是干嘛的,小伙子以前在国内是射击教练,曾参加过奥运会射击比赛。  孙姐顿时就惊了,这专业放来切土豆丝,何苦来酨!于是跟他说,去搞本行不是更好么,搞个狩猎旅游,教人打枪,多少人想摸真枪玩,市场大着呢。  听了孙姐的话,这哥们也实在不爱切土豆丝,于是就真搞了个农场专门玩枪,听孙姐说最近生意很是不错,从飞碟到鹿,总有一款适合枪械爱好者。他们搞了个群现在有200多号人在里面,一进群我就看见普及 IMI TAR-21 Assault rifile,看不懂啊看不懂,楼主可耻的就开始了潜水生涯,到现在也没插上什么话。  说回来语言签,语言签证有个好处就是人先来新西兰再说。人到了新西兰,在新西兰有考察时间,有思考过程,有适应不适应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做出理性判断。这也是楼主一直强调的,移民也好,留学也好,先来目的地看一看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费了半天劲觉得不喜欢,多少人喊着:“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都是何苦。一个技术移民就是,国内申到PR,一家人全体过来,不到一个月一家人集体回国放弃新西兰,这么折腾又是何必。  另一个好处就是人在新西兰申请学签也好,申请旅游签也好,会比在国内更加顺利一点,这一点楼主我自己是深有体会。当然,也分情况,我一个朋友的投资移民受理了一年了到现在也没个结果,这也是很让人烦躁的。  旅游签—语言签—学签/工签,这条路不失为一个选择。  多说一句,就是在国内多少人说“出国多好啊,拿了身份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出国以后就一定要和洋人打交道,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当真出国后,就会发现,一切都变了,楼主的切身体会是华人千万莫要瞧不起华人,祖国强盛,自己心境平和,人在哪里都会幸福快乐。出国只是人生千万种选择之一,并不是出了国人生就圆满了。
  写的不错,继续
    自我美一把。  顺道聊一下关于儿童的一点事情。  儿童在新西兰是宝贝,切记切记。这是因为刚才在看帖子时,一个帖子说道主人不在家新西兰宠物会帮忙照看宝宝,如梦大惊,如果都用“宝宝”这个词了,敢出门把“宝宝”独自放在家是犯法的犯法的犯法的!  (如梦不是学法律的人,所以看了半天法律文件没有找到相应法规,不敢乱说法律,如果有时间会找律师朋友问一下相关法规确认)  不过看法规时看到确凿的一点是,不能殴打、凌辱、虐待儿童(包括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否则看到的人可以报警),这个凌辱包括辱骂在内。  我记得一个朋友的小儿子三岁,有一次在一个洋人朋友家太闹,朋友骂了自己儿子并威胁说:“你再这样我就揍你了!”结果洋人朋友大怒:“你再这样跟这个小伙子说话我就报警了!”  所以在新西兰,要小心爱护儿童,别人家儿童千万别手欠摸来摸去,人家能报警的;自己家儿童千万不要打骂,否则看到的人能报警的。  有人问那儿童淘气这事情咋个办?培养出熊孩子咋个办?我想说,熊孩子这种词汇是对儿童及其不文明的词汇,现代家长应该尊重儿童,才能有效管理儿童,至少做到不要厌恶儿童。起码在新西兰,没有受过打骂的当地儿童开朗活泼,我没见过特别无礼的。所以,不管人在哪里,都请尊重儿童,爱护儿童。
  顶一下,请问楼主说的这些,澳洲是不是也一样  
  @dcb-03 22:43:15  顶一下,请问楼主说的这些,澳洲是不是也一样  -----------------------------  谢谢顶贴!  如梦一直在新西兰,澳洲没去过啊,所以真是不了解。说一点我知道的关于澳洲的事情吧:  1:工作机会多  人多的地方机会多。澳洲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肯定是多于奥克兰的,如梦去年找工作,只恨自己不在澳洲。因为很多工作(跟我原专业强相关的)只有悉尼这样的城市有空缺甚至有公司,这一点楼主自己也认了,我在国内除了北上广自己专业其他地方也基本上没戏。  2:交通便利  一个在澳洲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朋友跟我说,她从未觉得交通是个问题,出门公交车非常方便,结果到了新西兰没有私家车寸步难行,  3:华人多  另一个朋友说,到了悉尼,中国人各种多,不用太担心语言问题。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购物需谨慎。  其他如梦就不是很清楚了,抱歉啊
  说到澳洲,如梦想多说两句关于澳洲和新西兰的事情。  除了这两个国家,在其他国家人眼中,澳新不分家,都是在一起的嘛。但是,新西兰非常痛恨这种说法。我记得去年看新西兰总理说过一句话笑了个半死(凭记忆写出,如有出入,还请谅解):我们新西兰的人去澳洲后,同时提升了两国人民的智商水平。  在新西兰,很多公司都是澳洲公司,比如著名的countdown。实际上从新西兰统计局数据也可以看到,澳洲是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无论进口出口的量都远高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澳洲曾经“友好的”提出两国能不能合成一个国家,被新西兰愤怒的拒绝了。当然两国签证互通,从澳洲到新西兰和从新西兰到澳洲基本上就跟我们跨省走一趟一样。我记得当年查一些数据才晓得,澳洲来新西兰的学生都不算国外留学生。  新西兰对于本地产的东西非常自豪的,一定要在包装上或者广告上大书特书:此乃新西兰原产!或者说尽管原料进口,但是是在新西兰生产!  新西兰的问题在于人口太少。对于中国来说,人口从来都不是问题,所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人口是发展中多么重要的因素,到了新西兰,就会对于人口数量的重要性有深刻体会,人少市场就小,市场机会就少,这是必然的。  所以在新西兰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萝卜一个坑,对华人如此,对本地KIWI也如此,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有知识的新西兰青壮年去澳洲找工作。新西兰也很头疼这种事,这两年的政策是大力吸引本国人才回归,但是效果不大,我家邻居就为了孩子(两个孩子,小儿子身体很不好)在澳洲申请到了薪酬相对较高的工作。  说到小孩子,扯远一点,新西兰很多老人也是帮忙照看小孩的,并不是说老外们就都是孩子全靠父母带,长辈们自己过活。很多老人们们会跟女儿儿子一起帮忙照看小孩子,尤其是到了放学和放假,接送小孩看着小孩玩的老人不要太多。
  期待继续更新  
  搬板凳等更新  
  @会计师在新西兰
13:32:58.0  不错  —————————————  谢谢!会计师也写一写文章我们看看税法啊  
  刚才有朋友问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做中介广告?  不是!  对于移民和买房,如梦的建议一定是到新西兰来亲眼看看。  大投资的事情怎么能够看都不看一眼就投资了呢,各位再相信如梦,我看中的房子不一定是您看中的,我建议的方案不一定适合您。多少人讨厌部分中介就是出国后的路跟之前想的完全不同,吃了不需要吃的苦,花了能避免的钱,何必呢。  办一个旅游签证非常简单,到了奥克兰,您需要的一切信息我才能帮您解决,就算如梦现在人在北京,咱们也只是见面获取更多信息而已,对于这个地方到底适不适合您,投资到底划不划算,我也不敢昧著良心说话。  所以,本帖不是中介广告,的确要移民留学,有中介需求我能帮您联系,但本帖的目的不是广告。  
  说到买房,少说两句。很多华人到了新西兰很快就会全款买房,这没什么不对,但是新西兰的房子与国内大不同。  1:建筑材料不同。房子大致有砖房、木板房(weatherboard)已经石膏板plaster三种。好看的不一定是值钱的,值钱的不一定是好看的。  2:购买方式不同,拍卖和议价两种,中介非常重要,重要性表现在购房手续的完备上,选好中介也非常重要  3:律师审合同的重要性  
  早上过来看看,周一轻松一点,还是讲讲房子吧。  话说plaster,对于这种房子,分年年来看。年间,由于由于新西兰政府的建筑条例修改出现失误,造成一些建筑商使用了防水工艺不佳的木料。另外,这些房子的外牆与木结构之间由于没有预留一定的保留空隙,当水气从门窗介面处渗入而无法排出时,渐渐造成牆内的木料腐烂。漏水房不但出手困难,在内居住也可能因潮湿造成身体不适。1999年以前和2004之后按理说是安全没问题的不过由于华人普遍不喜欢冒风险购买,所以房价上升较慢  
  很不错的帖子呀
  @方如梦
13:53:50  @会计师在新西兰
13:32:58.0  不错  —————————————  谢谢!会计师也写一写文章我们看看税法啊  -----------------------------  好的正在准备写
  还是关于房子,上次说到plaster,给大家上个照片看看,这幅图是典型的新西兰能看到的plaster,漂亮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去新西兰,看不上木板房和砖房,最喜欢plaster的原因。  但是但是,plaster这种房子在华人中没有市场,就算转手能卖出去,也是升值很慢很慢,自己住倒是无妨,但是如果从海外置业或者投资的角度上来看,就不划算了。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看重的是房子下面的地,一块800坪以上的地,就算是plaster又何妨?只不过现在在奥克兰,这么大的地,上面最可能的是60年代的砖房,plaster盛行的时代地已经很紧张了。  所以鉴于土地的无限产权,买房看地,地越大尤其在奥克兰一定潜力越大。当然,地越大价格越高,市场经济谁也不傻就是。  
  来新西兰时间稍微一久,就会不喜欢plaster,为什么呢?因为太过呆板。所以说人的审美是会变化的,千万不要冲动购物。  给大家看一看木板房weatherboard  
  图片小了,不过没关系,能看到和plaster不一样的地方吧,就是墙面。  区分砖房、weatherboard和plaster的方式也就是看外观了,一目了然,基本上不存在一个plaster硬伪装成plaster来骗人的情况。外面看到的是什么,基本上就是什么。中介再能忽悠,他也只是让购房者觉得这座房子的缺点可以克服,优点大大的突出,漏水这种严重问题云淡风轻不是一回事而已,但是房子是什么材质,这种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weatherboard的问题其实跟其他两种房子是一样的,就是板子太薄。我老公有一次发力一拳把墙上砸了个洞,大家在国内房子砸一把,看能留个拳头上的血印子不。然后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外面有个风吹草动一清二楚,隔壁房间打个呼噜就跟在你耳朵边打呼噜一样。  对,新西兰的house没有隔音这种说法。apartment的隔音好一点,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同学曾经被楼下夜半歌声吵得恨不得抄起气枪给他一枪。
  最后来看看可爱的砖房,是不是一看之下就觉得漂亮了?如果觉得不漂亮的话,再看看plaster再看看砖房,看他个十来遍就有感觉了:)  砖房升值最快,但也最贵。因为老砖房一定有一块很大的土地,新砖房一定漂亮的让人流口水,所以砖房永远都比同等环境和条件的plaster和weatherboard贵。  
  买房有风险,审美需谨慎。  买房的时候国内购买经验一定要借鉴,就是为啥离电线这么近?为啥旁边有个污水处理厂?这块地以前埋垃圾的啊,哦哟,这周围居然是坟场!  有人出国了以后觉得这些在洋人眼里应该不是个事情,中介也会云淡风轻的说这在新西兰都不是个事情,千万不要相信这些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抛去对国内的各种不信任,就会发现,国内积攒的宝贵经验国外同样适用。  为啥不要着急买房,你看着上面那个小plaster好漂亮啊,进去一看更漂亮(一套正在出售的房子中介会请公司专门打扮布置,室内布局按天收费非常贵,但是专业的布局就不一样,绝对吸引人,外观再烂的房子里面也会漂亮的令人窒息),然后进拍卖场一看,洋人一件中国人来了连价都不愿意叫,如果没有别的中国人竞争,这房子一拍就是自己的,多爽。  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没有经过仔细查询的房子,凭冲动购物是不理性的,等他三五年房价都未必能起来,自己住心里不爽,投资没回报,何苦呢。  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奥克兰房价今年贵的要死,政府都开始担心房价崩盘了怎么办,所以个人觉得house在奥克兰今年来说未必是好的投资年。还是那句老话,千万不要冲动购物,各国房屋中介都一样,一定能够让你心动,但是千万请相信国内的购房经验,理性购物。
  @qqxnc
21:45:25  很不错的帖子呀  -----------------------------  谢谢!
  @方如梦
13:53:50  @会计师在新西兰
13:32:58.0  不错  —————————————  谢谢!会计师也写一写文章我们看看税法啊  -----------------------------  @会计师在新西兰
07:32:05  好的正在准备写  -----------------------------  期待哦!
  楼主写的很不错,幽默风趣的看完了,继续继续
  @方如梦
13:53:50  @会计师在新西兰
13:32:58.0  不错  —————————————  谢谢!会计师也写一写文章我们看看税法啊  -----------------------------  @会计师在新西兰
07:32:05  好的正在准备写  -----------------------------  @方如梦
08:46:17  期待哦!  -----------------------------  已经开贴了
  不错,关注
  @flyyr-09 13:26:50  不错,关注  -----------------------------  谢谢!
  @mengshiwei
14:47:07  楼主写的很不错,幽默风趣的看完了,继续继续  -----------------------------  谢谢!
  这两天正在跟收垃圾公司掐架,真是酸爽,写来给大家看看咯。  第一周  我们公司坐落在Auckland北岸Rosedale地区,刚搬过来,一个毛利人就走了过来,说她是垃圾公司A,前一个公司就跟他们签的收垃圾协议。然后一周10刀。然后拿出一张纸跟我们说,可以的话就签协议吧。我们也是脑子抽筋了,拿起笔就签了协议,但是匆忙之下,她那个长得跟宣传册一样的文件有几页也没签,她就把所有材料一张不剩全拿走了。  第二周  奥克兰著名的垃圾公司B来人了,跟我们拉了半天近乎,亮价是两周7刀。  我们跟A说,协议刚签,我们尚未拿到正式合同,这个时候协议停止吧,我们要在考察一下市场。  第三周  A左拖右拖,我写了无数封邮件去催  第四周  A经理来信说我要再催他,他就告我去!然后突然间就把我们没签完的那个宣传册一样的文件扫描了一份发了邮件过来,证明我们签合同了。  真是混蛋到家了这件事情。邮件发过来的时候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朋友(有律师资格)刚好来做客聊天,一下就怒了,放眼全球也没见过哪家公司这么跟客户说话的,以律师口吻写了封很不客气的回信,A这货一下怂了,今天给我来了封邮件说,有话好商量,如果B真的出了低价,他们也可以出嘛。  事情还在扯皮,真心后悔一个收垃圾的破事情怎么就这么麻烦搞得,以后再也不跟A有任何瓜葛了。  还是那句经验教训,一定要考察市场,货比三家,然后再签约,哪怕是收垃圾公司。
      周五了,明天马场就又会热闹起来。奥克兰马场本来就是个跑马场,所以叫这个名字。来奥克兰,多多少少会听见马场大名,这就是著名的集贸市场咯!  我去过一次马场,但是因为家住北岸,跑的有点远,同时马场人实在太多了,价格也不见得能便宜多少,所以就再没去过。  到了马场瞬间感觉就回了中国,大妈大爷们拖着中国买菜常用的小筐子和小拉车在买菜,到处都是人啊到处都是人,砍价的问貨的,到处都是嘈杂声啊到处都是嘈杂声。  进马场之前,会有很多个法X功拿着宣传小册子拦路,一般状态下昂首阔步只当看不见的进去也就无妨了。  进去后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东西:水果、蔬菜、各种旧货、从义乌来的各种小商品、儿童玩具、豆腐、中餐制作材料和餐具(从调料到成品应有尽有,囊括祖国南北各地特色)。  以华人为主的各族人民摆着小摊进行交易,实在是蔚为壮观。但是价格貌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在这些地方摆摊的程序和手续也还是简单的,交个摊位费基本上其他就不用管了。  除了马场,以洋人为主的takapuna的集市也很出名,是takapuna一景。我曾经想去摆过摊,所以仔细研究过takapuna摆摊细则,虽然手续简单,但是散摊要凌晨三点左右或更早排队等候才可能有摊位,摊位费倒不贵我问的时候是$30,排队到了以后交钱,餐饮比较麻烦要另算,其他就没什么额外费用了。但楼主实在是起不来就作罢了。有勤快的华人们于是想到了一个主意就是自己去占个摊位然后把摊位二手卖出去,但是这样的生意还是有限。  等有时间,没准如梦哪天晚上不睡觉了塔卡普纳摆一次摊回来给大家汇报咯。
  朋友不错,谢谢您的努力,顶了y6S  
  @jcpbnamn672
16:36:50  朋友不错,谢谢您的努力,顶了y6S  -----------------------------  多谢!
  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种花种菜的事情,新西兰种花种菜是家常便饭啊,后院里有话有菜太正常不过了。  当然,种菜就得施肥,施肥嘛...  洋人貌似种菜的少,但是会将家里的花打理的漂亮至极,我邻居老先生的花园一年四季鲜花常开,错落有致,美极了。我们经常流着口水看他的花园,老先生也很想教教我们怎么种花,无奈我们时间有限,经常东奔西跑,能够按时割草,把现有的花和树木打理好就不错了。  说起来,国人常有一个误区就是中国人爱干净爱整洁,洋人乱糟糟。其实在新西兰,我看到比较乱的房子还真都是国人的,新西兰的房子大家都喜欢买洋人的,整洁干净没味道。咱国人和隔壁邻居印度人,屋子里都会有味道,印度人自不必说是咖喱,国人厨房里的味道也够呛。因为铺地毯的缘故,一炒菜,地毯会吸收油烟,屋子里的味道怎么都不会好闻。还有就是种菜,这个真是一种情结,可是种菜多了以后后院真的比较难看和难闻。虽然很有生活气息,但是谁不想自家的后院长得像童话中花丛围绕的房子呢?    图片来自互联网,侵删。
  马场是华人兴起的么?也算是一种华人聚居的地方?
  这两天太忙,帖子照顾不到之处还请大家见谅见谅。  @mengshiwei据我所知,马场应该是华人兴起来的,但是我没有细查过。洋人那边应该是takapuna的早市更加出名吧。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西兰是什么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