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商贸部门如何突出抓好商贸载体建设旅游开发

武平突出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业态旅游|旅游|业态|建设_新浪新闻
  原标题:武平突出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业态旅游   武平突出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业态旅游
  为进一步满足旅游市场不同的需求,近期,武平积极探索康体、研学、商贸、工业等多元业态旅游发展模式,努力构建景城、景乡、景产统筹互动和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格局。
  围绕康体养生,推动灵洞山建设客家中草药养生休闲基地,白水寨建设“候鸟式”健身度假基地,下东村建设温泉养生基地。
  围绕研学,提升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馆,建设生态文化超市;加快实施珍稀动植园、孔雀谷、星宿古木园等项目;新建中山河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科普宣教带等多样化的主题场景。乡镇和相关部门要依托农业、服务业和工业项目,开发1-2个研学旅游产品。
  围绕商贸,推进竹木藤器、根雕、奇石、泥塑、纸折等民间工艺美术品生产基地以及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展销中心、交易市场等建设。
  围绕工业,推动各工业园区、各大型企业利用其标志性建筑、生产制造过程、特色工业产品和先进管理经验等软硬件资源,培育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观光工厂。重点突出县工业园区不锈钢产业、十方农产品加工、岩前光电产业。
  武平积极培育旅游新模式、新热点,拓展登山运动、低空飞行、森林旅游、房车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鼓励和支持体育、林业、教育、食品、工艺美术、慈善等开发有行业特色的旅游产品,举办有行业特色的各项旅游活动,促进旅游跨界的深度融合。武平县旅游事业局 林婷玉
每次有关“转基因”的报道都会引发观点两级分化非常明显的“论战”,双方似乎难以心平气和地沟通。《知识分子》特独家对话贾鹤鹏,探讨“转基因”问题是如何撕裂中国社会的。
万科的事情,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块肉的事情!
‘学而不思则惘’,如果只是凶猛地吸收知识、狂奔在路上,那总有一天会消化不良的。适当的反省,能让我们积蓄更强大的力量发布时间:日 来源: 选择阅读字体:【大 中 小】 阅读次数:
  东区成立以前,境内已有国营商场和供销合作社。1973年东区成立时由市贸易公司直接负责商品批发与零售业务。1981年市委批准实行市管批发、区管零售的体制,东区始成立商业局接管境内市属商场(店、站)。90年代初成立东区国营商业总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90年代后期成立东区商业经济联合会,注销国营商业总公司,商业企业逐步实行民营化改革。境内供销合作社同时进行改制,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企业。
  80年代初期成立东区集体商业企业公司,接管辖区集体商业企业和厂办商店200余家。90年代集体商业企业迅速发展,占全区商业销售收入的40%以上。个体商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至2000年发展到6000余户,从业人员1.8万人,销售额突破10亿元,纳税1300余万元。
  东区境内除五大百货商场以外,70年代开始由市、区投资兴建集贸市场,至2000年已发展到29个,其中18个主要市场建筑面积共2.6万平方米,年成交金额达3.4亿元。此外还兴建建材、汽车配件、电脑、文化、家具、灯具等专业市场20个,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加上商铺林立的街道市场,东区已形成全市和周边地区的购物消费中心。
  东区境内仅有4家对外贸易企业,外贸商品由畜产品、农副产品发展到钢材(坯)、钒渣、钒铁、钢轨等。2000年出口产品18种,建立长期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有29个。
  东区境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城市风貌、历史文物、民族风情,加上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越条件,特别是冬季旅游得天独厚。除规划建设市内旅游景点线路以外,还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开辟有省内旅游线路5条、滇西北旅游线路8条以及港澳与东南亚旅游常线4条。旅游服务接待有旅行社9家、宾馆(酒店)24家。旅游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东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第一章 经营体制
  第一节 国营(有)商业
  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从成都、重庆抽调的商贸服务人员与其它建设大军同时开进渡口。1964年底在渡口吊桥南的金沙江边搭简易工棚开办渡口贸易商店第一分店(后改为渡口商场)。1965年5月在银江公社建立第二分店,后迁至瓜子坪更名为人民商场。商业战线职工头顶烈日以挑箩筐、背背篓的艰苦营业方式,流动送货到弄弄坪、兰尖矿、朱家包包矿等建设工地。服务项目除销售百货日用品、食品外,还有缝纫、白铁加工、钟表修理、补鞋、刊刻等,两商店年营业额分别在40万元和26万元左右。随着全国各路建设大军不断调进,地方性服务行业随之扩大,相继建立国营商场。
  年东区未设国营商业机构,由渡口市贸易公司直接负责境内批发与零售业务,实行独立核算。1981年根据市委批转市财贸办《关于将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下放给东、西区领导的报告》,实行市管批发、区管零售的体制。9月东区商业局成立。接管大渡口商场、东风百货商场、瓜子坪商场、东风副食商场、荷花池商店(后迁至渡口桥北更名为友谊商场)、大渡口食品站、东风食品站、瓜子坪食品站、大渡口煤店、瓜子坪煤店、渡口饮食服务部(后改名攀花园饭店)、渡口饮食服务店(后改名&巷子深&饭店)、华山旅社、东风旅社、东风饭店、金江旅社、瓜子坪饭店等17个国营独立核算单位,职工共2173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81人。形成点多、面广的商业零售网络。
  年,东区与17个国营商业企业签订第一轮经营承包责任协议书,在饮食行业实行&超定额毛利递增分成,费用定额,超额抵扣&;在食品行业实行&联销计酬,全额提成,浮动工资&;在煤炭行业实行&亏损包干,超额提成,联销计酬,浮动工资&;在百货行业实行&六定到柜,任务到人,超额递增分成&的经营责任制。
  1984年7月建立东区国营商业信息研究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出版《信息动态》资料,指导国营商业的信息工作,并及时提供市场动态。
  年东区商业局多次举办国营商业企业财会、统计、物价、购销业务、核算知识、财务成本等业务技术培训班,受培训247人;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训各种专业人才1214人次。年开办业务骨干柜、组长业务技术培训班7期,学习购销业务、核算知识、作价原则、服务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参加培训共147人;同时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的职工达1237人次,154人取得各种技术职称;举办中级营业员技术培训4期共133人,学习《中国商业地理知识》、《商业核算技术》、《百货商品经营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首批取得中级营业员合格证书24人,选送省高级理论培训班18人,其中12人成为点钞、心算、量布、&一抓准&等技术能手。此外还派出9名企业经理、商业局长到省商业技术学校进行岗位培训。
  1985年以后,国营商业企业实行经理负责,同时推行风险抵押承包,完成第一、二轮承包工作。由于承包到期,指标不配套,东区商业局终止与国营商业企业的承包合同,新签订效益承包责任书,并制定奖惩考核办法。由于购销经营难度大,银行利息调高,税收增加,费用上升,资金运转减慢,让利销售等多种因素,东区各国营商业经营出现滑坡,与上年同期相比,销售额下降13.8%,减少690万元;利润下降37.7%,减少68.5万元。
  1990年瓜子坪等国营商场扩大销售,增加高、中、低档花色品种3100个,商品适销率达95%。同时采取厂商联合、商商联合等形式,举办吃、穿、用、玩等4种类型展销55次,扩大销售361万元。1991年9月在国营商业系统开展&三清&(清商品、清资金、清账目)工作,截至1991年底共清查欠人货款108万元、人欠货款131万元、悬账悬案资金7万元、滞销和有问题商品96万元,采取退换、调剂、加工、削价推销等办法处理积压商品80%,盘活资金,优化库存结构,提高商品适销率。
  1992年10月东区国营商业总公司成立,与区商业局一套人马,实行总公司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对区政府负责,总公司为一级法人,所属10个企业为二级法人。1996年成立东区商业经济联合会,国有商业企业减少到11个,销售收入1.86亿元,税利583万元,上缴税金570万元。1997年3月东区国营商业总公司注销。
  东区国营商场 、食品站一览表
  表6-1-1
  第二节 供销合作
  1965年7月,渡口市供销合作社建立,与省供销社渡口采购站为一套机构,以下未设置区级供销合作组织。1966年7月,遵照商业部长姚依林&渡口地区财贸体制的设置要适应渡口的行政企业合一、统一领导的特点,尽量简化&的指示,渡口市供销合作社与市百货公司、市仪器公司、市石油公司合并,成立渡口市贸易公司。
  日,恢复渡口市供销社。同时将境内的土产、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杂品、中药材经营组织划归市供销社管理,外贸站归市商业局管理。1980年市供销社将市农资日杂公司和土产废旧物资回收公司重新分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日用杂品公司、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干菜果品公司、土产棉麻公司,各公司地址皆位于东区大河北路。1983年市供销社改制为农民群众的合作商业组织,成为经济实体。1984年5月成立市农副土特产品贸易中心,12月26日建成以川滇两省供销社企业为主体,集体、个体商业横向经济联合的川滇企业联合公司。1996年1月境内的市物资回收公司、日杂公司、川滇公司、副食果品公司、农贸中心、烟花爆竹公司等13个经营性和综合服务性公司划交供销社管理;国贸大厦、供销社建筑公司和供销社&不夜城&由市政府统一管理。1997年7月开始改制,1998年副食果品、日用杂品、国贸大厦等12个公司全员解除劳动合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企业。至2000年14户供销社企业全部改制。
  第三节 集体商业
  一、区属集体商业
  1982年12月,东区集体商业企业公司成立,接管辖区集体商业企业262个,厂办商店23家,从业人员1800余人。1983年实现销售收入1474万元,创利32万元。1984年将23个厂办商店改为各主办单位集体企业,仍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集体商业企业公司只负责管理街道办事处所属商业企业和15个厂矿、机关办的集体商店,监督有关政策的执行并进行业务指导,每年度下达销售、利润指标。1984年东区商业局专门开办培训班培训集体商业会计46人。
  1994年1月,辖区集体商业企业发展到264个,经营网点348个,从业人员2000余人。全年销售收入9716万元,同比增长177%;实现税利346万元,同比增长151%。1995年集体商业企业销售收入11982万元,占全区商业销售收入26965万元的44.4%。1996年3月集体企业发展到494个,销售收入13500万元,上缴税金222万元。
  二、攀钢集体商业
  日,经攀钢批准,企业公司机关增设商业科,1981年8月在攀钢厂区内的钢花村、向阳二村和渡口火车站兴办10个综合商店、理发店、肉店、菜店、水果店、饮食服务店。1982年5月,企业公司接管渡口市委招待所兴办的大渡口商店,1985年9月成立商业公司,统一管理公司所属商店和商业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94年1月攀矿并入攀钢,原攀矿实业公司所属商业公司并入钢城企业总公司商业公司,至1995年底,商业公司管理商业网点80多个,共有职工946人,形成以零售为主,批发、代销、代购为辅的经营体系。2000年有综合商店、商城、商场26个,遍布攀钢各生产、生活区域,另设瓜子坪经营部、工贸经营部和建材经营部,在岗人员702人,全年经营总额5500余万元。
  第四节 个体商业
  1979年东区境内个体商业户开始出现,主要经营百货、副食、日杂、土产、饮食、豆制品加工等。80年代相继在大渡口、炳草岗设立摊位经营工业品。1996年1月建成大渡口综合市场,占地6000平方米,500多户个体经营者入场,从业人员1180人,年成交额6060万元,上缴税金125万元。
  随着国家关于个体商业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境内个体商业发展迅速。1996年全区个体户发展到3198户,其中个体商业企业2134户、餐饮业804户、其它服务业260户。2000年个体商业达6238户,其中从事商品批发及零售4456户、餐饮业863户、其它服务业919户。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有18户,营业面积18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8万多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上缴税金1314万元。
  第二章 行业经营
  第一节 粮 油
  一、粮油企业
  1964年11月由成都调来13名粮食职工组建弄弄坪粮店,是为境内第一个粮油食品店。1965年7月渡口市粮食局成立。70年代境内相继建立弄弄坪、渡口、炳草岗、密地4个粮站和炳草岗粮油仓库,密地粮油调运站及32个粮店。80年代中期设立粮油供应公司、议购议销公司、收储公司和饲料公司,境内共有粮油职工800余人,承担粮油购、销、调、存及加工任务。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粮食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90年代将国营粮站和公司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1999年11月,密地国家粮油储备库建成,总投资3517万元,2000年4月投入供用,年库存粮油2万吨以上,解决了攀枝花粮仓不足的矛盾,为宏观调控储备了粮源。
  二、定量供应
  建市后,按照国家的粮油政策和《城镇粮食暂行规定》,对城镇居民按月定量标准供应粮油,粮食供应标准:特殊重体力劳动者22.5~27.5公斤、重体力劳动者17.5~22公斤、轻体力劳动者13~17公斤、脑力劳动者12~14.5公斤、大中学生13~16.5公斤、一般居民和10周岁以上儿童11~13公斤、6周岁以上至10周岁儿童10~12公斤、3周岁至6周岁儿童7.5~9公斤、3周岁以下儿童4~6.5公斤。食油供应标准:60年代每人每月0.2公斤,年0.25公斤。同时实行粮油凭票证购买制度。1996年取销定量供应,粮、油票证不再使用。
  三、粮油市场建设
  1998年9月,在炳草岗建成攀枝花粮油中心批发市场,粮商最多时达到25户,年经营总量4万吨以上,基本形成以中心批发市场为主体,粮店、集贸市场、超市等为服务网点的粮油流通体系。价格随行就市完全放开,市民可自由选购满意的粮油和制成品,搞活了粮油市场,方便了居民生活。
  第二节 百 货
  一、经营概况
  1981年东区接管渡口商场、东风百货商场、人民商场(瓜子坪商场)、东风副食商场、友谊商场5家国营商业企业,主要经营大小百货、文化用品、布匹3个大类商品。后扩大到烟、糖、酒、罐头等近4万多个品种,从多方面、多层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鞋类由六七十年代的布鞋、胶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款式的皮鞋;服装由青蓝二色逐渐向多花色改变,顾客也开始讲究格调款式;衣料从纯棉、丝麻织品逐步普及羊毛织品,高级人造棉、化纤织品、混纺织品。
  1986年东区5家直属国营商场通过协商,签订联购分销合同17份,联购商品30多种,成交金额21万元。是年6月东区商业局首次举办零售企业商品调剂会,参加单位24家,展出商品442个,成交金额14万元。同时在瓜子坪商场召开东区商业系统首届商品交流会,有东区、西区、会理县等245个全民、集体、个体单位参加,成交业务125笔,金额14万元。9月东风副食商场召开商品交流会,来自区内外近50家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单位,交流商品共1300多个,成交金额13万余元。
  1988年1月、4月、7月和9月市内出现4次抢购风,仅此4个月销售金额即比上年同期增加522万元。
  1993年以后,逐步建立以企业为基础的横向联合和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采取联购分销、分购联销、联购联销、联合展销等多种经营形式,打破地区界限与国营、集体、个体界限,走联合发展之路,运用现货、期货、代销、经销、联营、展销等形式组织商品,与邻近10多个县建立批发业务关系。与省内外近500家工商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自组货源占总购进量的50%。各商场增设网点、装修门面,想方设法促进销售,如采取摆摊设点、送货上门、商品分零、代客加工、代客包装、代客裁剪等便民措施,建立经济户口和三包制度(包退、包换、包修商品);举办供货会、选样定货会、展销会及有奖销售、储贷销售,积极做好商品跟踪和售后服务。
  二、主要商场
  渡口商场 1964年11月开业,对外称为渡口11号信箱附8号,系建市后最早开办的国营综合商店。当年25名职工在渡口吊桥金沙江南岸搭建干打垒简易工棚12间,营业面积约1 00平方米,经营日用百货、食品、蔬菜兼营饮食、旅社、理发、照相、缝纫等行业,年营业额约40万元。商业职工发挥&背篓商店&精神,开展流动服务,为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作出积极的贡献。1966年2月,商店服务员王燕秋被评为市&六朵金花&之一,这建市以来首批市劳模之一。日迁至大渡口街定名为渡口市第一商店,为全市最大的百货商店,营业面积4524平方米,职工增至326人,经营品种5.56万个,年营业收入574万元,比建店初期增长了14倍。1971年3月,按上级要求,食品、蔬菜、饮食、手工业等从综合商店分出,由市专业对口公司领导,1976年更名为大渡口商场,1985年改为渡口商场。1988年4月渡口商场率先推行&内部银行&,引入银行的管理体制,使商品定额管理上升为资金管理。1993年商场职工387名、扩展为2个营业部、3个独立核算分场(炳草岗分场、临江路分场、大梯道分场),年销售额达6500万元,税利288万元,跨入四川省百强零售企业行列。同年商场拆除重建,1995年9月新建渡口商场营业,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新增服务项目35个,扩大花色品种2万多个。翌年销售额1.17亿元,实现利税420万元。1997年底市政府同意渡口商场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商场资产总额1376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4147万元,固定资产9175万元,职工826人,新增35个项目,经营品种达3万多个。
  渡口商场30年间共创利润1298万元,先后获省&无假冒伪劣商品商店&、省政府&执行物价政策、法规优秀商店&、&百城万店无假货商场&称号,被省政府认定为&零售贸易企业最大规模20强&,省工商局评定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人民商场(瓜子坪商场) 位于东区瓜子坪,前身为渡口市二商店。1965年5月成立,商场下设攀枝花、五道河两个独立核算分场,职工共382人,总营业面积3066平方米,资产总额1280万元,其中经营资产5570万元,非经营性资产278万元。主营百货、副食品、医药、五金家电、文化针纺、土产日杂、日用化工等商品达1万余个。1988年后新增净资产447万元。1986年6月承办东区首届商品交流会。1997年改制为人民商场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9月被金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收购实现民营。
  商场曾先后获省商业厅&红旗单位&、省政府&百城万店无假货商店&、省级文明单位和市政府&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称号。
  攀枝花市百货公司 位于东区五十四公里(大河北路五村)。1966年1月,渡口市人民委员会撤销特区在仁和建立的渡口贸易商店,分别成立百货、食品、石油等公司。百货公司主要经营商品批发兼零售,实行独立核算。计划经济时期按国家二级商业批发站对待。60年代仅经营1000余个品种、4000余个花色,年均营业额1450万元左右。70年代经营花色品种发展到万余个,年均营业额3800万元。1981年市政府将零售商场全部下放到各区县后,百货公司转为纯批发业务,承担全市国营、集体和个体百货商品供应,并与川滇两省40多个州县建立业务联系,经营品种达3万多个,1985年销售额为7276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厂商间流通环节减少,1988年至1991年1月,公司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攀百大厦,由批发为主改为零售为主,经营面积14790平方米,年营业额上亿元,职工536人。1995年再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店堂,增大营业面积。随着民营商家猛增,市百货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逐年消失,1998年改制为股份制商业企业,更名为攀枝花市百货有限公司。
  友谊商场 1970年建立荷花池商店,1986年迁至渡口桥北更名友谊商场。总资产743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23万元,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职工172人。年累计销售额6741万元,实现利润120万元。1997年8月改制为友谊商场有限责任公司,后被高川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实现民营。
  友谊商场曾先后获省政府&无假冒伪劣商品商店&、&百城万店无假货商店&和市政府&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称号。
  东风百货商场 位于东区烂泥田,1971年5月成立,建筑面积6644平方米。1991年曾在东区文化馆三楼设立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江南分场。 1995年职工330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1996年经济效益开始下滑,月亏损100多万元,占同期国有商贸企业亏损总额的66%。是年改制为东风商场有限责任公司。26年间累计销售额24843万元,实现利税1853万元,固定资产由创建之初的150万元发展到601万元。2000年10月东风商场整体转让给市玲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实现民营。
  东风百货商场曾先后获省政府&推行物价政策法规优秀商店&和&执行物价政策法规最佳商店&称号。
  攀枝花贸易中心 位于炳草岗新华街,成立于1985年,为市属股份制商业企业,中心大楼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三层营业大厅面积4960平方米。主要经营五金交电、化工建材、文百针纺、服装、日杂、医药、副食品等20余大类13500种商品,职工最多时320余人,固定资产917万元,流动资金900万元。1993年销售额3600万元,利税300余万元。攀枝花贸易中心为全市最早的股份制试点企业,曾被列为四川省100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化管理试点企业之一。2000年后拆除重建。
  年区属五大商场经营情况表
  表6-2-1 单位: 万元
  第三节 食 品
  一、肉食 禽蛋
  1981年东区商业局从市食品公司接管大渡口食品站、东风食品站和瓜子坪食品站,负责东区肉食和禽蛋食品供应,从业人员325人。3个食品站财务管理由市食品公司实行&一条鞭&核算体制,省财政每年给肉食品补贴指标,节亏不留,超亏实报实销;鲜蛋节亏提成,超亏不补。东区对各食品站只负责人事管理。1984年6月,瓜子坪食品站收购家禽3488公斤,鲜蛋1174公斤,总金额37258元。为防止短斤少两,1986年新增电子秤106台。各食品站实行&双承包&、&双百分&、&双挂钩&的经营责任承包制,青年服务队把柜台服务延伸到老工人、老干部、伤残人家中,建立预约肉食供应卡205户。
  1988年3个食品站分别更名为大渡口食品公司、东风食品公司和瓜子坪食品公司。1990年后坚持一业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增设副食、餐厅、旅社等门点12个,以适应开拓购销市场和猪价放开的需要。每年深入农村收购活猪2万多头,鲜蛋、化猪油、腌腊制品660吨,保证城市供应。1994年6月,在炳草岗、倮果、新农村等8个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置生猪定点屠宰场,实行集中检疫,统一收费,分散经营。
  1996年1月撤销渡口食品公司、东风食品公司和瓜子坪食品公司,成立东区食品集团公司,实行连锁经营、统一进货、统一作价、统一核算、统一纳税和统一管理。8月改制组建金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1997年金联食品新大楼竣工。1999年金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被个人整体收购,实现民营。
  二、糖果 饮料
  60~80年代辖区食糖、糖果、糕点、蜜饯、果脯、乳制品、干果、罐头、饮料等副食品货源紧缺,主要由渡口贸易商店统一采购后实行凭票供应。1965年人均年消费食糖不足1公斤,到1985年提高到2.1公斤,糖果糕点5. 4公斤。期间饮料消费(含白酒、黄酒、红酒、啤酒、果汁)由1. 8公斤上升至4公斤。1988年以后,国家一方面深化企业改革,一方面逐渐调整各类副食(含肉食)价格,使副食品日渐丰富,供需矛盾缓解。90年代以后各类副食品敞开供应,不再使用票证。
  境内主要的副食商场位于东区烂泥田,1971年建立,1982年正式定名为渡口市东风副食商场,为东区直属五大商场之一。资产总额651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552万元,非经营性资产99万元,营业面积1746平方米,职工129人。1986年召开批发供货会,与云南省10个县的商业企业一次成交13万元。1987年采取措施与大姚、永胜等10个县级贸易公司建立业务往来,批发销售额143万元。1988年后新增经营性资产250万元。年累计销售额6504万元。1989年经济效益开始下滑。1997年被高老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收购,实现民营。
  第四节 生活用煤
  建市初期境内居民生活燃料以散煤、木柴为主,焦炭、煤油为辅。1971年5月,市煤建公司组织生产蜂窝煤供应境内居民。1972年开始加工煤球,1974年购置80型蜂窝煤机,质量提高,销量成倍上升,1981年境内居民生活用煤基本实现型煤化。是年东区商业局从市煤建公司接管国营渡口煤店、瓜子坪煤店,职工98人,打煤机5台,负责境内的型煤生产和供应。
  年推行&亏损包干、定额自理、工资浮动&的经营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主动送煤到楼33万个、232车次,参加送煤人员980人次。4年间生产型煤3200万个,销售3100万个,基本满足境内消费者的需要。1986年11月煤建行业调整,将渡口煤店和瓜子坪煤店移交市商业局煤建公司直接管理。1987年以后,境内煤气供应逐渐取代居民生活用煤,至2000年仅有少量民营蜂窝煤厂继续生产。
  第五节 五交化
  1973年东区成立前后,辖区内一直由市五交化公司经营五金机械、交通电工器材、家用电器和化工原料四大类商品,除家用电器外,主要服务于工业生产及城市建设。1978年前货源基本靠商业系统内部调拨,进货渠道单一;改革开放后业务发展较快,经营品种增加,购销总值逐年增长。在经营销售中,各门市重视商品更新换代、调整库存结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主要商品有建筑五金、工具、水暖器材、机械配件、消防器材、标准紧固件和杂件等五金类商品;灯泡及灯具、室内电器及安装材料、电工器材、仪器仪表、开关、交通器材零配件、家用电子器具等交电类商品;化工原料、染料、油漆等化工类商品。
  随着家用电器的发展,经营品种由晶体管收音机、电扇发展为半导体收音机、黑白电视机,80年代后进一步扩大到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商品的新品种、新工艺、规格款式不断推陈出新,销售比重逐年上升。在销售方式上采取展销会、供货会、定人定点下厂联系,开展余缺调剂、分期收款、有奖销售、优惠奖售、批量作价、以旧换新等方式扩大销路。销售对象以大中型厂矿为主,扩大到小型工厂、街道工业;批发以国营为主扩大到集体、个体。销售业务由零售兼批发转为批发为主兼营零售。1998年市五交化公司改制为五交化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国有民营、国家控股的经营方式。
  第六节 石 油
  境内工业用油70%以上来自西北的兰州炼油厂、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其余来自大庆、北京等地。约90%由中国石油攀枝花销售分公司供给,或由攀钢等大企业自行采购,小部分由其它社会经营单位供给。主要用油为汽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润滑脂,境内最低气温一般在0&C以上,用油无需冬夏换季。
  1965年2月,攀枝花石油公司在五十四公里修建露天桶装油库,进出油全靠人工作业。1966年12月建成钢架桶装库房,年吞吐量2万余吨,至1970年达到7万余吨。1974年建成金江油库,年吞吐量逾10万吨。1983年以前,石油制品实行统购统配政策,销售渠道单一。1983年石油行业开拓高价油市场,石油供应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改为以平价油计划分配为主、高价油市场调节为辅。1987年6月投资77万元建成炳草岗加油站,可加70号、90号汽油、0号柴油和润滑油。9月建成五十四公里润滑油零油服务部,主营润滑油。1990年11月密地桥加油站建成,总投资90万元,年售汽、柴油5000吨。1991年石油经营放开,计划内指标逐年削减,计划外油料逐年增加,石油价格由计划内、外的双轨制逐步转为市场调节价,由企业随行就市自行定价。大企业的自用加油站改为对外加油,境内五十四公里、马坎、倮果等加油站相继建成。1993年国家取消计划内平价、高价汽油和工业用平(高)价柴油,只对&粮挂油&和农用柴油保留计划内价格。石油市场放开后,社会经营石油成为热点,新建加油站迅速增加,生产运输企业自用加油站普遍改为对外经营,年底东区境内共有加油站(点)15个。1994年攀钢等大企业自行组织油料购销,石油市场相对缩小。炳草岗加油站年销售石油4000余吨,税利178万元,效益居同行业之首。1995年成品油市场进行整顿,境内保留攀枝花石油分公司等3家成品油经营单位。同时实行电话购油业务,开展红旗加油站创评活动,炳草岗加油站以效益高、服务好成为全省第一批红旗加油站之一。1996年入川石油资源减少,为开辟新的进货渠道,石油公司与广东茂名炼油厂、湛江炼油厂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1997年油品货源时紧时松,油价大起大落,油品进货集中在北京、兰州、乌鲁木齐等地。1998年攀枝花石油公司上划中央,归四川省石油集团公司主管。1999年推行企业资产重组,原国有资产划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国家对境内成品油经销单位进行清理整顿,重新颁证,中国石油攀枝花销售分公司成为境内成品油主要经营单位,其次有民营企业互创石油公司租赁攀枝花汽车运输公司下属4座加油站。是年境内有14座加油站取得省&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资格&。
  第三章 市 场
  第一节 集贸市场
  1964年以前,境内尚无集贸市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搞副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把自发的集市当作&阶级斗争阵地&,工矿职工的后勤保障由单一的国营商业供给。商业部门从外地组织货源,境内城镇人口凭票证购买蔬菜、日用品和农副产品。东区地处工矿企业中心,厂矿、学校多,国营和厂办商店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于是有近郊农民背着蔬菜、水果等沿街巷、路段出售,形成自由市场。1975年东区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分片划段指定集市贸易区域,宣传省、市贸易管理规定,整顿、维护市场秩序,管理市场卫生,调解市场纠纷。
  1979年渡口桥南、瓜子坪、东风形成小型农贸市场。80年代向阳村、荷花池、金江、炳草岗、瓜子坪、东风、华山逐渐形成较大的集市,每天到市场交易数千人。1980年12月,市政府投资修建的第一个农副产品室内市场&&华山市场开业(1984年6月因改建农贸中心停用)。1981年境内集贸市场发展迅速,炳草岗、荷花池、金江、大渡口、五十四公里、五十一公里等地相继建成有一定规模的集贸市场,年成交量5000多吨,成交金额303.4万元,上市品种近百个。1982年五道河、密地桥北、选矿厂区、倮果自发形成农贸市场。1983年市政府和大企业投资将建设街等露天市场改建为遮阳市场。2000年东区集贸市场发展到29个,其中18个主要市场建筑面积为26022平方米,投入资金2469万元。除由企业投资约31万元建设的5个市场外,主要由各级政府部门投资建设。
  1988年东区各集贸市场成交量19250吨,成交金额5240万元。1990年成交量24830吨,成交金额12975万元,上市品种 139个。2000年成交量392110吨,成交金额34246万元,上市品种158个。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分别比1988年增长1.04倍和5.54倍,东区集贸市场日益繁荣。
  东区城区主要集贸市场建设情况表
  表6-3-1
  表6-3-2
  第二节 专业市场
  90年代初境内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开始走向专业化。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下达后,区委提出把地处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建设专业市场的发展规划。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筹措资金,采取大、中、小结合,专业与综合结合,永久型与简易型结合,&新、扩、改&结合的办法促进市场向多类型、专业型的方向发展。2000年境内有专业市场20个,分为小商品、建材机电、文化用品、家具、水果等15个大类,建筑面积28.48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开发摊位2260个,从业人员5400余人。
  2000年东区境内专业市场分布情况表
  表6-3-3
  第三节 街道市场
  改革开放后,市、区政府对主要街道市场进行规划建设和规范管理,商铺林立、特色鲜明,逐步形成全市的消费中心。
  大渡口街 位于渡口桥南至东区政府右侧,全长1200米。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建设指挥部曾设在大渡口,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人及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视察、工作多下榻于此,相应的招待所、商店、银行、饭店、书店、影剧院陆续建成,年为全市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最早的商业贸易中心。市革委机关迁出和东区机关迁入后,常住人口保持在3万人左右,由于全市最大的百货商场座落在街之中段,仍为充满生机的黄金口岸。年建成东区民营经济区,占地6000平方米,设货架385个,个体经营户500多户,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黄金首饰,从业人员1200余人。2000年民营商品成交额6545万元,连同国营商业营业额逾亿元。
  瓜子坪街 位于东区瓜子坪,全长430米。60年代中期,数万职工云集兰家火山、尖包包开发铁矿,因瓜子坪地势平缓适中,国营商店、粮店、煤店、书店、饭店以及邮电所、储蓄所相继开业。70年代攀枝花矿山公司在瓜子坪成立,片区居民骤增,为解决随迁家属子女就业问题,开始兴办集体商业网点。改革开放后,以瓜子坪商场(人民商场)为主体的国营、集体、个体服务网点达80余家,经营项目有百货、服装、餐饮娱乐等40多项。90年代为改变沿街设点脏、乱、差状况,瓜子坪街办投资40多万元在青年路开辟个体商业一条街,设固定摊位72个,既疏通阻塞道路,又为一批待业人员找到了生活出路。2000年仅青年路个体商贩即达140多户,年成交额1500多万元。
  炳草岗大梯道 1982年12月,炳草岗大梯道建成。梯道南北走向,中间为绿化带,设有喷泉、雕塑,东侧依地势错层修建10幢建筑物,总面积1.5万平方米。年西侧又建成2幢楼房各19层共4.84万平方米。其1~4层及负一楼共开发商屋面积9000余平方米,入驻商家240余户。梯道两旁及周边片区陆续开发的商铺以专卖为主,有台湾哥弟专卖店、自由鸟专卖店等,形成较有特色的精品服装专卖市场。
  炳草岗商业街 1993年开展&三优一学&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市政维修管理处将沿街小商品摊贩集中在中心广场东侧临时用地统一管理。1994年开始设置摊位,并逐步加以规范。至2000年建筑面积达1.06万平方米,开发商业摊位700余个,经营服装百货等商品,以特色品牌专卖店和小商品为主,兼有饮食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1500多人。因毗邻广场,平时人流不断,节假日更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按经营面积划分:品牌店占32%,小商品百货占56%、餐饮服务业占12%。
  金福街 位于境内大河北路五十四公里(原市木材加工厂厂区),占地30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经营面积4万余平方米,拥有1056个门面和408个固定摊位。年经过3年开发,已完成一、二、三期工程,形成源昌小食品、金福小商品、金福日杂品及鞋类、服装等七类商品批发及零售市场,经营品种以中低档为主,入驻商家800余家,从业人员1500多人。
  第四章 对外贸易
  1978年前,境内对外贸易业务由市贸易公司土产经营部代理经营畜产品、农产品和土特产品出口。1979年钢材出口试销成功,出口商品结构转为以工矿产品为主。1980年钢材(坯)、钒渣等工矿产品开始批量出口。1985年东区生产的玻璃器皿首次与外商签订供货合同。2000年境内完成进出口总额1.78亿美元,其中区属工业企业出口额仅67万美元,其余多为攀钢的进出口业绩。
  第一节 外贸机构
  东区境内有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4家,即攀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攀枝花对外经济贸易公司、攀钢钢城企业总公司、攀枝花新同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3家,即攀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十九冶和攀枝花建设总公司。
  第二节 主要外贸产品
  年境内对外贸易主要是畜产品、农副产品,兼营工矿产品;年,主要有钢材(坯)、钒渣;年有钢铁、钒铁、硅锰合金等工矿产品及花岗石、硅铁、硫酸钡、玻璃器皿等十余种产品。年有钢材、五氧化二钒、钢轨、钒铁等出口到日本、印度、新加坡、缅甸、泰国、韩国等国家,合计出口创汇12690万美元。1993年进出口贸易额为15400万美元,在巩固老产品重轨、型钢、方钢、钒制品的基础上,出口呈现多元化,按国际铁路联盟[UC]标准生产的钢轨首次出口印度,氧气出口美国,化工产品工业萘首次出口德国。1994年进出口总额18002万美元,出口市场有香港、台湾、日本、缅甸、印度、韩国、泰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钒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为25%,攀钢成为东南亚、南亚地区钢轨市场及台湾含钒方钢和锻造圆钢的主要供应商。年进出口总额共5.8亿美元,出口主要产品有钢铁、铁合金、锻钢件、硅铁、花岗石、苴却砚、锯材以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钼铁等10余个品种,销往荷兰、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奥地利等2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53425万美元,出口产品种类达18个,与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进出口贸易关系。红杉钒制品公司、金江冶金化工厂的钒制品为区属企业出口大户。
  第五章 专营商业
  第一节 盐类营销
  年,东区境内各类用盐先后由渡口贸易商店、市贸易公司、市副食品站供应。盐业运销站为省盐业公司直属企业,负责从省内外调盐,批发供应各类用盐,满足市场需要。
  1973年开始经营加碘盐,1979年全部销售加碘食盐。1983年盐业批发部改为盐业公司经营批发部。1984年贯彻《食品卫生法》,境内全部供应小袋精制盐。是年9月为满足多种需求,开始组织供应调味盐,有肉汁盐、海鲜盐、麻辣盐等10多个品种。1987年食盐零售点迅速增加,12月境内出现食盐抢购风,但从未脱销。1991年组建四川省盐业总公司攀枝花分公司渡口支公司,负责东区境内食盐批发供应和盐业市场管理。日至5月3日,境内又相继出现食盐抢购风,渡口支公司日销售最高时达180多吨。通过向用户宣传盐政管理政策,解除涨价疑虑,迅速平息了抢购风。1994年国家将盐税改为增值税,实行食盐专营,工业盐计划管理,加强碘盐供应管理。日盐业主管部门与东区卫生局在五十四公里商业区、大渡口等地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宣传,境内全部供应加碘盐。1997年2月盐政部门与东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联合对境内食盐市场进行整顿,打击贩卖私盐,对专营商品由专营单位实行严格管理。日执行食用盐新标准,境内普遍供应复合膜袋装食盐。
  第二节 酒类营销
  70年代境内酒类批发业务由市贸易商店、食品公司等实行专门经营。经营食用酒有白酒、果汁酒等。白酒实行凭票供应,每人每年定量标准为1.8公斤,同时市场上有红苕干酒和甘蔗皮酒销售。1978年白酒每人每年定量提高到4公斤。高中档、名优酒由滞销转为紧俏,供不应求;低档酒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低度果汁酒销量上升,烈性酒销量下降。1983年成立市糖酒公司,负责全市酒类专卖业务。1988年国家提高名酒销售价格,名酒销售趋于平缓,其它中档酒和果汁类酒、啤酒销量逐年增长。
  1993年6月成立东区糖酒专卖局,与东区商业局合署办公,属区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受市糖酒专卖局业务指导。9月成立东区糖酒公司。1998年成立东区酒类管理局,负责境内酒类管理和执法工作。年东区酒类专卖管理局共举办酒类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培训班16期,培训4800余人,核发酒类产销许可证11份,国家名酒经营许可证630份,没收、销毁假酒、假冒名优酒1200余瓶。
  第三节 烟草营销
  国家对烟草实行专营,1984年前境内云南烟销量占总销量96%以上,1984年1月、3月省烟草公司渡口分公司、渡口市烟草专卖局在境内相继成立,负责卷烟批发,行使烟草专卖监督管理权。
  市烟草公司成立后增大川烟销量,同期个体零售卷烟摊点增多,高档、名牌卷烟销量增大,市面价格高于国家定价。1988年国家提高名牌卷烟价格,实行浮动价。1993年全国最大的卷烟生产企业&&云南玉溪卷烟厂在东区选定2个特约经销点推销云烟,价格低于境内市场价格。1994年12月在炳草岗商业街成立烟草分公司第一经营部,行使烟草专卖职能。1997年确定省外烟以云南玉溪、昆明、春城烟厂产品为主;省内烟以成都、什邡、西昌烟厂产品为主,将市面上销售的80个卷烟品种精减为40个品种,确保畅销牌号的市场份额。1999年迁移扩建炳草岗经营部,全面推行送货服务。2000年增设瓜子坪批发部,初步形成分布合理的卷烟销售网点。
  第六章 餐饮 服务
  第一节 餐饮业
  建区初期,境内餐饮服务业归市饮食服务公司管理。1981年东区商业局接管市属7家饮食服务企业,职工603人,包括饮食、照像、旅社3个行业、52个门点。1982年饮食服务行业推行&利润包干上缴,超额全留,亏损不补&的管理办法,企业对各门市实行&超定额毛利递增分成,费用定额抵扣&的经营责任制。同年12月攀花园培训餐厅首次举办出国定型菜品展销,有熊猫戏竹、锦江里脊、三峡金鱼等15个特色品种及定型菜品40个、小吃点心20种、腌腊制品30种、凉菜制品20种。1983年2月,攀花园厨师袁成寿被推荐到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工作3年。同年3月,美国费城中华文化中心邀请攀花园饭店一级厨师方太琪、三级厨师钟俊杰等3人赴美国费城举办春酒会,历时6个月。1984年10月,攀花园饭店、渡口饮食店、华山旅社3个单位合并,由攀花园饭店统一管理。1987年区属4家国营饮食服务企业移交市饮食服务公司管理。1988年后饮食业改革逐步深化,国有、集体、个体经营,竞争激烈。各店更新设备,改进服务态度,增设品种以招徕顾客。90年代后民营个体饮食企业和网点成为全区饮食行业的主力。
  东区境内老牌饭店有渡口饭店、东风饭店和攀花园饭店等。
  渡口饭店(巷子深) 位于大渡口街中段,为境内最早的国营饭店。1964年底从成都、重庆财贸系统调来的20多名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在金沙江边开办席棚商店、饭店(60~70年代与渡口商场同为一个单位),1967年迁至大渡口街。改革开放后建立竞争机制,分设渡口饭店与&巷子深&两个餐厅。1993年投资1200万元饭店拆除重建,1995年9月新楼建成开业,建筑面积达5960平方米,增设巷子深宾馆。1996年12月,渡口饭店参加全省第二届烹饪技术比赛,菜品&银龙蟹肉鱼翅&获银牌,&凤眼鸽蛋&获金牌,并获团体第二名。&蒜泥白肉&、&火锅鹅肠&&什锦开味坛&、&山药饼&等被市烹饪协会命名为名菜(小吃)。同年&巷子深&注册国家商标。1997年职工近200人,营业额1100万元,纳税100多万元,被四川省旅游局评为特级饭店、省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998年改制为渡口饭店有限责任公司。
  东风饭店 位于东风冶金街51号,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方便流动作业职工就餐、理发及住宿而兴办的国营商业企业。在建设施工紧张期间,饭店将热饭熟菜送到工地,被誉为&扁担餐厅&。80年代年均营业额50万元,1993年在市劳模何德琼的率领下,仅餐饮部的营业收入就达62万元。1996年拆除旧楼,投资1300多万元在原址上修建13层7000多平方米的新饭店,更名为东风商业大厦,经营项目除保留传统的餐饮、理发、住宿外,适应市场需要增加百货销售,职工约200人,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1998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后完全民营化。
  攀花园饭店 地处东区政府所在地的大渡口街,1972年建立。以经营正宗川菜为主,独创名菜有芙蓉鸡片、攀花海参、密汁木瓜等品种,色、香、味、形独特。1983年增加名厨、名菜挂牌服务,每天提供12个菜品,由消费者自己选择菜品和厨师,同时推出上门举办家庭筵席的服务项目。附设培训班共培训等级厨师22人、厨工150多人。1985年参加全国第四届烹饪技术比赛,其中凤眼鸽蛋、什蔬双烩、什锦回锅肉等菜品分别获金奖、银奖和铜奖;参加四川省川菜烹饪技术比赛,获奖名菜、名小吃品种达20余个。攀花园饭店先后评为省级卫生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优秀企业。
  炳草岗好吃街 位于炳草岗二街坊至人民街电影院之间的花城中街,全长约500米。80年代十九冶机关从弄弄坪迁炳草岗,修建住宅区逐步形成街道。1988年河南人崔振洋最早在此开办姑姑婷餐馆。随后东区人民街小学、市电影公司、市国家安全局等单位相继修建临街商屋,由于交通方便、人口稠密,街道日渐繁荣。乐山名食、久久小吃、重庆面庄、天津包子、刘记冷锅鱼、大同香辣鱼、蓉城家乡连锅鱼、贵州风味馆、老妈蹄花、原林野菌王、大家乐、重庆鸭肠王、成都连锅庄等地方风味餐厅先后在此开业,形成全市最大的好吃一条街。
  姑姑婷酒楼 1988年开业,位于炳草岗二街坊好吃一条街上段,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可容纳240人同时用餐。以经营中餐为主,特色菜有江水鸭、白果鸡、手抓排骨、盐边砣砣鸡等,年营业额200多万元,先后获四川省百家文明个体户、攀枝花市诚信文明个体户等称号。
  梨园祥酒家 1998年于炳草岗好吃一条街开业,后迁至人民街。占地近2000平方米,可容纳400人同时用餐。以中餐为主兼营快餐,主要经营川、滇、粤菜肴,年营业额500万元左右。
  稻香村酒家 1999年开业,位于炳草岗好吃一条街下段 ,营业面积约50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用餐。主营中餐,知名菜肴有脆瓜肚串、豆花肥肠、瓜汁牛柳、黄辣丁、腊猪蹄炖南瓜等盐边地方特色菜。
  金雅仙客酒楼 位于炳草岗攀贸中心大楼后侧、原十九冶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一楼。2000年开业,设酒楼和度假村,两处装饰均具攀西地区传统的民族特色,文化气息浓厚。酒楼营业面积约500平方米,以经营藏区耗牛肉菜品为主,有茶马三巴、藏红牛杂、康巴炖肉、野菌香丸
  扎西德勒香丸、手抓牛肉、兰花牛肉、雪域肉羹等特色菜。金雅仙客度假村濒临金沙江大道旁,交通便利,场面宏大,占地约8000平方米,设有70人的会议室,40个车位停车场,棋牌、保健、钓鱼、卡拉OK、乒乓球等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为东区境内知名店堂、省旅游定点饭店。
  瑞鑫食府(原南非谷) 位于炳草岗江南三路、市体育馆对面。经营面积1500平方米,有160个餐位的大厅和18个包间,按三星级酒店装修,主要经营细鳞鱼、鸡枞、石花菜、风干腊肉等攀西地方特色系列菜肴,可同时容300人就餐。瑞鑫食府先后获四川特色餐饮名店、中国烹饪协会全国绿色餐饮企业及市&消费者满意单位&、&诚信工商户&称号,为东区知名酒家之一。
  东区饮食业名菜名小吃表
  表6-6-1
  第二节 服务业
  照 相 1981年东区接管市商业局所属华山旅社照相门市,主要经营黑白照相。是年首次参加省商业厅和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人像摄影展览,有8幅作品入选。1984年10月成立彩色照片服务中心。12月区商业局下拨18万元,银行贷款20万元从深圳引进第一台彩色扩印机,自此结束了彩色照片送往成都冲洗和手工加工的历史,平均日产彩照由200~300张提高到4000张,同时扩大联营网点17个。1985年5月,市彩色图片服务中心、五十四公里新影馆、二街坊春芳相馆、大渡口街渡口相馆和桥南照相器材商店合并组成摄影公司,共有职工56人,其中技术人员32人。
  1986年摄影公司为首届长江第一漂(从金沙江源头至上海出海口)全程摄影加工制作图片200幅,在上海、南京等地展出引起热烈反响。1987年摄影公司的人、财、物归口市饮食服务公司管理。90年代后个体照相业发展迅速,设备比较先进、服务功能齐全,国有照相企业优势逐渐削弱。2000年境内图片彩扩业有攀枝花图片社、攀钢图片社、青年图片社、咔嚓图艺社等;还有金夫人、台湾亚细亚、现代巴黎等婚纱影楼。
  茶 楼 1976年大渡口街办最早兴办&五一&茶园,从业人员仅4人。80年代有的餐馆也兼营茶室,还有开水店8户,为退休老人服务的大众茶座。90年代初炳草岗广场攀枝花红太阳有限公司引进红茶坊、珍珠奶茶、西式咖啡等,社区中也有少量兼营棋牌的个体小型茶室。90年代中后期茶楼发展迅速,装修格调高雅。同时仍有许多餐厅兼营茶楼。2000年境内有红月亮茶楼、红宫茶楼、雅居茶都、忆江南茶楼、昌正茶楼、竹湖园茶楼、金联茶楼等12家高档茶坊经营各种茶水、饮料及棋牌,部分兼营中、西餐,营业面积共2870余平方米,从业人员110余人,年营业额400多万元。
  理 发 建区初期,除少数理发店外,多为流动理发担摊。70~80年代区商业局陆续开办理发服务部,以剪、剃、吹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后增加男女宾冷热烫发等业务。国营理发服务部实行承包经营,后全部改制,职工大多数改行、调离。90年代后个体理发美容业快速兴起,从业人员增加,设备不断改进,服务功能齐全,能随季节变化推出时尚发型,并新增护肤、美容、形象设计等服务项目。2000年境内规模较大的美容美发店有&双双&、&金剪刀&、南充美容美发发设计中心等15家,从业人员400余人。
  第七章 旅 游
  第一节 旅游景点
  东区境内既有壮丽的山河奇景和旖旎的亚热带风光,又有遗存丰富、风貌古朴的新兴旅游城区,还是四季宜人的疗养胜地。除河谷在四、五月份较炎热外,低山无酷署,中、高山全年无夏。在11月、12月和次年的1月,海拔1400米以下地带月均气温保持在10~16。C。因此中、高山地区适于夏季避暑,低山河谷地带适合冬季疗养。来东区旅游可参观矿石采选、钢铁冶炼、提钒、取钛等现代生产基地;凭眺壮丽雄伟、气势磅礴的崔嵬群山和奔泻咆哮的江河;欣赏城市景观,游览自然风光,赏鉴历史文物,考察地质地貌。探奇揽胜,美不胜收,已吸引国内外许多游客参观访问和旅游。
  地质博览 境内地处攀西裂谷,地质构造复杂,地史演变古老,地形地貌特殊,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可观察到海西早期层状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层状岩体发育良好的层状和韵律层结构及其赋存钒钛磁铁层和世界上最大的钒钛磁铁露天采场。还可远眺晋宁造山运动形成的基底与盖层之间的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在荷花池观察由钠铁闪石、霓石花岗岩及英碱正长岩组成的A型花岗岩及金云火山等。
  岩溶奇观 兰尖铁矿至大黑山一带属岩浆喷溢造山的典型地带。在兰尖铁矿,可看到冷凝的层状辉长岩、橄榄辉长岩等钒钛磁铁矿岩。在光头山上可看到火山喷发的遗迹,突兀挺立,四周峭壁悬崖,山锥上部有一颈状内收,乃岩浆充塞火山喷口冷凝的结晶。山锥外围有环形分布的喷流火山角砾岩、熔结凝灰岩,皆若巨柱直擎主锥。在喷流火山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外还有梅花玉形若梅花,干枝清晰,实属罕见。
  金沙夜月 金沙江削山劈岭横贯境内。&金沙水拍云崖暖&,境内江段水势平稳,旅游泛舟饱览万里长江上游的钢城雄姿,体味&金沙夜月&、&金沙夜渡&的意境。在月光、水波的衬托下色彩迥异,与两岸灯火辉映,夜渡陡增奇异神秘。
  钢城灯火 东区城市建设布局错落有致,分中有聚,独具一格,楼房鳞次栉比,夜暮降临时万家灯火,自上而下宛如光的瀑布,五彩缤纷,绚丽壮观。境内炳草岗公园、南山观景台可俯瞰市区,更是观赏钢城灯火景观的最佳位置。
  大黑山风景区 位于金沙江之北,东区弄弄坪片区和攀枝花至密地片区之上,与仁和区务本乡接壤,面积3300余公顷。景区内森林茂密,藤蔓缠绕,间有局部草地,多悬崖奇峰,并有石林1处,溶洞3处。最高处老鹰岩海拔2920米,攀枝花电视转播台和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建于此地,铁塔高耸入云甚为壮观,风景区气候凉爽,距市区较近,到此避暑休闲的市民和游客甚众。
  南山观景台 设于大渡口片区金沙江南岸前进村台地上,与弄弄坪片区隔江相峙,可眺望攀钢及十九冶生产区、生活区,大渡口、炳草岗、攀枝花至密地片区亦尽收眼底。夜晚各片区灯火通明,重叠交错,江中倒影,与两岸浑然一体,是观赏钢城夜景的最佳去处。
  奇果名花 境内四季有花期。果品除芒果、石榴、葡萄、西瓜、荔枝、桂圆、番木瓜、香蕉外,还有3000亩枇杷、300亩台湾青枣和120亩花卉基地。
  民族采风 东区境内共有3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傣族、苗族、白族、回族、傈傈族、纳西族等。各民族多有自己的语言,有的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宗教、信仰、住房、服饰、习俗风尚亦各有特征,民间传说、音乐舞蹈别具风采,还可参加和观赏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
  攀枝花旅游一条街 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倮果,集美食、购物、娱乐、接待、住宿和咨询等功能为一体,共占地1.2万平方米、开发商屋72套。
  东区与泸沽湖、海螺沟、大理、丽江、昆明、瑞丽等国内著名风景区毗邻,一两天之内皆可到达。从攀枝花出发北去西昌可游览邛海、螺髻山,参观卫星发射基地;南下滇池、洱海,可观赏六诏风物;西去丽江、大理,可漫游泸沽湖,了解国内仅存的母系社会文化;转道中缅边境,还可领略异国风情。
  第二节 旅游线路
  境内旅游事业兴起于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来攀枝花的外宾或经境内去云南大理、泸沽湖的游客逐年增多。1986年由市政府接待处、外事办、国际旅行社、渡口市宾馆、市旅游公司共同承担对外接待任务,主要负责外宾接待,年接待数百人。境内最早开通的市内旅游线路系炳草岗至盐边箐河瀑布,其次是炳草岗至红格温泉,年接待逾千人。1988年8月开通境内西去云南泸沽湖、大理,南至瑞丽、昆明、石林,北至西昌、成都等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人。1995年开通至米易溶洞、1998年开通至二滩等新旅游线路。2000年境内开通旅游线路5条,滇西北旅游线路及港澳与东南亚旅游常线4条。
  市内旅游线路 市内一日往返或二日游线路主要有8条:科技与自然&&二滩水电站一日游;万里长江第一漂&&苏铁园、金沙江漂流一日游;中华奇洞(神仙洞府)&&米易龙潭溶洞一日游;森林度假(体味自然)&&大黑山一晚一日游,象牙微雕(世界宝库)&&攀钢、二滩一日游;寻幽揽胜&&方山一晚一日游;二滩、攀钢、米易龙潭溶洞、红格温泉二日游;二滩、攀钢、苏铁园、金沙江漂流二日游。
  省内旅游线路 到省内著名旅游胜地的线路已开通5条:童话世界&&九寨、黄龙(牟尼沟)五晚六日游;世纪冰川&&海螺沟双卧五晚六日游;佛国朝圣&&乐山、峨眉三日游;动物乐园&&雅安、碧峰峡四日游;大凉山之旅&&西昌二日游。
  滇西北民俗风情游 到云南省西北地区著名民俗风情旅游区的线路已开通8条:走进女儿国&&泸沽湖摩梭风情三日游;风花雪月&&大理白族风情三日游;古国寻梦&&丽江纳西风情三日游;香格里拉&&中甸藏羌风情四日游;火把狂欢&&楚雄彝族风情三日游;民族之都&&昆明四日游;梦开始的地方&&丽江、中甸五日游,茶马古道&&泸沽湖、丽江、大理七日游。
  港澳与东南亚旅游常线 到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国家旅游暂开通4条线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十五日游;泰国八日游;泰国、香港、澳门十日游;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十日游
  附:国内主要旅游线路特价(2000年)
  海南、北海双飞七日1850元/人。海南环岛双飞五日1650元/人。北京双飞七日2500元/人。九寨沟、黄龙双卧六日1020元/人(豪华1320元/人)。海螺沟冰川五日900元/人。西安、华山七日(双卧)1650元(双飞)1980元/人。华东五市(南京 无锡 苏州 杭州 上海)八日2550元/人。青岛、烟台、蓬莱、威海、大连、旅顺双飞九日游3200元/人。广州、深圳、珠海、澳门环岛双飞七日2450元/人。西藏双飞六日3980元/人。上海、南京、黄山、千岛湖、杭州九日(双飞)3650元/人。张家界双飞六日1900元/人。西双版纳双飞五日1980元/人。瑞丽、缅甸南坎、芒市六日(双飞)1980元/人。长江三峡张家界单船单飞八日2180元/人。新疆丝绸之路双飞十一日游3800元/人。重庆三峡双卧十日游1600元/人。桂林双飞七日游1950元/人。保山、腾冲、瑞丽六日游1300元/人。兰州、嘉峪关、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双飞九日游3800元/人。
  第三节 旅行社
  1986年1月攀枝花国际旅行社成立,为境内最早的旅行社。90年代中后期陆续成立旅行社9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7家;国有社1家,股份制社6家,民营社2家。从业人员59人,经理、部门经理持证率达90%,导游人员持证率达75%。
  2000年东区境内旅行社情况表
  表6-7-1
  第四节 宾馆 酒店
  2000年东区境内共有宾馆、酒店24家,拥有客房1990余间,床位4525张。其中三星级宾馆2家、二星级宾馆1家、一般宾馆20家,从业人员954人,管理人员持证率49%。
  2000年东区境内宾馆(酒店)情况表
  表6-7-2
  攀枝花宾馆 位于东区炳草岗东北角,属境内档次较高、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承办过百余次国际国内大型会议的接待工作。宾馆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省优秀星级饭店&、&巴蜀旅游50强&和&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四川餐饮名店&等多项荣誉称号。
  60年代为集中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特区指挥部按党校形式修建一幢五层楼房,即攀枝花宾馆的第一幢楼房(北楼),使用面积3500余平方米,并在近侧修建大会堂,为渡口建设时期著名的&革命大工棚&(1989年已拆除)。1974年在北楼对面修建南楼。1975年改为&渡口市革委会第二招待所&(炳草岗招待所)。1984年后继续维修改造。2000年宾馆客房设有单人间、标准间、普通套间、豪华各式套间共279间,506张床位。
  宾馆餐饮中心设有不同档次和格调的宴会厅、雅座厅25个,可容纳1200人同时就餐。开设各式中餐、西餐、风味餐、粤菜等膳食和各类名优小吃。
  会展中心集会议、会见、会谈、会签、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设计新颖、装潢华丽、布置高雅,设有自动扶梯、计算机会议签到、表决、计票系统及同声翻译、电子大屏幕等先进设施设备。拥有大会堂(800座)、报告厅(400座)、国际会议厅(200座)等不同风格、功能的大小会议室21个,可同时容纳2300人进行会议等活动;康体健身娱乐中心设有美国AFM保龄球、室内游泳等多种娱乐项目。
  宾馆拥有固定资产2.1亿元,年营业收入3000万元。曾接待江泽民、李鹏、朱钅容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美、日、德、法、英等数十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1990年接待十国记者访问团。
  交通宾馆 原交通招待所,建于1973年。位于东区炳草岗新华街一村,与市委办公大楼相邻。为四川省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宾馆拥有套房、单间等共161间,配有16~200座会议室6个,可同时容纳400人同时就餐。
  南山宾馆 位于东区南山,1987年5月建立,为攀钢主要来宾接待场所。1988年试营业,1989年1月正式营业。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主楼面积1.4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1992年新建专家公寓。1995年1月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三星级涉外宾馆。2000年拥有各种标准客房188套(间),设有6个各具特色的中西餐厅,宾馆礼堂能容纳300人同时开会,另有14个装修典雅的中西会议厅(室)。
  1991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攀枝花时下榻南山宾馆。还先后接待过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部级负责人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友人。
  阳光酒店 位于东区政府机关左侧。1999年拆除区机关食堂、小礼堂修建东区招待所,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2000年改建成阳光酒店,设大小会议室可同时容纳200人开会。餐饮部内设雅间12间,大小餐厅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住宿部内设套间、单人间、双人间,可容纳90人住宿。酒店内还有屋顶花园及娱乐部、芬兰干湿蒸房、澳洲冲浪浴缸等设施。
  第五节 休闲场所
  1994年国家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每周可连续休假两天。为给众多的都市人提供休闲场所,境内集健身、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度假村、休闲山庄和农家乐应运而生,多数设有棋牌、卡拉OK、台球、羽毛球,有条件的还可垂钓、划船。
  是年攀枝花公园将原名为&愉悦园&的小游园改建为逍遥山庄,是为境内最早出现的都市休闲场所,生意兴隆。其后有倮果村民李氏兄弟投资100余万元在雅砻江边修建休闲山庄;沙坝村民也在渡金公路旁开设农家乐、度假村等。至2000年,境内有各类度假村、休闲山庄、农家乐共24处,投资较多、规模较大的有逍遥山庄、李氏家园、金福山庄(原快活林)、阿署达度假村、林溪休闲山庄等。其中被市旅游部门评为二级3处,三级4处;被市文明委评为全市十佳农家乐2家。
  2000年东区休闲度假村(山庄、农家乐)情况表
  表6-7-3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术支持:攀枝花市志林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抓好开发区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