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首次,中国2月惊现贸易逆差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对人民币有何影响

三年一遇!“罕见”的贸易逆差意味着什么?西本新干线
三年一遇!“罕见”的贸易逆差意味着什么?
来源:华尔街见闻
摘要:三年一遇!“罕见”的贸易逆差意味着什么?
中国2月惊现贸易逆差,为三年来首次,一时之间市场议论纷纷。分析师称,2月出现贸易逆差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春节因素;第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第三,中国经济回暖,内需增加。分析还指出,最直接的结论似乎是贸易逆差会利空人民币,但结合外储数据来看,却可能得出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释放完成的结论。春节是贸易逆差的主导因素九州证券邓海清指出,春节因素是导致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3月将大概率恢复贸易顺差。他称,从历史数据上看,春节之后的首个月几乎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大幅减少甚至为负的情况。比如2012年1月末春节,2月贸易差额由1月的1700亿(顺差)锐减至2月的-2000亿(逆差)。此次2017年春节为1月末, 与2012年春节时间极为相似。具体而言,邓海清说,春节因素导致贸易差额减少的具体解释:企业在春节前提前安排出口,以减少库存成本,导致春节前的出口激增;而在春节后才进口生产,以避免节前进货却无法生产导致的库存成本,导致春节后的进口激增。若春节恰好位于月末或者月初,则会导致前后两个月的进口和出口形成巨大剪刀差,例如、年。相反,若春节位于月中,则尽管也会有进出口剪刀差,但其效应会减少很多,例如年。邓海清预计,春节因素消失之后,贸易差额将恢复正常,可以预计3月大概率会贸易顺差。&进口激增: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需回暖分析指出,进口超预期的主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叠加内需回暖。邓海清指出,进口同比创2012年以来新高的最重要因素是价格因素。他称,与2016年年初相比,原材料进口价格飙涨,是导致进口快速回升最主要原因。他指出,如果只看代表商品的进口数量,进口回暖的幅度要小很多,这与经济缓慢回暖的情况相匹配(工业增加值、GDP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不过实际进口与年相比确实出现了回暖,这是不容否认的。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也指出,2月进口远超预期。一是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PMI、重卡、挖掘机、货运量等先行指标显示景气活跃度持续提升,内需旺盛;二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于高位;第三由于去年春节错位的低基数效应。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指出,2月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春节因素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额大幅上升有关,出现了三年以来的逆差,这种情况应该不具可持续性,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有限。邓海清进一步指出,2月超预期贸易逆差和2月外汇储备数据放到一起,反而可以得出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释放完成的结论。他的主要逻辑是:外汇市场的参与方有三个:贸易部门、金融部门、央行,如果央行不参与外汇市场,则表现为官方外汇储备不变(央行没有买卖美元,或者净买卖差额为零),这是2月发生的情况,2月外汇储备结束连续7个月的下降(净增加与外汇资产估值波动有关)。简单起见不考虑央行,则可以近似认为2月贸易部门和金融部门买卖美元规模相等,由于贸易部门为逆差,因此金融部门必然是顺差,这意味着资本外逃变为资本内流。2014年以来,使用上述方法估算的金融部门持续逆差,此次2月表明资本流出趋势可能出现逆转。
相关链接 &&
& & & & & & & &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日排行周排行总排行
您认为下周(4月23日-4月27日)沪优质螺纹价格走势:
大幅上涨,涨幅大于100元/吨;上涨,涨幅介于30-100元/吨之间;小幅调整,价格波动幅度30元/吨以内;下跌,跌幅介于30-100元/吨之间;大幅下跌,跌幅大于100元/吨。
西本新干线 版权所有 苏B1-
建议分辨率: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加入西本PM经理团队
你就是 联合创始人三年来首见 为何中国2月出现贸易逆差?
三年来首见 为何中国2月出现贸易逆差?
受春节错位因素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在高位影响,中国2月以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超预期增逾四成,导致当月惊现贸易逆差603.60亿元人民币,为三年来首见逆差。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导致2月逆差的原因都是短期性因素,且从中国外贸的整体情况看短期趋势仍向好,估计外贸逆差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称:“2月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春节因素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额大幅上升有关,出现了三年以来的逆差,这种情况应该不具可持续性,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有限。”
中国海关周三(3月8日)公布,中国2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4.2%,进口同比增长44.7%;当月贸易逆差603.60亿元人民币,上次出现逆差是在2014年2月。截止发稿,海关尚未公布以美元计价的贸易数据。
民生银行研究院分析师分析称,2月进口超预期,一是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PMI、重卡、挖掘机、货运量等先行指标显示景气活跃度持续提升,内需旺盛;二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于高位;第三由于去年春节错位的低基数效应。
“2月逆差主要与进口的超预期表现有关。在全球经济仍然复苏共振,且春节错位推低基数的背景下,2月出口仍然弱于预期,应同企业春节之前加速出口因素相关。”她说,“不过,从出口先导指数、PMI中的新订单指数来看,上半年出口有望继续向好。”
海关新闻稿显示,2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继续上升1.2个点至40.2。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出口经理人指数回升0.1至41.6;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分别回升0.2、0.6至44.1、47.8,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回落1.2至21.6。
路透此前综合42家机构预测中值结果显示,中国2017年2月外贸将稳步增长,以美元计价,出口料转为同比增长12.3%,进口增幅亦扩大至20.0%,较上月明显好转;贸易顺差257.5亿美元,较上月下降。
逆差或归因于短期因素
由于今年春节在1月底,春节因素无疑成为扰动1-2月外贸数据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目前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数据尚未发布,但从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数据看持续回正,显示外贸短期回稳向好的态势仍在持续。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学智认为,2月出现贸易逆差,一是季节性波动因素,一般2月、3月会因季节性波动出现逆差状况。二是因为进口比较大,出口并没出现问题,还是正增长。三是,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较去年大幅增长。
他认为,进口需求大幅增长,说明内需增强,经济企稳回升。如果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涨,进口会进一步回升,那也不排除下个月继续小幅逆差的可能。一季度的季节性因素过后,进出口应该会恢复顺差的格局。本月贸易逆差不是趋势性的,只是季节性的,因此也不会对人民币形成进一步压力。
中银国际分析师也认为,1-2月出口合计同比增长6%左右,略低于预期,不过总体而言今年外需整体好转,出口复苏态势较为明确。特朗普贸易保护措施会对出口造成短期冲击,但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因中美之间全面贸易战不符合双方利益。
对于进口方面,2月进口同比涨幅较大,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复苏强度或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此外,分析师们也提到,刚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外贸增长目标,只提出优进优出,表明中国更看重进出口增长质量,而淡化量化目标,对整体的外贸转型也在正面引导意义。
他指出,从外贸情况看,近期状况略有好转,但从国际大环境看估计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复苏,从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对外贸的描述是优进优出,也表明中国更重视进出口的质量还不是数量。
分析师称:“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二年未对进出口增速设置指标,而代之以“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显示出政府对今年的贸易表现仍然持谨慎态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三年一遇!“罕见”的贸易逆差意味着什么?
文|华尔街见闻3月8日讯,中国2月惊现贸易逆差,为三年来首次,一时之间市场议论纷纷。分析师称,2月出现贸易逆差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春节因素;第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第三,中国经济回暖,内需增加。分析还指出,最直接的结论似乎是贸易逆差会利空人民币,但结合外储数据来看,却可能得出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释放完成的结论。春节是贸易逆差的主导因素九州证券邓海清指出,春节因素是导致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3月将大概率恢复贸易顺差。他称,从历史数据上看,春节之后的首个月几乎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大幅减少甚至为负的情况。比如2012年1月末春节,2月贸易差额由1月的1700亿(顺差)锐减至2月的-2000亿(逆差)。此次2017年春节为1月末, 与2012年春节时间极为相似。具体而言,邓海清说,春节因素导致贸易差额减少的具体解释:企业在春节前提前安排出口,以减少库存成本,导致春节前的出口激增;而在春节后才进口生产,以避免节前进货却无法生产导致的库存成本,导致春节后的进口激增。若春节恰好位于月末或者月初,则会导致前后两个月的进口和出口形成巨大剪刀差,例如、年。相反,若春节位于月中,则尽管也会有进出口剪刀差,但其效应会减少很多,例如年。邓海清预计,春节因素消失之后,贸易差额将恢复正常,可以预计3月大概率会贸易顺差。进口激增: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需回暖分析指出,进口超预期的主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叠加内需回暖。邓海清指出,进口同比创2012年以来新高的最重要因素是价格因素。他称,与2016年年初相比,原材料进口价格飙涨,是导致进口快速回升最主要原因。他指出,如果只看代表商品的进口数量,进口回暖的幅度要小很多,这与经济缓慢回暖的情况相匹配(工业增加值、GDP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不过实际进口与年相比确实出现了回暖,这是不容否认的。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也指出,2月进口远超预期。一是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PMI、重卡、挖掘机、货运量等先行指标显示景气活跃度持续提升,内需旺盛;二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于高位;第三由于去年春节错位的低基数效应。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指出,2月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春节因素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额大幅上升有关,出现了三年以来的逆差,这种情况应该不具可持续性,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有限。邓海清进一步指出,2月超预期贸易逆差和2月外汇储备数据放到一起,反而可以得出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释放完成的结论。他的主要逻辑是:外汇市场的参与方有三个:贸易部门、金融部门、央行,如果央行不参与外汇市场,则表现为官方外汇储备不变(央行没有买卖美元,或者净买卖差额为零),这是2月发生的情况,2月外汇储备结束连续7个月的下降(净增加与外汇资产估值波动有关)。简单起见不考虑央行,则可以近似认为2月贸易部门和金融部门买卖美元规模相等,由于贸易部门为逆差,因此金融部门必然是顺差,这意味着资本外逃变为资本内流。2014年以来,使用上述方法估算的金融部门持续逆差,此次2月表明资本流出趋势可能出现逆转。
合作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贸易逆差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