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物流人们将无法贴近生活的辩论题目辩论

卡车司机都说卡车司机苦,运费低的没深浅,每月不够贷款钱;跑高速比骡子累,拉生意比蚂蚁忙;娶了老婆用不上,生了孩子管不上,买了房子住不上,青春撒在公路上;为安全眼观八方,守货物耳听四路;干得了修车维护,挡得住小偷挑衅;既当了卡车司机,有苦也得吞下去。搬运工日复一日搬货物,工作枯燥没乐趣;重活累活肩上扛,血汗换来白菜钱;崴伤拉伤都硬抗,生怕一天没活忙;一年四季穿旧衣,千疮百孔不心疼;酷暑天里熬得住,冲个凉水当桑拿;为了点钱不容易,常有狗眼看人低,不被尊重很气闷,为了生活只能忍。仓库员加班加班还加班,一线仓库员的命;工作时间排满了,哪有时间顾孩子;劳动法规都作废,48小时变72小时;常年累月的加班,慢性疾病找上门,装货卸货灰尘多,不如加班泪水多。配送员别说羡慕快递员,高工资只是传说;大家下班休息了,我们还在收件中;暖和被窝空召唤,仓库分拣包裹忙;别人顿顿热乎饭,我们却在路上就着西北风啃着干粮;多少层楼都得爬,还有包裹千斤压;送慢了被客户骂,送快了找不到人,千万不要想解释,强词夺理被投诉。物流业务员为了生计吃苦受累,老板一叫立即到位,一年到头加班受罪;陪同客户回回喝醉,鞍前马后鞠躬尽瘁,客户还嫌价格太贵;客户投诉照死赔罪,好话说尽就差下跪;运费积压服务挑剔,贷款困难融资被拒,谁能理解被骗心碎,身处物流方知其味。押运员押运不是那么简单,司机的苦一一尝遍,风餐露宿责任很大;随时检查货物车况,眼睁大防货物被盗,心细如发小心货损;看车看货首要任务,公司条款千万记牢,丢包少货都要扣钱;连夜跟车多有不便,轮流如厕家常便饭,安全问题更是大患。叉车工水深火热绝不为过,汗流浃背裤子湿透,一天下来膝盖疼痛,睡了一觉解不了乏;开个叉车很是矛盾,开慢被说干不出活,开快又是危险太多;开个叉车胆大心细,肉眼就得算好距离,一个不准小心货损。小型物流公司老板身兼多职压力加倍,做得了业务陪得了客户,酒要穿肠照样喝醉,拿得下单才是心醉;做得了调度砍得了价,人脉专业一样不缺,多少线路报价在心中;接得了电话当得了客服,货物在途信息到位;做得了苦力搬得了货,用完脑力用体力,一个字,累!再苦再累也不忘,当初为啥做物流?为了养家和糊口,想赚钱都不容易!做物流的不管男女都得练成汉子,再苦再累不抱怨,吃得苦中苦,方为物流人名页(xaMingY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xaMingYe名页广告热门文章最新文章xaMingYe名页广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Copyright(C)2017 大不六文章网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物流管理系辩论赛视频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物流管理系辩论赛视频
播放量数据: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needAdBadge}} 广告{{/needAdBadge}}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物流配送触角从企业延伸到家庭 生活物流在我市露面
来源:烟台日报社-水母网
  城市配送物流,是今年我市两会期间重要议题之一。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以“生活物流”为基础的城市物流配送模式正悄然形成。据了解,“生活物流”以市场需求为杠杆,其触角从企业延伸到了家庭,引起不少市民的兴趣。
  照顾老小,选购物品
  与你我他息 息相关
  说起来跟咱平常生活好像很接近,那什么是“生活物流”?市装卸搬家协会会长左海年表示,生活物流是居民生活与现代物流的紧密融合,是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不少市民抱怨:又要忙上班,忙照顾老人、孩子,实在没有时间四处选购物品。芝罘区楚凤花园的乔先生便为此苦恼不已,他说:“我正装修新房,四处逛商场也免不了挨宰,运输起来特麻烦。真希望自己选购了哪个品牌,不用砍价就有人送上门。”
  据了解,大企业有自己的配送队伍,但中小型企业却很少有能力发展自己的配送网络。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只得将目光转投到网上,并呼唤代购、代送机构的出现。
  生活物流雏形基本形成
  烟台“试水”受好评
  据了解,生活物流雏形已经在我市初步形成,如搬家、家具配送、日常用品团购等都在这类范畴之内。去年年底,三水大厦一家物流公司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将服务对象从企业延伸到家庭,使人们从过去的“大件商品逛商场,日用百货找超市”的传统消费方式中解脱了出来。
  这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称,这项业务借节前采购高峰推出,很快便有不少普通市民结伴参与,要求他们配送年货。现代物流号称“最后一个利润源”,业内人士称:生产一个产品若花100小时,加工阶段只需5小时,剩下的全在物流环节。“生活物流”的优势在于方便、便宜,通过配送公司从厂家直接卖给消费者,降低了成本,所以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
  市场无限前景看好
  每个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一起构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物流配送中蕴藏着巨大商机。在一些发达国家,生活物流在全国范围内通行,譬如:有消费者想买一台某品牌的冰箱,可通过网络向物流公司表达意向,通过物流公司从厂家调运货源,冰箱通过物流公司可以直接送到消费者的厨房。
  业内人士分析,发展现代物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压力,还有助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促进市场统一,最终给百姓带来实惠。市装卸搬家协会会长左海年谈到生活物流时乐观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是大件商品,即便是“柴米油盐”,只要消费者拨打一个电话,同样可以配送上门。记者赵志杰摄影报道编辑:傅鹏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先交代几句:这个辩论是来自一个出国咨讯网站:/community/whatsnew.asp,看到与物流相关就转过来了,很久没有去TIGTAG了,因为出国的心死了好几年,但是最近好象又有复活,去逛了一趟,没想到物流话题在那个坛子里也有许多的贴子,好了,闲话少说吧,有请正方辩手:climber谈物流--物流的真正含义以及未来的从业方向,以下的话都与我无关了,是climber和其它参与的朋友说的。。。    坛子里对物流的讨论实在是很多,我一直很反感现在炒作物流的现象,也不主张不了解物流的人去读物流。但可能有很多人对物流有许多误解,搞得许多已经在读物流的人都心神不宁。我不是专家,但希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让大家对物流有些清晰的了解。    以下是从tigtag网站摘录的一个网友对物流的看法:     【jade1115的发言】:现在的读物流就象之前的读电子商务的,而国内不少所谓物流公司其实就是运输公司。 对,我做过一个法国企业的物流,管料管仓库,受财务总监的管。你说有多大出路?而且土就别说了,没必要花大钱去读专门的洋文凭。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climber的回应:   [回应 jade]我现在就在学供应链和物流,对你的说法我不敢苟同。  如果我说做银行的就是坐坐柜台,给人存款提款,没多大出息,你会同意吗?但实际上银行的员工大部分还是柜员,真正搞投资分析,资金管理的人能占多少?都是机械式的工作,前者就因为是在office工作,是在装满大理石的银行工作而高人一等,后者就是因为在仓库工作而矮人一头?    如果我说做IT的就是给人写写程序,修修电脑,数据维护,整天看着电脑,你会同意吗?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个大型软件的开发负责人?    如果我说做财务的就是天天给人记帐做出纳,抄帐本看数字,你会同意吗?但又有多少做财务的能真正参与到一个企业的决策中去呢?    如果我说做律师的就是天天管些鸡毛蒜皮的民事案件,或是吃力不赚钱的刑事案件,你会同意吗?但又有多少律师能在经济案件中一展身手呢?    你做的管仓库管料是物流,这没错。但这种工作本科毕业做就够了,甚至高中毕业,只要英语好一些也能做。换句话说,这只是物流里的低层次工作。    大众的心理总是愿意看到一个事物的好的方面然后再把它量化到各个方面。错误的看法就是这样形成的。    讲个故事:苏军在二战中取得斯大林战役的胜利后,向西长驱直入,直奔希特勒的老巢-柏林而去。但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苏军突然停止前进。面对节节败退到德军,苏军反而后撤很长一段距离(具体记不得了)。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苏军的后勤补给跟不上了。如果你问十个军人,什么是军事作战中最重要的?里面有一大半都会说是后勤(虽说这是个比较土的词)。军事中的后勤供给就是物流的雏形,Logistics这个词就是来源于二战中美军用来管理配置后勤补给的系统。    进入21世纪,物流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它原先的内涵和外延。现在告诉你现代供应链和物流究竟是干什么的。供应链和物流服务对象是实实在在的有物质移动的企业的,其中以制造业和零售业为主。这是一门科学,以企业间战略关系整合和高效的物料移动储存系统为载体,目的是降低一个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我自己的看法)    说到降低成本,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裁员,但现代制造业和零售业的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只有10%是人工(direct labor),35%是一般管理费用(overhead),而55%是物料相关的费用(materials),这里面就包括原料费用和物料生产移动储存的费用,而这就是供应链和物流主要瞄准的对象。moreover,通常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的物流系统也会在labor和overhead上有相当比例的成本降低。当今社会,市场对于产品的价格、时间、质量和个性化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市场压力下,没有一个企业会轻视供应链和物流在“降低成本”这个核心策略上的作用。WAL-MART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它高效的供应链。但像其他行业一样,实际运作这个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人大部分还是在做比较低层次的机械式工作,但这些低层次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会逐步被淘汰(工人们可能会罢工,呵呵)。  
  然而,对于我们出来学习供应链物流的人来说,我们要研究的是整个供应链的设计和管理、系统的整合、企业资源管理、库存管理、工业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产品发展、物流配送、仓储与包装、运输技术、成本控制、评价系统等领域,以及与之相交叉的金融财会、组织行为、市场、法律、贸易、品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才是供应链和物流真正研究的东西     当今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物质流动上的社会,知道这个流动的成本占GDP的多少吗?日本是8%,美国是10%,中国是13%。日本的物流控制做得最好,所以日本的物流总体成本占日本GDP的比例就低,整个日本社会的运作效率就很高,日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就占优势,这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所以中国政府要发展物流。    其实我们现在提的“物流”概念还是存在误区。大家都说物流,很少提供应链。而在西方国家,供应链才是非常重要的。那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呢?简单来讲,比较像我们国内说到的“采购”的作用,但采购只是面对第一层的供应商,而供应链管理是负责整个链条里的供应商。现代社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比如通用和福特的竞争其实是通用的供应链和福特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其中就有许多理论和工具去合理化挑选、配置和设计供应链,其中涉及到的不只是技术问题,与政治、文化、地域差异也是有关系的,我在这儿就不详细说了。所以光是在这一块,学物流的毕业了就有广阔的职业前景,但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    现在的西方企业运作的方式还是习惯于把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剥离开来,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还是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或是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来centralize。然后各个SBU(strategic business unit)的就负责和已经签约的供应商商讨进货物流的详细事宜。但最新的趋势是把权利下放,让SBU既能选择供应商又能管理物流。这两种做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至于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    有了供应链,我们再来看物流。除了供应链管理的就业方向外,在物流这一块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制造类、零售类企业的内部生产物流管理。这一块其实是和生产部门有关系的,是整合在整个企业的决策系统里面的。知道MRP、MPR2、ERP吗,生产物流就是整合于这些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中重要的一部分。生产物流要从供货商进货,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但同时又不能保持太高的库存水平。光是如何找出一个合理的库存水平就要涉及到一个企业的最高策略、市场预测、生产能力等因素,一系列的数学模型都运用于其中。jade1115说到的管料管仓库就是属于生产物流,但很遗憾这只是最基础的属于操作型的工作,只需要按软件提示做就可以了(如果她的公司使用MRP或是ERP的话)。但至于这么一套管理系统是怎么设计出来的?里面的成本是怎么算的?里面的原理如何?这样做能省多少钱?节约多少劳动力?灵活性有多少?这恐怕就是你们的CEO要关心的事情了。而制作这些软件的都是哪些公司呢?大型企业的EPR:德国的SAP(超大型企业管理软件的巨无霸),美国的CAI(SAP的主要竞争对手),SSA(不容忽视的力量),Oracle(这个应该知道了,但在这个市场里只能算是个小弟弟了),还有微软也开始已经着手进入这个市场了。中小企业的ERP:IBM的广告算是做得很响亮了,用友、金蝶是做财务软件起家的,也算做的不错。但如果这些公司不懂供应链和物流又怎么来做这些软件呢?所以这是又一个学物流的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机会。    生产物流还包括原料和成品的运输,也就是许多货运公司称为的shipper(货主),至于连锁超市的内部物流就更加复杂了。所以生产物流绝不是这么简单的。在一些近来到warwick招聘的英国制造类公司(Rolls Royce, O’real,Caterpiller等)的介绍材料中,大家在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me里都会发现logistics这一项。就是在一些咨询公司的资料里,你也会发现供应链和物流的业务项目(比如:accenture等),这就又是学物流的一个就业方向了。所以真正成熟的制造类、零售类企业需要物流人才。  
  物流的第二块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的天地其实很广阔,从产品、半成品或原料离开工厂一直到送达顾客(包括最终客户和供应链客户)的手里的过程其实都是第三方物流能涉及到的。有许多公司把这些企业外的物流和配送做成了inhouse,但更多的公司或者说趋势是outsource logistics function。这些公司outsource物流不只是为了把运输问题解决了,他们还希望从第三方物流公司那里得到专家的指点,希望能把3PL的服务、技术和系统整合到自己的公司系统中从而降低公司的成本。这才是3PL发展的最高境界。    提到第三方物流,是不是有的人想到了皮包公司?那我告诉你什么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UPS,FEDEX,马士基物流,中远物流等所有把自己称为物流公司的公司。因为这里面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所以很多人对物流公司的感觉都不好。事实上,国内的物流公司(包括外企在内)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原来做传统运输、快递行业和运输代理的。过去的2年中,这些公司纷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一般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改成了物流公司,但实际上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传统的运输项目或是货运代理,并没有把物流这个概念中其他的重要因素引进来,特别是“成本”这一块。这其实还不能怪这些公司,这和中国的一些制造类零售类企业是有关系的。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大部分制造类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供应链和物流”这个概念并没有在这些企业中展开。国外的物流概念是从制造类企业发展开的,然后再改变了传统运输行业公司的概念。但中国却是运输行业公司都把嫁妆准备好了,可新郎官(制造企业)还迟迟未到。说道底这是和中国的体制以及市场开放程度有关系:中国的国际运输市场早就与世界接轨了(特别是航运业),但国内的制造业市场却是逐步放开的,就拿汽车来说,现在进军中国市场的国外汽车品牌都是和国内企业合资的,这是一个国家保护国有企业的政策,但同时也减缓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概念输入中国的制造类企业。    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 国内的制造类巨头都在怎么做他们的物料运输的呢?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国内虽然第三方物流不发达,但第四方物流却很流行。由于篇幅原因,这儿我就不详细说了。    中国现在的物流公司很多,就像当初的网络公司那样,市场最终会集中到几个比较大的物流公司手中,就像现在的航运市场一样,排名全球前二十位的国际班轮公司控制了将近全球80%的货量(又一个经典的pareto analysis)。市场会理性化,制造业和零售业会越来越接受供应链和物流这个概念,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从事物流中高层次的工作,行业中的工作将会逐步细分,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也会逐步从“运输”转到“降低成本”。但这个过程至少要5年,而且这个推广正确物流概念的任务主要就是由现在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学习物流的学子们担负了。    总结一下,学供应链物流以后到底可以做什么:     1)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 制造类、零售类企业的内部生产物流  3)第三方物流公司 (outsourced logistics)  4)MRP,ERP软件公司的开发与应用  5)咨询公司的供应链物流专家     总之,对于这些学子来说,要相信自己选择是对的,相信以后自己的职业发展将会有广阔的天地。我们的目标是“供应链物流专家”,社会对我们的看法会从“管仓库的”发展到“管成本的”,我们做的努力其实就是减少一切存在于现今中国社会生产制造运输领域中的一切不科学的的多余支出,当中国的物流成本降到GDP的10%的时候,我们会自豪地说:我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无愧于自己的一生。(呵呵,结尾可能煽情一些,大家可以不用理会。)    BTW:以上属个人观点,恕难免有不正之处,希望各位大侠指教。  
  各位看官,我是DENNYATWOL,看完了正方辩友climber的发言,让我们休息一下,喝口水,对了,再申明一次,只有第一段是我的P话,从“坛子里对物流...“开始都是辩友说的,好了,现在请出他的对手之一JoeyLover同学,有请:
也谈物流(回climber)
    物流业的未来是土鳖的天下,这句话是我第一个说的,jade1115只是有同感而已(尽管他的观点和我的不尽相同)。    你搬了一大堆书本知识出来并不具有任何说服力啊? 你知道现实生活里究竟是什么状况吗?你知道为什么企业需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吗? 是因为企业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如何来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呢?办法就是把物流这一块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而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会继续把业务再转包给更低一级的仓储和运输公司。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 Dell China本来在物料总监底下有一个物流部,设一个物流经理。 后来Dell把它的供应链管理外包给伯灵顿空运公司了,他自己的物流经理就不需要了,因为伯灵顿的经理可以直接汇报给Dell的物料总监。 伯灵顿空运公司把Dell的业务接过来之后,再分开转包给不同的更本地化的物流公司。 比如把仓储业务转包给象屿保税区物流仓储集团,把货柜运输转包给高崎货柜运输公司。 你如果继续看下去,你会发现象屿保税区物流仓储公司把仓库包给了一个姓赖的承包的仓库劳动服务队,而高崎货柜运输公司也把货柜运输包给一个姓黄的承包的运输队。 这样一包再包的结果就是从Dell往下,每个承包人的运作成本都降低了,企业大大地获利了。与此同时你不难发现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变得很少,主要只集中在最顶上的那一两个人,下面中层的管理人员都是些管理仓库工人,卡车司机的。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度发展的结果:中层管理人员不需要懂物流,甚至不需要懂外文,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物流业未来是土鳖的天下。     你总结的“学供应链物流以后到底可以做什么”的1,2,3种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结果就是上面所说的,从目前情况看生产型企业里搞物流的人薪水还可以,零售业就已经比较低了,以后还会更低。因为现在很多国内的公司还把什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当作一个时髦的词汇, 慢慢大家就明白了其实这个活儿没什么深奥的。 就像马士基,FedEx和UPS,你以为他们工资很高吗? 工资高的只是顶上那一两个人(百分之九十不是念物流的),还有下面做销售的(可以拿commission)。     至于你说第4种出路, 我不知道你念的专业教不教你编程,我认识的SAP公司里搞开发的都是计算机系毕业的,没有一个念物流的。     还有你说的第5种出路, 你究竟知不知道你所谓的咨询公司里的供应链物流专家是什么人吗?其实就是这些资讯公司原来的consultant(accounting背景为主)送去SAP或Peoplesoft培训一下,考个证书。基本上是不会招外面的人的。    我想说的只是物流业的前景并如不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并没有说你念了物流专业就一定找不到工作。 但是要知道在这个领域里硕士不如本科毕业好找工作。 读一年物流的书,不如做一年物流的工作。     我对Cranfield了解比较多是因为我1998年时就有申请过它的MSc.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后来没去,现在又在申请它的MBA,所以对这所学校研究比较透彻,它每年也有寄材料给我看。     Cranfield的中国人多不多你可以问已经在Cranfield的同学,我在滴答网上看到今年有两位在Cranfield念MSc.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你可以用主题搜索查一下。             
  各位看官,我(DENNYATWOL)的P话又来了,转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贴子  的题目不应该是“关于物流的辩论“,而应该是“关于物流学习或去国外读物流专业的辩论“,哎,算了,转都转了,坏事做到底了,各位末怪我啊:)好了,JOEYLOVER回应了CLIMBER,CLIMBER有什么反应了,慢慢表来:    首先我要感谢你的指教,这才是抛砖引玉。    我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里就提到了和你颇为相似的观点:物流现在是炒作的概念,我反感这种炒作,所谓百万年薪之类只会更多地引起人们对物流在物质上的需求,而不是对供应链物流这门科学的兴趣。物流将来肯定会有长足的发展,但绝不是现在很多人认为的那样读个学位就是办公楼的高级白领,就会财源滚滚了。如果有这样的人为了这样的原因到英国来读物流,那我也会告诉他们“你选错了学科!”    我仔细地看了你的留言,我在某些地方十分认同你的观点,但在某些地方我还是有些异议。在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知道根据我现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我对供应链和物流的理解离现实绝对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我的文章里,我不否认这一点。中国发展物流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离西方国家差的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在英国,你可以在网上订买火车票、机票、长途汽车票,在中国行吗?在英国连宠物都有相关的保护法律,而中国的法律体系在一些关键性法律上还没完善,就别提交通运输法规了。事实上中国现在执行的货运法规主要还是由交通部的临时性政策维持着(各种各样的暂行规定)。如果要说中国的落后,要说中国的差距,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又何止我们这个坛子里能装得下呢?    不可否认,你在中国具有非常长的物流从业经验,对于物流在中国的现状,你比这个坛子里的任何人都要更有发言权。我尊重你的观点,因为我本身也有一年多的物流相关的工作经验(一家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我也相信中国物流的现实就是这样。但就像在我自己的文章里提到的那样,中国现今的物流现状是第四方物流(4PL)占主导。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从ATHENS数据库里查出来的,这原话出自一个国际咨询公司在北京的分公司的一位consultant。你提到的这种物流层层转包的现象正是第四方物流在中国一种集中体现。谢谢你提供给了我第一手的资料。    正好在这里讲一些4PL的情况。4PL是William C. Copacino在1996年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本人现在就是accenture(以前的安达信咨询)的资深供应链物流consultant。    【关于他的情况,我们可以在Amazon上查到以下的一段话“Bringing more than 18 years of experience in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customer service,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a wide variety of industries, William Copacino offers his unique insight and recommendation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我对咨询公司不太了解,但我想光是把一个accounting背景的人派到一个软件公司培训个几个月拿个证书,他就能做Supply chain的consultant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Copacino干嘛在供应链、物流、生产、采购、客户服务等function上消耗他宝贵的18年生命呢?照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个在某一个专业上成功的consultant都得有雄厚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能让别人信服他的理论吧。就像我们现在相信你的话一样,因为你有7年的物流从业经验。所以如果我在供应链物流工作个十几年,我为什么就没有机会去做consultant呢?】     
  再说回来,William C. Copacino在当年提出4PL以后,acceture就马上注册了这个了这个概念。4PL的意思就是,由于许多3PL的公司在业务项目和地域优势上各有优劣,为了综合利用各个3PL的优势项目,一个组织、分析、管理各个3PL的公司从而高效优质地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公司就产生了,这就是4PL。制造类企业通常只和一家4PL公司签约,然后由这家4PL优化组合各个3PL来完成物流任务。美国的通用就采用了4PL的系统,GM和CFN合资成立了Vector SCM这家4PL,由它负责整合各个3PL来完成GM在北美庞大的物流需求。因此,4PL其实是由许多物流专家组成的一个智囊团,他们不实际完成物流任务,但他们要负责研究客户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然后配合对各个3PL的研究,从而设计出一套使用各个3PL优势项目的、适合这个客户需求的、节约成本的物流解决方案,并跟踪监督这一方案的执行。这里面就要用到运筹学、企业资源管理、运输技术等等科学(我就不重复那些这两天快要了我的命的学科了)。     这样看来,JoeyLover给我们描述的物流层层转包就非常像4PL了。DELL把它的供应链管理包给了伯灵顿空运公司,那伯灵顿空运公司把这些业务分拆,通过合理化配置(如果他们是合理配置的话),然后再把任务分派(我觉得用“分派”比“转包”更好)给各个3PL公司,比如仓储方面的象屿保税区物流仓储集团,货柜运输方面的高崎货柜运输公司。至于这些公司再怎么转包业务(这儿用“转包”合适)给一些车队就是属于这些公司的内部运作了。总体的框架就是这样,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到的,谁能得到最终用户(制造类企业)的物流contract,谁来设计供应链和物流系统,谁才是这个行业的最上层,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我推测,在中国可能的这些4PL们可能由于各种环境因素或技术条件还不能做到为最终客户设计供应系统从而节省成本的阶段,所以谁能靠各种非技术能力拿到最终用户的contract,谁就说了算了。所以才导致了由于分包商过多反而导致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降低,跟踪监督不利。但是随着市场的合理化配置,这种层层转包的现象应该会越来越少。还有,导致4PL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市场上的3PL太多,大家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点(毕竟像UPS,FEDEX这样的巨无霸还是比较少),所以是市场的需求催生了4PL。但随着3PL通过合并、扩容、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后,4PL会逐渐减少。还是我在上文说到的,当市场80%的物流需求掌握在20%的3PL手中时,4PL就没有了市场。这个过程根据那个咨询公司的预测是5年。    这就是我对你提出的这个case的分析。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分析一个实际的物流case。    你还提到了SAP只招学编程学计算机的人。那我想你只要到SAP China的网站上去看看(/china/company/career.asp),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的职位要求的都是相关行业的工作经历,以及对SAP软件实际应用的经历。对于后者来说,我的课程里肯定会涉及到。我看到里面唯一提到的对编程语言有要求的工作就是developer,他的工作是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等技术性工作。    我赞成实践的重要性,但理论的学习同样重要。你有七八年的物流经验,这是很宝贵的财富,但你能保证你对我现在学的物流和供应链知识全部都懂吗?这些知识是西方国家在其六七十年的物流发展(最早的物流概念可以追溯到1935年)上总结出的经验,创造出的实践理论。也许,你会告诉我说这些东西在中国行不通,但你能保证2年后、5年后、10年后、20年后这些东西还是行不通吗?谁能预测未来?谁能阻挡变化?计算机刚发明的时候,他的发明者预测它的销量不会超过10台,但现在几乎人人都有pc。所以一切都是未知的。    我和许多过来学习物流的人都是看好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所以才到国外来学习物流,通过学习我更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我确实学到了许多东西,由于我的学习,我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这个世界。     我当初写这个帖子是为了谈谈自己对物流的看法,让许多不了解物流的人更多地了解物流,为想来学习物流的人提供一个参考,让已经选择物流的人相信自己的选择。我尊重你的经验,我也不想和你辩论什么,你做了这么多年物流总该对这个行业有些感情吧,要不也不会做这么长时间。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更积极的态度来讨论物流呢? 也许你没注意到,身在国外对许多人都是一种考验,一些欠考虑的话真的会伤害许多诚心诚意出来学物流的人,让他们觉得以后没有希望。所以,如果你希望和我讨论的话,我们就用更加理性、积极的态度来进行好吗?     如果我在上文中有什么不礼貌的,用词不当的话,希望你一定多多谅解!! 诚心诚意的,渴求知识的climber1978       
  好了,大家闭上眼睛休息一下,我是DENNYATWOL,再说几句P话,我也是边转边看,有想法就放,憋不住.这个CLIMBER只怕还是个学习中,工作经验也不多的新手,而JOEYLOVER是个所谓的业内精英了.在这里我首先要向CLIMBER表示敬意,有种,别被那些头衔吓到,管它什么大牌,自己有想法就表达,当然对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俺自己前几天在网上和一个某个圈内的顶级精英也有点冲突,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感觉那么好,虽然他一个小时的工资比我两个月的都多,虽然在国内和他一样资格的人不超过两百人,但...哎,不说了,这和我转的辩论没什么太相同的性质,而且我在辩论中也没落下风,更重要的事我们倆辩的话题根本拿不出手,实际上是我看他不顺眼,抓住他一个小辩猛打让他老羞成怒而已:).    好了,看看JOEYLOVER的回答吧:    我绝对没有要打消你的积极性的意思,也没有要打消任何人的积极性的意思。我只是把现实的picture秀给大家看而已, 书本里把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3PL写的多么多么深奥,教授说的前途多么多么花好桃好,那都是空的。他如果说前途一片灰暗,谁还念啊?    请相信我,我非常非常地不愿意用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压你,因为看你确实学得很认真。 你说的一些物流学知识都是我不知道的,比如说我不知道有William C. Copacino这么个人, 也不了解他的学说。 4PL还是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新闻说MSAS把它和中外运在中国的合资子公司Golden Eagle改名为MSAS中国了,然后说他们在一个科学园区里搞什么4PL. 4PL到底是怎么个意思还多亏你给我上了这么一课我才明白的,所以对你的case study我也讲不出什么意见。 其实这种什么4PL只有欧洲公司在搞,在美国听都没听说过。欧洲的物流业是全球最发达的,但那一套主要适合欧洲的环境条件,世界上其他地区学它的不多。 所以不知道William C. Copacino,不知道4PL并不影响我做我的物流经理,也丝毫不影响我管好我的供应链,事实上我周遭的人包括我的客户我的老板没有一个是知道这些东西的,可我们照样做logistics/supply chain management和3PL。 这就是现实。
    至于SAP招什么样的人,我可以这样和你说,SAP上海办事处里的人我差不多都认识。 这帮人工资高,工作轻松,office的location又巨好,我前几年也想过要进去。 本以为凭我多年的物流工作的经验,应该没什么问题。 和他们老总一说,他们老总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跟我说,要不你先来参加我们的培训吧,我想你工作这些年,应该能够负担的起培训费的吧。我就问他培训费要多少,他说5万块一个module,我当场就绝了这个念头。 我不知道你听到的或看到的是什么, 我是知道SAP里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做technical support,就是你说的developer,全是计算机毕业,编数据库的;另一种就是SAP consultant,其实它的consultant和四大以及其他consulting firm的consultant是一样的, 它们互相挖来挖去的。 象accenture的supply chain consultant或者是直接从SAP挖, 或者让它自己的consultant去SAP培训。 我并没有说accenture的consultant都是accounting背景的,可是大多是accounting背景,因为象所有的ERP软件一样,SAP也是从财务软件发展出来的。 至于你说的相关工作经验,就是曾经替企业完整地安转过SAP软件的一个或若干个module,这和应用过SAP有着本质的差别。 我用SAP很多年了,可我从没install过,也没configure过, 所以不能直接做一个SAP consultant,所以其实SAP consultant和我们搞物流的不是在同一领域。 当然你的专业可能会教你这些,我不知道,祝你好运,能够成为SAP consultant,据我所知现在全球都很缺SAP的consultant,你毕业后肯定马上能在英国找到工作。 但对于大多数念supply chain的朋友,成为SAP consultant并不太可能成为他们的出路,所以我还是要告诉他们我个人对物流业发展方向的分析,也就是我所说的,物流业在国内越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低,工资水平也越低,物流业很有可能就成为土鳖的天下了。
    最后再讲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你做过船运公司或者是货代,这些都算是物流业的一部分,你应该知道你以前公司什么人收入高, 毫无疑问是sales收入高,待遇好,做operation的又苦又累,工资还最小。而你们的老板也一般都是做sales出身的。 咱们不说小公司,说大公司。铁行渣华算大了吧?全球数一数二的货运公司。 他们上海公司工资最高的两个人, 总经理和财务总监都是海员出生,对物流根本是屁都不懂。他们那时在外高桥保税区开了个物流公司招总经理,我还算和他们公司有点关系,托个朋友去问,他们居然说我们招的物流公司的总经理需要是个财务背景的,另外再要一个销售经理就够了。 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物流人才。 由此可见,在物流领域里管事的,高收入的都不是真正做物流的。
    我知道我的话你或者其他一些人不太爱听,这可以理解。 你打算在物流领域闯出一番天地,我祝你成功。 最后补充一句,我觉得未来在国内的物流领域唯一还有点前途的就是汽车制造业里面的物流部分,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汽车制造业在中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仅供你考虑  
  CLIMBER真被大牌吓到了:    谢谢你的回帖,我觉得又受益匪浅了。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和别人在tigtag里长篇讨论了。上一次和一位大侠讨论怎么带钱去英国最实惠,最后我们竟然都讨论到了中国的人民币的贬值趋势、经济现状、发展策略等。每次发长贴都是总结自己想法的好机会,每一次看别人的回帖总能让我产生新的想法。所以,谢谢你的回帖。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写这么长的帖子的,尤其是在这种自由论坛里,没有一种韧性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确实,我当初工作的公司的CEO是香港总部派过来的香港人,副总是个大陆人,原来就是做我们公司财务经理的。我也不只一次听到别人和我说过,有两种人以后可以做老总:做销售的和做财务的。做销售的可以凭借出色的销售业绩获得晋升的机会,做财务的可以知道公司的命脉在哪里(因为一个公司发展到成熟阶段时,管理者就是通过各种数字来measure一个公司的状况)。不懂财务确实很难做老总,我的上司在我临走前还和我讨论过MBA的情况,他认为MBA中真正有价值的就是其中的财务知识。    公司的CEO的背景变化确实是个有趣的话题,一开始应该是销售做CEO比较多,发展到后来做财务的做CEO比较多,那再往后面什么样的角色会做CEO呢?(根据变化的原理)我想应该就是有想法(idea)的人!这不是我说的话,这是我们公司的副总在orientation的时候告诉我的,当初还不太理解,但现在好像有些概念了。    讲到SAP,我这儿有几个从上海通用出来的同学,也在学物流。他们就和我讲起通用派他们去SAP培训的情况,说一个module的培训5万多,确实把我吓了一跳。要不是公司出钱的话,谁能读得起啊。但现在SAP的日子现在应该也不好过吧,微软挖走了SAP中国区的总经理,已经着手开始进入大型企业ERP市场了。SAP如果不调整一下还真的很难说。但我同意你的说法,能做SAP的consultant应该是非常少数的物流从业人员,因为本身它对你的个人素质就要求非常高。    物流行业里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在遵循着一个操作惯例进行着工作,有多少人会去思考?有多少人能到达可以思考的境界?APL把全球单证中心放在上海,里面的人工资个个4000左右(看工作年限),还有其他什么福利。但他们做的工作只是非常机械的单证处理,是一种微观上的大工作量工作。我在我的公司单证部里还发现过一个硕士毕业的人(好像是学一个文科类的硕士),也在做单证,工资也高,但这种工作除了不需要用脑子,其他什么都好。所以我赞同你的看法,物流行业里的从业人员大多不懂物流,且普遍素质比较低,外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里的人素质还不错,但其他的就不行了。我就是从这种环境里出来的,但我不想失去我大脑的思考能力。在外企里做份周而复始的工作(简单的复杂操作)确实会待遇不错,稳定,享受外企白领的光环,但我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那物流行业是否需要能思考的人呢?它是不是只是一门纯粹的讲究小聪明的掮客行业?或是它只需要体力型的脑力活动(manual mental work)? 科学在里面究竟占了多大的比例?我想这些问题也是现在全球许多开设物流研究的大学所研究的,里面以美国(MIT,North Carolina,Ohio等)、英国(Cranfield,Heriot-watt,Warwick,city等)、澳洲(Sydney,RMIT等)居多,日本应该也有许多,但我不清楚。 Anyhow,在今后5年中,我相信中国的物流行业里的从业人员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国内的人(不管他们懂不懂物流),但在物流的决策、设计、应用等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我想现在无论是在国外或是国内学习物流的人都会占很大比例。这就是我的结论。    还有我想问一下,你能谈谈你工作过的3家500强企业是那种类型的企业吗?制造类、零售类或是3PL?climber1978    
  好,学生提问,老师就回答啦,看看JOEYLOVER的感觉:)    这样吧,既然你总结了一下你的结论,我也总结一下我的结论:    1. 国内的物流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在未来必然会迅速发展。而物流业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从事物流工作的白领的工作职位降到最少,蓝领或近似蓝领的工作职位升到最多。对物流知识和供应链design能力的要求仅限于最高层的一两个人,中层管理人员及以下,既不需要懂物流,对外语的要求也不高。     2. 物流界里做老大的都是accounting背景的,赚大钞票的都是做sales的。真正搞物流operations的都在仓库里累得一身臭汗,在机场码头的提货处给海关的鸟人陪笑脸,最后就拿一份不高的死工资。    3. SAP consultant是一份很好的职业,全球都抢手。但是SAP不是念物流或者做物流的人去做的。 那怎样可以做SAP consultant呢, 第一种就是先进一家consulting firm做trainee(怎样进consulting firm做trainee就不用我多说了,四大每年都在国内招很多),然后如果你的consulting firm打算把你培养成专门做ERP的consultant的话,它自然会出钱送你去SAP,Peoplesoft培训,甚至都不用去SAP,它内部可能就有SAP,Peoplesoft培训专家。完成培训,拿到SAP认可的SAP consultant certificate,你就是一个SAP consultant了,你的firm再让你去做几个安装的project,你就是全球抢着要的人物啦,年薪十万美元以上。 第二种是SAP直接招进去的,这种主要以accounting背景的人为主或是在其他ERP软件公司做过的,当然还有一种就是编数据库的,它招进去做developer的,但是也有很多念计算机的做了几年developer和老板说我不想做技术支持了,想做consultant,公司也可能会让他转做consultant,所以其实SAP里念计算机的做SAP consultant确实也不少。 第三种是你所在的公司要采用SAP或其他ERP软件,那它会让SAP来培训自己的员工, 但是一般象财务和物流人员培训的都是操作层面,只有公司的IT人员会参与implementation and configuration,而且这些IT人员将来需要对公司安装的ERP软件进行administration and modification,所以这些IT人员实际已经达到SAP consultant的要求,不用培训直接去考就能拿到SAP consultant的certificate,甚至不去拿certificate,已经会有公司出高薪来挖你了。     4. 所谓物流和供应链的专业知识其实并没什么深奥,实际的运用远远强于书本知识。 我这里再举一个例子。 那时候我们公司要做一个仓库,大家以前谁都没做过仓库,就从公司的亚太区总部请了一个VP of Logistics/Supply Chain,那是个澳大利亚人,据说是研究物流的专家在澳洲非常有名。 他一来对着空荡荡的仓库就是一通开讲,讲的全是专用名词,听得我们一愣一愣的,接着他给我们几个中层管理人员讲课,光是讲SKU就讲了一下午,我们老板越听越不对,第二天就把那个人请走了,我老板说听他讲那些废话还不如我们自己开始动手做呢。 结果我们开始一做发现也没什么难的,所谓的现代化物流仓库也就是装潢得漂亮点干净的,和普通仓库没什么两样。货架也不需要什么设计,做货架的公司直接有现成的方案,而且货架都是可拆卸式的,要改也方便得很。 要怎样才能提高货物进出仓库的效率也都是common sense,至于可不可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我们刚开始从劳动服务公司聘来的那些仓库工人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别说做什么培训了,后来干脆决定把仓库工人的管理直接包给劳动服务公司,没想到他们反倒做的井井有条,一点儿不耽误事儿。 另外只有做过了物流的人才知道,比如在一个仓库里最拽的绝对不是仓库经理,更不是什么物流的决策者设计者,而是一个小小的开叉车的,他要是给你撂摊子或是消极怠工你就完蛋了。说到底,做物流的其实懂不懂物流专业知识一点儿不重要,因为这其实就是一管人的活儿,而且还都是管些少文化的人。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至少在物流领域工作经验要比学历重要得多。但是既然在tigtag上的朋友们大都是没有工作经验而又非常想去国外念书的,我的忠告是选择一些较实用的专业来念,比如念IT或者念accounting,相对容易找工作,虽然念的人也很多,可是工作机会相较下来也是最多的啊。 如果一定要念business,最好还是念一个general的management,这样比较flexible,毕业后找工作的方向可以宽一点。
    最后回答一下1978的提问, 我做过两家生产型企业的物流经理,做过一家3PL的经理,零售业我没做过,我嫌工资太低。 我招过一个从法国最大的零售企业跳过来的做物流的经理,给他5000块一个月他就乐得合不上嘴了。 JoeyLover         
  CLIMBER来了: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是怎么样的? 听起来是好像和我们的话题无关,其实不然。    10月份的时候,美国西海岸码头工人集体大罢工,几十条集装箱船不能卸货,僵持了一个星期,最后逼得布什动用法案才暂时中止了罢工。据说那次罢工一天的损失是20亿美元,上海港的码头估计现在还在清理因为那次罢工滞留下来的集装箱。美国的码头工人为什么要罢工?工资待遇是一个,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modernizaion。有趣的是,英国前一段时期的消防工人罢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modernizaion。
    工人们,或者说体力劳动者为什么要反对“现代化”这个我们国家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呢?很简单,现代化了以后,他们就要失业了。我如果明年要去欧洲旅游的话,一定会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看一看。不是为了看水鬼,而是想看看阿姆斯特丹的集装箱码头(估计不让我进去,呵呵)。据我的上司说,那个码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部机械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平时你根本看不到偌大的码头里有什么人,集装箱的装船、卸船、调配、疏港全部由机械系统完成,整个过程都由码头后面的一个控制塔里的几个人监控。听起来不可思议是吗?但这是事实,阿姆斯特丹集装箱港就是被业界的人称为“幽灵港”。     中国在未来的10年里估计达不到这个水平,但重复性的简单劳动(不管是简单的复杂操作,还是复杂的简单操作)会逐渐逐渐消失,从事这些劳动的人的工资也会不断减少。试想一个全部自动化电脑控制的仓库会雇用几个人?这不是异想天开,在上海九江路上的那个停车库就给我很深的印象:那是个8层楼高的方柱形车库,这个方柱体的底面积不会超过50平方米,门口有两个中年妇女负责收停车费,司机要做的就是把车开进去,然后车库里的自动化机械系统会根据车主的停车时间把车子调起并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当车主回来取车的时候,自动化系统再把车子调出来。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车库的时候,我觉得我到了21世纪。这就是物流的未来!摩托罗拉的亚洲物流中心上个星期刚刚在天津保税区开工,中心建成后将负责摩托罗拉所有设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生产制造中心所需原材料的分拨配送,每年物流总量可达40亿美元,最终达到100亿美元以上,成为集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我想,像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物流中心就不是几个人凭自己的common sense琢磨琢磨就能做出来的吧。 我的公司去年6月份的一艘5500TUE的第五代集装箱的首航命名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当我老板告诉我从船上走下来参加命名仪式的15个人就是包括船长大副在内的所有船员时,我着实吃了一惊。这么庞大的一艘集装箱船竟然所有的crew只有15个人!!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现代化。(顺便提一句,你说的P&O的老总绝对不会是海员,一定是船长,最起码做过大副!要知道,航运类企业是退役或转行的的船长大副的第二栖息地。我公司里就有好几个船长担任管理工作。还有,别把船长或海员想得那么土,一个合格的现代国际海员要掌握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绝不少于一个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量,他们要学的东西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他们的阅历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而且要做到一个船长最起码要20年,和他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都是小菜一碟了。在公司里,我们可以看不起那些从香港派过来的专员,但绝不会看不起一个船长。)     物流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全面自动化实现之前,物流行业需要许多人从事实实在在的运输或仓储的操作。我赞同随着物流业高度发展,从事物流工作的操作性白领的工作职位降到最少,但蓝领或近似蓝领的工作职位也会逐渐降下来。对物流知识和供应链design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于物流设计和决策团体。其他的非脑力劳动的各种工作都会降到最低,对于这些岗位的物流知识当然也就无所谓了。
    其实不只是物流界里做老大的都是accounting背景的,几乎所有行业做老大的都是accounting背景,这是对公司管理运作的要求。至于sales,我觉得以后物流行业,特别是3PL不会有sales了,取而代之的是consultants。就像那些留学中介的consultant,打着为你免费设计留学的招牌,等他给你设计出一套适合他那个中介所操作的方案后,你不就得用他这个中介嘛。但留学中介是最纯粹的黑心掮客,物流的设计研究就要比留学中介要复杂多了,因为这是科学。所以这些物流企业里的consultant才是以后物流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些物流专家往往就决定了一个物流企业业务量的大小。据说,9/1在上海的物流招聘会上,一些物流企业为物流设计师开出了10万年薪的起价。这种物流设计师就是我所说的物流企业的consultant。     我提到SAP,不是说我以后一定要去SAP。事实上ERP只是把物流和供应链作为一个模块做进了ERP。现在市场上专门做物流软件的大多是国内的公司,只有惠普一家外企也做物流软件。所以我说,既然这些软件涉及到了物流的管理思想和技术,那我们学习物流的人以后应该会有机会到这些软件企业里做一些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事。因为不管这些软件怎么设计,他体现的还是管理理念,总得先有管理理念,才有管理软件吧。比如现在已经有了适合3PL的管理软件,但没有适合4PL的软件,为什么?就是因为国内的人刚刚把3PL搞清楚,谁还会知道4PL啊?我就不信软件公司在开发一个企业应用软件的时候就不需要做调查了?就不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了?难道一个物流软件就可以凭一帮子学计算机的凭空做出来? 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体现我们的想法,但永远都不会代替我们思考。任何时候,掌握最新管理理论的人永远是引导管理软件的人。    我赞同在本科阶段应该念一些专业性不强的学科(比如数学、英语、历史、哲学、一般管理等)。在Warwick,我碰到的许多读本科的老外都是读一些我们国内没人读的专业,我感到奇怪,他们就说,本科是感受大学的时候,没必要这么快把自己限制死了,等到了postgraduate时候再决定自己以后的职业。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硕士的话,你在别人的眼里就是这个专业的专家。什么是专家?The people who know more and more about less and less.管理学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侧重早就是各成体系了。比如,“金融管理”会和“物流管理”一样吗?学个一般管理学硕士出来的话,别人到底是要用你哪一方面的专长呢?难道你要再去和本科生一起竞争去做IQ,EQ体现你的学术外的能力吗?这也是英国的公司一般不招postgraduate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招聘系统就是针对不限专业的本科生,筛选出各方面能力较强的人,然后在公司里培养。WMG最早的时候只有EBM,MSE这么两个专业,但随着发展先后开设了ITM,eBM,Q&R,SEAL这几个专业。目的就是为了细分专业到各自的侧重点上去。我想没人愿意花了二十几万回国后对别人说,我只是万金油,哪儿都没专长吧。     最后,我还想请JoeyLover谈谈你从事的物流工作主要有那些responsibilities好吗?我很感兴趣,像你这样这么资深的大牛实在太少了。(鲜花献上)  
  顶!再顶!  两位辩手看起来都挺健谈.感觉正方辩手是比较学术一点,反方则比较现实一些.一个从理论分析到前景展望,应该说讲的比较有说服力,物流业真的要发展应该也是朝这个方向努力.反方似乎对现在中国的物流比较失望,可能是身在其中,对国内物流发展的滞后比较悲观.看得出两位对物流还是了解得比较多.  
  各企業若把物流運用得當,哪它就是一塊寶。反之就......
  狂赞该贴内容!  要是楼主能够帮忙精华一下更好。
  受益非浅,受益非浅。现实与憧憬的交替,理性与感性的对拼,继续继续,小弟会继续狂顶此贴的。感谢!
  看得太爽了,支持楼主!    什么岗位都适合,这正是很多本科毕业生的想法。只不过国内的很多公司都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没有完善的培训制度,他们需要的是直接的劳动力。bird in the sky
  感谢!
  精彩!回味ING。。。    i`m bird ,think in river~~
  这么好的贴子我才看到,可惜啊!  现实和理想的对比!!很不错啊!  不过我还是比较占成climber说的,必竞我们现在吃的穿的用的哪一个不是靠物流运输来的,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少不了这行业!不过现在物流在中国还很落后了,比起西方国家差远了,现实和理论上的差距太大了,这都需要我们的努力!我相信物流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的,因为我们都选择了这专业!!  这是一个物流专业在校生的一点看法!!  不同意的可以指出!!  
————————交流学习中!!!
  还没完呢,我接着贴完吧,呵呵:)    JOEYLOVER的回贴:    [回应 climber]  1978同学,我和你都已经写了不少超长的贴子了,估计到后来谁都没心思仔细去阅读对方的贴子。 我的工作的responsibilities你再去仔细读一下我的几个贴子就清楚了。    你的第一第二个贴子写得还可以,后面的两个贴子我就觉得没法子看,你都已经二十四五岁的人了,怎么思维方式跟个还在念大学的人一样啊? 特别是最后这个贴子感觉上你是在说梦话吧?好像这个世界是你想出来的,你想它怎么样它就会怎么样的吗?你实在是太naive啦,我觉得没有办法和你沟通下去, 只好祝你好运吧。    至于P&O的上海总经理老吴财务总监老应我曾经在99年和两千年和他们共事过,他们以前是做什么的他们懂点什么我很清楚,你跟他们不认识,凭空想象的人是你!    最后还是忍不住要劝劝你,要学会面对现实,少做点梦对你有好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等你硕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有可能我是你的面试官。冲你这个样子,我就不会录用你,我情愿招一个没什么理想,但是能老老实实干活的,即使他的条件没有你好。我已经不算是那种忌贤妒能,压制年轻人的人。 你要知道这个社会上见不得人好,看到人好就使扫堂腿当头棒的主多的是,而这种人往往又是掌握着很多象你这样的年轻人的命运的。 你和他们讲什么美国西海岸码头工人,讲什么阿姆斯特丹集装箱港,你等着到处碰壁吧! 我已经苦口婆心地给你把道理说了好几遍了, 你既然一味地要去追求你的那个什么物流设计师的梦想,你就去追吧,到时头破血流,吃亏的是你自己。
  CLIMBER1978的回贴:    [回应 JoeyLover:1619504]还是要谢谢你,忠言逆耳。我也许是个比较理想主义的人,当初如果不出来留学的话,也就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做上去了。但,嗨,有些东西,好像就是就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Anyway,我还是要感谢你,没有你的回帖,我对物流行业的现状也不会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供应链物流本来就是门交叉科学,就算以后做物流没前途,我现在学的东西也会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帮助的。再次感谢JoeyLover前辈在这个帖子里给出的笔墨。    这个帖子已经发得够长了,浪费了大家许多精神看贴,我在此也表示道。现在我想应该是它结束的时候了,希望能给那些想来学物流的,正在学物流的朋友们一些启示。
  很难想象这个贴子还能被顶起来,本来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但看看大家这么多议论和探讨,我觉得还是说一点东西。      首先,我申明,我已经是一个圈内人了。我回国找到了一家500强的美资企业,在供应链部门任职。    根据我这5个月的工作经验和观察,我有以下观点:    1) 我在这个帖子里讲的东西没有太多的“水”。诚然,我当时许多的观点都是推测的,但这些推测和现实是符合的。  2) 我不希望大家把“物流”独立开来看待。根据供应链的一个核心观点,整个供应链都是在服务最终客户,无论是计划、采购、工程、制造,还是物流,它们都在努力support用来满足客户的方案和计划。没有什么这个重要,那个不重要的说法。在供应链里,缺了谁都玩不转。想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各个部门的努力和协调。这是一个压力传递的过程:从市场到计划到采购和工程到物流到供应商......  3) 关于我被最多诟病的所谓“经验”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许多企业强调相关工作经验,但其实就算有再多的经验,你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还得重新适应新的操作流程,需要学习很多东西,然后再适应。这个过程对于一个有四五年工作经验的人和一个新大学生来说,区别不是很大。他们的区别只能是在做事的方式上,在与人交流的能力上,而这只能是靠时间来增长的(或者说靠许多失败的经验来总结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现在许多企业强调的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阅历”。  4) 物流行业是个涉及面很广的行业,在各种操作模式、政治经济环境下,它们所表现的形式都不一样。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要做好贸易相关的进出口物流运输,还是需要许多隐性资源,这包括了能否从海关、商检、码头(海港和空港)、承运人(船公司或航空公司)等各个实体获得support,以及能够获得稳定的客户群。如果是要做好物流仓储陪送的话,许多运筹学知识是需要的,好的IT技术也是必须的。这些东西不是common sense可以搞定的,至少如果想做大做强的话,靠common sense是不行的。  5) 关于Bax。 现在Bax就在给我的公司做一个SOI的运作,我觉得Bax真的做得很好,无论是他们的系统还是他们的服务态度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平, 虽说他们的价格也相对高一些。我相信在Bax里有一大批物流专家在指导着这一整套运作,这包括了海关事务专家、贸易专家、海运专家、空运专家、内陆运输专家、仓储专家、IT系统整合专家、政府关系专家等。因为我公司的物流部门就是由这些专家组成的。这是所有现在正在学习物流的人可以努力的方向。  6) 最后给现在还在学习物流供应链的人一些建议:不要把自己的方向就定死在物流这个领域。我这么说并不是表明物流行业不好,而是说我们选择职业的方向要广一些。很多人可能当初随大流来学了物流,现在回来的话,会发现工作会有些难找。但其实社会上很多工作都可以去试一试,不要自己给自己定下太多的“框框“。你们以后回来的时候是最自由选择职业的时候。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一定能成功,这是最重要的。哀大莫过于心死,如果被一些所谓的“经验”吓倒,连努力去试一试的勇气都没了,那就怎么都不会成功了。    最后祝大家一切顺利。    Climber
  joeylover:    [回应 climber]  BAX里哪有什么海关事务专家、贸易专家、海运专家、空运专家、内陆运输专家、仓储专家、IT系统整合专家、政府关系专家? 整个中国要说有哪家物流企业有那么多专家的话,我想唯一有可能的就是中外运了。 关键是这些专家值几个钱? 他们在中外运一个月拿多少钱?     我佩服你对物流的热爱,但是大家对物流这门知识多么有用不感兴趣, 大家要知道的是出去念个物流的学位回来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值不值得。 虽然不怎么高尚,可是是实际情况。
  没想到这个帖子又浮上来了。 我想感谢一下支持我和批评我的朋友们。 我记得我一上来就和Climber1978说过我的话可能会打击很多人的积极性。 这是我的一种逻辑方式。 在英国读过商科的人可能都知道我这种方式叫做 the devil’s advocate。 意思就是通过不断地提出负面的意见从而帮助大家找到正面的正确答案。 如果你是真正理解物流是什么而又深爱这一行业的话,我当然不反对你在这一方面发展。 我想要试图反驳的是对物流的一知半解和盲目推崇。 我所希望的是不要再有人把什么物流啊,供应链管理啊当作神秘的或者高深莫测的名词祭出来。     steven2001问:看到很多官方信息都是说国内缺物流人才,难道他们是在喊我们很缺大专生或者土鳖?   我这里有两个具体的例子可以回答你。 我有个外甥女,今年18岁。从小不爱念书,学习一路红灯。 初中极其勉强地毕业后不知道进了一家什么中专,她家人一直担心她找工作的事。 上个月我见到她,问她在哪里工作,她居然告诉我她现在也在一家物流公司做操作。 我不敢保证这样的例子是否代表了大多数,但是我确实认为国内所缺的物流人才,连大专都不需要,中专就可以了。     第二个例子,我已经很久没有上网看招聘信息了,三月份的时候上智联招聘网看了一下发现有这样的招聘广告若干条:Need one temporary warehouse supervisor, contract term 6 months, requires 3 years and above experienc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需要短期仓库主管一名, 合同期六个月,需要有三年以上供应链管理经验) 我不知道这样的例子现在是不是很多,但这非常符合我的观点: 由于竞争激烈,现在很多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大量雇佣零时工乃至于连仓库主管都用零时的。 由此不难想象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直线下降的趋势。     至于steven2001说的英国超市的物流做得比国内好,这谁都同意。 可这不是我要说的,我要说的是中国的物流有待发展并不等于物流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 你说到超市,我可以告诉你在各个行业的物流领域,做零售业的物流收入是最低的。 在国外是这样,在国内更是这样。你去问问家乐福,沃玛特的物流经理就知道了。   
  战战兢兢,汗不赶出!
  看得很晕,基本上所有英文术语都不太明白。。。有点打击我从事物流业的热情哦
  偶有SAP consultant证书,怎么没看见谁出10W美金年薪来找我呀?呵呵~
  物流管理在企业的未来竞争中是很重要!可是这么激烈说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虽然现在还的没有看完,但是我已经感到有点“恐怖”了!    :)
  dennyatwol说的也精彩,但老兄别忘了你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虽说物流成熟于日本,但那也花了日本二十年。日本的地理环境和它固有的资源缺陷使它只能依靠贸易来发展,但它也需二十年。以中国现在的企业规模和运行模式来说在中国边干边学完全可行,也没必要那么灰心。在中国要想达到日本美国现有的物流水平别说第四方物流就是第三方物流在中国成熟少说也得一二十年吧,不然的话深圳香港早就要说建立一个现代物流平台为何迟迟不动,说到底是中国现在的企业还不是很正规,还达不到第三方物流运行所需的外在环境。说白了,在中国要想超快发展物流是行不通的——硬件达不到!
  我目前处在供应链管理的本科学习中,即使是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菜鸟也知道物流管理人员几乎不可能达到管理层的顶端,。。。那些总是accounting的位置,但是我对物流的未来(特指学物流的未来饭碗),尤其是中国的,并没有完全悲观。   我认为学供应链和物流的未来就是卖idea,无论是consultant或是开发ERP等软件,就是需要物流人才的design,更好的control inventory, 更好的delivery,更好的support等等,作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最佳方案,这项工作是缺乏物流专业知识的人无法胜任的   很多有工作经验的前辈都说,中国不需要高级物流人才,因为这是一个操作工的时代,现实如此。今日的中国物流公司(称为物流公司也不是很确切)不过就是执行任务而已。。从大的公司得到运输任务,分包。。。做的就是操作的活,当然只需要操作工。。。那么谁是发布任务的人?一层层的分包,可以达到减少cost的目的,可是整个过程是否是最符合企业利益的方案?当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要达到更低的cost,创造更多value,这种简单的分解任务能否达到企业的要求?谁是方案的提供者?我想绝对是物流的consultant。  
在一个仓库里,当然最大的是开叉车的,但是自有劳动力管理者管理他们,作为物流的consultant,他的任务是让最少的开叉车的在最合适的仓库里能最经济的完成操作。
  我顶了吗?啊,我顶了:-)
  绝对经典贴!!!!!!!!!!!!!!!!!!!!!!!!!!!!!!!!!!!!!!!!!!!!!!!!!!  
  在中国。当官不需要学历,做老板不需要学历。只有打工的才需要。
  同意climber
  思想源于讨论,,呵呵,,在讨论中学习,,顶!!!!!!!!!!!!!!!      
  dennyatwol   期待你更多的转贴,很经典!!!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生活与慢生活辩论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