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40 150mm-150mm1:4-5.6可以用在em5上

&主题:发个EM5和EM10的对比,给纠结这两个机器的人一个参考
泡网分: 6.188
帖子: 1989
注册: 2010年09月
EM10到手已经用了几天了,EM5短暂试用过,现在无法直接对比,但是可以说一些差别,希望对纠结这两个机器的人有帮助。
EM5比EM10强的地方:
1.防滴溅金属机身,搭配防滴溅镜头,下雨天可以用,小雨的时候去拍照其实是很惬意的
2.五轴防抖,这个无疑是EM5当初最大的亮点之一,我目前的感觉是广角端和EM5差距很大,应该有2档的差距,中焦差别小一些。手上没有长焦,无法测试。
&&但是EM10的三轴相比奥巴和GX7的2轴防抖,还是多了取景和视频的防抖,这个还是挺实用的。
3.EM5的手柄HLD6是2段设计,有竖拍,且手柄上可以装电池,有快门,有拨轮,有FN键,EM10的手柄ECG1实际上只能提升横拍的握持感,但是并不完美,因为手柄上没有快门和拨轮,竖拍就更加无力了。
4.EM5的电池和EM1,EP5一样,容量比EM10的大一些,虽然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组建双机流会十分不方便。
5.EM5多了一个电子取景器接口,还能接麦克风适配器,这个接口对于OMD来说其实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6.连拍速度上EM5的9fps略微领先EM10的8fps,不过RAW连拍张数还是EM10更多。(11VS16)
EM10比EM5强的地方:
1.增加了wifi,无线取景和分享照片更方便,增加了故事拼图模式。
2.屏幕提升是非常大的,不过EM5是4:3取景无黑边,EM10是3:2的话,取景会有黑边
3.快门键变大,拇指指托也变大,按键的手感(键程和反馈力度)比EM5好很多,不会松松垮垮的。
4.暗光对焦从0EV到-2EV,对焦点数量也增加了很多,微距的时候对焦明显比EM5快不少。
5.连拍RAW张数增加,我用的是闪迪30MB/s的卡,无法达到官方的16张,到13张就中止了,如果换高速卡应该可以。
6.增加了内闪,虽然有的人说鸡肋,但是关键时候还是可以应急的,并且方便不占地方。
7.TP7图像引擎,增加了色散校正和针对不同镜头不同区域的锐化,这个可以改善直出品质,色散校正也是写入RAW的。
8.增加了峰值对焦,提高了转接手动镜头的实用性,对自动镜头来说某些时候也有帮助。
综合来说,如果对防抖,防滴溅特别看重,或者是需要全功能的外接手柄,那还是建议选择EM5或者EM1
如果对屏幕效果,wifi,峰值,校正色散等看重一些,又觉得EM1太贵太大,那可以考虑下EM10,不过目前价格应该还有水份。
本帖最后由 hanml1988 于
09:41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92486&&回帖:51 &&
泡网分: 0.081
注册: 2015年11月
ikinari 发表于
em5也有了,新固件哪个机子更适合老手动头的道理俺不懂啊,你的意思是em5的新固件可以支持老手动头的能力至少能打平em10?
感觉em5更专业,需要你不断掏银子升级器材,em10则更亲民方便,该有的都有了。。。我还是上了em5,,哎
泡网分: 0.081
注册: 2015年11月
forget_it 发表于
em10的电子取景器的刷新率比em5要高,时滞小很多,这个真是个大优点。em5唯一的优点是三防,五轴防抖很好,但实际用来,em10的3轴防抖也很好,不感觉有差别,但是比pl5的2轴好太多。那我再给em5热靴上个vf4 取景器,,双取景器是不是碉堡了,哈哈
泡网分: 0.116
注册: 2015年01月
那如果玩纯手动老镜头比较多是不是em10比较适合啊
泡网分: 0.209
注册: 2014年04月
em10的电子取景器的刷新率比em5要高,时滞小很多,这个真是个大优点。em5唯一的优点是三防,五轴防抖很好,但实际用来,em10的3轴防抖也很好,不感觉有差别,但是比pl5的2轴好太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913
注册: 2004年10月
yc2006 发表于
TB上日亚代购,E-M5/12-40, 全包是 6700元左右,这个价格可以买么?这个价位不错了。
你到淘宝查查行货价及日行代购的价格就知道了。
但是,最划算的还不是这套,而是EPL6套餐。嘿嘿。相当于半价。
泡网分: 26.9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3年08月
go123ccc 发表于
拓展的iso100损失了动态范围,风光使用是不是得不偿失?用m43拍风光本来就很勉强。。。
另外,那点动态范围,不如多买几块好的滤镜来的实际,或者买好的三脚架包围曝光。。。
现在我一般拍风光的时候都带适马的DP系列出门,带小孩出去或者单纯旅游带M43..
泡网分: 0.32
注册: 2011年12月
laoqizzz 发表于
em10用的是em5的传感器和em1的处理器。
另外增加了峰值对焦
如果不在意三防机身的话,肯定是em10,尤其是有老手动头的人
另外...拓展的iso100损失了动态范围,风光使用是不是得不偿失?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05
注册: 2007年01月
TB上日亚代购,E-M5/12-40, 全包是 6700元左右,这个价格可以买么?
泡网分: 0.013
注册: 2014年03月
imature 发表于
那不至于,套机至少还有1K的水分. EM5日行套机不过4300, EM10应该在3K出头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时候.最起码,电动头套机3K5吧电子产品选新不选旧。
EM5的价格就是被炒得降不下来。一旦热度过去,降价很快的。
目前就算EM10贵点,我也必然选EM10,或者干脆上EM1。
泡网分: 35.218
帖子: 11009
注册: 2008年06月
laoqizzz 发表于
em10用的是em5的传感器和em1的处理器。
另外增加了峰值对焦
如果不在意三防机身的话,肯定是em10,尤其是有老手动头的人
另外...em5也有了,新固件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6.9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3年08月
em10用的是em5的传感器和em1的处理器。
另外增加了峰值对焦
如果不在意三防机身的话,肯定是em10,尤其是有老手动头的人
另外,em10可以扩展到iso100,从imagingresource上的测试来看,iso200与iso100下面成像差别巨大,iso100细节明显提升。这点在拍风景是时非常有利的。
泡网分: 17.612
帖子: 3867
注册: 2008年05月
hanml1988 发表于
2.屏幕提升是非常大的,不过EM5是4:3取景无黑边,EM10是3:2的话,取景会有黑边这点没看懂,是说EM10的LCD屏幕是3:2的吗?
泡网分: 17.612
帖子: 3867
注册: 2008年05月
hanml1988 发表于
EP5没取景器啊,外接就不便携了,而且我手上都是松下头,EP5不校正色散,紫边会很吓人的以前不关心EM10,现在才看到这个。
手头都是松下头,看到这个好心动。
泡网分: 0.299
注册: 2007年09月
RX10 发表于
这个头没有像E16-50或者X14-42PZ那样的电动变焦拨杆
要靠拧对焦环来实现电动变焦& &
奥巴目前还没有一台机身带电动变焦拨杆的&&不过我相信奥巴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能上一张镜头的图来指示一下变焦环么
泡网分: 8.167
帖子: 7640
注册: 2012年09月
imature 发表于
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电动头,必须配合带有变焦杆的型号才能进行电动变焦,用手直接转变焦环非常紧是吗?
那配合EM10...剩下的就仅仅是薄这个特色了.唉,又多了一个纠结的点.这个头没有像E16-50或者X14-42PZ那样的电动变焦拨杆
要靠拧对焦环来实现电动变焦& &
奥巴目前还没有一台机身带电动变焦拨杆的&&不过我相信奥巴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泡网分: 0.299
注册: 2007年09月
RX10 发表于
没有专门的变焦拨杆&&直接拧变焦环进行电动变焦&&那个变焦环阻尼很大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电动头,必须配合带有变焦杆的型号才能进行电动变焦,用手直接转变焦环非常紧是吗?
那配合EM10...剩下的就仅仅是薄这个特色了.唉,又多了一个纠结的点.
泡网分: 9.508
帖子: 3872
注册: 2010年04月
GX7有防抖吗
泡网分: 8.167
帖子: 7640
注册: 2012年09月
wyh0878 发表于
素质不错,有没有更细致的评价呢?比如长焦端,广角端。变焦手感生硬,意思是电子模拟变焦环阻尼比较大?没有专门的变焦拨杆&&直接拧变焦环进行电动变焦&&那个变焦环阻尼很大
泡网分: 0.964
注册: 2009年04月
RX10 发表于
素质是不错的&&缺点就是变焦手感非常生硬。。。素质不错,有没有更细致的评价呢?比如长焦端,广角端。变焦手感生硬,意思是电子模拟变焦环阻尼比较大?
泡网分: 8.167
帖子: 7640
注册: 2012年09月
wyh0878 发表于
不知道新电饼的镜头素质如何?
不单是广角端,长焦端也想看看,和奥巴的1442IIR比素质如何?和松下的1442II比如何?
这个饼的拆机头应该在1000左右吧。素质是不错的&&缺点就是变焦手感非常生硬。。。
泡网分: 19.209
注册: 2000年10月
谢谢分享,想问下5轴和3轴防抖差别大吗?
泡网分: 0.299
注册: 2007年09月
几乎一样大不可能的吧.EM1的那个手柄厚度...这种外置的不可能有那么厚
泡网分: 0.964
注册: 2009年04月
不知道新电饼的镜头素质如何?
不单是广角端,长焦端也想看看,和奥巴的1442IIR比素质如何?和松下的1442II比如何?
这个饼的拆机头应该在1000左右吧。
泡网分: 51.688
精华: 3帖子: 6412
注册: 2001年06月
好文。不过我倒不纠结这两个机器。肯定是买新不买旧。微单这个东西发展太快了,以前的东西不成熟。那个EM5我在店里摸过,实在没胃口。
EM10可能会考虑上一个,配合全幅非常合适的。现在GF5没有EVF不方便。
微单取景和对焦是大问题,解决好了肯定就能大卖。
泡网分: 0.378
注册: 2010年02月
还是喜欢EM1的参数
泡网分: 3.613
注册: 2009年03月
imature 发表于
加上手柄,跟EM1的大小比不知道如何几乎一样大
泡网分: 8.167
帖子: 7640
注册: 2012年09月
imature 发表于
加上手柄,跟EM1的大小比不知道如何不加手柄的话&&EM10的机身体积是比EM5小了一圈的
泡网分: 0.299
注册: 2007年09月
RX10 发表于
qiang来的加上手柄,跟EM1的大小比不知道如何
泡网分: 8.167
帖子: 7640
注册: 2012年09月
imature 发表于
那不至于,套机至少还有1K的水分. EM5日行套机不过4300, EM10应该在3K出头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时候.最起码,电动头套机3K5吧新的电饼素质不错&&估计短时间价格难以降下来
泡网分: 8.167
帖子: 7640
注册: 2012年09月
hanml1988 发表于
手柄哪里买的,几多钱qiang来的
&版权所有:&&&&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4-5.6 R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4-5.6 R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FirstScreen >>> -->
商家报价:
本地服务: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ParamPerformance >>> -->
镜头定位:
4/3系统镜头
镜头用途:
中长焦镜头
镜头结构:
镜头卡口:
对焦方式:
高速成像自动对焦系统(MSC)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浏览了该产品的用户还关注: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ExtraPriceOld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PhotoDoc >>> -->
5篇 入门必读
5篇 技巧必读
5篇 后期必读
5篇 玩转器材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RelDocV31 >>> -->
奥林巴斯之前发布了一枚25mmf/1.2镜头,根据可靠消息奥林巴斯近期还要发布一枚全新的f/1.2镜头,焦段还未知,考虑松下有一枚42.5mmf/1.2,奥林巴斯发布42.5mm,45mm,50mm...
【辽宁省沈阳市行情】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镜头采用旋转变焦,宽大的变焦环全部有橡胶覆盖,位于镜头前端,手感非常不错。而对焦环位于镜头后方,调焦松...
(中关村在线 烟台行情)近日,尼康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正在中关村在线推荐经销商鸿运摄影器材促销价12900元,【联系电话: 李经理】,尼康AF-S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EvaPic >>> -->
>> PART:DetailVer3/Part/Review/ReviewDetail >>> -->
您对该产品的感受,分享更多内容可选择高级点评
您的点评很用心,去写
>> PART:DetailVer3/Part/AskBbs/AskBbs >>> -->
时间: 15:18:44.00快门:1/250光圈:F/8.0焦距:35毫米感光度:6400
浏览(1695)
E-PL1可算是第一代的M43机器,用了很久了,以现在标准衡量,对焦速度和快门时滞确实有E-PL1可算是第一代的M43机器,用了很久了,以现在标准衡量,对焦速度和快门时滞确实有...
浏览(1084)
常见问题:
1.O记和佳能的镜头不能直接换用。但一部分佳能的手动头、包括部分EF镜头加转接环以后可以用在奥林巴斯机身上,不过不能自动对焦和测光。反过来的做法,将O记镜头加转接环用到C的...
肯定是富士龙的镜头,富士龙镜头是广泛运用于手机、电视、卫星等民用和军工行业,论实力和资质,奥林巴斯都不如富士,而且你可以上淘宝看看,排行榜里面基本从来没有出现奥林巴斯的相机...
应该是马达传动的机械部分出了问题,应该是机械部分的某个部件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镜头的伸缩部分出了问题,这个最好拿去售后检测一下,没过保修是免费维修更换的,过了保修也不怕,检...
LV1 见习专家
反复上又好了,直接把镜头盖拿掉,豆上去可以取景,两个镜头,一套头一45mm上上去都黑屏,后来拨了下簧片,又好了,应该是不能识别镜头
因为同样的参数,奥巴的镜片组里非球面镜要多1到2块,非球面镜这里我就不解释了,简单来说非球面镜成本高,哪怕多1块!成本涨了卖价当然就涨了
可能是无法完成对焦,俗称拉风箱。镜头与拍摄物距离,晃动,光线太暗太亮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也有可能是原件故障。
小提示:可以选择产品进行切换哦
尼康AF-S DX 尼克尔 55-300mm f/4.5-5.6G ED VR
正在进行PK
尼康AF-S DX 尼克尔 55-200mm f/4-5.6G IF-ED VR
正在进行PK
宾得smc PENTAX-DA 50-200mm f/4-5.6 ED WR
正在进行PK
尼康AF-S DX 尼克尔 55-200mm f/4-5.6G VR II
正在进行PK
富士XC 50-230mm f/4.5-6.7 OIS
正在进行PK
与其他产品进行PK: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RelPros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Drive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PossibleInterest >>> -->
同品牌,同镜头卡口
好评率100%
同品牌,同镜头卡口
同品牌,同镜头卡口
好评率100%
同品牌,同最小光圈
>> PART:PluginVer3/Rank/Manu >>> -->
>> PART:PluginVer3/Rank/Pro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dZPlusGoods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LastProTbl >>> -->
>> PART:PluginVer3/Rank/Pro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boutManu >>> -->
联系电话:400-650-0303
官方网站:
联系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010号嘉华中心45层
电子邮件:Olympus M.ZUIKO DIGITAL 40-150mm 1:4-5.6 ED R MSC - Review / Test Report
Lens Reviews
(Micro-)Four-Thirds
Review by Sebastian Milczanowski, published December 2012
Introduction
The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4-5.6 R MSC
may not be the hottest lens around in terms of generated excitement. However, it is certainly one of the most sold lenses of the micro-four-thirds (MFT) system - simply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is usually sold as part of camera-lens kits (either with a black or silver color finish). Given its specs it is a mid-range tele zoom lens suitable for a variety applications such as basic wildlife or portrait photography. The "R" model is an improved version of the initial 40-150mm which has been specifically improved regarding AF operations using the new MSC (Movie-Still-compatible) AF drive. If you count in the Four-Thirds variants this is even the 4th incarn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ns is basic as to be expected from an affordable, consumer-grade lens. The lens body is made entirely of plastic down to the lens mount which is also why the lens is extremely light-weight at just 190g. The good news is, however, that the inner lens tube barely wobbles even when extending the lens to its longest tele setting. The M.Zuiko has an inner focusing system so the lens front does not rotate during focusing. The broad focus ring operates smoothly whereas the zoom ring is a bit on the stiff side. The tested sample showed no zoom creeping as a consequence.
As promised by Olympus the AF operations are indeed extremely fast and silent which is certainly a plus when it comes to shooting HD movies. However, don't expect wonders in terms of object tracking performance but this is, as of now, more a limitation of the MFT cameras rather than the lenses anyway. Manual focusing works "by-wire" which is typical for MFT lenses. While this is probably a rarely used feature by the target audience we are quite comfortabl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Olympus lenses do not offer an image stabilizer because Olympus cameras rely on their in-body stabilization solution. As such the Zuiko may not be an overly attractive choice for Panasonic camera owners though.
& by photozone.d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林巴斯300mm f4后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