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为什么不喜欢玩少年三国志蜀国怎么玩的

蜀国有十万大军为何最先灭亡?第一个原因就让人唏嘘不已!
但益州人对蜀国军政影响甚微,所以出现的情况是:朝堂之上坐而论道者皆为泊来外人,沙场之上抛妻弃子舍身卖命的却皆是益州土人。益州人所受恩惠甚少,但捐舍极多,连年的征战使益州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刘备入蜀前,益州本地原本物富民丰,安逸已久,光复汉室之心本就不强,北图中原之志更是不足,蜀国的历次北伐其实都是蜀民在强权绑架下的被迫之举。正因为西蜀高层与益州本土的离心离德,渐行渐远,方才在邓艾奇袭下投降成风,溃不成军。王不与民同乐,民自不愿与王共难也!TOP6 穷兵黩武,耗尽国力蜀国以汉室正统自居,光复汉室,重振山河乃是蜀汉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故蜀国从立国伊始,便抛却民生,先军后民,以战扬威,来召示天下自己的正统地位和重振汉室的坚决意愿。于是,战争贯穿了蜀汉政权的全部,从刘备东袭孙吴,到孔明的六出祁山,再到姜维的九次伐魏,这些收效甚微却极度透支国力的战争,几乎拉垮了整个蜀汉的经济和民生。倘若刘备能够审时度势,不计桃园小义,以天下苍生为念,不盲目伐吴;诸葛亮能够不以先帝所托为绊,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窥魏、吴乱时而出奇兵袭之;姜维能够跳出恩师的窠臼,以西蜀的长远为计,不做频繁无谓的出击,蜀虽未必定能称雄天下,但自保尚有可能,至少不会如此迅捷而亡。早知如此,何不借刘备之人和、孔明之才智、蜀道之地利,固守西川,以待天时。若天时、地利、人和聚齐,帝王之业焉有不成之理?奈何刘备、诸葛亮、姜维都想成大功于己身,不肯为后人做阶梯,结果在逆势而行的急功近利之后,带给蜀国的只能是惨不忍睹的衰败和亡国。TOP5 小国寡民,先天不足
来源:历史客栈
来源:环球财经头条
来源:小胖蛙
来源:爱情的故事
来源:百代旅行家
来源:知野史
来源:奇闻逸事
来源:我是一个兵
来源:浪子读历史
来源:铁血网
来源:股榕传奇
来源:历史网
来源:站在墙外说历史
来源:一郎档案
来源:张生全精彩历史
来源:凤凰博客
来源:健姐说历史
来源:闲扯名著
来源:三余读书
来源:旷兮若谷
来源:法制晚报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来源:政事儿
来源:新华网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中国经营报
来源:新浪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来源:海外网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浙江在线
来源:京华时报
来源:东方网
来源:中国网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我们的东莞
来源:凤凰网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万股常情
来源:亮剑网
来源:复兴网
来源:复兴网
来源:财经101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环球财经头条
来源:军人之家
来源:环球财经头条
来源:转风
来源:全球财经热点
来源:万股常情
来源:万股常情
来源:舜网
来源:股票分析于帮助
来源:新浪军事
来源:腾讯网·军事频道
来源:万股常情
来源:万股常情
来源:图说军事
来源:黑历史档案
来源:宠妈妈
来源:赛客
来源:生活小清新
来源:婚姻两性学
来源:太湖网
来源:丰木色子
来源:我是木头人
来源:九点星座
来源:宝宝堂亲子育儿
来源:娱乐客栈
来源:手机人民网
来源:明星生活
来源:凤凰军事新闻
来源:腾讯体育
来源:中国民生网
来源:职场加油站
来源:岛国娱乐
来源:太湖网
来源:九点星座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万股常情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中国外交部
来源:呆萌宠物
来源:外交部网站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东南网  
来源:互联网的一些事
来源:环球网
来源:长安供销社
来源:话话世界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睹图
来源:流行东莞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新华网
来源:趣眼看世界
来源:光明天下眼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来源:浙江在线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重庆网络电视台
来源:浙江在线
来源:励志合集
来源:光明网
来源:凤凰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东方网
来源:凤凰网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现代快报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来源:网易
来源:贵州交警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阳江新闻网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来源:中国网财经
来源:证券时报
来源:环球外汇网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合肥在线
来源:财视传媒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财经评论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股票交流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时事财经评论
来源:财经评论
来源:捂股丰登
来源:长江网
来源:时事财经评论
来源:搜狐汽车
来源:suv之家
来源:神马嘀嘀
来源:前瞻网
来源:陌上汽车
来源:平行进口车
来源:天涯社区
来源:军车研究社
来源:晶报速度城市
来源:Alex车评
来源:汽车头条
来源:汽车那点事
来源:智选车
来源:新车新技术
来源:火车客
来源:易车口碑
来源:ZAKER
来源:汽车天地
来源:玩车教授
来源:品味北京
来源:搞笑大工厂
来源:这个傻小子
来源:搞笑无极限
来源:微头条
来源:开心坊
来源:闻歌
来源:搞笑笑话说
来源:笑看江湖
来源:幸福快乐智慧人生
来源:10点搞笑
来源:腾讯体育
来源:逗B妹
来源:健身资讯
来源:奶爸带孩子
来源:微头条
来源:幸福快乐智慧人生
来源:大神养车
来源:搞笑无极限
来源:我不服
来源:视觉文摘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帖子主题:不应该啊!为何三国之中蜀国最先灭呢?
共&5620&个阅读者&
军号:3190162 工分:1449991
/ 排名:1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不应该啊!为何三国之中蜀国最先灭呢?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中,蜀国最先灭亡,再是魏,最后才是吴。为何蜀国最先灭呢?蜀国是三国之中治理的最好的,又有诸葛亮这样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治国之才。为何蜀最先灭亡,是天意,还是人为?我觉得都不是。而是势!是什么势呢?就是士族地主控制国家的大势。我们从现在眼光,来看这段历史。三国上承东汉,下接隋唐,是一个历史过渡期。东汉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呢?就是宦官,外戚专权.后期又是豪强地主纷争,割据纷争不断.大大小小的军阀不断出现,像曹操袁邵董卓之辈.他们此时掌握着武装力量,标榜着东汉后期的社会形态.然而对于东汉的三大门柱:外戚,宦官,士族。后期就只剩下士族。士族是什么呢?就是世代作官的人家,这些人在天下大一统的时期掌握着仕途,舆论,权利。然而在东汉后期,连皇帝都自身难保,颠沛流离,何况手下的官员们,这个时候军阀出现了。那么士族要想重新掌权,就得依靠军阀。放眼三国之中,都有士族存在。曹魏居北方,这里是士族的集聚地。蜀和吴在南方,士族相对较少。像曹操,刘备这些军阀们,其实最害怕的就是士族掌权。再后来,曹丕称帝,实行了一套所谓汉朝的九品中正制的官制,就是士族掌权,这样一来,氏族掌权,那曹魏就难以生存下去了。看蜀国,后期,诸葛亮一手掌权,鞠躬尽瘁,他实行了什么制度呢?就是依法治国,公平、公正的处理各种关系,士族就要出更多的钱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因为他们是有钱人。但与士族矛盾加深,很难得到他们真正的支持。不过由于诸葛亮在世是赏罚严明,做事公道,任人唯贤,基本上维持了蜀汉的稳定,没出什么大乱子。这表面上和士族相融,实际和他们对立。因此后来魏国出兵,代表氏族阶层的官员立马就出来劝降,蜀国因此而灭亡。那为什么吴是三国中最后灭亡的呢?那是孙权实行了吴人治吴。就是给士族相当大的权,和他们妥协。比如给陆迅丞相大权,给张昭主持朝廷内外一切的事宜。这样,孙吴的利益也就变成了吴国氏族的利益,所以得到了氏族的支持,因此吴国最难灭亡。因此下个结论:蜀对抗士族所以最先灭亡,曹妥协,所以也亡,吴与士族妥协,所以得到支持。然而南方的士族终究抵不过北方的士族,最后代表北方士族的司马家族灭了南方的士族。由此中国进入了由士族掌权的短暂的晋朝时期.然而晋朝是活了100多年又是为什么呢?这也是意识形态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缘由。因为庶族地主,才是帝国的真正主宰。我更想表明的是,真正的历史,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决定起发展的是一种大的趋势。只有认清这种趋势才有可能在纷繁多变的历史现象中看清楚历史的本质。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不应该啊!为何三国之中蜀国最先灭呢?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87244 工分:1702
左箭头-小图标
三国中蜀国是最弱的。魏灭实在是老曹家后继乏人啊,曹丕之后的继承人大多都是英年早逝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53000 工分:27
左箭头-小图标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72232 工分:23677
左箭头-小图标
让猪闹的,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53716 工分:840
左箭头-小图标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有什么好说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08039
/ 排名:4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刘禅历来被史家看成是个昏君、庸人。而我却不敢苟同。先看用人,诸葛亮祖孙三代、降将姜维等都是忠于刘汉,除死方休,如果他真的昏庸无道,有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忠于他呢?当邓艾偷渡阴平,成都投降的消息传到剑阁的时候,哭喊之声不绝,人心思汉。可见军心也是向着刘汉。而同一时期的魏吴两国呢?权臣奸臣不断,曹爽,司马懿三父子,钟会,诸葛恪,孙峻,孙琳,无一个不是食君之禄而反谋其君。再如治国,魏国从曹操开始就大兴土木,铜雀台、建许都、迁都洛阳、拆金人、制承露盘、扩建宫室,哪个不是劳民伤财而无实功。吴国呢?到孙权晚期就开始奢靡起来,到后期,不但扩建宫室,还穷兵黩武,然而晋兵一来就都望风而降,几乎是势如破竹、兵不血刃的就灭了吴国,那像诸葛瞻战死绵竹,姜维死守剑阁,之后又妄图复汉来的壮烈感人。而刘禅却未听说他怎么怎么虚耗民力。所以,要说他是昏君,在不敢苟同。他最大的失败就是最后未能死守成都。然而他降魏之后也处世得当,乐不思蜀不但骗过了司马昭,也骗过了如今的悠悠众口。他是怕死,这是他的弱点,但不怕死的又有几个,我们不能因为他怕死就说他是昏君,人谁无缺点呢?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08039
/ 排名:4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9楼&6、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腐败了,尤其是在蒋琬和费祎先后去世之后,姜维又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得住刘禅了。刘禅也就逐步开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后形成了刘禅愚暗黄皓窃权的局面。连掌握着蜀汉军政大权的姜维都害怕的不敢随便入朝,最后跑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避祸了。其实即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后来也得到了刘禅的提拔,但也是个庸才。在抗击邓艾大军入侵的时候,曾经就有人正确的建议他守住险要的地方,等待姜维主力部队的增援,那样邓艾的军队被夹击就很危险了。可惜他当时建功心切,贸然出兵,结果是全军覆没。自这一战后邓艾就毫无阻挡长驱直入的打到了成都。大家都知道刘禅在投降曹魏之后有个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由此足可见刘禅昏庸愚昧的程度。7、蜀汉政权内部的政治矛盾已经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历史矛盾一直很深。刘备在巧取豪夺益州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荆州带来的军队和人才,所以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来势力集团。虽然以前刘备和诸葛亮在平定益州后为了笼络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职或者地方官员,难以进入蜀汉的中枢权力机构。到了蜀汉后期的时候,由于外来势力集团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势力开始上升和强大起来,这个矛盾就进一步加剧了。所以当邓艾的大军攻打到成都城下时,其实蜀汉政权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至少还有一定的力量可以进行抵抗,完全可以等待姜维的主力部队回来增援和解围。但蜀汉政权的内部到处都充满了投降的论调,益州本地土著势力无人愿意为蜀汉拼死一战啊。这里需要再补充说明一个情况,司马昭在蜀汉灭亡之后,把所有的外来势力都迁出了益州,以巩固对益州地区的统治,这说明他清楚的看到了这个问题。8、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之后,名将姜维就一直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后,他的军政权力就开始逐步扩大,并且当上了蜀汉的大将军。他以前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奔蜀汉的曹魏降将,诸葛亮非常欣赏他,同时他自己也有相当的能力和才华。他一直非常感激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并且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连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从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后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损耗了有限的国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进程。其实这中间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小国与大国拼消耗,从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偿失的。9、姜维在战术布置上的严重失误。汉中是益州的重要门户,所谓无汉中就无益州,本来汉中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当年曹操和刘备都是花了很大气力才艰难拿下来的。自公元219年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以来,蜀汉都是把重兵布置在外围的据点进行御敌,而不把敌人放进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曾经亲自率领10多万大军攻打汉中,蜀汉大将王平当时以不满三万守兵采取这种方法成功的守卫了汉中。可是在姜维掌握军政大权之后他认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御敌,但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如果把敌人引入汉中的腹地,然后四面据点人马出动以夹击骚扰之,就可以达到全歼敌军的目的。其实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应该采取更为稳妥的防守方针,而不应该采取如此赌博性质的冒险战术。他的这种战术方法遇到实力不强的敌人尚可以应付,但若遇到强大数倍的敌人,无异于是放虎出山啊。而且姜维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并没有把重兵屯集在汉中,最后反而拉到西北的沓中屯田,结果是由于兵力悬殊城门大开,钟会能够迅速的占领汉中,造成了蜀汉在这次战役中一开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动。10、东吴方面没有全力和及时的救援蜀汉。这里面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魏在出征蜀汉之前大造声势要出兵东吴,使得东吴方面也不敢随便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东吴屯驻重兵在蜀吴的边境,其真实意图是在观望形势和想趁乱吞并一部分蜀汉益州的土地,而不是真心的来帮助蜀汉抗敌,所以蜀汉将领罗宪看出了他们的企图,也一直拒绝他们入境参战。其实这个时候即使东吴出兵淮南来牵制曹魏,也意义不是很大了。因为曹魏在北方休生养息经营多年,现在相对东吴和蜀汉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它的实力完全可以应付两线作战。东吴没有救援虽然是蜀汉灭亡的一个因素,但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最后一条。10楼&将乐不思蜀当成刘禅昏庸的证据没有任何证明能力,对于一个已经亡国的君王来说,别让人惦记必须的保命措施,否则还是早点自已解决好了。 蜀汉后主是庸主,是平庸的君主,请于昏君区别。正如提问者所说,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四十余年不只在三国时期,就是中国历史中都是少见的。有记载是诸葛亮、刘备、李密、裴松之对刘禅的认可,但都被忽略了。诸葛亮死后,刘禅曾将丞相的权利分给了蒋琬、姜维、费祎等人,减少了丞相独揽大权的危害,但是宠信陈祗、黄皓确实是不对的。所以历史中评判一个君主要多方面考虑。蜀汉灭亡有很多原因,比如连年征战消耗国力、国土狭小人才短缺,曹魏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都被看作正统,实力很强。历史上王国之君很多,几乎都是花天酒地、不顾人民,除了李煜之流,哪个能比刘禅强呢,同时期的乌程侯孙皓就是个对比的例子吗。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43197 工分:620
左箭头-小图标
9楼&6、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腐败了,尤其是在蒋琬和费祎先后去世之后,姜维又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得住刘禅了。刘禅也就逐步开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后形成了刘禅愚暗黄皓窃权的局面。连掌握着蜀汉军政大权的姜维都害怕的不敢随便入朝,最后跑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避祸了。其实即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后来也得到了刘禅的提拔,但也是个庸才。在抗击邓艾大军入侵的时候,曾经就有人正确的建议他守住险要的地方,等待姜维主力部队的增援,那样邓艾的军队被夹击就很危险了。可惜他当时建功心切,贸然出兵,结果是全军覆没。自这一战后邓艾就毫无阻挡长驱直入的打到了成都。大家都知道刘禅在投降曹魏之后有个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由此足可见刘禅昏庸愚昧的程度。7、蜀汉政权内部的政治矛盾已经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历史矛盾一直很深。刘备在巧取豪夺益州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荆州带来的军队和人才,所以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来势力集团。虽然以前刘备和诸葛亮在平定益州后为了笼络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职或者地方官员,难以进入蜀汉的中枢权力机构。到了蜀汉后期的时候,由于外来势力集团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势力开始上升和强大起来,这个矛盾就进一步加剧了。所以当邓艾的大军攻打到成都城下时,其实蜀汉政权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至少还有一定的力量可以进行抵抗,完全可以等待姜维的主力部队回来增援和解围。但蜀汉政权的内部到处都充满了投降的论调,益州本地土著势力无人愿意为蜀汉拼死一战啊。这里需要再补充说明一个情况,司马昭在蜀汉灭亡之后,把所有的外来势力都迁出了益州,以巩固对益州地区的统治,这说明他清楚的看到了这个问题。8、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之后,名将姜维就一直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后,他的军政权力就开始逐步扩大,并且当上了蜀汉的大将军。他以前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奔蜀汉的曹魏降将,诸葛亮非常欣赏他,同时他自己也有相当的能力和才华。他一直非常感激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并且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连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从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后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损耗了有限的国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进程。其实这中间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小国与大国拼消耗,从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偿失的。9、姜维在战术布置上的严重失误。汉中是益州的重要门户,所谓无汉中就无益州,本来汉中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当年曹操和刘备都是花了很大气力才艰难拿下来的。自公元219年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以来,蜀汉都是把重兵布置在外围的据点进行御敌,而不把敌人放进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曾经亲自率领10多万大军攻打汉中,蜀汉大将王平当时以不满三万守兵采取这种方法成功的守卫了汉中。可是在姜维掌握军政大权之后他认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御敌,但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如果把敌人引入汉中的腹地,然后四面据点人马出动以夹击骚扰之,就可以达到全歼敌军的目的。其实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应该采取更为稳妥的防守方针,而不应该采取如此赌博性质的冒险战术。他的这种战术方法遇到实力不强的敌人尚可以应付,但若遇到强大数倍的敌人,无异于是放虎出山啊。而且姜维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并没有把重兵屯集在汉中,最后反而拉到西北的沓中屯田,结果是由于兵力悬殊城门大开,钟会能够迅速的占领汉中,造成了蜀汉在这次战役中一开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动。10、东吴方面没有全力和及时的救援蜀汉。这里面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魏在出征蜀汉之前大造声势要出兵东吴,使得东吴方面也不敢随便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东吴屯驻重兵在蜀吴的边境,其真实意图是在观望形势和想趁乱吞并一部分蜀汉益州的土地,而不是真心的来帮助蜀汉抗敌,所以蜀汉将领罗宪看出了他们的企图,也一直拒绝他们入境参战。其实这个时候即使东吴出兵淮南来牵制曹魏,也意义不是很大了。因为曹魏在北方休生养息经营多年,现在相对东吴和蜀汉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它的实力完全可以应付两线作战。东吴没有救援虽然是蜀汉灭亡的一个因素,但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最后一条。将乐不思蜀当成刘禅昏庸的证据没有任何证明能力,对于一个已经亡国的君王来说,别让人惦记必须的保命措施,否则还是早点自已解决好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08039
/ 排名:4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6、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腐败了,尤其是在蒋琬和费祎先后去世之后,姜维又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得住刘禅了。刘禅也就逐步开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后形成了刘禅愚暗黄皓窃权的局面。连掌握着蜀汉军政大权的姜维都害怕的不敢随便入朝,最后跑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避祸了。其实即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后来也得到了刘禅的提拔,但也是个庸才。在抗击邓艾大军入侵的时候,曾经就有人正确的建议他守住险要的地方,等待姜维主力部队的增援,那样邓艾的军队被夹击就很危险了。可惜他当时建功心切,贸然出兵,结果是全军覆没。自这一战后邓艾就毫无阻挡长驱直入的打到了成都。大家都知道刘禅在投降曹魏之后有个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由此足可见刘禅昏庸愚昧的程度。7、蜀汉政权内部的政治矛盾已经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历史矛盾一直很深。刘备在巧取豪夺益州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荆州带来的军队和人才,所以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来势力集团。虽然以前刘备和诸葛亮在平定益州后为了笼络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职或者地方官员,难以进入蜀汉的中枢权力机构。到了蜀汉后期的时候,由于外来势力集团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势力开始上升和强大起来,这个矛盾就进一步加剧了。所以当邓艾的大军攻打到成都城下时,其实蜀汉政权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至少还有一定的力量可以进行抵抗,完全可以等待姜维的主力部队回来增援和解围。但蜀汉政权的内部到处都充满了投降的论调,益州本地土著势力无人愿意为蜀汉拼死一战啊。这里需要再补充说明一个情况,司马昭在蜀汉灭亡之后,把所有的外来势力都迁出了益州,以巩固对益州地区的统治,这说明他清楚的看到了这个问题。8、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之后,名将姜维就一直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后,他的军政权力就开始逐步扩大,并且当上了蜀汉的大将军。他以前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奔蜀汉的曹魏降将,诸葛亮非常欣赏他,同时他自己也有相当的能力和才华。他一直非常感激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并且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连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从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后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损耗了有限的国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进程。其实这中间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小国与大国拼消耗,从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偿失的。9、姜维在战术布置上的严重失误。汉中是益州的重要门户,所谓无汉中就无益州,本来汉中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当年曹操和刘备都是花了很大气力才艰难拿下来的。自公元219年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以来,蜀汉都是把重兵布置在外围的据点进行御敌,而不把敌人放进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曾经亲自率领10多万大军攻打汉中,蜀汉大将王平当时以不满三万守兵采取这种方法成功的守卫了汉中。可是在姜维掌握军政大权之后他认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御敌,但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如果把敌人引入汉中的腹地,然后四面据点人马出动以夹击骚扰之,就可以达到全歼敌军的目的。其实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应该采取更为稳妥的防守方针,而不应该采取如此赌博性质的冒险战术。他的这种战术方法遇到实力不强的敌人尚可以应付,但若遇到强大数倍的敌人,无异于是放虎出山啊。而且姜维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并没有把重兵屯集在汉中,最后反而拉到西北的沓中屯田,结果是由于兵力悬殊城门大开,钟会能够迅速的占领汉中,造成了蜀汉在这次战役中一开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动。10、东吴方面没有全力和及时的救援蜀汉。这里面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魏在出征蜀汉之前大造声势要出兵东吴,使得东吴方面也不敢随便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东吴屯驻重兵在蜀吴的边境,其真实意图是在观望形势和想趁乱吞并一部分蜀汉益州的土地,而不是真心的来帮助蜀汉抗敌,所以蜀汉将领罗宪看出了他们的企图,也一直拒绝他们入境参战。其实这个时候即使东吴出兵淮南来牵制曹魏,也意义不是很大了。因为曹魏在北方休生养息经营多年,现在相对东吴和蜀汉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它的实力完全可以应付两线作战。东吴没有救援虽然是蜀汉灭亡的一个因素,但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最后一条。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08039
/ 排名:4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蜀汉灭亡的十大原因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蜀汉相对东吴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诸葛亮善于治国是历史上所公认的,在三国之中蜀国也是相对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在复杂的对峙纷争中似乎不应该在东吴之前灭亡,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里讨论和分析一下蜀汉在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各种深层次的原因。1、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汉朝末年的时候,当时汉朝长达400年的历史还是深入人心的,汉献帝还是一面很重要的旗帜,曹操抓住了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而刘备就是凭借着自己汉室宗亲的特殊身份和“兴复汉室”的口号而起兵,并且先后取得了荆州和益州。曹丕是公元220年篡汉建立曹魏政权的,刘备是夷陵之战后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的,这些事件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时候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所以到了蜀汉后期的这个时候,人心的向背,已不再思汉,蜀汉政权建国之初的这个优势早已是不复存在了。2、关羽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惨败,造成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战略意图,从此蜀汉政权由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诸葛亮和姜维等人后来苦力支撑蜀汉的局面,但这已经为蜀汉政权40多年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其实孙刘联盟一直是曹操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到公元219年孙权成功的偷袭荆州为止,这10年时间是孙刘联盟的蜜月期,孙权把战略要地江陵借给了刘备,同时把妹妹也嫁给了他。而曹操则经常被打的东西两线不能相顾,刘备最后能顺利拿下汉中,和孙权出兵合肥牵制曹操的主力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大胆的假设当年关羽在襄阳水淹七军,震动的曹操险些准备迁都的时候,刘备率益州之众出兵秦川,孙权则率江东之众出兵淮南和徐州,这样东西万里全线出击,彼呼此应、乘锐助势、蚕食曹魏,完全可以达到中原震动、人心思变的局面,曹操要同时应付几路大军那就真的是很危险了,这也正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要达到的战略效果啊。可惜这个时候孙权的私心坏了大好局面,趁关羽主力和曹操鏖战襄樊的时候出兵从背后偷袭了荆州,并且杀害了关羽父子,破坏了孙刘联盟。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夷陵之战表面上是东吴取得了胜利,从此确立了三足鼎立的地理形势。但实质上是吴蜀两败俱伤的一场战争,造成了蜀弱吴孤的局势,曹魏确立了相对吴蜀的绝对优势局面。3、虽然益州是当时汉末十三州中最大的州之一,而且地势也是最为险要的,但蜀汉的统治区域却只有这一个州,当时东吴占有东南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个州,而曹魏拥有北方的九个州,所以蜀汉政权是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发源都在北方中原地区,而益州却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所以蜀汉政权无论从人口、资源、军力、人才、后备等等方面,实力都远远的不如占据经营中原地区多年的曹魏。在这里我们就仅仅从兵力上进行一下比较,蜀汉全国的军队加起来只有不到10万人,仅仅是曹魏总兵力的五分之一,而曹魏直接出兵征讨蜀汉的就有近20万大军。另外我们从中国历史的规律上来看,除了朱元璋的明朝之外,也基本上都是由北而南统一全国的。4、蜀汉后期由于地方偏于西垂相对闭塞,初期建国时候的人才到后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现了严重缺乏人才的局面。所以也就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样的成语。而曹魏地处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人才是一代接着一代不断的涌现,所以无论是在人才的质量还是数量上,曹魏都远远的超过了蜀汉。诸葛亮用人和曹操的区别在于,他很注重人才的品德,甚至重德要超过重才,所以诸葛亮提拔的人才政治上几乎都很清廉,但很少是一流的人才。另外蜀汉政权中类似魏延和李严这样被杀和被废的人才也不少啊。其实大家都知道郭嘉的生活作风就不是很好,曾经被朝臣陈群所检举,但曹操就是不拘一格的提拔和重用他,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诸葛亮和刘备都很重用荆州入川的旧部和一些外来的人才,比如诸葛亮去世之后掌权的蒋琬、费祎都是荆州的旧部,而姜维是凉州人。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培养益州土著的人才,这不仅造成后期人才的缺乏,而且还造成了内部很深的矛盾。5、蜀汉在战前的军事上和心理上准备不足。自从公元244年蜀汉大将王平击退曹爽之后,曹魏已经快20年没有进攻蜀汉边境了,而且曹魏一直的战略方针都是先吴后蜀,所以蜀汉君臣对于曹魏的入侵确实是没有做很认真的准备。当时在讨伐蜀汉之前,很多大臣包括邓艾都上书表示反对意见,只有钟会一个人支持伐蜀,最后在曹魏掌握实际权力的司马昭力排众议调整了战略方针,决定了先灭蜀后灭吴的正确方案。并且在出兵之前大力的制造准备攻打东吴的声势和假象。连蜀汉名将姜维都被欺骗了,没有及时的做好迎战的准备,后来姜维发觉之后即使做了一些补救和调整,由于政治上的腐败而反应得很迟缓,所以汉中很快就失守了,姜维也险些被邓艾困在了西北的沓中。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08039
/ 排名:493
左箭头-小图标
原因一:刘备夷陵之战惨败,死伤无数,给蜀国一个很大创伤.原因二:诸葛亮十多年征战,人才凋零.原因三:蜀国土地太小,兵马有限.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32454 工分:2845
左箭头-小图标
4楼&最先灭亡的是曹魏势力,到司马昭讨蜀时,曹魏政权连汉献帝都不如,汉献帝还有无数人同情,曹魏却沦落到万人嫌的地步,何其悲哀!至于东吴最后一个灭亡,到不是因为它多能,而是一直处于配角的地位,灭东吴只是顺手的事情,如果没有蜀汉一直积极进取,恐怕东吴早就完蛋了。5楼&哈哈,你这句话我也想说的!我觉得也是实际上曹魏政权先垮台的,司马懿独揽大权时已经曹魏岌岌可危,危在旦夕的啦,曹魏也是很悲哀的,怎么选出个短命皇帝曹丕!这个人寿命长也许改变历史或者曹植选上也不好说!我还是 那句话历史给了士族阶级登台的机会话,蜀汉代表人物诸葛亮间接的助推了士族代表人物司马家族的兴旺.论车轮战,诸葛亮实在是玩不过荀彧和司马懿。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26676 工分:1297
左箭头-小图标
4楼&最先灭亡的是曹魏势力,到司马昭讨蜀时,曹魏政权连汉献帝都不如,汉献帝还有无数人同情,曹魏却沦落到万人嫌的地步,何其悲哀!至于东吴最后一个灭亡,到不是因为它多能,而是一直处于配角的地位,灭东吴只是顺手的事情,如果没有蜀汉一直积极进取,恐怕东吴早就完蛋了。哈哈,你这句话我也想说的!我觉得也是实际上曹魏政权先垮台的,司马懿独揽大权时已经曹魏岌岌可危,危在旦夕的啦,曹魏也是很悲哀的,怎么选出个短命皇帝曹丕!这个人寿命长也许改变历史或者曹植选上也不好说!我还是 那句话历史给了士族阶级登台的机会话,蜀汉代表人物诸葛亮间接的助推了士族代表人物司马家族的兴旺.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125 工分:305274
/ 排名:2744
左箭头-小图标
最先灭亡的是曹魏势力,到司马昭讨蜀时,曹魏政权连汉献帝都不如,汉献帝还有无数人同情,曹魏却沦落到万人嫌的地步,何其悲哀!至于东吴最后一个灭亡,到不是因为它多能,而是一直处于配角的地位,灭东吴只是顺手的事情,如果没有蜀汉一直积极进取,恐怕东吴早就完蛋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48402 工分:4094
左箭头-小图标
蜀国是三国之中治理的最好的,又有诸葛亮这样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治国之才
。。这个人而言,个人觉得夸大咯。蜀国并非治理最好的,其国家内部矛盾很重,至于诸葛头衔,更多是后人神话。。因为。无法化解国内矛盾不得不北伐,即使明知道失败,恶性循环,最先完蛋也正常。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17374 工分:514
左箭头-小图标
蜀汉政权始终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外来政权的位置上,对本地人往往不放心,迫不得已还来个透明天花板。人心不齐1.再加上立国最晚,版图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小。柿子总得挑软的啊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6条记录]&分页:
&对不应该啊!为何三国之中蜀国最先灭呢?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我不喜欢玩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