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游戏笔记本配置怎么选我选什么配置的?可以的话帮我考虑一下6000以下的

5,230被浏览2,695,367分享邀请回答2.8K2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zhihu.com/question/53040007/answer/),两个硬盘组成raid,效果应该也会不错,内存我也准备扩容成16G。我笔记本的扩展性相当不错,有两个msata固态硬盘接口,内存也预留了一个接口。当时买的时候是单条8G。看到这里,可别千万一拍大腿说,我也要上船!相信你们也看到我是怎么折腾这个笔记本了,现在上船远不用这么担心,因为这台电脑发布到现在已经四年了,神舟的产品线也经过了好几次换代。我要说的是买笔记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决定,我给自己的定义是疯狂沉迷游戏的大学宿舍单身狗。所以我选购笔记本的第一需求就是配置,我牺牲的是笔记本的做工,重量,噪声,玩电脑的时候需要安装一大堆配件。而我给这个答案的观众预设的定义是年轻美貌沉迷电视剧的女生宿舍丽人或者白领丽人。所以就有了以下答案。这就是张图片,我准备重新写点什么了。上述的“年轻美貌沉迷电视剧的女生宿舍丽人或者白领丽人”的这个定义里,电脑的配置确实不是特别重要,但是这里有一个配置的下限,那就是处理器,处理器的下限是英特尔i5处理器,比如说i5-7500U、i5-6500U、i5短横线后面带什么,的,而不是什么i5YM之类的处理器,那些处理器的性能有点够呛,上网看视频还说不定卡不卡呢。接下来是电脑的外设,外形,键盘,屏幕,重量,喇叭效果等因素。我没有贴出来电脑的具体型号,我太懒了,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每年的电脑型号都会更新,贴型号根本不是个头。我在这里教你们一个百试不爽的方法,百度搜索栏里输入“笔记本”三个字。或者天猫、京东、搜索栏里输入“笔记本”三个字。给你们几个关键字:笔记本尺寸13.3、IPS屏幕、固态硬盘、轻薄本、超极本、变形本、内存8G。你们照着这个关键词搜,搜出来啥玩意你就看模样,模样喜欢就保存下来,保存几个之后看看别人有什么意见,你也可以翻翻我答案下面的评论。那么笔记本的价格区间呢?我推荐的价格下限是4500,上限没有。毕竟“年轻美貌沉迷电视剧的女生宿舍丽人或者白领丽人”我把我最开始写的结尾保存了,就当是时光的印记好了。给你们举个例子,笔记本该怎么选,比如。你知道吗:固态硬盘涨价啦!三年前写的答案,现在的固态硬盘还这个价格!其实市面上i5+中低端显卡+外形靓丽的笔记本并不少,但是带有固态硬盘的实在不多,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固态硬盘属于锦上添花类型的玩意,现在并未像机械硬盘那样普及,有是很好的,没有也不必强求。固态硬盘的价格在未来可能会降低,可以考虑在未来自己安装固态硬盘(当然最好有汉子协助)有的笔记本会预留固态硬盘位置,可以很方便的添加固态硬盘,有的没有预留固态硬盘位但是有光驱,就可以将光驱卸下,将固态硬盘安装至光驱位置,如果两项都没有,可以考虑直接将机械硬盘换成固态硬盘。这里要告诉广大妹子们,对笔记本体验提升最明显的是固态硬盘,其次就是笔记本的内存,目前4G内存的价格在120左右。嗯,就是这些。。。。。。。。。。。。。。什么,你是男的,那请看得票最高的那个,谢谢。你看,我并不是歧视男同胞,你一个大老爷们不懂点硬件姿势怎么好意思上知乎?先去笔记本吧混到十级再来和我说话o( ̄ヘ ̄o#) ---------------------------------------------------------------------------------------------------------------------------------还有我能不能吐槽一下排名第一的那个人,说是要选择笔记本,但是发了两张台式机的处理器和显卡的天梯图(而且都很老了显卡最高才690)。在处理器方面,inter公司是每两代才有一次质的提升,笔记本上,3代和4代的差距不大,但是到了第五代,性能会有大提升。还有下面的评论,居然还有人说N卡游戏A卡作图,啧啧啧,都什么时代了,A饭N饭之间古老的矛盾又出来了,这两个没区别好吗。(对了,分割线下面这些话不关妹子你们什么事,不用理会,只是我个人的吐槽。)48673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今天看啥 热点:
CPU:AMDAthlon II ×2 速龙II双核 250
主板:技嘉GA-MA785GMT-US2H 硬盘:西部数据WD5000AAKS
内存:威刚万紫千红 DDR3 1333 2G 这样的配置是不是应该搭配蓝宝石的显卡?蓝宝石HD5670白金版和蓝宝石HD5670至尊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配置应该搭配那一个显卡较好?
既然是玩3D大型游戏,主板为什么要买集成显卡的呢?何不换成技嘉770T不是更好。提问者评价谢谢
AMD 羿龙II X4 955(黑)
¥ 850主板 华硕M4A88TD-M
? 750内存 金士Www.BKJIA.com顿4GB
?135硬盘 WD 1TB 7200转 32M
¥600显卡 蓝宝HD 6770 1GB GDDR5
¥799显示器,机箱,鼠键,耳机,音箱。电源 +起来差不多4350
玩 孤单危机2
都没有问题
但是不能效果全开。 玩CF是绰绰有余的。不知道贵不贵来套主流的4000元左右的游戏配置吧&CPU:Intel酷睿i3 2120(盒)&&&&&&&&&&&&&&&&&&&& 740主板:华硕P8H61&&&&&&&&&&&&&&&&&&&&&&&&&&&&&&&&& 599硬盘:希捷500G 7200转16M SATA3&&nbsWww.BKJIA.&&&&&&&& 495内存:金邦4G DDR3 1333(千禧条)&&&&&&&&&&&& 130显卡:华硕ENGTX550 Ti DC TOP/DI/1GD5&& 899机箱:航嘉A505&&&&&&&&&&&&&&&&&&&&&&&&&&&& 110电源:航嘉多核DH6&&&&&&&&&&&&&&&&&& 340显示器:AOC e2243fw&&&&&&&&&&&&&&&& 900&共计:4200元&玩这些游戏的电脑配置相对来说就会高一些,由其是CPU和显卡,Www.BKJIA.com完了显示器,鼠标,键盘要求都会比一般电脑要高一点,费用也相对较大,6000左右差不多可以配起一台。要配的话你加QQ五零零捌六壹五三上面的两套配置都www.Bkjia.com是超过你的游戏需求的,CF这类游戏对电脑要求不高,但对键盘和鼠标要求高,你可以考虑Inter的G630的平台,主板华硕H61,内存4硬盘500,显卡影驰GT430,带显示器应该在3500左右。
大型3D基本不能,如果以极品飞车14为界,效果全开你这配置还是有点卡,如果你所指的3D游戏低于这个档次,或者你愿意降低一些效果,这配置还行,魔兽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如果高于,显卡250以上,460比较出色,不过价格高些(460算是高端中的低端显卡了),内存4G,主板P55或H55系列,CPU选择I3吧,价位网上有报价,实际还得根据不同地区来如果你就这配置的话,还是建议内存升级到4G,其他可以不变
还行啊,GT240不算差,CPU什么的也行,网络游戏可以通杀了,楼上说的对,还加根2G内存效果会更好,但4G的话,XP和WIN7 32位也只能识别3G左右,呵呵所以,如果你不是双开什么的,就不用加内存了。
为什么弄这那样的CPU,还有卖的吗?主板580左右,显卡550左右,内存150,硬盘270,光驱一百左右,那个显示器没听过,大概就这样子,建议换个CPU,显示器19宽屏的大概800
你好,可以,属于中上端机器。一般的游戏都可以应对,效果很好。但是电源要用大的,推荐500W左右的。祝你好运
在看的硬件基础教程是:3D游戏玩不爽原因解析。 如果你在电脑城门口,随机拉住十个新装机的用户,问问他们买台新电脑主要是为了做什么,相信有超过一半人会回答&玩游戏&。特别是对于人数众多的学生用户,电脑对于他们来说,用来玩游戏的时间远超用来学习和整理资料的时间。就算是家庭用户,平时上联众打打纸牌或者麻将,又或者在本机上面玩FLASH游戏和连连看等小游戏的人,估计也有很多。反正现在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有了一台电脑,就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自娱自乐绝对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3D游戏越来越大行其行,无论是单机游戏、网络游戏还是联网游戏,3D化的程度越来越高,3D化的步伐越走越快,对3D游戏感兴趣和想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理想和现实总是一段距离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就算是新装的电脑,也不是一定能玩3D游戏,还要看主机的整体配置,至于旧机器,玩3D游戏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就更加多了。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不太懂电脑的朋友都相当困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弄才可以将问题解决。
今天,笔者打算从具体事例的情况出发,跟大家仔细地分析一下,大家在玩3D游戏的时候玩得不爽,具体问题是出在哪里。由于通常这些问题都是与硬件配件有关,属于&硬伤&,不是通过一般的升级驱动和程序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找到问题之后,怎么进行升级硬件才有望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笔者都会根据具体事例给大家进行介绍。
当用户把3D游戏安装好,并且可以正常进入游戏,但是在进入游戏之后,发现游戏运行得相当不顺畅,图像根本就不流畅,简直就像跟播POWERPOINT幻灯片一样,一帧一帧,一卡一卡,根本不能正常进行游戏的各种操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玩家都会相当无奈,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实际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与玩家所用电脑的平台相关,这可能并不是某个部件的问题,而是整个主机平台的事情。
实例分析:出现游戏效果如播幻灯片一样的情况,主要跟主机整体的平台性能有关。如果你用一台使用集成型主板(自带显卡)的主机来玩比较新的3D游戏,又或者是用一台几年前的旧机器来跑目前主流的3D游戏,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单机3D游戏,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这样说,主机的整体性能可能还没有达到游戏要求的最低配置,更不要说是推荐配置啦。笔者就曾经见过有人想用一台只有256M内存,用845GL搭配老赛扬的旧电脑来玩《魔兽世界》和《星战前夜》,结果就出现幻灯片现象。这跟主机的整体性能不达标有着直接的关系。
解决方案:玩家能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个,一是升级电脑,二是重新买一台适合玩3D游戏的电脑,三是放弃这个游戏。如果是选择第一个方案,也就是升级电脑的话,基本上主板(显卡)、CPU、内存、电源等配件都可能需要更换。如果你的电脑已经过了超过三年的话,可以考虑升级。如果是超过五年的话,最好还是直接买过一台新的吧,升级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跟重新买过一台新电脑,价格差不了多少。最后要提醒大家一点,要玩3D游戏,无论是装机还是升级,最好就不要用整合型主板。主板厂商虽然在吹嘘板载显卡的性能有多么的强,但实际上这种显卡根本就不适合用来玩3D游戏。游戏玩家为了省钱而选择了整合型主板,分分钟会因小失大。 老是要等!玩3D游戏时经常狂读我的硬盘
近两三年,各种3D游戏可以说是越做越大,动不动就需要几个G的硬盘空间,用DVD-ROM作为载体的游戏也越来越多。在开始运行这些游戏的时候,往往从硬盘读取大量的文件,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玩家们平时所说的&LOADING&。至于&LOADING&时间的长短,就真的因机而异,有些快有些慢。曾经有人向笔者反映,他的机子从开始运行游戏,到进入游戏的实际运行画面,竟然需要超过5分钟的时间,有些游戏甚至比5分钟更长。另外,在&LOADING&完成并且开始玩游戏的时候,也经常需要读硬盘,每次读硬盘又要开始等,让人觉得很郁闷。
实例分析:&我等到花儿也谢了&,是很多游戏玩家在游戏&LOADING&和游戏中读硬盘时所经常唱的一首歌。虽然&LOADING&完以及读完硬盘后,游戏可以继续进行,但每次都是这样需要长时间的等待,的确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是与玩家所用电脑的两个关键配件有关,它们就是内存和硬盘。内存容量过少,硬盘转速过慢、缓存过少、接口标准太旧,都会造成游戏的&LOADING&时间过长,或者是游戏中经常需要读硬盘。笔者曾经在一个网吧,用一台配备256M内存电脑来玩WOW,结果真的等了很久才能读完硬盘进入游戏,并且进入之后几乎每走几步就要读一读硬盘,让人玩得相当没劲。
解决方案:内存方面,256M就算是单单跑WINDOES XP这个操作系统,本身也会&LOADING&很长时间,并且也会时不时读硬盘,更不要说是用来玩3D游戏啦。如果现在你还在用256M来跑游戏的话,台式机也好,笔记本也好,笔者强烈建议你花一百来块钱,买多一条256M内存,使得内存总容量达到512M,这样一来跑WINDOWS XP会流畅很多,进入游戏的&LOADING&也会有所缩短,并有效减少游戏中读盘的次数。当然,如果你想把3D游戏玩得很流畅,1G内存是必不可少的。至于是升级到512M还是1G,需要根据用户自身的经济情况,以及主板对内存的支持情况来确定。
硬盘方面,如果你目前还在用5400转 ATA33/66的小硬盘来玩游戏,那么最好是将硬盘升级到7200转 ATA100或者是S-ATA接口的产品。另外,8M甚至是16M缓存的硬盘,确定是比2M缓存的要快一些,这在游戏当中也可以感受到,由于8M缓存的硬盘只比2M的贵三四十块钱,所以笔者建议那些要玩游戏的朋友,还是应该尽量选择8M缓存的硬盘来升级。至于是IDE还是S-ATA,问题就不是很大,看你的主板支持度吧。
不够流畅!视角旋转和位置缩放有些停顿
当今的3D游戏,只要引擎不是太落后,都可以实现360度的视角旋转和位置缩放功能,相信只要玩过3D游戏的朋友,对此都会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不过,虽然游戏是提供了这样的图像功能,但实现起来还是要看玩家所用电脑的性能。好的电脑,水平和垂直方面的360度视角旋转,以及从远视角到近视角的转换,都是十分流畅和迅速。不过,在一些配置不太好的电脑上面,上述那些视角转换虽然同样可以完成,但操作起来就明显感受到有点卡,不够流畅,让人玩得实在不痛快。对此,有些玩家是选择继续忍受着去玩,有些则是立下决心一定要把问题解决。
实例分析: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跟电脑对图像数据处理快慢有关,而在电脑的各个配件当中,与图像数据处理快慢关系最密切的,无疑就是CPU和显卡了,而它们其实对于3D游戏的运行,是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在玩一些3D FPS游戏的时候,CPU和显卡的性能高低是可以相当明显地体现出来,因为这些游戏对于CPU和显卡的性能,要求都是比较高的。CPU和显卡达不到游戏对硬件的要求的话,玩起来有停顿和卡也是十分正常的。如果在更新了显卡和主板的驱动,以及装上最新版的DX之后,视角切换还是会停顿和卡的话,那就意味着你的CPU和显卡不能满足游戏的需求啦。
解决方案:相对来说,升级显卡要比升级CPU要容易一些,因为升级CPU几乎是意味着主板,甚至是内存和显卡都要为了升级而换掉,毕竟新款的CPU在架构上面已经较原先在用的旧款CPU有所变化,大部分情况下新旧两种架构是不可兼容的。这样一来,升级CPU而引发的费用,往往是完高于单单升级显卡。可以这样说,直接升级显卡是解决3D游戏运行效果不佳的其中一个捷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在升级显卡之后,最好选确定一下电脑所配的那块主板,对于显卡的支持度问题,例如有没有AGP 8X或者PCI-E 16X插槽等。如果有的话,问题就简易很多,AGP的搞块三四百块钱的R9550、PCI-E的搞块五六百块钱的7300GT,基本可以把问题解决。当然,R9550的性能是完全不能跟GF7300GT相比的,目前市场上性能比较好的AGP显卡,已经不多了。如果不想在AGP上面浪费钱的话,将整个主机平台升级到PCI-E,把CPU、主板和电源一齐升级,也是值得考虑的。
老是慢半拍!玩3D网游经常出现一定延迟
在玩3D网吧或者是3D联网游戏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玩家已经按了键盘或者是鼠标,对游戏角色下达了各种指令,而游戏角色并没有立即做出相关的动作,而要等上几秒或者是更长的时候,才会有反应,而这个时候玩家可能已经做出了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的动作指令,这是俗称的&延迟&现象。对于,经常玩3D网络游戏的朋友,应该会有相当直接的感受。
实例分析:在通常的情况下,造成&延迟&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的问题。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使用了更您正在看的硬件基础教程是:3D游戏玩不爽原因解析。好的网卡,例如是千兆网卡,就会极大地提高网络连接速度。一般来说,好网卡的优点是体现在网络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对于系统的兼容性,网络连接速度的快慢,一般都是跟网络环境和ISP提供商的资源有关。如果你使用的宽带接入是电信,而你所玩的网络游戏,服务器是放在网通的线路上,或者是两者相反,那么你玩网络游戏出现&延迟&现象,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另外,是在网吧是上网玩游戏,如果网吧生意很好,很多人在用电脑的话,由于网络资源不足造成网速下降,直接导购3D网游玩起来比较卡,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解决方案:尽量避免跨网络服务商来玩网络游戏,可以有效地解决&延迟&现象。如果你一定要通过电信的宽带接入,到网通的服务器玩网络游戏,可以考虑使用游戏代理服务器。现在有不少网站是提供了这样的功能,当然这个服务是要收费的,一般是按月或者按季度来收费。另外,选择带宽比较大的宽带接入,也可以很有效地解决3D网速玩起来有&延迟&的现象。不过,带宽越大,收费也会越高,这点玩家一定要考虑清楚再去调整。
如果专业玩游戏的话。我建议你换成AMD处理器,4核的才650-700块。。主板就选个技嘉A880可以了。。性能保证你好。。因为我自己就是用英特尔四核的处理器,但是用起来感觉还没AMD双核的好~价格还那么贵。英特尔玩游戏不行。。
刚配的肯定玩的动 不过你如果想要开很多个号 建议内存在加一条
Inter E6400
停产了,不知道价格,换一种吧不带CPU的话,你的这些配置差不多在2600左右游戏在网速跟得上的话还行,能玩,在WinXP下运行应该够用,windows vista的话有点玄
你的CPU,先生
这电脑能玩目前的主流大型游戏了。电源只要达到350瓦的,绝对可以运行了,因为这样的配置我给人装过。GT240的功率不算很大。目前的GT430是GT240的升级版。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内存加大点会更加不错。不过要切记只有装64位的系统才能识别3G以上的内存,32位系统只会把4G内存当3G使用。提问者评价谢谢
如果对电脑不是很懂,就买品牌机,4000元价位的电脑品牌的配置是很不错的,当然组装机会更高,品牌机硬件兼容稳定,售后较好,贵在售后完备,全国联保,只要在保修期内,修理都是免费的。组装机硬件虽然也有保修期,但真坏了那天,备不住装电脑的店铺都没了,售后就成了问题。
相关搜索:
相关阅读:
相关频道:
电脑知识最近更新游戏本笔记本我选什么配置的?可以的话帮我考虑一下6000以下的_百度知道
游戏本笔记本我选什么配置的?可以的话帮我考虑一下6000以下的
游戏本笔记本我选什么配置的?可以的话帮我考虑一下6000以下的I5-7300 GTX1050和i7-6700
GTX965我选那个
我有更好的答案
//h。<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jpg" esrc="http.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66faf7edb10e7bec238f0be71f1efdf5da21deca7bcb0b46d40a,CPUi5 6300HQ显卡GTX1060 6G幽灵行动荒野对配置要求较高,建议6000购买台式电脑.baidu.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692af9fcbaae856b005c9eb/da21deca7bcb0b46d40a://h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第一个,显卡比较好,cpu其实够用了
玩幽灵行动荒野行不行?
第一个就可以6000以下的
第一个玩玩幽灵行动荒野行不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给小白看的买笔记本电脑的建议给小白看的买笔记本电脑的建议寻觅很蓝百家号起因小编是软件工程专业出身,这不快过年了,身边不少人要换电脑了,让我给点建议。我便萌生了一个写一篇文章,教会别人买笔记本电脑的念头。(主要还是我懒,丢给他们链接就好)笔记本电脑绝对不是一种便宜的产品,不要认为现在的手机都这么便宜,电脑也就很便宜了,笔记本电脑这种东西一点也不便宜。建议大家在选购笔记本电脑的时候至少准备
大洋,以保证你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为自己选购一台合适的电脑。要求比较严苛的人可以考虑加钱到
大洋有特殊需求的人士可以加钱到 10000 以上。购买电脑一定要去京东、天猫、苏宁之类的电商品牌。千万不要去电脑城!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自己去网上搜索“转型” “中关村黑幕” 之类的词汇你就知道了。如果你对售后要求比较严格,建议优先选择惠普、戴尔、联想、华硕、宏碁之类的一线品牌,他们通常都拥有完整的售后体系。某些品牌的售后非常难找,比如微软。这点如果你用过 Surface,尤其是 Surface Pro 4 及之前的产品的话,你就知道了。在看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明确自己的需求,你是要购买轻薄本还是游戏本,然后再开始阅读这篇文章。如果你要经常出差、移动你的电脑,或者你是个妹子,建议购买轻薄本,轻薄本的性能不会很高,但足以应付日常使用。如果你是游戏玩家,偶尔需要移动电脑,可以购买游戏本,它们的性能较高,但很重。至于工作站嘛,本文暂不探讨。开头还是先祭出这张图这张图尽管已经传了很多年了,但依旧适用于如今的笔记本市场。多年以后,笔记本电脑的市场结构、定价策略依旧没有大的变化,因此我把它再次放在这里。CPU(中央处理器)图片来自Maxwell Chen 第八代英特尔Core处理器的产品标志CPU 现在主要有两家,英特尔(Intel)和 AMD此外,2017 年年末开始出现了基于 ARM 架构的 Qualcomm Snapdragon 处理器的 Windows 电脑,一般来讲,鉴于基于高通骁龙处理器的笔电尚未普及,所以我们暂不讨论。AMD 移动处理器由于架构太老、性能太渣等原因也跳过不讲了简单来说在新的 Ryzen APU 大规模普及之前,使用 AMD 处理器电脑千!万!别!买!不过我在后面会简单的说一下新的 Ryzen APU 家族。Intel 处理器大致可以按照系列、架构、TDP 等多个方面来加以分类:系列低端 Celeron(赛扬)、Pentium(奔腾);中端 Core(酷睿)i3,中高端 Core i5,高端 Core i7,Core i9 笔记本上还没有,我们不做探讨。一般来讲,低端的奔腾和赛扬别碰建议从 Core i5 开始,实在不行的话考虑一下 Core i3,钱多的话,Core i7 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你想要购买的电脑是 15W 低电压 CPU,它们在性能上的差距并没有名字告诉你的那么多比如 i5-8250U 和 i7-8550U 实际性能差的并不大45W 标准电压级别的差距会比 15W 的大上不少比如 i5-7300HQ 和 i7-7820HQ 就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桌面级的 65W / 95W TDP 处理器,比如 i7-8700K 和 i5-8600K 的差距更为明显。架构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主要是第六代 Skylake、七代 Kaby-Lake 和八代 Coffee Lake / Kaby-Lake Refresh在购买新电脑的时候,选择更新的架构是最好的如果手头钱紧,可以购买老一代的架构,差了两代或者更多的,比如说四代 Haswell 架构的(ix-4XXX),就直接 PASS 掉吧。除非是 Skylake 和 Kaby-Lake 这种,新老两代平台性能差距不到 10% ,日常使用基本可以无视的。但是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量购买新平台、新架构的产品,他们通常有更好的功耗比、更长的续航、更强大的性能。TDP(热设计功耗)移动版本的处理器 TDP 分为 5W 超低电压、15W 低电压和 45W 标准电压,还有一些 28W 的特殊型号。同代性能对比基本上是 45W & 28W & 15W & 5W。5W 的就是原有的 Core m 系列改个名字罢了,只要名字里有 Y,比如说 i7-7Y75U 和 i5-7Y57U,那不用看了,绝对是 TDP 5W 的超低电压 CPU,一般来讲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很有可能用这个,比如苹果 MacBook,Dell XPS 13 9365 等产品。15W 的产品用的比较多,我们熟悉的轻薄本大多数都是用的这种 CPU,比较常见的 Intel Core i5-7200U 和 Core i7-7500U 都属于 15W 的低电压 CPU,主流的轻薄本基本上都是这种 CPU,因为使用这种 CPU 的电脑实在太多,就不一一列举。28W 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卖给苹果的比较多,一般用在自家 13 英寸 MacBook Pro 产品线上Windows 阵营中使用 28W CPU 的电脑普遍都比较少,VAIO 和联想小新系列好像有几款。这部分产品相较于普通的 15W CPU 主要是提升了频率、配上了强劲的核显这类 CPU 所配备的核显性能已经和低端独显的性能相当甚至更强。代表型号有 i5-7267U 和 i7-7567U。45W 是标准电压的 CPU,一般用在游戏本或者是工作站上的比较多。特点无非也就是发热量大和费电,优点就是性能高,性能跟 15W 的 CPU 相比,可不是提升了一点点。代表型号有 i5-7300HQ 和 i7-7820HQ,这类 CPU 由于发热量大的缘故,一般都需要强劲的散热系统来“降妖”,如果笔记本电脑散热性能不足,还在使用这种 CPU 的话,后果嘛,参考 15 英寸 MacBook Pro, 高负载时绝对是电烤炉,冬天连供暖的钱都帮你省下了呢。后缀英特尔 CPU 的后缀十分繁琐,让人摸不着头脑,下面简单说一下后缀的含义因为我们在讨论笔记本电脑,所以我们只说笔记本上能见到的。M 表示移动版,但现在已经不常见了U 表示低电压版,比较常见Y 表示超低电压版,比较常见QM / MQ / HQ 移动四核处理器,比较常见HK 表示可超频的移动四核 CPU另外还有一些奇怪的后缀,比如在最近 CES 大展上出现的 i7-8809G,这个 G 表示 CPU 集成 AMD 独立显卡,比如这个 i7-8809G 所搭载的 AMD Radeon RX Vega M 的性能已经达到了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的水平。这个后缀的 CPU 在消费级市场上短期内是见不到的,大量铺货预计会在 2018 年 2 月。不过虽然这种 CPU 所搭载的 GPU 性能十分可观,但是功耗也出奇的高,Intel 官网显示,i7-8809G 的 TDP 达到了恐怖的 100W!至于拆机换 CPU 嘛,前几年是有 H 后缀来区分可更换的 LGA 封装(随便插拔)和不可更换的 BGA 封装(焊在主板上)的,但是从六代 Skylake 架构开始,改成了清一色的 BGA 封装,原来的后缀也就没什么卵用了。综合来看选择 CPU 主要看以下几点系列:在相同代数,相同功耗的情况下, i7 & i5 & i3 & 奔腾 & 赛扬是绝对的。代数:在相同系列、相同功耗的情况下,8 代 Kaby-Lake R / Coffee Lake & 7 代 Kaby-Lake & 6 代 SkylakeSKU(后三位数字):是一个编号,没那么多意义,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它通常表示性能级别,在相同代数、相同功耗的情况下,这个值越大越好,比如 i7 - 7820HQ & i7-7700HQ & i5-7300HQ后缀:在相同代数、相同系列的情况下,HK & HQ & U & Y讲了这么多,让我们拿起一款 CPU 来看看i7-7920HQi7:表示它是英特尔的高端产品7:表示它是比较新的 7 代 Kaby-Lake 架构920:表示它是 7 代 i7 处理器的高端型号HQ 表示它是 45W 标准电压的四核八线程不可超频的移动级别 CPU连起来就是: i7-7920HQ 是英特尔第七代酷睿 i7 系列的标准电压高端移动型号。最后简单讲解一下新的 AMD Ryzen APU 家族,大家都知道 2017 年 AMD 推出了全新的基于 Zen 架构的 AMD Ryzen 处理器。实现了咸鱼翻身,凭借着强劲性能和高性价比,实现了产品销量的大逆转。害得英特尔不得不匆忙推出第八代 Core 处理器救急。近一年之后,AMD 推出了 Ryzen APU 家族,首批推出的产品有两款,分别是 R5-2500U 和 R7-2700U,看名字就能知道对标的是 i5-8250U 和 i7-8550U,鉴于采用这两者的电脑暂未发售,性能怎样我也不知道,如果性能不错的话,后期我会进行更新。GPU(显卡)图片来自 Maxwell Chen,显卡为 GTX 1080(台式机公版显卡)除了 CPU 以外,电脑上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就是 GPU。现在的显卡无非分为两种,核心显卡和独立显卡,核心显卡基本上所有的电脑都有,独立显卡只在部分电脑上出现。我们首先来讲解独立显卡。独立显卡有两个厂商,NVIDIA 和 AMD。话说 AMD 也真是尴尬啊,CPU 不敌 Intel,GPU 也不敌 NVIDIA,绝对的“千年老二。”看看 AMD 能否借助 Ryzen 和 Vega 翻身吧。由于 AMD 移动 GPU 市场占有率也不是很高,所以我们还是以 NVIDIA GPU 为例来进行讲解。NVIDIA GPU 跟 Intel CPU 一样,也都有前缀、名称、后缀的区别前缀 GTX / GTNVIDIA GeForce 显卡不少都带有前缀,其中 GTX 定位最高端,GT 次之。现在的显卡基本上都带有 GTX 前缀,比如 GTX 1070、GTX 960 等,GT 前缀的产品前几年还有,近几年没有了,比如早些年的 GT650M 和 GT750M。还有些产品是没有前缀的,比如面向轻薄本的入门级独显 940MX 和 MX150,都直接叫 GeForce 940MX / MX150,在前面加上 GT / GTX 就是奸商的伎俩了。名称比如 GTX 1050 这里的 10 表示它是 10 系的显卡,是目前最新的消费级显卡,基于 Pascal 架构打造,以此类推,GTX 970M 就是基于 Maxwell 架构打造的 9 系显卡,再往前的 GTX 780M 就是基于 Kepler 架构打造的 7 系显卡。10 后面的 50 / 60 / 70 / 80 表示定位,GTX 1080 就是 10 系显卡的旗舰产品,性能最强,当然售价也是最高昂的。往后的 GTX 1070、GTX 1060 定位就越来越低,到 GTX 1050 就变成了定位中端,也就是入门级游戏本的常见显卡了。后缀 MM 表示移动版显卡,但从 10 系显卡开始,桌面版 GPU 和移动版 GPU 在规格上已经没有区别,只是频率低了一些,因此 NVIDIA 直接砍掉了 M 后缀,虽然没有 M 后缀了,但这不等于它拥有于桌面级显卡相同的性能。后缀 TiTi 表示加强版,比如在入门级游戏本上常见的 GeForce GTX 1050 Ti,这里的 Ti 就是加强版,性能比没有 Ti 的有 20% 左右的提升,但永远不可能高于高端产品的性能,比如 GTX 1050 后缀 MAX-QMAX-Q Design 是一种由 NVIDIA 提供的解决方案,目的是让 OEM 厂商能够将高性能 GPU 塞进轻薄本的身躯里面,使用 NVIDIA MAX-Q Design 可以将游戏本的厚度缩减到 2cm 左右,代价就是性能的降低,MAX-Q 版本的性能只有普通版本的 80%。总结:在相同代数的情况下,相同前缀、后缀的情况下,名字中的倒数第二个数字越大,性能就越强。在前缀、后缀、名字中的倒数第二个数字相同时,代数越新,性能越强带 Ti 的性能强于不带后缀的,带 MAX-Q 的性能低于不带后缀的。有 GTX / GT 前缀的性能强于无前缀的另一个是显存,显存主要存储着纹理数据和几何数据。显存现在主要分为 GDDR5、 GDDR5X 和 HBM2,GDDR5X 是 GDDR5 的改进款,把接口从 32-bit 翻倍到 64-bit,这样它的传输速率就可以比 GDDR5 快一倍,速度已经逼近 Radeon RX Vega 系列所采用的 HBM2 显存。由于使用 GDDR5X 和 HBM2 显存的 GPU 不多,因此 GDDR5 仍然是主流,因此不必纠结。显存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帮助,更大的显存可以让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开启更炫目的特效,对画面流畅度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对游戏质量要求苛刻的朋友们可以选购配有大显存的电脑。大显存对部分人士也有帮助,比如 4K 视频的编辑和特效的制作。下面我们开始讲解核芯显卡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为英特尔 Iris Pro 的产品标志核芯显卡通常集成在 Intel CPU 中,Intel GPU 有四个名称:HD Graphics、Iris、Iris Plus 和 Iris Pro性能从低到高递增。但是核芯显卡并不绝对比独显差劲,比如 Intel Iris Plus 650 能够达到 NVIDIA GeForce GT 650M 的水准,而某些辣鸡独显的性能甚至不如核显,以至于电脑甚至会提示“拔掉独立显卡以增强 Intel 核芯显卡的性能”,这也就是所谓“拔掉独显提升性能”的由来了。HD Graphics 是最常见的集成在低压笔记本处理器和标压台式机处理器中的型号,比如 HD 620、 HD 630;Iris 属于高端一些的型号,比如第五代部分 Broadwell CPU 集成的 Iris 6100;Iris Plus 更高端,能够秒杀不少入门独显和老显卡,比如上文中提到的 Iris Plus 650;Iris Pro 很少见,一般放在自家的 NUC 骷髅峡谷电脑里面,比如 Iris Pro 580。英特尔原先都是以四个数字来为自家的 GPU 命名,比如说上文中提到的 Iris Graphics 6100,但是从 Skylake 开始,英特尔把名字改为了三位数。比如说 HD 530、540、550 之类的。跟 NVIDIA 类似,代数相同的情况下,倒数第二位数字越大,性能越强。在名字中的倒数第二个数字相同时,代数越新,性能越强。RAM(内存)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中产品为金士顿 HyperX Predator DDR4 240现在我们开始讲内存:容量现在主流市场比较常见的容量有 4GB 和 8GB,高端一些的有 16GB 和 32GB 甚至是 64GB。通常来说,4GB 如果你没什么追求,就是看个视频、看个直播、上上网、打个字那也够用,但是考虑到 Windows 10 64-bit 正常运行就要占用 2GB 左右的内存,剩下的内存开个 Chrome,MS Word 估计也没多少了。因此 4GB 现阶段虽说够用,但我仍然建议内存至少要有 8GB。8GB 内存能干的事情就很多了,能同时运行的任务比 4GB 的会多很多。正常开个 Adobe 家族的成员也够用,还能多让你开个浏览器之类的东西。16GB、32GB 建议重度游戏玩家、对专业软件有需求的人士购买,如果你想流畅吃鸡,大内存是必须的。或者说如果你的电脑扩展性很差劲,内存硬盘统统焊在主板上(对,就说你呢,苹果),花些钱,多加点内存对你以后也有一定的帮助。种类现在最常见的就是 DDR4 和 DDR3,它们又可以分出来 DDR4、LPDDR4、DDR3、LPDDR3 等,带 LP 的是低电压的内存,一般是轻薄本用的。标准电压内存和低电压内存的差距不会像 CPU 上那么明显,日常不用太在意,DDR3 和 DDR4 日产使用差距也不大。但如果需求比较多,对性能的要求比较高,还是建议购买标压 DDR4 内存的电脑。频率现在内存的频率无非 1600 MHz、1866 MHz、2133 MHz、2400 MHz、2666 MHz 这么几种,这也不需要太在意,但如果你是游戏玩家、专业人士请直接 2133 MHz 起步,再说现在 1600 MHz、1866 MHz 的内存已经很少见了,都是 DDR3 内存。如今的内存一般都是 2133 MHz 起步的,无论你购买的是 DDR3 还是 DDR4 内存。如果要自行升级内存的话,建议购买同品牌,同容量,同频率,同规格的内存,不合适的内存可能会导致电脑发生蓝屏等问题,降低系统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买了一条 2400 MHz 的内存,但是笔记本上原配的是一条 2133 MHz 的内存,那么这两条内存都会运行在 2133 MHz 上,建议各位在升级内存之前,提前检查一下自己电脑原配内存的频率、容量、品牌等信息,避免花冤枉钱。通道笔记本电脑上的内存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部分高端台式机处理器甚至还支持四通道内存。一般来讲,大部分轻薄本都是单通道内存,也就是 1 × 4GB 或者是 1 × 8GB,少部分轻薄本和大部分游戏本可能是双通道内存,也就是 2 × 4GB 或者 2 × 8GB。双通道的内存性能通常高于单通道内存,也就是 2 × 4GB & 1 × 8GB,单通道的内存可能会造成性能瓶颈,建议有特殊需求的人士可以购买双通道内存的电脑或回家自行升级。硬盘图片来自 Maxwell Chen,图中产品为海盗船 MP500 M.2 NVMe 固态硬盘硬盘是系统能否拥有流畅体验的关键,一块高性能的硬盘能够让你做事快人一步。无论如何请记住,在 2018 年,没有固态硬盘的电脑一律 PASS 掉!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固态硬盘的电脑就是不能买!说什么也不能买!如果你有存储学习资料的需求可以购买固态 + 机械硬盘的电脑,但是必须要有固态硬盘!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流畅体验!固态硬盘的种类固态硬盘的种类分走 SATA 通道的传统固态硬盘和最近几年出现的采用 NVMe 协议走 PCIe 通道的固态硬盘。走 SATA 通道的硬盘可以是 M.2 接口,也可以是 SATA / mSATA 接口,速度在 500-600MB/s 左右,NVMe 固态硬盘是 M.2 接口,速度轻轻松松上 1000MB/s 以上,某些 NVMe 固态硬盘读写速度甚至能达到 MB/s。一般来讲传统的 SATA 速率固态就能够满足大部分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如果有剪辑 4K 视频之类的需求,请选用 NVMe 固态硬盘。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有 SLC / MLC / TLC / QLC 之分,寿命上最好的是 SLC,但在消费级市场是见不到的,所以最好的就是 MLC,其次是 TLC,以及最近新出的 QLC,关于它们的寿命也不用太纠结,因为估计也不会有人一天写入几百 GB 的文件,正常使用都可以用很多年的。所以部分担心 SSD 寿命渣的朋友们可以放心了。一般来讲,鉴于现在全球内存、闪存价格飞涨,所以个人认为,如果你有自行购买 SSD 的需求,尽量购买 3-4 元 1GB 的,肯定是比那些便宜的 SSD 好很多的。关于 SSD 颗粒也有所谓“原片”“黑片”“白片”之分,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原片无疑体质最好,但价格也是三者最贵的。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为西部数据 WD Black 硬盘的宣传图机械硬盘如果你对你电脑固态硬盘的容量感到不爽,有加机械硬盘的需求,那就快去买一块吧。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容量就可以了,机械硬盘并没有 SSD 固态硬盘那么多的种类。都是 SATA 3 接口,尺寸有 3.5 英寸 和 2.5 英寸两种,转速有7200RPM 和 5400RPM 两种,笔记本的都是 2.5 英寸 5400RPM 的。不过需要留意一下,如今的轻薄本大都没有腾出空间来安装机械硬盘,所以请提前拆机或咨询售后。如果说你在买电脑的时候,规格上就有一个“XXX GB 固态硬盘 + X TB 机械硬盘”的选项,多半是可以直接添加机械硬盘的。屏幕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中机型为 13 英寸 MacBook Pro屏幕总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也是厂家最喜欢偷工减料的地方,因为很多人买电脑只看配置,而忽视了屏幕,这才给这些厂商可乘之机。屏幕可是我们一直看着的的地方,所以对自己的眼睛好点吧,买块好屏幕,会有帮助的。先跟大家明确几个概念:IPS 面板特点是亮度高、色彩讨喜、色域宽广、可视角度宽TN 面板亮度很难达到 IPS 的水平、可视角度也没那么宽、但刷新率可以做的很高,你就看那些使用了所谓 120 Hz、144 Hz 的电竞屏的电脑,清一色的 TN 面板。色域显示器能显示色彩的多少就是它所能覆盖的色域。常见的标准主要为 sRGB、Adobe RGB、DCI-P3 和 NTSC 等,还有些在影视行业常见的标准,比如 Rec.601、Rec.709、Rec.2020 等。本文将使用 NTSC 作为参考标准。可视角度显示器可视角度指的是使用者能从不一样的方位清晰地看见荧幕上所有显示内容的角度,包括水平可视角度与垂直可视角度这两个标准。首先 1366 × 768 的屏幕千!万!别!买!这是因为目前市面上所有采用 1366 × 768 分辨率的电脑,不用看绝对是劣质 TN 面板,可视角度窄、色彩还原不够精准、亮度低、覆盖的色域也不够宽。联想的外号“渣想”就是因为联想在自家的多款产品中连续多年使用劣质 TN 屏而得来的外号。1080P 的屏幕看清楚再买。这是因为 1080P 屏幕好坏都有,可能是好屏幕,也可能是垃圾屏幕,到这里就是一个分水岭。2K、4K 的屏幕随便买。2K 以上分辨率只会在高端电脑上看见,比如苹果 MacBook / MacBook Pro、戴尔 XPS、微软 Surface、联想 ThinkPad 部分型号等产品,这些产品的屏幕素质都比较高,算是免检产品了。好屏幕的标准色域:达到 NTSC 72% 左右,45% NTSC 就是垃圾屏面板类型:IPS 是必须的,这样可以带给你不错的视觉体验亮度:250-300 nit 或者更高分辨率:最低 1080P满足这几点的屏幕基本上就是好屏幕了,也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如果商品描述上没写,可以咨询店铺的客服,或者自行前往品牌官网查询,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问问大家。做工和外观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中机型为 13 英寸和 15 英寸的 Surface Book做工和外观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点,基本上:做工和产品的售价成正比。做工好的产品,价格不会太便宜,而价格昂贵的产品,做工也不可能太差劲,比如说我们熟悉的苹果、微软等品牌的产品做工都不错,但众所周知,它们的价格也很美丽,动辄数万元的价格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高性价比的电脑基本上就是把钱都省在做工、屏幕、键盘触摸板、散热系统之类的地方了,高性价比的电脑经常会使用一块垃圾屏,键盘的手感也不会太好,触摸板肯定也按不下去,外观肯定是大塑料,散热不能说鸡肋,但也不会太好。而外观就是因人而异的事情了,有些人可能就喜欢 ThinkPad 的商务风外观,有人喜欢 MacBook 性冷淡极简风格的外观,有些人喜欢游戏本粗犷风格的外观,看每个人的喜好和审美了,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样。散热图片来自Maxwell Chen,被拆解机型为 13 英寸 MacBook Pro散热系统的好坏可以间接影响到笔记本的寿命、性能和你的心情。请记住:CPU 和 GPU 的性能越强,随之而来的发热量也就越大,也就需要更强劲的散热系统。当散热系统压不住 CPU 和 GPU 的时候,一般 CPU 和 GPU 就会降低频率来减少发热量。散热系统主要就是热管和风扇,更粗、数量更多的热管和更大的风扇对电脑的散热有不少好处,如果你是游戏玩家,请考虑选购一台散热好的电脑。大家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 XX 电脑拆机图来研究一下。游戏本的散热系统通常是不错的,因为他们需要考虑游戏对电脑性能的压榨,所必须要设计强劲的散热系统来为电脑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至于轻薄本,由于 CPU、GPU 本身发热量就不如游戏本,再加上估计也没几个人会用轻薄本打游戏,所以他们的散热系统通常不会太好。部分轻薄本直接阉割了风扇等部件,也就是我们说的无风扇笔记本,代表产品有苹果 MacBook,微软 New Surface Pro 等产品。就算没有阉割风扇,散热系统通常也是单热管或双热管设计辅以一个或两个风扇,这样的散热系统压制低压 CPU 也差不多够了。当然有些厂商采用了疯狂的散热设计,比如上图的 13.3 英寸 MacBook Pro,采用单热管,双风扇的设计,感觉散热捉急啊…… 实际使用下来确实是这样的。还有一些使用蓝天 Clevo 模具的厂商内部热管设计诡异,要弯很多次,比如下图的未来人类 S6,这诡异的热管设计也是看醉了。那可真是缩小版的“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啊。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中机型为未来人类 S6这也就是那句“管长管粗管能弯”的由来。键盘和触摸板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中机型为 ThinkPad X1 Yoga 2017这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键盘和触摸板也是我们最常使用的输入设备,键盘的话就看各位的喜好了,比如说苹果的蝶式键盘,我就觉得不是很好,但有些人会说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键盘。ThinkPad 的键盘我觉得很不错,但可能有些人偏偏就不喜欢,键盘的好与坏是很主观的,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适合自己的那块键盘。触摸板的话,相信大多数人应该都是用的鼠标,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床上趴着、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有没有一块好的触摸板就显得很重要了。首先,如果这块触摸板按不下去,千万不要买;如果面积太小,千万不要买。如果担心键盘和触摸板的手感的话,可以先去实体店摸一摸,觉得舒服再去下单。I/O 和升级图片来自 Maxwell Chen,图中产品为 MacBook,MacBook Pro 和 M一款笔记本电脑的接口数量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主要讲解一下 USB-C 和雷电 3。USB-C图片来自 Maxwell Chen,图中产品为 Belkin USB 3.1 Gen 2 USB-CUSB-C 是一种新式接口,它将充电、数据传输、视频输出等功能集为一身,是一种属于未来的接口。它能够比标准 USB-A 接口实现更多的功能,却同时将体积缩小了 60% 多。现在的新电脑不带 USB-C 接口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新电脑”。大多数新电脑也都配备了 USB-C 接口,甚至有些电脑只有 USB-C / Thunderbolt 3 接口。比如 2016 年更换模具的 MacBook Pro 和 2018 年更换模具的全新 Dell XPS 13 和 XPS 15 2-in-1。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厂商推出的电脑使用的并非完整的 USB-C 接口,它们可能只能传输视频和数据,甚至是只能传输数据,请大家注意区分。Thunderbolt 3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中机型为 13 英寸 MacBook Pro看到左下角的两个窟窿了吗?那就是 Thunderbolt 3 接口Thunderbolt 是英特尔和苹果联合开发的一种技术,它通过使用 PCIe 信道的方式实现了 40 GB/s 的超快传输速度,速度可达 USB 3.1 Gen 1 的 8 倍(5 GBps),USB 3.1 Gen 2 的四倍(10 GBps),USB 2.0 的 83 倍(480 MBps)原先的 Thunderbolt 和 Thunderbolt 2 都是采用 mini DP 的接口形式,Thunderbolt 3 则改为了 USB-C 接口的样式。这也一同为它带来了 USB-C 接口的新特性。 Thunderbolt 技术的高带宽可以让你接驳 5K 显示器、高性能 RAID 设备甚至是外接一块高性能独立显卡(由于带宽限制,外接独显会损失独显 15-25% 的性能)。理论上只要硬盘速度够快,几秒就可以完成一部 4K HDR 电影的传输。如果你的预算在 8000 大洋以上,你需要开始考虑你是否需要 Thunderbolt 3 接口了,有的话当然是最好的。此外,如果你需要接驳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最好能带上 DisplayPort、HDMI 等接口。对网络要求较高的话,可以考虑一下 RJ45 以太网接口。如果要经常接触老设备,可以考虑把 VGA 接口也放进你的考虑范围内。至于升级,如果你担心现在电脑的配置满足不了自己几年之后的需求,可以考虑购买那些可以自行更换内存、硬盘、网卡等部件的,以满足你日后的需求。通常现在的游戏本可以让你更换内存、硬盘、无线网卡,部分使用桌面级别 CPU 的产品可以让你把 CPU 也换掉;轻薄本通常只能更换硬盘,有些产品的无法更换任何零件。Mac 电脑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中机型为 MacBook,MacBook Pro,MacBooMac 电脑算是笔记本界中神一样的存在,是唯一一家销售非 Windows 阵营电脑的品牌,就像是 iPhone 是在 Windows Phone 进入维护期之后唯一的非 Android 手机。苹果的 MacBook 系列笔记本电脑产品线拥有优秀的工业设计,优秀的做工,高素质的屏幕,(MacBook Air 另说)使得 MacBook 产品线一直是跟多厂家“致敬”和“模仿”的对象。甚至有些品牌干脆照葫芦画瓢,直接自制了一台“MacBook”出来。比如这个:图片来自Maxwell Chen,图中机型为小米笔记本 Air 13.3当然这也不是故意贬低某些厂商,MacBook 的设计的确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但我希望各大厂商能够有自己的设计,我并不希望看到满大街 “MacBook” 的画面。如果想购买 Mac 电脑,请确保你满足以下几点,否则不要购买:我对苹果的 macOS 系统有强烈的需求我愿意承受转换平台所带来的任何学习成本我愿意忍受 macOS 上的各种阉割版软件我愿意为软件的不兼容付出代价我愿意戒掉游戏听懂了吗?好的,如果你满足以上所有的条件,恭喜你,你现在可以去购买 Mac 电脑了,由于 macOS 和 Windows 在生态环境、操作逻辑、定位上的许多不同,导致用户从任意一者转换到另一者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你是下列用户群中的一个,Mac 电脑应该会在你的选择范围内:音、视频和图像工作者:macOS 上有丰富的专业级应用软件,比如 Adobe 全套,Avid Pro Tools, Cubase,AutoDesk Maya 以及苹果自家的 Pro Apps。macOS 对专业级软件貌似有一些神油优化,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甚至能把 Adobe 骗来支持它家的 Multi-Touch Bar,也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Mac 电脑可以说是完美的生产力平台。程序员:UNIX-Based 系统对开发的友好程度应该不用说什么了。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那就快快给他购买一台苹果 MacBook 吧,凭借 macOS 对游戏极其差劲的支持和坑爹的散热系统,绝对能让你的孩子戒!掉!游!戏!就连对 Flash 的支持都很差劲呢!这下连小游戏也玩不成了,你的孩子只能学习!MacBook —— 实在是妈妈的好帮手。颜控:对电脑的颜值有极高的要求星巴克专业户:你需要一台 MacBook 来彰显自己睾贵的身份出差党:你需要 Apple 的神油优化来确保自己的电脑有超长续航软黑:微软是什么?不存在的?Windows 是什么鬼东西?基本上也就这么多了,但仍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别装 Windows尽管 Mac 允许你安装 Windows,Apple 也提供了驱动程序,但不可否认的是,Mac 对 Windows 的支持仍然很烂。比如说变成 Windows 之后会导致发热量暴增,续航打折,尤其是 15 英寸的 MacBook Pro,那续航基本是打了四五折了。Apple 提供的 BootCamp 驱动也写得稀烂。总之还是上文的话,除非你对 macOS 有极其强烈的需求,否则别买 Mac!只要你在工作中还需要大量长时间的使用 Windows,就不要买 Mac。别买 MacBook Air这是纯粹的智商鉴定电脑,三年没更新的配置和 1440 × 900 大果粒屏幕还敢买 7000+,这种事情我看也就苹果能做出来了。7000 多啊!完全可以买一个中高端 Windows 电脑了!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叫做 NoteBookCheck.net ,里面有不少常见笔记本电脑的基本信息、性能测试之类的东西,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到近期打算买电脑的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配置,就可以给自己买一台最适合自己的电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寻觅很蓝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渴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小趣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笔记本配置怎么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