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报被停原因》如何靠内容致胜,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商业杂志

初次见游客,大熊猫幼仔抱着饲养员的腿不放。
一辆小轿车和路过的火车发生碰撞,事故致2死1伤。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文来自爱范儿旗下创业社区 MindStore 的“MindTalk 线场”栏目。如果希望参与到 MindStore 栏目报道,或者有相关项目推荐,请将产品提交到 MindStore.io。
  两年半的时间,从《第一财经周刊》的新手,到《好奇心日报》的创始人兼总编辑,杨樱如何通过内容,一步步打造这款可能是中国最赚钱的商业杂志?
  《好奇心日报》的创业背景
  2014 年,纸媒体的转型是热议话题,而急需转型的原因是,新媒体无法在纸媒体中发展壮大。在纸媒体体系中做新媒体,其广告销售只有打包出售的方式,它无法独立成长。而且,纸媒体体系中,新媒体处于次要地位,从成本等方面考虑,纸媒体中的新媒体都无法拥有完全独立的内容制作团队。
  同时,当时人们已经习惯在手机中浏览大量内容,并对优质内容有很大的需求。同时,恰逢微信公众号兴起,我们思考较多的问题是,如果世界上已经有很多选择,尤其是当公众号也有很多优秀的原创号时,为什么还要给用户增加一个选项。
  我们当时的想法是,除非可以给产品增加一种调性,然后把它变成一种人群的标签,否则没有做这个产品的必要。
  创造这种调性的自信,来源于在周刊工作时奠定下来的两个洞察。第一,应该为年轻人提供一个体面的阅读产品。第二,很多阅读形式,从纸转移到新媒体,本质上的内容没变化,但载体和呈现方式已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意味着接收内容的频率,与内容展现形式也随之改变,而我们认为展现形式也是内容的重要部分。
  《好奇心日报》的内容之道
  《好奇心日报》有个特点,它的内容看似简单,但撰写内容有很多,不难学习但要求较高的规则。商业报道是核心,而《好奇心日报》的内容核心定位有三个关键词,商业洞察、生活方式和年轻中产。
  商业洞察来源于《好奇心日报》和《第一财经周刊》的渊源,我们以公司为报道主体,报道公司里的人,公司里的产品。我们认为公司是现今商业社会的基本单位,与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一样。
  生活方式已经是老生常谈,在消费升级、年轻化等词语还未流行时,我们发现生活方式已经到了,每个人必须选择的地步。例如 ,今天到底喝没有名气的独立品牌咖啡,还是喝星巴克?很多人会提及选择综合症,而选择综合症从何而来?是谁制造了选择综合症?
  以同样的目光换角度观察,一个物品很美,而谁制造了这种美?谁把这种创造力从无形的想法变成有形的产品,并且把它销售到世界各地?研究这背后的过程是非常迷人的事情,所以我们把这它定义成报道生活方式的一种形式。
(图片来源于嘉宾分享)
  年轻中产是指,在全球人口结构的比例中(2015 年数据),现年 20 到 29 岁区间的人口比例最大。《好奇心日报》可能是中国最赚钱的商业杂志,它的成功建立于对 80 后的话语权上。而今,《好奇心日报》希望可以对 80 到 00 年代的人群进行阐释,或中立的观察。
  人口红利不可小觑。一般而言,社会的变动,总是与最大数量人群结构捆绑。如现今美国经济转入衰老期,主要是因为人口基数庞大的,战后婴儿潮一代已高龄,围绕中老年人创业或许是欣欣向荣的方向。往后,20 到 29 岁区间内巨大的人口数量,会支持相当多的消费,也会给社会的商业结构带来相当多的改变。
(图片来源于嘉宾分享)
  上图是《好奇心日报》做内容的一个方式。曲线图是标普指数和七家公司的对比,下面的标线是标普。这七家公司有两个规律,分布于下方的是传统工业的数据,分布于上方的是生活方式公司。生活方式公司是我们约定俗成的说法。
  上图有较明显的对比,它阐述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即从制造业到,以创意、或生活方式相关商业公司的转变。《好奇心日报》初创时做过一个不专业的随机调查,收集人们认为的,最值得信赖的三个公司。我听到的有耐克、可口可乐、腾讯等等。为什么一家公司也能有粉丝?为什么有的公司有粉丝,有的没有?
  后来我们给生活方式公司定了三个指标:第一,它是一个有粉丝的公司;第二,它的变动会引发所在行业的变动;第三,它在未来依然具有成长性。我们把这类公司叫做 TOP 15。可口可乐最终未被列入,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认为它已经进入成熟期,且它的创新并不能表现于核心产品的变动上。
  《好奇心日报》每天观察的公司约 300 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方式的大公司,共 15 家,再涉及它们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就有约 100 家。另一类是有创造力的,还未获得大量用户与声誉的创业公司或个人。他们是好奇心的代表,有专门的栏目,叫 100 个有想法的人。
  《好奇心日报》在内容方面的工作,并无想象中复杂。我们没有内容运营的岗位,原因是,我们不曾以运营的思维去经营内容。内容是《好奇心日报》的天性,我们天生就喜欢做这些事情,不会额外附加运营。
  很多人说《好奇心日报》的风格比较年轻,有趣。但是,年轻是不是意味着一定是逗比的?或一定是搞笑的?一定是娱乐化的?严肃的内容和死板的内容之间是否有区隔?我们认为严肃的内容,表达的是非常严肃的内核。但严肃的内容并非需要以报告,或非常刻板的形式呈现,更应以尽量通俗、直白的语句,阐述严肃的内容。
  我们对年轻的定义还包括界面与文章风格。我们使用的颜色多充满青春气息,以黄色作为 Logo,饱含朝气与活力。我们还要求记者写文章,能用三句话概括文意,简要表明这三句话的逻辑,提高文章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成功率。
  《好奇心日报》选题
  《好奇心日报》每个工作日早晨都会有选题会,各式栏目的编辑带领相应的组员,审核组员所汇报的选题,并解释选题通过或不通过的原因。编辑们再聚在一起开编辑会。《好奇心日报》是编辑中心制,即编辑掌握较多的思维方式,但记者可以提供消息与事件背景,共同确定选题。
  立场和价值是《好奇心日报》强调的重点。读者认为,只要内容生产者公开地传达信息即可,不需要携带立场,读者可自行判断。而事实上,信息的筛选本身就带着立场,选择何种内容的稿件,或披露稿件中的哪部分内容,均是一种筛选,所以并不存在完全中立的报道。
  《好奇心日报》在这点上更进一步,会明确地指出不当的做法,并给记者规定很多禁区。有人说《好奇心日报》比较特别,而这种特别的来源,并不是我们对信息的筛选有特别的手段。所有信息都公开于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平等地获取。区别在于,我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每天被毙掉的选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因为好玩而报的猎奇类选题,除了猎奇并无价值。第二类,跟中国读者相关性太弱,即读者不明白为什么要看,或为什么要在今天看的内容。最后一类,记者没法跟编辑理清来龙去脉与价值的选题。
  《好奇心研究所》的由来
  无印良品曾出版《生活研究所》,这本书研究了,如家居收纳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从解决方案中总结优点。其中的借鉴之处在于,众包提供方案的方式。众筹众包当时还未流行,所以我们做了《好奇心研究所》项目。它最早的目的是,从用户处收集各类意见。
  MindStore 提过一个问题,项目如何渡过冷感期。《好奇心研究所》项目的冷感期长达三至五个月,这期间只有几百个回复。现今每期《好奇心研究所》至少有 2000 回复,视选题不同而定,可多至约两万回复。对《好奇心日报》而言,这不仅是产品唯一的 UGC 部分,还是听取读者意见的形式。
  《好奇心研究所》的选题其实包含,对生活或商业的预判,我们希望能跟读者印证一些想法,或是吸取更好的意见。回答都被整理成报告,反馈给读者并引起讨论。我们可能在这个部分发现一些新的、未曾注意过的变动,或是现今人群不同的心态。
  典型例子是,《都市空巢青年》帖子。我们意识到很多年轻人在刚开始工作时,处于单身独居状态,并总结了约 20 个特点,表述一个典型空巢青年的生活方式。帖子取得较大反响。《好奇心日报》能写出这种引起共鸣的帖子,并不完全是我们的功劳,而是在发出问题后,有无数读者给我们贡献了答案。
  《好奇心日报》中,编译或原创,只是获取信息的方式,核心在于如何提取信息的价值,并把价值转译给读者。最重要的是,信息的价值可以给读者留下什么。信息的获取人人平等,但信息的解读并非如此。《好奇心日报》乐于并善于,把信息以平和近人的方式分布给所有人。
  很多人问《好奇心日报》最后想成为什么样的媒体。“我们希望成为中文世界最好的媒体之一”。“最好”是指,做一个有操守的媒体、有责任心的媒体、有职业道德规范媒体,就像《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是我们敬佩的媒体范例。
  同时也非常希望《好奇心日报》能成为一个人群的身份标签,“我是看《好奇心日报》的人”,这不仅是对《好奇心日报》的认可,还是用户对自己品味的认同。
  注:文中数据不做投资参考;未备注图片来自 Unsplash;感谢爱扒词转录整理。
  更多往期活动报道回顾戳戳戳
|| | | | |||||| ||||||||||||||《》|||||||||||||《》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内容运营岗位都没有,《好奇心日报》如何靠内容致胜? - 简书
内容运营岗位都没有,《好奇心日报》如何靠内容致胜?
两年半的时间,从《第一财经周刊》的新手,到《好奇心日报》的创始人兼总编辑,杨樱如何通过内容,一步步打造她的内容王国?《好奇心日报》的创业背景2014 年,纸媒体的转型是热议话题,而急需转型的原因是,新媒体无法在纸媒体中发展壮大。在纸媒体体系中做新媒体,其广告销售只有打包出售的方式,它无法独立成长。而且,纸媒体体系中,新媒体处于次要地位,从成本等方面考虑,纸媒体中的新媒体都无法拥有完全独立的内容制作团队。
同时,当时人们已经习惯在手机中浏览大量内容,并对优质内容有很大的需求。同时,恰逢微信公众号兴起,我们思考较多的问题是,如果世界上已经有很多选择,尤其是当公众号也有很多优秀的原创号时,为什么还要给用户增加一个选项。我们当时的想法是,除非可以给产品增加一种调性,然后把它变成一种人群的标签,否则没有做这个产品的必要。创造这种调性的自信,来源于在周刊工作时奠定下来的两个洞察。第一,应该为年轻人提供一个体面的阅读产品。第二,很多阅读形式,从纸转移到新媒体,本质上的内容没变化,但载体和呈现方式已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意味着接收内容的频率,与内容展现形式也随之改变,而我们认为展现形式也是内容的重要部分。《好奇心日报》的内容之道《好奇心日报》有个特点,它的内容看似简单,但撰写内容有很多,不难学习但要求较高的规则。商业报道是核心,而《好奇心日报》的内容核心定位有三个关键词,商业洞察、生活方式和年轻中产。
商业洞察来源于《好奇心日报》和《第一财经周刊》的渊源,我们以公司为报道主体,报道公司里的人,公司里的产品。我们认为公司是现今商业社会的基本单位,与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一样。生活方式已经是老生常谈,在消费升级、年轻化等词语还未流行时,我们发现生活方式已经到了,每个人必须选择的地步。例如 ,今天到底喝没有名气的独立品牌咖啡,还是喝星巴克?很多人会提及选择综合症,而选择综合症从何而来?是谁制造了选择综合症?以同样的目光换角度观察,一个物品很美,而谁制造了这种美?谁把这种创造力从无形的想法变成有形的产品,并且把它销售到世界各地?研究这背后的过程是非常迷人的事情,所以我们把这它定义成报道生活方式的一种形式。
(图片来源于嘉宾分享)
年轻中产是指,在全球人口结构的比例中(2015 年数据),现年 20 到 29 岁区间的人口比例最大。《好奇心日报》可能是中国最赚钱的商业杂志,它的成功建立于对 80 后的话语权上。而今,《好奇心日报》希望可以对 80 到 00 年代的人群进行阐释,或中立的观察。人口红利不可小觑。一般而言,社会的变动,总是与最大数量人群结构捆绑。如现今美国经济转入衰老期,主要是因为人口基数庞大的,战后婴儿潮一代已高龄,围绕中老年人创业或许是欣欣向荣的方向。往后,20 到 29 岁区间内巨大的人口数量,会支持相当多的消费,也会给社会的商业结构带来相当多的改变。
(图片来源于嘉宾分享)
上图是《好奇心日报》做内容的一个方式。曲线图是标普指数和七家公司的对比,下面的标线是标普。这七家公司有两个规律,分布于下方的是传统工业的数据,分布于上方的是生活方式公司。生活方式公司是我们约定俗成的说法。上图有较明显的对比,它阐述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即从制造业到,以创意、或生活方式相关商业公司的转变。《好奇心日报》初创时做过一个不专业的随机调查,收集人们认为的,最值得信赖的三个公司。我听到的有耐克、可口可乐、腾讯等等。为什么一家公司也能有粉丝?为什么有的公司有粉丝,有的没有?后来我们给生活方式公司定了三个指标:第一,它是一个有粉丝的公司;第二,它的变动会引发所在行业的变动;第三,它在未来依然具有成长性。我们把这类公司叫做 TOP 15。可口可乐最终未被列入,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认为它已经进入成熟期,且它的创新并不能表现于核心产品的变动上。
《好奇心日报》每天观察的公司约 300 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方式的大公司,共 15 家,再涉及它们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就有约 100 家。另一类是有创造力的,还未获得大量用户与声誉的创业公司或个人。他们是好奇心的代表,有专门的栏目,叫 100 个有想法的人。《好奇心日报》在内容方面的工作,并无想象中复杂。我们没有内容运营的岗位,原因是,我们不曾以运营的思维去经营内容。内容是《好奇心日报》的天性,我们天生就喜欢做这些事情,不会额外附加运营。很多人说《好奇心日报》的风格比较年轻,有趣。但是,年轻是不是意味着一定是逗比的?或一定是搞笑的?一定是娱乐化的?严肃的内容和死板的内容之间是否有区隔?我们认为严肃的内容,表达的是非常严肃的内核。但严肃的内容并非需要以报告,或非常刻板的形式呈现,更应以尽量通俗、直白的语句,阐述严肃的内容。我们对年轻的定义还包括界面与文章风格。我们使用的颜色多充满青春气息,以黄色作为 Logo,饱含朝气与活力。我们还要求记者写文章,能用三句话概括文意,简要表明这三句话的逻辑,提高文章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成功率。《好奇心日报》选题《好奇心日报》每个工作日早晨都会有选题会,各式栏目的编辑带领相应的组员,审核组员所汇报的选题,并解释选题通过或不通过的原因。编辑们再聚在一起开编辑会。《好奇心日报》是编辑中心制,即编辑掌握较多的思维方式,但记者可以提供消息与事件背景,共同确定选题。
立场和价值是《好奇心日报》强调的重点。读者认为,只要内容生产者公开地传达信息即可,不需要携带立场,读者可自行判断。而事实上,信息的筛选本身就带着立场,选择何种内容的稿件,或披露稿件中的哪部分内容,均是一种筛选,所以并不存在完全中立的报道。《好奇心日报》在这点上更进一步,会明确地指出不当的做法,并给记者规定很多禁区。有人说《好奇心日报》比较特别,而这种特别的来源,并不是我们对信息的筛选有特别的手段。所有信息都公开于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平等地获取。区别在于,我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天被毙掉的选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因为好玩而报的猎奇类选题,除了猎奇并无价值。第二类,跟中国读者相关性太弱,即读者不明白为什么要看,或为什么要在今天看的内容。最后一类,记者没法跟编辑理清来龙去脉与价值的选题。《好奇心研究所》的由来无印良品曾出版《生活研究所》,这本书研究了,如家居收纳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从解决方案中总结优点。其中的借鉴之处在于,众包提供方案的方式。众筹众包当时还未流行,所以我们做了《好奇心研究所》项目。它最早的目的是,从用户处收集各类意见。MindStore 提过一个问题,项目如何渡过冷感期。《好奇心研究所》项目的冷感期长达三至五个月,这期间只有几百个回复。现今每期《好奇心研究所》至少有 2000 回复,视选题不同而定,可多至约两万回复。对《好奇心日报》而言,这不仅是产品唯一的 UGC 部分,还是听取读者意见的形式。
《好奇心研究所》的选题其实包含,对生活或商业的预判,我们希望能跟读者印证一些想法,或是吸取更好的意见。回答都被整理成报告,反馈给读者并引起讨论。我们可能在这个部分发现一些新的、未曾注意过的变动,或是现今人群不同的心态。典型例子是,《都市空巢青年》帖子。我们意识到很多年轻人在刚开始工作时,处于单身独居状态,并总结了约 20 个特点,表述一个典型空巢青年的生活方式。帖子取得较大反响。《好奇心日报》能写出这种引起共鸣的帖子,并不完全是我们的功劳,而是在发出问题后,有无数读者给我们贡献了答案。《好奇心日报》中,编译或原创,只是获取信息的方式,核心在于如何提取信息的价值,并把价值转译给读者。最重要的是,信息的价值可以给读者留下什么。信息的获取人人平等,但信息的解读并非如此。《好奇心日报》乐于并善于,把信息以平和近人的方式分布给所有人。
很多人问《好奇心日报》最后想成为什么样的媒体。“我们希望成为中文世界最好的媒体之一”。“最好”是指,做一个有操守的媒体、有责任心的媒体、有职业道德规范媒体,就像《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是我们敬佩的媒体范例。同时也非常希望《好奇心日报》能成为一个人群的身份标签,“我是看《好奇心日报》的人”,这不仅是对《好奇心日报》的认可,还是用户对自己品味的认同。
爱范儿旗下发现、分享、探讨新酷产品的社区,帮助你找到最好的产品与想法。联系邮箱:ms@ifan...“3”是《好奇心日报》的幸运数字 - 推酷
“3”是《好奇心日报》的幸运数字
其实第一次听说要让我去采访伊险峰,我是拒绝的。因为他是我过去的老板。
从前他在第一财经阳光100的办公室从来是几净窗明,从地板到办公桌纤尘不染。这次他热情招呼我走进《好奇心日报》位于建外SOHO的办公室,玻璃茶几上杂乱地扔着几本杂志和他的Macbook,我还从地上捡到了一张来自某弹幕视频网站CEO的名片。
从第一财经到好奇心日报
作为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主编,做成中国商业上最成功的财经杂志之后,伊险峰去年4月份开始了创业。
“本来应该再提前三个月的”,伊险峰告诉 36氪 ,“但是当时黎叔(黎瑞刚)回来(重新执掌上海文广)了,让我提交一些第一财经改革的报告。国企的改革,总是说要用好现有的人,不能乱。我感觉黎叔的重点也是在华人文化基金这块,所以就决定还是出来干吧”。
“传统媒体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内容问题,而是效率变低了,同样的发行量,一年前需要1000万花在渠道上,现在就需要2000万”,曾经认为“死掉的的杂志会是坏杂志”的伊险峰现在部分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截止到2014年底,《好奇心日报》的日访问用户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六位数。达到同样数量的订阅用户,伊险峰在第一财经周刊用了五年。两个多月之后,好奇心的日访问用户已经翻番,而且,“平均每个用户会阅读大概三篇左右的文章”,这个数字高于绝大多数的科技或者财经博客。
“我没有什么资源啊,没带几个人出来,中间还跑了几个”,伊险峰觉得外界的一些说法并不公平,“当年做周刊我也是白手起家。我们这批媒体人出来创业,别人总说是有资源。就说澎湃新闻,他们能有什么资源,不就是整天盯着中纪委的网站吗?”
但是伊险峰没办法否认的是,《好奇心日报》上线初期得到了第一财经周刊的推广支持,不少记者同时为两家媒体撰稿,很多人以为这就是第一财经的内部项目。直到后来伊险峰离职双方才划清界限。
离开了原来第一财经的平台,伊险峰现在感受到了作为创业者的焦虑。曾经在第一财经周刊一呼百应的总编,现在找渠道、谈合作、挖人,处处碰壁。
”小米、360、今日头条我都去过,跟人聊,聊完了就没有下文了“,伊险峰告诉 36氪 ,“我去跟雷军聊了两个小时,聊到最后雷军忘了我是谁了。很多人找他投资,他有自己的一套话,跟谁都这么说”。
雷军没投好奇心日报,但是投了界面。界面曾经要做中国Bloomberg,现在开始准备中国最大的自媒体联盟。界面的创始人何力,和伊险峰一样。都是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主编。
“你们需要融资吗?”
“融啊!”
伊险峰从柜子里拿出来一盒药片,吃完后又点了一支烟,
“最近也见了不少投资人,很多人让我做这做那,挺傻逼的。”
伊险峰只想做内容,然后靠广告挣钱,他现在手里并不缺钱。传闻《好奇心日报》上线之前就拿到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十万(日独立访问)用户之前我们都没做过推广”,伊险峰告诉 36氪 ,“后来找了一些推广渠道,但是觉得iPhone的推广都是骗子,Android的问题也很大,有一次突然多了几千个来自宁夏的用户,追踪一下使用的设备都是V880(中兴四年前发布的一款廉价智能机)”。
“被你们 36氪 报道之后会有很多下载吗”,和从前指点江山的总编相比,创业者伊险峰现在更关注这些现实的细节。他还从投资人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不用统计周活跃用户,因为广告是按天出售的”,比如“同样的活跃用户,媒体是要比社交的估值低的”,还有,雷军告诉他一开始就要专注移动端,“这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啊!”
伊险峰曾经在PC网页端花了很长时间,借鉴了不少国外成熟网站和杂志的排版,从美国邀请了一流的设计人员帮忙。因为“总觉得深度阅读还是会在大屏幕上完成”。但是App上线之后,《好奇心日报》90%的流量都来自移动端。
这一下全都得变,“十张图”栏目的信息图原来是横版的,还准备了很多交互方式,但是到了手机上要变成竖版,细节也要大幅度精简。
目前《好奇心日报》在移动端使用的是瀑布流,再参考了Paper、Yahoo Digest、Timeline这些先锋的新闻App之后,伊险峰觉得未来要卡片化。
“有一个细节要添加,就是阅读进度条。很多读者反映,一定要让我知道什么时候能把文章看完。我就奇怪,你是来看文章的还是进度条的”,伊险峰说到这里显得有些无奈,“我还做了一个妥协,就是文章要有小标题”。
在第一财经周刊的时候,我学习到的第一条军规就是:“文章不准有小标题”。
伊险峰所做的妥协还不止于此,刚上线的时候他们更多强调坚持精品内容,而目前《好奇心日报》的内容制作周期已经向 36氪 这样的科技博客看齐。
我不用朋友圈
“平均每个作者每天一到两篇文章吧”,《好奇心日报》负责“非麻瓜组”的联合主编黄俊杰认为和杂志的写作节奏还是完全不同的。好奇心日报分为“智能”、“娱乐”和“城市”三个板块。“麻瓜组”是后两个板块的同学的自黑,所以黄俊杰负责的“智能”板块就是“非麻瓜组”了。
这种三个截然不同的主题混搭的方式体现了伊险峰对内容的固执,“我就懂点内容,读者想要什么我还是清楚的”,在第一财经周刊的时候,伊险峰就把采编队伍划分为“ 大公司”、“快公司”和“炫公司”三个组。
作为参与过ifanr创办的黄俊杰,回忆起和自己同时开始写科技博客作者,发现自己是仍在坚持写作的少数异类。经过2012年的短暂创业之后,他加入了第一财经周刊。他最能理解写作周期和文章质量之间的关系,“文章写的再好,一个星期之后再发出来就没人看了”。
“你们( 36氪 )的一个对手,偶尔文章还不错,但是量上不去也是白搭”,伊险峰提到了另外一家和自己比较熟悉的科技博客。
处理周期变短之后,《好奇心日报》的文章和一般的科技博客开始出现同质化。好在好奇心日报的设计比别人家更漂亮,而且伊险峰早有准备。
好奇心日报有三个特色的栏目:长文章、十张图和Top15。Top15是好奇心日报选出来的15家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类的公司,这其中包括苹果、Google、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优衣库、星巴克。体现了伊险峰和同事们的喜好和判断。
“如果通过栏目和产品的设置,能让用户在一篇文章上的注意力从两分钟提高到四分钟,那我认为这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伊险峰承认用户在移动端越来越浮躁,但是他总希望《好奇心日报》能够部分对冲这个趋势。
好奇心日报的三个合伙人有一个“奇怪”的共同点,就是都不用朋友圈。伊险峰觉得朋友圈是一个“认知陷阱”,让你以为外面的世界就是你周围这些人的喜好。
“我也不喜欢新闻推荐,我试了好几家的产品,觉得最后都是在推段子”,伊险峰自己也招募了数据挖掘的团队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但是他反对诱导用户点击的思路,“如果用户对两件事情的了解分别是80分和20分,你更应该推荐哪一个呢?我觉得应该是后者”。
但是目前这仍然是推荐系统很难做到的,只能靠人。但是人不够快,而且人是会老的。
“(第一财经)周刊的问题就是老了,原来的定位是25岁左右的读者,文章都是写给他们看的,但是不知不觉整个团队年龄往上走,口味也发生了变化”,伊险峰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老东家。
那《好奇心日报》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目前他们记者的平均年龄26岁,加上编辑是27到28,根据好奇心日报的Slogan,是这些年轻人在用自己的口味和判断在满足读者关于“商业”、“新闻”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的好奇心。
不知道这是这篇文章中第几次出现“3”这个数字了,它好像对于伊险峰有着特殊的魔力。
“3是你的幸运数字吗”,我问伊险峰。
“还行吧,我对数字没什么特别的喜好”。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奇心日报 创始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