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生产总值1805亿的市级城市是古筝学一年什么水平平

当前位置:
2017年佛山居民消费水平,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文章《2017年佛山居民消费水平,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作者投稿、栏目编辑于 20:28:21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错误请及时反馈。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要求,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治污染、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双过半”。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介绍关于2017年佛山居民消费水平,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等热门消息。由于2017相关政策还未出台,所以沿用往年的说明。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的消息为准。  佛山居民消费水平  2015年,佛山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与总体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和不断变化的宏观形势,采取多种措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8003.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42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838.89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3028.61亿元,增长10.3%。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4%,金融业增长6.5%,房地产业增长16.4%,其他服务业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为1.7:60.5:37.8。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568.87亿元,增长15.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21.71亿元,增长10.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69.14亿元,增长10.4%。民营经济增加值5063.5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4.0%,烟酒类上涨2.5%,衣着类上涨2.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1%,交通及通信类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8%,其中轻工业下降0.9%,重工业下降4.4%。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9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73.57万亩,下降6.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70万亩,下降3.7%。  全年粮食产量9.82万吨,比上年下降0.2%;蔬菜产量126.70万吨,增长1.8%; 水果产量4.17万吨,下降4.8%。  全年肉类总产量22.25万吨,比上年下降1.8%。其中,猪肉产量11.28万吨,下降1.6%;禽肉产量10.94万吨,下降1.9%。全年水产品产量61.2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三鸟饲养量8178.53万只,下降3.7%;生猪饲养量235.20万头,下降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672.53亿元,比上年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口径相同)增加值4406.95亿元,增长7.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3%,民营企业增长9.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7.0%,股份制企业增长8.4%,集体企业增长11.9%,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26.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8%,重工业增长11.2%。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6.4%,中型企业增长7.9%,小型企业增长9.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4.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1%,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0.6%,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0.3%。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6.5%,钢铁加工业增长15.3%,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11.5%。装备制造业中,汽配制造业增长17.5%;钢铁加工业中,炼钢和钢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12.2%、15.4%;石油及化学行业中,石油加工业增长17.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0%,橡胶制品业增长18.7%。  优势传统工业增加值增长8.0%,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3.9%,食品饮料业增长9.6%,家具制造业增长2.5%,建筑材料增长5.2%,金属制品业增长19.3%,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6.9%。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资产贡献率19.05%,资本保值增值率102.76%,资 产 负 债 率56.00%,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3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8.10%,产品销售率96.51%。实现利润总额增长9.7%。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35亿元,下降26.9%; 第二产业投资1218.26亿元,增长26.5%;第三产业投资1805.91亿元,增长10.5%。  全年基础产业投资完成580.0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77.44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119.66亿元,水利管理16.15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50.10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4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投资644.57亿元,增长10.4%。商品房施工面积6754.32万平方米,增长17.8%,其中商品住宅4325.15万平方米,增长13.2%。商品房竣工面积363.41万平方米,下降32.8%。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和水路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5387万人,比上年下降6.61%。其中公路运输5320万人,下降6.54%;水路运输67万人,下降12.08%。完成旅客周转量59.31亿人公里,下降1.30%。其中公路运输58.47亿人公里,下降1.16%;水路运输0.84亿人公里,下降10.29%。  全年公路和水路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9428万吨,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公路运输25318万吨,增长2.45%; 水路运输4110万吨,增长1.63%。完成货物周转量266.40亿吨公里,增长5.53%。其中公路运输194.47亿吨公里,增长3.49%;水路运输71.93亿 吨 公 里,增 长11.45%。  全年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146.75万吨,比上年增长4.06%。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01.8万TEU(国际标准箱),增长4.13%。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77.25万 辆,比 上 年 增 长15.21%。其中私人汽车163.40万辆,增长18.73%。民用轿车保有量108.33万辆,增长17.81%。其中私人轿车107.44万辆,增长17.8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6.97亿元,增长40.3%; 电信业务总量234.71亿元,增长24.5%。年末本地电话用户258.47万户,减少36.53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1349.14万户,减少140.86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243.85万户,减少5.15万户。  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42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83%。在旅游人数中,接待过夜旅游者1253万人次,增长6.03%,其中外国人24.46万人次,增长3.65%; 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3.02万人次,下降0.39%。全年旅游总收入546.29亿元,增长10.08%。    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79.23亿元,增长11.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07.99亿元,增长14.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2394.38亿元,增长12.4%;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92.84亿元,增长8.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主要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增长2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6%,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石油及制品类下降6.7%。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087.19亿元(657.2亿美元,下降4.5%),比上年下降3.3%。其中出口2999.00亿元(482.1亿美元,增长3.2%),增长4.5%;进口1088.19亿元(175.1亿美元,下降20.7%),下降19.8%。实现外贸顺差1910.81亿元。  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744.19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加工贸易出口908.75亿元,下降20.0%。分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573.85亿元,增长6.2%;高技术产品出口209.08亿元,下降8.5%。分出口市场看,对香港市场出口542.05亿元,下降19.7%; 对美国市场出口423.45亿元,增长10.2%;对欧盟市场出口400.79亿元,下降1.1%;对东盟市场出口407.90亿元,增长50.4%。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38个,比上年增长1.3%;合同外资金额28.99亿美元,下降22.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3.77亿美元,下降10.5%,其中制造业占42.9%,房地产业占46.7%,批发和零售业占2.8%。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 额11867.67亿元,比年初增长4.0%。其中住户存款6232.20亿元,比年初增长5.2%;非金融企业存款3654.61亿元,比年初增长11.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950.53亿元,比年初增长4.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097.63亿元,比年初增长27.3%。  全年保费收入256.54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3.82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2.72亿元。各项理赔和给付支出81.72亿元,其中财产险46.60亿元,人身险35.12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共有各级工程中心1310家,其中省级工程中心288家,市级工程中心463家。高新技术企业716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24家。新增省级工程中心84家。全年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21项,市级科学技术奖励116项。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1504件,授权量2149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3件。全年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136个,其中复评62个,新增74个,有效期内广东名牌产品442个。  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全年招生1.59万人,在校学生4.94万人;普通高中60所,招生3.95万人,在校学生11.53万人;初中139所,招生6.59万人,在校学生19.07万人;小学407所,招生8.97万人,在校学生49.01万人; 幼儿园839所,招生9.50万人,在园幼儿26.87万人。学龄儿童入园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9.10%,普通高中毕业升学率95.4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文化馆7间,博物馆(含民办博物馆)16间,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7所。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所,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419.15万册。剧场和影剧院71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475个,其中医院102个,妇幼保健院4个,卫生院14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33133张,每千常住人口实有病床数4.4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363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416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助理)2.07人。  年末共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58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运动面积2.18平方米。全年我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14次,获奖牌14枚;参加国内单项比赛38次,获奖牌50枚。  十一、人口与环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43.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增长1.09%。  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市总户数116.80万户,总人口388.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6万人。  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3.47万吨,比上年同期削减2.16%; 二氧化硫(SO2)排放量6.56万吨,比上年同期削减8.12%。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天数为307天。全市降水pH值为4.84,比上年上升0.09个pH单位。全年酸雨频率为53.2%,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全市扩建污水处理厂2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6.49%,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7.18%,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佛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01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713元,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分城乡看,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57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396元,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3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50元,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4年的1.819缩小至2015年的1.802。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0.4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2.3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7.7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7.0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5.69万人。全年城乡低保救助2.61万人,救助金额14299.78万元。全年共出资2400.66万元资助3.53万名困难救助对象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2.41万人次,共支付救助金额1518.27万元。  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7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0.61,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2.5。  注:1.本公报2015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年数据为年报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定期报表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  4.2015年环境部分数据为预测数。
>>>欢迎浏览"2017年佛山居民消费水平,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更多信息请查看栏目【】或大学生校内网首页(),转载请注明出处!
【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天津全市GDP突破7000亿元 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
  去年本市经济运行经历“触底——回暖——企稳——回升”的轨迹
  全市GDP突破7000亿元 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
1月25日下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天津市统计局副局长张强,介绍天津市经济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1月25日下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天津市统计局副局长张强,介绍天津市经济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数字看天津
  全年GDP增长16.5%,延续了“十一五”以来14%以上的经济增速,并持续加快。
  1805亿
  财政收入达到1805亿元,增长2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30元,增长10.3%。
  5006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增长47.1%,为近18年来最快增速。
  在全国率先做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实现社会保险制度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居民的全覆盖。
  25日,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9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经济运行呈现出“多元推动、持续回升、支撑面扩展、积极因素累积、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长持续向好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750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110.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59.25亿元,分别增长3.4%、18.2%和15.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2403元,折合9136美元,增长11.1%。
  全年经济运行经历了“触底——回暖——企稳——回升”的轨迹。一季度GDP增长16.0%,上半年增长16.2%,前三季度增长16.3%,全年增长16.5%,经济发展波动小,运行稳。从趋势看,延续了“十一五”以来14%以上的经济增速,并持续加快。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805亿元,增长21.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21.38亿元,增长21.6%。在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情况下,全年税收收入1208.68亿元,增长6.6%。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多元推动格局正在形成。
  从产业角度看:工业发挥了主拉动作用,服务业增长加快。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连续六年丰收。积极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新建设施农业10万亩,15个农业示范园区和33个养殖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全年粮食总产量156.29万吨,增长4.9%,连续6年增产丰收,为近十年最好水平。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继续增长。全年蔬菜产量373.85万吨,增长19.0%;肉类产量39.51万吨,增长6.4%;水产品产量34.49万吨,增长2.5%。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发挥了主拉动作用。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749.81亿元,增长18.5%,拉动全市经济9.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5.6%。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完成工业总产值12119.0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8%。空客A320飞机交付11架,百万吨乙烯、新皇冠轿车、北疆电厂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比重达到43.5%。4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批特色街区投入运营,加大对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区、中华艺术家中心等九大旅游和文化产业板块建设力度。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中介咨询等发展迅速,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5.02亿美元,增长1.5倍,接包合同执行额2.12亿美元,增长2.3倍。中心城区的创意产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取得新进展。
  从需求角度看:内需增长强劲,弥补了外需的不足。
  投资对经济的支撑力明显增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达到5006.32亿元,增长47.1%,为近18年来最快增速。其中城镇投资4700.28亿元,增长47.4%,农村投资306.04亿元,增长42.6%。市场信心的恢复、需求的增加及“房产新政”效应促使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90.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城乡消费潜能得到释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30.83亿元,增长2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2.9%,创1994年以来新高。积极组织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销售11.8万台家电和1.8万辆汽车,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类值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7.8%,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汽车达到11.7辆,我市进入汽车快速普及阶段。大力促进旅游消费,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40.6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1.8亿美元,分别增长15.3%和18%。
  三、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突出,经济向好的支撑面不断扩展。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现新突破,金融改革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组织开展了“十大战役”,广泛涉及滨海新区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功能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各功能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中新生态城起步区、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等加紧建设。
  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加快培育服务业的增长点和新亮点,津湾广场、特色商业街、海河旅游带等建设成效明显。
  各郊区县凭借广阔发展空间,现代农业、区县重大项目、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示范小城镇等全面推进。区县四批495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成为支撑区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逐步转好,支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工业用电逐步增长。工业生产用电自6月份起同比实现正增长,9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1.3%、16.3%、24.9%和18.4%。
  交通运输业务量上升。全年公路货运量增长9.4%,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15.5%。港口吞吐量保持恢复性增长,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81亿吨,增长7.1%,集装箱吞吐量870.40万标箱,增长2.4%。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578.03万人次,增长24.6%。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86.67亿元,增长9.3%。
  国内外资金纷纷涌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明显,信贷规模增长实现突破。截止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152.19亿元,增长47.2%,为2003年以来最高增幅,位居全国前列,新增贷款超过前3年新增贷款的总和。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887.11亿元,增长42.1%。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0.20亿美元,增长21.6%。截至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136家落户津门。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242.87亿元,增长35.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降幅收窄。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0%,总体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从单月情况看,各月同比价格呈“V”字形变化趋势,下半年降幅连续收窄,12月止跌回升,同比上涨1.8%。
  节能减排取得良好进展。2009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节能降耗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五、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年财政支出1438.3亿元,增长27.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支出分别增长13%、22.1%、28.5%、20%和37.1%。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继续实施18项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连续第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65万老年人按月领取生活费补贴。全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42983元,增长7.5%。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30元,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75元,增长10.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取得明显效果。坚持以项目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全年新增就业40.2万人,增长5.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
  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建立了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做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实现了社会保险制度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居民的全覆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明显增加。
  2009年,我市经济发展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和挑战,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但还存在外贸出口下降幅度较大、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2010年,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记者黄海京)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赚30万算什么水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