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htc vivee镜头不是玻璃材质吗

目前除了HTC&vive,都只能呵呵
整个VR市场参差不齐。从上个月开始,每天下班之后,都会抽时间对市面上比较知名的VR设备进行体验。主要有HTC
vive 头盔,暴风墨镜,蚁视VR,PICO NEOVR等几款设备。得到的第一教训是,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所有宣传片里放的都是极度美化后的呈现,就和美图秀秀是一个道理。如果你还没直接感受,你可以想象一下,吃方便面和看电视里诱人的方便面的区别。现实里面是没有牛肉的,虽然它叫牛肉面!!!为了方便大家买设备,这里做一些分享。
&&&&VR本质上还是很烧钱的高端娱乐,这点认知首先得有。VR因为在国外那么多年的缘故,目前比较成熟的是连接PC端的VR设备,比如HTC
Vive、OculusRift以及即将上市的
Sony Morpheus。买台PS4配台专业游戏主机。基本上进入虚拟游戏世界的感受还是很酸爽的。最不建议购买的就是目前忽然冒出来的一窝蜂的破烂VR手机架。暴风VR,真是个见鬼玩意。概念再牛逼,一落地就变成忽悠傻逼了。可以问下。买过这款99元产品的朋友,有没有坚持使用超过三天的。在这一面,VR体现的还是一种企业态度。我们都知道2014年6月国外的巨头gogle就发布了一款Cardboard手机架,在价格和重量上以绝对的优势打败了绝大多数VR手机架厂商。可能是由于地域和信息差异,大多数人还没有机会获得这款VR手机架。基本上,人家是把这款产品当作传单发的。总而言之,VR手机架,可以当历史见证买会见放着,其他就只能呵呵了。今天重点讲一款
HTC Vive VR头盔是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性能最强的VR设备,这点应该没有争议,甚至可以认为HTC Vive 是迄今见到的最酷的科技产品之一。在沉浸式体验方面,HTC Vive
肯定要好于 Oculus Rift,而且它正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有了 HTC Vive,物理空间就成了一种相当珍贵的东西。该系统的运动追踪能力可以覆盖整个房间,一边随着你在空间中移动,一边捕捉你周围的事物,所以,如果你想要挖掘创造性的用途,就需要一个相当大的房间来展现你的创意。将两个
Lighthouse 传感器(旨在追踪头盔和手柄活动)安装在房间中截然相反的两个角落里,Lighthouse
的几个红外摄像头不需要连在一起,也不需要连接到 PC
上。一旦你清理出一片开阔的空间,设置好了传感器,那么你就需要设定玩游戏的物理空间范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来完成这件事,而且整个设置过程相当有意思。你只要手里拿着控制系统,在游戏空间外围的几个角落走上一圈,给墙壁制图并找到任何异常情况,HTC
Vive 就算设置好了。
&如果你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让控制系统“穿墙而过”,那么 HTC Vive
此时可以运用所谓的“陪护”系统,提醒你注意所测量空间的物理边界。它通过两个步骤来做到这一点。首先,会跳出物理网格,清楚地显示你的物理边界;其次,如果你已安装好
HTC Vive 的头戴式摄像头,那么它便会显示你周围区域所有物体的 360
度 2D 图像。
&在游戏过程中,如果你需要寻找椅子或者拿杯子喝水的时候,这套系统将派上大用场,而且你还不需要将它摘下来。这一功能可以让你与真正的现实事物进行互动,而且互动方式相当高效,确保你永远不会对周围物体完全视而不见。
&外观设计几乎意味着一切。当你戴着 HTC Vive 这样的设备时,你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傻瓜,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不过,HTC Vive
上面还有其他一些硬件配置值得我们重点关注。HTCVive
自带的运动追踪手柄的确具有特别之处。它们的外形有些奇特,感觉就好像是
Wiimote,只不过最上面是一个小小的玻璃杯托。在试用多款首发游戏时,我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游戏开发者专门针对手柄的现实世界形态对游戏内工具的设计进行了调整,而且整个调整过程相当高效。其结果就是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你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从桌子上猛地抓起手柄,你觉得自己就好像真的拿起枪一样。在
HTC Vive 上面,你可以轻松使用耳机,而且一切尽在鼓掌之间。但我发现耳机线总是添乱,大部分头戴式耳机的分量都相当重,所以最终只是使用耳塞。说到耳机线,HTC
Vive 仍然提供一种有线体验。由于高帧频(frame
rate)方面的原因,有线计算能力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但我觉得那种很粗、很扁的耳机线此时没准是最佳选择。同时,HTC
Vive 将鼻子周围的空隙包裹地严严实实,通过这种方式来阻滞光线,让体验效果达到最佳。&HTC
Vive 同样是一款需要高性能 PC
配合才能使用的产品。即便是官方推荐的配置和参数,偶尔也让用户无比抓狂。我体验的主机,显卡达到了
Nvidia GTX 980,基本这样配置的一套主机,价格达到了12000人民币以上。
头盔内体验&
HTC Vive 是 HTC 与 Valve 联手打造的一款产品,后者曾推出了 Steam 游戏商店。HTC Vive 的界面有时给人感觉不太稳定,很显然这款虚拟现实设备获得了一些本不该有的设计灵感,即体验极差的
Steam 桌面式界面。
&HTC Vive 的首发游戏质量也值得关注。我试玩了几款简短的、“小即是美”的冒险游戏,它们充分利用了完整的运动追踪身体活动这一优点。但是大作的质量尚不得而知。
&不可思议的整个房间追踪能力,惊艳且实用的相机功能,高品质光学仪器以及一流的运动追踪控制系统。
&头盔设计笨重,线与线之间偶尔会缠绕,甚至绊倒人,操作需要大量空间,用户界面体验一般,耳机线容易缠绕在一起,缺乏重量级首发游戏。
HTCVive 试图将如此多的功能集于一身,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非常突出,虽然并不是每一项功能都堪称惊艳。这显示出了HTC在VR领域的雄心,并且期望打造标杆的决心。799
美元的价格虽有些贵,但感觉也算是物有所值。从许多方面讲,HTC
Vive 的体验都比当前市面上销售的任意一款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更丰富,包括
Oculus Rift。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PSVR对比HTC Vive:谁才是真正的性价比之王_网易科技
PSVR对比HTC Vive:谁才是真正的性价比之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Oculus Rift算得上是目前整个VR行业中屈指可数的性能王,当然如果算上设备的所有投入的话,你还有另外两个选择:HTC Vive和索尼PSVR。这两款设备都支持多款游戏,并且使用外接设备操作,不过这两款目前分别支持PC和主机平台。我们已经在往期报道中做了Oculus Rift和HTC Vive,Oculus Rift和 PSVR的对比评测,为了公平起见,今天我们要对HTC Vive和PSVR也作一次比较系统的对比盘点。看看是配置PS4的PSVR比较强,还是配置Steam主机(PC)的HTC Vive更给力呢?一、索尼PSVR vs HTC Vive:外观设计和舒适度就外观上看,索尼PSVR的头戴设计看起来非常有未来科技的感觉,完全可以达到在朋友们聚会开箱的时候,引起小伙伴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的效果。当然就整个产品设计看来,索尼PSVR并非华而不实,索尼在VR眼镜的外部设计中还是插入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科技。首先是重量分布的设计。PSVR的佩戴感相对舒适,设备的重量并非是集中在前半部分,通过头带上的一些支撑设计将重量分布在两侧和四周,然而HTC Vive在舒适性方面并没有做优化。这种问题在佩戴眼镜15分钟以上的时候就会清晰的浮现在每个体验者的脸和鼻子上。其次是材质,HTC Vive使用的是黑色磨砂塑料盒子,看起来要比实际的质感厚重。当然了,HTC Vive和PSVR都能在配戴眼镜的情况下使用,同时也都要求使用独立耳机使用。不过这些都是标配,PSVR在外部还设有快捷开关按钮,使用上方便开启关闭。一般认为,这两款设备再舒适性方面的设计比起Oculus Rift更胜一筹。HTC Vive在头盔的底部设计了螺纹槽用以固定机身,而PSVR虽然没有这个设计,但是头盔的舒适性比较好。在实用性上,戴着HTC Vive在屋子里探索一段时间,如果动作比较大可能会觉得头很重。但是由于目前产品未正式发售,我们还没有PSVR的实际穿戴体验。我们将会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后对此做进一步的体验报道。二、索尼PSVR vs HTC Vive:显示效果目前的PSVR播放的标准是内置一块5.7英寸1920 x 1080的OLED屏幕。屏显采用RGB排列(像素由三个子像素组成),每边眼的显示像素为960X1080。HTC Vive采用两块2160 x 1200的OLED屏,屏幕刷新路为90赫兹,这能保证设备提供最低每秒2.33亿像素,呈现出高质量的虚拟影像。HTC Vive提供了比PSVR要宽110度左右的可视角度,基本的显示水平在行业中上游。视野会比PSVR好一些。PSVR的刷新率120赫兹,成功打败HTC Vive,虽然目前的游戏画面不会在120赫兹之下运行,理论上来说,索尼这个设计能够保证游戏顺畅运行,在高速呈现画面的时候有效的防止晕VR,当然了,在理论上是这样说的。还有一点,在PSVR的头盔显示屏底部设有一个小小的槽,无论使用者进入了是什么环境,都由于自己的身体/双脚实际探索到的位置来决定。HTC Vive则达成了由前置摄像头快速呈现出玩家第一眼所探索到的实际环境。在同等条件下,这两款产品都不会造成使用者出现晕眩,感谢开发商升级了刷新率。不过这个体验也取决于你玩什么游戏了。晕3D的 朋友们可以自觉的忽略这一段。三、索尼PSVR vs HTC Vive:图像跟踪和操作PSVR头戴设备周围配备有9个LED传感器(通常情况下这类设备的标配是6个),这个配置可以随时追踪和返回周围环境达到每秒1,000次,并不仅仅是追踪前方的位置。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头盔中看到自己身后的VR环境。头盔中还配有索尼研发的3D环绕声效,当然了作为视听设备业发家的企业,这点由索尼亲自操刀并不奇怪。所以除了不错的画面外,游戏整体体验应该来说也值得期待。在操作方面,PSVR在一些不可移动探索的游戏配备了用DualShock 4)手柄操作,这款手柄具有空间感知的功能,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左手持物右手持剑的操作体验。此外这款手柄还支持PS4。另外PSVR支持一些第三方制作的外接设备,来作为PS VR额外设备。例如游戏公司Farpoint就联合索尼推出了一款叫做PS VR Aim的外接设备。回过头来,HTC Vive的Lighthouse追踪系统,这是一个需要在房间内安放两个Lighthouse基站,通过这两个基站发出的信号,在约为15平方米的空间内追踪使用者的头部运动的一项科技。HTC Vive拥有两个无线手柄,头盔和手柄上有超过70个光敏传感器,完全的无绳操作,让使用者毫无顾忌的边走边玩,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的探索空间。HTC并没有跟索尼和Oculus一样将一些设计重点放在音效上,但是HTC Vive还是支持3D环绕音效的。使用者可以在主界面上切换音效模式。然而出人意料的是HTC Vive原装耳塞提供的3D音效还是十分出色的。使用者依旧可以用外接头戴耳机感受下。小编个人还是比较推荐耳机体验的效果,好的耳机带来的效果绝对是身临其境的。四、索尼PSVR vs HTC Vive:游戏重头戏来了,我们能在PSVR上体验到什么呢?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例如《GT赛车》,CCP出品的太空射击类游戏《EVE:瓦尔基里》, Crytek 的逆天神作《罗宾逊:旅途》等等,另外育碧的VR大作《鹰飞》的试玩产品也将支持PSVR。确定的发售阵容也包括《Rez无限》,《精神世界》这样的口味特殊的作品。今年早些时候,E3也公布了一批例如《蝙蝠侠:阿甘VR》,《生化危机7》,《FF15》等一系列让人期待的游戏。本质上来说这一环节索尼战绝大优势,且不说旗下独占产品,例如《战神》系列,《小小大星球》系列,《神秘海域》系列,《极限竞速》系列,《如龙》系列,《蛊惑狼》或者《瑞奇与叮当》系列等等,而且PS4拥有的庞大用户群绝对是潜在的主力消费者。前段时间苹果联合任天堂推出《超级马里奥快跑》,就赚足了一大批关注,这让旗下同样拥有一堆经典回忆的索尼哭晕在厕所。因此我们相信PSVR对于经典系列重现将会拥有强大的推动力,至少麻烦你们把《啪嗒砰4》和《乐克乐克4》给出了吧,无论是PS3,PS4,PSV,PSP,PSVR小编都准备好了。至于HTC Vive这边,我们很欣慰的看到游戏名单有所增加。虽然实际上发布的很多游戏我们并不是特别看好。400款发售游戏中有大约20多款只在Steam上独占。有些游戏甚至让HTC Vive的空间追踪变得尴尬,例如《悬停容克》,《工作模拟》,《精英:危机四伏》。好在游戏阵容中还有一堆传统射击游戏,多人组合解谜游戏以及一堆恐怖游戏能留住大部分玩家的视线。全自由操作体感更加吸引人。五、索尼PSVR vs HTC Vive:价格看到这里玩家老爷们是不是笑了呢,HTC Vive的官方售价是799刀,比 Oculus Rift 贵200刀,同时比售价只有399刀的PSVR贵出约2倍。HTC Vive包含有2个手柄,2个Lighthouse基站设备,一些绑定的免费小游戏等。索尼PSVR的发售价就亲民的多,同时还有普通版和土豪版的配搭,土豪版可以购买绑定的PS眼还有移动手柄等。同时捆绑包中还包含一张实体游戏碟和下载包作为赠品。此外,索尼近期公布了新PS4主机,PS4 Pro,这款主机将作为PSVR适配平台推广。如果是经常使用PS4的玩家,这款PS Rro也相当出色,玩家会拥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加清晰图像细节。这套产品的售价为399刀,感兴趣的玩家可以期待11月的发售。六、索尼PSVR vs HTC Vive:小结说起来,你是买PSVR还是HTC Vive绝大部分取决于你是PC用户还是PS4用户。如果是同时拥有PC和PS4,这就要看你想拥有什么样的VR体验了。一方面从经济考虑,选择趋向PSVR的用户可能会比较多,除非你愿意花贵一倍的钱押宝一款不知道后续游戏节奏的新平台。Vive的高性能也值得一试,只要你能够花钱购置足够大的房间,一款配置足够好的PC(酷睿i5+GTX 970)来体验空间追踪。其实这个平台上也市场更新一些体验和演示作品,玩家依旧还能从这些标题中做选择。如果你需要的是在沙发上体验VR游戏,正如在其他平台上玩游戏一般,PSVR自然就更值得一些了,你可以在PSVR首发的50款游戏中找找自己的心仪产品。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点,使用PSVR不需要担心卧室空间不足,因为PSVF需要插线!这也就是说玩家不能够体验完全自由的体感加虚拟现实的感觉。这也是HTC Vive的价值所在。不然多出一倍的钱购买基站是为了什么呢?索尼对于这款VR产品的设计定位可能也是来源于此前体感产品的开发,就连在体感设备上成绩斐然的微软也没有一款制霸行业的体感游戏(谁会每天花上好几个小时玩《 Kinect运动会》),至于VR体感,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坚持运动而不是舒服的瘫在沙发上放松呢?归根结题,其实还是钱的问题。你是否愿意稳定投资还是撒钱搏一把?全看各位玩家老爷们够不够壕气了。
本文来源:VR头条
责任编辑:张彬彬_NT502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HTC Vive对比Oculus Rift 谁是最佳VR?|界面新闻 · 科技无论是HTC Vive还是Oculus Rift,二者都是依靠PC来实现为用户提供虚拟现实体验的顶级设备,因此当PC用户打算内购买一款VR装备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来介绍一些HTC Vive和Oculus Rift二者之间的不同。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PlayStation VR相比,HTC Vive与Oculus Rift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毕竟PlayStation VR要依托于PS4主机,而HTC Vive和Oculus Rift都是要使用PC才行。
不过二者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是虚拟现实发展过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但是它们却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因此想要准确的说出谁更好、更不如对手并不容易,它们各自都有明显的优缺点。HTC Vive可以让我们更多的走动,拥有更逼真的沉浸感和突破性的体验。而Oculus Rift则能让我们坐下来连续玩几个小时,拥有让人更难以置信的乐趣。
下面就然我们一起来看看HTC Vive与Oculus Rift之间更深入的对比。
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之一了,两款VR头戴设备从最开始就显示了不同的设置方式。不过它们都需要一台配置强大的PC作为性能保障,并且最低配置要求也比较接近,并且还要考虑使用设备的实际空间。
Oculus Rift的设置和准备门槛相对较低,插上耳机、传感器,通过Wi-Fi连接好Xbox One手柄,整个过程不需要10分钟。在连接电脑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而HTC Vive的要求相对更高,首先我们需要一个足够的物理空间,HTC表示建议大小为2&1.5米为最小空间,而最佳推荐空间为3&3米,如果家里不是什么豪宅,其实这是个挺高的要求。
HTC Vive需要将两个传感器分别放在房间的对角线角落,而如果想要永久固定在墙上,还需要专门的安装支架和工具。同时HTC Vive头盔本身也需要线缆连接到电脑上。HTC Vive的整个安装过程比较繁琐,甚至还需要保证房间里没有宠物捣乱,并且还得经常更新头盔和控制器的固件。
当一切设置好之后,使用HTC Vive几分钟之后我发现其实线缆还是比较碍事的,如果移动的速度太快或幅度太大,会明显感觉到收到线缆的束缚。
Oculus Rift无疑设置起来更简单,而HTC Vive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空间条件。不过相反这也是HTC Vive的优势,可以让用户有更大范围的移动乐趣。
使用什么样的显示器可以决定用户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VR体验,360度、3D立体所带来的感受都不相同。而HTC Vive在更大程度上能提供更好的VR体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控制器了。
Vive的控制器采用了无线的设计方式,并且在易用性上比较有优势。我们的双手在使用控制器时,可以在屏幕中看到自己的双手。同时通过食指和拇指对控制器进行控制,另外还有一个额外的按钮可以模拟双手握紧拳头。
虽然我个人对于Steam的控制器并不喜欢,但是说实话它与Vive配合起来兼容性的确不错。我们可以用它来浏览菜单、选择应用程序,甚至还能使用不同的按钮来自定义不同的快速操作。
不过要说我对Vive的控制器有什么不满,那就是只有4到5小时的续航时间了。相比之下,Oculus Rift支持Xbox One的手柄,在一些基本的游戏时还算好用,但是还有一些游戏使用Xbox One的手柄就会失去游戏本身的乐趣,比如Arizona Sunshine或Vanishing Realms。但是对于一些只需要我们坐着玩的游戏来说,Xbox One的手柄效果不错。
当然,Oculus Rift也有自己类似于Vive风格的动作控制器Oculus Touch,不过需要用户单独花钱购买。而HTC Vive则包含了整套设备,无需额外再花钱。
设计和舒适性
HTC Vive和Oculus Rift两款产品另外一个主要的区别就是设计,它们优先考虑的方面不同。
比如Oculus Rift所有的设计最优先的前提就是一个:轻便。因此Oculus Rift在设计上为了追求轻便,甚至采用了极致的简单设计,尽量保留外观的简洁和轻量化。
Oculus Rift采用了触摸织物包裹了塑料外壳,虽然简单但也很简约。Oculus Rift只提供了一个控制按钮可以用来调整镜头之间的间距。
同时Oculus Rift的绑带也比较轻薄,并且能够紧致的固定在头上,并且使用过程中的晃动也幅度也比较小。尽管Oculus Rift还内置了耳机,但是对重量的增加并没有太大的&贡献&,而相比之下,HTC Vive就算是重量级的选手了。
HTC Vive有着厚厚的镜头、以及布满传感器的外壳,不过看起来要比Oculus Rift更时尚一些。Vive也配备了一个前置摄像头、关机按钮和旋转调焦按钮。并且也使用了类似的尼龙扣带的形式固定在我们的头上,但是说实话固定效果比较一般。在刚开始佩戴的时候,总有要掉下来的感觉。
当然,如果固定好的话,Oculus Rift和HTC Vive都不会轻易掉下来,两款头戴设备都使用了泡沫来缓冲与脸部的接触,但是相对我更喜欢Vive一些。我的鼻梁比较高,因此正好可以将Vive架在脸上,同时不会有漏光的问题。但是在佩戴Oculus Rift时,还是会有一点漏光现象。
HTC Vive通过了一些额外的泡沫设置来解决漏光问题,而Oculus Rift并没有,不过虽然Vive的泡沫更厚,但是舒适性上还是Oculus Rift更好。Oculus Rift的重量为400克,而HTC Vive不算耳机重量也达到了555克。虽然这样的差距听起来不大,但是长时间佩戴之后,区别还是相当明显。在长时间佩戴Oculus Rift之后,我并没有出现酸痛的现象。但是在佩戴HTC Vive的时候,我明显感到脖子有点发紧。
因此在设计和舒适性上,明显Oculus Rift要更好一些,毕竟在集成了耳机的情况下,Oculus Rift依然要比没有耳机的HTC Vive更轻一些。
游戏和软件
没错,Oculus Rift已经拥有像《EVE:瓦尔基里》这样的著名射击游戏大作,同时在Oculus平台上还拥有包括《摇滚乐队VR》、《the gorgeous》(独占)、《攀登者》、《无处可逃》、《Chronos》、《Keep Talking and Nobody Explodes》、《高速列车》、《目击者》和《时空幻境》等游戏大作。
另外,还有更多的游戏开发商表示将加入到对Oculus Rift的支持行列,同时Oculus公司也表示,未来将推出更多的独占游戏来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而对于HTC Vive来说,尽管大多数来自Valve平台的游戏都不算大作,但是许多不错的小游戏似乎更适合休闲一下。购买和HTC Vive之后,通过模拟器能够免费体验不少游戏,但是更多的都算不上大作。
还有像《画廊:星种召唤》和《消失的国度》这样的大作宣布将支持HTC Vive平台,但是与Oculus Rift相比还是偏少了一些。
不过从在E3游戏展上,我们看到了《辐射4》和《Doom》这样备受期待的大作也即将来带HTC平台上。
画面质量和音效
Oculus Rift和HTC Vive在显示屏的硬件配置上非常类似,二者都配备了两个分辨率的OLED显示屏,刷新率均为90Hz,视野也都是110度,并且对PC的配置要求也比较接近。
有趣的是,在使用HTC Vive的时候我没有感到任何头晕恶心的现象,但是在Oculus Rift的试用过程中出现了眩晕。主要原因是HTC Vive倾向于使用一个固定摄像头,而Oculus Rift则是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在玩游戏时出现。
两款设备在使用时都会出现马赛克的现象,而Vive的几率更大,红、绿、蓝像素比较明显。
由于镜头的包装方式,在视野的边缘都会出现一些光线,但是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而另一方面Oculus Rift在阅读文本时似乎要更清晰一些。
两款头盔在屏幕上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因此没有太大的差距。当然,二者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分辨率。
音质方面,Oculus Rift再一次领先。虽然自带的耳机看起来不显眼,但是通过团队测试来看,使用起来很舒适,并且声音够大。如果不喜欢的话还可以拆下来使用自己的耳机。
HTC Vive则需要通过3.5接口来额外连接耳机,虽然看起来自由度更高,但是相对也更麻烦。我选择的是一款游戏耳机,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也进一步增加了头上的重量,使用不到半个小时,Vive加上耳机的重量已经让我喘不过气。
还有要考虑的首先就是二者的价格,HTC Vive价格更贵,售价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414元),而Oculus Rift只需要599美元(约合人民币4058元),但是这也是相对公平的价格,因为HTC Vive捆绑的附件更多。比如Vive的控制器很棒,而Oculus Rift的控制器Oculus Touch还得额外花钱购买,因此二者的价格差被进一步缩小。
同时HTC Vive还附带了一个前置摄像头,可以看到现实世界的状况。这对于一款全封闭的头戴设备来说非常有用。而Oculus Rift则需要将头盔从头上拿下来,才能看到外部的环境。
想要在Oculus Rift和HTC Vive之间进行选择,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而这取决于你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虚拟现实体验。如果你有足够的空间,那么毫无疑问是HTC Vive。它能提供更多不可思议的体验,但是使用时间也很短,因为重量太大,使用时间长不舒服。
相反,如果你打算只是坐下来安静的玩游戏,那么Oculus Rift更适合你,同时也要更省钱。
二者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虚拟现实玩家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因此只要你不是PS4玩家,那么想要在PC平台上体验虚拟现实游戏,HTC Vive和Oculus Rift都非常值得选择。
来源:腾讯科技原标题: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揭秘HTCVive 完整拆解多图赏
我的图书馆
揭秘HTCVive 完整拆解多图赏
随着 VR 时代的到来,那些原本好像只是概念产品一样的设备如今也都来到了人们的手上,在这之中最显眼的自然是 Oculus Rift 和 HTC Vive 了。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很多人自然想知道它的奥秘。那么就让我们跟随 iFixit 的拆解,一睹它的真面目吧:第一步
我们首先来看看 HTC Vive 头显的大致规格:它拥有两块 1080p AMOLED 显示屏,合并分辨率为 ,刷新率达到 90Hz。一个内置的前视摄像头用来分辨玩家前方的环境,麦克风允许人在戴着它的时候接听电话。
作为体感设备,加速计、陀螺仪和激光定位传感器当然是有的。为了进行 360° 的设备追踪,它还有一个专属的 Lighthouse 红外线接收器。最后,HTC Vive 拥有 110° 的可视角度。第二步
拔掉连接在 HTC Vive 头显上的四条线,可以看到它的产品编号 OPJT100。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 3.5mm 耳机接口,一个 DC 电源接口,一个 HDMI 接口和两个 USB 3.0 接口。有趣的是,最右边的那个 USB 接口是 HTC 留给第三方配件的。
把头显翻过来,可以看到像大眼睛一样的前视摄像头。除了之前所说的那个功能外,它还可以提供增强现实(AR)支持。第三步
开始拆了它!但首先还得从头显里侧的一圈泡棉垫圈拆起 —— 这可不是强行撕下来,垫圈本身是可以更换的。有趣的是垫圈内侧你还能看到“Wide Face”字样,代表着这是为脸比较宽的人准备的。有 Wide Face,自然也有 Narrow Face。
垫圈拿下来之后,我们可以在镜片之间看到距离传感器。它用以侦测你是否戴上设备,当你取下头显后屏幕会自动关闭以减少能耗。第四步
正式开拆。首先卸下的这个旋钮是用来调节镜片到眼睛的距离的。Oculus Rift CV1 并没有这个功能,可能是因为它拥有非对称镜片设计,允许玩家单纯通过调整头显位置来改变焦距所致。第五步
拆下外壳之后看到的这个有些令人头皮发麻的景象就是 HTC Vive 的传感器了,总共有 32 个。这些光电二极管吸收来自 Lighthouse 基站发出的红外光,并且不停闪烁和扫动,让 PC 能够凭此计算头显在房间里的精确位置和朝向。
值得一提的是 HTC Vive 采用的这个定位方法和 Oculus Rift 是正好相反的。在 Oculus Rift 这边,发出红外光的是头显本身,而固定在桌上的摄像头则通过这束红外光来完成定位。第六步
仔细看看 HTC Vive 的外壳,每一个小蓝点都是一个红外线滤光片。这些滤光片为光电二极管提供了 Lighthouse 基站交换信息的窗口。第七步
外壳卸掉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拔去这些光电二极管和主板之间的连接。值得注意的是从开始拆机到现在一切流程都非常标准轻松。
前视摄像头上有个隐藏的连接点,拔除之后整个传感器阵列就和主板分离了,十分简单。看一眼传感器阵列的背面,可以看到负责导电的弹簧触点,另外还有铜带和摄像头。第八步
用镊子取下 HTC Vive 的前视摄像头,它由舜宇光学科技制造,型号 TG07BC1551。如果你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可以在 OnePlus One 和 Project Tango 的摄像头组件上找到这个名字。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传感器都被单独编号,图片中的这个是第 18 号和第 19 号光电二极管。第九步
终于轮到主板了!将 HTC Vive 的主板卸下来之后,让我们来仔细瞧瞧它究竟都有些什么:
红色 —— 意法半导体 32F072R8 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橙黄 —— 东芝 TC358870XBG 4K HDMI 转 MIPI 双 DSI 转换器黄色 —— SMSC USB5537B 七口 USB 中心控制器绿色 —— 曜鹏科技 AIT8328 片上系统(带图像信号处理器)浅蓝 —— 骅讯 CM108B USB 音频解码器蓝色 —— 镁光 M25P40 串行闪存(4Mb)紫色 —— 镁光 N25Q032A13ESE40E 串行闪存(32Mb)第十步除了以上那些外,还有:
红色 —— 德州仪器 TPS54341 降压变换器橙黄 —— 德州仪器 TS3DV642 双向多路转换器/分用器(12 通道)黄色 —— 凌云逻辑 WM5102 音频解码器绿色 —— 百利通半导体 PI3EQX7841 USB 3.0 中继器浅蓝 —— 莱迪思半导体 LP4K81 A3311RG2 超低功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第十一步在主板后面,我们可以看到:
红色 —— 北欧半导体 nRF24LU1P 2.4GHz 片上系统(×2)橙黄 —— 恩智浦 11U35F 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黄色 —— 莱迪思半导体 ICE40HX8K-CB132 超低功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绿色 —— 应美盛 MPU-6500 六轴陀螺仪及加速计浅蓝 —— 镁光 N25Q032A13ESE40E 串行闪存(32Mb)蓝色 —— 国家半导体 61AE81U L00075B第十二步
看完了主板来看看承载着它的底板。在一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带状电缆,负责头显上键位的工作。再近一些,就可以看到凸出来的显示屏模块了。这个设计方便玩家轻松调整头显的瞳孔间距。
取下覆盖在镜片下方的橡胶带子,接下来就可以朝更深处挖掘了!第十三步
HTC Vive 的瞳孔间距调节机制是非常简单的,一根螺杆将两个镜片模块串起,模块可以在螺杆上移动 —— 不能更简单了,但是非常好用。相比起来,Oculus Rift 上的机制可要复杂许多。第十四步
取下四颗十字螺丝之后,轻轻一撬就开了。很显然,这就是三星的 AMOLED 面板。每个面板斜对角长度都是 91.8 mm,换算成像素密度就是 447 ppi。同样的分辨率,因为 Oculus Rift 采用的面板尺寸稍小(90 mm),所以它的像素密度更大,456 ppi。第十五步
镜片和底座采用黏合剂固定起来,但要卸下并不费工夫。我们注意到镜片上有一圈圈同心环,典型的菲涅尔透镜特征。不同于 Oculus Rift 上的混合式透镜,HTC Vive 的镜片有统一的轮廓。看来,HTC 倾向于用调节目视离隙来控制焦距。
镜片右侧有一个很小很小的二维码,但是根本无法扫描。好了,整个 HTC Vive 头显的拆机就到此结束。第十六步
好了,接下来看看 HTC Vive 专用的手柄吧。可以看到它的产品编号为 2PR7100。
尽管 HTC Vive 由 HTC 负责生产,但阀门社 Valve 显然参与了相当一部分的设计环节,因为 Vive 手柄在设计思路上很像 Steam 手柄。
除了触摸板和物理键位外,Vive 手柄还搭载了 24 个传感器,顶部的环状结构上就有两个。这么多传感器,确保了 Lighthouse 基站能够准确定位。第十七步
Vive 手柄的拆卸同样简单,扭下几颗梅花形螺丝就可以了。虽然外壳封装得还是很紧的,但稍微用点力气就可以打开。拆开外壳后马上就能看到一条排线,拔掉就行。第十八步
打开 Vive 手柄后我们就能够马上确定它和 Steam 手柄的“亲戚关系”。它们用的同样是 Cirque 的 1CA027 辅助微控制器,而且电路板上同样有七个标记清楚的测试点。
接下来我们能看到一块 3.85 V/3.69 Whr/960 mAh 的锂电池。它的产品编号为 B0PLH100,扫描二维码可以得到序列号码:3SMA。第十九步Vive 手柄的主板配置和头显本身是很相似的,上面有:
红色 —— 恩智浦 11U37F 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橙黄 —— 莱迪思半导体 ICE40HX8K-CB132 超低功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黄色 —— 应美盛 MPU-6500 六轴陀螺仪及加速计绿色 —— 镁光 M25P40 串行闪存(4Mb)浅蓝 —— 国家半导体 61AKE6U L00075B蓝色 —— TI61ACCV1 BQ24158第二十步
看完了手柄,最后是非常重要的 Lighthouse 定位基站。拆开外壳后我们可以看到一组明亮的红外 LED 阵列,以及一对自动化的激光发射器。每一个 Lighthouse 基站在工作时会让红外 LED 阵列以固定的周期和规律开始闪烁。与此同时激光发射器会分别以垂直和水平两个模式扫描整个房间。头显和手柄上的传感器接收到这些信号之后完成定位。第二十一步
基站的背面是产品编号 2PR8100,还有一张管理标签,说明是一类激光产品。这个等级划分说明 Lighthouse 的激光功率属于最小级别,即使直射眼睛和皮肤,伤害都可忽略不计。打开基站非常简单,只要用合适的工具撬开就可以了。第二十二步
不过比起轻松的外壳拆卸来,内部就有些复杂了,但也不过是扭下四颗螺丝的事。里头的单元拿出来之后,它的红外 LED 阵列和控制激光扫描的电机我们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另外左上角还有一个光电二极管,用于两个基站互相之间的同步。第二十三步按照惯例,接下来开始看主板吧:
红色:恩智浦 11U37F 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橙黄:国家半导体 61AFCXU L00075B黄色:博通 BCM20736 蓝牙智能片上系统绿色:意法半导体 ST1480AC 收发器浅蓝:德州仪器 TLC59284 LED 驱动器(16 通道)蓝色:德州仪器 SN74AHCT595DBR 八位移位寄存器以及三相输出寄存器第二十四步
接下来看看激光器电机。每一个电机都通过四颗螺丝与 Lighthouse 发射器相连,并通过 ZIF 排线连接主板。
提供商 Nidec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它其实为许多知名产品都提供着电机,比如 Xbox One 的 Kinect,还有 2013 款 Mac Pro。到此,整个 HTC Vive 的拆解就大功告成了!第二十五步虽然 HTC Vive 整个看起来相当复杂,但它的拆解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在整个过程中你不会对头显、手柄或基站造成任何损害。头带和垫圈都是可拆卸的,它们不与任何传感器、电子元件有太多接触,拆卸时无需担心损坏它们。
无论是头显、手柄还是基站,普通的拆卸工具就完全能够搞定,不需要专属工具。Steam 手柄和 Vive 手柄在硬件上非常相似,意味着它们互相是可以替换维修的。不过,大部分部件都是很脆弱的,在仔细阅读维修手册之前最好不要尝试自己修理。
值得一提的是,HTC 没有大量使用黏合剂,仅仅是在镜头、基站保护盖和传感器阵列上少量使用而已。总的来说,HTC Vive 是非常易于拆解和维修的,它的可修复指数为 8 分(满分 10 分)。
尽管 HTC Vive 由 HTC 负责生产,但阀门社 Valve 显然参与了相当一部分的设计环节,因为 Vive 手柄在设计思路上很像 Steam 手柄。
除了触摸板和物理键位外,Vive 手柄还搭载了 24 个传感器,顶部的环状结构上就有两个。这么多传感器,确保了 Lighthouse 基站能够准确定位。第十七步
Vive 手柄的拆卸同样简单,扭下几颗梅花形螺丝就可以了。虽然外壳封装得还是很紧的,但稍微用点力气就可以打开。拆开外壳后马上就能看到一条排线,拔掉就行。第十八步
打开 Vive 手柄后我们就能够马上确定它和 Steam 手柄的“亲戚关系”。它们用的同样是 Cirque 的 1CA027 辅助微控制器,而且电路板上同样有七个标记清楚的测试点。
接下来我们能看到一块 3.85 V/3.69 Whr/960 mAh 的锂电池。它的产品编号为 B0PLH100,扫描二维码可以得到序列号码:3SMA。第十九步Vive 手柄的主板配置和头显本身是很相似的,上面有:
红色 —— 恩智浦 11U37F 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橙黄 —— 莱迪思半导体 ICE40HX8K-CB132 超低功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黄色 —— 应美盛 MPU-6500 六轴陀螺仪及加速计绿色 —— 镁光 M25P40 串行闪存(4Mb)浅蓝 —— 国家半导体 61AKE6U L00075B蓝色 —— TI61ACCV1 BQ24158第二十步
看完了手柄,最后是非常重要的 Lighthouse 定位基站。拆开外壳后我们可以看到一组明亮的红外 LED 阵列,以及一对自动化的激光发射器。每一个 Lighthouse 基站在工作时会让红外 LED 阵列以固定的周期和规律开始闪烁。与此同时激光发射器会分别以垂直和水平两个模式扫描整个房间。头显和手柄上的传感器接收到这些信号之后完成定位。第二十一步
基站的背面是产品编号 2PR8100,还有一张管理标签,说明是一类激光产品。这个等级划分说明 Lighthouse 的激光功率属于最小级别,即使直射眼睛和皮肤,伤害都可忽略不计。打开基站非常简单,只要用合适的工具撬开就可以了。第二十二步
不过比起轻松的外壳拆卸来,内部就有些复杂了,但也不过是扭下四颗螺丝的事。里头的单元拿出来之后,它的红外 LED 阵列和控制激光扫描的电机我们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另外左上角还有一个光电二极管,用于两个基站互相之间的同步。第二十三步按照惯例,接下来开始看主板吧:
红色:恩智浦 11U37F 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橙黄:国家半导体 61AFCXU L00075B黄色:博通 BCM20736 蓝牙智能片上系统绿色:意法半导体 ST1480AC 收发器浅蓝:德州仪器 TLC59284 LED 驱动器(16 通道)蓝色:德州仪器 SN74AHCT595DBR 八位移位寄存器以及三相输出寄存器第二十四步
接下来看看激光器电机。每一个电机都通过四颗螺丝与 Lighthouse 发射器相连,并通过 ZIF 排线连接主板。
提供商 Nidec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它其实为许多知名产品都提供着电机,比如 Xbox One 的 Kinect,还有 2013 款 Mac Pro。到此,整个 HTC Vive 的拆解就大功告成了!第二十五步虽然 HTC Vive 整个看起来相当复杂,但它的拆解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在整个过程中你不会对头显、手柄或基站造成任何损害。头带和垫圈都是可拆卸的,它们不与任何传感器、电子元件有太多接触,拆卸时无需担心损坏它们。
无论是头显、手柄还是基站,普通的拆卸工具就完全能够搞定,不需要专属工具。Steam 手柄和 Vive 手柄在硬件上非常相似,意味着它们互相是可以替换维修的。不过,大部分部件都是很脆弱的,在仔细阅读维修手册之前最好不要尝试自己修理。
值得一提的是,HTC 没有大量使用黏合剂,仅仅是在镜头、基站保护盖和传感器阵列上少量使用而已。总的来说,HTC Vive 是非常易于拆解和维修的,它的可修复指数为 8 分(满分 10 分)。(原标题:探索虚拟现实之秘 HTC Vive完整拆解多图赏)(责任编辑:李泽宇_NY271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 vr htc viv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