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耳机和铁三角耳机和索尼的耳机哪个性价比高

170被浏览87051分享邀请回答127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8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耳机购买攻略 | 如何选购耳机_性价比高的耳机推荐_什么值得买
老司机经验谈 :开学季耳机选购攻略与好物推荐
一直想憋一篇大些的文章,但奈何最近比较忙,加上天气热,做饭是懒得去做了,烹饪作品一个夏天也没有什么积累。所以还是写写比较擅长的耳机方面的东西,现在正好9月1日开学季,结合自己几年玩耳机的经验,就来一篇开学的耳机导购文章吧。先来谈谈玩耳机这几年我的一些感想,耳机我觉得和美食有点类似,主要有下面3点:第一,主观因素很大。这就如同一盘菜那样,有人喜欢吃,有人不喜欢,比如卤煮火烧,我觉得是美味加油,但也有朋友认为它十分恶心。同理,一条耳机(抛开品牌、外观与价格因素),它的声音有人觉得好听,有人却觉得很难听。第二,玩的越高,会变得越来越挑剔。比如小时候我家里很穷,那时候给个煎饼果子,给根火腿肠,会觉得好吃的幸福死了。后来,祖国强大了,人们的日子普遍好过了,吃的东西越来越好,现在再给我煎饼果子、火腿肠,我已经很难吃下去。同理,以前我听MX500,那音质真的感动的我都流过泪,现在听习惯了HD800,在让我听MX500,虽然不会觉得难听,但至少听起来完全无感。第三,虽然主观因素大,但也有比较统一普遍共识与评判标准。比如,大龙虾是比小河虾高端的食材,这是普遍的共识,即便是认为小河虾更好吃的朋友,大都也认同这一点。同理,昂贵的耳机,即便它的声音自己不喜欢,我们普遍也会认为它比便宜耳机档次高,综合音质更好。基于以上几点,在耳机的选择中,往往就会各种纠结与不确定。即便自己知道某款耳机口碑很好,音质好,但是自己没亲耳听过之前,依然不能确定它适不适合自己。这与购买其他电子产品都不一样,一台电脑,高端的性能速度就行比低端的快;一台电视机,高端的画面就是比低端的赏心悦目。但是一条耳机,高端的音质比低端些的好没问题,但是真正听上去,却未必觉得比低端些的更好听。当然,上面我所说的这种纠结,主要是对发烧友而言的。普通用户这种纠结会小的多,正所谓木耳的幸福。小白与发烧友的区别并不是真的听力上的差别,只是小白听的高端东西没那么多,耳朵没有变得那么挑剔罢了。耳机选购心得闲扯就到这里,开始步入正题,谈谈几点我的耳机选购心得。在我刚入门的时候,当时耳机界某大神对于如何选购耳机,提出了三个问题:需要、预算、喜欢的风格。直到现在依然适用,买耳机就是要先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就选择哪一款就差不多有了答案。1、预算。买什么东西都一样,有多少钱直接决定了买到怎么样的东西。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但前提是口袋里要有那么多钱。所以最先的是确定自己能花多少钱,这样可以筛掉绝大多数的干扰选项。耳机嘛,一个价位是的选择其实并不是那么多,比如1000元价格,我想出来的不算差的耳机,应该不超过10款。2、需要。耳机也是分不同类型的,有游戏耳机、、运动耳机、HiFi耳机、等等,从名字就大概可以看出来它们的用途,自己主要用耳机来做什么,就选择怎么样类型的耳机。分类虽然可以有很多,但我认为一般就分两种用途,一个是游戏耳机,一个是听音乐的耳机。游戏耳机是专门玩游戏的,不介绍了,因为我是个不玩游戏的人,但这类耳机的设计的确不同于音乐耳机。其余的都可以说是音乐耳机,而音乐耳机可以很全能,不只是听音乐,玩游戏、看视频都可以用。另外音乐耳机,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种分类:有线、蓝牙无线,运动专用耳机。佩戴方式上,则大致有两种分类:小耳塞与头戴耳机。3、喜欢的风格。这一条是最让人纠结的一条。因为每个人对音乐的审美不一样,有人喜欢听流行歌曲,有人喜欢听爵士乐,有人喜欢听古典音乐。不同的音乐对耳机声音的要求不一样,耳机在设计时也多有偏向。比如创新IE3基本只适合听流行歌曲,YAMAHA HPH-200头戴耳机听古典音乐大赞,铁三角IM50适合听摇滚音乐等等。前两点的选择筛选,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唯独这第三点声音风格,是购买时最不好把握的。耳机购买注意事项在搞明白上面三点之后,挑选耳机应该就很有目标了。然后,再来谈谈购买时的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耳机这东西水比较深。因为耳机的物料成本很低,价格却可以极高,所以假冒的仿品很多。一般知名品牌的热门型号,都会有相当数量的仿制品。不如森海塞尔IE80假货就极多,而且进化到现在,有些假货外观上已经可以以假乱真,声音也能做的比较相近。最有效的避免方法,就是去靠谱的渠道购买,比如京东自营、亚马逊自营。第三方、天猫据说都可能出现假货,普通的淘宝,特别是那些水货,遇到假货的可能性更高。另外,散装、各种所谓的厂货基本都是假的,都不用去辨别,直接别去碰就对了。不过,假货一般都出现在国外知名品牌的热门型号身上。国产耳机一般是没有人去仿冒,可能是觉得国产品牌档次不够,造价没什么钱途吧。所以有时候支持一下国产,更令人放心。然后,一些DIY耳机产品,比如潜水专家等等,价格不贵的话可以尝试。一般来说会比同价格的品牌耳机音质好一些。但不足是品质不太稳定,同一个型号,随便抓几条出来,可能每一条的声音都不太相同,所以即便别人说好,但是你买到手的却不一定真的好。毕竟DIY的是作坊式生产,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与检测,很难保证一致性。所以在选购DIY耳机时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最后,关于耳机的设计、参数、驱动型。发烧友自然会去看。但不是发烧友,完全可以不关心。就说驱动问题,发烧友习惯去说某条耳机要用什么什么播放器、耳放来搭配才令人满意,玩的深的确有这些讲究。但对于一般用户,不管什么耳机(限3.5mm插头)插手机上都照样听。万八千的耳机插在手机上,即便在发烧友眼里表现很不堪,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依然可以感受到其音质的强大,依然可以感受到比千八百的耳机强很多,这不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去花几万块,把耳机驱动到所谓的合格状态吧。想说的选购经验就到这里,最后推荐十多款这些年我听过的,并认为不错的耳机。其中不少耳机都比较冷门,这也是我推荐它们的一个理由,因为不想让一些好的东西就此埋没,冷门中也有性价比出色的东西。先锋SE-CL31声音清晰,性价比高&先锋SE-CL31这条小耳塞上市有几年的时间了,第一次听到我觉得很一般,并没有引起注意。时隔几年,后来偶然与其他几条百元做左右的耳塞一起对比听了听,才发现原来先锋SE-CL31是可以脱颖而出的。先锋SE-CL31的声音是很清新自然,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与很多几十元低价耳机那种比较模糊比较肉的声音完全不同,这在低价耳塞里很难得。先锋SE-CL31好像已经有了更高的版本出现,价格也不算贵,但我没听过,不好说怎么样。不过先锋SE-CL31现在69元左右的价格很超值。另外,先锋SE-CL31还有针对Android与iPhone的麦克风版,价格要略高一点点。DP100&平头小耳塞竞品曾经森海塞尔MX500时代平头耳塞多么盛行,现在已经已经成了稀罕之物,一些DIY的有一些,一些大品牌的入门级款里有一些,比如几十元里面漫步者H180、潜水专家39等,但都不是主流了。如果想找一条稍好些的平头耳塞,我推荐拜亚动力DP100。在大品牌耳机中,我对比过老款森海塞尔MX360,也听过新的铁三角C990,我个人觉得拜亚动力DP100的音质略胜一些,它的声音相对来说最清晰与细腻,素质表现比较好,三频也相对均衡,各种类型音乐都可以欣赏。喜欢平头耳塞同时又注重品牌,DP100是个好选择。拜亚动力DP100的价格比较坚挺,一般都是199元,出现过几次特价,149-169元不等,但似乎比较少见阿思翠AM800&阿思翠早期的产品,似乎也是阿思翠目前最成功的耳塞,所以现在依然是阿思翠的主力,阿思翠AM800原价好像是200多来来,不过京东上偶尔会有199元的特价。阿思翠的耳机一般造型都会设计的比较有特点,AM800就是如此,外观上它采用木头与金属组合的设计,不论它好看还是不好看,但是很新颖的,后来也有一些其他品牌耳塞仿照AM800的造型。声音上AM800我认为是清新的风格,没有重低音不是重口,稍显平淡但是很自然,它的专长是流行人声,特别是女声表现很不错,可以说是一条女毒耳塞。听女声歌曲多的话,在这个价位AM800是个好选择。另外,传说阿思翠AM800高端版本AM850快上市了,外观变化比较大,声音不知道会不会继承AM800的优点,可以小期待一下。拜亚动力DT235初烧好选择 值46 点评3 原创5 好价37&拜亚动力DT235是一幅头戴耳机,历史很悠久,也绝对经典。但它的造型像地摊货、网吧耳机,不对,现在网吧耳机都没这么土的造型,都带灯很炫酷了。总之,拜亚动力DT235没外观、没质感,是个其貌不扬的耳机。不过,拜亚动力DT235的声音是很出彩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均衡、中正,也许是这价位声音最正的耳机,所以有人称它为入门古典神器。想听一些古典音乐,DT235是个好选择,而听流行歌曲DT235虽不是强项,但个人觉得也在平均线以上。除去外观,它还有个不足是耳机线比较长,也不太容易驱动,插手机上听效果不是很好,建议用电脑推,安安静静做个好啦。拜亚动力DT235的官方定价299元,不便宜,但是网上经常能找到200元左右的价格。阿思翠GX40说完丑的,再来推荐一款高颜值的耳塞:阿思翠GX40,它的卖点就是外观,半透明外壳+钻石切割外观玻璃面,看起来光亮璀璨。当然,市面上也有其他一些钻石切割外观的耳塞、耳机,比如威索尼可VSD3/VSD5系列、天天动听T2、魔声钻石之泪(塑料之泪)等等,因为外壳材质是塑料,所以钻石切割效果基本出不来。而GX40的玻璃就不一样,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另外,GX40有好多种颜色版本,私以为黑色版透明度最低,最有气质。声音上,阿思翠GX40虽然不是这个价位音质最好的选择,但也有着符合价格水平的实力,所以它并不是徒有颜值的产品。具体的说,阿思翠GX40在听感味道上有些特点,声音清晰、爽朗,口味不重,适合喜欢清爽调音的朋友。另外,阿思翠GX40之上还有个GX50,两者的区别只是可换线与不可换线,声音完全相同。不打算继续投入购买升级线GX40更为合适。另外,GX40的定价是328元,张大妈推荐过168元的神价格,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铁三角IM50&铁三角IM50在之前我发表的8条耳塞横向评测里出现过,当时对它的评价不是很高。但之所以这里我还要推荐,主要是那一次是按照素质标尺去评价的,但在声音偏好上铁三角IM50很有特点,它是重低音耳机,并且大品牌,可换线,价格不算贵。铁三角IM50的低音量很多,很大气,而且也不闷,虽然按照我的标尺来说综合品质不算很高,但这种震撼的低音,应该是符合很多朋友口味的,所以如果喜欢重低音,选IM50还是没错误的。喜欢折腾的话,后期还可以通过换耳机线来改变声音。铁三角IM50的一般定价是428元,国行好像没有出现过太便宜的价格,淘宝上日版到时有300多的价格。JVC& FXT100高解析、三频表现相当不错的高性价比耳机 值8 点评2 原创4 好价15&JVC FXT100这条耳塞也是之前我发表的8条耳塞横向评测中的,当时我对它的音质评价挺高的,现在依然维持这个观点。它的黑科技不少,外观比较有特色,最大的优势当然是音质。&JVC FXT100算是一条比较均衡的耳塞,它的低频质量出色,有量感,有弹性,有力量感,不拖泥带水,而且量感控制很好,并不会显得臃肿肥大,也不会影响其他频段。整体音质在同价位,甚至是更高价位的耳塞里,都是比较突出的。JVC FXT100标准的499元定价我觉得不算性价比好,张大妈推荐过几次399元特价,那个价格的话,我认为很值得选择。AKG N20&AKG N20上市的时候,是一条千元级耳机。它的造型Q版,看起来不太像是个声音很好的耳塞。但是我第一次听,就十分喜欢它,并认为它有千元级别水平的音质,要比曾经有小K3003之称的K374强太多了。后来,AKG N20价格有所下调,虽然京东、天猫什么的一般还是899元的价格,但淘宝上国行版N20很多都到了600元左右的价格,我认为性价比更高了。AKG N20虽然是新系列,但我认为它传承了老AKG的优美儒雅的声音风格,它的听感柔和耐听,既不是很火爆,也不是清淡的的,要说的话应该是均衡、平庸吧,但N20又多了一份优雅的味道,我认为这就是N20的美丽所在。AKG N20比较杂食,听各种类型音乐都算不错,想找一条大品牌,价格实惠,并且音质靠谱,并且带手机线控,N20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YAMAHAHPH-200&YAMAHA想必大家如雷贯耳,它家的耳机声音十分不错,但却十分冷门。但也因此YAMAHA耳机的价格也是跳水王,性价比极高,500元的耳机千元往上的音质,但依然很冷门。&几年前我就见谁就给谁推荐YAMAHA HPH-200,曾经淘宝上不少店家的页面都引用了我的一篇开箱,HPH-200似乎还因此火爆销售过一小段时间(又免费帮人家推销),看到买过的人对HPH-200的评价普遍不错,我也就安心了。可能是因为YAMAHA是做乐器出身,所以YAMAHA HPH-200的声音显得十分真实与自然,特别是听乐器,简直好听爆了,有人说HPH-200的声音和森海塞尔HD600很像,我没对比过,但是就听纯乐器而言,我认为HPH-200是要胜过我手头上的AKG K701。听流行歌曲的话,HPH-200表现相对普通些。另外,YAMAHA HPH-200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佩戴舒服,不夹耳朵。&关于价格,曾经淘宝上YAMAHA HPH-200到过300多的低价。不过现在很少有店家卖,天猫是699元,就声音而言我觉得依然很超值,而且差不多是卖一个少一个,可以收藏个。另外,YAMAHA HPH-PRO300,国行只有499元,做工精致(比HPH200做工好的多),声音不错,也是个很好的选择,还有PRO500其实也很不错。总之,YAMAHA的耳机,我大都推荐。&创新AurvanaIn-Ear3 Plus双单元入耳,老款评价不俗 值1k 点评2 原创0 好价18&创新Aurvana In-Ear3 Plus是我不久前刚入手的一条耳塞,在张大妈发过体验。之所以选择创新Aurvana In-Ear3 Plus,是因为它非常隔音,并且佩戴舒适,颜值高。我觉得对于学生党来说也十分受用,因为在宿舍等地方要想清静的听音乐、安心的入睡,一条可以躺着戴、隔音出色的耳塞应该用得上。创新Aurvana In-Ear3 Plus是个双单元动铁耳塞,但声音并不冷硬,而是比较柔和与细腻的,不过也有着很多动铁耳塞低音比较薄弱的特点,对于喜欢重低音的朋友来说创新Aurvana In-Ear3 Plus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但除此之外,用创新Aurvana In-Ear3 Plus听流行歌曲与轻音乐,是非常适合的。创新Aurvana In-Ear3 Plus的价格基本维持在799元官方定价水平,张大妈推荐过的最低价格好像是619元,但目前为止特价很少见。阿思翠Lyra 6&高端的平头耳挂耳机虽然很拉风,但却已经成了历史,森海塞尔OMX980停产了,BANG & OLUFSEN A8也停产了,现在能买到的好像只有A8的马甲Earset 3i与阿思翠Lyra 6。其中Lyra 6的音质更好一些,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只是牌子没有来自丹麦皇家的BANG&OLUFSEN那般奢华。阿思翠Lyra 6的外观比较MAN,金属感强,耳塞的顶部像是布网,但其实是密密麻麻的金属球,与B&W某款耳塞的设计很像。声音方面,不说听感喜好,Lyra 6应该是目前我听过的素质水平最好的平头耳塞之一。它的三频均衡,低音并不少,经过充分的煲机之后,声音颇为温润耐听。和其他高端平头耳挂类似,阿思翠Lyra 6的存量似乎也不太多了,也是卖一条少一条,喜欢这类耳机的可以收藏。BANG& OLUFSEN H3阳极氧化铝一体成型+金属拉丝,配金属iPhone更有型 值31 点评1 原创4 好价3&上面刚提到BANG & OLUFSEN的A8,这里我也很想推荐BANG & OLUFSEN H3这条入耳耳塞。它上市也有很多年头了,品牌、外观、做工都没的说,价格合理,音质出色,我觉得是个好物,但是却一直比较冷门,甚是奇怪。第一次听BANG & OLUFSEN H3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它的音质比较接近索尼旗舰EX1000耳塞,低频很给力,有力量有下潜,中高频也不差,综合表现优秀,与一些2000元级的耳塞比应该也不见劣势。而它的价格,只有1K出头呀。另外,LG G5手机刚上市促销的时候,赠送BANG & OLUFSEN H3耳机,然后闲鱼上就有一些600元左右的LG G5拆机出来的H3,要是能碰到这个价格收一条H3,那是赚了。V-MODAM-100&再来推荐一个冷门,V-MODA M-100,这个牌子在美国名气似乎还可以,但在国内名气比较低,有中国官网,但是似乎国内没有什么正式的销售渠道,主要靠淘宝个别店家。但是,我觉得V-MODA M-100极具特色,音质相比同时期的热门便携头戴索尼MDR-1A有一定优势。V-MODA M-100的最大特色是金刚侠般的外观,金属外壳很帅气,而且非常坚固,据说是军工级标准,抗摔,抗拉扯,它的头梁可以用力扭曲变形都可以恢复原状。音质上,可以想象在索尼A1的基础上,声音变得更紧致一下、更细腻一些,大概就是V-MODA M-100的样子了。V-MODA M-100国内的价格是1800元左右,海淘似乎也大概如此,虽然不算便宜,但我觉得是一款值得考虑的便携头戴耳机。AKT8iE MK2最后针对土豪级学生,推荐一条高端些的耳塞,Astell&Kern家的AK T8iE Mkii。Astell&Kern不用多介绍,目前最昂贵的HiFi播放器品牌,耳机则是与发烧品牌合作推出,这款AK T8iE Mkii就是与拜亚动力携手推出的,目前依然是Astell&Kern独占时间,拜亚动力原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相比顶级领域的多单元动铁耳塞,我认为AK T8iE MKii的优势是耳塞小巧,佩戴舒适,并且也是顶级领域中屈指可数的动圈耳塞。声音上,我觉得AK T8iE Mkii体现的是中庸的思想,没有特色是最大的特色,初听感觉比较平淡,没有凛然的个性,但仔细品味会发现各个方面它都很强很均衡,并且十分耐听,比动铁耳塞要温润大气,这是它最大的优势。其实在顶级耳塞里,6998元的AK T8iE Mkii算是很入门的价格,当然前提是在土豪的世界里。另外,AK T8iE Mkii配上Astell&Kern的随身听,使用平衡输出,才能发挥最大的实力。所以土豪们注意了,是彰显你的购买实力的时刻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8)
文中提到的商品
带你揭开众测黑幕
光荣使命--腾讯首款百人战术竞技手游(另有最高1000QB等你来拿)
【轻众测】云米香薰机(音乐版)
【西部数据】西部数据 个人云存 My Cloud Home 3TB
赞134评论72
赞53评论72
赞56评论62
赞846评论283
赞611评论233
赞215评论139
赞252评论266
赞217评论15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铁三角索尼低端耳机怎么样"的糗事
你可能感兴趣:
糗事百科为大家收集了很多的铁三角索尼低端耳机怎么样的糗事,各种关于铁三角索尼低端耳机怎么样的爆笑经历、尴尬时刻和开心视频,想持续关注铁三角索尼低端耳机怎么样的糗事就收藏本页吧.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红蓝之争,索尼耳机MDR-1A、铁三角ATH-MSR7对比
1500元左右的便携式头戴式耳机是各大耳机厂商的必争之地,不过产品那么多,最终人们的关注力就落在了索尼MDR-1A和铁三角ATH-MSR7这两款耳机上面,而这两款耳机却是惊人的相似——全包耳式设计,相对来说比较轻便的机身,好看的外观,比较舒适的佩戴,流行向的调音和相对来说的易驱动性,所以很多人在这二者之间犹豫不决,而今天,希望这篇详细的对比能够帮助到在这两款耳机之间纠结的人。
外观做工与佩戴舒适度:
说MSR7没有借鉴过索尼耳机MDR-1系列的外观有点牵强,因为这二者的外观相似度实在是太明显了,尤其是纯皮质头梁,还有外露的金属设计,加上黑色与其他颜色的搭配,而不知道是不是凑巧,索尼在推出红黑配色的1A之后,铁三角跟进了蓝黑配色的MSR7,喜欢看动漫的都知道在人物设定之中红色系和蓝色系的角色会有各种各样的羁绊,而这两款同样来自日本厂商的耳机,也不例外。
外观设计对于便携耳机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地方,1A和MSR7二者都有满满的时尚出街属性,甚至都可以当做身上的一个饰品,1A的线条相对来说很简练,非常地“国际化”,整体有种轻巧的感觉,而MSR7则是通过转轴、单元外壳和伸缩头梁处相对来说很精细复杂的线条来突出一种具有明显日系风格的精致感,这向来是是被称为家具厂的铁三角相当擅长的。
1A和MSR7的耳垫表面都是皮革材质,不过内部的填充物则是1A的更加柔软,耳垫的体积则是MSR7的更大,二者对于正常的耳朵尺寸均不会有压到耳廓的不适感,至于头梁的内填充物,依旧是1A的更加柔软,头梁的弹性则是MSR7更强,MSR7弹性很强的头梁配上稍微比较硬一些的耳垫,会有明显的夹头感觉,而1A的佩戴则是比MSR7要舒适得多。
至于重量和轻便感,依旧是1A完胜,1A相对于MSR7要轻巧得多,戴在头上晃动头部,可以明显感觉到戴着MSR7的时候感觉更为笨重,MSR7的机身重量甚至有点录音室监听耳机的等级了,所以就整体的佩戴舒适感来说,1A是完胜的。
至于机身做工,则是MSR7能够给人更多的信心,虽然二者都使用金属作为单元的外壳和头梁的内部结构,但是因为MSR7表面磨砂喷涂、拉丝纹理和抛光亮面的搭配甚为完美,整体的高档感会比1A高出不少,并且在转动关节的时候,1A会有轻微的“嘎嘎”声,尽管关节旋转时会有一些很舒适的阻尼感,总体做工也很好,但是总是少了MSR7那份扎实感觉。
那么这一方面是哪一款耳机更优呢?就便携耳机的定位来说,1A胜在了更轻巧的机身和更舒适的佩戴上面,MSR7虽然做工更加精湛,但是额外的重量终究会成为用户的负担,而且夹头的问题也增加了不适的感觉,如果要戴着出门,我们更加愿意佩戴更舒适的1A。
好的接下来,就是作为一款耳机最关键的“声音”部分了,主要的音质对比部分,我们使用ZX1+PHA-3捆绑作为前端,偶尔加入iPhone 6、三星Galaxy S6 Edge这样的智能手机作为前端以考量二者的易驱动性。
低频环节1A是完胜的,毕竟低频不是铁三角的特别强项,虽然铁三角也有特别主打的低频的产品,但是MSR7不是,从量感上来说,MSR7明显偏少,低频下潜虽然够深,但是回弹的时候感觉,速度太快,欠缺弹性,质感生硬,1A的低频下潜比MSR7更为优秀,量感拿捏得很合适,回弹的时候弹性充沛,质感甚佳,并且在连续快速的低频的时候也不会拖泥带水,控制得非常优秀,对于整体的听感有极大的提升,欣赏电影原声的时候气势更足,MSR7的低频能够还算合格地应付流行音乐,但是比起1A低频优秀的表现还是差的太多了。
中频和人声:
由于低频量感的加成,1A对于醇厚系的人声有特别突出的表现,男声感情丰富细腻,比较厚,像陈奕迅这样的歌手的声音会被演绎得非常柔和好听,但是对于女声的表现就一般般,反观MSR7,则是对于男声的表现一般般,女声的表现非常出色,细腻柔和,感情丰富,稍微有一点妖娆但是不过分,就像铁三角以往所有优秀的女毒耳机一样,,MSR7这一点是非常非常的“铁三角”,对于女声的演绎完胜1A,相对来说1A的女声亮度就偏低,出来的女声过于偏向成熟,虽然对于蔡琴这样比较特别的女声1A效果会更好,但是在主流的女歌手声音志宏,MSR7是远胜于1A的。
1A和MSR7都有着非常优秀的高频延展性,不过MSR7的高频亮度要比1A亮得多,所以自然欣赏管线类乐器这种非常注重高频延展性和亮度的乐器的时候MSR7是更好听的,整体的灵动感也是MSR7占优,并且MSR7在有着明确的亮度的前提下还保留有很好的顺滑感,乐器亮度虽然高,但是并不突兀,让人愿意去欣赏华丽漂亮的乐器,1A的高频亮度其实还OK,对于乐器的表现也还不错,整体柔和感高于MSR7,但是有点过于柔和了,相对来说更暗的高频也明显地抹去了一些小细节,在听完MSR7之后回到1A之后就感觉乐器没有那么鲜活了。
1A和MSR7的解析力在这个等级的耳机之中都算中上级水准,总体的分离度在伯仲之间,二者在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时候也不会有任何混乱感觉,歌手的换气和口水声都一清二楚,不过因为MSR7的高频亮度明显高于1A,所以在乐器细节表现这一点上自然是MSR7略胜,乐器,尤其是弦乐器的颗粒感更为明显,1A虽然也有一定的颗粒感,但是做不到MSR7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灵动感觉,所以如果是解析控,肯定会更喜欢MSR7,不过MSR7在连续使用之后容易让耳朵产生疲劳感,1A相对MSR7抹掉了一些细节,整体耐听度稍好一些。
二者的声场大小和开阔度都不错,没有明显的边界感,竖向和横向的纵深都挺好,背景足够黑,不过二者均不能提供顶级耳机那种丰盈的空气感,二者对于声音的分层由近到远都是人声近伴奏远,但是1A的高频更远一些,MSR7的低频和高频基本在同一距离,甚至有些时候MSR7的高频会压过低频逼近人声的距离,1A的层次感则是非常固定的。
易驱动度:
1A比MSR7更容易出好声音,但并不代表1A比MSR7好推很多,实际上二者都不算特别容易出好声音的耳机,对于推力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就拿Galaxy S6 Edge距离,在搭配二者的时候,都会有人声结像不明显的现象,低频下潜也更打折扣,高频也容易散,但是同样在不佳的条件下,1A的低频质感会比MSR7优秀得多,并且MSR7的高频如果不能被控制好的话就散漫感明显,1A因为高频偏暗,所以反而稍微掩盖了声音上的缺点,不过总之对于这两款耳机,还是建议搭配正儿八经的音乐播放器,或者说是有专门音频解码和放大电路的智能手机才真正对得起它们。
适用音乐类型:
从综合听感来考虑,1A适合电影原声、男声、乡村、民谣、DJ音乐,MSR7适合管弦乐、女声,现场Live,小编制。
1A和MSR7尽管外观相似之处明显,但是声音上其实是走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它们出来的声音各自有各自的拥趸,在同时听这两款耳机的时候,经常是摘下一副戴上另一幅,会立刻喜欢上刚戴上的这个,而欣赏一会之后,再摘下来戴上另外一个,却会更加喜欢,如此周而往复,二者各有所长,难分高低,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适合不适合而已。
1A和MSR7就是这样的两款耳机,1A就像一个爱打篮球爱玩滑板的阳光大男孩,一有空就能在外玩上一整天,而MSR7则是和他同龄的,每次考试都成绩优秀,喜欢安静但是内心却不死板的同学,而这两种角色之间自然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咯。
换做是你,该怎么选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victory3332 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知客官方团队
victory3332
ZAEKE|知客、让数码更懂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三角性价比高的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