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变好年味淡了反而变淡了

年味儿为何会变淡?-中新网
年味儿为何会变淡?
日 08:49 来源:人民日报  
  集体记忆是构成民族的必要条件之一,春节这一流传数千年的古老习俗堪称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集体记忆,是写进民族基因里的密码,时序一到,自然启动,数亿人在同一时段向家的方向大迁徙,中国特色的春运由此成为人类奇观。
  尽管大街上依旧张灯结彩、商店里依旧促销火热、火车票依旧一票难求、饭店年夜饭依旧排队等候、贴春联放鞭炮依旧红火热闹、电视节目依旧精彩丰富……但近年来,大家却普遍感到“年味儿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为什么物质生活日益丰裕,可人们对春节的感受却发生了如此重大的改变?年味儿为何会变淡?
  毫无疑问,春节这一承载着中国人最热烈情绪和最美好情感的文化载体与当今中国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某种不适应。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中,而春节是植根于农耕文明的节日,许多春节习俗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淡薄乃至消失。按照传统,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就是祭拜大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民间会洒扫庭院、祭灶、祭祖、上坟、守岁、吃饺子、吃年糕、拜年、放鞭炮、贴春联、贴门神、放花灯、看社火、踩高跷、赶庙会……官方有祭天祭地等大型仪式。但这些年俗不少已经消失了或简化了。其实,不仅仅是春节,就是其他重要节日如中秋、端午等也都面临形式趋简的问题。这种简化固然适应了城市生活快节奏、碎片化的特点,适应了现代人追求简单快速的需求,但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节日氛围的营造,发展到极端就出现了群众调侃的“过节就剩下吃了”“端午节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变成月饼节”的弊端。
  年味儿变淡还与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农耕时代里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在今天已经极其少见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彻底打破了大家庭的传统,“一对夫妇一个孩”的核心家庭已经成为中国最普遍的家庭结构。今天中国人的流动性是空前的,每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就有3亿多,到家乡之外工作定居的更是数不胜数。春节期间年轻夫妇“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换句话说,春节已经难以承担起聚集全体家族成员的任务。“春节就意味着回家、就意味着团圆和团聚”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
  此外,一些不良倾向也在冲淡甚至扭曲春节的年味儿。“压岁钱”以及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花费越来越高,成为不可承受的负担。据一项网络调查,对“回家过年你最愁什么”这个问题,网友投票选择“压岁钱、礼品钱、应酬请客,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超过了“买票、挤车”,成了“每年最让人头疼的事”。年轻人结婚年龄越来越晚,婚恋难成了不少“剩男剩女”的心病,回家就会面临长辈的“逼婚”,以至于“租个女友回家过年”的荒唐事也不断出现。
  总之,过年形式的简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社会风尚的变化都在减弱春节的年味儿。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商品化、物质化,导致其精神内涵流失。
  但不管形势如何发展变化,春节是必须要过的,而且还要过好。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凝聚中国人情感的重要纽带,是确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过好春节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城市化不断加速的时代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大行其道,颇受年轻人青睐。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理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警惕民族文化记忆的弱化。如何增强春节的感召力,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改进春节年俗,使其适应城市化发展,让过年不仅仅是吃顿年夜饭、发点压岁钱,而成为阖家团聚、感恩祝福的重大节日。针对家庭小型化和年俗的简单化,政府和社会团体可以恢复一些大型庆典,增加游园、灯会、庙会等集体性游艺活动,使春节的参与感、仪式感大幅增强。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对春节精神文化内涵的宣传,使全体国民充分认知为什么要过春节、如何过好春节。
  留住年味儿,就是留住文化血脉。愿年味儿越来越浓,愿阖家安康、国泰民安的祝愿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张贺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变淡的“年味”如何浓起来-中国青年报
03版:声音·大学生村官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
变淡的“年味”如何浓起来
中国青年报
&&&&一年一度,牵动全民生活和举国情绪的春节假期,随着春运结束、归乡人返程、城市秩序恢复正常而落下帷幕。在期盼改革加速、社会加快转型的当下,春节的“年味”变淡似乎成为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对于很多都市人来说,走向现代化生活的乡愁已经成为心结,城乡巨变,斗转星移,故乡已不是那个记忆中亲切的故乡,而除夕也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带来无数温馨、开心、快乐的日子。&&&&春节假期犹在,团聚的渴望、返乡的路途、离别的不舍,似乎注定,一年一度的大规模迁徙即便在未来还会是一种难以改变的社会传统、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但“时间去哪了”,曾经的“情真意切”,曾经的“欢天喜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景象的日新月异而渐行渐远,因而,怎样增加春节的“年味”,更好地让国人享受精神和文化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命题。&&&&早在马年春晚推出之前,临危受命的导演冯小刚就预言,遭遇吐槽不可避免。果然,春晚过后,依旧是此起彼伏的叫骂声,年会论、利益论、阴谋论等说法你方唱罢我登场,铺天盖地、不绝于耳的批评,仿佛成为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究其原因,恐怕也是“爱之深、恨之切”,曾经陪伴亿万国人欢度除夕的央视春晚,在被誉为“年民俗”、“新年俗”时,就已经成为寄托万民期待的文化符号,何去何从,众口难调,春晚导演的社会和舆论压力,一点不亚于国足教练,似乎无论谁当导演,让春晚达到举国赞誉、全民满意的艺术效果,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这也是春晚越来越难办、越来越不能让社会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接下来的问题是,春节的喜庆和“年味”仅靠春晚能行吗?当春晚无法承担给千家万户带来欢乐的重任时,这个被称为“中国年”的节日该怎样过?眼下,“年味”变淡的纠结心态,在雾霾天气压力下的爆竹烟花燃放中可见一斑。曾经借鉴某些国家和城市的经验,以“安全”和“文明”的名义,国内一些大城市先后出台了禁放措施,又是专家建言,又是民意反馈,更有地方人大立法讨论。具有悠久历史的爆竹文化一夜之间与人们告别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节日,果真没有了爆竹声,只有寻常的寂静与落寞,反而给人们带来失落和反思。兹事体大,没有了传统习俗关照的节日,还有真正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吗?&&&&为此,开禁的呼吁和恢复燃放的声浪在国内各大城市传递,各地人大立法机构倒也从善如流,很快掀起了爆竹烟花解禁浪潮,鞭炮声重新回来了,但喜庆热闹的“年味”去哪儿了呢?&&&&时光流转,雾霾再来。今年,有地方政府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不放、少放烟花爆竹。来自北京警方的消息说,今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量比去年春节下降了37.7%。在一家媒体对115位受访者的调查中,有7成人今年整个春节期间未购买烟花爆竹,其中,有人认为“放完烟花爆竹空气很差”。可以说,在雾霾围城的环保压力下,爆竹声是否继续响起,只是过年现实中的细节问题,而春节面临的真正考验远不止于此。&&&&说起“年味”,有人会说,多办点春节庙会,多组织点文艺演出,让百姓从家中走出来,很多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其实,营造春节气氛可以有多种手段,但真正需要解决的,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统继承与民间社会的风俗再造等问题。&&&&还是以春晚为例,今年,随着举国上下刮起的节俭之风,往年的“四大春晚”,包括文化部春晚、公安部春晚、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等部门主办的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纷纷停办,只留下央视春晚一棵“独苗”。在“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市场的归市场”的治理思想下,政府部门退出了办春晚的舞台,而需要办好的社会春晚、民间春晚方面,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目前,央视春晚需要改变的是仅靠换总导演来创新的思路。近三年来,无论是哈文,还是冯小刚,都未能挽回春晚质量整体下滑的趋势。从哈文强调“总导演意志”而将赵本山小品拒之门外开始,赵本山及其弟子在辽宁卫视春晚表演的《相亲》系列,就开始超越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水平,此外,“赵家班”演员在湖北卫视、辽宁卫视表演的小品《摔杯为号》、《偏方》、《买单风波》、《就差钱》等,更是真正给观众带来开心和笑声的过年精品节目。由此看来,央视春晚的筹办思路,不仅在于换总导演,更在于容纳不同艺术风格的广阔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创作胸怀。有时候,总导演过于强烈的个人意识与风格反而不利于春晚的发展。&&&&此外,当有的媒体热衷于批评放鞭炮“污染空气”,甚至包括给孩子压岁钱、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二回娘家等传统风俗因给人带来新的压力而斥之为“陋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种思维是对文化传统的苛责。民间传统讲究“过年吉祥”,贴春联,放鞭炮,欢声笑语间相互祝福“恭喜发财”、“马年大吉”,不摔东西,多说好话,言行之间处处图个“吉利”,本身就是代代相传的年俗文化元素。重温、再造“年味”,就是让世代沿袭的民间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年味」变淡了,是经济变好了的缘故吗?
记得小时候,我们除夕夜都会穿上新衣服回奶奶家过年,那时候家里人还一起包饺子,做一桌好菜。到了晚上8点都会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一直等到夜里12点去外面放鞭炮。那时候街上跑的还是桑塔纳和切诺基。
后来,大家生活越来越好,街上的奔驰、宝马越来越多。家里人虽然还是会回奶奶家过年,但是大家在家待的时间越来越短,饺子也不会再自己包,而是到超市买速冻饺子,大家有时候吃完晚饭就各自回家了,春晚也渐渐失去了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现在真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但其实是自己心里早就没有了“年味”。
为什么会这样呢?社会学家的理论可以适用于此。社会学理论中早已有“个体化”和“社会原子化”的概念。吉林大学教授田毅鹏认为,“社会原子化”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有其特殊性。
社会原子化不是指一般性的社会关系的疏离,而是指在社会重大转型变迁时期,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中间组织的解体或失缺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的社会总体性危机。
其表现有三个方面:1)人际关系疏离化,人们开始从各种共同体中被“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个体存在。2)个人与公共世界的疏离。3)规范失灵,社会道德水准下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原有的单位制逐步消解,并有原子化倾向。2)城乡二元体制走向消解,乡村社会衰落,社会流动化背景下的原子化动向。
以上是田毅鹏教授的观点。虽然他并未说亲情的疏离也是这种原子化的结果,但我认为他的理论用在这个问题上也是适用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90年代以来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如“单位”)逐步被打破,市场经济背后的逻辑之一就是个体化,人以个体形式存在。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原来国有企业的“单位”制度,将家庭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范围也限制在了当地。而现在工作机会和工作种类更加多样,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留在家乡,而更愿意到大城市打拼,这就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生活的距离。距离会导致亲人间感情的疏离,也会导致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疏离,同样,地理上的距离多多少少会成为一个不回家过节的“理由”,工作太忙或者学习太忙成为最常用的“借口”。
另外,改革带来的“个体化”思想随着市场化改革渐渐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以前相比变得更加“西化”,中国的家庭,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多关注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小家”。往年那种全家人的热闹场面对于不少人来说已不再那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越是发达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方),如北京上海,人情世故没有小城市那么复杂,而人们生活的也更加独立。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结构的变化确实是导致“节味”变淡的一个原因。
其他原因当然也有,比如现在物质生活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大鱼大肉,如今每天都可以吃到。小孩子们平时都可以穿新衣服,而不必等到过年才舍得穿。
至于有人说“日本经济发达,照样很重视传统节日”。日本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正处在转型期,刚刚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新老制度的碰撞会造成许多独有的现象的出现,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都会受到冲击,这也正是“中国语境下的特殊性”。
说到年味淡,我想在国外的人可能感受更深。今年已经是我连续第四年无法回国过年了,虽然已经渐渐习惯这样的生活,但看到朋友圈里洋溢的过年气息,心中还是会有些难过。难过倒不是因为过年对我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我想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过年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但对于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父母和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来说,过年可能是一年中难得的一次全家人团聚的机会,他们仅仅就是希望能够多看看子女,看到合家团圆的情景。毕竟我们都有老的一天,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也期盼着过年了,期盼着看一眼在外奔波了一年的子女。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视频,2015年圣诞节德国超市EDEKA推出的广告,讲的是一位德国老人的子女由于太忙而无法回家陪老人过圣诞节。后来子女们得到通知,老人突然去世,他们才纷纷赶回家,到家才发现老人是骗他们的,就是希望能子女能够回家一起过节。这个视频当时感动了很多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广州新三板
新三板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管理
股权协议转让
全国中小微企
广州新三板,服务,股权,项目投资
股权投资、广州股权项目投资
今日搜狐热点年味变淡了?那我们就用回忆来增添它的浓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春节,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亦或是在异国他乡,对于每一位中国人,乃至华人来说,都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通常,大家会用提前好几天时间来准备年夜饭,为客人准备糖果和水果。春节期间,大家还会带着礼物走亲访友。许多地方,春节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曾经,春晚、拜年、压岁钱、放鞭炮、团年饭、守岁、走人户... ...似乎都是那么不可或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也经历着很多变化。有人说,经济突飞猛进,科技日新月异,但年味变淡了,过年越来越没劲了;有人说,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也可以经常吃一顿大餐,年夜饭没有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有人说,过去春节,长辈给晚辈发红包表达心意,如今,大家可以通过手机发红包,更方便也更有趣,但是也就缺少了一点人情味;有人说,过去一家人在除夕晚上会呆在一起看春晚,如今大家各有各的玩法,特别是许多年轻人选择玩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而不屑于看电视节目;有人说,回家过年会身陷于类似“谈恋爱没”、“结婚没”、“买房没”、“生二胎吗”等各种“中国式盘问”;有人说,春节就是一次七天长假,正适合出游... ...
大家似乎都怀念着以前的春节?那么以前的春节都是怎么过的呢?
退回去几十年,在我们乡下,是不把阳历年当年的。那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春节才是年。
春节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节日,春节一过,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而春天的来临,也就是新的一轮农业生产的开始。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大人的事,对小孩子来说,春节就是一个可以吃好饭、穿新衣、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节日,当然还有许多的热闹和神秘。
——莫言《过去的年》
除夕夜,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吃一大桌子怎么都吃不完的团年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聊天,孩童们放鞭炮... ...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老舍《北京的春节》
过年,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日子,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还能放鞭炮,这时,大人们不会向平时那样苛求,小伙伴们可以尽情地玩耍。
如果说我也有欢乐的时候,那就是童年,而童年最欢乐的时候,则莫过于春节。
——孙犁《记春节》
春节里,似乎每一天都提前安排得有条不紊的,大年初一扫墓、祭祖... ...初二开始走亲访友... ...年复一年。
从不少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以前过年,都是一个大家族,或一大家子人,几世同堂,热热闹闹的。
与以前相比,为什么现在的春节让不少人感觉年味儿淡了?
也许是我们对节日的期待不再单一,一些“洋节”的进入,一些新兴的节日形式也在冲击着传统的过节方式。传统上,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就是祭拜祖先和神灵、洒扫庭院、守岁、吃饺子、吃年糕、拜年、放鞭炮、贴春联、贴门神、赶庙会……但这些年来,不少传统的习俗在慢慢开始消失或简化,特别是在城市里,取而代之的是摇一摇、集五福、手机抢红包、短信或微信拜年……
以前,几乎每一个人都对过年怀有强烈的期待,因为在物质生活较为贫瘠的年代,过年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让人们平日生活里难以实现的愿望得到一定的满足。
以前,背井离乡的人们只有过年才会回家见到亲人,买张火车票还得通宵排队,绿皮火车一坐就是好几天,如今,电报等早就不再使用,语音聊天、视频通话已能随时随地进行,打开手机就能买到票,高铁四通八达,航线越来越多;以前,只有年夜饭才可能有的鸡鸭鱼肉,如今早已成为常态,甚至不少人宁愿多吃素菜,过年的大鱼大肉反倒显得累赘;以前,过年才能买新衣服穿、买新物品用,如今各大线上线下的商家各种造节剁手,一不小心就会嫌衣柜太小了;以前,孩子们放鞭炮、买玩具,是过年才有的享受,如今孩子们的各种玩具花样繁多,游乐场里好玩的项目更是应有尽有... ...
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些所希望、所渴望的东西,不必再等到春节过年才能得以实现,也许人们对过年的期待值就在不经意间变低了,年味也就变淡了……当家人常伴左右,或回家不再受时空的诸多限制,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自然会向往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于是我们发现,春节过年期间,外出旅游的人多了,泡图书馆阅读的人多了,喜好清茶淡饭的人多了... ...
年味儿真的变淡了吗?春节真的没劲儿了吗?
有人说,以前的春节有一种“仪式感”,是一种过节的“仪式感”,节日期间的每一天似乎都与一年中的其他日子不同,甚至某一时刻也是意义非凡,特别有意思,比如除夕晚上8点钟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吃完年夜饭就陆陆续续开始放鞭炮了,尤其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最为热闹;熬夜守岁迎接大年初一农历新年的到来... ...
现在,似乎这种“仪式感”有所失落,其实不然,仪式感可以构筑起我们对节日的一种共同情感,您有没有发现,不同时代的“仪式感”已悄然而至,不同的年味儿也会如期来临。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渐渐的,街上变得流光溢彩、璀璨夺目,那个喜庆祥和的春节,离我们也就近了。春节期间,各地也都会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只要你有心,一定会感受到时代的“年味儿”。
渝中区中山四路(张弢 摄)
大渡口区文体路(张弢 摄)
大渡口区九宫庙商圈(易敦科 摄)
有家的地方就有年,有华人的地方,春节从不“缺席”。不仅仅是在国内,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每当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那里的华人世界都会举行盛大的迎新春活动,中国人从不忘本。
马来西亚吉隆坡(张弢 摄)
我们的节日·春节,不管过年的形式如何随着时代变迁,不管“年味儿”如何时浓时淡,春节的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变,他们希望家人团聚,幸福安康的愿望也不会变。
编 辑:唐洪琼
主 编:张 韬 陈长青
监 制:刘文娅 姜 海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17年,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幅度为2.7个百分点,比年年均上升幅度低10.8个百分点。
方星海表示,扩大开放是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银行业要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力度,支持企业合理需求,避免一刀切和简单化”
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对养老基金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81166
传真:81900
邮箱:finance@chin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楼A座2层 北京国新汇金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味儿淡了作文8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