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理论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篇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法》:第二章:第十二条: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第十六条:普通中学和因地制宜的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第六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需求。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吧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之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研究理论依据二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各地要统筹做好中等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落实好职业普高招生大体相应的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习近平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批示: 号―6月24号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他 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得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5《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 7、《农村初中学生教育分流研究》以豫东M乡X校为例 8、《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生源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某职业中学为例
(杨良才) 9、《发展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李会林 ) 10、《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析源县为例(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张宗刚》 11、《内江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张智彬 石伟平) 《职业技术教育》
4、《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与县域职业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策略研究》简介, 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依据《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与县域职业高中教育脱节原因与分析》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多方面提出了,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与县域职业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该论文是本课研究的核心成果之一。对于有关方面做好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与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5、《农村初级中学如何渗透职业教育?》简介: 该论文分析了农村初级中学渗透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农村初级中学渗透职业教育的策略(措施)为《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与县域职业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6、论文《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高中后的心理调适研究》简介 该论文分析了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高中后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心理调适的方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与县域职业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7、论文《职高毕业后学生终身发展策略研究》简介 该论文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成果鉴定材料三
8、《结题报告》 本结题报告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成果等进行回顾和总结,该报告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成果鉴定材料四、
开题会议流程
时间: 地点:明光职高综合楼会议室 主持人:明光职高办公室主任
钱世松 参会人员:杜克保
李月峰史学忠
闻庆凯 阚燕徐新辉
梅红莲陈宏平 会议流程: 一、杜克保副校长代表明光职高致词 二、熊言飞副校长代表明光马岗中学讲话 三、付昆代表课题组做开题报告,提出近期课题研究计划 四、明光职高赵泽州(室主任)讲话 五、马岗中学教导主任徐新辉讲话 六、刘丽代表课题组就部分成员调整作说明
提供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 主件材料:立项申请书,课题立项评审结果通知,立项课题目录,开题报告,实施方案,阶段性研究计划(一)中期报告,阶段性研究计划(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调整报告 结题申请报告,成果鉴定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组成员职责 附件材料(一) 1、 农村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高中情况调查报告 2、 中期报告 3、 结题报告 4、 论文《农村初级中学如何渗透职业教育》 5、 论文《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高中后心里调适研究》 6、 论文《职高毕业后学生终身发展策略研究》 7、 论文《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与县域职业高中教育脱节原因分析》 8、 论文《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与县域职业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策略研究》 附件材料(二) 1、 调查问卷(初中卷) 2、 调查问卷(职高卷) 3、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
过程性材料(课题研究各种原稿)立项申请书,开题报告、实施方案、阶段性研究计划、中期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课题组成员职责、课题组成员调整报告、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数据统计、研究论文等原稿、问卷调查照片、开题仪式、中期研讨和总结、结题会议等照片。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篇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叶圣陶先生有关指导预习的论述。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就成了由教师指导预习方法、提示预习项目、订正或补充学生的预习成绩,学生们报告各自的预习成绩、讨论彼此的预习成绩这两方面的工作有次序、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里面,教师是预习的指导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主持者;学生是预习的实行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预习”展开。叶氏认为,“惟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4、心理学观点。 “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 、主要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刘良华《自学成材还是听讲成材》 3、中央教科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刘春生《作业的革命》 5、《小学语文教学课型》 吉林大学出版社 欧阳芬、彭隆总主编 6、《魏书生谈教学》 河海大学出版社 魏书生著 7、《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陶行知著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篇三:课题研究的理论yu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未来发展,造就和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作为理论基石。以胜任特征理论、实践智力理论、关键能力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以目标教学理论作为操作载体,基于岗位能力要求创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一)胜任特征理论 胜任特征理论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他认为胜任特征是与工作、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它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他同时指出,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总体测试的方法,转而衡量那些对人在某一特定工作中的绩效表现有直接影响的特征。绩优者表现出好的判断力、能察觉出问题并采取行动、设定挑战性目标与采取相关行为,有别于态度、技能熟练度以及经验等。这些特征指的是个人具有的可区别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可由实证而得的,不易造假也不易模仿的特征。McClelland也由于在资质领域内的卓越成就被称之为资质模型之父。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Spencerjr, LM,Spencer SM,1993)对胜任特征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即胜任特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一一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胜任特征模型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在学者们对胜任特征进行研究的同时,一些管理咨询公司或者企业的研究小组在胜任特征进行研究后,也提出了他们的观点。比如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HAY的研究小组提出,胜任特征是在既定的工作、任务、组织或文化中区分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它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或很好地完成某项任务,驱使一个人产生优秀表现的个人特征。每一胜任特征都与鉴定基础特征的“行为表现”相连接。德勤咨询公司认为,胜任特征是使一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绩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包括两个层面:核心特征(专业技能)与一般特征(通用)。其中核心特征根据从事的岗位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特征指在所有岗位上要取得成功所应具有的胜任特征。在员工的职业发展中,只有其相应的特征得到了发展,才能不断的得到提升。 (二)关键能力理论 关键能力理论是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滕斯最早提出的,他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对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关键能力是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或缺的能力,具体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和可迁移性。所谓普遍性具体体现在任何人经过锻炼都可形成这种能力,且能在任何情况发挥其作用,非专业性主要指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关,不会随着专业或职业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应用者专业或职业发生变化时,这种能力依然存在。可迁移性主要体现在即使应用者的专业或职业改变,这种能力也不会消退,因为他可以使应用者在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关键能力”一词在德语中有“钥匙”的含义,取义像钥匙一样可以开启任何一扇大门的能力。德国教育界认为,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必须习得两种能力,首先是专业能力,即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也就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其次是关键能力,这种能力也称作是跨专业能力,对能力应用者的实际工作开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德国教育界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培养:一是人格特质,具体包括独立性、批判性、专注性等;二是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能力形成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是一种建立、发展良好社会关系的能力,具体包括团队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等;三是方法能力,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的方式和程序,主要包括利用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独立工作的能力。四是知识应用能力,即利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长期形成的专业素养,在参与复杂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起,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发表了《为掌握而学》、《掌握学习理论导言》等论文和专著,阐述有关掌握学习教学的理论。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布鲁姆认为,大多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正态分布性质而推断他们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呈正太分布(良好、中间状态、不及格和勉强及格人数各占1/3),是不可靠的。他认为如果学生的能力倾向呈正态分布,而教学和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和需要,那么大多生都能掌握这门学科,即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通过该学科各单元规定的80%-90%的测验题目,达到优良成绩。布鲁姆的研究证实,能力倾向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接近于零。一般在一个班级中,只有5%-10%左右的学生不能达到优良成绩。他认为,当教学处于最理想状态时,能力不过是学生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而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如果我们的教学富有成效的话,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布应该是与正态分布完全不同的偏态分布。通过研究,布鲁姆认为,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的教育都面临着系统的深刻变革。它已不再满足于选择和培养少数优秀人才,而要求大力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大军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四)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该理论经不断充实完善,按加德纳的说法,每个人的智能都是由10种互相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多种能力组合而成。包含如下10种:(1)数学智力(2)空间智力 (3)语言智力(4)自然智力(5)音乐智力(6)身体运动智力(7)存在智力(8)人际交流智力(9)个人内在智力(10)情感智力。根据该理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这10种智力,而这10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不存在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不同的个体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智商低的人不一定笨,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倡生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学生发展的潜能。教学中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相关文章:您当前所在位置:
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为大家介绍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相关论文,具体内容请查看全文。
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五年来,我国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理论尚未廓清,对诸如&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哪个方向转变&以及&怎么转变&等问题,尚待探究。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对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往往只从经济学的一般认识入手,只从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入手,片面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即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但是,离开对经济时代变化大趋势的根本认识,就会本末倒置,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难免事倍功半。
经济发展方式,或称财富增长方式,是由所处经济时代的特点决定的。一个时代有与其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驱动力是土地和体力劳动者,谁拥有的土地越多,谁拥有的劳动力越多,谁就越有财富。土地是&第一资源&,劳动力是&第一资本&,简单的体力劳动是&第一劳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驱动力是资本和机器。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劳动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形式。工厂越大机器越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高,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工业经济时代,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是&第一资源&,机器设备和货币资本等传统资本是&第一资本&,复杂体力劳动是&第一劳动&。
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相应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成为&第一资源&,知识资本成为&第一资本&,创新劳动成为&第一劳动&。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时代进化,即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化到知识经济时代引发的问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如果仍沿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逐步降低,经济发展的质量就会逐步变坏,经济发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顺应时代潮流就能兴旺,背逆时代潮流必定衰败。物竞天择,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和知识资源,到底谁是&第一资源&;二是机器设备及货币资本等传统资本和知识资本,到底谁是&第一资本&;三是复杂体力劳动和创新劳动,到底谁是&第一劳动&。这些问题不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奏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人为举措,而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应对时代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二、探析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机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向哪个方向转变的问题。
一般理解为,由传统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发展方式转化,要用现代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发展方式。于是,把资本、劳动密集型、政府驱动型、外需拉动型、投资驱动型、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等发展方式归入传统的发展方式,而把技术密集型、市场导向型、内需驱动型、消费驱动型、内涵集约型等发展方式列为现代的发展方式。这种从事物表象上简单分类的做法,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是为了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第一资源&,以知识资本为&第一资本&,以创新劳动为&第一劳动&的基础上。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取向。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当世界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原来的那套财富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一些经济现象已经无法解释了。当今世界拥有最多财富的人不再是资本大亨,而是像比尔&盖茨那样一批&知识的宠儿&,他们对推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几十年前说过:&我们迄今还不十分清楚,知识是怎样作为经济资源发生作用的。我们只能说,我们需要这种理论,但它完全不同于所有现存的经济理论&&&要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向哪个方向转变的难题,必须首先弄清楚知识是怎样推动经济发展的。
1.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任何经济发展方式的确立,都必须从劳动这个理论元点出发。
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
人的体力是有限的。随着劳动资料的发展,出现了代替人力的畜力、风力、水力,后来是蒸汽机的机械力以及电动机的电力。凡是以人的体力以及代替人力的力量从事的劳动,称谓&泛体力劳动&。人的智力的替代力量也正在出现,例如计算机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智力。凡是以人的智力以及代替人智力的力量所从事的劳动,称谓&泛智力劳动&。
两种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随着代替人力力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当社会只有人力、畜力、风力、水力,劳动能创造的价值较小,社会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缓慢。这个时代,就是农业经济时代。当社会出现代替人力的机械力和电力,劳动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社会财富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这个时代,就是工业经济时代。
&泛智力劳动&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劳动。
&泛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比&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得多。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时间的多少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商品价值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价值的大小体现在知识含量的高低上。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劳动时间的差异是有限的,因此,&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知识量的差异几乎是无限的,因此,&泛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几乎是无限的。无限的价值必定远远大于有限的价值。这种超出一般价值的价值,称谓&增盈价值&。
&泛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是,投入一次劳动,获得一次价值;不投入劳动就不创造价值。&泛智力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投入一次劳动,在获得一次价值之后,还可能获得新的价值。专利是&泛智力劳动&的成果,专利的拥有者在自己使用专利时即创造了价值。当专利拥有者转让专利使用权后,并没有新的劳动投入,却能获得报酬,创造出新的价值。&增盈价值&就是多次价值的积累。
以&泛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业经济,是以数量扩张型和粗放速度型为主体的经济,其增长潜力有限;以&泛智力劳动&为主的知识经济是以质量提高型和高度集约型为主体的新型经济,其增长潜力无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重视和倡导&泛智力劳动&,用&泛智力劳动&逐步替代&泛体力劳动&,同时,在劳动结构中,逐步加大&泛智力劳动&的比例。
2.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资源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泛体力劳动&或称创新劳动依靠的是知识资源。
知识资源是指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可以反复利用的、可以带来财富增长的、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源总称。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知识仓库&,企业员工的&知识仓库&汇集成企业的&知识仓库&;一个群体,大到国家的成员的&知识仓库&汇集成群体或国家的&知识仓库&。
知识资源就是无数个体生命&知识仓库&的集成。
我们说的&知识仓库&并非指贮存图书和资料的图书馆,也不是存放图纸、文件、音像资料的档案馆,而是特指存贮隐形知识的人脑。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图书馆和档案馆是贮存显性知识的场所,贮存不了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必须有效转化为隐性知识,并通过&知识仓库&的加工升华才能成为创新的有用知识,成为创新的坚固基础。因此,图书馆就是图书馆,档案馆就是档案馆,它们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仓库&。对于创新来讲,有用的是人脑中的隐性知识而非图书馆中的显性知识。图书馆再大,贮存的图书再多,在未转化为隐性知识之前,对于创新来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生命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感知和感悟,来源于对事物的各种纷繁复杂现象的认知,对事物特征和变化的认知,以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自我判断和积累。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的认知、技能和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
知识仓库具有极其独特的特点:
(1)容量很大,潜力无穷。只要主观上愿意接受隐性知识,&知识仓库&可以做到&来者不拒&,有多少接受多少。这么大容量的&知识仓库&,可以不上锁,不用保安看守,谁也偷不去,谁也拿不走,一旦&入库&,终生拥有。
(2)管理无序,难以度量。一个人到底储存了多少隐性知识,根本无法度量。人的&知识仓库&无法像实物仓库那样,进库有登记,出库有记载,库存有账薄,存量多少一目了然。人的&知识仓库&库存量可以有个大致的估量。人的&知识仓库&完全处于自然的无控无序的状态。
(3)有增无减,越用越多。&知识仓库&不同于实物仓库。实物仓库的实物一旦使用,库存就会减少,使用的越多,库存减少的就越快。&知识仓库&的隐性知识一经使用,不仅库存不会减少,反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对事物获得了新的、深入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库存将有可能增加。&知识仓库&是越用越多,越用越好用。
(4)多重功能,贵在创新。&知识仓库&对于任何人都是有用的,从事&泛体力劳动&的人也要靠贮存和积累的技能类和经验类隐性知识处理劳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事&泛智力劳动&的人不仅要用贮存和积累的技能类和经验类隐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贮存和积累的认知类隐性知识,依靠专业性的认知类隐性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加工,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实现创新的目标。&知识仓库&中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就越能敏锐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也就越能开辟出可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新领域来;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通过自由联想获得新办法、新主意、新观念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就越能有效地选择适合于自己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学科或领域;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思路越宽广,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能使创新发现得以深化,使创造性成果得以升华。
自然资源的作用尽人皆知,于是人们在疯狂地掠到自然资源。知识资源的作用由于其隐蔽性、不可知性而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知识经济先知先觉的国家和企业,都在拼命占有、大肆掠夺知识资源。
资料介绍,美国微软公司的总资产达到3100亿美元,全世界雇员人数近91000人,目前在6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尽管如此,微软公司仍然是一家没有高大厂房,没有庞大机器设备,没有大型运输机械的企业。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办公大楼及办公用俱。微软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努力不让最优秀的人才&漏网&。比尔&盖茨曾坦言:&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也许,这就是微软成功的秘诀所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高度重视知识资源,充分发挥知识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由主要依赖具有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转变为主要依赖具有丰富性的知识资源发展经济。
经济学理论最新更新
论文最新更新
论文关联导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法基础理论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