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来比去造句,感觉还是注册英国公司好一点

来真的!100位海归回国真实薪资大公开!!!
新一轮的毕业季
因此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又摆在大家面前
回国 or 留在海外
知乎上有两个一直争论不下的提问
出国留学,生活工作过的人回国的理由有哪些?
出国留学的人不回国的理由有哪些?
如果你还在因为要不要回国而感到迷惑
主页君建议你看一下
看完之后你会变得
更!迷!惑!
Just kidding~
大家纠结回不回国的众多因素中
薪资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据调查显示
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
近七成的海归的月薪低于自己的期望值
好像一谈到海归回国,就是在说“低薪”
100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区海归真实爆料
留学生回国后的真实薪资其实是这样的
小触精选了部分真实海归薪资
供大家吃瓜
10位美国海归真实薪资
01,美硕,魔都,学校排名前50,税前10k。想知道那些说金融20k的到底进的是哪,跟我一块儿毕业的小伙伴也没这么高啊。
02,美本日硕,拿了上海和香港的offer,上海税前月薪20k,香港30k,都拒了,还是喜欢京东....
03,美硕好歹算个综合top前50,南京,ee转金融,本科985,现在交双一流。回国3年,月薪1万多,不加年终奖....别bb回国,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04,广州,高中初中香港国际学校美高那种,大学美国本科top50,月薪11k。
05,有时候想想真不知道怎么说,美国中餐馆打工一周双休都有3500刀,也就是人民币2万多。
06,美本硕,在美国留学9年,回国第一年3线城市,常州金坛区,14k/月。
07,呆过的公司的新入职小姐姐,美本文理学院,北京税前3万5。
08,美国4年回国1年,坐标沈阳,我回来之后找了小半年才找到一个7.6k的。
09,留美top50,国内一年,HR税前10k,心塞。
10,美本日硕,之前在北京科研机构事业编,到手6k-7k,现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
12位英国海归真实薪资
01,上海去年英硕传媒刚回国第一份工作6.5k,次年9月第二份工作10k,入不敷出。
02,工作即将一年整,英国本科学的是会计金融,帝都做外企财物分析,刚入职月薪税前5.5k,工作半年后加薪到7k,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共估计10万....就真的很普通了。
03,英国7年土木本硕,回国7年,二线城市自己找的工作,年薪50,房地产行业。(这个50,是原文之中的50,究竟后面有米有万,咱也不清楚)
04,其实很多不一定看月薪,我一朋友国内南开本科,毕业去英国读研回深圳,在证券工作一年后月薪税后一万吧,但是做项目的年底分红50多万,我现在土澳工作本以为自己薪资也不低了,一对比瑟瑟发抖,想回国工作了。
05,国本英国硕士,回国在四大的二线所趴着,当时起薪7k多,每年涨30%,就这样吧。
06,十八线,英硕,工作一年半税前8k,另外想说工资不能限于月薪,毕竟单位不同薪资结构不同,有些单位的年终奖非常诱人,而我....
07,,英国硕士,毕业工作3年,工程单位,月薪2.5万年底绩效好的话,一年40万+。
08,人大本科,英国留学回来,北京税后1万加各种福利。
09,英国两年电气,回国第三个月工资拿到手的工资5000,住房和吃饭公司包了,平时福利也多,哎感觉学电就是求稳,一辈子赚不了什么钱。
10,英国4年回国一年,目前在菊厂,税后工资14k。
11,世界前20学校研究生毕业,英国留学,本科金融,研究生business,坐标浙江,月薪3k...............CFA 1 Pass
忘记说了,我妈妈好朋友的孩子,本科复旦,研究生博士剑桥,读的还是环境工程,回上海后,近了外企,入职38k每月,一年多后50k每月,海归也和海归不一样的,优秀的人咋都挣得多,不优秀的出国了也没用。
4位加拿大海归真实薪资
01,加拿大6年,坐标上海,刚回国,收到offer,税前11k,加提成。
02,成都,IT外企,加拿大毕业两年回的,IT月薪1.2万。
03,坐标枫叶国,本科毕业3年,年薪50万,看评论真的快断了我明年回国的念头。(还没回...)
04,二线省会私企,电力设计院,加拿大本科土建专业,公司平均3k月薪加3k预支奖金加16/小时加班费,项目奖金季度结算,按土建电气,水工,热控,机务,配比X工时,有注册证书的吗,单独再加。
7位澳洲海归真实薪资
01,呵呵....难得留言还是如此伤心的话题,澳洲8年回国5年,坐标南京月薪4000。
02,澳洲,帝都,6月回的国,教育行业,7k,本来学的金融,之前也做的金融,回国厌了金融想图个工作好心情就转了行,然而...
03,看行业吧,金融的话,土澳留学,上海入职一年12k。
04,土澳5年商科master,回国广州某商业地产开发国企,13薪到手月均6.5k左右,算上补贴10k出头,这个月跳槽去了某个外资乙方,佣金部分不确定能有多少,但底薪税前7k。
05,室友:AI985本科,澳洲博士,英国博士后,即将回国,年薪90万,税后60+膜拜大神。
05,5年前985本科毕业时年薪税后30万,郑州,现在悉尼大学读博士毕业年薪20万。
06,澳洲硕士,一线城市,第一年工作,企业财务到手7000+,朋友香港硕士,marketing,到手8000+。
07,澳硕会计专业,国内在二线城市外企做了半年税前5k,现在帝都税前1万,感觉遇到好领导好同事比工资重要。
8位其他地区海归真实薪资
01,海归硕士也要看本科学校的,but这不代表你本科学校很差还没出国工资高的不行。没去工作之前offer是二线城市,年薪20万,海归硕士。
02,这个看个人能力吧,不要以为是个海归就一定能拿多高的薪水,坐标深圳,之前公司的一个同事,海归硕士税前5.5k。
03,我觉得是这样的,有的人喜欢稳定,公司好一点工资少一点,有的人喜欢闯荡,所以可能工作说上去挺不稳定,但是挣钱多,所以我觉得还是没什么可比性吧,发挥所长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好,不要太介意这些,比来比去还是自己舒坦一点。(来自一个海归闲鱼的说法)
04,看到你们的回复,还蛮庆幸自己没回内地留在香港。做市场调查加咨询,年薪32.5万,月薪两万多酱紫,月租6000,剩下的钱花一花、存一存感觉自己生后还算挺幸福的。
05,港硕,毕业第一份工作在港,15k税前,属于平均偏低的水平,三年后回国年薪超过香港,金融业。
06,我本科毕业的时候,7.5万刀的税前年薪加提成和将近,税后9万刀,现在要回国的话,年薪没有70万以上是不考虑的。
07,说说我身边的海归圈子,都是刚毕业入职的,朋友在小券商投行,月薪7k,年终看业绩,男票交易员,月薪7k年终看业绩,同学度娘hr,月薪6k,另一同学小银行甲方,月薪20k,本人外企小数据员,月薪13k,所以说找工作这个事情,见仁见智吧,感觉还是看能力和关系。
08,对不起,我啃老了,跟着老妈干,给老妈当助理,说好先一年给10万。
主页君看完只想说:有的人留学归来是真的海归,而有的人却变成了海带。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海归回国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呢?
此前有份关于海归薪资的报告提到: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归的月薪低于自己的期望值。
近5成海归薪资低于6K
这两个人说出了内情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能到海外留学的人都是人中龙凤,回国后一定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下面这则报告绝对让你大跌眼睛。
前阵子发布的一份《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海归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
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分析,海归工资低、对工作不满意主要是因为回国的海归越来越多,他们的稀缺性已经没有了。
某国内公司高管
讲实际的内容吧。我的前任秘书,英国硕士毕业,家里托关系进我公司,总经理找我面谈以后分给我做秘书了。
此人工作能力一般,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负责精神,就英文水平和做PPT的水平还过得去,每天都觉得自己屈才长吁短叹的。
而且工作态度很差,跟我直接下属闹了不少矛盾。搞得我完全只能把她老人家供起来。CEO的关系啊……
后来公司新来一个文员,配合了一次就觉得人很好,我当即和人事及文员的老板报告要求换人。
这个女孩子也是国外硕士毕业回来的,我用得非常满意,她敬业,专心,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的。而且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也没有怨言。
我欣赏的是这些素质,这比她的硕士背景对我来说重要得多得多,就算没有这个留学硕士学历,我的满意度一样高。
公司雇佣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让他/她做工作,把工作做好是公司雇佣他的目标,如果说公司关心他/她的教育背景,也不过是为了识别能否达到上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海外留学生
我觉得海归在就业方面没优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归太多,学生的学历及能力层次是也是多样化的。
多年前的美国留学生更多的是精英化留学,而现在更朝着大众化发展的趋势蔓延,海归光环被极大的削弱。
另外,国内教育质量和本土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海归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
容易错过企业校招季
缺乏相关工作经历
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
国内HR只认名校
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
联系我们:
● ● ● ● ●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100位海归爆料回国后真实薪资待遇!七成低于期望值!100位海归爆料回国后真实薪资待遇!七成低于期望值!观点百家号来源:由DreambigCareer整理自网络下周基本final结束了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毕业季因此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又摆在大家面前回国 or 留在海外知乎上有两个一直争论不下的提问出国留学,生活工作过的人回国的理由有哪些?出国留学的人不回国的理由有哪些?如果你还在因为要不要回国而感到迷惑主页君建议你看一下看完之后你会变得更!迷!惑!Just kidding~大家纠结回不回国的众多因素中薪资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据调查显示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归的月薪低于自己的期望值好像一谈到海归回国,就是在说“低薪”100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区海归真实爆料留学生回国后的真实薪资其实是这样的主页君精选了部分真实海归薪资供大家吃瓜以下来自微博@办公室吐槽君 0110位美国海归真实薪资01,美硕,魔都,学校排名前50,税前10k。想知道那些说金融20k的到底进的是哪,跟我一块儿毕业的小伙伴也没这么高啊。02,美本日硕,拿了上海和香港的offer,上海税前月薪20k,香港30k,都拒了,还是喜欢京东....03,美硕好歹算个综合top前50,南京,ee转金融,本科985,现在交双一流。回国3年,月薪1万多,不加年终奖....别bb回国,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04,广州,高中初中香港国际学校美高那种,大学美国本科top50,月薪11k。05,有时候想想真不知道怎么说,美国中餐馆打工一周双休都有3500刀,也就是人民币2万多。06,美本硕,在美国留学9年,回国第一年3线城市,常州金坛区,14k/月。07,呆过的公司的新入职小姐姐,美本文理学院,北京税前3万5。08,美国4年回国1年,坐标沈阳,我回来之后找了小半年才找到一个7.6k的。09,留美top50,国内一年,HR税前10k,心塞。10,美本日硕,之前在北京科研机构事业编,到手6k-7k,现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0212位英国海归真实薪资01,上海去年英硕传媒刚回国第一份工作6.5k,次年9月第二份工作10k,入不敷出。02,工作即将一年整,英国本科学的是会计金融,帝都做外企财物分析,刚入职月薪税前5.5k,工作半年后加薪到7k,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共估计10万....就真的很普通了。03,英国7年土木本硕,回国7年,二线城市自己找的工作,年薪50,房地产行业。(这个50,是原文之中的50,究竟后面有米有万,咱也不清楚)04,其实很多不一定看月薪,我一朋友国内南开本科,毕业去英国读研回深圳,在证券工作一年后月薪税后一万吧,但是做项目的年底分红50多万,我现在土澳工作本以为自己薪资也不低了,一对比瑟瑟发抖,想回国工作了。05,国本英国硕士,回国在四大的二线所趴着,当时起薪7k多,每年涨30%,就这样吧。06,十八线,英硕,工作一年半税前8k,另外想说工资不能限于月薪,毕竟单位不同薪资结构不同,有些单位的年终奖非常诱人,而我....07,,英国硕士,毕业工作3年,工程单位,月薪2.5万年底绩效好的话,一年40万+。08,人大本科,英国留学回来,北京税后1万加各种福利。09,英国两年电气,回国第三个月工资拿到手的工资5000,住房和吃饭公司包了,平时福利也多,哎感觉学电就是求稳,一辈子赚不了什么钱。10,英国4年回国一年,目前在菊厂,税后工资14k。11,世界前20学校研究生毕业,英国留学,本科金融,研究生business,坐标浙江,月薪3k...............CFA 1 Pass忘记说了,我妈妈好朋友的孩子,本科复旦,研究生博士剑桥,读的还是环境工程,回上海后,近了外企,入职38k每月,一年多后50k每月,海归也和海归不一样的,优秀的人咋都挣得多,不优秀的出国了也没用。034位加拿大海归真实薪资01,加拿大6年,坐标上海,刚回国,收到offer,税前11k,加提成。02,成都,IT外企,加拿大毕业两年回的,IT月薪1.2万。03,坐标枫叶国,本科毕业3年,年薪50万,看评论真的快断了我明年回国的念头。(还没回...)04,二线省会私企,电力设计院,加拿大本科土建专业,公司平均3k月薪加3k预支奖金加16/小时加班费,项目奖金季度结算,按土建电气,水工,热控,机务,配比X工时,有注册证书的吗,单独再加。047位澳洲海归真实薪资01,呵呵....难得留言还是如此伤心的话题,澳洲8年回国5年,坐标南京月薪4000。02,澳洲,帝都,6月回的国,教育行业,7k,本来学的金融,之前也做的金融,回国厌了金融想图个工作好心情就转了行,然而...03,看行业吧,金融的话,土澳留学,上海入职一年12k。04,土澳5年商科master,回国广州某商业地产开发国企,13薪到手月均6.5k左右,算上补贴10k出头,这个月跳槽去了某个外资乙方,佣金部分不确定能有多少,但底薪税前7k。05,室友:AI985本科,澳洲博士,英国博士后,即将回国,年薪90万,税后60+膜拜大神。05,5年前985本科毕业时年薪税后30万,郑州,现在悉尼大学读博士毕业年薪20万。06,澳洲硕士,一线城市,第一年工作,企业财务到手7000+,朋友香港硕士,marketing,到手8000+。07,澳硕会计专业,国内在二线城市外企做了半年税前5k,现在帝都税前1万,感觉遇到好领导好同事比工资重要。058位其他地区海归真实薪资01,海归硕士也要看本科学校的,but这不代表你本科学校很差还没出国工资高的不行。没去工作之前offer是二线城市,年薪20万,海归硕士。02,这个看个人能力吧,不要以为是个海归就一定能拿多高的薪水,坐标深圳,之前公司的一个同事,海归硕士税前5.5k。03,我觉得是这样的,有的人喜欢稳定,公司好一点工资少一点,有的人喜欢闯荡,所以可能工作说上去挺不稳定,但是挣钱多,所以我觉得还是没什么可比性吧,发挥所长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好,不要太介意这些,比来比去还是自己舒坦一点。(来自一个海归闲鱼的说法)04,看到你们的回复,还蛮庆幸自己没回内地留在香港。做市场调查加咨询,年薪32.5万,月薪两万多酱紫,月租6000,剩下的钱花一花、存一存感觉自己生后还算挺幸福的。05,港硕,毕业第一份工作在港,15k税前,属于平均偏低的水平,三年后回国年薪超过香港,金融业。06,我本科毕业的时候,7.5万刀的税前年薪加提成和将近,税后9万刀,现在要回国的话,年薪没有70万以上是不考虑的。07,说说我身边的海归圈子,都是刚毕业入职的,朋友在小券商投行,月薪7k,年终看业绩,男票交易员,月薪7k年终看业绩,同学度娘hr,月薪6k,另一同学小银行甲方,月薪20k,本人外企小数据员,月薪13k,所以说找工作这个事情,见仁见智吧,感觉还是看能力和关系。08,对不起,我啃老了,跟着老妈干,给老妈当助理,说好先一年给10万。主页君看完只想说:有的人留学归来是真的海归,而有的人却变成了海带。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海归回国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呢?此前有份关于海归薪资的报告提到: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归的月薪低于自己的期望值。06近5成海归薪资低于6K这两个人说出了内情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能到海外留学的人都是人中龙凤,回国后一定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下面这则报告绝对让你大跌眼睛。前阵子发布的一份《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海归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分析,海归工资低、对工作不满意主要是因为回国的海归越来越多,他们的稀缺性已经没有了。某国内公司高管讲实际的内容吧。我的前任秘书,英国硕士毕业,家里托关系进我公司,总经理找我面谈以后分给我做秘书了。此人工作能力一般,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负责精神,就英文水平和做PPT的水平还过得去,每天都觉得自己屈才长吁短叹的。而且工作态度很差,跟我直接下属闹了不少矛盾。搞得我完全只能把她老人家供起来。CEO的关系啊……后来公司新来一个文员,配合了一次就觉得人很好,我当即和人事及文员的老板报告要求换人。这个女孩子也是国外硕士毕业回来的,我用得非常满意,她敬业,专心,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的。而且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也没有怨言。我欣赏的是这些素质,这比她的硕士背景对我来说重要得多得多,就算没有这个留学硕士学历,我的满意度一样高。公司雇佣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让他/她做工作,把工作做好是公司雇佣他的目标,如果说公司关心他/她的教育背景,也不过是为了识别能否达到上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海外留学生我觉得海归在就业方面没优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归太多,学生的学历及能力层次是也是多样化的。多年前的美国留学生更多的是精英化留学,而现在更朝着大众化发展的趋势蔓延,海归光环被极大的削弱。另外,国内教育质量和本土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海归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容易错过企业校招季缺乏相关工作经历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国内HR只认名校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海归有海外学习背景,而本土人才熟悉国内行情,二者各有优势和劣势。企业招聘时都会考察其商业头脑、团队合作、创新胆魄和思维、学习、执行能力,以及人格的成熟度,这无关乎于求职者的身份。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观点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EMBA群体,超越精神世界广深高速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p&公元前15世纪,大约是中国的殷商王朝前期。埃及发生了一次民族运动,土著埃及人赶走了当时统治埃及的闪族人王朝。&/p&&p&其中有一批闪族人跑到地中海东岸,现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境内。&/p&&p&&b&公元前1385年,他们建立了一个国家。&/b&&/p&&p&国家建成后,知识阶级开始追溯民族历史、追封先贤,并且写了很多神谕以证实这个国家的合法性。&/p&&p&他们把自己的历史追溯到宇宙起源、上帝造人,把自己的先祖追溯到这个地方的英雄名人,把建国功臣摩西尊为先知。&/p&&p&这个过程很常见吧,所有国家都这样造过历史。中国造历史的时间太早,已经不可考证了,日本造历史的时间比较晚,怎么造出来的有一条清晰的思考轨迹,可以参考。&/p&&p&公元前586年,万恶的巴比伦攻陷这个国家,把知识分子、工匠、祭司都劫持到巴比伦。这是&b&犹太人的靖康之变。&/b&&/p&&p&公元前539年,波斯攻陷巴比伦,又把这些人劫到波斯。其中一些人受到重用,继续从事文书工作。&/p&&p&这些亡国奴非常哀痛,日夜思念故国。他们担心无法复国,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会从此流失,于是开始&b&整理编撰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律法风俗、列王故事、英雄人物、诗歌、名家名篇……&/b&&/p&&p&同一时期,孔子在中国也做着同样的工作。也是为了追悼一个逝去的王朝。在希腊,毕达哥拉斯引领风潮,苏格拉底即将诞生。《旧约》的产生,是先秦人类文明突进的一部分。&/p&&p&事实证明,这些犹太人的担心很有道理。他们过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复国。&/p&&p&&b&犹太移民抱着这本书散落各地,这就是《旧约》&/b&。&/p&&p&因为作者们把对故土的执念用力注射进《旧约》,这本书充满了南宋式的怨念和絮叨,负能量满溢。&/p&&p&&b&这本书的优点,&/b&是用文字记录了非常古老的民间传说,后来以宗教的名义小心保存,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p&&p&&b&这本书的缺点&/b&,是成书比较仓促,缺乏编辑整合,字里行间充满了复制粘贴痕迹。&/p&&br&&p&500年后,犹太遗民飘散在中东、地中海各地。他们已经认识到,武装复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p&&p&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他们分成了好几派。&/p&&p&有人说应该死守传统,穿汉服、学国学、恪守周礼(旧约),崖山以后无中华!&/p&&p&还有人说,你们知道《旧约》法条是哪一年写的吗?已经过了1000年好吗?铁器已经普遍使用了,生产力水平大不一样了好吗?民族关系也不一样了,我们走到哪都是矮檐下,加强和其他民族的交流不行吗?&/p&&p&这里面,有个充满爱心、长相英俊、人缘好、重视民族大融合的人,叫耶稣。&/p&&p&&b&耶稣提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王土是在天上,我们不反对执政挡,我们放弃复国运动;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大家都是兄弟姐妹,要相爱。&/b&&/p&&p&&b&耶稣还说,《旧约》律法不要遵守了,有罪我一个人担着,我爸是名字不能说的那个人,我担的起。&/b&&/p&&p&醍醐灌顶啊!&/p&&p&跟随他的犹太人觉得自己被解脱了,因为犹太律法真的很复杂、很难遵守。&/p&&p&他们也不用自行种族隔绝了,也不用为贫困的生活不开心。最重要的是大爱,和上天堂嘛!&/p&&p&其他民族听说有个大爱上天堂的教团,纷纷跑来,要和名字不能说的那个人的儿子当兄弟姐妹。&/p&&p&后来,坚持传统的那群人就是犹太教,耶稣手下革新派的人就是天主教。&/p&&p&不幸的是,执政当局仍然处决了耶稣。大家都说,他果然担了所有的罪,真是大好人,&b&我们要永远纪念他。&/b&&/p&&p&&b&他们把各地记载耶稣事迹的文章收集起来,又收了一些教团领袖的书信、文章,出了本书。叫《新约》。&/b&&/p&&p&&b&这本书的优点,&/b&是同情劳动人民,强调精神力量,在残酷的古代生活中给人希望。&/p&&p&&b&这本书的缺点,&/b&是作者来源纷杂,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故事线索混乱,神学思想不能统一。&/p&&br&&p&&b&新旧约都有同样的问题&/b&:手抄本出错太多,版本之间差异太大,翻译后歧义太多,无法支援原教旨主义者的精神需要。(所以由这本书衍生出的三大教派,根本不应该搞原教旨主义)&/p&&br&&p&至于耶稣是神又是人、异教徒下地狱、救赎的100种方法、圣战、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一切乱七八糟的,都是后人的发散思维。这两本书本身,就是这样而已。&/p&&br&&p&稍微提一下&b&新教&/b&。可能有人会吃惊,圣经内容对于天主教并没有那么重要。&/p&&p&在中世纪天主教里,圣经是一个法器,不是用来读的,是供着拜的。当然现在受新教影响也有所变化,毕竟宗教改革有段时间了,马丁路德和努尔哈赤是一个时代的人。&/p&&p&自耶稣开始,天主教的工作重点就在于扩大组织,而不是传达什么精确无误的信息。还是举个例子,近代很多革命者没读过《资本论》,他们只接受过《资本论》的传教……就是这个意思。&/p&&p&耶稣去世后,他的弟子们继续扩大组织,周游列国、游说国君,最终把天主教扩大到整个西方世界,还达成“教权大于王权”成就。如果你不是特别幼稚,应该能像想到这么大的权力结构不是空谈理想能掌握好的。那本书已经被放到一边,平时的宗教仪式、道德塑造、行政事务,都靠神父们一张嘴说。而神父们直接受教廷领导,组织结构扎实严密。&/p&&p&时间长了,这个系统就变油了,到了马丁路德时代,整个体系世俗地让人忍无可忍,具备了一切官僚系统的毛病,比如人浮于事、上层腐败、乱收税、教皇想一出是一出等。&/p&&p&&b&马丁路德提倡的宗教改革,不是改圣经,相反,是托古改制,抬高经书的地位打击宗教组织&/b&。新教就是打破一个教廷的霸权,每个识字的人都能自己阅读理解圣经,然后找个地方传教。如果你演讲能力出众,能集合起一群跟随者,你就可以掌握那些人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影响世俗世界。&/p&&p&&b&新教的优点:&/b&在一定历史时期反对权威,反帝反封建,是进步的。因为他有去组织化的思想内核,所以大部分教派比较亲民,接地气。&/p&&p&&b&新教的缺点:&/b&没有认证系统、没有质量管控,教派林立良莠不齐。&/p&&br&新教“忠于原著”是不是好事呢?这真不好评价。问题在于,如果梵蒂冈对圣经没有最终解释权,那谁有呢?隔壁老王吗?老王在哲学上有什么建树吗?他是不是坏人呢?我觉得朴槿惠大统领的闺蜜看上去也不是坏人。&br&因为梵蒂冈太有组织性、看上去太可怕了,教外大众对他有戒心,也容易成为靶子,梵蒂冈就是宗教界的麦当劳。然而实际上,我们吃下去的垃圾食品常常来源于路边小作坊,一个个小蚂蚁一样的组织,更容易渗透进社会。&br&&br&&p&-------------------------------------------------&/p&&p&&b&第二问:如何入门学圣经&/b&。&/p&&p&有两种学法:作为信徒的学,作为古文化爱好者的学。&/p&&p&要当信徒,听别人讲就可以,千万别自己看圣经。看懂了就很难信了。&/p&&p&要当古文化爱好者,耶鲁大学公开课有新旧约综述,是个很好的导论。思维难度是一般讲经的三倍,但低于一般社会科学大一课程。&/p&&p&英语还可以的话,再抱着剑桥圣经注疏慢慢看就行了。&/p&&p&很多人对圣经好奇,就自己硬着头皮一个字一个字读,这样是不行的。就好比一个人不懂中文,自己看不加注释的英文版《诗经》,而且读的还是《大雅》。古代文书翻译成外文以后,会突然变得非常浅显,因为直接翻译了现代文嘛,但是古代文书的价值都流失了。&/p&&p&还是用《诗经》来说,“候人矣兮”翻译成外文,又不加注释的话还能看吗?诗不诗文不文,毫无美感,故事的厚度都没有了。&/p&&p&我们读的并不是那个故事,而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什么当时的人会那样想,有什么前因后果。如果有神话色彩,乐趣在于这是怎样的神话母本,来自什么现实原型,和周边民族的神话怎么比对……&/p&&p&作为一本古书,只读圣经的故事和教条就把这件事做没意思了。其实它像《竹书纪年》一样猎奇,像《尚书》一样晦涩,像美索不达米亚一座古碑一样信息量丰富。去探究里面的秘密,就算带着坏心思也很有趣的。&/p&&br&&br&最后解释一下为什么有很多人文学大牛信教,他们其实信的是哲学家和神学家对圣经的诠释。&br&用佛教来比喻,中国最流行的佛教宗派,是净土宗和禅宗——两个非常不一样的东西。信净土宗的,和研究禅宗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虽然名义上都是佛教,但是这两种人的精神生活没有相似的地方。&br&整天大喊“神的独子”、“神的独子”那些人,和整天喊“阿弥陀佛”的人没什么区别。&br&古代的禅宗大拿,如果生在欧洲就会信仰新柏拉图主义,也就是基督教灵肉分离以后灵性的那一部分,追求高于物质世界的至善至美。&br&像佛教、基督教这种涵盖了整个社会各个层次、发展了上下几千年的大名目,里面一定是会分阶的。并不是大家都是基督徒,就都一样。&br&像中华田园传教那种,知道几个词就衍生出一篇一篇自我陶醉的大文章,各种脱离实际的高调,那肯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知道的基督教是不同的!而且我最近发现,有些网传基督教非常反智,不但否定东方文化,连西方天主教文化也否定,也就是否定了整个西方文化,直接原教旨到耶稣活着的时候。他们追求一点神学也不包含的、全是讲故事和自我感动的基督教。&br&浪费了一本好书。
公元前15世纪,大约是中国的殷商王朝前期。埃及发生了一次民族运动,土著埃及人赶走了当时统治埃及的闪族人王朝。其中有一批闪族人跑到地中海东岸,现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境内。公元前1385年,他们建立了一个国家。国家建成后,知识阶级开始追溯民族…
&p&2017 年,&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ft.com/content/cf0-11e7-a039-c64b1c09b48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球数字广告支出有 84%&/a& 都花在 Google 和 Facebook 上,且美国数字广告市场的增长&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ortune.com//google-facebook-digital-ad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几乎全来自这两家公司&/a&。&/p&&p&这组数据可能对不同人有不同含义,但发出最直接的信号就是新闻媒体很难生存下去了。(“新闻媒体”指的是需要在全国、全世界雇佣记者的原创新闻机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ca463d52ccc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2& data-rawheight=&2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2&&&/figure&&p&互联网普及之前,新闻媒体一直是依赖广告收入生存的,且它们垄断当地的广告市场——印刷机起初非常昂贵,&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hirky.com/weblog/2009/03/newspapers-and-thinking-the-unthinkab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行业壁垒和规模效应&/a&决定了一个地区、一个受众群只有一家媒体。广告和新闻报道没有任何本质联系,只是当时的这种商业模式恰好把它们俩绑在了一起。&/p&&p&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搜索(Google)和社交(Facebook)两大平台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广告市场。整体来看,经济效用(efficiency)比印刷广告时代高多了,因为广告主现在可以精准定位受众,广告转化效果也可以量化。但对于依赖广告收入的新闻媒体来说,打击是毁灭性的。&/p&&p&以新闻行业的龙头纽约时报公司为例,其 2016 年的广告收入是 2010 年的一半不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2ff9a23c450d08ca144f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2ff9a23c450d08ca144f7_r.jpg&&&figcaption&单位:百万美元&/figcaption&&/figure&&p&2010 年,Facebook 广告收入是纽约时报公司的 1.4 倍。2016 年,这个比例是 46 倍*。&/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263abf1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263abf1e_r.jpg&&&figcaption&单位:百万美元&/figcaption&&/figure&&h2&广告之外的商业模式——为什么用户付费行不通?&/h2&&p&无法依赖广告收入以后,新闻媒体尝试过各种方法让用户付费。除了让用户付月费、年费,还尝试过 iTunes 模式(单篇浏览付费)、Spotify 模式(媒体组成一个联盟,用户每月付费浏览联盟所有成员的内容)。这些模式无一成功,根本原因我认为有两个。&/p&&p&&b&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信息不受版权保护。 &/b&&/p&&p&iTunes 和 Spotify 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音乐收到版权保护——你想听 Taylor Swift 只能买她的歌。《纽约时报》或者《华尔街日报》的独家内容,其实吸引力真的好比新闻界的 Taylor Swift(你看到“希拉里因使用私人邮箱办公被查”,或者“安吉丽娜朱莉等十多位女星指控好莱坞大佬性侵”这种新闻的时候,能不点进去看吗?)。但新闻和音乐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他媒体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纽约时报》的独家内容是完全合法的。&/p&&p&以“好莱坞大佬性侵”这条新闻为例,《纽约时报》的几位记者花了几个月调查,生产成本至少几十万美金。但其他媒体在《纽约时报》发布后几分钟就会发一个概括总结,完全合法、成本几乎为零。《Business Insider》和《赫芬顿邮报》就是这种媒体,雇佣“写手”而不是“记者”,每人每天产出几十篇文章。这种非原创内容虽然不如原创的详实,但新闻点全都能涵盖。一旦《纽约时报》把所有文章收费,这种免费的替代品就非常有吸引力。反观音乐市场,Taylor Swift 收费以后,消费者找不到 Taylor Swift 的免费替代品,所以他们愿意付费。&/p&&p&在版权保护完善的国家尚且如此,我不知道原创新闻媒体如何在普遍“洗稿”或者直接搬运的国家盈利。&/p&&p&&b&第二,新闻媒体错误估计了人们愿意为新闻付费的意愿。&/b&&/p&&p&新闻媒体的信息有两方面价值:1)真实性、准确性;2)速度。&/p&&p&在媒体人的想象中,每位社会公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刷新《华盛顿邮报》,看这个世界又发生了哪些事,自己又能为其做什么。但事实上,人们消费信息只是为了1)和朋友有话题谈,2)给无聊的生活来点刺激,或许还有3)给自己一种关心世界的感觉。所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速度,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根本不重要。&/p&&p&拿“英国脱欧”这条新闻来说,对于一个普通人,早一小时知道和晚一个小时没区别,在《金融时报》网站看到和在“X 国报姐”头条号上看到没有区别,甚至错误地以为英国没有脱欧其实都没什么关系,因为“英国脱欧”和“明星出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刺激大脑的新鲜故事而已。&/p&&p&实证研究方面,有非常多的政治学家、传播学家做过实验,发现读者不能有效辨别提供信息的媒体,不熟悉各类媒体产出新闻的方式,也不会对《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内容格外信任(相比于朋友圈或者其他在非传统媒体上看到的信息)。&/p&&p&《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近几年很喜欢强调它们的读者订阅在不断增长,但事实上,读者付费带来的收入增长仅仅勉强抵消广告收入的下降。一个面向社会大众的新闻媒体,很难依靠读者付费生存下去,更别说盈利。&/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e0e055e2f75c4e357ad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53&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e0e055e2f75c4e357ad3_r.jpg&&&figcaption&单位:百万美元&/figcaption&&/figure&&p&怎样的信息媒体可以依靠读者付费呢?答案很简单。愿意为信息付费的人,要么愿意为真实性、准确性和速度买单,要么能从信息身上得到什么其他价值。我大致把服务这些人的信息媒体分为几类:&/p&&ul&&li&&b&信息能帮人赚到钱&/b&——对金融行业从业者来说,只有信息准确、真实、尽早传达,他们才能赚到钱,所以彭博、《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可以收取高额订阅费,国内的《财新》2017 年也开始收费&/li&&li&&b&信息代表身份象征&/b&——对于美国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来说,读《纽约客》杂志是身份象征,所以《纽约客》可以(勉强)依靠读者付费生存下去。一条很有意思的新闻就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marketwatch.com/story/how-a-free-canvas-tote-became-a-bigger-status-symbol-than-a-10000-hermes-ba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纽约客》的布包(街上免费送的那种)卖到缺货&/a&。英国的《经济学人》也可以划在这一类里&/li&&li&&b&信息没有免费替代品&/b&——行业刊物、行业分析(而不只是信息)可以依靠读者付费生存下去,因为1)读者在意信息的准确性,2)这类信息没有免费替代品&/li&&li&&b&信息只是幌子,人脉才是商品&/b&——商业刊物、行业刊物可能免费阅读,但它们举办活动要付高额费用才能参加。像《大西洋月刊》、很多科技媒体走的都是这条路&/li&&/ul&&h2&记者消失、新闻行业衰败是世界性问题,因为商业模式坍塌&/h2&&p&知乎这个问题下面的另一个回答提到中国几乎没有调查记者了。其实这不是个中国的问题,也不是个调查记者的问题,而是整个新闻行业的问题。美国记者行业协会 2015 年以后就不统计记者人数了,但根据当时统计的数字估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iemanlab.org/2015/07/newsonomics-the-halving-of-americas-daily-newsroom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现在记者的数量是 2000 年的一半&/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0449dcd0f48f32bf5b44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7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0449dcd0f48f32bf5b44ef_r.jpg&&&/figure&&p&全世界的新闻媒体上个世纪都恰好碰上了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但本世纪被互联网瓦解了。所以要想让新闻媒体生存下去,不应该纠结于中国或者某个国家特殊的环境,不应该纠结于付费模式是按篇付费还是按月付费,而应该重新思考新闻媒体的本质,然后重新找寻商业(或者说生存)模式。&/p&&h2&新闻行业的出路&/h2&&p&我认为目前关于新闻媒体“商业模式”的讨论都走错了方向,因为新闻媒体本质不是商业机构而是公益机构,未来的运行模式应该参考其他公益组织而不是“内容行业”里的商业公司。&/p&&p&世界上所有声誉良好的新闻媒体,它们的编辑部和赚钱的部门(广告部、市场部)都是完全分开的。媒体在互联网到来之前有资本这么做,因为不管他们写什么都有广告主找上门来送钱。但在互联网时代,报道新闻时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效益。&/p&&p&这才是新闻媒体走到今天最深层次的矛盾。《纽约客》主编接受采访时说&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titcher.com/podcast/the-ezra-klein-show/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他没想过杂志怎么盈利这件事&/a&——你能想象一家服装公司老板说他设计衣服的时候只考虑美感、没想过能不能卖出去吗?同样,如果你问任何一个记者,他是想把他的文章设为“收费”、从一万名读者身上赚十万块,还是要设为“免费”,从一百万读者身上赚一万块,应该所有记者都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觉得更多人应该知道他们报道的内容,这是他们的社会责任。&/p&&p&英国的《卫报》就是这么想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themediabriefing.com/analysis/guardian-media-groups-david-pemsel-on-introducing-content-exclusively-for-member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卫报》母公司总裁 2016 年说&/a&:”付费阅读我们当然考虑过,但是要求付费会减少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数量及影响力,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p&&p&同样是“内容行业”,纯商业导向的旅行游记公众号,或者英文教学博主,一定会选择从一万名读者身上赚十万块,而不是追逐虚无缥缈的“几百万读者”或者“社会影响力”。新闻媒体和其他所谓“内容公司”的区别就在这里。2017 年,《卫报》庆祝&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ft.com/content/8b-11e7-99bd-13beb0903fa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月独立访问达到一亿五千万&/a&,但是母公司亏损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theguardian.com/gnm-press-office/2017/jul/25/guardian-media-group-plc-gmg-results-for-the-financial-year-ended-2-april-201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4470 万镑&/a&,裁员 300 人,主编离职。&/p&&p&新闻媒体本质是公益的,不是商业的,只是上世纪恰好碰上了可以让它们自给自足的商业模式。而互联网到来以后,这样公益性质的机构如何生存下去,答案也很简单。就像社会上任何公益组织一样,无非三种:&/p&&ul&&li&&b&富豪模式&/b&:例如贝索斯买下了《华盛顿邮报》,马云买下了《南华早报》&/li&&li&&b&政府(税收)模式&/b&:英国的 BBC 资金来自政府拨款&/li&&li&&b&捐款模式&/b&:美国的 NPR 主要的资金来源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pr.org/about-npr//public-radio-financ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听众捐款&/a&&/li&&/ul&&p&前两种模式可能我们都不喜欢,但的确是未来新闻媒体仅有的几条出路。而且,能被富豪和政府支持的媒体已经非常幸运,绝大多数报道本地新闻的媒体以后应该都会消失,只有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国家级媒体才会得到资金支持。&/p&&h2&新闻媒体存在的必要&/h2&&p&可能很多人会质疑新闻媒体存在的必要——网络时代,官方信息可以由认证的机构号发布,突发新闻可以让目击者现场直播,揭露黑幕的爆料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专家也可以用自己的账号普及知识。&/p&&p&我认同新闻媒体不应该也不会是大家唯一的信息来源,但它们还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如果展开说,这又是另一篇文章。简单概括的话,我认为新闻媒体1)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筛选、组织有效信息,2)在知情人之间很难直接沟通、知情人很难公开撰文的情况下,作为桥梁,核实、沟通信息,3)关注无法为自己发声的群体或冷门领域。&/p&&p&”自媒体“、”内容付费“这些概念在国内炒得很热,但它们和新闻媒体本质上完全不同,它们的“内容”是商业导向的娱乐内容,讲如何做饭健身,如何一小时成为全栈工程师、三年内财富自由。还有一些公司看起来像新闻媒体,实际不产出任何原创内容,只是总结概括真正新闻媒体发布的内容,再冠上耸人听闻的标题,加一点夸张手法和吸睛配图。&/p&&p&而新闻媒体是公益导向的,希望曝光下一个”棱镜门“、下一个”三鹿奶粉“,在全国、全世界有几十几百位记者,花几天甚至几个月写一篇报道,向多方核实求证,初稿自己改了几遍后还要由几位编辑再审。&/p&&p&作为有心的读者,一定不要混淆上面这两类,否则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只剩下”X 国报姐“、”X 大神说“这类“新闻媒体”可以看了。&/p&&p&--&/p&&p&注 1:该统计不包括中国市场&/p&&p&注 2:纽约时报公司 2013 年出售了旗下的《波士顿环球报》,因此广告收入受到影响,但即便没有出售该报纸,广告收入还是大幅下降的&/p&&p&注 3:Facebook 在此期间收购了各类社交平台,广告收入受到影响。但即便没有收购,广告收入还是大幅上升的&/p&
2017 年, 都花在 Google 和 Facebook 上,且美国数字广告市场的增长。这组数据可能对不同人有不同含义,但发出最直接的信号就是新闻媒体很难生存下去了。(“新闻媒体”指的是需要在全国、全世界雇佣记者的原创…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396f4a21ac17cbe9eab6c1729cdccd1_b.jpg& data-rawwidth=&819&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396f4a21ac17cbe9eab6c1729cdccd1_r.jpg&&&/figure&&p&中国的经济升级,最大的两个领域是汽车制造工业和集成电路工业。反过来说,我们要实现最终打垮西方列强,也就是要在这两个超级产业完成逆袭。&/p&&p&未来的十年,我们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中国就是真正的超级大国。如果这两个领域我们失败了,中华民族复兴就不能称之为成功。&/p&&p&&br&&/p&&p&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它有哪些百亿美元利润级别的公司?&/p&&p&除开能源和金融行业以外,有大约17家左右。&/p&&p&Facebook,通用电气,IBM,思科,英特尔,宝洁,强生,微软,苹果,沃尔玛,迪士尼,通用汽车,甲骨文,Alphabet(谷歌母公司),Verizon,AT&T,Comcast&/p&&p&再具体一点,零售业1家,日化业2家,娱乐业1家,汽车业1家,其他制造业(通用电气)1家。总共6家&/p&&p&ICT领域呢,11家! 17家百亿美元净利润公司有11家在ICT领域,因此可以说,ICT产业已经成了美国的立国之本了。&/p&&p&谷歌,亚马逊,脸书,思科,IBM,英特尔,微软,甲骨文,Verizon,AT&T为美国贡献了巨大的利润。&/p&&p&美国的强大是什么撑起来的?是这些伟大的公司。反过来说,这些公司没有了,强大的美国也就不存在了。1945年,日本和德国都还有几千万人,日军在战场上不过阵亡了二百多万人,为什么完全无力抵抗了?因为本土的工业公司都被摧毁了,工业生产持续不下去了,强大的力量也就不存在了。&/p&&p&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帝立国之本的ICT领域,非常显然中国是美国的最大挑战者,中国移动,华为,中兴,阿里,百度,腾讯,网易,小米,浪潮,紫光等不仅在中国本土获得了优势,而且在对外扩张中,同时这些公司大多数净利润超过10亿美元,要知道全球净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全部算在一起也就是三四百家。&/p&&p&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如此关注的原因,&/p&&p&集成电路是ICT领域的上游技术,是硬件的基石,如果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也起来了,受到冲击最大的还是美国,而这是美国的核心领域之一。&/p&&p&看下图,世界集成电路三强:英特尔,三星,高通。光是高通和英特尔两家,每年就能带给美国八九百亿美元的营收,养活数万美国工程师,还能带来一百多亿美元的净利润。&/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7ab79a9351fb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7ab79a9351fb_r.jpg&&&/figure&&p&除了英特尔和高通,美国还有德州仪器,Nvidia,博通,美光等一大票半导体公司。这个产业对美国的重要可想而知。&/p&&p&中国目前每年进口的工业品,只有两个大类超过了500亿美元,一个是汽车和零部件,我们每年进口746.1亿美元,&/p&&p&另外一个超过500亿美元的进口工业品,就是大家熟知的集成电路了,&/p&&p&中国每年进口的工业品,集成电路进口遥遥领先所有其他工业品,排在第一位,其进口金额2271亿美元,是第二名的汽车及其零部件746亿美元的三倍。&/p&&p&&br&&/p&&p&当然其实中国曾经有个工业品每年进口超过了500亿美元,那就是液晶面板,例如仅仅5年前,进口液晶面板就有大约510亿美元多点。&/p&&p&但是随着以京东方为首的国产巨头相继崛起,在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液晶面板进口反而不断下降,2016年已经下降到了318.5亿美元。随着今年所有国产面板厂家都在疯狂提高份额和利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几年,液晶面板进口还会持续下降。战场转移到OLED面板领域,竞争对手只有韩国。&/p&&p&回到集成电路,&/p&&p&我们看看下面一组数字,在过去的七年,我们的进口替代进行的如何?答案是令人遗憾的。&/p&&p&和其他行业我国制造能力逐渐上升,逆差逐渐减少不同,集成电路的逆差在过去七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10年的1277.4亿美元上升到了2016年的1657亿美元&/p&&p&2010年集成电路进口1569.9亿美元,出口292.5亿美元,逆差1277.4亿美元&/p&&p&2011年集成电路进口1702亿美元,出口325.7亿美元,逆差1376.3亿美元&/p&&p&2012年集成电路进口1920.6亿美元,出口534.3亿美元,逆差1386.3亿美元&/p&&p&2013年集成电路进口2313.4亿美元,出口877亿美元,逆差1436.4亿美元&/p&&p&2014年集成电路进口2176.2亿美元,出口608.6亿美元,逆差1567.6亿美元&/p&&p&2015年集成电路进口2307亿美元,693.1亿美元,逆差1613.9亿美元,&/p&&p&2016年集成电路进口2271亿美元,出口613.8亿美元,逆差1657.2亿美元&/p&&p&到2017年,这个趋势仍然没有扭转,1-5月中国集成电路(芯片)进口额为954.8亿美元,同比上涨17.9%,出口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逆差继续拉大。&/p&&p&&br&&/p&&p&今天我们来探讨下,本文今天的核心是,&b&要看到差距,也要看到进步。&/b&&/p&&p&首先我们要知道集成电路这个产业,全球市场容量有多大?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数据,都稍微有误差,我们就以IHS的数据为例子, 201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3389.3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1.1%。&/p&&p&当然,全球市场规模的数据各家机构不一样,有的是3300多亿美元,有的是3400多亿美元,不过基本是在这个区间。&/p&&p&&br&&/p&&p&各位把这个数字,和我国每年进口2271亿美元集成电路的数字对比下,我国一年的进口额是全球市场的67%,这并不奇怪,因为全球90%的笔记本电脑,90%的智能手机,还有其他的大量电子设备,都是在中国制造,中国世界工厂的名称,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p&&p&因此,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世界份额达到全球70%之前,我们都是要进口集成电路的。&/p&&p&&br&&/p&&p&我国进口集成电路多,并且还在不断增长,&/p&&p&一方面固然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比起美国,欧洲,韩国,日本差距巨大,&/p&&p&&b&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下游的制造业和自主品牌发展太迅猛,世界市场份额不断向中国品牌集中所致。以2017年为例子,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已经占到世界份额50%左右,而苹果和三星手机也大多是在中国制造。&/b&&/p&&p&&br&&/p&&p&基于这个现实:&/p&&p&中国不仅是世界制造中心,而且在下游的消费电子品牌的份额也在呈现向中国品牌集中的趋势,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还会维持集成电路高进口额的趋势。&/p&&p&所以中国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的报告里面说,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50%,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因为这意味着2025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到全世界35%,也就是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当然这个是指总体产值,就产业结构而言,仍然是美国在高端,中国在中低端和部分高端。&/p&&p&如果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更激进,2025年要达到70%芯片自主化,也就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要占到全球49%, 这意味着什么呢,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从产值来说将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不仅能够供给全中国的需要,而且还要抢占相当一部分的世界市场。&/p&&p&&b&不过我们也要注意,不管是国务院还是工信部的规划,都是把在华外资企业算到国产里面的,也就是说,即使2025年完成了70%自主化这一目标,我们占到了世界的49%,其中仍然有一部分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完成的。&/b&&/p&&p&&br&&/p&&p&那么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或者说,现在处于什么什么水平呢?下图是IC insight发布的&b&2016年全球半导体20强,竟然前20位都没有中国公司,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在其他几乎任何一个地球上存在的大型产业,世界前20位都没有中国公司的,几乎找不到。&/b&&/p&&p&有9家公司营收超过100亿美元,前20强的门槛是44.55亿美元。&/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b7ed3b1baf_b.png& data-rawwidth=&388& data-rawheight=&4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figure&&p&&br&&/p&&p&不过大家也不要灰心,我国半导体产业销售额最大的公司是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2016年销售额为303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也是大约44.5亿美元,刚好和第20名的44.55亿美元几乎不相上下。所以不出意外,今年海思半导体将会中国第一家冲进全球20强的半导体公司。这将是历史性的突破。当然,这意味着会有一个倒霉蛋被挤出全球20强,没办法,人生就是这么的残酷。&/p&&p&&br&&/p&&p&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p&&p&集成电路分成三个部分,设计、制造、封测三个产业销售额分别为1644.3亿、1126.9亿及1564.3亿,增长速度分别为24.1%、25.1%及13%。&/p&&p&这里面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增速20.1%,这是非常快的,四年翻一倍,8年后就是现在4倍的规模,这是非常惊人的。&/p&&p&坏消息是什么呢,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这个4335.5亿元销售额是包括了在华外资企业的。所以要摸清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真正实力,还是要看血统纯正的中国公司。&/p&&p&我们从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依次谈起。本文先只看设计部分。&/p&&p&&br&&/p&&p&首先是芯片设计,大家都知道,在PC机的时代,Intel和AMD垄断了电脑CPU市场,中国公司和他们的差距可以说隔着一个银河系,只能站在地球上仰望外星文明。&/p&&p&在21世纪初,可以说中国唯一像样的芯片厂家是珠海炬力科技,做出了mp3芯片,成为世界最大的两家mp3 芯片供应商之一,我们看下当年新闻的原文:&/p&&p&“&b&2005年炬力的SoC芯片出货量达到了4980万片,比2004年的1220万片增长了308%。该公司的MP3播放器SoC芯片的销售额也从2004年的5410万美元增长到了1.479亿美元。&/b&”&/p&&p&一家中国芯片公司,在十几年前能够做到这个水平是相当不容易的,然而炬力科技当然崛起的前提,也是国产MP3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了大量份额,那个时候mp3播放器非常昂贵,不要说苹果,三星的MP3了,我在2004年购买的北京爱国者公司生产的月光宝盒mp3播放器,价格高达900元人民币,为此省吃俭用了很长一段时间。&/p&&p&在消费电子领域无法和美国竞争,&/p&&p&中国芯片产业却意外的从电信产业发展中受益,由于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在电信产业的崛起,中国逐渐开始实现了通讯设备制造的自主化,&/p&&p&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崛起,却意外的给中国带来了一个没有料到的结局,那就是中国的芯片产业开始伴随着中国通信产业崛起开始萌芽。华为的海思,中兴微电子,大唐都成为中国最大的芯片厂家之一。&/p&&p&到了手机和平板电脑时代,由于中国本土手机厂家和平板电脑厂家的崛起,中国的展讯,全志,瑞芯微等公司也获得了发展机会。&/p&&p&&br&&/p&&p&下图是IC insight的报告,全球纯芯片设计公司50强,2009年中国只有一家,也是中国第一家闯入世界50强的是华为旗下的海思公司,2016年增长到了11家,包括海思,展讯,中兴,大唐,南瑞,华大,锐迪科,ISSI,瑞芯微(Rockchip),全志(All winner),澜起科技(Montage)。&/p&&p&&b&可以看到前面九名,海思,中兴,大唐都是电信产业出生,南瑞是为智能电网提供芯片,全志,瑞芯微,展讯等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提供芯片。&/b&&/p&&p&&b&可见中国在通信,电网,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对上游的带动作用。所以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必然是整体性的,下游发展不起来,上游也一定发展不起来,中国芯片产业不可能脱离中国整体产业升级的大环境而独立发展。&/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0e2d97b9f82c289a6ba38df3e29d7ce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0e2d97b9f82c289a6ba38df3e29d7ce_r.jpg&&&/figure&&p&2016年,中国已经有了160家芯片设计企业销售额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可以说芯片设计正在中国全面开花。中国最大的两家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和紫光展锐都已经跻身世界前十,2015年海思是世界第六,紫光展锐是世界第十,而且在前十名里面,海思和紫光展锐增长速度最快。&/p&&p&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芯片设计产业整体增长高达23.8%,销售额达到351.6亿元,中国自主设计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全球8%,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3%以上。&/p&&p&&br&&/p&&p&按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中国芯片前十名,和IC insight的排名有所不同,下图是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中国IC设计公司排名,可以看出,通过紫光集团对展讯和锐迪科的整合,中国已经出现了两家金额超过100亿人民币的本土IC设计巨头,海思和紫光展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cd4f44ed0ef_b.pn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cd4f44ed0ef_r.jpg&&&/figure&&p&我们看下这个榜单,相信前三名大家都耳熟能详了,&/p&&p&第一名的海思&/p&&p&各位用的华为手机里面就有大量的海思处理器和海思基带芯片,另外买的智能电视,安防系统也有海思的芯片,海思在长时间内将是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未来将随着华为集团的增长而上升。&/p&&p&全世界做手机处理器的厂家,苹果,三星,华为,小米,高通,联发科,展讯七家而已。&/p&&p&海思目前是中国企业里面最有希望登顶世界第一的,其目标应该是瞄准三星,英特尔,高通世界三强,挑战他们的地位。当然差距还是非常大。世界纯IC设计公司第一名是高通,2016年营收154亿美元,是海思的3.5倍&/p&&p&当然从长期来看,海思超越高通,我认为问题并不大,毕竟苹果,三星,华为这些公司都在实现芯片自主化,小米也在自己搞处理器,高通的空间是在不断缩小的。&/p&&p&&br&&/p&&p&第二名的紫光展锐是展讯,锐迪科合并之后成立,目前是三星手机处理器和基带芯片除自家产品之外的最大供应商,展锐的任务是战胜联发科。展锐是海思之外国内唯一一家营收超过100亿人民币的公司。&/p&&p&请注意,你买的三星手机,主要是中低端系列,里面的芯片是紫光展锐的,我们还是芯片出口国,紫光展锐的芯片伴随三星手机销售到了全世界,是不是觉得有点小激动呢?&/p&&p&另外,紫光展锐在印度是份额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家,因为中低端手机大量使用展讯的芯片,在非洲同样是这种情况。&/p&&p&&br&&/p&&p&第三名的中兴微电子主要是自家的通信设备用的部分芯片,手机芯片也还是外购&/p&&p&&br&&/p&&p&第四名的华大半导体就有点意思了,公众平时很少听到这个名字,居然是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第四名,&/p&&p&华大半导体是中国IC设计的国家队,隶属于CEC(中国电子信息集团产业集团),CEC是世界五百强,是中国电子产业的国家队,是中国大陆唯一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EDA工具等积体电路完整产业链的企业。&/p&&p&当然还是要说,CEC看起来每样都做,但是每一样都做的不怎么样,规模不大,不过CEC的存在是从国家层面保障国家的集成电路能力。&/p&&p&&br&&/p&&p&华大半导体的产品有哪些呢,既然是国家队,那么跟国家安全相关的基本都承包了,包括我国的第二代居民身分证、中石化加油卡、社保卡、税控IC卡内都有该公司设计的芯片。另外就是一个卫星导航芯片,包括北斗系统在内。网上有人散布谣言说中国二代身份证技术来自日本,笑笑就好,二代身份证的芯片都是中国自主设计,制造和封装。由国家队主导&/p&&p&&br&&/p&&p&另外非常值得一提,华大旗下有全球排名第四的EDA设计软件提供商——华大九天,EDA工具是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所需要的软件,目前国内主流还是用国外的EDA来进行芯片设计,比如Protel什么的,但是华大九天的EDA至少也有一席之地,这是保留中国的自主能力&/p&&p&&br&&/p&&p&第五名的北京智芯微电子国人也很少听说名字,这家公司隶属于国家电网,我们智能电网里面设备用的各种芯片,包括以后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桩的芯片等,智芯微电子都有涉及,当然这家公司也不愁没有订单,毕竟电网是自家的产业。&/p&&p&&br&&/p&&p&第六名的汇顶科技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该公司在指纹识别芯片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二,&/p&&p&中国芯片公司在细分领域做到世界第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模组想必很多人已经在用了,&/p&&p&汇顶科技2016年其营收是30.79亿元,同比上涨175.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8.56亿元,同比上涨126.46%。其指纹识别芯片营收是23.12亿元,同比上涨788.66%,占其总营收比例高达75%。汇顶科技在2017年第一季度已经彻底超越了老对手瑞典FPC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给苹果提供指纹识别芯片的AuthenTec&/p&&p&&br&&/p&&p&第七名的杭州士兰微电子,这家公司LED照明驱动IC是其主要业务收入之一,另外杭州士兰微是国内为数不多的IDM企业,也就是设计,生产,封装都做。除了主要的LED照明驱动电路IC业务,士兰微还给家电企业提供变频电机控制芯片。另外MEMS传感器和IGBT产品也研发成功推向市场。&/p&&p&&br&&/p&&p&第八名的大唐微电子是国家队,现在的主要产品方向是身份证卡和金融社保卡芯片和解决方案,大唐的金融社保卡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位,大唐微电子的金融IC安全芯片出货量大约有2亿只。”除此外,大唐微电子也提供行业证卡,如居民健康卡、交通卡、市民卡、教育等方面的安全芯片和解决方案。&/p&&p&另外大唐还和荷兰恩智浦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汽车半导体公司大唐恩智浦,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芯片,电机MCU等。&/p&&p&所以说白了,大唐是国企,也是做国家的生意为主。&/p&&p&&br&&/p&&p&第九名敦泰是台湾的设计公司,就不提了。&/p&&p&第十名的中星微,主要是做图像处理芯片,摄像头芯片等&/p&&p&&br&&/p&&p&看完了天朝IC设计的前十名有什么感想?&/p&&p&这10家公司里面真正算有前途的就五家:海思,紫光(包括展讯,锐迪科),汇顶,中兴,士兰微&/p&&p&例如杭州士兰微2017上半年财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22.90%;实现净利润8442.55万元,同比增长243.77%。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利润也开始逐渐恢复。&/p&&p&其他五家:华大,大唐,智芯就是吃国家的饭。敦泰是台企,中星微主要做监控安防摄像头之类的图像芯片,技术水平一般,发展前景不明。&/p&&p&&br&&/p&&p&十强以外,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中国IC设计公司。&/p&&p&首先是存储芯片领域,中国每年进口的集成电路之中,存储芯片和CPU占了大概75%. 可见存储芯片的地位。&/p&&p&在存储芯片领域,有两家中国公司在试图进击,一个是兆易创新,一个是长江存储。&/p&&p&&br&&/p&&p&目前全球存储芯片主要有三类产品,根据销售额大小依次为:DRAM、NAND Flash以及Nor Flash,其中Nor Flash尽管排名第三,但与前两者相比,市场规模仍然较小,仅为30亿美元,而前两者大致在400亿美元级别和300亿美元级别。&/p&&p&这三个究竟有什么区别呢?DRAM就是我们手机里面的1G,2G…..内存,NAND Flash就是我们手机里面的32G,64G,128G…. &/p&&p&Nor Flash虽然也是存储,但是容量比较小,一般是64Mb以下,用于存储一些驱动电路的算法和代码之类,手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都会用到,因为很多电路的算法和代码相对复杂,难以全部集成到IC里面,需要用nor flash来进行存储。&/p&&p&&br&&/p&&p&在Nor flash这个仅有三四十亿美元的小市场里面,我国的兆易创新是世界主要玩家之一,当然这个主要玩家,也就是世界第五,世界第一到第四分别是台湾旺宏,美国Cypress,美国美光,台湾华邦。&/p&&p&兆易创新2016年8月上市后,应该是半导体存储行业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p&&p&2015年、2016年度兆易创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89亿元、14.8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42亿元、1.51亿元。&b&到今年,由于nor flash多次&/b&涨价,兆易创新一季报业绩增长迅猛。公司一季度营收为4.52亿元,同比增长46.61%;净利润为0.69亿元,同比增长94.20%。&/p&&p&涨价原因呢,主要还是Nor flash行业的大佬在逐渐退出,排名第三的美光退出NOR Flash业务,有可能被排名世界第四的台湾华邦接手,排名第二的Cypress关闭中小容量的Nor Flash生产线,加上AMOLED面板对nor flash有需求,因此带来行业景气。&/p&&p&另外,兆易创新还做MCU(单片机)产品,用于汽车和物联网,2016年兆易创新的MCU销售收入为1.97亿元,同比增长55.2%。&/p&&p&&br&&/p&&p&在内存和闪存领域,韩国拥有绝对的优势,而我国的长江存储担负起了打破韩国垄断的使命。&/p&&p&存储器领域,DRAM和NAND FLASH,韩国三星和海力士都绝对的霸主,尤其是三星。&/p&&p&韩国人在2017年的存储器涨价中大赚特赚,三星电子201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高达67.8亿美元,增长竟然高达46%,接近50%的疯狂增长。到2017年第二季度,三星营收猛增19.8%,净利润增长89%,高达99亿美元,不仅打破了自己的最高单季度净利润记录,还首次超过了苹果公司。&/p&&p&SK 海力士在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3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2%,净利润达116亿人民币,同比增涨324%&/p&&p&华为上半年的闪存门事件,反应出中国在这方面的绝对弱势地位。&/p&&p&&br&&/p&&p&DRAM是最大的存储器领域,目前全球DRAM存储器价格在疯长,韩国人同样在大赚特赚&/p&&p&2017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三家业内巨头DRAM销售额达44.3亿美元,比上季度增长了30.1%。&/p&&p&其中三星电子销售19.8亿美元,比上季度增长36.5%,SK海力士销售13.7亿美元,增长28.2%,两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到全球的75.9%。美国美光销售10.6亿美元,增长22.0%,&/p&&p&下图是2017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市场份额,三星+SK海力士份额为73.5%,美国美光为21%,三巨头为94.5%,剩下的台湾三家厂商南亚科,华邦,力晶占了4.6%. 全球其他公司占了0.9%。&/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a2a5fcaf5dae67151b6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a2a5fcaf5dae67151b6_r.jpg&&&/figure&&p&全球六强之外,在这个仅仅0.9%的市场份额里面,有一家中国小公司,北京矽成控股的ISSI,这是一家设计公司,在全球DRAM市场排在第八位,不过这个第八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p&&p&兆易创新曾经试图收购ISSI,进入DRAM领域,毕竟Nor&br&flash市场还是太小,不过根据2017年8月的消息,收购没有成功,原因为两个,一个是价格没有谈拢,另外一个是台湾人的阻挠,排名世界第四的DRAM厂家台湾南亚科是ISSI的代工厂,如果ISSI被兆易创新收购,南亚科将会停止提供服务。&/p&&p&不过在DRAM领域,ISSI太小了,即使兆易创新收购ISSI成功,也不可能对抗韩系厂家和美光。&/p&&p&而在NAND Flash市场,DRAMeXchange的数据显示,三星、东芝、闪迪、海力士、美光和英特尔几乎垄断了全球100%的市场。尤其是三星和海力士,合计占了全球几乎一半的份额。&/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051f9eec1aa23f27b6ef218a725fb5e_b.pn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051f9eec1aa23f27b6ef218a725fb5e_r.jpg&&&/figure&&p&&b&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DRAM和NAND FLASH领域,中国几乎没有存在感,&/b&在这个领域要突破,还是需要靠国家队。之前谁说国企没有用,只会搞垄断来着?要是能在存储器领域搞成垄断,我看是好得很。&/p&&p&&br&&/p&&p&2015年7月,中国紫光集团曾经向全球第三大DRAM厂商,美国美光科技,提出2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结果被拒绝,背后就是美国政府的阻挠。&/p&&p&为什么要收购美光呢?韩国太强大了,不管是DRAM领域还是NAND FLASH,美光相对于韩系的三星和海力士,都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在DRAM领域,美光的市场份额在韩国竞争下呈现不断下跌的态势,从2016年的28%下降到2017年上半年的18%左右。&/p&&p&从营业利润率来看,三星DRAM的营业利润率高达40%这个水平,美光只有20%这个水平,三星只要一降价,美光就是生死存亡,可以说三星完全掌握了美光的生死。&/p&&p&&br&&/p&&p&其实紫光和美光联手研发,一边有钱,一边有技术,是中美双赢的局面,奈何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是美国更高层面的战略,注定双方联合困难重重。虽然紫光至今没有放弃和美光合作,但是目前已经被逼迫走上自主研发制造的道路,没有别的路可以走。&/p&&p&&br&&/p&&p&目前存储器自主研发的国家队是紫光集团控股的长江存储。&/p&&p&日,长江存储公司成立,紫光集团拥有51%的股份,另外的股份由国家大基金持有25%,湖北省地方政府的基金持有24%,武汉新芯公司为长江存储的全资子公司。&/p&&p&武汉新芯公司是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2006年为了进军集成电路制造领域而成立的研发+制造一体的企业,实际上武汉新芯2014年底已经和美国的Cypress半导体公司开始联合研发NAND Flash技术,但是业界并不看好,因为NAND Flash被三星,海力士,东芝,美光四家垄断,不要说新芯公司研发实力不足,Cypress实力也不够。&/p&&p&因此通过和Cypress和共同研发,武汉新芯已经有一部分的自主研发力量,只是非常弱小,这是中国自主研发存储器的火种。&/p&&p&&br&&/p&&p&长江存储成立之后,由于大量资金注入,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开始大量从台湾和韩国挖人,如果留意最近的台湾和韩国的科技新闻,会发现他们的媒体经常抱怨半导体人才被中国以高薪诱惑流失。&/p&&p&&br&&/p&&p&紫光从台湾挖了多少重量级人才过来呢?&/p&&p&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高启全,他是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2015年10月亲自从台湾挖过来的重量级人物,高启全被称为台湾DRAM教父,他是本文前面提到的世界第一大NOR flash公司旺宏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台湾第一,世界第四大DRAM公司南亚科的总经理。同时还是南亚科和英飞凌的合资公司华亚科的董事长(华亚科目前已经被美国美光并购)。是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重量级人物。&/p&&p&&br&&/p&&p&很多台湾媒体把高启全和梁孟松相比,梁孟松从台积电跳槽去了三星后,三星的代工制造业务突飞猛进,对台积电造成了很大威胁,制程竟然反超了台积电,优先量产14nm,一度还分食了台积电的苹果芯片订单。&/p&&p&2015年高启全宣布退休后,加入紫光担任全球执行副总裁。被台湾媒体视为和梁孟松一样的叛将。&/p&&p&事实是,高启全此人有无大中华情节不得而知,但是从他担任紫光副总裁只有接受记者采访的言论来看,他更多的是不满在台湾发展空间狭小,根本不可能对抗一生的敌人韩国三星。&/p&&p&&br&&/p&&p&高启全今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媒体说,&/p&&p&“1985年,英特尔正式退出DRAM领域,在经历了日本、韩国积极投入,后来者居上,韩国最终坐稳了第一把交椅。台湾在 2008 年成立台湾创新内存(TMC/TIMC)计划集中发展 DRAM 产业资源,但终究因为资金问题未能如愿,&b&原本 5000 亿新台币的资金需求,台湾政府仅提供了 80亿,远远达不到预期&/b&。&/p&&p&他强调,“现在唯一有机会成为全球抗衡三星势力的只有大陆,紫光会把这梦化为具体的实践!”一定要有人扮演在全球平衡三星的势力,目前只有大陆有能力有资金投入进来,长江存储就是基于这个出发点而诞生,也是大基金唯一真正投资的存储器企业。”&/p&&p&从高启全的话可以反应出他内心的想法,就是要在产业里面做出一番事业,所以,只要我们提供的平台够大够好,不管他是什么政治立场,一样可以为我所用,台湾的舞台太小了。&/p&&p&&br&&/p&&p&除了高启全,紫光集团还挖来了晨星创办人杨伟毅出任紫光旗下长江存储公司CTO,又延揽晶圆代工厂联电前CEO孙世伟,担任全球执行副总裁一职。这两位都是台湾半导体业界鼎鼎有名的大佬级人物,像晨星,当年就是和联发科并列的台湾两大芯片研发企业之一,后来晨星被联发科吞并。&/p&&p&台湾联电更是台湾仅次于台积电的是第二大集成电路制造厂,2016年销售额44.5亿美元,对比下中芯国际2016年的销售收入只有29亿美元多点。&/p&&p&&br&&/p&&p&目前长江存储在同时进行NAND FLASH和DRAM的研发,根据2017年4月高启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长江存储的研发团队里面,美国人、日本人、南韩人都有,绝不是只有挖台湾工程师,长江存储内部是规定要用英文沟通,因为外籍主管很多,以国际化的规格在打造企业。”&/p&&p&现在的武汉新芯约1,200人,另外,长江存储成立至今也招募将近700人,共计1900人左右。&/p&&p&长江存储目前研发人员总共约500人,其中台湾人约50名。&/p&&p&&b&根据2017年9月的消息,长江存储将会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并且趁着日本东芝在处于出售状态的机遇,挖角日本的存储器研发人才,日本很多年轻的工程师,受制于日本职场论资排辈文化的压制,薪资和发展通道上本有很多不满,加上东芝已经风雨飘摇自顾不暇,在中国高薪诱惑下,必然会有人加盟。&/b&&/p&&p&&br&&/p&&p&目前长江存储的重心放在3D NAND flash的开发上面,同时也在推进20/18nm的DRAM开发。&/p&&p&NAND Flash肯定是长江存储最先量产的产品,因为传统2D转3D NAND技术后,半导体机台设备几乎都要换新,所以这时候投入是对的,每一个存储器阵营都站在同一个出发点。&/p&&p&而DRAM技术,每转进新一代制程技术仅增加20%的半导体机台设备,意思是,既存的半导体大厂的多数机台设备都已经折旧光了,新加入DRAM技术的人去买新设备来生产,成本非常贵,竞争力会很差。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要做好在存储器领域长期烧钱的准备。&/p&&p&&br&&/p&&p&长江存储现在研发进度如何?根据长江存储 CEO 杨士宁介绍,其 32 层 3D&br&NAND 芯片顺利实现了工艺器件和电路设计的整套技术验证,通过电学特性等各项指标测试,达到预期要求,2017年底将提供样片,继续向64 层 3D&br&NAND 发展,&b&乐观估计2019年量产&/b&。&/p&&p&&b&目前韩国三星已经在2017年量产64层 NAND,可以看出中国和韩国的技术差距在2年,2年看似很短,其实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已经是极大的差距了。抗韩将是长期的进程。&/b&&/p&&p&&br&&/p&&p&但是,大家也不要觉得韩国半导体不可战胜,事实上,韩国人在半导体领域表现强势的也就是NAND&br&FLASH和DARM存储器领域,以三星为首的韩国公司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存储器的研发,早了我们二十年,我们要想超过他们,当然必须付出时间的代价,这个时间不是三五年,能够十年追上就已经非常了不起。&/p&&p&&br&&/p&&p&另外,韩国虽然存储器强大,但在存储器以外的其他领域,除了三星手机自产处理器和基带芯片外。由于都不是大集团研发,韩国的芯片设计产业在中国的冲击下衰退非常严重。&/p&&p&以2017年上半年为例,根据韩国媒体Business Korea的报道,在韩国上市的韩国前15大IC设计公司中,有10家上半年营业利润出现下降,50%的企业出现亏损,营收和利润都增长的只有两家。&/p&&p&原因就是中国冲击,例如液晶面板上面的驱动芯片,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触控芯片,以及摄像头等用的中低端图像传感器。&/p&&p&我在上一篇文章写过,全球显示面板向OLED转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我国有一家做OLED驱动芯片的公司就在高速增长,那就是中颖电子,2017年上半年,中颖电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30.65%;净利润为6208.01万元,同比增长61.8212%;每股收益为0.30元。&/p&&p&&br&&/p&&p&因此,全球目前只有中国的疯狂的投入存储器的研发和制造,韩国人在存储器领域未来被颠覆,只有可能是被中国,确切的说的是长江存储公司。&/p&&p&&br&&/p&&p&&b&未来的希望:寒武纪&/b&&/p&&p&&b&为什么要特别提一下寒武纪,人工智能是人类所有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个领域,专用芯片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几乎所有的ICT科技公司,不管是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华为,还是美国的谷歌,facebook,亚马逊,微软,都在朝人工智能方向发展&/b&&/p&&p&2017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创立的寒武纪科技(CambriconTechnologies)宣布完成阿里巴巴领投的1亿美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令寒武纪估值达到10亿美元。这也是中国第一家集成电路产业的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这可以算作一个里程碑。&/p&&p&&br&&/p&&p&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很多骨干成员在校期间已开始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是兄弟俩,都是学霸。&/p&&p&陈云霁14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在创立寒武纪前,陈云霁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参与了中国第一块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的研制项目,2002年,陈云霁来到了中科院计算所,跟随现在的龙芯公司董事长胡伟武研究员硕博连读,成为当时龙芯研发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了计算所。25岁时,陈云霁就已经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架构师。&/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320cfebf290bde838d5d1_b.pn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figure&&p&他在2015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的全球最佳35名创新人士。&/p&&p&非常有意思,寒武纪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型号名字叫DianNao,也即是中文电脑的拼音,目前DianNao已衍生出1A、1H等多个型号。DianNao这个型号名字来自寒武纪研发团队里一位法国人,这个法国人叫OlivierTemam,来自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他建议说,与其取一个平淡的英文名字,还不如反其道而行用中文的拼音来命名,这样对外国人来说是“外语”,他们反而会觉得十分“洋气”。&/p&&p&最值得一提的是,DianNao芯片不仅是寒武纪的自主架构,而且是寒武纪自主开发的指令集,名字也很有意思,叫DianNaoYu(电脑语), 这是世界首个深度学习指令集,DianNaoYu指令集的论文在2016年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SCA2016(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br&Architecture)所接收,其评分排名所有近300篇投稿的第一名。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之前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芯片,也是使用的MIPS指令集免费授权的形式,虽然可以自主修改,也不会被限制,但是使用指令集还是来自国外。&/p&&p&用中科院计算所的话来说意义是这样的“&b&指令集是计算机软硬件生态体系的核心。Intel和ARM正是通过其指令集控制了PC和嵌入式生态体系。寒武纪在深度学习处理器指令集上的开创性进展,为我国占据智能产业生态的领导性地位提供了技术支撑&/b&。”&/p&&p&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和传统的通用处理器如何比较?寒武纪是人工智能的专用芯片。请注意专用两个字,因此寒武纪的芯片和通用处理器并非替代关系。&/p&&p&由于CPU和GPU基本框架结构都不是为人工智能设计,如果要用通用处理器搭建一个人脑规模突触的神经网络,可能需要建一个电站来给它供电。AlphaGo下一盘棋动用了1000个CPU和200个GPU,每分钟的电费就高达300美元,而网络规模只有人脑的千分之一。”&/p&&p&寒武纪AI芯片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在计算机中模拟神经元和突触的计算,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还通过设计专门存储结构和指令集,每秒可以处理160亿个神经元和超过2万亿个突触,功耗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未来甚至有希望把整个AlphaGo的系统都装进手机。&/p&&p&其他的FPGA方案虽然迭代快,但从计算速度和能耗比来说,和专用的人工智能芯片相比仍然有差距。因此除了寒武纪以外,其他国外公司也在跟踪寒武纪的研究成果,比如谷歌的TPU&/p&&p&&br&&/p&&p&寒武纪的AI芯片在两个大型产业都可以有广泛的应用,一个是云端,一个是终端。在目前云计算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云端服务器面临更大的大数据计算压力,AI芯片逐渐必不可少。另外终端的智能化程度和计算要求不断提升,也需要使用AI芯片。&/p&&p&日,华为在德国IFA展上发布麒麟970处理器,首先用于华为Mate&br&10智能手机上,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但其背后的AI芯片就是来自寒武纪,麒麟970整合的人工智能芯片,华为称之为NPU(NeuralProcessingUnit,神经处理单元)&/p&&p&搭上了华为这条大船,寒武纪的销售额将会迅速增加,目前猜测,华为和寒武纪采取的是IP授权的形式,寒武纪作为全球第一家人工智能芯片独角兽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大规模量产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同时芯片架构和指令集完全自主,在未来大有可为。&/p&&p&我现在就盼着寒武纪什么时候上市了,人工智能会是有一个超级产业,理论上所有的硬件都会需要实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功能。&/p&&p&&br&&/p&&p&半导体行业,美国超级强势,韩国在存储领域优势大,&/p&&p&欧洲有三家一流的半导体公司,NXP,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其中NXP在和高通谈并购,如果高通并购NXP并购成功,那么欧洲只剩下两家了。&/p&&p&日本有三家一流半导体公司,瑞萨电子,索尼的CMOS图像芯片和东芝半导体。这其中索尼的CMOS图像处理芯片是近年来日本公司几乎仅有的实现大逆转的产业,索尼凭借图像处理芯片大大提升了市场份额,获得了大量利润。东芝在寻求出售,等东芝出售成功,那么日本也只剩2家半导体公司。&/p&&p&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超级强势,中国,韩国都在上升,欧洲和日本在小幅衰退,&/p&&p&除此之外,另外一个衰退比较严重的是台湾了,台湾半导体协会预估2017年台湾半导体产业整体产值较2016年小幅成长1%,而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较2016年成长9.8%,也就是台湾“生命线”半导体产业世界份额在不断下降。&/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d641da140bedea655f3ab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1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d641da140bedea655f3ab_r.jpg&&&/figure&&p&以整个半导体产业的产值比较,2017年上半年台湾为新台币11440亿元,大陆约新台币9900亿元,台湾半导体产业险胜,但大陆在整个半导体产业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台湾,&/p&&p&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2201.3亿元,同比增长19.1%,而台湾呢,以2017年第二季度为例子,是衰退4.8%。&/p&&p&半导体的设计,制造,封测三大部分,设计和封测大陆均已经超越台湾,台湾在IC产业唯一有优势的还是制造业,台湾GDP 2016年大约为5600亿美元左右,而台积电的半导体制造一年贡献100亿美元净利润,另外提供数万个年薪40万人民币的岗位,以及大量税收,以台积电为首的半导体制造业不愧是台湾经济的基石。台湾有三家半导体公司进入全球20强,和日本,欧洲并列都是3家。其中2家是制造(台积电,台联电),1家是设计(联发科)&br&&br&2017年上半台湾IC设计的产值为新台币2904亿元、大陆为新台币3735亿元,大陆已经在IC设计产业追过台湾;&/p&&p&IC制造业领域则是台湾半导体的大本营,比较2017年上半两岸的情况,台湾IC制造的产值为新台币6268亿元、大陆产值为台币2570亿元,台湾守住优势,
在IC封装和IC测试方面,2017年上半年台湾的IC封测产值为新台币2268亿元,大陆产值为新台币3600亿元,这部分大陆也已经超越台湾。
&/p&&p&从以前的仰望,到现在超过台湾,并且在追赶日本,韩国和欧洲的路上,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进步有目共睹。2017年上半年,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业同比增长21.1%,销售额为830.1亿元,继续保持世界最快增长速度。&/p&&p&&br&&/p&&p&对中国的芯片发展要抱有信心,未来海思,紫光,寒武纪三大势力将成为中国芯片产业的主力军,寒武纪虽然现在销售额不多,也还没有开始盈利,但是这家公司必将崛起成为一方诸侯。&/p&&p&寒武纪需要解决的是商业经验问题,创始人是中科院搞技术出身,在商业市场搏杀,需要有商业经验积累和助阵,这是寒武纪需要解决的问题。&/p&&p&在三巨头以外,很多专业领域的中国芯片供应商也会崛起,例如提供显示面板驱动芯片的中颖电子,提供指纹识别芯片的汇顶科技等等。&/p&&p&另外呢,在国有企业大军里面(不要鄙视国企,紫光也是国企),也会有很多像大唐微电子,华大这样的芯片公司来保证国家安全,比如下面这则日的新闻,华大发布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北斗产业以后会是一个大型产业。&/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e8cec7321c85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1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来比起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