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主要处于城市化进程五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新课标)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3节 城市化(
2014高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名师一号】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新课标)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3节 城市化(
2014高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17:06:10 责任编辑:李志喜字体:
本文由yuanxl321贡献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教师:袁小丽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 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针对问题, 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讨论法。 2.案例教学法。 3.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 面及出现的问题。 2.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 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 学习。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l 课时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很多人都向往城市生活,我们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我们所在的小城镇 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原来的城镇周边的小树林不见了,农田离我们的距离更远 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的楼房,一条条新的道路,事实上,这就是城市迅速向农村 蔓延的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究的――城市化。 (课件展示课题:城市化) 师: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 (板书)一、什么是城市化? 师:究竟什么是城市化呢? 生: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师:我们通过地图来对城市化这一现象加以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对比2000年和1985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 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找一找哪些 师: 是新增加的城市?哪些城市升级了? 生:对比2000年和1985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数量明显增 加。无锡、苏州、杭州等城市由大城市升级为特大城市,镇江、常州、宁波等城市则由 中等城市升级为大城市,嘉兴、湖州、绍兴等由小城市升级为中等城市,同时增加了许 多小城市,如高邮、姜堰、余航、桐乡、奉化等。 师:由于大量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许多城市等级 提高。到2000年,整个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一个由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 市四个等级的城市组成的一个成熟的城市体系。所以说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 市等级升级的过程;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从两个
时 代的城市分布的对比中,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是相当迅速的,有一些地方 在1985年之前还是县城,到2000年已经迅速发展为中等城市,比如张家港、海门、靖江、 昆山、丹阳、萧山等。 师:为什么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这么迅速呢? 生:因为在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城市化的进程。 师:对!由此可见,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的 迅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反过来,合理的城市化也有助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过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呢?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呢?这股动力来自于产生源地不同,但方向相同的两个,即拉力和推力。 (引导学生阅读图2.18,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拉力?一般来说拉力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推力?一般来说推力因素又有哪些呢? 生1: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 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多;现代建筑居家舒适;文化设施齐全;社会 地位提高等。 生2: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 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 位低等。 师: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对!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是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之一。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 师: 展的结果,城市化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 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不仅给人 们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 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师:不同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市化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如何来衡 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呢? 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 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 城市人口比重已达70%左右, 而发展中国家在1990年时也只有33%左右,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很大。 为什么呢?这得从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日 16:07 来源:
作者:马先标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英国既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作为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双重故乡”,回顾其城市化历程并概括发展特征,对促进中国城市化稳健发展,无疑有非同寻常的政策启示意义。
英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 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而当时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世界城市化率仅为6.5%。[2]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3]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英国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六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农业革命为城市化作准备
英国城市化的崛起与发展,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正相关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则为演绎这种正相关属性提供了前提条件。
就农业革命而言,圈地运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促进英国农业实现商品化经营,从而为城市化正式拉开帷幕作了必要的准备。圈地运动摧毁了传统的农村小生产方式,使土地能够集中,大量资本投入到农业生产生并与资本主义农场制结合起来,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打开了通道,农业生产率飞速跃升;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失去土地的无家可归的产业工人,部分土地贵族变成了资产阶级工场主,土地贵族将大片土地租给大农场主,农场成为资本主义农业企业。地理大发现和新航道的开辟,商品化农业开始由国内面向海外,到16世纪中期,英国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的小农产品经济过渡到面向广阔海外市场的商品化农业经济。到1700年,英国完成农业革命,这个早在16世纪引进荷兰农业技术的国家彻底摆脱了“马尔萨斯低水平均衡陷阱”,跃变为当时世界农业的麦加。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英国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越来越靠从外国进口来满足。1852年-1859年之间,国内小麦消费量的25.6%是靠进口供应。1868年-1875年,这个比重增至48%以上。1910年,粮食的自给率只有35.6%,棉花全部靠进口来维持。[4]
正是由于圈地运动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行动,才有可能将粮食、牧草种植和养羊全部投入商品化生产。圈地运动所开启的英国农业商品化的发展,也为包括工业人口或城市人口的全社会提供充裕的粮食,导致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最终大规模地流向工业部门。这种“羊吃人”式的土地兼并运动所导致的城市压榨农村、工业剥削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虽然蒙上残酷、不道德的阴影,但却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农业社会转化为工业社会的进程。当然,这种方法在文明的世界里已经不能再采用了。
(二)商业革命为城市化作准备
在英国工业革命与大规模城市化到来之前,商业贸易的蓬勃发展已经引人瞩目。1615年,孟克莱田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主张商业流通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国家财富的增长要靠对外扩张贸易,贱买贵卖。这为英国推行海外殖民侵略、商业资本跨洋掠夺积累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6-18世纪,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道的开辟,以及远洋航船的建造、枪炮的配备,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大行其道有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英国商人活动的范围从原来的地中海周围得以扩展到世界各地,商业资本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商业资本积累日渐雄厚,主要从事贩运商贸、奴隶贩卖、海上掠夺、海外开矿的商业资本家大量涌现,资本积累与流动的快速度有力地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1801年,英国与爱尔兰合并,在疯狂实施海外扩张后,英国1914年的殖民地面积达到本土面积的111倍,人口为本土的8倍,英国成为世界第一殖民大国。世界贸易往来所开拓的国际市场与经济联系,磁吸了大量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成为推动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展开的重要因素。
(三)在城市化与工业革命的互动中,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实现双重优化
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 30年代末基本完成,持续70年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让位给工业资本居于主导地位,经济思想也由重商主义国家干预转到“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调节,城市化与工业革命的互动实现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双重优化,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世,则为这种双重优化格局的繁荣持续演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许多新城市并不是在原有的封建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工业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矿业资源丰富的城镇、工矿区,借助便捷的运河、港口、铁路的交通优势,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无家可归的农民产业工人,资源、区位、交通优势的组合优势形成经济集聚的强大能量,呼唤着一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英伦大地。城市的繁荣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批发、运输业、仓储、旅店等商贸服务业,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初步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了象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这样的大城市。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则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推波助澜,“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5]
(四)交通运输革命促进城市化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互动中的交通运输业革命促进了郊区城市化。1825年,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19世纪中叶,基本形成铁路运输网。在19世纪50年代,英格兰的大中城市都通了火车,大部分地方离火车站的距离已在10英里以内。汽车、运河、汽船、公路、公共汽车、铁路等把英国的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连成一片,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同时带动了许多相关的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建筑业、邮政通讯、商业服务、教育科技、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1863年,伦敦开通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地铁的开通,使得生活居住地带与工作区的通勤距离更加缩短。
(五)“激进式推进”与以伦敦为节点城市的城市化发展
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区域是以伦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为据点展开的。早期英国城市化的区域移动路径是由东南向北部转移,工业革命首先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它对英国城市化进程由东南向北部的推进,反过来通过城市功能的“极化”与“扩散”,又进一步推动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关于英国城市化的“激进式推进”过程,著名的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认为:“城市发展并不是一个逐步的、渐近的过程,而是经历了许多不连续的步骤与阶段。今天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激增,与过去的城市发展全然是两回事。”[6]
城市化中的社会问题治理。1760年-1851年,英国初步城市化完成期间,大量失业工人生活居住条件恶化,死亡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那样 “在伦敦,拥有万人以上的贫民窟约有20个,那里的悲惨景象是英国任何其他地方都看不见的,就说是地狱生活,也不算过分。”政府解决城市化中伴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关法规-设立专门机构-提供市场失灵领域的公共住房、就业与福利保障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的。
(六)有利于城市化问题解决的法律制定
1875年英国第二次通过《公共卫生法》,建立了为贫困无助者提供居住和工作的济贫制度。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住房和城市规划的法律(Housing Town Planning etc.ACT,1909);1945年的《工业分布法》;1946年的《新城法》;1947年英国颁布了《城乡规划法》;1949年的《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1952年的《城镇发展法》。19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认为完全自由的市场机制调节必然经常导致失业与生产过剩,主张国家实行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中心,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城市化就业不足、住房不足、贫困等社会问题;1942年,“福利国家之父”的威廉·贝弗列奇发表《社会保险及关联服务》的报告,提出消除“贫穷、疾病、懒散、无知、肮脏”等社会问题,建立以医疗保健和国民教育为核心的全国性社会保险制度的主张。这些经济思想与社会政策主张,受到长期处在城市化社会问题困扰的英国政府的赞许。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更是推动政府拉开了第二次大规模治理城市化负面问题(城市病)的序幕。这一次英国主要利用法律法规推行“福利国家制度”,以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局限性给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不和谐。福利国家是指那些通过立法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英国把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看成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重要职责,通过总的纲领和服务措施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医疗服务;提供符合体面生活的住房;提供教育服务;即向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的社会保障。福利国家全面的社会保障要依赖一种“正式的城市体系”贯彻,这个“正式的城市体系”是指用于集体消费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由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和各种服务项目(集体消费部分)组成。包括土地、道路、下水道、饮用水、电、煤气等,也包括了规划、警察、消防、卫生、教育、住房等。提供这些服务和物品的是各级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部门和国营企业,它们的运作对城市生活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R.E.帕克;)
战后,英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提高生活质量的阶段,城市化的社会问题不可能完全靠市场力量来完善,“正式的城市体系”必须对城市化进行干预[7],这种干预方式就是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和相应的组织机构的建立,在此基础上,通过财政、金融和产业措施提供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来消解城市化的负效应。
结语:英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六方面基本特征,正可以对促进中国城市化提供有益的启示。如重视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建设、克服城市病的法律建设、重视农业和服务业现代化对城市化的促进、重视以超大城市为中心节点的城市圈发展,以及通过城市化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双重转型。回首中国城市化已经走过的道路,不难看出,在重视农业现代化以及依法治理城市病,从而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并创新更为有效的政策,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在其它几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则相对显著。
[1] 邬沧萍等主编:《世界人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5页。
[2] 盛郎:《世界人口城市化进程》,《人口与经济》,1986(6)。
[3] 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4]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0页。
[6] 参见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6月版。
[7] “正式的城市体系”,与现在讨论的宏观调控体系并无二致,城市化作为经济与社会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城市病如环境污染交通住房拥挤等公共服务实施短缺,使得英国城市政府认识到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干预城市化的必要性,对发展中国家推进城市化中充分采取宏观调控力与市场力的协调以推进城市化提供了启示和先导经验。
责任编辑:孙宝灵& 孔建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知识点梳理
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方面,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思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间是什么时候?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随着机器日益增多,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厂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工厂出现了。进程中的影响:①英国的进程加快。②社会上出现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
和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②步骤:安徽、四川率先实行
③作用: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发展。2、国有企业改革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目标: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③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3、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
的建立——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为我国经济发展引进了外资和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后来的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思考:经济特区建立时间;经济特区的作用;经济特区的特点
①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②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③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相似的试题还有: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859年)材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材料四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被消灭了。——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 现代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现代工业矿冶业的发展,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四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城乡居民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怎样的重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三分析,推进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但是,建国以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总体上看是非常缓慢的。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情况。材料四图所显示的DE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EF阶段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举例简要说明英国和新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要不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政治性城市之特色,到西周已十分明显,西周所建立之城市,确立了今后两三千年中国城市的基本形态。《吴越春秋》中说:‘筑成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其[军事]防御性能十分明确。”——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为33%,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材料三 英国国会1836年批准建设新铁路,到1855年其铁路总里程已达12960公里。运河方面,自从1761年开凿第一条运河,到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极大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或城镇。材料四 同时城市的新生活方式、新思想观念也在影响农村,城市的比较利益的优势也诱导广大农村的农民逐渐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涌入城市。材料五 1860年——190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9.8%上升到39.6%,这一速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美国城市化也面临者一些问题,工业资本按照自己的想象建设了全新的城市,没有规划,管理混乱;……杂乱无章的城市管理加剧了城市建设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城市人口拥挤,房屋建设简陋,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如室内照明,通风差;许多地方缺少排污系统又无污物处理设施,导致污水横流。恶劣的环境导致霍乱、伤寒四处蔓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我国古代早期城市的主要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英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五概括在美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行业处于发展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