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是那部门金融监管部门

深圳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今年接到易到用车投诉共64件
腾讯科技讯 3月15日,深圳市场和质量监管的官方微博近日发布微博称,接到深圳市民反映易到用车充值后无法退款的投诉,深圳市消保处对此进行核实,并正在与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查。该微博帐号认证的机构为“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微博中称,自今年起至3月7日的三个多月内,接到对易到用车的投诉共64件。在此条微博的评论里,也有其他地区用户反映了退款迟迟不到帐的情况。以下为深圳市场和质量监管微博内容原文:【关于易到用车退款难的舆情回复】3月6日,我委接到舆情称:深圳一市民在易到用车平台进行充值消费,在申请退款时,出现迟迟未到账的情况。接到舆情信息后,我委消保处立即对信息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现将初步核实情况回复如下:经统计,自日至日,咨询举报投诉平台接到有关易到用车各类信息64件。但因该平台经营企业注册地址不在深圳市,其在深圳市也未注册相关经营主体,故相当数量的投诉举报信息被归类到咨询件,无法进行投诉举报的处理。经对该平台官网和APP软件等途径进行查询,该经营相关主体为“易到汽车租赁(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均在北京。但联系方式等其它调查信息难于收集。对于以上情况,我委已准备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出协查函。对后续情况,我委将跟踪处理。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immonz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充值万元打不到车退不了款 易到“耍流氓”被监管部门点名
 调查  易到用车用户反馈退款不到账,近日被监管部门点名了。这不是网约车近期首遭被诟病“耍流氓”:乘客吐槽涨价、拒单一再刷下限。看似优惠的“充值返现”和被看似自愿的“高峰溢价”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司机痛诉:“如今拆桥赶人走”;行业内更是频频爆出“核心团队集体跳槽”……  记者观察发现,从挖角者到被挖者,昔日的互联网行业“霸主”,在行业规范、市场变化等大势面前,却只知抱着资本的大腿,而并不主动提升服务与平台优势,一旦“缺钱”就矛盾四起,而这正与共享经济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冉冉 司机诉说: “我为啥既拿不到钱又退不了伙”“专车刚兴起时,XX(平台名)怎么对司机的?又送手机又送水,又帮买车又帮买车险;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网约车合法了,XX就开始玩‘变脸’,最先被排挤出局的正是司机……”一位曾辗转多个网约车平台的司机告诉记者,“多个平台都开始对司机下狠手。”  这一说法,在最近一个月里得到越来越多网约车司机的证实,他们反映的“不公平处境”,主要有“外地牌转正无门遭平台抛弃”“变相滞扣工资”“退车退伙门槛高”等方面。  一位准备退出广州市场的粤J牌网约车司机深有感触:“即使在政策落地前一个月,与几家平台合作的本地车队中介还在疯狂拉人,口口声声承诺‘车籍不是问题,即使政策收紧,也可以转成高端车型’,没想到政策落地后,最先赶走的却是我们这些等待成为‘高端车’的外地车……”他坦言,过完春节后同行流失很多:“我们车队从刚开始三十多人,到现在只剩下十几人。”  更令司机们感到郁闷的是,乘客会把距离远、溢价的坏情绪发泄到他们身上,而他们却并没有因为接到更多的远距离派单或溢价单而增加收入:“首先好评率骤降,其次就是溢价的大头都被平台拿走了,我们还要自掏腰包为远距离派单的油费埋单。”  许多失望的网约车司机,与充值后怒删App的乘客一样:账户里的余额不要了。 平台证实: “充值万元用户几个月没动了”  为了印证乘客、司机的说法,记者随后咨询了几家网约车平台,虽均未得到正面回应,但不止一家平台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了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许多重点监测的大客户,账户有几个月没动了。  其中一家平台负责人透露:“总公司当初为了增加用户,尤其一些高端用户,办了一系列的‘充返’优惠活动……有几位充值1万元的用户,这几个月活跃度很低,甚至最近几个月都没用车,还不止一位。”这位负责人透露,对于充值达到一定额度的高端用户,平台都会有专门的监测和维护团队,而对于越来越多高端客户“冷淡”平台的市场反应,总公司已经留意到,并且开会准备出手补救了。  就在网约车调查进入更深一步时,一家网约车平台的技术部门有关负责人M女士发来一条消息:“老大离职了,小伙伴们都在纠结要不要跟着一起走,其中一些已经在走程序了……” 行业深喉:遭资本抛弃 网约车内外焦灼  就在网约车平台循环经历着乘客离开、司机离开、员工离开以及产业链离开的时候,又一个“队友”的离开,被认为几乎是“压垮平台的最后一根稻草”——资本。  北京一位关注互联网行业投资的研究者告诉记者:“互联网行业背后的资本大鳄正变得越来越谨慎,他们更被合法的、有客观评估的以及市场潜力的行业所吸引,而这也是网约车平台焦虑的最重要原因。”  记者走访也了解到,继网约车之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等一系列行业,正在快速崛起。有行业人士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等互联网‘新贵’,在出租车行业改革政策落地后,分流了一部分网约车的资金流。”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透露:“现在市场正在趋向成熟,无论哪个行业,不是只要有个‘共享’的概念就能一劳永逸,无条件地获取资本青睐,你要想清楚你究竟‘共享’了什么,解决了多少城市问题,而不是抱着资本的大腿,却充当一个麻烦制造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