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电脑硬盘自己电脑硬盘是SDD的还是HDD的

怎样看自己电脑哪个硬盘是SSD硬盘_百度知道
怎样看自己电脑哪个硬盘是SSD硬盘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最简单的是用测试软件看。比如鲁大师。另外看容量。在磁盘管理器里。120/128,或240/256这样的容量,都是固态硬盘。
数码爱好者
用 AS SSD Benchmark看
看硬盘标签
用DiskGenius软件查看硬盘参数。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8:00:43 修改
  本人用电脑也十多年了,硬盘的问题也碰到过不少。但最近却碰到了一个很奇葩的问题。就是安装了一块全新的SSD硬盘当从盘,但在装上之后,在我的电脑中却不显示,没有盘符。不过打开系统磁盘管理却能显示硬盘信息。用专业的硬盘管理软件也能显示出硬盘信息。在刚开始时,我并没有想到是硬盘驱动引起的,还以为是其它问题。其间还一度以为是硬盘坏了。再加上当时的思维有些混乱,根本就没想到硬盘驱动还会引起这种现象。所以才折腾了这么多,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还是有些在碰运气,如果当时我少试一次,最后没有给成功给硬盘安装上正确的驱动,那我很可能只有靠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大法来解决了。  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折腾的过程。评论  最近刚把主SSD更换成了宇瞻AS510S&256GB&SSD这款产品。&评论评论  它的容量是256G的,因为之前我用的SSD容量也是256G,所以正好用来做代替。&评论  在更换硬盘,做数据迁移时,却发现操作系统识别不了宇瞻AS510S&256GB&SSD这款产品。&评论  把宇瞻AS510S&256GB&SSD这款产品接入电脑,在计算机中是不显示的。原以为是全新盘的缘故,因为全新硬盘,是需要建新分区的。&评论  但打开系统的磁盘管理,却发现已经有分区了,只是这个分区没有盘符。&评论评论  给宇瞻AS510S&256GB&SSD设置盘符时,出现了上图中的错误提示。&评论  更换为分区助手软件,显示的内容与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差不多,也是没有盘符。&评论评论  设置盘符时依旧出现错误提示。到这里我还是没有想到硬盘驱动问题,因为真的太少见了。&评论  新建分区,却出现了上图中的提示,一看就是出错了。我明明要新建一个分区,但默认却只能建二个分区。&评论评论  没办法,只能试试删除分区,再新建分区了。&评论  设置好后感觉一切正常。&评论评论评论评论  但在提交设置后,还是出现了错误提示。这时我开始有些不谈定了,因为之前总觉的硬盘没有盘符是个小问题。只要设置一个就行了,但现在的情况却是设置不了。&评论  不死心,又更换了一款硬盘软件,打开后,软件直接提示“错误,没有活动分区,不能用启动盘”。建议就是重建分区或重新格式化。试了一下,还是不行。其实在这之前,我已经用分区助手做新建分区或重新格式化的操作了。评论  这时我开始怀疑,是不是SSD硬盘本身存在问题,但不能肯定,所以用排除法试了一下。把宇瞻AS510S&256GB&SSD这款产品更换成了普通的1T机械硬盘。这块机械硬盘我一直在用,没有任何问题。当把它接入电脑后,依旧不能被系统识别。之前分好的区,也没有任何盘符。&评论  用分区助手查看,也是一样的现象,没有盘符。机械硬盘四个分区,都没有盘符。这说明不是硬盘方面的问题。&评论  后面我就开始怀疑是不是操作系统出了问题,只能显示主硬盘的盘符,分硬盘却不能显示。先打算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从盘的盘符不能识别,就没法做C盘备份。只能用U盘来做。实在是太过麻烦。最后报着试试看的心态,重新安装了一下主板的驱动,还是不行。又用驱动精灵查了一下,显示驱动一切正常。难道不是驱动问题?而是操作系统本身损坏了?  在网上查了半天资料,也没什么找到有用。又报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了驱动人生。(驱动精灵与驱动人生,我电脑中都安装着)用这款软件一查,出现了一个未知设备Generic&volume的信息,好像就是通用卷的意思吧,反正是与硬盘有关的,直接点安装。&评论  在用驱动人生软件安装驱动过程中,出现了上图中的对话框,提示Generic&volume安装成功。&评论评论  Generic&volume的信息很少,而且在驱动精灵软件中根本没有这个,只有在驱动人生中才有。&评论  重启按提示重启电脑,宇瞻AS510S&256GB&SSD的盘符终于出现了。&评论评论  用系统自带磁盘管理跟驱动助手查了一下,一切正常,把从盘更换成其它硬盘,也能顺利识别,看样子终于解决了这个硬盘没有盘符的问题了。总结:其实说白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硬盘的Generic&volume驱动丢失了,需要重新安装一下,我没想到的是,这个Generic&volume驱动丢失后,对主硬盘不管用,却会影响到从硬盘,现出从硬盘无盘符的现象,感觉真的有些奇葩。在安装驱动的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我先安装的主板自带的那些驱动,其中就包括硬盘的驱动,发现根本不管用。后来又用驱动精灵这款软件做了检查,但却提示一些正常,不需要安装任何驱动。最后用驱动人生,才检查出了问题,并安装了Generic&volume驱动,才最终使从硬盘消失的盘符重新出现。
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天愁与悲。人生在世如一梦,刹那芳华已成
楼主应该早用驱动人生试试,这样就少走弯路了
驱动人生这软件不错~~~~~~~~~
楼主好多软件啊~~~对电脑了解颇深哦
学习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完全解决
楼主这折腾的不容易啊&,辛苦了,以后先用驱动人生试试&
楼主的评测很详细啊~~~学习了~
原系统一定要稳定,出现这问题就是原系统的驱动出现问题了,然后把问题给迁多过来了。
驱动人生这软件不错
是驱动丢失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传统机械硬盘的末日,看SSD是如何手撕HDD的-嵌入式系统-与非网
2016 Q1全球出货量猛增32.7%
SSD固态硬盘却在持续爆发,据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SSD全球出货量达3077.7万块,相比于2015年Q1季度的2319万片,同比猛增32.7%,增长速度非常之快。
2016年上半年SSD,正快速抢占HDD的市场份额。受此影响,HDD出货量继续大幅度下滑。据西数和希捷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第一季度HDD出货量均同比锐减20%。其中希捷HDD硬盘出货量连续6个季度下滑,首次跌破4000万片,西数HDD季度出货量4300万片,同样在衰退。
面对着大环境趋势改变,希捷收购LSI闪存部门,主要为了获取SandForce控制芯片技术,从而进入SSD市场布局;西数则花巨资收购SandDisk 在NAND Flash市场资源以及企业级市场客户布局,满足快速增长的SSD市场需求,以弥补HDD市场带来的损失。两家HDD巨头厂商 纷纷转投SSD怀抱,也成为SSD行业发展的晴雨表。
性能:单车变摩托!
HDD之所以失败,无法突破性能瓶颈是主要原因。传统的HDD机械硬盘,主要靠机械部件驱动,读写数据时需要靠物理旋转的磁盘,等待主轴电机、磁头和磁头臂在碟片上找到数据位置,整个过程相当繁琐,严重制约了整个PC的性能。而SSD没有任何机械部件,无需进行复杂的机械运动,依靠闪存芯片,可以快速准确地访问驱动器的任何位置。
机械硬盘,就像木桶理论中最短的木板,严重制约了PC性能提升。而SSD,凭借着革命性的随机访问速度、卓越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以及杰出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颠覆了用户的电脑体验。
拿两款SSD来对比一番,或许我们就深刻了解SSD性能蜕变。一款是2011年的主流产品Intel 320系列,还采用SATA 2.0接口,接口理论传输速度仅300MB/s,比起HDD还要慢(当然,随机读写性能还是快很多)。另一款则是年Intel 发布旗下高端SSD--750系列PCI-e SSD,全新PCI-E 3.0x4接口,双向传输带宽达到8GB/s。
intel 320系列80G与750系列1.2T 测试成绩对比
从SATA2.0到PCI-E 接口,从25nm MLC NAND到20nm MLC NAND,从80G到1.2TB&&这些技术更迭,让SSD的性能从单车变摩托。实测Intel 750系列对320系列,持续读取2989MB/s PK 257MB/s,快了11倍;持续写入,1341MB/s PK 95MB/s 快了14倍之多。
这不仅仅只是数字的游戏,SSD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如支持全新NVMe协议,采用更快传输带宽的PCI-E通道,让SSD的性能不断突破瓶颈,最终能真正与CPU、内存协调,从而带来更加极速、极致的应用体验。想必,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人爱上它的原因。
容量:SSD的容量越来越大
2011年时,SSD的主流容量仅32GB,装下系统,没剩下多少容量,体验比较差;而机械硬盘主流容量已经达到1TB,差距32倍。
回顾这五年时间,被认定天生不足的机械硬盘无法突破性能的瓶颈。在咄咄逼人的SSD攻势之下,HDD的回应也只有两个字,容量。容量,机械硬盘的救命药丸?不,SSD在容量上也要革它的命。
2014年,三星率先开启3D-NAND时代,这种3D-NAND闪存可提供两倍于传统20nm平面NAND闪存的存储密度,轻松实现SSD的容量翻倍,以前4颗闪存才能实现256GB容量,现在2颗即可。随着3D-NAND的不断技术革新,从32层向48层,再向64层堆叠,实现TB级别存储容量轻而易举。
在SSD面前,HDD难言容量的优势。那为什么TB级SSD现在很难普及呢?主要原因在于&价格&,后面部分我们会提到。
我们统计了京东上在售的SSD容量数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0/32GB容量因实用性太低,完全被市场所淘汰。而60/64GB容量,几乎所有的一二线SSD品牌都停售,新品也不同有60/64GB容量,在售的都是一些小品牌。销售的主力还在120/128GB,240/256GB容量区间,占据超一半的市场需求。另外,在480/512GB、1TB以上大容量需求也比较旺盛,两者合起来超过30%,相信未来这一数据比例会越来越高。
5年前,我们还在使用32/64GB容量时,到现在迎接我们是512GB/1TB,SSD容量的进步让人惊叹。如今已有消息称,三星将量产高达4TB的SSD,预计2017年将上市。在短短五年时间里,SSD容量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也不是难事,实现HDD几十年才实现的目标。
价格:大家最关心它
从军用级产品到今天的百姓级产品,价格的巨大变化是SSD普及的关键。
5年前,SSD低容量、高价格,基本聊胜于无。当时主流的容量SSD在哪个价位呢?一块128GB SSD的售价近2000元!甚至,有一些高端SSD达到3000元,谁也不想用一台电脑的价格去买一张系统盘吧?
这个价格,在今天能买到1TB的旗舰SSD了。目前主流的SSD容量为120/128 240/256GB级别,从200元到1000元都有,百花齐放,给消费者很大的选择余地。
从2011年至年SSD的价格趋势图来看,每一年都在降价,而且降幅都比较大。128GB容量从2011年的15.6GB/元,降至如今的3.3GB/元,比中国A股跌得都厉害。
虽然现在像1TB/2TB 售价还很昂贵,但128/256GB SSD价格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容量也满足了系统盘或者资料盘的基本需求,所以SSD在今天十分流行。
品牌:都想来做SSD
在2011年,能在市面上看到的SSD品牌并不多,像Intel、三星、英睿达都是拥有上游芯片资源,技术雄厚的SSD厂商;OCZ当时也是如日中天,后来被东芝收购;浦科特也刚刚起步,从光驱转行做起了SSD,事实证明它选对。当然2011年时,也有不少国产SSD品牌诞生了,踏入这片蓝海。
到现在,可以看到的品牌就多了,京东上在售的品牌就达到33家,呈现百花齐放的盛世。Intel、三星、英睿达、闪迪、东芝等这些上游厂商角逐消费级市场;影驰、金泰克、朗科&&中国SSD厂商也开始崭露头角。
一块SSD的迁徙之旅,虽是不可遏制的大势所趋,但其中的挑战,各种技术、市场和理念的复杂性,比我们想象中复杂。然而,在不久的将来,整个数据生态圈拥有SSD时,摧枯拉朽式的革命成功,一定不会遥远。
与非网专栏作者招募
你也许是工程师甲,每天默默画电路板、写代码;
你也许是高校老师乙,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你也许是项目经理丙,每天为得到客户认可而赶工、奔忙;
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只要你是电子领域的从业者,就一定有对这一行业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炼成资深行业观察家,如老师那样真知灼见;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业趋势,如侃侃而谈;
可能你精通某一项技术,如那样精讲技术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发现身边的工程师故事,如般娓娓道来。
也可能你和他们都不同,有自己想发表的观点,这样的你都是我们在等的人,只要你准备好了,&与非网专栏作者&就会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不再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而是工程师和电子产业的发言人。
我们给专栏作者的展示机会:
1. 与非网主站【与非原创】栏目的集中展示:
2. 与非网主页:首页焦点、行业发现的重点推荐
3. 与非网微信:原创推送,直达核心行业读者
4. 如果专栏内容热度很高,我们还可以帮助联系相关出版社洽谈集结出版。
成功取决于行动力,赶紧将你的职场态度和行业观点进行整理、提炼成专栏大纲吧,以&专栏作者+大纲名称&为主题,发送到:editor#eefocus.com(请将#替换为@)即可,或者你还有些疑惑想更多了解专栏作者的情况,也可以加小编的微信+qq:详谈。
与非网专栏作者,我们等你!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连续多季走强的NAND Flash报价,在2018年第一季可望暂时回跌,然由于3D NAND Flash制程工序繁复,会使晶圆厂的实际产能下滑,故NAND Flash颗粒的供应量在2018年仍难看到明显成长,下半年NAND Flash报价可能会再度因供需紧张而走强。
发表于: 11:17:16
物联网的发展导致无论消费性电子、企业、工业、汽车市场对SSD的需求都急速攀升,为NAND Flash内存、控制芯片、SSD模块等供应链业者带来绝佳的成长机会,本活动邀集SSD领域重要厂商, 前瞻未来技术规格的演进与市场应用趋势。
发表于: 10:02:03
如果只是短短一周或者一个月看,存储市场,变化不是明显。但是时间拉开到一年,整个存储市场还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发表于: 10:35:37
据韩媒etnews报道,SK海力士计划瞄准工业固态硬盘市场。大型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制造商是工业固态硬盘的主要客户。
发表于: 10:50:17
存储器模组厂创见(2451)去年业绩小减,今年预计要重回成长轨道。由于该公司去年底有部分出货递延到本季,法人推估,创见本季不受工作天数较少的影响,表现有机会比去年第4季来得好。
发表于: 09:55:37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的资料,新的半导体制造产线——特别是DRAM存储器的导入,预计将推动2018年和2019年的晶圆总产能高于平均水准。
发表于: 08:28:02
日前,两家全球权威的调研公司IDC和Gartner相继发布《中国企业级软件定义及超融合存储市场调查报告》、《竞争格局:中国存储厂商对全球存储市场影响力分析报告》。
发表于: 11:23:51
嵌入式开发网站大全
发表于: 16:18:43
近日,厦门邀请国内权威的学术界专家和业界高管召开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工研院项目专家评审会,该项目在会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发表于: 10:44:37
领先的嵌入式分析技术供应商UltraSoC与领先的实时操作系统软件跟踪工具专业厂商Percepio AB日前共同宣布:双方将携手打造业界最全面的设计与调试解决方案,来帮助客户实现完整的、稳健的实时系统。通过结合Percepio的Tracealyzer工具
发表于: 08:52:39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查看: 120199|回复: 0
游戏放在SSD固态硬盘和放在机械硬盘有多大差别
发贴请勿包含网站外链(直接下载地址和网盘除外),屡犯者将封禁ID、网址永久屏蔽,www.gqgtpc.com感谢支持!
游戏放在SSD固态硬盘和放在机械硬盘有多大差别
谁都知道固态硬盘SSD性能方面远胜机械硬盘HDD,但苦于SSD价格,同等价钱只能买到容量远小于HDD的SSD,这也导致大多数朋友,买了SDD也只能是将操作系统安装到SSD固态硬盘,像一些动辄十几G的游戏只能忍痛放到HDD里面了,但这样损失不小啊,看看这篇文章吧!
游戏安装在SSD还是HDD
如今128GB容量的SSD是市场的主旋律,在安装身材会越来越臃肿的系统,并预留足够的冗余空间后,实际可供我们随意使用的容量也就在30GB~40GB左右了。面对越来越大的单机/网络游戏,这点空间还真心不够用。于是,更多的用户会选择将它们安装在HDD所在的D、E、F盘以便节省宝贵的SSD空间。而笔者想要说的是,SSD不仅可以帮助系统提速,减少开关机时间,在游戏的载入速度上,也要遥遥领先于HDD硬盘。
处理器:酷睿i7-4770K
主板:微星 Z97银环蛇
显卡:耕升GTX960 飚版
主盘:东芝Q 256G
对比测试的从盘:
SSD:东芝Q128G
HDD:希捷双碟2T
实测SSD和HDD游戏载入速度
为了尽可能减少测试误差,笔者将系统安装在了一块256GB的SSD主硬盘上,并分别使用东芝128GB SSD和希捷2TB HDD作为从盘(图1)。在格式化从盘后分别往里面拷贝了完全相同的6个大型游戏:《看门狗》、《FARCRY3》、《失落的星球3》、《狙击精英3》、《范海辛魔幻之旅》、《全面战争-罗马2》,所有的游戏都是相同硬盘绿色版(图2)。
3.jpg (35.07 KB, 下载次数: 3)
11:06 上传
0.jpg (26.94 KB, 下载次数: 0)
11:06 上传
02接下来就是分别在SSD和HDD硬盘上启动相同的游戏,并用手机的计时器功能统计载入的时间(所有的时间测试都是从点击“开始游戏”到完全载入游戏主界面结束)。
7.jpg (66.6 KB, 下载次数: 38)
11:06 上传
从测试结果来看,将游戏装进SSD时,游戏的载入时间要比装进HDD快很多,特别是《看门狗》、《FARCRY3》类型的游戏更是能减少一半的等待时间(图3~4),这对急性子的游戏发烧友而言还是颇有吸引力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次测试仅限载入时间,所以像《范海辛魔幻之旅》等游戏会出现SSD和HDD载入速度相近的情形,而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在场景的切换、关卡的选择时仍会进行大量的磁盘读写操作,此时SSD将发挥更为明显的速度优势。
考虑到我们在同一时间段只会专注于1~2款游戏,因此借助SSD的闲置空间为游戏减轻载入压力,何乐而不为呢?(电脑论坛 )
官方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自网友和互联网.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致信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Powered by Discuz!
过期罐头电脑论坛
win7旗舰版_windows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硬盘可以自己换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