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x无法发送信息 请教一下 日语大家 会的麻烦教我下怎么解决可以吗 大恩不言谢

(一醉千愁)
(笨笨猪量)
(七楼租客)
第三方登录: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赵昱鲲:好人会武术,神挡仙不住
在人际交往中,有三种人:给予者、索取者与互利者。你可以做一名理性给予者,避免因病态利他而导致自我枯竭,同时不要给索取者可乘之机。助人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被研究烂了的话题,但似乎仍然是会在日常困扰到大家的话题。本讲谈一谈以下四点:1. 助人过度也是病,得治。2. 对于“坏人”,得罚。3. 助人也有策略,得学。4. 但是助人这件事啊,还是得做。主讲人赵昱鲲,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特技:转行、收集硕士学位。本科学的是化学,到美国后转为计算机,工作八年后,因为疑惑于对幸福和人生意义的科学解释,又转学心理学。收集有罗格斯大学的化学和计算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学位,目前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读博士。著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2012),译有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2012)。以“老摇”的笔名著有《美国草根政治日记》(2005)、《数学乐旅》(2007)。主持嘉宾陈海贤,心理学博士,曾担任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心理咨询师。在浙大开积极心理学的通识课,同时在杭州佛学院开心理学课,教僧人学心理学,教普通人学正念。长期混迹知乎,ID:动机在杭州。和知乎合出过两本电子书:《幸福课》《拖延症》。讨论时间北京时间 日。病态利他:助人过度也是病,得治赵昱鲲:今天的分享主要是有感于梁嘉歆的一个问题:我又有一个神烦的问题。如何回复那些求你帮忙的朋友?由于有了微信关系,联系别人变得简单了,但是被联系上也变得简单。我每天收到各种神奇的求帮忙的信息,从帮忙找场地,到找客服,找心理咨询,找工作,勾搭无所不包。相信大家平时遇到这种状况肯定更多,如何快速地帮助到其他人,又不要占用自己太多时间……问题有点愚钝……真的很想请教。志平推荐了《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Give and Take)[1],这本书确实有很好的回答。今天主要是从这本书再引申一点,谈两个作者没有深入的话题:病态利他和利他惩罚。我的中心观点还是和作者一样:怎样从被人欺的善人,变成有好报的好人?一是坚持做好事的善良,二是兼顾自己利益的理智。陈海贤:怎么算病态利他呢?赵昱鲲:这方面有本书不错: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和阿里尔·克纳丰(Ariel Knafo)等人合著的《病态利他主义》(Pathological Altruism)。不过里面几位作者对“病态利他”的定义也各不相同,我看了一下,大概可总结为两条:·自以为在帮人,其实却会害人。可能是害自己、害要帮的人,也可能是害到其他人。·这些行为的后果非常明显,有理智的正常人都能看出来,因而不会去做。比如说:·东郭先生:放弃理智,帮助不该帮的人,害了自己。·梦鸽:放弃理智和原则,只看到儿子的短期需求,结果害了她本来想帮的人。·走后门:放弃了原则,为了帮助亲朋好友,而害了其他正当权益者。·人善被人欺:放弃了自己的利益,一味付出,害了自己,最极端的例子是神风突击队(自杀式攻击的恐怖分子唯一的共同点是高度利他)。陈海贤:我总结下:从后果来考虑,助人行为没有达到“利他”的效果。放弃理智,放弃原则,导致不好的结果。这听起来还是智商问题。赵昱鲲:嗯,这也有神经机制的问题。研究发现有些人理智上能认识到,但催产素分泌过高,操控了理智决定。催产素是“爱的激素”嘛。还有些是病态表现,比如威廉姆斯综合征(Williams Syndrome)[2]。心理上,主要是同理心过强,可能是镜像神经元过于发达,所以无法忍受别人的任何负面情绪,感觉都是自己的负面情绪。陈海贤:所以会有过于强烈的拯救欲望。赵昱鲲:极端的情况就是同情的内疚(Empathy-based Guilt)。比如说,看到不如你的人,就莫名地觉得难受,觉得对不起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他。但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别人不如你,都不是你造成的。不过也有人认为,病态利他其实都是表象,是其他心理问题的症状。比如依赖性人格障碍(Dependency Personality Disorder)。比病态利他轻一点的是“倦怠”——Burnout,这个正常人也经常会犯。克里丝蒂娜·马丝拉(Christina Maslach)有一本通俗读物,就叫《Job Burnout》(职业倦怠),里面说到防御方法的时候,也是强调要注意兼顾自己的利益和感受。陈海贤:对啊。对于心理咨询师和其他助人行业,这种枯竭感更容易体会到。不能一味奉献,否则更容易枯竭。服务行业的人,都容易倦怠,后果就跟服务的初衷适得其反。倦怠的后果不仅仅是让人无法有效地助人,甚至经常会走向反面,变成害人。比如一些教师,本来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满怀爱心地对待孩子,但当任务太多太重时,他们不能给予每个孩子足够多的注意和爱心,就会开始区别对待,把一些孩子视为自己倦怠的罪魁祸首,“都是你们,才害得我这么累!”赵昱鲲:对,再比如一些护士,在工作之初,确实能充满爱心地照顾患者,但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使得她们的爱心大幅度透支,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她们干脆一点爱心也不付出,直接把患者看成是一个需要修理的物品,而不是一个需要爱护的人。这并不是她们人品卑劣或者天生冷漠,而只是倦怠的自然后果。陈海贤:开始助人太猛,结果不仅最后失去了助人的能力,还害了自己。助人开始,埋怨结尾了。赵昱鲲:那本书里有个例子特别鲜明:有个律师,毕业后去了政府部门,后来辞职了,说,本来以为我的工作是法律,后来才知道是为人民服务。法学院只教了我怎么打官司,没教我怎么跟人打交道。我受不了啦。所以一定要兼顾好自己的利益、感受和目标。这和助人并不矛盾。陈海贤:助人和照顾好自己的利益的界限是什么呢?赵昱鲲: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们采访了25位“加拿大关爱奖”的获奖者,又采访了25位与他们的社会经济情况类似的普通人,分析了他们的心理动机。结果表明:·助人榜样们的利人、利己动机都比普通人高很多;·助人榜样们的利己动机,也比利人动机高得多。图6–1 助人榜样的动机陈海贤:明智的利己是利他。助人榜样更倾向于利己,这个和我们想的不同啊。赵昱鲲:类似的,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也提出了“明智利他”的概念。他对“明智利他者”、“不明智利他者”和“自私者”的成本与回报进行了计算,发现有原则、有理智、有限度的明智利他者虽然似乎没有不顾一切去助人的不明智利他者更能帮助别人,但最后处境会比不明智利他者和自私者都更好。周白云:我觉得吧,管好自己,治愈好自己,就够了。自己开心平衡,用这个氛围感染到别人就够了。做个为自己有所保留的利他者。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赵昱鲲:所以咱们这第一段的结论就是:把利己和利人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才能最好地助人。光利人不利己,就容易坠入倦怠甚至病态利他。利他惩罚:对于“坏人”,得罚赵昱鲲:如果是直接交往,那根据直接互惠的原则显然得罚。阿克塞尔罗德(Axelrod)的实验,表现是“以牙还牙”。诺瓦克(Nowak)改造为“宽宏的以牙还牙”,即每三次原谅一次,那还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要以牙还牙。陈海贤:这个表现指的应该是“博弈中的回报率”?赵昱鲲:对,这在交替型囚徒困境里回报最高。我今天想讲这个话题,是因为诺瓦克在《超级合作者》里花了一章,提倡“奖励比惩罚更有效”,但我有些保留意见。这其实是一场发生在英国著名杂志《自然》(Nature)上的口水仗。费尔(Fehr)和盖希特(G?chter)在2002年发了篇文章,推广了“利他惩罚”这个概念。利他惩罚是指“路见不平,拔刀相砍”,就是你看不惯别人是taker(索取者),因此付出代价去惩罚他。这并不是发生在别人坑害你的情况里,那属于直接互惠的范畴。所以他们用Public Goods(一项用公共品做的实验研究的调查)做实验(见图6–2)。陈海贤:就是看到别人被坑了,虽然坑得不是自己,也上去砍?赵昱鲲:对,实验者宁可自己付出1元钱,也要坏蛋付出3元钱。陈海贤:Public Goods是博弈论典型的实验范式。看来维持公平,人人有责。侠义自在人心。赵昱鲲:结果如图,在允许惩罚的情况下,合作明显提高(大家对公共品的平均贡献更多,而且越来越多,相比之下,没有惩罚,大家的贡献就越来越少。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公共品游戏都是玩几轮就结束了,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做冤大头)。这个有点像间接互惠,因此他们又另外做了个实验,就是不直接出钱砍了,换成在背后八卦说坏话。图6–2 利他惩罚实验陈海贤:原来八卦也是维持正义。赵昱鲲:结果发现也有效。允许“名声”,可以使终极游戏里的独裁者(dictator)分给群众的钱更多。诺瓦克反对,他喜欢宽容,所以提出了“宽宏的以牙还牙”。一开始提出每2~5次原谅一次,最后发现是每3次原谅一次最优。他也在《自然》杂志上发了篇文章,题目就叫《Winners Don’t Punish》(赢家不惩罚)。也就是说,如果囚徒困境允许惩罚的话:·增加了合作频率;·没有增加平均回报;·表现最好的人不用惩罚。图6–3 八卦游戏实验他的好友曼弗雷德·米林克西(Manfred Milinksy)也在《自然》上发文支持,文章题目叫《Punisher Pays》(惩罚者的代价)。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没什么价值,“Punisher Pays”是“Winners Don’t Punish”的逆反命题,他这篇文章也就是重复介绍了诺瓦克的实验,指出惩罚者的下场并不好,因此认为利他惩罚不会是进化的动力。盖希特反击说,那是因为诺瓦克等人的实验周期太短(但平均也有24轮)。陈海贤:利他惩罚没法维护宇宙和平,维护宇宙和平还得靠宽容和爱。赵昱鲲:盖希特后来做了更长的博弈,考察长期效果。倒是证明了从长期看,惩罚者能赢。但这还是自说自话——他们用“公共品”实验。诺瓦克用改进版囚徒困境做实验,他终于承认了惩罚能提升合作,但又出奇招:反社会惩罚,就是坏人惩罚好人,怎么办?因为允许惩罚的选项后,坏人也可以砍好人啊。陈海贤:坏人能反击。赵昱鲲:这也确实是存在的,如在希腊和俄罗斯做的实验,无论是出于被惩罚后的报复,还是先发制人显示自己的厉害,都会大幅破坏合作。而且这次诺瓦克侵入费尔和盖希特的领地,也用“公共品”做的实验。所以他主张,奖励好人,而不是惩罚坏人。可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赢家,我更在意公平。(积极心理学认为:信任是幸福社会的基石;金钱只在贫穷时比较有用;当然生活满意度会一直提高。)其实诺瓦克自己也承认,惩罚确实能促进合作。我觉得那就够了。为什么要当赢家呢?当然这也确实提出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就是如果利他惩罚的群体总回报并没有增多,那怎么进化得出来?这个话题可能还会继续争论下去。不过可能我从利他惩罚得到的快感比较强烈吧,所以还是倾向于惩罚。陈海贤:前两个实验里,所谓惩罚有效,都以赢为标准。也就是比对方拿到更多的钱。昱鲲说更在意公平。赵昱鲲:诺瓦克说赢家不惩罚,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侠客”承担了惩罚的后果,创建了一个公平的环境,然后那些一直不惩罚只合作的人,当然最后表现最好。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搭便车(free rider)。陈海贤:昨天看到周濂一句很拽[3]的话:正直的生活有代价,不正直的生活代价更沉重。也就是那些主张利他惩罚的社会秩序维护者付出了代价,换来了世界和平。赵昱鲲:没有那些利他惩罚的人,全是要做赢家的不惩罚的人,他们还能赢得什么呢?再说了,费尔另一篇文章发现,惩罚坏人很爽的。这篇没发在《自然》上,发到《科学》(Science)上了,标题是《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利他惩罚的神经基础)发现利他惩罚能够激活背侧纹状体(dorsal striatum),激活越强烈,给的惩罚越重。陈海贤:惩罚坏人不仅对社会有利,还爽了自己,所以多付点代价也值得。这么看来,对于坏人,还是得罚的。当然,这些都是从博弈论的实验引申到对社会现实的讨论。赵昱鲲:对,这些很多都是计算机模拟的实验,对于实践的指导,还要谨慎。助人也有策略,得学赵昱鲲:前面这两点讲了之后,接下来就比较容易了。对于开篇梁嘉歆的问题,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的建议是先甄别。如果对对方不够了解呢,根据“以牙还牙”策略,第一步还是合作,但应有上限。1.五分钟原则。不要总是全程帮助他人,而要问一问自己:“我能不能给这个人提供有独特价值的东西,但又不会花我超过五分钟的时间?”这既能够给别人寻找高效益,又能够降低自己的付出。我自己就被格兰特花5分钟时间帮过。但老花5分钟,次数多了也不是办法,所以还有:2.每周两小时(每年100小时或每天小于20分钟)这个是根据美国成年人调查结果——“每年志愿工作100小时效果最好”得出的,100小时以内对幸福、健康没有影响。所以如果每天花5分钟,但不要超过4次。3.向别人求助。转介,尤其是花别人时间5分钟以内。不要总是所有的事你自己扛。帮人是人情,不帮是本分。对对方有一定了解了,那我的建议是投入姑苏慕容氏门下,“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根据对方的人品,针锋相对,即帮助助人者,互利互利者[4],远离索取者。陈海贤:总结一下就是,先助人,但有个止损空间,每天不超过20分钟。向别人求助,形成助人网络,把利己和利他相互结合。但如果助人和利己结合得过于紧密,会不会让道德洁癖的人觉得,这不是纯粹的助人,更像是投资或交易?你对投资或交易型助人怎么看?赵昱鲲:我觉得没有,所以我引用了加拿大的那个研究,那些得了助人大奖的人,利己动机是比常人高的。当然,可以偶尔从“以牙还牙”变成“宽容的以牙还牙”,额外地多帮些互利者,说不定能把他们转化成助人者。因为很多互利者其实是因为害怕被人占便宜,才变成互利者,在更宽松的环境里,在别人的激发下,可以转化成助人者。因为根据实验:被人帮助后,更容易帮助别人。对于索取者,惩罚可能比较难,但至少可以“惹不起躲着走”。昨天跟一个朋友A聊天,说起另一个“朋友”B,那个人是个确凿无疑的大索取者,我和朋友A都被他占过很多便宜。我问A:“最近跟B有联系吗?”他夸张地做惊恐状说:“在我变得更聪明之前,还是不要去找他了吧。”但其实B现在混得也很不好,上次通过别人找到我老板,问是否可能到我们这边来工作。老板询问我的意见,我立刻反对,认为如果他来了,咱们就别做事了,整天就内斗吧。老板舒了口气说:“嗯,我也不想让他来,但我还以为你跟他是朋友,所以想问问你的意见。”还好我向老板推荐过《Give and Take》这本书,就跟老板说:对,那是一个索取者,咱们要敬而远之。陈海贤:人品终于有了回报。但怎样发现一个人是索取者?赵昱鲲: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通过“交易”,如果你帮助了他,他会回报以坑害,或者欺骗,或者毫无感激之心,表现得你就好像是欠他似的,那这个人就是个索取者(对不起,我不相信古之“君子之交淡如水”或者“大恩不言谢”)。陈海贤:不知感恩的人,比较容易是索取者。但在做第一次“交易”时,怎么去发现?赵昱鲲:1.这样的人喜欢突出自己,而非团队。比如,多用“我”,少用“我们”,把功劳、利益归于自己而不是大家。2.看他们怎么对待别人,尤其是不如他们的人(这个对待也包括背后的评价,因为给予者倾向于看到别人的优点)。在《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的作者访谈里有两句话:“不要看他如何对待你,而要看他如何对待他的仆人。”——莫罕达斯·甘地衡量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看他怎么对待对他毫无用处的人。——塞缪尔·约翰逊3.崇拜、模仿的人是谁?这个可能会有争议。是格兰特在上课的时候说的。他说可以在面试的时候用。他举的反例是史蒂夫·乔布斯,说如果一个人说他崇拜乔布斯,那就很可能是索取者。对于那些无法敬而远之的索取者:·告诉他你现在的处境,你也有一大堆麻烦。我比你还惨呢!·你能力有限,帮不了(尽量不要转介)。·告诉他你帮助他的成本,甚至可以是机会成本(如果我拿这个时间去为别人做这件事情,一个小时要收×××元呢)。总之一定不能说Yes!梁嘉歆: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大量元分析证明同情心能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我从读书时代就一直尝试去帮助别人,虽然都是小忙,但因为真心,交到很多朋友。同时,我也是个索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也不会吝啬开口。赵老师提到的5分钟原则、以牙还牙,我是被迫学会的。做公益策划人很容易被占便宜,所以有时候我们会以牙还牙,你是索取者我就需要按照对待索取者的原则来算。陈海贤:平时该怎么帮助人呢?赵昱鲲:我还是总结三点,对我自己最有用的。1. 与自己的目标、利益相结合。丁健的建议很好:·Make everything public——尽可能公开帮助行为。有人用邮件求帮助,我会询问是否可以公开在博客上发布回复;·Learn from giving——决定帮助前,先自己问一下,从这次帮助中我能从中学习到啥?总之,提高帮助行为的附加值,就是在助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2. 保护自己,不吃亏(当然助人就是要“吃亏”的,但不付出原本计划之外的代价)。比如天使女孩,就是没有意识到保护自己的重要性。3. 集中到一起,而非每天分散。我当初“日行一善”,每天花一个小时,后来确实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当然这也可能是超过阈值了。格兰特的建议是每年100小时,我那样做是每年365小时,所以如果我把时间减为每天20分钟,也许就不会那么累。后来我参加公益活动,每周花半天时间去一次民工子弟学校,就不会觉得太累。这个建议本身是有道理的。类似的,比如“感恩日记”,也是一周集中写一次,比每天都写好。甚至现在我带小孩吧,算亲缘选择的利他行为,也是每天带就感到比较累,可如果外出一周,回来后恨不得一整天都跟他在一起玩。阳志平:不清楚昱鲲怎么评价本土心理学的三个助人策略?比如《“别人”凭什么帮你?》,是我写的一篇老文。赵昱鲲:我觉得很有道理。陌生人相当于一次性囚徒困境,熟人相当于重复囚徒困境,家人就是亲缘选择了。阳志平:1. 典型工具性关系是陌生人关系,在交往中遵循“公平法则”——合则来,不合则去;2. 典型混合性关系是熟人关系,在交往中遵循“人情法则”——有恩报恩,有仇报仇;3. 典型情感性关系是家庭关系或者亲友关系,在交往中遵循“需求法则”——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李俊杰:请教一个问题:当自己的资源不足,遇到两个需要帮助的人,在不花费其他代价的情况下,只能帮助其中一人,且如果帮助一方就会伤害另一方。而其中一个是实现自己目标的关键人物。那应该怎么办呢?赵昱鲲:首先看这两个人是否跟你的关系、情感完全一样,如果一个人近,或者你知道她是给予者,而另一个人是索取者,那可能还是优先考虑前一个人比较好。不然的话,我觉得还是选择那个对你帮助更大的人。如果你特别在乎别人的感受,那你可以选择两个都不帮,但这样对你自己的损失也比较大。但是助人这件事啊,还是得做赵昱鲲:前面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讲利己。咱们到最后一块:但是助人这件事啊,还是得做。格兰特发现,最好和最差都是给予者,关键看你如何实践。这方面史蒂芬·波斯特(Stephen Post)写过两本书:《好人会有好报吗?》(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和《你不知道的助人好处》(The Hidden Gifts of Helping: How The Power of Giving, Compassion, and Hope Can Get us Through Hard Times)。这方面的研究多如牛毛,而且估计大家其实也都是爱助人之辈,所以就不多说了。前面理论方面的内容讲得比较多,我引用书里三个我自己比较感动的故事:1.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英文名小乔恩·亨茨曼)的父亲老乔恩·亨茨曼,白手起家创办了亨茨曼化学集团,是美国最大的聚苯乙烯制造商。他说过:“如果你要等到发财之后才去帮助人,那你永远也发不了财。”他一生捐出12亿美元,用于治疗癌症、大学教育和国际援助。他的双亲都死于癌症,因此,在他25岁时,他就决心要创业赚钱,以帮助普天下的癌症病人。亨茨曼相信,给予使他富裕。他在捐赠书里说:“从我童年时的记忆起,我就知道,我活着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愿望,是我去上学、创业的动机。”2. 1979年,倾听他人的故事挽救了心理学家丹尼尔·特莱柏的生命。那年,丹尼尔出了致命的车祸,造成他的颈部脊椎断裂,胸部以下完全瘫痪。丹尼尔说:“我的周围充满了爱,我有两个孩子和一份可以回去继续从事的工作,然而我却有自杀倾向。我经常有强烈的疏离感。我感觉我与其他人不同。一天晚上,我躺在特护病房,眼睛盯着天花板,希望自己睡过去,不再醒来。一个护士走近我,问我是否是心理医生。我点头说是,然后她问我‘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每个人都有自杀的倾向吗?’她不知道,就在此刻,我就有这种倾向。我告诉她,这种想法很平常,然后问她是否想聊聊。”护士拉把椅子坐到丹尼尔的床边,一连几个小时讲述了她的生活与挣扎。丹尼尔说:“她离开后,我才意识到我能四肢瘫痪地生活下去。那个护士救了我。知道我还能帮助他人,这拯救了我的生命。我想这样的事情不只发生在我身上。”一年的康复医疗后,丹尼尔开始在家接待几个自愿来咨询的人。几年后,当他的身体状况稳定了,他重新回去工作了。从1985年起,丹尼尔一直主持“家庭之声”的广播节目,这是个获奖无数的电话咨询节目,并且定期写专栏文章。3.艾丽莎·蒙坦缇住在纽约的史坦顿岛,患有严重的焦虑症。她曾于1996年到访过波斯尼亚。她回忆道:“我收到了一个男孩子的来信,他在一次地雷爆炸中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男孩在信中写道,‘谁能帮帮我,让我有新的双臂和一条腿吧。’”艾丽莎深受打动,她立即找好了航空公司和,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就安排那个孩子来纽约。“那时我还单身,养了两条狗,所以我就让他住在我家里,住了四个月,我通过努力帮他装上了假肢,在这过程中,我的焦虑症也逐渐消失了。我曾日夜祈祷上帝,帮我解决焦虑的问题,但让我完全没想到的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信,真正帮助了我。”结论:理智的自利是利他,理智的利他是自利。陈海贤:文艺青年一下: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次旅程,把人比喻成车,那么利人就像方向盘,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利己就像引擎,提供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完全自私自利,不顾别人,就会像南辕北辙的故事一样,马达强劲却走错了方向。但如果一心利人,牢牢把住方向盘,却忽略了引擎,那虽然是走在正确的方向,却也会很快熄火,无法在人生之路上驶出太远。赵昱鲲:即:帮助别人,又照顾好自己的利益,会得到最大的回报——好人会武术,神仙挡不住。陈海贤:利他和自利可以结合起来。当利己就是利他的时候,对人对己都最有帮助。赵昱鲲:最后来一个小八卦:《职业倦怠》的作者克里丝蒂娜·马丝拉,名气并不大。但是她的丈夫,估计很多人听说过:菲利普·津巴多(Phillip Zimbardo),或者至少听说过他的成名作:斯坦福监狱实验。话说当年这个实验进行到第六天时,虽然场景已经很不和谐了,但并没有人发出异议。津巴多本人说:“无论是那三十多个来参观的观察者,还是在两个探望日来探望的二十多个犯人的父母和朋友,都没有对我们监狱的基本框架提出异议。”是当时他的一个研究生,克里丝蒂娜·马丝拉,在第六天晚上来工作时,看到犯人被对待的情景,含泪对津巴多说:“你对这些男孩太残忍了。”津巴多乍一听到这句话,吓了一跳。他后来说,这是近一个星期来,第一次有人提醒他,这些人不是犯人,而是男孩。但是,他已经为这个实验付出太多,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自觉正渐入佳境,因此他的第一反应是嘲笑她心肠软弱,不是个合格的心理战线工作者。但他们俩还有另一层关系:当年马丝拉刚进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时,他们俩就一见钟情了,只是碍于学校伦理,不敢表达,还处在暧昧阶段。马丝拉对于津巴多如此冷酷大为震惊,两人狠狠吵了一架。马丝拉伤心地说,才知道你是这种人,我再也不要见你啦。第二天,这个实验就结束了。再后来,他们就结婚了。哈哈,八卦完了,也算是爱心的力量。如何确定助人的界限?吴宝沛:我有一个问题:一定要助人吗?最后一部分的默认设定似乎是,助人就是好的,不助就不好。怎么确定该与不该助人的界限?赵昱鲲:不一定啊。我觉得还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既然有那么多研究表明了助人和幸福、健康、成就的因果关系,我觉得明智的做法是助人,但同时辅以明智的助人策略。周白云:关于助人,我个人的视点:做事情的“发心”是判断是否助人的原点,倒不是看具体做了什么。比如我骂了一个人,心怀仇恨地骂是一种,另一种是,虽然我不喜欢骂,但是你这个阶段只能靠骂点醒你,所以我骂了你,哪怕你因此恨我,那也没关系,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也许有一天你会理解,也许你永远不理解,我都不介意。不求回报,并且尽可能用自己的智慧为对方提供需要,尽管有时自己也会判断失误,但无愧于心。陈海贤:我有一种感想,可能是因为博弈论研究的影响,我们把助人和利益得失混杂得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助人非常重要的特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同情。梁嘉歆:你这个观点有相关研究,跟自我越相关越倾向帮助,关系亲疏会有影响,但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冒孙飞:我有时候也会无私地帮助别人,比如看到一个被烫伤的小孩,我家有偏方,哪怕很贵,我都会给别人点,不要回报,可是朋友总是说:你怎么犯傻,那个人你认识吗,耗费劳力,别人还不一定能记住你。周白云:我总觉得每个人应管好自己的行为,你觉得帮助别人快乐你就帮助,你不想帮就不帮呗,这样事情其实很简单啊!别人的行为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你觉得人家不助人是不对,那样才会失去自己的平衡。永远不要要求别人助人,这不是需要有统一标准的事,是个人选择。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助人、别人不助人而心灵不平衡,我想他很危险,他已经走偏了。陈海贤:说得没错。但其实也有无私的助人,可能这才是助人的本质。包括《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这本书,也是注重从结果导向来判断助人行为的。赵昱鲲:我觉得助人和不助人都是一种策略,在人群中如同阴阳,此消彼长地存在。《超级合作者》里描述了这种平衡,其实就如同男人有忠诚老实型和花心播种型一样,都是不同的策略,肯定一直会长期互动存在下去的。陈忻:感觉大家都很理性,还会想,我帮助别人我会有什么好处。那么比较感性的或者糊涂的人怎么办?我帮助人的时候基本上是,我有空或者有能力就帮了,自己有没有好处,没有很清楚地去衡量过。陈海贤:我觉得真是这样的,我感觉,助人行为被博弈论的研究给带偏了,还有伦理和道德层面的考虑。丁健:关于助人策略(好人术),我分享一下我的案例。我从2004年起立志,每年为至少一个公益项目做标识设计。坚持了十年。实际上,过去有很多人看了我的标识设计作品之后,发邮件给我,请我设计标识,大部分我都拒接了。十年下来我持续做这件事情,但是没有忙得像个设计机器一样……我有很严格的筛选原则:·必须是靠谱的公益项目;·必须是我自己真心喜欢的项目;·设计方向必须是我擅长的,我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风险投资人一样来考察这些公益项目,把我的时间和帮助当成是风险投资。赵昱鲲:对,我很同意你的策略。助人的时候如果能实现自己的部分目标就更好。自由谈助人的多个角度陈海贤:我先提一个问题。昱鲲老师,你主要从社会机制的角度讲了助人对维护社会公平的好处,也讲了对个人的好处。似乎助人还主要是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有没有脱离利益的视角?赵昱鲲:有情感的角度啊,主要是同情心。陈海贤:比如,在《星际穿越》中,爱进化出了多维宇宙。赵昱鲲:那个我倒不太明白,好像又要扯《三体》了……西方有人认为,太空探索是病态利他的一种表现,即天真地相信别人是好的。因为一旦假设失败,代价太大,所以有人建议还是谨慎为好。陈海贤:哈,我前段时间看到宗教性利他,比如贞德这样的,其实是一种大脑病变。刘丽丽:赵老师,出于同情心的利他是不是也是一种利己的利他呢?实际上是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赵昱鲲:嗯,对,病态利他的一个人群就是那些把养老金拿出来奉献给教会里那些号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人。陈海贤:对于这个我想稍微补充几句,因为我做心理咨询,对人的动机关注比较多。助人的背后,可能并非善意的动机。至少有这几种动机需要注意:1. 自恋的需要。助人其实代表了一种权力,我比受我帮助的人优越,我有能力影响别人的生活。为了满足这种“我很重要”的自恋需要,有很多人就开始“强行助人”,显然这种助人本质上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2. 讨好的需要。低自尊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出这样的观点:我只有对别人有用,别人才会喜欢我。所以他们会不顾自己的真实感受,无原则地助人,就为了让自己在别人眼里有用。这其实是一种讨好。3. 强买强卖。有些助人者常常有这样的期待:我对你好,那么你也得对我好;我助你了,你得还我。他们的助人更像是投资要回报,全然不顾对方是否需要。这像是强买强卖,恋爱中的男女更容易因此变成恋爱恐怖主义者。赵昱鲲:这个叫“防护的病态利他主义”(Protective Pathological Altruism),极端的例子还有纳粹灭亡前夕,希姆莱夫妇杀了自己的孩子后自杀,因为他们代孩子决定了,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不值得过。同情心驱动的利他方面,巴斯东(Baston)做过很多实验,很精巧地把人的其他情感,比如内疚、害羞,甚至悲伤都去掉了,结果发现,人们还是会单纯地出于同情心而助人。不过也一直有人反对巴斯东,比如恰尔迪尼(Cialdini),但是现在似乎大家都倾向于认为同情心是重要的驱动力。陈海贤:这么说,同情心本身就是驱力了。这个我很相信了,甚至我觉得,对于健康的助人行为,就应该由共情驱动。赵昱鲲:多维迪奥(Dovidio)、皮里温(Piliavin)有个模型,就是利他先是情感觉醒,然后理智评估,所以可以说同情心先驱动,然后理智再把关。给予和索取的共存阳志平:我的问题是,有没有人觉得自己是一位给予者,但是别人觉得你是索取者?尤其是身处不同群体时?比如,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经常有人对自己同事、家庭成员表现出索取倾向,但是对没直接关系、利益往来程度一般的人,反而很愿意给予?赵昱鲲:对,给予/索取也是依情境而定的。大部分人在家里是给予者,但到单位就变成互利者,对一般交情的人绝对是索取者。也有你说的那种相反的,在家索取,在外给予,有可能是伪装的给予者,对外面的人大方是为了建立名声?阳志平:比如家庭暴力者。研究发现其实这类人挺多的,并且这类人有时候也会站在金字塔顶端。刘丽丽:在家索取,在外给予,是不是一种道德伪善呢?赵昱鲲:我觉得也可能是自我的扩大,把家人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在选择时将他们一起牺牲了。我见过这样的人,被人批评,谁靠他近谁倒霉,总是考虑“外人”。给予者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区别阳志平:不知道昱鲲接触过国内一个文化概念与否——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北大钱理群老师提出来的。他认为这些人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看作索取者,或者说不懂心理学的索取者,使用了笨拙的人际交往策略。那么,问题来了,懂心理学的给予者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什么区别?我怀疑的是,助人行为需要这么多算计吗?举个例子,前面提到的五分钟原则很好,每年100小时助人行为也很好。但是,隐含的假设或者预置前提条件是:别人找你求助,是个均衡分布的时间函数。但根据我的观察,别人找你求助,往往不是一个正态分布时间函数。不知道有没有反过来的研究,站在求助者角度的研究?比如,往往是我引爆了某个事件点,或者写了篇实用性文章,那时找我求助的人特别多。我设定的原则,叫作“一度原则”。比如,你认识我,那么我就回复你。如果我那段时期时间很多,你是我朋友的朋友,他之前提过你,我也回复你。其他的一律不回复。再举个例子,在微博上转发帖子,我其实有时候也采取了类似的处理原则。你是我朋友,你写了本新书,必须转发。但如果那段时间很忙,你是朋友的朋友,比如吴宝沛老师推荐的一本我没看过的新书,我往往不转发了。赵昱鲲:有对求助者的研究,不过多是心理方面,比如自尊什么的。行为方面的模式,我还不太了解。阳志平:我觉得我的处理方式似乎是更符合常理的。感觉这块是个空白。可能用微博求助,作为模式识别,会挖掘出很多。五分钟原则与我的一度原则,区别很大的。即使那段时间我非常忙,恰巧都是我认识的朋友,求助一件事情,我也几乎都回复。所以我这里隐藏的假设是,是不是中国的人情关系。这样做是不是更不利于西方意义上的给予者的存在?赵昱鲲:嗯,我一直希望用大数据对微博、知乎做下研究,看一下转发、回复、回答问题的模式,但技术力量不够。我不太清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定义,但我感觉我提倡的是理智的利他主义,和那个区别还是挺大的。利己是怎么通过帮助别人让自己获益,利他是怎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我觉得,整个中国的社会文化,比人情关系的范畴更大了,可能是更不利于给予者的。就是说,我们要助人,但为了防止倦怠/被人利用(往大里说,最终伤害社会公平),所以需要理智来指导,学习一些技巧。精致的利己主义应该是从利己出发,学习一些技巧。但用那些检测索取者(detecting taker)的技巧,还是可以发现他们的蛛丝马迹,找到两者的区别。陈海贤:阳老师提出的索取者/给予者的文化基础,比情境性更高地体现特性了。赵昱鲲:中国的集体主义让我们对内部的人有帮助的义务,对外部的人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警惕,所以真正的给予者比例可能是没有西方高。但我也只是感觉,没有数据。阳志平:我爱人可能是个绝对的给予者,但是她似乎更就事论事(更倾向“互利”)。反而给她带来的直接利益更大。所以我在想这个问题。赵昱鲲:你说你很少求人,所以可能回报并不明显。照理说你平时对人的帮助已经织起一张大网,但如果你不去扯这张网,那回报也不会来。毕竟主动去想到你的需求来帮助你的人还是少数。可能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大家的帮助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前种下的因,还都结了果。就像《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里面说的,给予者组成的那些弱连接,你不到用的时候,是体会不到的。阳志平:我另外有个感受,是源于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我帮朋友要一张票,本以为拿这张票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采取了非交易的态度去找一位朋友,但是那位朋友黑了我,反而耽误了事情。所以,我有时候在想,是否在中国,采取交易的态度,明确告诉对方,“你给我什么、我给你什么”,做事反而更容易?赵昱鲲: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文化是高语境,也就是“尽在不言中”,但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越来越大。在利益、交换比较多的朋友那里,还是应该明确说明的。男性与女性对助人出发点的审视之别陈海贤:我发现男性提问者和女性提问者有差异,男性提问者对助人的理解,比较多地从利益得失的角度来考虑;女性提问者都比较同意助人就是本能行为,想这么多干嘛。我的观点偏女性。周白云:我常常告诫我自己:别想去拯救谁,你不是上帝,管好你自己,让自己心里没有恐惧,心灵平和。这样人们接近你就会被这种平和的氛围感染,感到被接纳,感到安全。这反而是你可以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谁也不是笨蛋,当被接纳,当感到安全,他们会激发出自己的潜能。赵昱鲲:是的,助人这个问题,肯定还有伦理的考虑。不过心理学、博弈论的研究可以为伦理学提供新的论据。陈海贤:对,但是博弈论的研究缺少的,就是白云刚刚说的,对心灵平和的折价。这个在博弈论里是不算钱的,但是在助人行为里,很算钱。刘丽丽:女性更谨慎,男性更注重公平。郝佳:博弈论中的独裁者博弈范式研究正是证明决策的非理性。对社会而言长久的助人策略吴宝沛:接受帮助也有尺度,所以说,开明助人和适度助人很重要。很多人不想动不动就被人帮助,甚至会拒绝被人帮助。赵昱鲲:是啊,我亲身经历过在美国为女性让座被拒。当时很沮丧加愤怒,就是受伤吧,后来才知道不是个例,很多女权主义者拒绝被让座。被主动帮忙,在很多美国人看来,是伤自尊的。安替:美国的给予基本建立在索取的基础上吧,比如给非政府组织捐款免税,等于把必须给政府的钱转移了,中产阶级当然愿意做啊。赵昱鲲:对,我觉得这样的加入利己因素来鼓励利他,才是最长久的。周白云:内心没有爱的“助人”,失落在所难免,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富有远见的情感投资”。陈忻:我很喜欢赵老师感恩节写的那篇《感恩,就去帮助别人》。在这个感恩节,给自己带来一点变化吧。请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但不仅是回报他们的恩情,还去传播他们的善良。请记住世界上最大的互助组织信条:“你无法回报所有帮助过你的人,那就去帮助你能帮助到的人吧。”其实助人的时候心里是没有算过自己当下能得到什么好处,但是这个好处也许会落在别人身上,会落在别处、别的时候,从宏观上讲,这也算是助人产生的“好处”。积极的利己与消极的利他段新星:上座部佛教经典中记述释迦牟尼排序:“利己利他”优于“利己不利他”,优于“利他不利己”,优于“不利己不利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十分恶劣,在佛教原传经典中排名倒数第二。赵昱鲲: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这个有些意外啊,学习了。是否有理由呢?段新星:有。泰国上座部林居系统佛教经典中有一篇开头就是说,不懂得把祝福送给自己的人是无法真正利益众生的。不懂得善待自己的人,利他方面的智慧和质量值得怀疑。赵昱鲲:我是前几天看到一个文献,说犹太教的利他宝典里,最高等级的利他是开一个工厂,给别人做工挣钱的机会。安替:而且我现在很担心,因为给予会扰乱被帮助者的心理结构,会不知不觉在结构上伤害他自我调整的可能性。三思逍遥:这个问题,许多人无法理性讨论。如果帮助的结果是让社会群体更自私自利,难道这是好事吗?安替:其实我从小就是帮人的人,小学二年级就组织捐款帮助一年级残疾学生,但我的确越来越对帮人有警惕。一些帮助,如果你给予的是对方无法自然产生的东西,你的给予是扰乱生态。如果你给予的部分,能帮助对方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那是不错的帮助。我现在觉得,要善良,得真正的善良,也就是明白自己行善对对方的后果,否则别轻易行善。有的行善会扰乱生态、扰乱心理、扰乱市场,然后你抽身走人,只是留下混乱。比如去山区做教育的大学生,往往发现自己面对非常痛苦的选择。被大学生短期教育的山区孩子,看到了美好的瞬间,却没发现任何道路,这其实也是残忍。黎路遥:要谨慎地助人,并要考虑帮助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我想到了一个例子,从TED演讲上听回来的:有慈善组织到非洲打井,帮助当地人喝上清水。结果几年之后,打井的地方都严重荒漠化。原因是当地人围着井过度放牧了。原本放牧者是随着水源换地方的,现在不走了,结果造成了环境破坏。慈善组织好心却干了坏事。吴宝沛:助人必须是适度的,否则会产生反效果。比较稳定和长久的行为总是共赢互利的,适度助人的客观后果就是助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客观后果就是双方共同的立和达。说白了,适当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赵昱鲲:嗯,总结就是那句话:理智的自利是利他,理智的利他是自利。丁健:我把助人行为(或者说你对于他人的价值)分成三个境界:·锦上添花(你的帮助可有可无,助长他的惰性);·雪中送炭(直接有效的帮助,却无法解决根源问题);·推陈出新(扭转他的思路,改变他的心智模式,让他自己找出解决方案)。王佩:我对利他行为始终抱着一个看法,那就是托尔斯泰的看法,“除去善良,别无美德”。就像托尔斯泰想要散尽家财分给农奴一样,一个伟大的人,应该无条件利他,管这种心理病态不病态,本身天国的逻辑就是市井逻辑无法理解的。其实我也就是说说,我也没给予多少,到北京站给无家可归的老汉送过棉大衣,汽车、火车上让个座,在咖啡馆看谁需要充电,借他使用过充电宝。好善乐施,基本没有。有时候帮助了别人又害怕底层人民贪得无厌。所以,对托尔斯泰也就是认同崇拜一下而已。安替:反正我觉得最伟大的互助系统(免费互联网、维基、分享软件精神、免税向非政府组织捐款)都是拒绝纯给予,而是平等分享,源于纯给予会伤害生态系统的担忧。周白云:安替老师,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说,道理哲理分开来活太累了,至道不繁,我想用一种“道”来洞悉所有事物,这样比较简单。我相信万物同源,殊途同归,指导宇宙运行良好的道理必将指导我的小宇宙也运行良好。安替:《圣经·马太福音》中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我觉得带着谨慎的心助人会比较好,知道自己的帮助可能会伤害他的生态系统,在思考之后还给予一些帮助,那才是真正的善良。我反对帮人者高调,所以我不喜欢“送饭党”,太高调了,太让被帮助的人不舒服了。我也每月都保持捐款,但都是我应当做的部分。王佩:向安替学习,做一个取予有度的人。语录1.梦想就跟美女一样,还是要有的。可一段时间内,就只能追逐一个。2.想要一个人焦虑,就给他一把梯子。小白兔,给一根胡萝卜它就会啃;小白鼠,给一个小轮车它就会转;人,给一把梯子他就会爬。人本来在路上走得好好的,但如果你把梯子架到墙上,告诉他“在墙头走比在路上走更高”,那他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地爬上去。3.做一个“理性乐观派”,常常是选择了一个艰苦的智力过程,它需要努力学习、理性思维、审慎分析,还有自外于主流舆论的勇气。4.读到研究生命意义的心理学家米迦勒·斯泰格尔(Michael Stegger)的一段话:没有意义的人生,不过是一系列零落散乱的事件,无法串到一起;没有意义的人生,是没有主题、没有目标、没有理解的人生。5.思维方式只有现代、古代之分(更严格地说是科学、非科学或逻辑、非逻辑之分),没有中式、西式之分。中国人和外国人,交流科学是同一套语言,蠢起来也是同一套语言。6.所谓信仰,就是无须证明的观念。我的信仰有两条:一是客观,二是人本。客观是说,宇宙的规律可以且仅可以通过客观观察得到;人本是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平等的权利。这两条观念正确与否,我无法证明,因此当作信仰看待。7.我们的攀比心无处不在,并非理智可以控制。一个男人在看《花花公子》时,明明知道这些模特、明星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仍然会在潜意识里把她们拿来和自己的妻子、女友比较,然后自然就觉得自己的另一半没有吸引力。8.鞭挞你追求成就的基因更容易传播,因为成就能带来巨大的生存和繁衍优势,比如从太平洋到黑海,8%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子孙。牛人能得到更多女人;女人宁可分享一个牛人,也不要独占一个贱人。渴求成就的基因就这样刻进人类DNA。9.我以前写过几本书,每次都踌躇满志,自以为写出来必然洛阳纸贵,功成名就,结果每次都石沉大海,如同水消失在水里。但我还是喜欢写书。以前以为这叫屡败屡战,今天才明白,原来我是个连续创业者。荐书1.《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Give and Take: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uccess)亚当·格兰特著,中信出版社,2015。简介:我们常认为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努力、天赋和运气。而这本书展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2.《超级合作者》(Super Cooperators:Altruism, Evolution, and Why We Need Each Other to Succeed)马丁·诺瓦克、罗杰·海菲尔德著,龙志勇、魏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简评:作者认为,借助于“合作”的力量,组织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可以收获更强劲的团队凝聚力,人类社会可以达成更大化的长期利益。3.《好人会有好报吗?》(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史蒂芬·波斯特、吉尔·奈马克著,高子男译,南方出版社,2011。简评:本书作者综合了美国四十多所主要大学的一百多项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十种正能量传递的秘密。4.《职业倦怠》(JobBurnout:The Cost of Caring)克里丝蒂娜·马丝拉著,麦勒出版社(Malor Books),2003。简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视角,帮助人们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与他人建立联系,战胜枯竭。[1] 本书中文版已于2015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编者注[2] 威廉姆斯综合征由第七号染色体缺失两对基因造成,患者通常特征为热爱音乐并且极度友善。——编者注[3] “拽”有两层含义,一是高傲,看不起人;二是说话爱用书面语,装作有学问。四川方言。——编者注[4] 互利者(matcher),崇尚礼尚往来,给予索取平衡。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互利者。——编者注摘自:《追时间的人:信息过载时代的知识解决方案》——第六讲:好人会武术,神仙挡不住(作者:赵昱鲲)作者:阳志平,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赵昱鲲:好人会武术,神挡仙不住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牛哥网 , 传播文明正能量,做有文艺范的青年喜爱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教一下 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