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想搞养殖自主创业创业的朋友

创业搞养殖致富故事
创业搞养殖致富故事
学习啦【创业故事】 编辑:弘达
  成功的比例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很多人从养殖业中找到了致富之路,看看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致富方法。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创业搞养殖致富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搞养殖致富故事一:
  养殖梅花鹿赚钱吗?乔发亮养殖梅花鹿年赚四十万
  2月20日,临邑县恒源街道办的乔发亮,凭着永不放弃的韧劲养殖梅花鹿,从最初不会饲养到现在养殖400头,一年收入40万。乔发亮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规模,最终养殖梅花鹿让他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
  2004年,乔发亮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除了种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外,农闲时候还出去打工,生活不算富裕但也过的比较清闲。在一次与朋友聚餐时,朋友的一句话,让乔发亮萌生了养殖梅花鹿赚钱的想法。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跟几个朋友在一块喝酒的时候,说起这个梅花鹿,这个行业特种养殖,挺好的?,从那时候就抱着试试的想法。&?
  养殖梅花鹿赚钱吗?行内有句话,梅花鹿浑身上下都是宝。像鹿茸、鹿鞭、鹿胎盘等都能卖上个好价钱。当乔发亮把养殖梅花鹿赚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拒绝。?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那时候家人也不同意,但是干别的出去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就试试。&
  说干就干,乔发亮从东北引进了100头梅花鹿,这梅花鹿刚刚住进鹿圈,就遇到了麻烦。?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一开始进鹿的时候,进鹿的那几天,长途跋涉运进来的鹿,喝水?吃草死了一半。&
  刚刚进了100头梅花鹿,就死了一半,这无疑给乔发亮当头一棒。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心情非常悲痛,那时候感觉干事太难了,当时想放弃,但是鹿圈已经全部建好了,那时是前进不得?后退不得,所以说硬着头皮?狠下心来,再继续养殖。?
  乔发亮狠下心来,硬着头皮接着干。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剩下的梅花鹿在他的精心饲养下,逐渐长大。看着梅花鹿一天天长大,乔发亮也很欣慰。突然一天,乔发亮发现梅花鹿的状态不对劲,有的趴在地上不动弹,有的不愿意吃东西,有的甚至还腹泻,这下可把他急坏了。?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找了一些当地的兽医看了一下,原来喂得食物发霉变质了,当时兽医就告诉,养殖梅花鹿喂发霉变质的食物绝对不行,所以说从那以后把食物调了一下,把发霉变质的都不能喂鹿,在平常加一些消炎的药。&
  通过这些问题,乔发亮不断积累经验,他的养殖之路也逐渐步入正规。八月十五前后,梅花鹿进入了发情期,这时公鹿与公鹿出现了打仗、顶撞的问题,有些公鹿甚至被活活的顶死。?
  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乔家村乔发亮:&最后通过一些内行朋友,他们给我出了一个办法,鼻子上面有一根棍,铁丝把鼻子穿透了,它顶仗的时候鼻子一疼,它就再也不会打仗了。&?
  就这样,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乔发亮逐渐成了养殖梅花鹿的行家里手,现如今,他的梅花鹿及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而伴随着产品的热销,乔发亮的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
  创业搞养殖致富故事二:
  90后不做大学教师回乡养牛创业年赚百万
  2月11日下午,贺根到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的&贺根牛肉&专柜来送货,售货的大姐告诉他,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卖了100多斤,700多元。
  2月11日暮色时分,在一阵鞭炮声中,23岁的湖北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民生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根,从团罗田县委书记胡晶手中,接过了中共罗田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带头人&获奖证书和500元奖金。
  2011年6月,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破格留校任教的贺根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回乡养牛创业。2012年,他被推举参加&感动荆楚十大人物&评选,入选理由是:放下大学教鞭,回乡执起牛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一个多月前,在黄冈师范学院大礼堂举行黄冈青年&创天下&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本土的&大学生创业英雄&、&90后大学生牛倌&贺根第一个登台演讲。
  现场互动环节,一个男生问他:&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贺根的回答出人意料:&农村创业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不是项目、不是政府的政策资助,而是农村没有年轻人!&
  这是他的切身感受。
  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日出生的&90后&大学生贺根,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的毕业生。大二时,贺根在学校的数控铣床技能竞赛中夺得亚军。干过班长、学生会副主席。刚刚入党的贺根,很快通过了学校的层层挑选,破格成为了该校的外聘教师。然而,在老师和同学的惊呼声中,他怀着对未来生活的遐想、辉煌事业的憧憬和灿烂人生的构想,贺根摆脱当地世俗观念的束缚,2011年在父母的百般阻扰下,他毅然的放弃了大学教师这份稳定的工作,果断选择回到农村,回到罗田白莲河乡覆钟地村的老家,在山沟里专门养起了黄牛。
  2011年11月份贺根开始建造牛舍、购买土黄牛,添置养牛必备的车辆和用具。每天早晨5点半,贺根准时起床。伺候一百多头牛&过个早&,工作量有多大?日,武汉高校的大学生到贺根家中体验,5个同学喂完60多头牛,用时1小时26分。平时,贺根一个人完成这个工作,也就两个小时。
  喂完牛,匆匆扒几口饭,贺根开着刚买回来的二手小货车出门,去26公里外的县城河道割草。一天下来,贺根和同伴两个人得割1500多公斤青草,还得一担担从河道里挑出来。50多公斤重的担子压在肩上,贺根体验到了钻心般的疼痛。
  摸黑赶回家,还得给牛喂水,整理牛舍,准备第二天饲料&&忙完这一切,深夜11点多,覆钟地村已看不到农户的灯光。
  贺根的双手很快磨出了血泡、长满了老茧,双臂、双腿满是被草割伤的血印。最让他受不了的,还有来自四周的&负面舆论&和父母的不理解。
  但这些都没能挡住贺根坚持做&大别山黄牛&养殖项目的决心。
  每天各种繁重的体力活,贺根都独自承担。一个月下来,他的体重减了7公斤。
  第一批黄牛出栏,销路成了问题。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牛肉好,贺根开着农用车沿街叫卖。牛肉很快卖完了,不过他回家算了账,一头牛除去成本,大概赚了两三千元。贺根意识到,必须扩大养殖规模,以降低成本。
  在贺根带动下,村里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乡养牛。2012年4月,贺根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年出栏黄牛780头  ,产值600万元。经过发展,合作社社员从5名发展到如今的117名,养殖规模已达1200头。贺根还开门店销售自己的牛肉,他的牛肉品牌取名&傻根&。目前,他在黄冈开了5家门店,今年,他的黄牛肉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养殖规模也由开始的14头土黄牛发展到个人存栏120头、农户存栏80头;合作社的社员从5户发展到63户,2013年的产值超过600万元。
  从这时起,贺根原本一年赚个20万元小富即安的&小梦想&变成了投身现代养殖业的&大梦想&&&创办农业合作社,建立&大别山黄牛&养殖基地,做与牛相关的系列深加工产品。
  可是,事业做大做强要靠人才、靠团队,而覆钟地村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跳出农门&的老同学,一听要合伙养牛,都没多大兴趣。虽然有几个从电视节目中看到贺根的故事后慕名而来的青年,可干了几天也都离开了。理由很简单,吃不了这份苦,也受不了这份寂寞。
  今年春节,贺根一天也没有休息。从小年起到除夕,贺根根据订单先后宰杀了37头牛,因肉新鲜且品质好,拿到市场上很快就销售一空。节后在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新开张的&贺根牛肉&专柜,当日就卖出牛肉100多斤。
  事业的发展、工作的忙碌使他寻找&创业合伙人&的想法愈加强烈。
  2月10日深夜,又忙了一整天的贺根,将这样一条短信息发到了自己的QQ空间:&有没有愿意回农村创业的兄弟?&
  信息发出后,在贺根的QQ空间,这几天不断有年轻人和他探讨如何一起创业。
  贺根的两位高中同学&&长江大学毕业的王河兵和张谦最近以股份参与的方式加入了贺根的团队,王河冰甚至为此放弃了县林业局的正式岗位。而用什么办法来寻找&创业合伙人&、留住&创业合伙人&,也成为贺根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新问题,&一般的劝说恐怕吸引力还不够,应该考虑通过市场的方式、利益共同体的机制把大家联为一体&。
  贺根说自己命里注定就是属于农村的,在他眼里,除了有绿水青山,农村更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013年5月完成的《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综合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中,他把理想写了进去:公司将形成大别山黄牛养殖、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业态上形成良性互补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发展目标是:将本项目打造成&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产业化第一品牌&&国家级大别山土黄牛养殖示范基地&&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生态绿色农业产业样板工程&&大别山农林观光休闲度假第一站&。
  事实上,这些构想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在他新承包的一片山地和水库旁,投资七八十万元建设的三间高标准的牛舍已经落成,分别作为母牛繁育基地和肉牛育肥基地,以后还要在这里种树、养鱼。贺根还计划今年将&贺根牛肉&的品牌推到黄石、武汉去。
本文已影响 人
[创业搞养殖致富故事]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18人看了觉得好
1038人看了觉得好
1011人看了觉得好
【创业故事】图文推荐返乡创业搞养殖 致富带动一方
返乡创业搞养殖 致富带动一方 www. &  来源:铜陵日报
&&&&在铜陵市铜陵县西联乡东城村,有这样一位年轻人,放弃在外稳定的打工收入,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发展特种养殖业,这位年轻人就是今年才刚满26岁的姚应德。
&&&&9月2日,记者见到姚应德时,他正在饲养虎纹蛙的田地里,忙着给虎纹蛙喂食。据了解,姚应德曾在外地打工多年,虽然每年的收入比较稳定,但对一直以来就怀揣着一颗创业梦想的他来说,对此并不感到满足。于是,他便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一个人跑到工厂周边的虎纹蛙养殖厂,学习虎纹蛙养殖技术,渐渐地,养殖场老板见他虚心好学,便将虎纹蛙的养殖技术传授给他。
&&&&2009年,经过市场调查,姚应德发现在铜陵市无人饲养虎纹蛙,同时虎纹蛙在广东、江西等地销售非常火爆,每公斤售价更是达到60元后,决定返乡创业。在父母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姚应德承包了2亩田地,养殖虎纹蛙,由于养殖方法得当,引进的虎纹蛙品种优良,姚应德投放的10万只虎纹蛙成活率达到80%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尝到创业甜头后,姚应德告诉记者,他决定明年扩大养殖规模,再承包20亩田地,同时希望周边的乡亲们也能加入到特种养殖队伍中来,共同发家致富。铜陵日报记者 刘 敏 摄
TA的最新馆藏远安:在外打工青年回乡创业做电商
&&当前位置&&
远安:在外打工青年回乡创业做电商
13:25:58&&&&华夏经纬网
  7月26日,远安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内,80后农村小伙吴永强正在打包,将家乡的干香菇卖到全国各地。吴永强原在外打工,后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开网店一年,年销售额已达100万元。目前远安全县电商主体已达191家,上半年全县实现网络交易额1420万元,一大批原来在外打工谋生的农村青年回到家乡创业。 (记者 刘曙松 视界网 曹登峰 摄)
来源:&湖北日报& 转自:新华网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远安返乡大学生获省创业资金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啥 - 伊索资讯站
远安返乡大学生获省创业资金扶持
导读: 本报讯(通讯员张凯、张凤琴)近日,由远安县河口乡张桥村大学生村官和当地农村青年共同创办的高安合盛蔬菜种植园高山延季蔬菜项目在全省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培养对象中脱颖而出,获得湖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资金2万元。
1月5日,共青团远安县委、远安县人社局相关人员来到河口乡张桥村实地调研该村西峰专业合作…
本报讯(通讯员张凯、张凤琴)近日,由远安县河口乡张桥村大学生村官和当地农村青年共同创办的高安合盛蔬菜种植园高山延季蔬菜项目在全省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培养对象中脱颖而出,获得湖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资金2万元。1月5日,共青团远安县委、远安县人社局相关人员来到河口乡张桥村实地调研该村西峰专业合作社高安合盛蔬菜种植园高山延季蔬菜项目,详细了解了创业青年们的创业过程、合作社现有规模和今后的发展计划,随后参观了合作社冷藏仓库和蔬菜种植基地,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鼓励他们要提早谋划,大胆尝试,善于创新,将合作社做大做强,继续带动周围村民致富。并将湖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资金2万元送到合作社创业青年手中。“2015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由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共同实施,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3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鄂创业项目给予无偿扶持。经过团委推荐、项目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远安县河口乡张桥村大学生村官和当地农村青年共同创办高安合盛蔬菜种植园高山延季蔬菜项目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湖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资金2万元。张桥村位于远安县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适合发展高山延季蔬菜种植产业,2008年该村成立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高山蔬菜。2014年,该村大学生村官和创业青年依托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探索高山延季蔬菜种植、深加工及销售,立志在农业上创一番天地。经过2年的发展,该项目已带动周边200余户发展蔬菜种植600余亩,年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人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该项目以现代化农业方式带动乡亲走向致富之路。合家网声明:1:凡注明"来源:合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合家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合家网赞同其观点;2:在本站稿件中转载部分我们将标注版权信息,因部分来源稿件由于技术性原因(包括网友推荐文章、无法核实第一来源等)无法获得来源信息,我们希望此类文章作者能够理解并且尽快通知本站以便正确标注来源。  有句话说,幸福在于比较,生活在于折腾。  当我今天坐在电脑前码这些字的时候,心情和三个月前已大不同,坐在深圳的写字楼里,偶尔空档,我还在创业家园里看着诸位风云人物的故事,过着我的上下班,办公室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而今天,我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尽管总是被冠以:你们真是能折腾!  褒也罢,贬也罢,一笑了了。  就如当初我在看着别人帖子唏嘘着一样,看看这是别人的故事,过过自己的小日子。而我也是平淡的记录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期盼着我们的创业之路能少一点艰辛!
楼主发言:143次 发图:30张 | 更多
  天涯向来是牛人众多,也希望对我们的养殖项目能多些指点。  简单讲下我和LG的情况吧。创业前,他在海外,在H公司呆了7年,行话说的挨T人士。长期的伏案工作,无休止的加班,身体一向是透支在使用。加上,海外,两地分居的生活,孩子也不方便去,又不忍心她成为留守儿童,我没有随军,所以,他坚决的选择了离职回国创业。  我在一家小企业上班,由小小的跟单员,做到业务员,再到片区经理,直至后来成为总助。随着薪水的增加,业务量增加,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BOSS还提出,要经常性的出差,去外省驻点。婆婆身体不好,我是不可能经常性的出差,为此,事业和家庭,我必须做出选择。  老公离职后,对养殖项目再次做了考察。其实,之前,每次回老家,我们都有关注这个事情,只是一直是说说,没有行动,一讲起来,又被双方父母强烈反对,又再次放弃了。当老公再次提出,我们要真实的做起来的时候,我没有犹豫,坚定的支持他!  于是,我也离职了,尽管同事们都认为我太过冲动,我知道,这是一个我们想了很久的梦想,我们是时候要付出行动了。
  湘东黑山羊一直是我们这比较多的人在养,可是都是零散的几家,没有形成规模养殖的大户。有一些养得稍微上百头的人,都是养个几年又退下来。带着很多的为什么?我和老公回家后开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再次带着问题的去考察去拜访,同时,我们要考虑第一问题地点。
  从最近的一家去看,是一个养殖经验有10多年的一位大叔,50来岁。他有近60只,但同时他还有牛和鱼,就他一人看管,还有10多亩地。用我们来分析,他的观点,是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以致精力分散,无法规模扩大。当然,最后我们选择的就是他的全部转过来,主要是近,他直接帮忙一起送到我们的羊圈里的。
  经朋友介绍,去了一个规模大点,远一点的地方。是年纪40多的一位残疾大叔,也是一个人管,他的除了放牧同时有加饲料,有一部分是外地羊,共有100多只,承包10多亩田,同时养了鸭子。他比较保守,不像我们近村的大叔那样热情。对于我们丢掉外面的工作来进入这行并不看好。也不多谈。我们稍作停留离开了。
  接下来,看的几家都查不多,总体来分析,不做大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从人员上来讲。大部分是80前的在养羊,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羊是满山跑的,要比较好的体力,老人养一点就当个副业。多了,管不来。  2.从金钱的投入来讲,这是一个回报慢的行业,至少前半年一直要不断投入,要有一定的资本积累。而养殖本身也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  3.从技术来讲,根源也是人的问题,很多还是以往的老经验老方法,没有学习和创新,缺乏方法交流的渠道。  4.从场地来讲,养殖毕竟有污染的问题,必须远离人群集中地区,而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方便。  5.还有一点应该是普遍的问题吧,也是一个跟风的问题,有一家做大,都跟,价格乱,市场乱,包括以前上班的安防行业同样如此。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最终把地点定在了娘家这边的一个山脚下。其实,本来看了一个很好的地点,在家人分析来看,没有自己人的地盘就不是适合的地盘。小农思想,总是有一部分人抹不去。娘家这边毕竟来讲,还是很熟的,打起交道来容易多了。
  这样的投资是你们练练手。
  定好了地点,我们咨询了本镇的畜牧站,然后又去了市里的畜牧局,以及黑山羊开发中心。这些地方,我们更了解到,规模还必须注意一个近亲繁殖,品种退化的问题。接待我们的人还是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从政策上来讲,一个是大学生创业的扶持,还有一个是规模的扶持,比如和当村农民结成合作社的形式等。对于这些,我们更多的只是去了解,还是认真养好羊在先。我们也提出要些技术资料。  双方电话地址存底,简短的交流后,我们离开了市畜牧局。  从车流和人流里,穿梭而过。热闹的城市,灯红酒绿,我们要暂别这种生活回到寂寞的乡村。
  老公再次问到我是否真的决定了,这样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一直比较担心我不能适应。我坚定的说,现在开始真的不要在问这种问题了,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去把这件事情学好做好。
  第二天早上,我俩去当地村委聊下我们的想法,也是对村上有个交代。回到家,气氛不对,公公婆婆和我父母不知从哪又听到一些负面的消息,一致反对。我是急脾气,老公耐下心来解释,公公婆婆带着担心和失望回去了。我们也理解,家里人的沟通,一般就是通过一些亲戚的话语来决定,所以会飘忽会举棋不定。为了不在风头上与他们争执,我和老公商量决定缓一缓,也天天在外面跑,休息下。
  楼主,万事开头难,加油。  我也辞了北京20多万年薪的工作,今年8月回家,10月开始创业的。共勉。
  关注中,
  现在搞的怎么样  
  霜降后的油茶,颗粒大,出油率高,我们天天住在娘家,妈妈把什么都为我们收拾好,我们才放心在外面跑,都忽略了,她们还白天起早爬山摘油茶,决定和她们一起上山,其实心里也是再次考察以后羊儿上山的路径。妈妈在平点的地方,我陪她。老公与我爸在另一边。晚上,我才知道,老公说服了我爸,老爸其实一直是中立态度,在山上,还提了很多好的想法,当然,是隐瞒着我妈。不然,我妈会和他急。
  我还笑老公学毛主席思想工作做得好,突然发现身上好痒,不出几秒钟,身上到处是红点,一会聚集成一坨。立马去医院,还好只是过敏,应该是山上的哪只毛毛虫做的好事。开药就回家了。也提醒我们以后进山放羊,要注意保护自己第一。  也是这件事,老公决定不让我参与养殖的项目,他说宁愿请人。对于,初期创业,能自己做的肯定是自己做。请人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后来,我才知道,又是因为过敏的事情,我妈批评了老公,还讲了几句重话。他是敏感的人,也不想由于事业伤了父母的心。  解开妈妈的心结,当然还是只有我去开解。知道她也是因为担心和疼我,怕我受苦。找了妈妈心情好的一个时间,我让一个平时妈妈信任和喜欢的我的一个做护士的朋友,和我妈聊了很久,我再一番软磨硬泡。  妈妈无奈的说,那我不管你了,哭的时候别来找我!
  老公父母那边,通过老公姐姐也不断的做工作,相对之前也好了很多。  而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开始准备。羊舍租地旁有几间旧屋子,一房一厅一卫一厨,我们俩,够了。谈好价钱,成交。接下来建羊舍。
  住的地方定好了,我们同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装宽带,想想就觉得委屈,平时在深圳一个电话搞定的事情,我们居然等了近两个月才用上。后来才知道,整个我们这个村才两户开通网络业务。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里还是如此。  老公说别想得那么悲观,想想这样的地方才会有真正的土鸡和土羊啊
  效率,我这个急脾气被两点气得没脾气。  一真正理解了,农民是看天吃饭,我们也是看天建羊舍。老人都说今年的冬雨特别多,你们还是明年再开始吧。我每天睁开眼睛就看天,急切的盼望太阳的出现。尽管,在深圳天天关在空调房里,我好像忘记它伟大的存在,忘记它是多么的重要。
  愿如意!期待更新~·
  二 年轻小伙都出去打工,建羊舍请的都是一些父辈人物。看着他们忙碌,其实很心酸,也不能催不能急。坐在高高的墙顶,手里做活,还可以边吹牛。偶尔,也会提及,自己的孩子在外多少钱,让他们只要玩,不要做事之类的自豪的话。我不停的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他们还不停的打趣我俩。  大工,也就是小包工头,140元/天,小工、杂工100元/天。另3餐2点一包烟。2点相当于是平时上班的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的半场休息,水果杂粮的填下肚子。
  冬季天黑早,一般他们早上7点来,晚上5点前收工吃饭。质量都在自己的心中,有些老师傅考虑省点水泥,和得很准,但是做得又精致,也有人全然不管,挑得一路都是。有些人吃完饭,还帮妈妈收一下。有些人,没有时间观念,慢慢吃,慢慢喝,还要工头催。
  我每天想帮妈妈,她不让,说忙得过来。我只好陪着老公,默默的喊喊加油,做些传递的小活。  老公也穿上了工作服装,帮着做活,在他们眼里,自然又被取笑一番。  他无奈的唱,我不当挑夫好多年。。。。  只有我听懂了,那个坏小工还要在老公挑起的摇晃的那刻,再加一铲子。
  不错,不错,偶也向往
  路上的邻居   你好,平时我也不太喜欢和朋友说我们在创业的路上,总感觉充满艰辛和磨难,尽管我现在也多少开始了体会。  我总是会和朋友说,在30岁的年纪,我们用心去做一件我们想做的事情。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对于我们已经上有老,下有小的当下,我们会尽量的规避风险,所以更多的要学习。也希望有同行能多多指点。
  scorpion927
你好,的确,万事开头难!  从8月4号,老公从海外离职回国。9月1号,我办理离职。16号处理好深圳的一些事情,回到家中。到12月的16号正式进羊。  3个月,心急的我总感觉进度太慢。现在回想,其实最难的,还是刚开始的决心和勇气!  我的理解:高薪往往也有高投入高风险,什么事情都会有舍有得,看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适合什么样的生活,当然,还有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就努力去面对。
  你的项目具体是什么,进展如何?共勉,你也加油!
谢谢关注!
  qqx 见图片的说。  
  泽心依旧 谢谢祝福!我会经常更新的。尽管乡下网络有时不是很顺畅,但至少这根线,让我们和外界相连,呵呵,说得好伤感啊!
  云中漫步0818
谢谢鼓励!
  羊舍外围墙很简单,南方雨水多,墙顶也是普遍的人字水结构。建这个房子,老公也略微懂得了一些泥水活,木工活,篾匠活等。  接下来,要做羊床,羊是怕湿的动物,建好羊床,俩木条间距一指宽,利于排粪尿。  隔壁奶奶看了后说:它们是要学习城里人住在楼上啊:)  老公把电安装好,前期的准备总算差不多了。  女儿过来,对于我们租的房子没什么在意。倒是在羊床上蹦了好久,欢乐得很!  还说她是美羊羊。。。
  妈妈说不管我的,却还是送来了基本的碗筷,被子,桌椅等。看到我们简陋的小平房,她总是很心酸。我安慰她说,这是租房,不是永久房,年后我们就拆了建个小别墅在这,现在是非常时期嘛  妈妈一脸的不相信,嘴里叨叨,这要消毒,那要洗,哪又不能那样摆。  在她眼里,不管我们什么时候都是孩子,总有操不完的心,生了女儿的我,深知!
  上集市,买了妈妈叨叨的消毒的东西,以及生活用品的添置。搞完卫生一周多,妈妈才同意我们搬进去。羊儿和我们的硬件购置完毕。  主角还没来。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趁着大太阳的几天,我们收集了玉米杆和红薯藤,挂满了妈妈家杂屋的外围横梁。这将会是这个冬季羊儿遇到恶劣天气的备品。  有一些好心的邻居,把一些剥了豆子的壳或者是不要的菜苗,送给我们。  尽管当初都不看好,甚至都不相信。当我们真正做起来,她们就用行动来支持我们。这种感情是朴素的,难得的。  真的很感激!
  刚回家那段时间10.01左右拍的相片,对面的邻居家    。
  带女儿回娘家,老爸到山上自己挖的鱼塘摸田螺,应该叫塘螺,呵呵
    这个鸟儿好大胆,一点都不怕人,老爸说它会趁机会吃鱼,让我看好桶子
    传说中的狗尾巴草,别样的风情
  上方是油茶树。    这个警示牌,谁能读懂?
    天才老爸忙碌半天的战果
  这种在山上鱼塘放养的鱼只吃过草,味道特别鲜美,女儿把汤都喝光光了。  可不幸的是,随着摘油茶的人越来越多,居然有贼把鱼塘的水放干了,养了好几年的大鱼全被偷了,小部分小鱼儿侥幸存留。  我们正是在这个山头牧羊,也同样让父母特别担心这个问题。
  祝福楼主的养殖事业顺风顺水。
  很久前,在天涯看到有人吐槽,乡下人的种种恶习,说真正有能力有素质的人都进入了城市,剩下的是歪瓜裂枣云云,遭到很大一部分人的攻击。  其实,理性看来是一部分的现实。  我们村,有一些单身的40上下,有手有脚的,不勤劳致富,整天就在麻将桌上,或者是东家坐西家聊八卦。更有甚者,做出小偷小摸苟且之事。  近几年,也算是民风要好些,却仍有个别人本性难改。  因为河里频繁淘沙的原因还有一些上游企业的污染排放,以至于自家的老古井都测出水不合格。老爸的鱼塘是前年和老妈在山上一担泥巴一担泥巴纯劳力开发出来的,两头老黄牛总想着给子孙创造些绿色安全的食品。年终时捞起的大鱼又放回去养。  遭此不测,按金钱计算,损失不是很重大。却严重打击了父亲的信心。
  小色鱼279
你好啊! 你不是从老爸鱼塘跑出去的那条大鱼吧?  借你吉言,今天放牧果真顺风顺水啊:(  还是喜欢大太阳的天啊,只可惜这冬日暖阳太难得了。
  想到偷鱼贼的可恶,回想下我们去拜访的那位残疾的养羊大叔,感慨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考虑到大叔那里我们去过一次,规模还可以,想先进一只种公羊,谈谈看。  这次去正好周末,带了女儿。去之前和她讲清楚了大叔的残疾状况,小孩子有个心理防备。  正好院子里,有一只刚下仔的母羊带着小羊在玩,女儿很开心一直围着看,还拍着手跳起。突然,一条狗狂叫着冲到女儿附近。  大叔很快呵斥一声,狗儿就跑回去了。  女儿很大声的说:谢谢伯伯。  不知道是因为女儿的原因还是他今天本来心情还不错。  态度比上次缓和很多,没有那么强的戒备心。还找出花生和炒米给女儿吃。  允许我们进去看了下羊就出来,还带我们看了下他一个人围起的栅栏。  当然不忘介绍下他的宝贝狗,尽管女儿直言说不好看。大叔说很中用。  也无奈的说起了自己的辛酸事,原本,他在一个花炮厂当车间管理,结果出事了,失去了一只手掌一只耳朵还有一只眼睛  因为破相了,不好找事做了。就承包田来养黑山羊。
    还有鸭子哦
    女儿是在感叹这是鸭子的地盘还是羊的地盘呢?  还是感叹伯伯一只手要多久才能围起这么长的栅栏呢?
  楼主加油,相信你们一定会取得成功。海外打拼不易,国内创业更是需要太大的勇气,你和你老公都很有魄力。但是创业的艰辛也不是这么说说就能挺过去的,希望楼主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坚强,祝福你们成功!
  坐等楼主回城市!!规模的养殖业不是一般社员玩的转的。。  
  准备吃苦咯。
  sunnywang_001 谢谢你的理解和鼓励。生活就像钱老先生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做决定前,我们已经想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我们会做最大的努力,无愧于当初的勇气和决心,还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写这个日记,不管以后我们成功与否,相信会给想走这条路的朋友些许启发。  我们会坚强的面对我们当初设想过和未曾料到的困难。再次谢谢你!
  联邦调查局局长 局长大人V5,离开深圳的前夜,和同学一起拥抱分别。其中有位铁哥们也是如此调侃。  他的是灰太狼的语气,(深圳)我还会再回来的------  乔布斯狂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我想,有过这段经历,即便他日再次出发回到深圳的怀抱,我不会是离开时的那个我。
  HBMSL 我们时刻都在准备着吃苦。    这个是建羊舍的时候,临时发现买的木材不够用,又要赶晴天,也不想工人停工,老爸决定带我们2人上山应急。我抗的是最小的一款。
    这个尺寸的是老爸和老公的。  体力活,我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路过而已
  @3水相1 58楼   sunnywang_001 谢谢你的理解和鼓励。生活就像钱老先生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做决定前,我们已经想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我们会做最大的努力,无愧于当初的勇气和决心,还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写这个日记,不管以后我们成功与否,相信会给想走这条路的朋友些许启发。  我们会坚强的面对我们当初设想过和未曾料到的困难。再次谢谢你!  ---------------------------  支持楼主写下自己的创业日记,说不定几年后也回去创业,可能就师从这些日记中的经验了!新年快乐!
  sunnywang_001 新年快乐!  新年新起点,新年新希望,也希望所有的朋友快乐平安!
  我还在深圳混呢..呵...  楼主加油吧..  记得有空更新..  你那几根木头怎么弄羊舍呢..感觉说玩哦  上面那个是鹅不是鸭呀
  继续关注你,也有回家搞养殖的想法!
  @3水相1   楼主 你好 本人是湖南人 您哪里人
本人也想以养羊为切入点 进入农村
交个朋友 QQ 小花
  非常佩服楼主夫妻的勇气和魄力,本人也在一直考虑辞职创业,我会一直关注你们,希望你们能够成功。
  各位关注过的朋友,不得不向大家说声抱歉,乡下网络实在不行,加上日子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所以好久没有回复大家.希望大家一切好.
  先讲结果吧,正如某位网友提到的,实在是玩不转了.尽管国家的政策一直是支持三农,可是真正落实到真正的养殖户手上又有多大的帮助,我不是抱怨,是这一路走过来的现实.  谢谢朋友们的祝福,不管你们说是不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既然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我们只能说是我们人生的经历,让我们成熟成长.  也希望对以后想从事这行的朋友有些提示.
  当我们看着CCTV-7,看着新农村的节目,看着乡约,随着主人的起起落落或喜或悲,总是庆幸上天是公平的,他们付出那么多,终于成功了.我们跟着也松一口气.  于是,有人说,有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不是不成功,而是你不坚持.  而我想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作为80年代的我们,成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代牺牲品.  当我们把所有的青春奉献给了热情的深圳,当我们人到中年,孩子出来了,因为我们不是深圳户口,他享受不到好的政策,他的上学成为了难题.而我们要上班,要老人来带孩子,老人不上班,没有社保,一生病就是费时费力费钱费精神!  而工作中的忙碌让我们没有间隙,我们感觉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  对于从农村出来的娃来讲,过久了城市繁杂的生活,必然向往自由和鲜活的乡下空气!  我想,这是很多80年代的,做为中年人面对的重大问题.
  鼎楼主,希望继续记录过程。。。油价涨了,还是要加油  
  深圳地铁口卖蜂蜜 你好噢,忘记回你了,那个木头干了以后要切断,还要剖开,修整好再做成一条一条整齐的,到时我发图片,你就明白了.  至于那个鹅不是鸭的问题,实在是不好意思啦
  楼主失踪一个月多了那里去了?呼叫楼主,我是栋1,收到请回答。。。
  为了顶楼主的帖特地注册了个ID,呵呵
  @3水相1   佩服你俩的勇气,加油
  /post-free-.shtml  推荐大家看下这位实干家创业的帖子,你总能理解一些,感动一些,体会一些。
  看到他在付诸行动前用了6年时间去学习,去论证,去考察,去评估风险。----这是我觉得最了不起的事情。就像当初看徒步中国十年的那位英雄--雷殿生老师,也是行动前用十年的时间先学习。  我想,对于我和LG来讲,前期工作做得太不足,一腔热情胜过冷静的思考太多。  这一点,希望还在上着班,心里却憧憬着创业想法的同仁们,有所感悟。
  gdpss,不好意思,让你们牵挂了,最近又想做一个新的项目,不过,不会仓促决定,而是先在这个行业学习中,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交流。  最近,有时间,会继续整理思路,把养殖黑山羊的过程和大家分享。希望给我些许时间。
  gao_zhiy,想不到居然有位老友专门来顶帖,感谢感谢,同时,心中也很感慨啊。  当初,放弃深圳的生活选择回来,做为先驱先行者,承载了大家很多的祝福和期盼。而今天,却未能给大家正面的好消息,实在是不好意思,也感谢你们一直的牵挂。  也希望我们暂时的失败能给你们一些提示,少走一些弯路吧。
  勇气,我想也就是因为我们还不曾经历太多。从学校毕业到深圳一直在公司的大平台生活工作,其实环境是相当的单纯,以至于我笑老公,我们选择自己创业,才开始体会到世间的各种情感的复杂和人性的险恶之处。
  做个记号 比较学习了
  还记得那时的你,一身小套装,流利的日语,和客户交流,演示公司产品,侃侃而谈。娟秀的字迹,书写着你的心情。做事麻利干练。也感谢你一直把我当妹妹看,见证我其中为人母那段最艰辛的岁月,并陪我一起渡过,想起很多画面。我想:朋友,有时是不会天天记起,但是是永远记在心灵某个角落的。  现在有了俩儿子的你,是幸福的,尽管不再驰骋职场。看到空间,俩兄弟开心的笑,我想这也是你最大的成就吧。  你一定要幸福啊!
  当我把职业套装留在了深圳,选择了朴实的站在山上,穿着登山鞋,穿着姑姑给的花炮厂的工作服,追着我的羊娃娃满山跑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的梦想开花了。  那种心情的体会,就像小时候炎热的夏天,和弟弟到西瓜棚里,摘一个最大的,摔石头上,砸开了直接啃起,透彻舒服。
      
  一。场地  春天,一切都充满生机,前些时间到后山一看,已郁郁葱葱长满了青草,山间全是青青的味道。记得以前买房子时,同事讲了一句,一定要记得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而我想对想从事养殖黑山羊的朋友说:场地,场地还是场地。  不管你是半放养还是全放养,山羊圈养是不现实的。  山羊是纯食草动物,对植被有一定的破坏性,而且不能固定地方养,像图片这种山冲,一定要选好多几条冲,隔段时间轮流去放养。  还要注意一点,像这些田都是曾经种稻谷或者曾经放养过水鸭等,要做好排水沟。山羊喜欢干旱,水田,它们拒绝进去的。  我们看到春天,草儿是放肆的长,可是冬天,这里是枯黄枯黄的,你得想羊娃娃,冬天的青草,一般是黑麦草。  我们去年冬天开垦的田,种在山上冲里的都没有长起。山上妈妈她们田土的都长得非常好。
  在决定做之前,一定要多实践,对听说来的东西,自己去分辨真伪,就要用行动。不管我们做什么,别人总会有不同意见的。  这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也是个很好的办法,多查询,多学习,多实践。
  加个QQ,我对回家养殖特有兴趣,一直关注你,直至你成功,也想学点经验,谢谢
  楼主佩服你的勇气,加油  
  @3水相1 70楼
16:31:15  作为80年代的我们,成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代牺牲品.  当我们把所有的青春奉献给了热情的深圳,当我们人到中年,孩子出来了,因为我们不是深圳户口,他享受不到好的政策,他的上学成为了难题.而我们要上班,要老人来带孩子,老人不上班,没有社保,一生病就是费时费力费钱费精神!  而工作中的忙碌让我们没有间隙,我们感觉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  对于从农村出来的娃来讲,过久了城市繁杂的生活,必然向往自由和鲜活的乡下空气!......  -----------------------------  同感!(我也挚爱乡下田园,80年代的,上有老下有小,是农村上学出来的,父母空巢在老家我在外面前途一片迷茫,但我现在无法抉择!我身边的人几乎都是反对我回去搞养殖的计划,特别是我的老婆如此的热爱都市生活!我好苦逼啊……………………)
  这厮很安静 谢谢你的关注,最近有些时间,我会慢慢整理一些要注意到的事项及我们未能成功走下去的一些原因的分析。希望对你有些许帮助。  做为80年代的我们,其实人生还很长,成功也许不会来之太快,这样也会失之太快吧,是要时间的沉淀的吧。
  我们不是官二,也不是富二,所以,拿着自己积攒的辛苦钱做事,必然是想以小博大,慢慢来发展。我们可以选择过悠闲的上班生活,也可以选择折腾奔波。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罢了。看开一些,自然会释然一些。前段时间,总有朋友劝我们不要折腾了,回到原来的城市,回归原来的生活,回到原来的朋友圈。  知道他们的好意,知道他们的担心,只能心存着感激。  即便有过智暂的失败,也不能就此泯灭了梦想的心。人一生,总还是要努力去做些什么,不要等离开的那一天,再去回想,总有些事情自己想了好久,始终没有行动而后悔吧。
  牧羊人2012123 呵呵,你用情很真啊,都取名牧羊人呢。怎么说了,都市生活,的确会有吸引人的很多面,尽管我们总是会去抱怨说城市怎么怎么不好,却又一直不离开。  真正养殖,很多人说万事开头难,这是对的,但是,其实开了头了,之后也会一直难。  想一想,有什么事情是最简单的呢?那就是想一想,什么也不做。对吧。
  你如果实在是想这一行,,我能给你一些建议,我会在帖子里慢慢说全。其实,成功的也很多,做大的也有,有假期的时候,多去实地考察。再分析自己有没有什么资源和优势。  我也会把我身边失败的例子拿出来分析。
  还是说回场地吧。之前回来,同学说,要尽快下手买山头,买田地,租个50年合同,这样放心大规模去做,要做就做最大最强。然后做产业链,搞循环养殖云云。  我和老公否认了这种想法,有大资本的情况下,有企业有集团可以这么去操作,可是如果是个人,我还是建议边做边大。毕竟要有累积的过程要有资金的前期大的投入。而且现在买山买地在农村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一定的关系,是根本租不到的。如果是外地人到一个陌生的村子去更不现实。  我们选择的地点,之前说过了,是我娘家的地盘。山头虽然说是分到户了,但是毕竟还是熟悉的人,别人还是不太会说什么的。另外,出去打工的人多,都是些老人孩子在家,青壮年是很好说的,你租他的地种草,也不会提什么租金的,毕竟不荒田,国家那个补助是直接进他的帐户的。
  二,讲一下羊舍吧。  羊舍和人住的地方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要注意协调好前后邻居的关系。像我们那个位置,离上一家有近60米,下一家近100多米,中间还隔了一片竹子林。下一家在市里买了房子,他们对我们的养殖事情不是特别在意,那个女主人还说,要感谢我们帮忙照看下屋前屋后,因为常年不在家,她们在屋子前后都种了桂花和罗汉松等树。我们的水也是直接接到她家的。  但是受到了上一家的强烈阻扰,虽然后面做了些工作,但是老人一直还是不理解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要回来养羊。  她们一家6口人,其时,常年在家的时候,就只有一个老人,儿子,媳妇都在外面打工。老人看我和老公也很实在,经常找他聊聊天,送送烟和打火机啊,然后白天看他挑水,老公也会帮忙,灯坏了,也给他换,钟好久不走了,电池也是老公换的。  其实,老人也很可怜的,去一下镇上还是挑着一担箩,走路去,经常我们早上起来,他都去卖了菜回来了。  不过,老人身体还是真心的好。只是耳朵有点背,说话特别大声,好像怕别人听不到一般。  很冷的天气,他就带把刀上山劈柴,老公有次好心帮他从山口挑柴回家,肩膀红了几天,又不好意思说,挑不动。看来,还在城市的你们,都要注意身体的锻炼,不然,还真比不过近70的老爷爷啊。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殖创业网致富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