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SU的香港科技大学金融数学学master项目有人了解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足下天空——统计生统申请手册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足下天空——统计生统申请手册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8|
上传日期: 18:59:2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足下天空——统计生统申请手册
关注微信公众号phtoshop哪里有下载?另外,要好用。 - 中国广告知道网
为了能够更快的帮助网友解决“phtoshop哪里有下载?另外,要好用。”相关的提问,中国广告知道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对“phtoshop哪里有下载?另外,要好用。”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提问包括:phtoshop哪里有下载?另外,要好用。与之相关的答案,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提问者悬赏:<font color="#FF分 发布者:匿名网友
提问时间:<font color="#FF-06-07 15:32:34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帮帮我啦!期待您的答案,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但是我对你的感谢不会减少!
第1个回答:
竟然不给分呀,晕死~太小气了吧~算了,帮你一回吧~下载地址:http://down1.sz1001.net/up/%D0%A1%D0%CD%C8%ED%BC%FE1_0810/photoshop_cs_sz1001_net.rar记得用迅雷下呀!里面有注册机,你按上面的操作就能正常使用了!!
|||||||||||||
猜您感兴趣
热门搜索:
本页网址: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044|回复: 11
在线时间 小时
这用来保底的学校果然给了ad&#183;&#183;&#183;&#183;&#183;&#183;求问有没有人也申了的&#183;&#183;&#183;进来讨论讨论&#183;&#183;&#183;
在线时间 小时
cong! lz求bg?
在线时间 小时
背景比较水的&#183;&#183;&#183;你是准备2015入学的?&#183;&#183;&#183;超前意识很强啊&#183;&#183;&#183;
在线时间 小时
居然没什么人&#183;&#183;&#183;看来比较冷清&#183;&#183;&#183;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一个哥们被那里录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录了 这个项目网上消息好少哦 quantnet上也没什么人讨论&&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也被录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哥们那项目究竟怎么样撒?
在线时间 小时
那项目怎么样不是很了解啊
在线时间 小时
SAS不就是那边出来的吗。。感觉应该挺强的。。哈哈
所属分类: 商学院申请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ChaseDream 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03数学经验总结
到哪里都是主场---03 数学出国申请经验总结 目录前言…………………………………………………………………...…0何秋凌/gnil00ylla (U Wisconsin-Madison)……………………………………….1 常莎/sonofsun (CIT)……………………………………………………………….3 任昭/lyylmath (Upenn)…………………………………………………………….4 汪宇/ Heartflying (Delaware)…………………………………………...................7 张玉蓉/Ray18425 (Brandeis)……………………………………………...………9 陈胜乾/ggooll (UNC)…………………………………………...................………10 陈自盛/Springbok333 (UIUC)…………………………………………................12 关博/gbmorgan (LSU)……………………………………………………………..15 姜开峰/iajw2357 (NUS)…………………………………………………...……....16 李刚/bigox343 (NW)……………………………………………………................18 刘杰/Jimmy322 (ISU)……………………………………………………………...21 刘雨/newark (Tulane)……………………………………………………...............22陆美卿/meiqing (Chicago)…………………………………………........................23 饶志平/qwe2005 (EP)……………………………………………………...............25 隋坤 (EP)…………………………………………………………………………27 童琳/fuzzzzzzzzy (ISU)………………………………………………………….... 30 王铎/iversonw (SUNYSB)…………………………………………………………31 王丽佳/Elga (Stanford)…………………………………………………………….34 吴F/englier (UCI)…………………………………………………………………36 周熹/slihousttes (RIT)……………………………………………………………...38附:03 数学 offer 统计 08/02/2007前言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耐心等待,03 级数学系出国申请总结终于跟 大家见面了。首先感谢 03 级数学系各位同学的热情支持,绝大多数 同学早已经写好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所以我的搜集工作非常顺利,感 谢你们的积极支持。感谢 02 级师兄师姐,你们去年发布的申请总结对我们帮助非常 大, 申请过程中对我们的求助也是热情回复, 给出了极有价值的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你们的谢意, 也希望数学系的这个传 统继续保持下去。感谢数学系的所有教职员工,感谢四年的教育之恩,感谢各位老 师热情的为我们写推荐信,积极向海外的同事推荐我们;感谢在申请 过程中为我们提供方便的所有工作人员。感谢百合 abroad 版上各位网友,无论你是哪一个系的,与我们 同时申请还是我们的前辈。申请过程中,感谢大家的扶持和帮助。出 去以后,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身份:南京大学校友,希望在海外能够延 续校友之情。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对数学系的师弟师妹有所帮助!编者:王铎(iversonw) 回到目录第0/39页 08/02/2007何秋凌/gnil00ylla (U Wisconsin-Madison)03 级数学系统计学专业 Major GPA: 88/100 Overall GPA: 89/100 Rank: 1/21 TOEFL: 643 TWE: 5.5 TSE: 55 GRE: 510+800+6.0 推荐信: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统计系一封,丁南庆、王立洪、朱晓胜老师各一封 申请时未跟任何学校的教授联系过 申请结果:(未注明均为统计专业) Offer: U Wisconsin-Madison,U Pittsburgh, U Connecticut, Georgia Tech (IEOR) AD: OSU Rej: 无数 去向:U Wisconsin-Madison我申请学校时偷了点懒, 并没有仔细调研这些学校强在具体什么专业、 喜不喜欢招中国人等 因素,只参考了统计的排名和综合排名(据说是本科教育排名,跟研究生院没什么关系) , 学校或专业不错(像 UCLA, Cornell) ,或者某一方面很不错的(Rice 学校好,但是统计又小 又不怎么样),我基本就都申了。浪费了很多钱,收效也甚微,不妨总结一下这些冤枉钱的 去处。 像 UCLA,或者我没有申请的统计排名并列第一的 Standford 和 Berkley,我觉得都是具有慧 眼的牛校,或者只招收相关人士推荐的中国学生,每年招的学生的确是国内最牛的,这一点 不仅在于成绩, 也在于这些人做研究的潜力。 所以这些学校适合真正的强者和对学科有研究 热情和想法的人,不然没必要碰运气。 Cornell 近几年听说在走下坡路。只是道听途说,不能确信,但是貌似今年全国的大多申请 者都是被默拒,现在也不知道它家有没有招中国人。我们系的老师说它主要强在概率上。建 议热爱这个学校及概率方向的同学,在经济条件非常宽裕的情况下试试,不然也挺贵的。 Wisconsin, UNC, Chicago, Michigan,Minnesota 基本差不多,从专业排名上看前三个略高些, 我都申请了。建议情况和我差不多的同学都可以申请。需要注意的是,芝加哥需要 Sub,是 我的硬伤;UNC,Minnesota 和 Michigan 从来没有给过我们学校 offer, 特别是 Minnesota(详 见任钊的经验),据说还有一个对申请者的排名,其中本科学校至关重要,南大比起北大就 失分不少。 Connecticut 和 Pittsburgh 都属于我觉得地理位置不错,统计专业说得过去,对我们也很友好 的学校。从 02 级开始每年都给我们系 offer, 建议感兴趣者申请。 U Washington 的生物统计系很好,统计系非常一般,但是没听说今年哪个学校的人去。我申 请了他的统计系,11 月初就截止申请,而且要求 TSE,我坚信两者兼具的人绝对少之又少, 至少我知道有很多牛人是没来得及申它的,而我的情况不是没有竞争力,但还是被拒。 PSU, NCSU, Rutgers 都是排名还可以,我认为地理位置很好的学校,问题也是从来不招我们 的人。我有北大的朋友同时申请这些,条件不算牛,我申到的学校都拒他,但是他有 NCSU第 1/39页 08/02/2007的 offer 和 Rutgers 的 AD,所以我猜想这些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喜欢一直招特定学校的人。 申请时如果能跟这些学校的教授联系一下,探探口风最好。 Florida, FSU 都是统计排名很靠前的学校,但据说基本名存实亡了。虽然申请费便宜,但是 连拒信都懒得发。而且能申到他们的同学一定能拿到更好的,不如不花这份钱。 Rice 是很好的私利小学校,统计系没什么名气而且非常小,但是据他的网页介绍,给学生 的奖学金是极其丰厚的。我有亲戚在休斯敦,所以想碰碰运气。事实证明根本没必要,它可 能都不招中国人。 Georgia Tech 的 IEOR 全美排名第一,而且包含统计专业,可以尝试。听一个别的学校的教 授讲它之所以全美第一就是因为其规模非常大, 而且包含了众多专业分支。 确实看他的网页 比其他哪个都费时间, 但是我想这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知识面和选择范围都 宽了很多。 申请是件很累的事情,自从一月拿到 offer,就不愿再去想这些了,所以现在再谈已经没有 当初那么多的感触。建议大家去北大的 BBS 搜索他们数院牛人写的关于统计和数学的申请 文章,他们今年的牛人(我只记得 ID 叫 medley 的去了 Columbia 的生统系,对生统很有研 究)很多,只看过一些,不能望其项背,我能写的实在浅薄。但有一点我想说―虽然听起来 很空泛,但我感受很深―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一定要鼓励自己,没有克服不了 的困难。我对自己的英语从来都很有信心,但是动笔写 GRE 作文和 PS 前的痛苦和对自己 的不确信记忆犹新, 每次写个几行就不能继续, 毫不夸张地说我曾经严重质疑自己能拿出像 样的文章。但是最后不仅是我,我的所有拿到 offer 的朋友都成功地做到了,而且年年的申 请者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一定不要怀疑或放弃,没有过不了的坎!祝大家取得令自己满意 的成绩! 最后我想感谢所有关心,鼓励和帮助过我的人,其中包括我的家人,朋友,老师和同学,特 别是:02 级各位学长学姐们极为中肯的建议和不断的鼓励,希望能继续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我的好朋友王丽佳为我忙前跑后,不断地帮我办理成绩单、推荐信、推荐表、各种证明、邮 寄,减少了我申请中一半的工作量,跟你就不说谢了,说不完。回到目录第 2/39页 08/02/2007常莎/sonofsun (CIT)申请总结请用于参考,每年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委员会成员和资金 状况等都有可能改变。 先说几个学校的情况吧,都是数学系的情况,有些学校数学系和应数系是分开的,最好上网 查清楚。 Harvard 和 Princeton 是基础数学最好的两个学校,这两个学校分析,代数,几何每个方向都 很好,但是很难申请到,只有好成绩是很难进的,最好有牛 paper 或者有很深的数学功底。 过对于数学本科生来说这点很难做到,所以被拒很正常。 想做代数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 columbia,其他方向也很好,是 pure math 牛校。 UC Berkeley 各个方向都不错,方向比较全,不过要两份 ps,截止日期又比较早,要申请的 话要早做准备。 NYU 的应用数学非常好,特别是 pde。 umn 的 pure math 对我们学校比较友好,他家的系主任也是相当的负责,回信很及时。而且 他们去年是 toefl 和 gre sub 到一定分数就可以由系里帮忙交申请费,具体的流程网页上有。 northwestern 动力系统很好,喜欢动力系统的同学可以试一下。 wisconsin madison 分析,几何,代数都很不错。而且中国人多,南大校友也比较多。不过数 学系对 toefl 的要求比较高。 stony brook 几何和分析比较好,每年都会派人到亚洲来面试。每个系的政策不一样,数学系 是先经过初选,挑出来的人会给面试。没拿到面试的人拿 offer 的可能性小一些。面试每个 人大约 15 分钟,数学系的学生是由一个数学系或者应数的老师再加上一个别的专业的老师 来面的。 说到面试,要提一下 psu。这个学校的面试相当专业,会由一个数学教授电话面试,主要问 专业问题。有可能当场出几个数学题给你做。面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purdue 每年都会招很多中国学生,今年给了 nju 三个 offer。 注意事项: 1)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计划。大多数人申请的学校都在 10-20 个之间。这么多学校,每 个学校有自己的要求,一开始的确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我的建议是选好学校以后,列出自己 的一个计划表,把学校分成几批来完成。每批进行的时候主要关注几个学校就好,这样精力 比较集中。 2)好的学校还是比较看重 ps 的,毕竟有勇气申请的学生成绩都很好,ps 是他们了解这个学 生的一个重要渠道。回到目录第 3/39页 08/02/2007任昭/lyylmath (Upenn)个人背景 03 级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Major GPA: 92.2/100 Overall GPA: 89.7/100 TOEFL: 613(60+60+64)+4.0 GRE: 560+800+4.0 GRE Sub:860(96%) 无牛推荐,论文和交换经历 申请 26 所美国学校(数学/应用数学专业+统计专业)+巴黎高科 结果(不注明的是数学/应用数学专业): Offer: Upenn(accept), Wustl, UNC, Puedue, Gatech, Vanderbilt, ND, UC-Davis(Statistics), UC-Riverside(Statistics),ENSAE(ParisTech) AD: Wisconsin(Statistics), OSU(Statistics), Withdraw & Rejection :剩下的很多.. 我属于那种开始(或者到现在)都不确定自己到底最后要学什么的人,因为数学系的人可以申请不同 的专业,比如纯数学,应用数学,统计,IEOR/OM,CS,包括商学院的决策科学等等.没有确定方 向,所以可以多申请一些专业,可是毕竟认识和精力有限,所以就选择了纯数学和统计这2个方向来 申请(建议大家主要申请2个专业即可). 前面有大牛,LMQ 和 CZS 等人关于 IEOR 和统计方向的总结,关于纯数学大家也可以参考北大数学 飞跃手册和 02 级数学系的飞跃手册.我只想简单介绍我申请的一些学校的情况,给大家以后申请中 选校提供一些资料. 数学方面: Chicago 数学系:此系被俄罗斯人霸占着,虽然有多年不招中国人的传统,但貌似这两年开始招收中 国的学生,但他们非常喜欢高中国际金牌的人,而大部分拿金牌的人都在北大和情华,所以对于南大 数学的同学来说我觉得就不要太指望了,毕竟是大牛校. Columbia 数学系:他们一样只喜欢最牛的人,并且给中国学生的 offer 往往也很少.喜欢北大的学生, 通过北大数学系的一个教授在北大面试学生,他们不一定要北大成绩最好的,但要最牛的.今年我们 系3个申请的人都被拒.不过成绩在 top3 的人还是可以试一下.这个学校的专业排名比实际实力要 低. Cornell 数学系:招收中国学生也是比较少,今年是 2 个,并且相当喜欢北大学生,今年北大的一个牛 人没去他家 (双飞 UCLA 了) 方向很全,包括一些计算数学和概率, , 拓扑强, 不过据说在走下坡路. 系 里有个中国老师 Cao 老师,人还是比较 nice 的,也建议 top3 申请下,可以先尝试联系下 Cao 老师. 介绍完 3 个据我的牛校后,再提供几个我觉得大家冲击有希望的好学校(机会相对大些) 1.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数学牛校,今年我们系一个研究生学长去了那里(今年 CS 也拿 了他家的).数学系比较大,比较全,对南大很友好,这 3 年每年至少发一个 offer,建议年级前 3 用他可以大概保下底.说一下他家 TOEFL 看的比较重要,相对来说 GRE 就 just so so 了.申请要求 TOEFL 要高于 620.我不够资格申请呵呵.第 4/39页 08/02/20072.UMN: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学校数学系录取比较看中 sub,只要 sub&95%,TOEFL&620 几乎就可以免申请费,并且一般免申请费就能拿到 offer 了.每年他家第一轮会发很多 offer,导致第二轮几 乎不发,尤其是今年,第一轮接受的人远远大于他们所预料的,所以第二轮没有再发.我的申请材料 寄丢了...他们通知我时第一轮已经发完了..只能把我放到 wl 上,结果最后弱了.今年 WLJ 拿 了他家保底,CS 也很早就 withdraw 了,南大又没有人接受...唉 3. Upenn:说到我接受的学校,数学系并不大,30 个左右的老师,几何很强大,有世界知名的 Calabi 教授.代数和数论方面也有许多不错的老师.分析包括 PDE 方面在走下划路线,做的人较少.概率 论有个据说很牛的教授,但也就一个人在做。应用数学方面,有些老师和工程等院有合作,也有做 Imaging Sciences 的.可能今年应用数学组(是全校范围内的老师,有数学,工程,以及 wharton 里面 的统计的老师一起参与)要开始招生 Ph.D. 大家可以试试.往年 upenn 每年只招收了一名大陆的, 今年是大年,一共招收了 3 名大陆的.不过招生的 graduate director 今年也由台湾教授 Chai 变成了一 名美国教授.所以今年的招生情况也不是很清楚. 我再简单说下几个学校,对这些有什么专门的问题,可以给我发信. Wustl:最近很火的学校,几何不错,并且统计和数学在一个系.今年大陆发了 6 个 offer,科大 4 个, 南大 1 个,还有一个不清楚,我只知道科大和我一共 5 个都没去.主要原因是正式 offer 到将近 4.15 才到,虽然他们要求可以在 4.28 前答复,但还是没有人去.不过值得尝试下.毕竟学校名气还很不 错. Vanderbilt:因为不要申请费,所以我申请了.我的建议是大家不要申请它.因为我觉得能拿到它家 的 offer 的人肯定会有更好的.所以还不如不申请. Purdue, Galtch:都是工科牛校,purdue 因为 02 的 CF 师兄去了,今年给了南大 3 个,可是最后没有 人去.其实数学系很大也不错,好象精算项目也在里面比较诱惑人.今年申请前景很难讲.Galtech 是我和 WLJ 都差点去的学校,有个金融数学 master 是 3 个院系合办的,很诱人,会提供奖学金,大 牛 WLJ 就拿到了.数学方面,动力系统有个组还不错,应用数学尤其是数学物理有不少人做,也很 好.它还拿出除了全奖之外的 bob price follow 来诱惑我,给钱是我见过最多了,一共 25600.但今年 最后时刻我和 WLJ 都放弃了它,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发南大. Notre Dame:招收中国学生并不多,我觉得值得尝试,几何和动力系统挺好.Ledrappier 是动力系统 大牛.有校友也是我们系客座教授曹老师,但连续 2 年南大数学有人拿到但没有去.不知道今年怎样. Northwestern:动力系统很牛, 但是系很小, 也只有动力系统方向出色. 今年招收了一名北大的学生. 也 喜欢招收北大学生.03 大牛 CS 在电话面的时候直接 withdraw 之,我是在 WL 里面. UVA: 代数很不错的学校,有个科大少年班毕业的牛代数教授 Wang Weiqiang,当然分析也不错。 地理位置不错靠近 D.C.,我的主申学校之一,但是好象只喜欢科大的学生。我觉得能申请到这个学校 的人,会有更好的。所以不建议申请。 . UNC 就交给 CSQ 来介绍吧. 统计方面: 我申请统计比较失败,但是可以提供一些学校的资料. 很大的系如 NCSU,ISU,FSU,OSU 等学校每年都有许多人申请,其实我要是一直骚扰的话,只少应有 一个给我 offer,因为人多,所以 wl 里面的人就多,如果你在 wl 里也一直也不主动联系的话基本就没 有希望了.特别说下 FSU 这个学校财政上一直不太好,所以 offer 发的很少.大家以后注意下.OSU 就是看你的 gre 和 gpa,要求 gre 的 verbal 上 75%,gpa 上 3.7 吧(大概),就希望很大,我就是够这 个资格,然后把我推荐为学校的 fellowship,但是后来我也就没消息了,不知道为什么.第 5/39页 08/02/2007UC-Davis,UC-Riverside 是我拿到的唯一 2 个统计 offer, 其实 ucd 是很吸引人的, 学校在 CA 并且其实 ucd 的生物统计很强(我觉得在 10 名多点),今年的 offer 全给的中国.给钱少,信上写的是 22000 多,但是写的不清楚,问了才知道还有 5000 多是部分学费.所以少到了似乎都不够签证的地步(当 然最后肯定他们会给你够签证的钱,再多就别想了).今年有想申请统计的可以试试.UCR 是第一 个给我 offer 的学校,也是给了 5 年 fellow 的学校,地方还好,离 LA 不远.考虑到学校一般我就放 弃了. 专业其实还是可以的, 40 名. 前 UMN 的统计系南大的不要申请了, 他们给申请者打分排名次, 并且毕业学校占一部分分数.南大的分数很底.所以导致今年我们几个连 wl 都没有上,直接被拒. 因为我已经到了 Penn,所以也想简单介绍下 Penn 的统计系,Penn 统计系首先在 Wharton 商学院里面,只 有 Phd 的项目,没有 master,只要来肯定是全奖,这点是相当的吸引人,大家可能注意到 Penn 统计排名并 不高,但实际有不少牛人,但是研究方向稍微有些偏,师兄们说前 10 肯定是有的.还有个 Cornell 统计的师 兄说 Penn 的统计能在第 5 左右.都是一家之言,总之是不错的选择.说到招生,统计系每年招收 4-5 个人, 中国学生肯定有 1 个,这几年招收过复旦,北大,南开,科大,每年好象都不一样,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试试, 去年招收的人本科是纯数学,所以专业不是问题.希望能以后有南大数学人在 wharton! 听我 cornell 统计的师兄介绍,今年 cornell 统计一共招收 5 人,每年肯定有中国学生,但是今年可能没有 直接从大陆来的.系不大,确实走下坡路,前些年有个牛人被 penn 的统计挖走,但 cornell 总之还是很不错 的. 美国人也很看中学校的名声,尤其是以后就业也非常乐观. 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试试它. 我想肯定还有我忘记说的,我现在也想不起来,只要大家有什么申请问题,尤其关于数学,都可以发 信问我,Good luck to you! 在申请中我要感谢 NiNi, 还有 02 的师兄师姐们,尤其是CF,CY,YJC,WGY,CX,XY, WYZ,ZQ,非常感谢你们的热心帮助.我也希望我们 03 飞友以及以后的出国的师弟师妹 把这个传统在南大数学系继承下去.回到目录第 6/39页 08/02/2007汪宇/ Heartflying (Delaware)汪宇 University of Delaware Email .cn offer 百合帐号 Heartflying MSN 4.15 之前 3 个 4.15 之后 5 个 所以不要着急 即便是 4.15 过了作为一个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学生,首先在申请的时候要自信. 但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你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去名校.我的 GPA 很一般,有两门课程七十几 分,其余的保证上八十,所以平均下来也就 84,85 的样子.至于 G,T. 更加一般了,G 的 verbal 只 有 440,数学 760,就是跳楼分,作为数学系的学生,我觉得非常的丢人,就不在此宣扬了,作文 4.0. 托福我是考的最后一次旧托 640, Twe 4.5,算过得去.但在这里我想说虽然这个东西如大家说 的不是那么重要.但不排除有些学校会看的.因为招生的人会首先考虑美国人,那就有可能先 看 GRE.例如我们学校,当初 committee 就看到我的 GRE 很差,但是招生的老师为我说了很多 好话,因为上届的学生在这里的表现很好. 还有他们还着重看了我的数分和高代.所以如果这 两门分数不高的争取把它考高点. 至于 PS 和推荐信. 我很普通,但有幸得到 Shi 老师的签字.还有 Ding 帅加 Wanglihong,还 有 Weibaoshe 老师.他们这些人很 nice,所以丁老师估计每年都签字签到手软.他一直都给大家 最好的祝福.当然能找到更牛的老师签字会更好. 推荐信我基本是写的比较真实,虽然加油添 醋的说了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但是大家很清楚我们一个班那么多人,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发生 在你和老师之间. 我属于申请中比较懒的那种.Ps 本来就是大同小异,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长篇大论,一到两 页就足够了.如果你想虚构一些东西让人觉得你很出色,记得要真的把那些东西 弄清楚,否则 人家老师打电话给你时候你却什么都讲不出来. 申请不同的专业要有相应的 PS,千万不要申 请什么都一份 PS,那样的 PS 根本显现不出个性.我的 PS 原先长篇大论地写了两页纸,当然废 话很多了.我朋友请老美帮我改了一下,最后就缩成了一张纸了(A4),当然还有很大的标题 Personal Statement.其实你要在其中提到你对数学(只针对申请数学的同学)的兴趣,以及个人 的一些经历,然后就是对此学校的关注和奉承,总结就是很希望去这个学校.简历是越简单越 好,别仔细地去叙述过程,没有必要. 当你的 PS 和推荐信都写好了.而且学分积也定型了.个人经历估计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了.剩 下的事情就是选学校和投资料了.不要把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一个档次.分散开来.甭管签证 官是否到时候听到你申请学校的数目是否咋舌.我申请了 20 几所学校.当然我的材料是一起 寄到美国同学这里,转寄的.这样就没有一份材料 148 的情形了.这样我也省了不少钱.我基本 没有逃申请费,因为总共就是 1000 美元的样子,没有必要冒这个险,前人所说的我不管,因为你 不交钱,最后你被据了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你尤其感兴趣的学校一定要付钱.至于有些 学校如果可以先扔材料后付钱的比如 Univ of houston,当然只扔材料,等说要你了,你也想去了, 你再给钱.至于有些学校你是想碰碰运气的,而且材料是寄到系里的,尽管扔材料.因为扔到研 究生院估计不付钱人家不理你. 送 GT 分数,我想说: 不着急. 我就送了五所学校的 GRE,三个 TOEFL, 当然很不幸的是我 的 GRE 送分被 decline 了,所以 ETS 一直给我发信和我要钱,到现在我还欠着它 65$.除非那些 BT 学校死活要分数的,否则一概不送.你先发信问小米或者那些负责的人.就说你的分数已经 让 ETS 送了,但是 ETS 的工作效率很慢,问可不可以先审你的材料.或者就直接问可不可以先第 7/39页 08/02/2007审材料再送分,大部分的学校是可以的.比如 IIT 就是一个变态学校,死活追着要 GT 的分数,而 且狂发 AD. 我不想说我申请了哪些学校以及哪些学校给我 offer 了. 我想说: 自己去一个一个的看,你 觉得满意的就去申请.不要以为上届不给的这次肯定没有.也不要以为以前给得多的一定就给, 比如 LSU.大家互相体谅一下,尽量不要申请得太冲突.成绩好的也给后面的人留点后路.不要 好学校中等的一把抓. 大家在申请的过程中要多与国外的老师联系,如果这个不 nice 就换个. 他们也许会给你一个很好的 Idea. 这个 Idea 也许是其它申请人所不知道的. End回到目录第 8/39页 08/02/2007张玉蓉/Ray18425 (Brandeis)相关成绩: T 643+5.0 G 560+750+3.5 去向:Brandeis 申请总结: 大家可以在牛人那看到申请该做什么,在我这呢,大家应该注意到不该做什么。 首先是 sub 成绩:sub 一定要考好!我是因为自己的原因,general 和 sub 都在大四上考,两 只相隔一个星期,注意力都放在 general 上了,结果在 sub 上跌了个大跟头,而且,这个惨不 忍睹的分数严重影响了我的申请。其实,我们这一届不少大牛也是这样的时间表,而且拿到 很好的成绩,所以大四上学期考 general 和 sub,并不是不可行的,学弟学妹们要是下定决 心,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大家也注意一下,我们这一届到大四就没有必修课了, 只有些专业选修课;另外呢,我们这么考试的同学 general 大都不是第一次考) 再次是选校:这个步骤很重要,直接影响申请结果。虽说不可能每个学校都了解,但要根据 自己想读的方向选校,对几个主申的学校要多了解一些。申请的同学之间要多多交流,相互 鼓励,避免选校撞车。我自己对数论比较敢兴趣,人比较懒,一开始按 us news 上面数论方 向的排名选;之后呢,去打听了一下有做数论比较好的教授的学校,再选一些地理位置不错 的保底学校。学校的情况还记得这些: Wisconsin madison 数论很好 UIUC 做数论的教授很多,方向多 U Penn Prof Ted Chinburg 在代数数论方向很不错 PSU 里有华人女数学家李文卿,今年夏天正好来南京 CUNY Prof Melvyn B. Nathanson 写了两本 GTM 关于 additive number theory 方向的书(系 图有) ,是个很活跃的教授申请费$125,但可以逃,允许录取后用奖学金交;GT 成绩也可以 逃。 Brandeis 系里原来有的数论老师要走,新来一个代数数论方向的老师。系里 Prof Ira Gessel 做组合不错。那边的学长说系里几何拓扑比较强 Dartmouth 在 us news 上数学排名不高,但整个学校学术声誉高,数学系很小,ms 一年招六 个学生,数学申请不要申请费 UCI 万大庆教授,今夏也来南京 说句题外话 关于大四的专业选修课,大家还是去上吧,会有不少收获。比如:大四上,孙老师的数论课 里会有对数论每个分支的介绍;大四下:孙老师的组合课会介绍 Ramsay 理论,组合设计这 些的,都是孙老师自己的讲义,还会穿插数学史,很精彩。因为是选修课,平时不用交作业, 考试的时候开卷,也不为难大家,大家不要有心理负担,坚持去听听课,拓宽知识面。 关于申请文书,我自己就很不上心,赶着做完就不管了,这样做是对自己很不负责,我自食 其果。申请到了后期,会很疲惫,大家还是应该坚持住。 整体说来呢,专业成绩是关键,考好 sub,选校慎重,积极收集信息,多与同学交流。预祝 学弟学妹们飞跃成功!Sub & 90%Rank(三年成绩,应数专业) 6th回到目录第 9/39页 08/02/2007陈胜乾/ggooll (UNC)看到系里飞友有些那么好的申请结果,自己的结果就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了。一来实力欠缺, 二来也确实懒了点。我可以把几个定理放在一起研究半天,就是看人家学校网页没有耐性。 我想到自己在申请时和人聊到的“性格决定命运” ,再看看收到牛校 offer 的同学,他们身上 的拼劲还有求胜的心态要比我强。我的申请却更像是在追逐一条自由的路。 从大一暑假在新东方的煽动下激情澎湃梦想出国, 到现在的为各种行前琐事奔波忙碌, 我曾 几度怀疑自己的选择而情绪低落。 然而每一次我都会更深层次地认识自己, 也越来越感受到 这个选择的正确性:我要自由和真正的成熟。 对于上面两点, 我本来写了很多。 但想想自己的这些事不应该放在申请总结里吧, 就删掉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思考,也许想得越多,烦恼越多。但是在我看来,多方面的权衡是有 必要的。并且这种权衡应当从自身出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说的好 处坏处都只是一个参考。 决定出国后,就要做好每件事。这些事虽然有轻重之分,但是还是要踏踏实实去做。对于课 程的学习,最好自己掌握好节奏,有人几乎天天学,有人喜欢突击去考试,这是个人习惯问 题,我看和智商天赋之类关系不大。学校的考试真是越到后来越容易对付,不过该进脑子的 真正进去多少自己才清楚。 如果有空可以多接触系里的选修课, 我发现米国的应用和计算方 面的喜欢物理好的,上过数据结构这些课的。我曾经想自己看理论力学来着的,后来被申请 搞得头昏眼花就没坚持下来。 GT 考试的话,心态尤其重要,我都没考好。我考的 T 很早,拿到 I-20 时就过期了。练的时 候有一阵子相当好,后来出了点事分心了,再也找不到感觉了。而在考 G 的时候,自己在 潜心遵循养生之道,凡事适可而止,经常溜出去玩。虽然时间花了很多,但是单词有不少似 懂非懂,两次杀鸡,两次都不怎么理想。 下面是被我简化了不少的申请环节,可能没几个想我这样只熬夜两次的飞友。我的 PS 是暑 假初见规模的,后来就没有大的改动,和别人的相比真是平淡无奇。推荐信是在国庆放假时 起的初稿,也是毫不起眼。选校 17 个,刚开始弄了六个五十以后的,后来经人批评,改了 两个。现在看看前面自己的努力,说实话,觉得 UNC 收我就像是拨开了层层见不得人的外 壳看到了还有点价值的果实。 可以说, 意识到自己申请努力的不足是一次失败的面试和一次成功的面试之后。 先说失败的 面试。当时 Rice 的 Committee 里一个中国老师发信到邮箱,说要尽快电面,我回信说希望 给一些准备。他回我说第一批 offer 马上就要发了,要早些面。当时我以为 offer 就要来了, 屁颠屁颠的。 谁知道那天午饭后一通国际电话, 我沮丧到了极点。 面试官是我们学长, YING Wotao。他问过我自己 PS 中有哪些亮点,推荐信中的亮点,和我们系另外两个被选中面试 同学相比的优势。虽然对自己的材料很熟悉,我回想才发现根本没把自己的优点写出来, PS 走的是中庸路线,写了等于没写;推荐信也缺乏实质内容。学长不停地在说,现在想来, 他其实是在提示我,他说我的大学物理实验分数很漂亮,在香港学过数据结构和算法,这是 他们很看重的两点;可是我自己却忽视了自己的这两门课。还有搞笑的,他问我如果收到 offer 会多长时间答复,我想休斯敦气候那么恶劣,我去其不要折寿,于是说一个月。就是 这种回答,学长给我发了封个人邮件,明确指出我在面试中缺乏自信不够大方,并且给我提 出建议。第 10/39页 08/02/2007电话结束后我就觉得遭透了,该说的没说,说的不对路,这 1/17 就没了。后来我妈听我叙 述经过,眉头皱得吓人,我大哭一场。哭完之后,我妈开始帮我准备面试,不要一错再错。 我大概准备了七个问题吧, 有一半像以后的签证准备, 还有一些, 是关于自己的个性和优点, 前面面试被提醒的物理,数据结构也写进去了。我把这些问题松散地写在十六开的纸上,写 了七页。看着这七张纸,一个踏实聪明的我就出现了,想不自信都难。 真的是天注定,隔了一天,UNC 就给我打电话了。当时手机在另一个房间响起来,我看到 奇怪的号码。一听是面试,我就开始找那七张纸,就在书桌上,怎么不见了呢?我听老师说 后面要用英语对话,就绞尽脑汁先用中文问他点问题,一手拿手机,一手在桌上翻来翻去。 可是我都没问题了,还是没找着。都是常规问题,很好解决,还有那七张纸上的部分内容也 用上了。最后他夸我说得不错,Happy~~。电话结束我就找到那几张纸了。 就是这两次面试我才意识到自己在申请前期的工作很不到位。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认识自 己” ,每一个小点都可以挖掘出来,成为发光的地方。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还有分数高的 课有必要提及,并且要记下基本内容,面试可能会问。 这些都是我到现在印象依然深刻的部分。可以说,我的每一步都有不少毛病,但是跌跌撞撞 也差不多要起飞了。希望所有的人多一些思考,这样才能早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到目录第 11/39页 08/02/2007陈自盛/Springbok333 (UIUC)因为实力非常有限,写不出有意义的申请总结,在此只把申请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写出来,供 大家参考。如果大家有问题欢迎来信,我的 E-mail: zsh. 个人背景: 03 Math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大二时从城资 03 转入) ; GRE: 570+800+4.0; TOEFL: 637+4.0; 学分积:Overall 86.2/100; major 88.2/100 无 paper,无牛推荐,无陶瓷。 UIUC---IESE(FE) 从了;NUS---Decision Sciences; U Delaware---Applied Math;ASU---Applied Math AD: PSU (IE); SUNY-SB (Applied Math); Rejection: TAMU-Math(裸申);Yale---Applied M Rice---Applied M JHU---Applied M Wisconsin---Applied M UCI---Applied M UIC---Applied M UI---Applied M HKUST---E Withdraw: NCSU---IEOR; U Pitts---IE; Offer:感想:#. 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出国,弄清楚自己的人生追求。毕竟,出国意味着从此以后 至少8年的人生轨迹已经被确定了。如果你所追求的是亲情友情,轻松友善的生活环境,相 对安逸的生活,只要考个国内名校的商院研究生,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考虑到签证和经济 问题, 出去以后回国很不方便, 毕业回来以后父母将已是白发苍苍而自己却不能在父母衰老、 事业转折、变化最快也是心理最为空虚的几年内陪伴他们…所以出国的成本也是非常大的, 希望大家作决定时能综合考虑你所珍惜的东西,你的家庭,你的男女朋友,你所热爱熟悉的 社会环境,等等…特别如果你并不是对数学或科学研究非常执著。弄清楚自己要什么,再确 定自己要走的路。 #. 从上面顺承下来,当你决定要出国的时候,你需要考虑一下自己要去的地方。我的意思 是, 不一定非要去美国, 至少美国不一定是你的第一站。 近年来出国的机会越来越多, 欧洲, 新加坡,香港,加拿大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工作,而不是很倾心于学术研究,巴黎 高科,新加坡和香港的硕士项目都是很好的选择,除了香港找工作相对困难以外,其他两个 地方毕业以后的工作基本是有保障的。 再考虑欧元和新币跟人民币的比率, 在这两个地方工 作几年以后,就可以回国过平稳的房车无忧的生活了,当然,如果你还愿意回来^_^。如果 你想搞学术,而苦于自己的 GPA 不够高,去不了想去的专业或者学校,也可以通过跳板来 解决,先在这几个地方读个硕士,或者在国内读个硕士,然后再往美国跳。仔细看看美国一 些牛校学生的简历(特别是 PhD 阶段转到商院的) ,你会发现不少人曾经在新加坡或者欧洲 读过理科硕士。当然,去之前要打听清楚自己的老板会不会放人。记得看到过香港的某些教 授就明确表态愿意推荐自己的硕士毕业生去美国读书,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好好把握。 不然的话,记住“做人要厚道~” 。 (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况可以咨询你们的姜开峰学长 ,他是这两个地 方的“专家” ,法国的建议咨询隋坤
和饶志平 ,第 12/39页 08/02/2007都是牛牛^_^) #. 如果你确定了自己所追求的就是美国,这时候可以想一下自己的申请方向了。我大致有 以下几个想法,比较主观,如果有跟大牛们的意见不同的,听他们的^_^。首先,想好你感 兴趣的方向是什么,随着学习数学的时间增加,对理论数学依然无限忠诚的人越来越少,而 且今年的情况看来, 数学是很难申请的, 特别是 top20, 如果你没有 top5 的 GPA 或 98%以上 的 Sub, 几乎没什么希望 (数学排名 50 以前的学校都无情的把我据了) 。其次,目前的 状况看 IEOR 和 Stat 相对要比 Applied Math& Math 容易申请.再次,徐宥学长申到 UW 的 CS 及吴F申到 UCI 的生物信息给了大家很好的提示,如果你在其他方面有实力,那么申请 与数学相关的其他专业也是很有希望的。 (其实不管是在工程学院,商院或者理学院,想招 数学系学生的 IEOR 项目应该做的还是非常理论的,毕竟人家招你是因为用的到你,也就是 看重你的数学基础, 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代表着需要做的比较理论,既然需要做的理论, 那么也就不会像文科, 如金融或者职业教育如金融工程一样那么应用, 所以想完全摆脱数学 是不太现实的^_^。如果真是厌倦数学或者理论了,可以尝试自费的经济,金融,会计或金 融数学,功课会比较应用,只是有些项目毕业了不好找工作。 ) 关于人生的道路,总是有得必有失,希望大家能好好把握自己的机会,做好取舍。 #. 建议大家主申一个方向,然后如果有精力就再申一个或几个其他方向;因为每个方向都 有不同的 PS, 推荐信,所以如果申多个方向,就要准备多份文书,一般人的精力很难应对, 所以推荐主申一个,再带一个就好了;我主申 Applied Math,带了几个 IEOR 的学校。如果 实在没时间弄文书就把原来的稍做修改,我 IEOR 的 PS 就简单修改了一下 AM 的,但是这 样效果也会差些。 #. 尽量早的确定好自己的申请方向,这样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申请文书、做陶瓷等申请的准 备工作。申请文书相当不好写,主要是在鼓楼诱惑太多,BN Game+美日韩剧+动漫+腐败, 当时弄了 1 个多月,建议大家在家就弄个初稿,来了改改就行了,我们这届最失败的一个地 方就是大家申请工作做的太晚,都是卡着 Deadline 网申,送材料,每次去天津路送材料一 看都是同学…这样基本上就都是用 FedEx, 一份 500g, 块, 150 虽然几个人合寄能够便宜些, 但是比航空平信还是贵很多; 早准备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有时间问小米那边的情况, 好逃正式 gt 和申请费,据我所知 03 基本都是懒得要死的老实孩子,没几个去问的,也不敢硬逃。我 算算我自己平均申一个学校要花 800 多块钱,败家啊… #. 有关 IEOR 的问大牛李刚,有关 Stat 的问何阿秋和陆美卿,有关纯数的问常莎和任钊, 关于金融数学的问王丽佳,他们的申请相对比较专,会提出比较系统专业的意见。但是最重 要的,也是对申请者最实惠的信息,是来自于你想去的学校的学长,他们会比其他人都了解 自己的学校和系里的情况,所以这点一定要注意,特别是申请的中后期,这些信息会非常非 常宝贵! #. 说一下 UIUC 的 IESE. 对于成绩中上的同学,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地方(牛牛们就别来凑 热闹了,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IESE 是一个新组建的系,前身是 General Engineering。因为是新系,所以项目排名比较低,所以即使实力不济,大家也可以捡个便宜 进入工程排名前五的 UIUC。因为 IESE 06 年一下新聘了 4 个 assistant professor (公立学校 总是一阵有钱一阵没钱), 这四个新人在 5 年内都要面临升 tenure 的问题,也需要招学生来 壮大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的机会也就来了。4 个人除了我老板是做金融工程的,其它都是 做 OR 的,而且做的方向比较理论,所以感觉都比较需要 Math 的学生。因为这个新系人少 又没什么名气,所以今年的招生很不顺利,我知道的情况是,除了我,4 个 AP 第一轮想招 的人都没来,两个北大一个华中科技大,出于各自的考虑,分别选择了 BU,GIT,USC。所以第 13/39页 08/02/2007如果明年还招人的话,大家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可以看出这几个学校的 IE 项目比 UIUC 要好些, 如果成绩不错又想主申 IE, 不妨都申了。 ) #. 如果申请 IE 的话建议有时间可以套一下词,因为如果是独立的设在工程院下的 IE 系, 给的 offer 一般是 RA,而不是数学系给的 TA;TA 一般是系里出钱,所以招生委员会权利 大些,一般是学生招进去再选方向、导师;而 RA 的钱是导师出,所以招不招你教授个人的 权利很大,如果陶瓷的话就可以提前做个判断,他表示愿意要你或者说你机会很大,那么你 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非常大了, 如果他觉得你不行, 你就尝试别家吧, 省点金钱和时间。 另外一般的学校,特别是实力一般的公立学校的 IEOR 项目比较容易给 AD,但是 Offer 不 好拿,譬如 NCSU,PSU,U Pitts...牛校的 IEOR 没申请过,想了解的问 bigox343 吧~ #. 建议大家申请的时候不要扎堆,扎堆的结果一般比较惨。因为有两个学校给了 02 级 3 个 offer,我们这届胆子大了,申请刚开始的时候都不怕扎堆,可是结果都挺惨的,很少有学校 给我们系 2 个 offer。建议每个学校报的人不超过 3 个(如果是同校不同系没有关系) 。建议 大牛们申请 15 个左右的学校就好, 小牛或非牛的 20 个左右也就可以了, 申多了的确是浪费, 不管是金钱、时间还是名额资源。申请的时候把学校的档次分开,不容易踏空,也留下成就 梦想的空间,举个例子,申请 20 个的话可以这样安排你的学校,假设定位在专业排 50 名的 学校,前 20 的 3 所,20~40 的 4 所,40~60 的 8 所,60~80 的 3 所,80 后的 2 所,个人根 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就好。 还有一个事情, 感觉数学排名 50 名以前的还是会偏重 GPA, 五十名以后的会更重视 GT 些, 这也不是绝对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人生的每一步都很重要,希望大家走好;有人错过了清华北大,却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付出 与努力拿到比清华北大的同学更好的 offer,所以,如果你现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不用 心灰意冷,还有足够的青春可以让你重新崛起,要做的只是打起精神,努力,再努力! 祝大家都可以拿到满意的 offer! 以一句词做结吧: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到目录第 14/39页 08/02/2007关博/gbmorgan(LSU)个人背景: 成绩 82+, GRE 1150, T 627+4.0. 这个背景在今年的申请者里面肯定是偏弱的 了 从了 LSU 的数学 (感谢吴老师的推荐) OFFER: University of Kansas (Computational Math),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Data Mining) AD: 貌似非 TOP 数学的 PHD 都是来者不拒的 前天听 IVERSONW 让我写个总结,想了下也没有什么好的经验,毕竟 GPA 才是硬道理, GRE 也要撑门面。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我的几个 OFFER 吧,如果有像我一样实力一般的同学 可以参考下。 1:LSU : 这个学校对南大一向友好,因为吴老师的缘故。给的钱也不少,21500/year 在 消费相对不高的 BATON ROUGE 应该可以过得十分的小资了。 随便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 因,LSU 的综合排名不高, 但是数学的研究还是不错的,而且处于上升期~ 2:KU : Pro. Weizhang Huang 在这个学校,是南大的校友。他的研究很牛,在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上面的文章很多。但是申请 TA 是要 TSE 的,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 不过只能找教授做 RA,到了那边再考 TSE 转 TA。 3:UCF: 地处 Florida 的 Orlando, 有迪斯尼公园。专业也不错,是数据挖掘的硕士,在统 计系下面,只是钱给的有点少,只有 13500/year,还要交些杂费,估计只能剩 10000 了。差 点就去了这个。 就写这么多了, 实在是没有什么经验可言。 如果有同学想问我这些学校的情况可以直接联系 我: 百合 ID:gbmorgan回到目录第 15/39页 08/02/2007姜开锋/iajw2357 (NUS)个人背景: 03 数学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Overall GPA: 85/100 Major GPA: 87/100,无 TOEFL,GRE 最后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 香港的申请大多都 withdraw 了。 再说我的申请情况之前, 我建议各位能去美国的还是去美国吧, 特别是对于那些真正喜欢数 学想以后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来说,去美国好一点的学校读个 PhD 以后做研究看问题的眼光 会宽很多的。 如果你是铁定想去美国的, 那下面的内容就不用看了, 对你不会有多大帮助的。 如果你想申请香港新加坡用来保底,其实也没多大意义,申请美国几乎肯定是能拿到 offer 的,你最后据了香港新加坡的 offer,那样可能会影响后面学弟学妹们的申请的。 作为 03Math 唯一一个在东南亚混的,我就把关于香港新加坡的申请情况都写一下吧。其实 还有别的几个人申请香港新加坡的, 不过他们最后都去美国了, 估计他们写的申请总结里不 怎么会有关于香港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 新加坡有 NUS,NTU 和 SMU 三所大学。我只申请了 NUS,对 NTU 不是很了解, SMU(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据说还是很不错的, 里面的老师都是欧美牛校毕业的 教授,里面的专业大多是比较热门的,但每年录取的人好像比较少。关于 SMU 的具体情况 各位可以问关博,他申请的,对 SMU 比较了解。 NUS 我申请了 Mathematics 和 Mechanical Engineering(ME)两个系,如果有谁对计算流体力 学,偏微数值解感兴趣的可以申请 ME,他们这方面做的很不错的。NUS 的申请截至日期比 较早---11 月 15 号就截至了(今年也是),去年很多人错过申请了,各位想申请 NUS 的要早点 准备。就我了解到的数学系的审材料的流程大概是:Deadline 过后系里面招生委员会的老师 就开始审材料,11 月底系里面就列出了一个名单,然后把第一批的 offer 名单报到研究生院 审批,然后 1 月初研究生院发出第一批 offer(免面试的),然后 2 月份发出第 2 批面试的通 知,大概 4 月份能知道录取结果。其实系里面的申请结果早就出来了,关键是研究生院那要 审查,要比较长的时间,才使申请跨度很长的时间。另外有一个比较好的消息就是 NUS 数 学系里目前有 4 位老师是南大数学系毕业的。听说今年 9 月份 NUS 数学系还会有人来南大 招生的,他们想在南大数学系多召几个学生的。同时国内有十所大学的学生申请 NUS 是可 以免 TOEFL, GRE 的, 南大恰好也在这十所里面。 当然有些系对 TOEFL,GRE 还是有要求的, 例如商学院, 申请时最好了解清楚了。如果有谁想申请 NUS 的商学院,可以联系大牛陈自 盛,他拿到了 NUS 商学院 Decision Science 的 offer. 香港 关于香港的申请情况我就简略说一下,因为我后来大多 withdraw 了,后面的很多情况(如面 试)我不是很了解的。 香港的学校除了港大对 TOEFL 要求必须外, 别的几所大学没有 TOEFL 也可以申请的,过了 CET6 级就行了。关于港大的具体情况,建议各位联系大牛陆美卿姐姐, 她去港大统计交换过,对港大比较了解的,而且 02Math 有位师姐现在也在 HKU 数学系的。 香港科技大学(HKUST)数学系里面的教授都是欧美牛校毕业的, 研究水平很高, 看看他们发 的 paper 和引用率就知道了,是个不错的选择。我重点申请的是香港中文大学(CUHK),我第 16/39页 08/02/2007个人感觉 CUHK 的数学系是香港最好的,里面的教授都是很牛,丘成桐也是里面的教授, 他在那有个现代数学研究所,不过 CUHK 的数学系主要倾向于纯数学的研究,应用数学好 像就两个教授, 其中的陈汉夫就是大大牛人。 如果有谁喜欢 Optimization, Operation Research, 可以申请 CUHK 的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SEEM),里面有好几个教授这方面作的都很好的, Zhou Xunyu, Zhang Shuzhong(他前段时间来过南大的), Feng Youyi(他是南大数学系毕业 的),02Math 有一位师兄现在在 SEEM 读 PhD。香港城市大学(CityUHK)最好的是 EEE,一堆 教授是 FIEEE(Fellow of IEEE),听去城大交换过的关博说城大是只看你的 GPA,不看你是 哪个学校的,而且 GPA 至少要 85,最后录取的几乎都是 90+的,并且城大的教授在申请录 取方面权利比较小,不像别的几个学校的教授有比较大的权利,是研究生院决定录取与否, 所以套磁城大的教授几乎没有太大用的,而且教授大多不回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申请时可以把网撒的广一点,可以申请一些别的方向的 program,不要只 局限在数学系, 其实那些专业里的很多教授做的就是数学或者和数学有很大关系, 还是比较 喜欢数学系的学生的。另外申请香港新加坡,套磁还是有用的,教授的权利相对还是比较大 的, 多和教授保持联系还是比较重要的。回到目录第 17/39页 08/02/2007李刚/bigox343 (NW)运筹学相关总结 by
自己写一份申请总结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数学系其它申请的同学都能写一份总结造 福后来申请的同学. 虽然有些小的遗憾,总体来说我对自己的申请还是很满意的,特别 是对一个大三下学期才坚定出国的人来说.无论 GT 考试还是选校都有些仓促, 所以后 来的同学从大学一开始要学会规划自己的将来,这很关键,如果有可能尽早把 GT 考 完,要不然很被动。数学系可以申请的方向很多很多,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统计, 生物统计,运筹,工程类,计算机,经济以及商学院等等。我申请的主要是运筹学, 所以着重介绍这方面的一些情况, 关于统计和纯数学应该会有我们系的大牛人介绍。 个人背景 03 数学系本科计算数学专业 Overall GPA: 90/100 Major GPA: 93/100 高年级课程 GPA: 96/100 Ranking: top 5% TOEFL(06 年 8T): 627 GRE(06 年 10G): 580+800+4.5 SUB 和 GRE 相隔一周考的 成绩不好 所以在申请中根本就没提及 Awards:拿过国内建模比 赛的奖项,中科院奖学金还有一些其它奖项. 无牛推荐 无论文 无交换经历 申请结果: 8 所工业工程和运筹学(IEOR: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所应用数学和 3 1 所 Business School 共 12 所学校 未指明 program 的都是 IEOR Offer: Northwestern Duke(Busi. school) UT-Austin UMN NCSU Rutgers Admission: M.I.T Gatech Columbia Waiting list: Cornell Rejection:Stanford(应数,转 AD) Withdrawn: Rice(应数) Maryland(应数) Final Choice: Northwestern 运筹学的简单介绍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是计算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运筹学处理的问题对象十分广泛, 包括军事分析、经济、金融、交通、计算机网络、政府机构、城建、医疗服务等领域以及物 理和生物学这样的自然学科。具体讲 Modeling 的策略就很多了,排队论、决策论、博弈论、 各种规划模型、 交通流理论、 和其他的许多都是从实际问题中升华后又受益于数学和运筹理 论的发展的。建模后就是求解和论证。寻求各种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导致了大量算法的产生, 并促进了许多数学理论。总的来说,运筹学主要是介于工业和管理之间的学科,主要的研究 ,应用概率以及随机模型(Applied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领域有:最优化(Optimization) Models),物流和供应链(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仿真 (Simulation)。 一些学校还包括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ing), 人力因素(Human Factors)这些 方向. 我的申请体会 申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我说的只是我个人对申请的看法,有些甚至是我的主观臆第 18/39页 08/02/2007测,所以最多只能称为 &建议&,申请的同学应该自己去体会去发现,因为每个人的背景和兴 趣都是不同的。 对数学系学生来说,适合申请的方向有 Optimization, Applied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Models, Financial Engineering. 总体来说, 还是偏运筹的方向。比较新的还有运营管理方向 (Operations Management),和 Supply Chain 差不多, 主要设在 Business School 里面。这几年申 请 IEOR 越来越热门,大有赶超 Statistics 的趋势. 原因很简单:专业应用性很强,出来找工作 容易,Faculty 职位也很多. 据我了解清华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工业工程,数学还有北大数学系 等等可以说很多全国最优秀的学生, 都在申请 IEOR, 更不用说势力更庞大的海外军团。 所 以申请时候的定位要准确, 申请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拉开档次, 每一档次的学校不要超过 3-5 所。我的建议是这样(对计算数学专业的同学适用): 应用数学和 IEOR 可以同时申请.如果对 OR 感兴趣,你可以把主申的学校放在 OR 上面,申请一些应用数学作为&保底&。这里又牵 扯到如何选择&保底& 学校的问题,绝对不是说学校排名差一些但位置还不错我就能拿来保 底的,这种想法很危险,因为其他比你更牛的人也会这么做,撞车在所难免。以前师兄师姐 申请到的&保底&学校也不要扎堆申请,今年 UIC,MSU 就是例子,自己选好学校才是王道, 还有注意就是公立选校 funding 有可能不稳定,最好事先多打听听.我个人认为真正可靠的& 保底&学校是通过熟悉的老师推荐,当然如果决定不去了,要及时 withdraw 或者 decline。 一些“建议” 申请中因素很多: PS,推荐信,GPA,CV,陶瓷,GT 成绩,paper 等等(对数学系本科的学生来说,有 能 影 响 录 取 的 paper 的 概 率 趋 于 0) 。 如 果 非 要 在 这 些 因 素 中 排 个 序 的 话 , Strong Recommendations 最最重要。Strong 的意思绝不是说推荐信里把你吹得有多牛,而是在乎你 的推荐人,哪怕只是寥寥几句话。我这点体会很深,有牛的推荐人,申请往往都是走过场, 前面 Wakinglion 师兄就是例子,当然人家本身条件也无可挑剔。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前面提及 推荐信的情况,得面对现实,能得到这种牛推荐的人少之又少,但我可以告诉你可能得到的 “途经” 。多参加一些暑期讨论班和 seminar,无论对开拓自己视野和知识面,还是见到一些 大牛的教授都是有好处的(别忘记带自己的 Resume) 推荐一个网站,中国运筹学会 。 http://www.orsc.org.cn/ 上面有关于国内运筹学会议的通知还有关于运筹的科普文章. 如果 有条件去的话千万不要错过。此外,交换生也是获得牛推荐信的一种办法。退一步讲,没有 牛推荐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数学专业课的 GPA 才是基础,高年级数学课尤其重要,例如概 率统计,实变函数,数值分析,运筹,偏微分,偏微数值解甚至泛函分析都是关键课程,能 考到 95 以上的不要满足于 90 分,GPA 的绝对值有时比 rank 更能吸引招生委员会的人。要 是想申请 IE 的话,有时间可以到南大工程管理学院听一些 IE 方面的课程,对申请肯定是有 好处的,能拿到推荐信当然更好了。 说实话陶瓷是看运气的, 其实陶瓷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暴露自己的无知, 但如果决定陶瓷就 要及早动手,从大三暑假就开始浏览网页,每个学校挑一个感兴趣的教授联系联系就行了, 不要指望教授会给你承诺,甚至回复,特别是牛校。我感觉陶瓷对 Engineering Department 比较有用,因为教授个人有 funding 想招 RA,个人权利会大一些. 另外,GT 比传说中的鸡肋重要的多,不能忽视,特别是 GRE。据我所知,很多学校把 GRE 成绩作为评选 fellowship 的标准。 我的理解是申请人中标准化考试只有 GRE TOEFL 两 种,native applicant 无 TOEFL 成绩,所以通过 GRE 来评选比较有说服力。而且很多 IEOR 设在商学院下面的, GRE 要求很高, Duke Fuqua, 对 像 Upenn Wharton, Northwestern Kellogg 等等。Wharton OM 的 director 告诉我录取的学生平均 verbal 将近 700。。于是我就放弃了, 。 现在想想还是应该试试的,毕竟他们最想要的还是数学好的学生。所以高 GT,高 GPA 的数 学系同学可以尝试申请一些商学院, 有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但对商学院竞争的激烈程度要有第 19/39页 08/02/2007思想准备,200-300 个申请者招 2-3 人是很正常的. 综述 我一直相信, 每个 program 肯定都有自己的评审条件、感兴趣的申请者背景,match 了这 些他们会没有拒绝的理由。作到有针对性的唯一途径就是多收集信息资料,这点十分重要。 PS, CV 都怎么写,都是个人的问题。牢记申请不同的 program 是要具体学校具体分析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申请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我们站在招生的人的角度去想象 PS, 成绩单,Resume 这些材料的作用,这样会让我们对申请方面的事情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今年南大出国的形势总体似乎很不错, 衷心祝愿以后母校出国的形势越来越好, 每个南大的 同学都有满意的 offer. 出国只是人生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只有扎实走好每一步,才能获得 成功。 最近版上经常有一些关于国内和美国的讨论和纷争,我想说的是:身处异乡,无论何时也不 要忘记我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回到目录第 20/39页 08/02/2007刘杰/Jimmy322 (ISU)背景: 03 Math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TOEFL: 607+4.0; GRE: & 400,& 800,3.5 SUB: 88%; GPA: 85.5/100 无 paper,无牛人推荐。 Offer: ISU AD: UPitts,LSU,IIT,ASU,TTU(CS) ,WSU WL: IU,NCSU Rej: MSU,PSU,UIC,BU,Arizona(Applied Math) ,UMass,Rice(Applied Math),Utah Else: Syr,NJIT,Clemson,VT,Auburn,Wesleyan 除了括号内说明的,均为 Math。 逃费情况 逃申请费及正式 GT:WSU、Auburn、Wesleyan、TTU 逃 GT:NJIT 关于出国理由和地区、专业的选择,Springbok333 已经说得很详细了。我想不出更多可以补 充的,就偷个懒跳过了。 选校: 不要跟牛人撞,切记切记。申请同一个方向的不要超过 3 个。数量上,考虑到我的背景,亮 点没有,硬伤不少,不得不多申。但其实不需要太多,15 个以下够了。新东方老师推荐 10 个。学校少些,每一个才能分配到更多的时间。针对性地改改 ps 啦,套套磁啦,增加命中 率。不建议都拿友好学校保底,至少相互错开些。免得发了 n 个 offer 都不去,一怒之下变 得不友好了。 套磁: 没有学术性套磁,没什么可介绍的。非学术性的,建议有空就套一下。而且最好早一点,不 要等材料都寄出来了再行动。 有个教授曾说&The situation could be much better if you contacted me a couple of months ago&。最终被拒了,可惜。 为了自己的人品和 nju 的形象着想,对保底的学校,别轻易许诺说给 offer 会接受之类的话。 所以重点套非常想去的学校。 申请材料: 也是准备得越早越好。现在出国的学生这么多,基本上大点的系一年至少有 1、200 申请者。 小米面对小山堆一样的材料,很头大的。迟到的申请自然更容易被搁置。而且寄出后还得关 心它是不是到了,有没有遗漏,也得花时间来折腾。我有些学校是赶着 deadline 寄出的,一 直杳无音讯,郁闷。 背景评估: 个人感觉,大一大二基础课成绩更被看中,GRE 比 TOEFL 重要,牛人、熟人的推荐能起一 定作用。回到目录第 21/39页 08/02/2007刘雨/newark (Tulane)申请是个系统的工程,推荐信,Paper, PS, RESUME, GRE & TOEFL, GPA,选校,每一个都 很重要。 推荐信的作用,我认为应当是最重要的。今年的 WakingLion 就是一个例子。可是由于中国 申请人那么多,推荐信都是自己写的,可能作用会很有限。很多人都说国外对中国申请人的 推荐信都不看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今年有一个学校,我的推荐信里写的是申请 M. S.,小秘写信告诉我,国际学生只能申请 Ph. D. 。最后竟然也给我 offer 了,真是不可思 议。 Paper 对本科生而言有点困难, 数学建模奖项也许有用。 很重要, PS 我问过学校的招生老师, 这个他们会重点看的,但是不要过分夸大自己,让人看了不舒服。还有 GPA 很重要,没有 论文,这个就是招生老师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感觉自己的 GPA 不是很高,就要在选 校上注意太好的学校就不要申请了,浪费自己的申请费。RESUME 最好要有,尽管不是所 有学校都要求,我是每个学校都寄了一份。其实从 RESUME 一眼就可以看出一个申请者的 基本情况。 关于 GRE 和 TOEFL,肯定是越高越好。上新东方就不必了,我暑假上了之后,感觉一点用 也没有。老师教的所谓技巧,还不如我自己的方式做题。我觉得光背红宝书有点不够,而且 效率不高。可以同时背背类比反义,这样做题会好很多。TOEFL 改成了新托福 ,情况就不 太清楚了. 最后送分的时候,可以事先问问学校的小秘,可不可以等录取了再送正式成绩。 当然在寄材料的时候,我是每个学校都寄了一份复印件过去。 由于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同,对各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有的学校看重 GPA,有的学校看重 GT 成绩,所以我觉得选校是最重要的。首先可以根据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和自己的情况选 出一批学校。最想去的一类学校应该多申请,保底的学校,要做到如果给自己 offer 自己也 愿意去。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应选择学校,这个最好多花点时间研究,千万不要看到别人 申请什么学校, 自己也去申请。 还有就是上一届的情况只能参考, 不要认为上一届给了 offer, 今年也会给。我就是申请了很多上一届给了 offer 的,结果一个都没有给我 . 有时间的话, 可以问一下对应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今年会招多少学生。像今年 NCSU 只招三个国际学 生,浪费了我的申请费, 幸好没有送分。 最后要提醒的是,材料还是早准备好,这样可以赶上很多合寄的。材料寄出去以后,我就没 有问了...强烈推荐北大的《飞跃手册》 ,现在是第二版了。几乎所有申请中的问题,上面都 可以找到答案的。 好了, 我想写的就是这么多了, 实在是没有什么经验。 忘了说了, 我最后去了 Tulane University. 这个学校数学系以前没有中国学生,今年一下招了五个 o(∩_∩)o 回到目录第 22/39页 08/02/2007陆美卿/meiqing (Chicago)为期三年半的准备和申请,也告一段落了.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属于打进南大校门起,就一 心一意要出去的人. (不过,我 roommate 说,她从进小学,就决意要出国了.呵呵.看来我还不算出 国的最忠实 fans:) 申请的过程是一个确定而又随机的过程. 但作为一个 applicant,我们能做的只有增加自己的 竞争力(准备期),展现自己实力(文书期).做好了这两点,基本上误差可以控制在 5 个 ranking 以 内.(如果把各个学校按照各种因素进行排名,你最后拿到的 offer 档次属于你的真实位置+_5) 最近有很多人问我怎么申请,那我就找个比较 public 的地方宣讲一下,也免了个别辅导的冗余. 另外有些很 common 的 procedure 请参北大飞跃手册. 1)前期准备 a) GPA GPA 越高越好,事实上 GPA 是最 basic 的,其他东西都是锦上添花.如果你真的连 GPA 都 搞不定,就应该考虑一下:将来是不是真有实力去完成更艰巨的学习任务.当然就算 GPA 很高, 以后也未必会做的很好.Unfortunately,这一非充分必要关系倒成了很多人原谅自己的借口,我 很不赞同这种人生态度.事实上,你在认真做一件事的同时,就在近距离的面对自己,透视自己 的性格,观察自己的能力. 还有不要特意的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 major 上,一来容易累,二来科 学都是相同的,没准什么时候你就会在别的地方得到灵感. Example:我们数学系第一人 sonofsun 拿了 caltech 基础数学的牛 offer. b) G & T GT 是我整个申请中最 lame 的 part,G:1330, T: 620 虽然对这次申请好象没什么影响,我想 大概是有了去 HKU 交换的经历吧.不过据我所知,G 的性价比好象不高,如果没精力,可以不要 很在意,verbal 上 500 就 done:).T,好象还比较重要,因为考察的是你日常英语能力,基本的英语 沟通能力不具备,就涉及到要不要录取的本质问题了. Example:跟我一起申请的 qi,G: 1330,T:650+ 拿了 stanford,priceton 的 statistics c) Exchange experience 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也是我 background 最大的亮点. 去 Hong Kong 或 singapore, 一来可 以证明自己的适应能力,二来可以利用外面的资源:包括找推荐和做项目.现在版上还有人问, 大四去交换,会不会影响申请的进度,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很诡异:) 南大老师的推荐信,开成绩 单,好象不是什么不可远程操纵的事情吧? 还有关于交换生选拔考试的内容,好象每年都会有 改变,毕竟南大的老师还是会:act-&gather feedback-&react. 我当时考的时候也没打听过考什么, 但我之前已经考了 GT,所以实力还是重要的:) Example: Ally 和 我,分别去了 NUS 和 HKU,都拿了不错的 offer 吧. d) project experience 当时去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大陆的学生,语言比较通,呵呵,还是得到了不少的消息,本来我 也没跟 project 的想法,但是 tong 鼓励我去,还推荐了很 nice 的 stephen.没想到 stephen 很信任 的让我跟他做了手头的一个课题.About Bagging and Boosting. 最后我还问他拿了推荐信,他 亲笔写的,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呵呵.现在还跟 stephen 保持联系,很 nice,还在 hku 的 admission committee 上推荐我,如果做他的 graduate student 也不错,stephen 在 Bootstrap 上做的很好.希望 以后有学弟学妹能考虑考虑.听一个港大的师姐说,以前有个南大毕业的跟 stephen 念了两年 Mphile,发了 paper,去了 Cornell 了.不错的一个机会:) 2) 文书期 有了实力,还要会展现自己,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现自己的英语能力. 但是我先要提醒第 23/39页 08/02/2007大一大二的 xdxm,你们现在不是在乎技术问题的时候,要做的还是搞好硬件. 当然适当的去 了解申请的流程,有助于自己明确目标,但不可舍本逐末. 3) brief introduction of schools 就今年申请的统计情况来看,挺不错的,椐我所知: stanford 在亚洲发了 5 个,Berkeley 发了 1 个,chicago 发了 3 个,wisconsin 今年发的比较多.其他的学校没怎么调查,好象也不错. 我到目前为止: offer: chicago,wisconsin,Uconn,pittsburge,HKU(all stat) rejection: UMinnesota, UIUC 还有大概 6 个学校没消息,一共申请了 13 个学校,好象少了一点:( 我们南大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当然先要保证在南大自己的系里面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希望 以后的 xdxm 们能再创辉煌~~ 记得写的就这么多,如果有想知道的,可以回贴或站内联系^_^ Good luck!回到目录第 24/39页 08/02/2007饶志平/qwe2005 (EP)没有什么好总结的,我申的学校很少,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就讲讲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的背景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GPA: overall 91/100 major 93/100 TOEFL: 627+4.0 (08/06) GRE: 410+800+3.5 (06/06) Sub: 840 93%(11/06) 2005 年数学建模省一等,其他各项奖学金若干 我的优势基本都在 GPA 上,当时很天真地认为出国是最好的出路,于是在大二上买了 本红宝,开始断断续续地看,但一直没有很系统地学习过,下场可想而知。GRE 这个东西 我觉得战线不能拉得太长,最好在 3 个月内强化训练,效果可能不错。因为有 GRE 这个硬 伤, 我开始申请时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加上一堆繁琐的事情使我当时的生活状态比较混乱, 现在回头看看申请时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包括对学校和项目不了解、PS 和推荐信很粗糙、 压着时间办材料等等。其实申请前的准备是相当重要的,很大程度地影响到申请结果。申请结果Offer: Ecole Polytechnique Rejection: Harvard (Applied Math) Columbia(Applied Math)之所以只申了这两所美国学校是因为他们的 deadline 在 EP 结果出来之前。 这两所学校 选的很失败, Harvard 是因为一时的意气和纸申可以逃申请费, 申 Columbia 这个方向排名并 不好,只是学校位置和名声很好。被拒在情理之中。我打算申的都是应数方向,对研究数学 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和信心,还是早点挣钱养家糊口比较现实,这也是我选择 EP 的原因。 大四开学不久 9 月份,巴黎高科的申请开始,只要填写一个 CV 电邮过去就行了。巴 黎综合理工(EP)例外,申 EP 和申美国学校一样需要网申和寄材料(免申请费) 10 月 1 , 号网申截止。十月下旬在东大笔试,形式和 Sub 一样(有不少 Sub 原题) ,105 个选择题, 有数学物理电子信息等部分。第二天是巴黎高科(除 EP)的面试,我没申就没去。11 月下 旬收到 EP 邮件通知 12 月 1 号在同济面试。面试分三场,数学物理和英语科技阅读,就是 给两道题,用 30 分钟思考,然后用 45 分钟讲给教授听,做不出来教授会不停地给提示。英 语阅读就是让归纳大意,问些问题,然后就是聊天,问为什么申请 EP,有没有申美国的学 校等等。12 月 20 几号出的结果,中国学生录了 24 个(去年是 19 个) 。我们系申巴黎高科 的全被录取了,3 个 ENSAE,1 个 ENPC。ENSAE 的数学和应数都很强,而且被录取的学 生基本都有 Eiffel 奖。关于奖学金,首先是 Eiffel 奖,3 月份出结果,然后是企业奖,时间 不确定 (法国人的办事效率比较低) 如果这两个都没拿到, 有学校的奖学金 。 EP (俗称军饷) , 钱虽然没前面两个多,但足够生活费用,而且一些费用也不用交,麻烦也少。今年我们拿的 基本都是军饷,可能是法国大选的影响。巴黎高科其他学校一般都有补助。还可以申中国政 府奖,中奖率 100%,不过要求学成回国,这个就要看个人意愿了。EP 简介第 25/39页 08/02/2007法国的高等教育有两套系统。一是公立大学,本科 3 年,硕士 2 年,博士 3 年。公立 大学的特点是宽进严出,本科阶段的淘汰率近 80%。二是工程师学院和高等商学院,特点 是严进宽出。 巴黎高科是好几所工程师学院的合集, 毕业时可以拿到工程师学位和理学硕士 学位。在法国的高中会考之后,最好的 10%可以进入两年的预科学习,然后通过考试才能 进入工程师学院。EP 是法国最顶尖的工程师学院,学制 3~4 年,每届招 500 人,400 法国 人,100 外国人(中国人越招越多,2006 级有 29 个) 。EP 以前是军校,现在还保留了许多 传统,它在法国有很高的地位,举些例子,法国一半以上的跨国公司领导阶层都有 EP 的校 友,法国国庆时在香榭丽舍大街上走在最前面的就是 EP 的学生方阵,法语里专门有一个词 polytechnicien 就是指 EP 的学生。毕业生找工作很容易,平均起薪是 4000 欧/月,之后呈指 数增长。总结我对被 EP 录取还是感到比较意外的, 对这个结果也很满足。 我觉得出国最好要比较明 确自己的目的, 如果想从事学术研究, 美国的大学比较合适, 如果以后想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巴黎高科是个很好的选择。回到目录第 26/39页 08/02/2007隋坤综合理工的申请:(EP)综合理工的申请是不同于巴黎高科其它学校的, 要单独进行网申的, 具体就是登陆综合理工 的网站www.polytechnique.edu 或www.polytechnique.fr,主页上右下角有个admission的图标, 单击后进入申请的页面就可以了, 网页会详细的介绍录取要求的材料和条件, 因为是网申的 所以会要注册一个账号,然后通过那个账号进行申请,有些材料比如PS和推荐信等是通过 网页提交的, 有些其它的材料比如官方成绩单和翻译和排名等的是要用邮件寄过去的, 网页 上写的都很清楚。今年申请的截止时间是 10.1 号,建议要想申请的同学应该早做准备,不 要赶着快到截止时间了, 才匆匆忙忙的准备。 网申完成了后就等和巴黎高科其它学校一起开 始的在南京的笔试,巴黎高科在南京的笔试分数学 1 和数学 2 还有其它学科,比如物理, 化学等。数学 1 就是比较基础的数学,数学 2 比较难一点,个人感觉涉及到 2,3 年级的知 识多一点,要想去综合理工数学一定要好,所以这次的笔试一定要尽量发挥好点,认真点对 待。笔试完成后,如果还有申请巴黎高科其它的学校就要参加第二天的面试,当然了面试是 由巴黎高科的老师们进行的, 是跟录取到巴黎高科其它学校有关的, 与综合理工的录取无关, 综合理工会在稍后进行单独的面试。 如果只申请了综合理工的话, 笔试完了后就是回去等通 知,等面试的通知,听说今年中国 90 多人申请,最后有 40 多人得到了面试机会,综合理工 对南大还是比较友好的, 算起来, 这次参加面试和最后录取的南大学生和中国其它学校相比 都是比较多的。等到面试通知后就要认真准备面试了,当然了提前准备也是需要的,因为收 到面试通知后大概一个多星期就要面试了。今年我们系得两个同学时间是 12.1 ,地点在同 济大学。面试分 3 个部分:数学,物理,还有综合素质的测试。数学和物理面试时是先给你 几个题一般是 2,3 个,给你 30 分钟的时间做题,30 分钟后,你会随同一个老师到一个大 房间里去,那里有 2 个老师,一个数学老师,一个物理老师,给你 45 分钟的时间把你做的 题讲给老师听, 当然了整个过程是用英语, 可以多写字的, 用数字和式子弥补表达上的问题。 如果做不出来,老师会耐心的提示的,在答不出的时候,那就要在老师的提示下快速灵活的 反应,最好能够得到提示后自己做出来,因为这可能也是他们测试的一个方面吧,知识和利 用知识的能力都很重要, 实在答不出也没什么关系, 要乐观一点, 给人留个好的精神面貌吧。 如果你能很快地答出题目,老师有可能会给你再多出题目的,而且是当场要求你做,不过也 不用太担心,那时出的题一般不会太难。因为不是要求你给出个最后答案,而是要你讲给老 师听,所以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说给老师听,还要注意好时间,因为如果是好几个 题的话,不要因为一个题用了太多的时间弄得后面的题目没时间讲了,那样的话,即使你会 做后面的题目,也没机会讲你的想法和理解,老师也不会知道你会做,就会给你自己带来损 失。至于物理的题,想申请的同学可以读花些时间,除了基本的概念,还得多掌握点计算什 么的, 说到底还是对物理的理解吧, 不过听一个师兄说数学系的学生如果不想做物理部分的 话,可以要求做几道难一点的数学题,但法国人要给你出难的数学题,也不是那么轻易能答 出来的, 所以要考虑好要不要放弃答物理题, 我也不知道以后是不是也还可以放弃答物理题 的。最后是综合素质的测试,也是先给 30 分钟的时间,给一篇英文的文章,读 30 分钟。然 后老师再跟你谈 30 分钟,先要求你概括大意。然后老师会再按文章问你点问题,大概会用 掉 10 分钟多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会和你聊聊天,问问你的动机,学习计划什么,或就你 的申请材料问点问题, 总之这一部分自由发挥吧。 面试完了和老师礼貌的说完再见就可以走 了,就回来等通知吧,大概到 12 月下旬会有正式的录取结果的。 综合理工的介绍: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创建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1794 年,学院的校旗和格言则为拿破仑所赠。 自 1974 年以来,学校性质由军校改为行政事业机构。但法国籍学生在上学期间仍保留见习第 27/39页 08/02/2007军官身份,并可领取 700 欧元军饷;外国学生则具有大学生身份,并有可能享受奖学金。 工程师阶段课程每届招收 400 名法国学生和 100 名外国学生(来自 30 多个不同国家);此外 还有近百名在校硕士研究生和 360 名博士生。从 1972 年起,女学生被允许参加巴黎综合理 工学院(法文称“X”)的招生竞考,目前每届学生中,女生占 15%左右。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使命是培养拥有高度科学修养的未来高级负责人, 通过在国家军官和文 官职系、 研究部门以及更广义上的各类民用企业和国家活动中担任职务, 在社会进步中发挥 动力作用。 学院的学制四年:第一、二年级在经过一次为期 7 个月的人文课程实习后,学生接受一项多 学科的科学课程训练,并在结束时提交一份由小组完成的研究设计。三年级时,学生须在所 授的八门深入课程中选修两门;四年级为科学与职业专业化学年。在整个学业期间,学生须 在法国和国外完成 15 个月实习。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培养课程以高水平的科学教学为基础, 兼顾文科及艺术教学并注重外国 语实践与体育运动。师资队伍包括 400 名教员,其中 12%为外国教师。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多学科研究中心包括 23 个实验室;它们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并承担 尖端研究, 特别在光学、 计算机和生物领域。 研究中心与公共机构和企业签有大量研究合同。 学校拥有一个关系密切的公立和私立合作伙伴网络。 在校园设有一高科技企业培养基地, 有 助于高新技术向经济界的转让。 学校也围绕某些综合主题实施本院科系与企业-例如法国电 力公司(EDF)和泰勒斯公司(Thales)-的联合教授职位制。此外,学校为巴黎高科集团(Paris Tech)的成员;巴黎高科是巴黎高等专业工程师学院的最大网络,也是一个可与世界最著名 大学等量齐观的卓越轴心。位置 综合理工大学的校区所在地帕莱索(Palaiseau)距离巴黎市中心乘车只需 30 分钟,临首都 通往外省的高速公路,距离巴黎机场仅有 15 公里。 校园 整个校区占地 180 公顷,其中 120 公顷为绿色植物所覆盖。校园中相当一部分面积的土地 上修建了设施齐全的露天体育场所,包括足球场、橄榄球场、网球场、田径场、高尔夫球场, 帆板和划船运动则可以在校园内的湖上进行。 综合理工大学的建筑群占地 15 万平方米,主要由四大区和一个图书馆组成: 教学区 在教学区修建有 8 间阶梯教室,46 间小教室,每间小教室可以容纳 25 名学生;5 个语音实验室;绘画教室、模型制造教室、雕刻教室、摄影教室、建筑教室等专业教室设备 齐全;11 个会议厅;9000 平方米的体育设施,包括一个双泳池的游泳馆,室内体育馆可进 行体操、篮球、排球、网球、手球等运动,两个专门体育室分别用于柔道和击剑,另外还建 有一个舞蹈练习房。 科研区 综合理工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中心,包罗了校内几乎所有的学科。科研中心里第 28/39页 08/02/2007实验室面积达到 3.1 万平方米,还设有一些专业实践操纵演示厅和信息通讯设备。 学生生活区 在 1600 平方米的学生生活区内,许多房间被开设成为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 使学生们在这里尽情地享受艺术、文化和娱乐活动。 学校生活区 这里集中了学校里的行政管理部门、学生接待部门、饮食中心、邮局、设有 55 间房间的旅馆、银行、咖啡厅和医疗保健中心。 图书馆 综合理工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达到 30 万册,其中各种期刊杂志 2500 种。这些书 籍涉及现代科学发展的各行各业, 还包括人文科学的书籍, 这使得生活在综合理工大学的每 一个人都从中受益颇多。 创立于 1794 年的图书馆收藏的大量图书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 其 中 1810 年前出版的图书约为 1 万册。图书馆也为借阅者提供了一些娱乐性书籍,如当代 文学作品、连环画,法文版和外文版齐全。 还值得一提的是, 学校已配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 学校内部网通过光纤电缆将主机和校 园内各网点连接起来,目前,校园内终端接口数已超过 2000 个。 专业方向 综合理工大学研究中心所属的 7 大专业方向的 24 个实验室生物学专业: 生物化学实验室、生物物理实验室; 化学专业:磷化学与导体金属实验室、反应机制实验室、有机合成实验室; 信息学专业:信息学实验室; 数学专业:数学研究中心、应用数学研究中心、成型计算研究中心; 机械学专业:流体动力学实验室、固体机械学实验室、动力气象学实验室; 物理学专业: 应用光学实验室、 量子光学实验室、 高能物理实验室、 分层及薄膜物理实验室、 冷凝物质物理实验室、电离媒质物理实验室、理论物理研究中心、辐射固体物理实验室、强 激光应用实验室; 人文科学和社会学专业:经济学研究中心、应用人种学研究中心、管理学研究中心。回到目录第 29/39页 08/02/2007童琳/fuzzzzzzzzy (ISU)都忘得差不多了,估计只有 offer 和 rej 值得大家参考一下.... 我的背景: G:450+770+4.5 T: 623+5.5 Gpa: 3.55 这个背景在我们这一届里面是很很一般,不过觉得这几年过得还比较充实,虽然去的不是 牛校,也算是初步达成了当初的梦想吧。说一下我觉得申请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东西吧: 1.各种杂事:推荐信,开成绩,写文书,寄材料,网申...这些都很麻烦,很牵扯精力,不过 建议都自己弄一下,还是能有不少收获的。好好安排一下时间,尤其是推荐信,最好都弄好 了再找老师,老师也是很忙得... 2.选方向: 从我们这次申请结果看,就知道可以申的方向很多。我的是偏微数值解。据我了解,如果对 纯数没有及其强烈的兴趣的话,还是不要申了,因为很难找工作。统计不错,不过我没有背 景,而且兴趣不大。工程也不错,唯一申的还是 VT,被拒。数值:需要的人比较多,而且 我的数值可成绩都还不错,就选这个了。其实有精力的话还是应该多试试,不过出路的话, 5 年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至于 master 的专业, 比如金融数学, 听说在美国也不好找工作, 读的人太多了,不知道直接申 mba 会不会好些.. 3.选学校: 我的定位是专业排名 30-50,然后看了综合声誉排名,具经验,好地方,好专业,好学校自 然是首选,但应依据个人背景逐个降低档次...比如其次是烂地方,好专业,好学校 再其次 是烂地方,烂学校,好专业...当然也不是那么绝对的,只是好地方好学校竞争很激烈 4.选 offer: 我 offer 不多,没什么可选的...一个 tamu,一个 isu。 因为已经答应了 isu 才来的 tamu,虽然 后者排名好些,不过听说那地方不怎么样,而且总觉得那边乱乱的。。就安心从了 isu 。 5.申请结果:(都是 applied math) offer: Tamu ISU AD: RPI LSU 问过如果给我 offer 去不去的:UDelaware, Florida State U, Temple Rej: Duke, NYU, Vanderbilt, VT(IE),Uconn....回到目录第 30/39页 08/02/2007王铎/iversonw (SUNYSB)个人背景: 03 Math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同时修了纯数学专业的两门专业课:拓扑和微分几何); GRE: 430+800+3.5; TOEFL: 610+4.0; SUB: 860(96%); 学分积: 4.49/5(据系里发的成绩单,自己没算); 无 paper,无牛推荐,无陶瓷。 申请结果: offer: rejection:PSU,Umass,NJIT,Uconn,Utah,Northeastern,RPI Brown(Applied Math),Umich(AIM),Rutgers,Purdue,Indiana,ND, NCSU,MSU,Udel waiting list: Upenn,Rice(Applied Math),JHU(Applied Math),UMN(这四个全未转 offer) SUNYSB(AMS)(后转为 offer) withdraw: CUHK(SEEM) 未加括号都为数学系 最后决定去 SUNYSB 的 Applied Math and Statistics. 按理说:申请总结早该写了,但是一直处于假忙的状态中,就是忙着看电视看电影,忙着吃饭,忙 着睡觉,就一直没写.正式一点的理由是:申请结果出来,去向已定后,大概精神上会有放松,再也 不会像申请过程中那样小心翼翼,顾虑重重,强迫症,妄自菲薄,杞人忧天.所以就很难写出申请 时的真实心态,which 我觉得是总结中最有价值的. 防止平铺直叙跑题,用 123 文体.我希望把我申请中的体会,经验逐条列出. 首先,我们写下这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科技大学金融数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