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不在理赔范围被骗能理赔吗

余额宝骗了我们整整四年
美妞们,上午好。 说到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产品,余额宝肯定是其中之一。然而,规划君却说我们被余额宝骗了四年!这是怎么回事呢?余额宝骗了我们整整四年by她理财财蜜@规划君之前规划君写过关于复利的文章,有人问:“余额宝是日复利啊?那收益岂不是比其它货基高很多?”答案是:可能会高,但是高不了多少。( 买基金四折起 )1、估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余额宝日复利,所以开篇规划君先解释下这个问题。2013年,余额宝惊艳亮相了,亿万网民惊讶发现还有这个地方可以存钱,不仅利息比银行活期高,还能随取随用。余额宝带来了很多金融创新,对我们投资者最有用的是2小时内快速到账和日复利。快速到账使我们随时可取现,日复利使我们每天可以看到收益。在余额宝之前,货币基金一直采取的是月复利的方法。比如,你1月1号买了1万元,只有到1月31号的时候才会结转一下份额,假设份额从1万元增加到了10033元。到了2月,你的投资本金也就变成了10033元,收益也自然会按照10033元来计算。日复利就不同了。还是上面这个例子,1月1号买了1万元,1月2号的本金就变成了1万元+收益X,而不用等到月底才能看到收益。但是,这个X特别低,而且很可能是0。 2、我们用实际数字来演算一下。假如你的本金是1万元,存入余额宝1年整,年利率是4%:如果按照日复利计息,1年之后本息和=10000*(1+4%/365)^365=10408.08元如果按照月复利计息,1年之后本息和=10000*(1+4%/12)^12=10407.41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是6毛7!如果你存的只是1000块钱,那差距将是6分钱!注意,这6毛7是1年之后的收益差距,如果平均到每天,日复利的计算方法使你的收益每天增加了0.0018元,也就是1厘8,还不到1分钱!而不到1分钱,是不会在“每日收益”上显示的,因为“分”之后的钱都被舍去了。据测算,按照日每万份收益1元来计算,本金需要50万元,日复利才能在当天体现出来。3、当然了,苍蝇腿也是肉啊,6毛7也是钱啊!但是,重点来了!前面得出的结论的前提是:年利率是固定的,大家都是4%的利率水平,然后再按照日复利和月复利分别来计息。现实情况却是:余额宝这种日复利计息的货币基金,它们公布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是复利过后的数据了!如果我们再通过上面的方法来比较,收益就被重复计算了。另外,据规划君的不完全统计,为了迎合大众需求,目前大部分主流货基都采取了日复利计息的方法,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收益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道理很简单,这种创新只是改变了计息方法,收益还是那么多,怎么分配都是一样的。所以,以后再选货基,不要再用“日复利”这个标准了,更多的还是看该基金的成立时间、基金公司的实力、近3年甚至近5年的业绩、是否支持T+0等方面了。还是那句话,买货基追求的不是短期的高收益,是稳定收益和细水长流,同时还得保持高流动性,能随取随用啊~~~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最后她姐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技能:转入余额宝最好在下午三点之前进行。原因如下表:(法定节假日除外)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她理财(和讯名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janede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网购“全额赔付”遇四种情况自动失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打个比方吧,淘宝的商家骗了顾客,淘宝和支付宝的答复说,‘我们会处罚商家,但你的钱我们不赔,你只能报警’。(二)因用户泄露财付通交易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认证信息或介质保管不善、未尽到防范风险与保密义务;
本报记者 陈博 张倩怡
&打个比方吧,淘宝的商家骗了顾客,淘宝和支付宝的答复说,&我们会处罚商家,但你的钱我们不赔,你只能报警&。&昨天,谈起向支付宝申请全额赔付遭拒的经历,消费者刘女士很不理解。
最近,微信全面开放支付接口,财付通联合人保财险承诺&全额赔付&。此前,支付宝也承诺由平安保险承保全额赔付,两家还都承诺不需要用户付保费。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实际上不管是财付通还是支付宝,协议中都有一些免赔条款,比如用户密码被钓鱼或欺诈造成的盗刷损失两家都不赔;未实名认证或遗失移动支付设备造成的损失不赔。此外,用户亲友操作或者用户没及时有效报案造成的损失等情形,两家均不赔。
来自两家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显示,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经超过3亿,截至去年年底财付通也已拥有两亿用户。360公司近日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安全报告》显示,去年一年使用手机等移动端支付用户就已突破1.25亿人。全额赔付是否&名副其实&,绝非是个小问题。
买家付款&被骗&支付宝拒赔
&没想到在淘宝上被商家骗了。&不久前,刘女士看中了淘宝一家网店的大衣,售价494元。卖家在阿里旺旺上说支付宝有点故障,并给她发来一个支付宝链接。刘女士付款一次后,被告知交易没成功,需再付一次。刘女士两次给对方即时到账了988元。卖家迟迟不发货,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刘女士当即向淘宝和大兴警方报了案,至今还没消息。&支付宝一直对外承诺全额赔付,我找了客服申请却说不赔。&
支付宝客服回应说,经查,刘女士的两笔款均通过支付宝成功转账,但资金无法拦截,属于支付宝被骗,而非盗刷,所以一直没有补偿。&我们没法控制每个卖家的行为,我们会去核实收款方,如果违规将给予处罚。&
记者查询发现,刘女士的情形的确被列入支付宝服务协议的免赔情形之一:&用户被诈骗、被钓鱼造成的支付宝账户密码、账户登录及支付密码等信息泄露造成的盗刷。&此外,还有两种免赔情形,一种是用户的配偶、亲属、朋友或所雇人、代理人造成的盗刷,一种是用户曾在任一阿里网站或阿里产品中留下欺诈、炒信等&前科&的,支付宝均不赔偿。
未及时报案损失用户自行承担
不光支付宝有免赔条款,记者调查发现,支持微信支付的财付通也在用户协议中规定了四种免赔情形:用户不得私下买卖、出租、转让或赠予账户,同时妥善保管使用财付通的产品或设备,因这些产品或设备遗失造成的任何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此外,因用户泄露财付通交易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认证信息或介质保管不善、未尽到防范风险与保密义务或用户被钓鱼链接,泄露交易密码或信息,计算机被他人侵入等情况导致的损失,也由用户自行承担。
除了上述免赔硬条款,支付宝和财付通还规定了赔付&软门槛&。
支付宝必须是实名认证用户,被盗前已绑定了手机号或正确使用支付盾、宝令等安全产品、被盗后30天内向支付宝报了案。财付通则规定,用户发现有人冒用或盗用账户、密码和安全证书,应立即有效通知财付通并挂失。挂失手续生效前,第三人已经造成的损失,除非财付通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也不赔付。
&全额赔付&只保&自己错&
昨天,财付通和支付宝均表示,用户资金安全是有保障的,具体赔付范围以服务协议中的条款为准。
平安保险一位内部人士称,此保险是专门为支付宝订制的产品,平安保险只保障因支付宝的责任造成的损失,合同中并不涉及用户,所以不能公开合同内容,也不方便接受用户查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按支付宝和财付通公开的赔付方式看,两者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是一种系统责任险,标的是两家运用机构自身技术故障、系统漏洞等原因致用户损害所承担的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是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包括被欺诈或钓鱼)造成的财产损失,都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财产风险,不属于这种保险的保障范围,因为难以分辨当事人是真的被诈骗还是合伙串通诈保,这种道德风险违背了保险的初衷。
&虽然他们都承诺全赔,但并非任何情况下的损失都能获得赔付。用户也有保管自身账户信息、密码的义务,正确安全使用移动支付产品。&庹国柱表示。
运营商有义务&明示&免赔条款
不管是支付宝还是财付通,虽然都一直高调承诺&全额赔付&,但在用户页面上都没有醒目提示免赔情形。
北京京法律师事务所律师侯晓果认为,虽然这两家移动支付都不收费,但从法律方面讲,用户注册时,运营商和用户就已签约,运营商要承担责任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违约,一种是自身过错造成用户的财产侵权。因用户泄露了个人信息、被诈骗或被钓鱼并导致财产损失的话,如果没法证明运营商在其中有过错,从公平性角度,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但运营商有必要把条款明示。&侯晓果认为,在资金安全和移动支付方面,用户在信息对称、流程熟悉和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是合同中相对弱势的一方,运营商有义务将合同条款明示并供用户随时轻松查阅,尤其是免赔条款。&运营商如果一味宣传全额赔付,却对免赔条款秘而不宣,也应承担相应过失责任。&
微信支付:
用户如果因为使用微信支付造成资金损失的,可以拨打0,输入号,按&1&进入&紧急冻结账户、解冻账户、账户被盗&类目,然后按&1&再按&0&进入人工服务。客服会引导用户提交需要的相关资料,如姓名、手机号码、卡号、涉及金额、被盗日期等等信息。经过核查之后,对于符合快赔条件用户,即损失金额在200元以下的,可走快速理赔通道,财付通将在24小时内将理赔款项打到用户银行卡上,损失金额在200元以上的用户,24小时内可确定是否赔付。
目前,的确有不少淘宝买家在支付宝过程中被欺诈,但想追回资金需要用户报警。如果当地警方无法立案,可以让当地警方移送案件到支付宝公司所在的市公安局网监部门,网监部门目前正在大量收集类似被骗的案件,以便获得更多有利信息方便破案,支付宝也会全力配合司法机关调查。
四种免赔情形
(一)用户不得私下买卖、出租、转让或赠予账户,同时妥善保管使用财付通的产品或设备,因这些产品或设备遗失造成的任何损失;
(二)因用户泄露财付通交易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认证信息或介质保管不善、未尽到防范风险与保密义务;
(三)用户被钓鱼链接,泄露交易密码或信息;
(四)计算机被他人侵入等情况导致的损失。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2198
播放数:86526
播放数:132668
播放数:47332
48小时点击排行南通一女子遇到假余额宝客服被骗
新闻纵横报道 不少市民喜欢把钱存在余额宝里理财,但网上理财有不少风险,值得防范。近日,记者从海门市公安局三星派出所了解到,市民陈小姐就因将钱从余额宝转出时没有收到到账信息,轻信了网上的假客服,导致银行卡上的3.9万多元瞬间被转走,让她懊悔不已。
7月25号,陈小姐急着用钱,于是通过余额宝普通转出功能,把3.9万多元从余额宝转到自己的银行卡上。由于转出需要时间,且一般到账时会有短信通知,陈小姐一直在等待,但这次几天过去了,依旧没有动静。
带着疑问,陈小姐先拨打了银行客服电话,银行表示,这需要询问余额宝的客服。随后,陈小姐拨打了支付宝客服电话进行询问,对方告知,余额宝转出有延时,可通过在银行ATM机上操作。
陈小姐带着银行卡来到ATM机旁,根据客服的提示,很快进入一个全英文界面。她一步步根据客服要求操作着。谁知结束后,到账短信依旧没来,对方却要求陈小姐再拿一张存有5000元现金的银行卡再操作一次,这种奇怪要求引起了陈小姐怀疑。她立马拨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询问到账信息,但却被告知,卡内刚被转出3.9万多元。原来,刚才陈小姐一通不知所以的操作其实是转账操作,而她原本余额宝上转出的钱,已在不久前到帐,只需查询一下便可知道。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如皋本地最全的分类信息网站
专业从事网络技术,商务印刷,网店装修,电脑维修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余额宝容易被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