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帮看看两庭资产配置不足可以吗。有不足吗? 锐龙 AMD Ryzen 7 1800X 技嘉(GIGABYTE

当前位置 &
出处:快科技
22:00:01&&&&
编辑:上方文Q[])
内容导航:第[01]页:[Ryzen盛大降临 AMD再战华山之巅]第[02]页:[Zen架构探究:性能暴涨52%的秘密]第[03]页:[Zen五大智能神技:性能功耗两相宜]第[04]页:[Ryzen 7首发冲击Intel高地:性价比无敌]第[05]页:[300系芯片组:要啥有啥、生态丰富]第[06]页:[高端桌面大战:Ryzen就长这样]第[07]页:[CPU基准性能测试:Ryzen单线程猛追、多线程发飙]第[08]页:[游戏性能测试:高端玩家随便挑]第[09]页:[功耗、温度测试:清又凉]第[10]页:[超频测试:依然全开放 有点小遗憾]第[11]页:[评测总结:卧薪十年 AMD上演完美归来]第[12]页:[福利时间:锐龙Ryzen官方精美壁纸]
【Zen架构探究:性能暴涨52%的秘密】
架构设计,是一款处理器各方面实际表现的根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层次与成败。AMD推土机折戟沉沙,就是因为架构设计不完全合理,不适应当前应用需求。Intel酷睿表现优异,就是因为架构上十分优秀。
AMD Zen,则是另一个优秀的代表作,处处都体现着无数设计师、工程师无上的智慧,堪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关于AMD Zen架构的设计和特点,之前我们已经陆陆续续介绍过很多次,这里再来一次汇总。
当然了,微处理器架构设计是十分高深的学问,一般人能理解表层毛皮就不错了,这里我们也不会太过深入和专业,就是浮光掠影地大致了解一下,知道它的一些主要特点就行了。
产品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切都以实现特定目标为前提。AMD Zen在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1、性能:增强指令级并行(ILP),改进单线程性能。
2、吞吐力:增强缓存和预取器引擎的数据率,并通过同步多线程(SMT)高性能地处理流水线。
3、效率:低功耗设计理念,智能管理活跃和空闲功耗,释放硅晶片潜力,消除影响能耗的不利元素。
4、伸缩性:模块化的四核心基础结构(CCX),连接新的Infinity Fabric互连总线,从而可以高效地伸缩,集成其他AMD IP模块并与之高效通信。
性能方面,Zen微架构相比AMD此前的桌面设计有着质的飞跃,尤其是指令调度器窗口增大了75%,发射宽度和资源增大了50%,可以让Zen向执行单元调度、发送更多工作。
更进一步地,新的微操作缓存(micro-op cache)可以让Zen在使用频繁访问微操作的时候绕过二级和三级缓存。
Zen还有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支预测单元,可以更智能地为下一步工作准备合理的指令、路径。
最后,Zen架构还可以使用同步多线程,提高对计算流水线的使用率。
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就为Zen出色的单线程能力奠定了基础。
高性能的引擎需要及时、充足的燃料才能发挥最大效率,Zen架构的吞吐能力就做到了这一点,最主要的变化就是重构了缓存层次,每个核心都有自己的64KB一级指令和数据缓存、512KB二级缓存,然后每四个核心共享8MB三级缓存。
这套缓存还有精巧的学习预取器配合,可以高效率地将应用数据送入缓存,以便立即执行。
综合起来,Zen每个核心的缓存带宽是挖掘机的将近5倍。
Zen架构采用了GlobalFoundries新的高能效14nm FinFET制造工艺,而且是专为高密度优化的版本,可以缩小CPU内核面积、降低运行电压。
Zen还集成了AMD最新的低功耗设计理念,比如刚才提到的微操作缓存就能减少对功耗很敏感的偏远缓存,大量的时钟栅极则能将动态功耗降到最低,还有个堆栈引擎,可以降低分派器的累积功耗。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Zen汲取了AMD APU团队优秀的功耗管理技术,从而让Zen在低功耗移动领域和高端发烧级桌面领域都能应付自如。
Zen架构产品的基础模块叫做CPU Complex(CCX),原生四核心八线程,内置64KB&4=256KB一级指令和数据缓存、512KB&4=2MB二级缓存、8MB三级缓存。
Ryzen 7系列产品就是两个CCX组成的,总计8个核心、16个线程、512KB一级缓存、4MB二级缓存、16MB三级缓存。当然还可以继续向上累加。
CCX中的每个核心都可以单独开关,所以还能变出双核心四线程、六核心十二线程甚至是三核心六线程等不同配置的产品,从而满足桌面、笔记本、服务器、高性能计算等不同领域的需求。
不同的CCX模块之间通过高速的Infinity Fabric总线互通。这是一种弹性的、一致性的界面/总线,可以在CPU内核中高效集成不同IP模块,方便不同CCX、系统缓存和IO/内存、PCI-E控制器之间快速交换数据。
它还给了Zen架构强大的指令与控制能力,建立了敏感的反馈循环机制,可以实时估算、调整核心电压、频率、功耗、频率等等,这也是下一章节要说的SenseMI技术的基础。
如果你对Zen架构的更多细节设计和功耗管理感兴趣,可以参考以下介绍,具体我们就不再展开了。
Zen内核设计
关键性能和功耗改进
核心功能单元布局
神经网络预测
Shadow Tag Macro
SMT同步多线程
Zen物理设计
标准单元库
单个核心兼顾高性能与低功耗
精准功耗控制
每个核心线性调整
核心变量数据
能效比挖掘机提高了最多3.7倍
阅读更多:
相关阅读:
文章内容导航第2页 Zen架构探究:性能暴涨52%的秘密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图片】卧虎藏龙,锐龙 AMD Ryzen 7 1800X评测汇总【am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0,846贴子:
卧虎藏龙,锐龙 AMD Ryzen 7 1800X评测汇总收藏
转超能网锐龙 AMD Ryzen 7 处理器一共有3个型号,分别是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X、Ryzen 7 1700。国内媒体:超能网:锐龙 AMD Ryzen 7 1800X首发评测:Intel这下真的要慌了()太平洋数码网:锐龙AMD Ryzen7处理器首发评测:十年 你终于来了()中关村在线:一骑绝尘 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首测()泡泡网:逆转终上演 AMD 锐龙 Ryzen 7 处理器首测()驱动之家:完美逆袭Intel!锐龙AMD Ryzen 7 全球首发评测()3DM:王者回归!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处理器首发测试()Chiphell:AMD Ryzen 7 1800x 评测()国外媒体:原文地址:
AMD终于翻身了
散片何时来 黄牛呢 快点偷渡点来 谁去偷一卡车
登录百度帐号请问AMD Ryzen锐龙 7 1800x有核显吗?_百度知道
请问AMD Ryzen锐龙 7 1800x有核显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有核显的,Ryan5 00,Ryan7 这些CPU全部都没有核显的,只有这些就有核显,A6 9500双核,A8 9600四核,A12 9800四核八线,
采纳率:89%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尾巴开箱丨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嗨,我回来了丨数字尾巴
请绑定手机号
亲爱的尾巴用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需要绑定手机才能发布内容,感谢你的理解
PC 处理器领域已经被 Intel 独霸许久,沉寂的 AMD 最近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在 2017 年 3 月 2 日迎来了爆发,一举推出了锐龙 AMD Ryzen 7 系列处理器以及 AM4 平台,而这一领域也总算打破了长久的平静,即将迎来一场期待已久的大战。
我们数字尾巴编辑部也在第一时间迎来了 AMD 的全新产品,包括锐龙 AMD Ryzen 7 1800X 处理器、来自技嘉的 AX370-GAMING 5 主板,以及一同陪伴测试的海盗船复仇者 LPX 8GB DDR4-3000MHz×2 内存、猫头鹰 NH-U12S SE-AM4 CPU 散热器。以往的「尾巴开箱」栏目都是开一个全新包装的产品,这次有些不同,我们来一次「从开箱到装机」的旅程。
由于收到的时间尚短,这里我们带尾巴们简单赏析下 AMD 的这两款新品,具体更多的测试会在接下来的体验中为尾巴们带来。
AMD 这次一共发布了三款锐龙 AMD Ryzen 7 处理器及两个 AM4 芯片组,其中三个处理器依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锐龙 AMD Ryzen 7 1800X、1700X 及 1700,芯片组则是 X370 及 B350。这次发布的三款处理器均为高端产品;而主板中 X370 芯片组隶属高端、B350 则属于主流产品,未来还会推出 A320、X300 及 A300 芯片组的主板,后两者属于小体积主板。
我们先来看看锐龙 AMD Ryzen 7 1800X 处理器吧,我们收到的是来自 AMD 美国总部发来的处理器,因此产品包装也为美国版本,也算是跨洋而来,国内发布的该款处理器将在中间「RYZEN」的位置印上其中文名「锐龙」,不过处理器本体已经是最终版本。
从外包装上的标签我们可以看到,锐龙 AMD Ryzen 7 1800X 处理器为 8 核 16 线程的设计,基础频率为 3.6GHz,Boost 频率为 4.0GHz,拥有 4MB 的 L2 缓存及 16MB 的 L3 缓存,TDP 设计为 95 瓦,并且为不锁频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布的三款处理器均为 8 核心 16 线程、拥有 4MB 的 L2 缓存及 16MB 的 L3 缓存、且都为不锁频设计,只不过 1700 处理器的 TDP 设计仅为 65 瓦,其具体的手动超频性能究竟如何可能要等到未来拿到手再体验下了。
虽然包装蛮大,但其实内部的东西很少,就是一个说明书、一张 Ryzen 贴纸以及锐龙 AMD Ryzen 7 1800X 处理器本体。需要注意的是三款处理器中高端的 1800X 处理器及 1700X 处理器均不提供原装散热器,而 1700 处理器则提供原装的 AMD WRAITH Stealth 散热器。
没错,这就是锐龙 AMD Ryzen 7 1800X 处理器本体,表面一个大大的 RYZEN 字样,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针脚。它的性能到底如何,相信你和我一样期待。
紧接着是技嘉 AX370-GAMING 5 主板。基于 X370 芯片组的主板与 B350 相比主要在接口方面更多一些,这也导致 X370 是能够支持 AMD 的 CrossFire 及 NVIDIA 的 SLI 交火,而 B350 芯片组及以下的主板则不支持。
黑色的主板及白色的装甲,这就是技嘉 AX370-GAMING 5 主板,其实与自家的 Z270-GAMING 5 可以说长得几乎一样了,当然芯片组和 CPU 插槽不一样。
这一代的主板开始逐渐玩起了 RGB 灯效,技嘉 AX370-GAMING 5 主板也没落下。
新的 AM4 平台支持 DDR4 内存这是毫无疑问了,内存最高能够支持到 2667MHz,当然也可以通过手动超频来解锁内存的更强性能。
CPU 散热器来自声名远扬的猫头鹰,这款 NH-U12S SE-AM4 CPU 散热器属于新品,自然也是专为 AM4 平台而来。此次猫头鹰一共为 AM4 平台推出了三款散热器。
猫头鹰 NH-U12S SE-AM4 CPU 散热器为五热管单塔散热器,宽厚高分别为 125mm×71mm×158mm,不过我看京东上的都是猫头鹰的传统配色,为什么我这个是黑色风扇呢?
虽然不是新品,也让内存露一下脸,顺带一提的是,Intel 的 Z270 平台默认能够达到 2400MHz 的内存频率,而 AMD 的 AM4 平台则能够达到 2667MHz,至于这其中的差距到底在实际使用中有多大区别,可以关注下我们未来的专门测试。
接下来简单地展示下装机的过程。尽管我们拿到手的时候它们已经不是全新的状态,但这种拿到即将发布的产品的激动还是一样的。
首先选择上机的自然是本次的正主 —— 锐龙 AMD Ryzen 7 1800X 处理器。主板默认有提供兼容 AM3+散热器的扣具底座,因此能够很方便地安装 AM3+散热器,另外刚刚提到的猫头鹰 NH-U12S SE-AM4 CPU 散热器也已经在京东开始预售,完全不需要担心选择 AM4 平台后没有 CPU 散热器。
其次是海盗船的 DDR4 内存条,双通道下自然是可以达到 2666MHz 频率的。
“来,我来帮你挤挤硅胶”,均匀涂抹后就可以通过塔式散热片左右两边的螺丝拧上底座了,最后把风扇一扣、供电一接,就完成了。
一个完整的平台,我们还是要装上硬盘和显卡的,刚好手边有最近编辑部收到的两张七彩虹 GTX1080 及浦科特的 M8PeG 固态硬盘,全部装上之后就显得十分霸气了:
且慢,光有架势没有电自然不行,既然是体验我们还是要让它跑起来的,电源选用的是海盗船的 RM1000i,最终无机箱状态搭建完成之后,就是点亮了。
这里我们也简单放上 3DMark 中的一些测试结果,依次分别是 Time Spy、Fire Strike Ultra 及 Fire Strike Extreme 的跑分:&至此,我们的开箱内容就结束了,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关于锐龙 AMD Ryzen 7 1800X 处理器的体验内容,包括理论跑分测试、游戏中的实际表现等等,感兴趣的尾巴千万别错过。
AMD 是否能够迎来一次漂亮的反击战?能否打破 Intel 一统天下的局面?相信你和我一样期待。
DIY 方面的内容是我们尾巴编辑部的新增内容,但我们不想有太多生硬死板的理论测试,希望更多地给尾巴们带来一如既往的精致图片以及更接近生活的体验内容。那么,尾巴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欢迎提出来。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高性能AMD锐龙Ryzen 7 1800X搭配10元散热器 怎么玩?
互联网 & 发布时间: 09:57:36 & 作者:佚名 &
由于锐龙 AMD Ryzen 7 1800X是没有标配散热器的,而CPU不可没有散热器啊。有的人认为这么高端的处理器需要高端水冷与此匹配,但也有人认为AMD这颗CPU功耗与温度都不高,百元级甚至十元左右的风冷散热器也可以Hold得住。究竟真相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大家很久没见,这次DIY老司机又来作死,这次作死对象是什么呢?就是占据着DIY硬件热搜关键词排行榜NO.1的AMD 锐龙Ryzen 7系列处理器。高性能的CPU跟大家玩它的性能,就没什么意思啦!那玩什么呢?小编最喜欢玩高低配。好像之前小编也跟大家玩过低功率电源带高配平台,而这次小编要玩的是高性能的AMD 锐龙Ryzen 7 1800X搭配价值10元的低端入门风冷散热器。怎么玩?坐稳了,老司机要开车了!
Q1:锐龙 AMD Ryzen 7系列处理器是什么?
A1:锐龙 AMD Ryzen 7系列处理器是本年度最火的CPU,没有之一。目前最高规格就是本次评测采用R7 1800X,其性能对比i7 6900K仅相差2%,但其价格仅后者一半。因此争相被新老玩家热捧。想对它作更深一步了解,可以看回我们脚本之家的首测:
Q2: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
A2:由于锐龙 AMD Ryzen 7 1800X是没有标配散热器的,而CPU不可没有散热器啊。有的人认为这么高端的处理器需要高端水冷与此匹配,但也有人认为AMD这颗CPU功耗与温度都不高,百元级甚至十元左右的风冷散热器也可以Hold得住。究竟真相如何呢?众说纷纭!因此,老司机就有了这个想法,跟大家展现最客观的评测结果。
Q3:水冷与风冷究竟哪个好?这颗CPU有必要用到水冷吗?
A3:其实水冷与风冷很难说清楚哪个更好,若是一方占绝对优势,就不会有另一方的出现,对吧?至于有没有必要用到水冷的问题,这也是文章探究的方向,后续小编也会为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参测的散热器产品及选用硅脂介绍:
本次参测产品共有五款不同价格段的水冷以及风冷产品参加测试,五款产品基本囊括现今主流的CPU散热器价格段位以及种类。本文除了入门级风冷外,均选用同一品牌作为参测产品,原因在于同一品牌的市场定位基本相同,不存在因品牌而导致的价格差异;另外,同一品牌的品控也大致相同,以致测出来的数据更加有说服力。
PS:由于目前散热器品牌以及型号众多,由于篇幅限制,不能全部参测。因此,小编决定选取各个价格段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以给到各位网友有益的指导意义。
本次参加横评产品及选用硅脂
测试平台及方法说明:
测试方法:测试使用的CPU为AMD 锐龙Ryzen 7 1800X,测试地点为广州市天河区,测试时室内温度为20℃,分别测试五款产品CPU默频待机和散热情况和噪音状况,四款产品超频待机和满载的散热情况和噪音状况,为了得到数据较为准确,每款散热器产品测试均采用同一款散热硅脂,每次测试完一款产品也会即时补充足够硅脂,还有采用相同的时间间隔截取数据,以确保测试出来的结果尽量准确。
温度性能对决
测试小结:在锐龙&AMD&Ryzen7 1800X默认频率待机的时候,除了入门级风冷散热器外,另外四款散热器的表现都差不多。最大温度差不超过4℃。由此可见除第一款入门级风冷外,在CPU默认频率的时候,另外四款散热器性能差距并不明显。而在CPU满载的时候,入门风冷温度一度攀升至75℃,而另外四款散热器产品差距基本不大,由此可见,在CPU默认频率下,百元级别的风冷散热器已经足够压得住锐龙&AMD&Ryzen7 1800X了,而十元左右级别的入门风冷纵使在CPU满载下也未超80℃,但小编仍不建议使用。
散热器性能不单单依靠散热性能,噪音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锐龙&AMD&Ryzen7 1800X在五款不同散热器产品下的噪音情况。
噪音性能对决
百科小知识:0 -20 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20 -4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40 -60 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60 -7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70 -9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90 -100 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100 -120 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120分贝以上:极度聋或全聋;300分贝左右或以上:方圆20km的人不可修复性耳聋。
测试小结:在噪音控制方面,由于水冷排以及双风扇的加持,240水冷产品散热更加到位,因此无需风扇加大风量来提升散热效果,所以得到噪音控制效果更佳,而120水冷排依靠单风扇来调节冷排温度,明显有点吃力。而风冷方面,两者的噪音控制差距并不大。
锐龙&AMD&Ryzen7 1800X超频下性能对决
锐龙&AMD&Ryzen7 1800X作为一款高端处理器产品,因此超频测试在所难免。下面,我们将锐龙&AMD&Ryzen7 1800X进行超频,对CPU加压至1.5V并超频至4.1G后,我们再看看散热器待机及满载状态下的各项性能:
PS:由于考虑入门级风冷在锐龙&AMD&Ryzen7 1800X默频满载测试中已经达到将近80℃的高温,因此,后续的超频测试并无添加此价格段的散热器产品于其中。
测试小结:在锐龙&AMD&Ryzen7 1800X超频至4.1Ghz后,可谓是一分钱一分货,高端的双风扇水冷产品仍取得最佳成绩。而纵使像东海X5这类百元级别散热器成绩不及其余三个价格段的产品,但差距可见并不明显。由此可见,百元级的风冷散热器应付超频后的锐龙&AMD&Ryzen7 1800X还是能勉强应对。
百科小知识:0 -20 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20 -4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40 -60 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60 -7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70 -9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90 -100 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100 -120 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120分贝以上:极度聋或全聋;300分贝左右或以上:方圆20km的人不可修复性耳聋。
测试小结:在噪音控制方面,锐龙&AMD&Ryzen7 1800X超频后满载状态下的各价格段散热器都显得比较嘈吵,但四者差距并不明显。
五款散热器价格对比
以上价格均截取自知名电商
性能测试后,我们再回看一下价格。本次选取参测的散热器区间从10元到699元不等,基本覆盖目前散热器产品的中高低端,而价格基本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逻辑,性能最优者为价格最高产品,最差的则是最为廉价的入门级风冷散热器产品。
崇尚极致性能的你可选择:
超频三&芯冻240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从生疏到现在趋向成熟,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也能体现其高端价值。每家散热器厂商基本每年都会对其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产品进行革新,除了本次测试的芯冻240外,安钛克也推出了最新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产品&&水星240,而九州风神也推出升级版的船长240,名为船长240EX。但这些高端的240水冷散热器同比大部分风冷散热器要贵,但当然,高端水冷的性能也是能看见的。因此,崇尚极致玩家性能的你,可以选择此价格段的高端水冷散热器产品。
追求性价比的你,可选择:
超频三 东海X5
从测试中可见,像东海X5这类百元级的散热器性能虽然说不上突出,但比起比它贵的一些风冷甚至是高端水冷散热器性能差距并不大。而像这类百元级的散热器虽然在锐龙&AMD&Ryzen7 1800X超频后满载温度也较高,但也算是能Hold得住。因此,追求性价比而非极致性能的玩家可以考虑这类百元级的风冷散热器。而这类风冷散热器也包括九州风神的玄冰400,安钛克 铜虎C400,酷冷至尊&暴雪T400等,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品牌信仰选择。
对AMD 锐龙Ryzen 7系列处理器,十元级的散热器能用吗?
在测试中可见,在AMD 锐龙Ryzen 7 1800X未超频满载的时候,十元级入门风冷虽然温度较高,但还是能hold住的,毕竟在平常使用中,也很少情况达到满载。但在相差几十元的情况下,小编还是建议选择性能更优的百元级风冷,像东海X5,酷冷至尊 暴雪T400这类。
高端水冷有必要用到吗?
除了前文所述的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外,由于高端水冷的水冷头同比风冷散热器体积要小,因此对改善机箱风道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虽然事实上影响也说不上很大。再者,一般高端水冷比起很多风冷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在现今侧透机箱横行的行业环境,高端水冷也成了很多玩家的首选。但归根究底,小编还是认为如果前面所说三点不太注重的朋友,真的没有必要用到这类价格如此昂贵的高端水冷。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信不足 求主帮助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