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份游戏公司的工作,小白没人疼没人爱的说说了么

21K7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8K3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爱笑男生没人爱,骄傲女生少人疼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0dce41f1a7bae7cb438f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9&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0dce41f1a7bae7cb438f8_r.jpg&&&figcaption&历年国有企业亏损面(%)&/figcaption&&/figure&&p&1976年,文革末期,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了37.2%,比1975年提高了6%,差不多每五家国有企业,就有两家是亏损的。&/p&&p&1984年到1988年,国有企业亏损面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在10%到13%之间。&/p&&p&1998年,国有企业亏损面超过文革末期,达到了47.4%——一半的国企都在亏损。&/p&&p&这个答案就从这个U型的曲线开始,讲一讲中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国营企业——国有企业的一段历史。&/p&&p&&br&&/p&&p&&b&&u&一,企业要不要盈利?&/u&&/b&&/p&&p&整个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偏慢,到了文革末期,整个国民经济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可以参考这个答案:&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文革期间的经济发展到底如何?&/a&。)&/p&&p&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到现在69年了,你知道财政收入出现过几年负增长吗?&/p&&p&答案是6年,分别是1961年、1962年,1967年、1968年、1974年和1976年。在这6年里面,文革占了4年。&/p&&p&尤其是1976年,国有企业的亏损达到了37.2%,大面积亏损导致了积累的降低、财政收入进一步压缩。文革前的1965年,100元国企产值可以带来35.2元的利润,1976年降低到只有13.6元。&/p&&p&不得已,在日,发布了《关于冻结各单位存款的紧急通知》。也就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1976年的后两个月,除了发工资之外,在银行的钱一律不许拿出来。&/p&&p&顺便说一句,这样冻结存款的紧急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只发生过3次,其中两次发生在文革期间,还有一次在大跃进期间。&/p&&p&而在在文革期间,这种企业大面积亏损并不被太当回事,「盈利」和「阶级斗争」相比,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一个企业要抓盈利,那么企业的领导首先会被问一句,这是盈谁的利?是无产阶级的利,还是资产阶级的利?你要积累,是积无产阶级的累还是资产阶级的累?你到底是要干什么?&/p&&p&四人帮垮台后,人们终于不用再被询问这种难以回答的问题。日,国务院发出&b&《关于大力开展扭转企业亏损、增加盈利工作的通知》&/b&,并成立扭亏增盈领导小组。这是国家层面在十多年后首次大大方方地提出企业要盈利这个口号。&/p&&p&&br&&/p&&p&&b&&u&国有企业要为国家盈利!&/u&&/b&&/p&&p&&br&&/p&&p&这个口号,为国有企业踏上减亏之路吹响号角。&/p&&p&&br&&/p&&p&&b&&u&二,向资本主义取经&/u&&/b&&/p&&p&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道:&/p&&blockquote&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把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并不是提倡闭关自守,而是对外国的好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要学习,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blockquote&&p&兜兜转转十多年,却发现之前办企业的方式被证明是错的。日,国家计委首次提出要「认真组织好出国考察工作」,去国外看看,一个正儿八经的企业应该是怎么办的?&/p&&p&从1977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的出国考察开始了。日本、西德、英国、法国、意大利……去看看人家的企业是怎么工作的。这一考察不要紧,大家都惊呆了。&/p&&p&邓li群在《访日归来的思索》中写道:&/p&&blockquote&由于实际收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一九五O年前后,日本人民生活非常困难,有大米饭、咸菜、大酱汤,就算不错了。日本朋友说,当时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今夭,和我们一道去的一位中国女翻译,是在日本长大的。她五十年代回到天津,觉得比日本横滨的生活好。现在,日本的情况已经和那时大不相同。&br&……&br&从根本制度上讲,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比日本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一九五六年以前,我们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曾明显地表现和发挥出来。工农业生产发展了,工人的工资逐年有所增加,农民的生活也逐年有所改善。一九六一年我到广东农村去做调查,农民讲起一九五六年来,都是眉飞色舞。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难忘的一九五六年。这说明,我们实现了生产的增长,也实现了工资的增长,亲身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时,五十年代到香港去的人又向国内流,因为国内生产建设发展,就业机会多,升学容易,生活有保障。&br&……&br&我们解放后将近三十年,真正扎扎实实地做工 作,有两段。一段是恢复时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八年光景。第二段是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五年,合起来是十三年。&br&……&br&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各个企业内部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现在,日本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相当严密,生产的计划性,比马克思时代前进了很多。为了均衡生产,他们要求严格执行计划,不允许完不成,也不允许超额完成;不允许停工待料,也不允许节约材料而降低质量。日本全国去年生产钢材一亿多吨,周转部分只有六百万吨。我们自己生产的和进口的钢材加在一起,不到三千万吨,而库存积压比他们多得多。&br&……&br&我们这次访日所闻所见不全面也不深入。资本主义社会有它腐败的东西。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先进经验。共产党人不怕承认自己的缺点,不怕承认别人的优点。日本的确在不少方面有比我们先进的东西。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积累的一切文化、科学、技术的知识接受过来,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具。日本经济取得的成就,我们同样可以取得,而且可以更快地取得。这次考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这一信念。&/blockquote&&p&熟悉邓力群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外号叫做「左王」,人们可以从各种蛛丝马迹将「走资本主义道路为自己获利」的帽子安在任何一个人头上,但是却没法安在邓力群头上。可在这篇《思索》中,邓力群并没有体现出左王的固执来,他的每一段思索,几乎都在检讨:&/p&&p&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p&&p&为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点都没体现出来?&/p&&p&为什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社会生产相比一点计划性都没有?&/p&&p&怎么做才能奋起直追?&/p&&p&&br&&/p&&p&&b&&u&三,摸索让企业盈利的方法&/u&&/b&&/p&&p&最终确定下来,让企业增加盈利,主要靠两条原则:第一,严肃生产计划,第二,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p&&p&严肃生产计划纪律本身不算创新。计划经济,完成计划,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严肃生产纪律,只能保证计划完成,却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盈利。&/p&&p&可别忘了,1977年时我们的口号是什么?增加盈利!这就需要一点新方法了。这个方法就是赋予微观主体自主权。&/p&&p&放松计划,并让微观主体拥有自主权的尝试首先在农业上实现了。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报道《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农业必增产——安徽定远县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状况的调查》,调查总结道:&/p&&blockquote&什么时候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注意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生产就能够加快发展;什么时候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生产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blockquote&&p&在经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考察获取经验后,从1978年年底开始,国家尝试为企业赋予自主权,并进行了大量试点。&/p&&p&&br&&/p&&p&&b&&u&四,自主权的最初形式——利润留成&/u&&/b&&/p&&p&自主权增加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是增加企业的&b&&u&利润留成&/u&&/b&。1978年第四季度,利润留成四川省首先在6个地方国营工业企业进行试点,得到了不错的反响。&/p&&p&于是在1979年1月,四川制订了《四川省地方工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决定从1979年起,把扩权试点扩大为 100个工业企业,这些自主权主要包括:&/p&&blockquote&1,企业在国家计划之外,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制订补充计划&br&2,除了关乎国计民生的产品保持统购统配,其他大部分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而不经过物资部门&br&3,允许企业分享利润,并可用于进行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集体福利和职工的奖金&br&4,企业有权选拔中层干部, 招工择优录取和辞退职工&/blockquote&&p&试点第一年结束,四川省84个地方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14.9%, 利润增长33%,上缴利润增长24.2%,全部髙于非试点企业。于是在日,国家经委和财政部根据试点的经验,修订了《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留成试行办法》,在经批准的国有工业企业中开始全面试行。&/p&&p&但仔细看可以发现,国务院发布的《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留成试行办法》比起四川的试点来说,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四川的试点有4项自主权,而到了《试行办法》中,只有利润留成且自行分配这一项保留了下来,其他自主权,包括物资使用和产品供给的计划外流通并未得到承认。&/p&&p&利润留成的方式在资金使用上给企业开了一道口子,这是国有企业第一次能够把钱留在自己的企业,并且自行决定使用方式。&/p&&p&利润留成这一方式在各层级的试点上都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在国家财政不受到太大影响的情况下,让企业和职工都得到了增收。&/p&&p&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利润留成这一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p&&p&1,企业留了钱,怎么用呢?比如企业想要盖宿舍,买设备,结果建筑材料或者设备属于计划物资,需要各个条块审批,于是手里拿着钱只好发工资,企业对此抱怨「自筹自筹,有了钱发愁」。&/p&&p&2,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仍然被框死,利润留成的方式造成了企业间的「苦乐不均」。比如1980年的上海十一棉纺织厂和二十八棉纺织厂, 生产规模、职工人数基本相同,十一厂生产纯棉纺织品,每百米利润9元,二十八厂生产涤棉混纺织品, 每百米利润56.6元,原本按计划生产,利润上缴,这个利润差异不影响企业发展,但在利润留成后,很显然二十八厂就能留下更多利润来,能够用来生产投资或者发奖金。如果是市场经济,那么十一厂应该裁员减产,二十八场应该增加雇佣增加生产才对吧?不行。&/p&&p&3,利润留成没有可参照的方案,具体留多少,怎么留,是基数留成,还是增长留成,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一对一谈判得来的。政府对于能下金蛋的优质企业,倾向于不断压榨企业,让每年的留成基数不断扩大,迫使企业需要达到更高的利润才能给自己留下钱来,这个现象在当时叫做「鞭打快牛」,一头牛犁地越快,反而越挨鞭子。&/p&&p&4,利润留成使得一些企业只盯着利润,出现「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造成产需脱节的现象。&/p&&p&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企业是计划经济下的提线木偶,那么利润留成,就是剪断了其中一根线。让他能动一动手指。&/p&&p&&br&&/p&&p&&u&&b&五,从「自主权&/b&」&b&到「责任制&/b&」&/u&&/p&&p&时间推进到1981年,人们开始发现利润留成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原本只是集中在利润分配领域的「自主权」,逐渐细化为渗透到每一个生产细节的「责任制」。&/p&&p&自主权的弱化和责任制的加强,其目的是一以贯之的。企业增加自主权,让企业的经营结果和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联系起来,是为了让企业赚钱,但归根到底,是企业要为国家赚钱——而利润留成,更多的还是企业在为自己赚钱,这可不行。而责任制,则更紧密地将企业生产和社会责任承担的经济责任与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了。&/p&&p&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里面有几条要求:&/p&&blockquote&一是必须全面完成国家计划,按社会需要组织生产,不能利大大干、利小不干,造成产需脱节,特别要保证市场紧缺的微利产品和小商品的生产;&br&二是必须保证产品质量,不能粗制滥造,向消费者转嫁负担;&br&三是成本只能降低,不能提高;&br&四是要保证国家财政收人逐年有所增长;&br&五是职工收人的总水平,只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稳定增长,个人收人不能一下子冒得过髙,要瞻前顾后,照顾左邻右舍;&br&六是必须奖惩分明,有奖有罚;&br&七是必须加强领导,加强国家监督,要有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作保证。&/blockquote&&p&这七条要求,无不是在限制企业在进行利润留成时为了多留钱鼓捣的种种伎俩,比如只生产高利润产品、留钱给职工加工资、不顾成本效益扩大生产等,争取在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增强企业对国家的「责任」,而非强调自身的自主性。&/p&&p&经济责任制包括两个部分。&/p&&p&对内部来说,经济责任制主要要求做到以下几点:&/p&&p&一,将目标逐项分解,层层落实到科室、车间、班组直到个人。&/p&&p&二,健全定额管理、计量检验、原始记录和考核制度。&/p&&p&三,克服奖金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真正使奖金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要做到限额不突破,单位不拉平,个人能升降。&/p&&p&四,逐步把岗位上多余人员抽出来。从岗位上下来的人,有的可以组织轮训,有的可以通过生活服务公司或劳动服务公司进行安排。&/p&&p&对外部来说,为了使每一种类型企业都能受到责任制的约束,而非只使用利润留成这一种只能激励高利润企业的方法,工业经济责任制囊括了非常多和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的办法。&/p&&p&比如基数利润留成适合增长潜力大的企业(比如第一年满足X利润就可以自己留钱,第二年就要达到1.2X才能留钱,第三年到1.44X等),全额利润留成适合生产平稳且产能全开的企业(一次性把利润目标定死),利润包干适合潜力比较大的微利企业(每年上缴定额利润,其他归自己),亏损包干适合亏损企业等。&/p&&p&总之,每一种企业都能找到适合你的一种分配方法,但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企业,国家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该从你这分多少钱,一分钱都不会少——毕竟《意见》已经明说了,企业要保证国家财政收人逐年有所增长,而个人收入,是不能一下子提得太高的。&/p&&p&&br&&/p&&p&&b&&u&六,从一企一法到利改税&/u&&/b&&/p&&p&无论是利润留成还是后来更完善的工业责任制,都没有解决「鞭打快牛」的问题。一个企业干得越好,越容易成为政府的钱罐子;而且利润留成或是工业责任制说到底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办法,到底哪种企业算是微利,哪种企业算是高潜力企业,哪种企业的产能已经开足了,都是政府和企业谈出来的,而每种计算方法又会造成企业和政府之前分配的极大差异。企业上缴利润的实现同地方、部门的利益挂得较紧,也容易发生多头的行政干预。&br&&br&比如,一个企业利润减少了,就和政府抗议:我没钱了!&/p&&p&政府:那咋办呢?我们把你的利润基数减少点吧,这样你还是可以分到钱。&/p&&p&或者反过来,政府:你看你这个企业呀,干得那么好,政府今年财政紧张,我们今年把你的利润基数翻个倍,你发扬发扬风格,好不好哇?&/p&&p&企业:我除了好还能说啥?&/p&&p&说到底,没有固定下来的办法,一对一谈判的话,自然会造成严重的寻租、合谋行为以及低效现象。于是利改税便应运而生了。&/p&&p&日,财政部公布了《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规定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根据实现的利润,按55%的税率交纳所得税。交完税以后,税后利润再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再把一部分交给国家,自己留一部分。&/p&&p&读者可能会想,利润先交55%的税率,税后利润还要继续交给国家一部分,企业不是会叫苦连天吗?&/p&&p&不一定。在80年代初,企业自主权放开的最高宗旨,就是「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1980年时,企业每年获取的利润有85%左右要上缴给国家,企业自己留10%左右,还有5%分给职工,因此,这55%的税率再加上事后的分成,对企业来说是比较慷慨的了。&/p&&p&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社论,《一个重要的原则——国家得大头》,里面写到:&/p&&blockquote&对企业一方面要给以动力,一方面要给以压力,并 把两者正确地结合起来,这是利改税的一个重要目的。国家对企业一定要髙标准、严要求。不给一定的压力.使企业轻轻松松就能得利,这对促进企业的进步不利。&br&……&br&要通过利改税把国家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对经营得好的企业给以物质上的鼓励,对经营得差的企业加以鞭策,以至必要的惩罚。过去,我们有些政策和措施是“鞭打快牛”,显然不利于生产的发展。现在要通过利改税支持“快牛”更好地发展,鞭策那些“慢牛”、懒牛”,使他们感到压力而增强活力,目的是让一部分落后企业迅速赶上来。&/blockquote&&p&在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之后,1984年,有进行了第二步利改税,第二步利改税比起第一步更加彻底,将原本55%税率之后再上缴利润的方式,用调节税的方式固定下来,彻底斩断了企业和政府谈判的空间,将所有的企业都一视同仁了。&/p&&p&&br&&/p&&p&&b&&u&七,从免费资金到拨改贷&/u&&/b&&/p&&p&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工业责任制、利改税等的设想很美好,但有了自主权的企业立刻找出了办法。比如,规定利润要达到一定限额以上才能分到一定的定额利润,一些企业一旦达到了这个利润限额,立刻把成本虚增;然后一些企业利润增长慢,为了达到这个限额,又少计成本。&/p&&p&不难发现,之前的政策,管住的都是企业的产出,而很少能关注企业的成本。那怎样才能让企业诚实地报告自己的成本呢?要知道,在计划体制下,原本企业用钱,用原料,都来自于国家拨款,而拨款用款双方不一定能够很好地了解到投产效益,也不对此负责,让一个企业去关注一个和自己的收益没大关系的东西,自然是做不到的。&/p&&p&答案还是是靠市场,让企业真实承担成本,真金白银地掏钱,而非在计划体制下只让成本显示在报表上。&/p&&p&日,原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颁发《关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暂行规定》,决定自日起,凡是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全部由&b&&u&基本建设拨款改为银行贷款&/u&&/b&。至此,所有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全部改为银行贷款。&/p&&p&“拨改贷”之后,国有企业失去了从国家免费得到资金的可能性,每一笔钱的使用,都要算账,不能再不负责、不核算地使用资金了。&/p&&p&&br&&/p&&p&&b&&u&八,从党委领导到厂长负责制&/u&&/b&&/p&&p&随着企业的自主权放开,决策权增加,从上到下的指令越来越少,企业开始需要根据各种约束条件和自身的禀赋来决定和判断能够做什么以及需要做什么,空间越来越大。而企业原本的决策框架,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太适应了。&/p&&p&建国初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小段时间的厂长负责制,到1954年左右,开始加上了一条,变成「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从文革开始,厂长基本上啥用都没有了,变成党委负责制,甚至是革委负责制。&/p&&p&党委和革委负责什么呢?负责政治工作,比如1974年1月《红旗》杂志刊出的上海码头装卸工人撰写的文章《靠什么调动积极性?》,深刻批判了按照装卸多少货物来给工资的经济主义,说道:&/p&&blockquote&依靠物质奖励能调动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吗?这要看调动的是什么积极性。积极性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主义积极性,一种是个人主义积极性。要调动社会主义积极性,最根本的是靠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教育。专门去搞物质奖励有时也能剌激一下积极性,但正象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做事就是为了拿钱——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道德。”&br&……三队的党支部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正确处理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造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全队一百零六名职工结成一个革命整体,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全队出勤率一九七三年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十月份有三个组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这个队工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非常髙,班组和个人之间经常开展社会主义的劳动竞赛,去年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三队并没有给每个人去多塞几个钱,而是坚持路线教育,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怎么能说调动群众积极性就非靠钱不可呢?&/blockquote&&p&总之,就是用思想政治工作增加劳动积极性。&/p&&p&但时代不同了,企业不再是一个仅用来完成生产任务的个体,企业是需要赚钱的!企业干得好,员工也有钱!关键是消费品增加,有钱能买到了更多的东西,能过得更好了。这个时候,政治工作还有什么用呢?不能说没用,但是用处越来越少了。&/p&&p&于是从1984年开始,厂长负责制的宣传就逐渐展开了。比如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评“嘴皮说教”》&/p&&blockquote&一家工厂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厂里有的政工干部认为,今后是厂长、车间主任有权、有钱,可以重赏重罚,政工干部凭一张“嘴皮说教”,没人听了。&br&这是一个在改革中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实行厂长负责制,决不能削弱、更不能取消思想政治工作。重赏重罚决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改变老一套的“嘴皮说教”方法。&br&做思想政治工作是要动口的,问题是,看说什么,怎么说。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两三年后就提醒人们,注意力要转向经济建设。他强调要少说空话,因为空话不能满足劳动人民的需要。他明确指出:“老式的宣传方法是讲解或举例说明什么是共产主义。 这种老式的宣传毫无用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表明应该如何建设杜会主义。”&br&如果继续抱着老观念不放, 认为政治就是要统率经济,政治工作高于一切,或者把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对立起来,形成“两张皮”,在 工作方法上又热衷于搞脱离实际、形式主义的东西, 甚至动不动扣帽子,那样的“嘴皮说教”,的确是没人感兴趣的。&br&但是,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适应新的形势,说得有理,教得有方,人们还是乐意听的……把功夫用在切实解决这些职工关心的问题上,而不是重复过去的那种老式宣传,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新意。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改革,它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blockquote&&p&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广阔天地?真难啊,我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党委到了这个阶段还能说什么。教育大家按劳分配好?奖勤罚懒棒?企业要赚钱的基调已经摆在那里,干得好赚的多的事例也比比皆是,他们说老一套,没人爱听,说新一套,言不由衷,成为厂长的附庸也就成为了必然。&/p&&p&1984年6月,厂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在全国逐步推开。除了国家经委确定的常州、大连、北京、上海、天 津、沈阳6个试点城市外,各地还有1000多个企业试行了厂长负责制。&/p&&p&1986年,国家经委负责人就实行厂长负责制答记者问时说:&/p&&blockquote&到1985年年底,全国厂长负责制试点企业已经达到27758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0802个,占全国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的44.3%。从对试点企业的调查分类来看,搞得好的和比较好的占绝大多数。从调査材料分析,绝大部分试点企业产品质量、物质消耗、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上交税利等经济技术指标都完成得比较好。&/blockquote&&p&试点的结果显示,将党委踢开,厂长树立权威,全权负责,企业赚钱更棒,纳税更多。于是,党委靠边站,监督权被职工代表大会接管。&/p&&p&就像文革时踢开单位闹革命一样,80年代,人们开始踢开党委赚大钱。&/p&&p&&br&&/p&&p&&b&&u&九,承包&/u&&/b&&/p&&p&国企改革进行到1986年,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一方面,在「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要求下,第二步利改税仍然设定了较高的税率,比较高的税率又使得企业有一些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如果继续向企业让利,又有可能会造成财力分散,中央财政收入减少。&/p&&p&到底是让利搞活企业,还是维持财政增收?天平正在逐渐向前者倾斜。&/p&&p&日,福建日报刊发了来信《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并在5天后获得了人民日报的全文转发。「松绑」信向时任福建领导要一些权力,包括以下几条:&/p&&blockquote&(一)企业干部管理除工厂正职由上级任命外,副职应由厂长提名,然后由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任命, 其余干部通通由企业自行任免,上 面不要干预。企业任命的中层干部,上级主管部门应予承认,并享受与过去上级任命的中层干部同等待遇。&br&(二)干部制度,要破除“终身制”和“铁交椅”,实行职务浮动, 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干”能“工”,但可保留干部待遇。&br&(三)企业提取的奖励基金,企业应有权支配使用,有关部门不要干涉或者采取与上交税利挂钩的办法,核定合理的法利发奖率,奖金随税利增减而浮动,不封顶,不保底。在企业内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诸如:浮动工资、浮动升级、职务补贴、岗位补贴等多种形式的工资制度的奖惩办法。&br&(四)在完成国家计划指标的情况下,企业自己组织原材料所增产的产品,允许企业自销和开展协 作,价格允许“髙进高出”,低来低去”。&br&(五)改革企业领导制度,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扩大厂长权 力,建议先在参加厂长(经理)研究会的企业中选几个厂进行试点。&/blockquote&&p&松绑信是一个推进改革的契机,可以看到,从84年开始,这些厂长们的要求逐渐一个个实现了。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松绑信绝不是凭空出现的——在给企业放权的同时,企业对权力的需求也在增长。权力越大,企业的胃口也就越大。而只要企业家们对权力的需求仍然满足「企业为国家赚钱」的最高标准,这些需求就有可能被满足。&/p&&p&企业的要求能够为国家赚钱吗?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第二步利改税的效果在1985年之后逐渐减弱,从85年8月到87年3月,企业利润连续20个月出现停滞;另一方面,一些较早开始企业承包经营试点的地区已经出现了不错的结果。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早承包早受益》,写道:&/p&&blockquote&从各地实践的情况来看,不管是1982年就开始搞承包经营的吉林省,还是今年春天才搞“双包一挂”的北京市大中型企业;不管是实行投人产出包干的石油、煤炭、冶金等8个行业,还是实行利润、亏损包干的微利、亏损企业,承包效果普遍不错。例如吉林省,实行承包5年来,工业总产值、销售收人、实现利税和财政收人都以较高的速度同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省财政收人在连续5年平均递增18.08%的基础上,又 增长了 16.1%。北京市承包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普遍好于面上企业。1月至6月,面上企业产值增长8.4%,,实现税利增长6.2%,上交税利增长3.3%,而8户“双包一挂&的企业,这3项指标的增长率却是14.8%,18.4%和23.4%。从总体上说“一包就灵”、&一包就活”、&一包就盈”,确实并不过分。&/blockquote&&p&从全局看,1987年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承包试点企业和未承保试点企业发展状况如下所示,承包试点企业全面超过未承包试点企业&/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5eebbd6e86cce7a7ddc6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1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5eebbd6e86cce7a7ddc69_r.jpg&&&figcaption&来源:整理自《中国经济年鉴》1988&/figcaption&&/figure&&p&于是,承包便被全面推行了。&/p&&p&&br&&/p&&p&&b&&u&十,三年治理整顿&/u&&/b&&/p&&p&经过以上种种改革,我们走到了第一幅图的U型谷底,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了极低的程度,比起文革末期,国企更赚钱了,消费品增长迅速。看起来,国有企业的确被改得越来越「赚钱」了。&/p&&p&那接下来,让人疑惑的问题就来了——被改得效益越来越好的国有企业,为何又从90年开始,亏损面再度大幅上升呢?这就要从1988年开始的「治理、整顿」行动开始说了。&/p&&p&从85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又一轮经济高速发展期,或称之为「经济过热」。从上面的极端随着几轮改革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已经过了十多年,其特征是不断地把增大的蛋糕分给企业和个人,减少政府的份额,这使得政府进行的总投资下降,而企业、个人手里可以拿来用的钱越来越多。&/p&&p&企业和个人的钱变多了,自然带来企业为主的投资增加,以及&u&&b&消费上升&/b&&/u&;但此时原材料、交通和电力的掣肘仍然在&u&&b&制约总产出的上升&/b&&/u&。两者结合,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现象便产生了。而这种现象带来了通货膨胀。&/p&&p&为了解决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从1988年底开始,开始实行「治理整顿」。治理整顿的核心是「双增双节」,全称是「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简单说,就是在有限的原材料供给和各种生产瓶颈的限制下,&b&&u&增加产出&/u&&/b&;同时把已经切给个人和企业的蛋糕再掰回来一块还给政府,&b&&u&减少需求&/u&&/b&。&/p&&p&(有趣的是,这套办法和现在的&b&&u&去产能,扩大需求&/u&&/b&的方向刚好相反。两者的差异能说明非常多的问题,值得思考。)&/p&&p&在双增双节中,增产节约是一个基本不可能的问题。在原材料给定的基础上扩大生产,不仅是那么多年国企改革的追求,更加是全世界企业家们的追求,不是中央一个「增产节约」号召就可以搞定的。&/p&&p&而增收节支,则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控制银行贷款规模,把企业的分配率压缩一些就可以了。&/p&&p&双增双节一声令下,产能没怎么上去,需求立刻应声而下——月,商品零售额6073亿元,剔除价格变化,比去年同期下降8.2%;全国物资供销企业购进生产资料1570亿元,销售1681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4.9%和22.8%。&/p&&p&这种极大的消费紧缩立刻反映到产品市场上来,1989年上半年,工商企业库存明显增加,其中超储部分500亿元。产品卖不出去,自然带来亏损,1989年的国有企业亏损面猛增到15.9%,比上年增加5%。&/p&&p&治理整顿持续了三年,中间夹杂着价格闯关带来的双轨制并轨,包括消费市场的并轨和原材料市场的并轨。这一系列措施,彻底将国有企业八十年代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暴露在市场面前。&/p&&p&&br&&/p&&p&&b&&u&十一,头孢加酒&/u&&/b&&/p&&p&1992年,南方谈话,治理整顿结束,蛋糕重新切给企业和个人,社会需求再次放开。&/p&&p&这一年,国有企业亏损面回落到了22.7%,比起三年治理整顿时的亏损面峰值低了7.6%。一切看起来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很多国有企业却突然发现,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p&&p&就像头孢加酒会死人一样,很多看起来正常的调控措施合并在一起,反而对国企造成了致命伤。&/p&&p&&b&双增双节+拨改贷=负债扩张。&/b&&/p&&p&1985年的拨改贷,原本是想让企业能通过有偿使用资金的方式来对生产负责。但对80年代的国企来说,这个想法似乎不太现实。彼时的国有企业,仍然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难听点,就是政府的钱袋子,而银行又是政府的印钞机。在经济扩张的时候,企业总能从银行借钱,即便经营暂时出现了问题,也能从银行拿到钱,借新还旧,美滋滋。&/p&&p&而双增双节带来的紧缩政策,一下子紧缩了银根,许多企业一下子无法贷款,现金流立刻出现问题。在92年后,地方政府对银行的控制力下降,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又在治理整顿期间大幅度上升,银行不肯借钱,很多企业手里根本就没有流动资金,立刻就连利息都还不上了。&/p&&p&&b&双增双节+价格并轨=收入下降&/b&&/p&&p&80年代末最重要的一项经济举措,大概就是「价格闯关」了。无论是消费品市场,还是原材料市场,由于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计划轨存在,都有着需求远大于供给的现象。而治理整顿,便需要在这两端同时减少需求。那么除了紧缩银根,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价格并轨了。&/p&&p&在生产者市场中,国有企业和原本就承担市场价的私营企业不同。国有企业几乎完全承担了原材料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上升,而这些成本上升又几乎完全变成了国有企业的亏损。&/p&&p&&b&治理整顿+能上不能下=成本上升&/b&&/p&&p&虽然国有企业改革里面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上能下」,但和经营不下去了就倒闭的私营企业不一样,国有企业从80年代以来只体会过项目的「下」,而工人的「下」到底是什么感受,从来就没体会过。&/p&&p&在市场趋紧时,国有企业不能裁员,照样得发工资,甚至还得根据价格水平不断调整工资。在市场仍然很冷,销售收入没有起色时,工资的上升就成了一块不断增大的成本。当时有一个术语,叫做「工资侵蚀利润」,就是说的这个现象。&/p&&p&我们用三张图来表现上面的三个现象,下图每张图的一个散点代表一个行业中类。&/p&&p&一,利息支出占产值比重从侧面反映了一个行业的债务和资本金的比值,从年,一个行业的利息支出占产值比例上升越高,行业亏损面上升越快。&/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d38acabcd9ee7a9ee5a7f4d0a7a071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756& data-rawheight=&20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d38acabcd9ee7a9ee5a7f4d0a7a071e_r.jpg&&&figcaption&来源:《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年报》(1989年与1992年)&/figcaption&&/figure&&p&二,从年,原材料成本上升基本上以2:1的趋势挤出利润,原材料上升两块,利润减少一块钱。&/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46d9a695cf49f87db0e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756& data-rawheight=&20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5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46d9a695cf49f87db0e5_r.jpg&&&figcaption&来源:《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年报》(1989年与1992年)&/figcaption&&/figure&&p&三,从年,工资占产值比重增加越多,该行业亏损面上升越快。&/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a90be03bfc405c56212c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756& data-rawheight=&20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5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a90be03bfc405c56212c2_r.jpg&&&figcaption&来源:《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年报》(1989年与1992年)&/figcaption&&/figure&&p&在经济繁荣时期,拨改贷带来的负债、取消价格补贴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升、能上不能下带来的成本增加,全都存在,但他们都被火热的需求掩盖了。&/p&&p&而在治理整顿带来的需求下降时期,这几项致命伤几乎以一比一的比例反映到了国企的亏损上来,立竿见影。&/p&&p&&br&&/p&&p&&b&&u&十二,国有企业不赚钱了&/u&&/b&&/p&&p&1992年之后,国有企业的问题全部浮出水面。我们一个个拿出来看:&/p&&p&&b&一,拨改贷为什么会带来负债增加?&/b&&/p&&p&答:因为国有企业总能借到钱。&/p&&p&国有企业一缺钱,银行就借钱,一缺钱,就借钱,生产连利息都还不上,甚至需要借钱还利息——等到衰退时,企业还不上,就成为坏账。然而坏账对银行来说也无所谓,反正没人负责。&/p&&p&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拨改贷才会带来负债上升和资本金的缺乏。如果国有企业并不能总是借到钱,银行早就在负债率刚开始上升时就止损了。&/p&&p&&b&二,取消价格补贴为什么会带来成本上升?&/b&&/p&&p&答:因为国有企业曾经承担了国家的生产任务,在国家补贴的情况下,生产了社会资本生产时无利可图的东西。&/p&&p&由于价格补贴,企业可以使用便宜的原材料,他会倾向于扩张自己的产出。一旦取消价格补贴,企业不能很快收缩产出,越生产越亏本,直到他逐渐收缩,甚至停产。&/p&&p&大量国有企业在他们生命的最后几年,看到的首先是堆积的仓库,随后便是逐渐停产。&/p&&p&&b&三,「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为何会出现?&/b&&/p&&p&答:因为国有企业不能解雇工人。&/p&&p&这个问题就更好回答了。当私营企业裁员、倒闭的时候,彼时的国有企业啥都做不了。而且,国有企业还要养一大批非生产性人员和一群退休工人。在那时,国有企业的工资,几乎都是刚性上升的。&/p&&p&好了,这三个问题我们都找到了答案,那么就解决吧?&/p&&p&也没那么简单。要是我直接让银行不再借钱给高负债的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收缩生产,甚至是停产,以及开放国有企业的解雇权,那国有企业自然就和一个会倒闭的私营企业没什么两样了。&/p&&p&让国有企业继续活下去,那么我们前面的几项工作,就得反过来操作,继续捆绑银行和企业,继续上马价格补贴和产品计划制度,继续让国有企业的岗位是「铁饭碗」。&/p&&p&此时,让我们回到文章的一开头,回想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任务是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大声说出来:&/p&&p&&b&&u&国有企业要为国家赚钱&/u&&/b&&/p&&p&给你改革,给你放权,给你特权,目的是让你赚钱,而一个不能为国家赚钱的国有企业,有什么必要保留这些特权呢?&/p&&p&根据1990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1990年时,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支出578.5亿元;价格补贴支出378.6亿元,合计957.1亿元。而当年国内财政总收入只有3082亿元,中央财政收入才1818亿元。&/p&&p&到了条件有些好转的1992年,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也高达224. 15亿元,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达221. 59亿元,价格补贴支出321.49亿元,合计767.23亿元,而当年国内财政总收入为4189亿元。&/p&&p&&b&价格补贴加上亏损补贴,要占财政总收入的20%到30%&/b&,国有企业,是在赚钱呢,还是在亏钱?&/p&&p&&br&&/p&&p&&b&&u&十三,最后两根稻草&/u&&/b&&/p&&p&话说回来,如果只是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比较高,就让国有企业彻底市场化,似乎理由还不太充分——毕竟在90年代初时,国有企业上缴的利税在国内税收中还是占了绝大部分的。现在我补给你800亿你还给我4000亿,如果我不给你800亿,会不会这4000亿变成只剩3000亿?不是亏了吗?&/p&&p&有这个考虑在,中央一开始并没有彻底放弃国有企业,而是在努力地挽救,为国有企业减亏想办法。但是很快最后一根稻草就来了。哦不,是两根。&/p&&p&&b&第一根稻草来自国内,他叫做私营企业。&/b&&/p&&p&改革开放放松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个人的自主权,让个人能够成立个体工业。于是,在80年代国有企业不断改革,增加权力时,私营企业也在发展,而且是从零开始发展。&/p&&p&与国有企业相比,私营企业难以获得被价格补贴的原材料市场,也不能总是从银行获得贷款,更加无法「能上不能下」。因此,当国有企业总是在危机中被有惊无险地抢救过来时,同等状况下的私营企业已经死了,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p&&p&但仍然有大量私营企业活了下来。从年,私营工业产值仍然由0.81亿元增长到200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0.2%上升到5.8%,平均每年增长91.8%。&/p&&p&到了1999年,私营工业产值上升至22928亿元,再翻十倍,平均每年增长37.4%,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8.2%。&/p&&p&如果目标是「赚钱」的话,在这场战斗里,国有企业已经输定了。日,万里同中国农村外向型经济研究会负责人座谈时说道:&/p&&blockquote&要自觉地吸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经验。现在我们国家正在争取复关,许多事不按国际惯例就办不通,因此必须更加开放,进一步向发达国家学习。&br&……&br&现在回头来看,全民所有制企业用国营方式并不是实现公有制的好形式,也不见得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只不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苏联模式的产物。它产权不明晰,没有竞争机制和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同时缺乏自我约束机制,亏损无人负责。结果势必缺乏活力、缺乏发展后劲,效益很差,亏损严重。而乡镇企业和其他民间企业,虽然技术装备、基础条件比国有企业差,又没有国家投资,却充满活力,发展迅猛,经济效益也比较好。所以如此,就在于这些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也从另一方面有力地说明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blockquote&&p&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中国的领导层给出了自己的选择。&/p&&p&&b&第二根稻草来自国外,他叫做WTO。&/b&&/p&&p&现在我们常说,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几年,迅速融入世界生产分工,获得了大量积累;但大家也都知道,加入WTO,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正如之前万里提到的,「现在我们国家正在争取复关,许多事不按国际惯例就办不通」。&/p&&p&具体包括什么「国际惯例」呢?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加入WTO之前都做过一些什么承诺,可以在这里看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wto.org/english/thewto_e/acc_e/a1_chine_e.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TO | Accessions: China&/a&&/p&&p&第一份文档的编号是Spec(88)13/Add.l3,地址在这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docs.wto.org/gattdocs/q/GG/SPEC/88-13A13.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docs.wto.org/gattdocs/q&/span&&span class=&invisible&&/GG/SPEC/88-13A13.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他是在1993年5月的一个工作会议中,中国对WTO各国提出的问题的一些回应,其中还讲述了中国为了成为WTO缔约国会做一些什么承诺,其中关于国有企业的部分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2dfedae4c26f3e15446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02dfedae4c26f3e15446c_r.jpg&&&/figure&&p&国有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引入股份制,小国有企业可以被租给甚至卖给个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fc2071cca509c01f99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33&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fc2071cca509c01f994_r.jpg&&&/figure&&p&80年代国有企业是出口的主力,并获得了大量出口补贴,这部分补贴会被逐渐取消。同时,亏损补贴也要被逐渐减少甚至取消。&/p&&p&第二份文档编号是WT/ACC/CHN/15,你可以在这里下载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docs.wto.org/dol2fe/Pages/FE_Search/FE_S_S006.aspx%3FMetaCollection%3DWTO%26SymbolList%3D%26Serial%3D%26IssuingDateFrom%3D%26IssuingDateTo%3D%26CATTITLE%3D%26ConcernedCountryList%3D%2522China%2522%26OtherCountryList%3D%26SubjectList%3D%26TypeList%3D%26FullTextHash%3D-ProductList%3D%26BodyList%3D%26OrganizationList%3D%26ArticleList%3D%26Contents%3D%26CollectionList%3D%26RestrictionTypeName%3D%26PostingDateFrom%3D%26PostingDateTo%3D%26DerestrictionDateFrom%3D%26DerestrictionDateTo%3D%26ReferenceList%3D%26Language%3DENGLISH%26SearchPage%3DFE_S_S001%26ActiveTabIndex%3D0%26languageUIChanged%3Dtrue%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sults list&/a&,他同样是一份中国对其他国家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回应和承诺,美国在这里提出了最多的问题,中国也做出了相应回答:&/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dd92e50cd29c3dc64714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82&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8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dd92e50cd29c3dc64714a_r.jpg&&&/figure&&p&美国:目前国有企业改得咋样了?&/p&&p&中国:三步走,第一步建立社会保障系统,第二步让亏损国有企业倒闭,第三步将国有企业转变为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582c827e95c7a09f8b5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94&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9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582c827e95c7a09f8b5c_r.jpg&&&/figure&&p&美国:政府还控制企业吗?&/p&&p&中国:现在还管,以后还会管得越来越少。&/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9c8fda47ee0a82c0ee2470bdff6ed8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85&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9c8fda47ee0a82c0ee2470bdff6ed89_r.jpg&&&/figure&&p&美国:银行系统的改革会如何影响国有企业?&/p&&p&中国:……第二步就是降低国有企业对银行的依赖,保证银行资产的健康……&/p&&p&国有企业本身不赚钱也就罢了,随后私营企业的发展,和WTO复关要求,就成了压垮国有企业的最后两根稻草。&/p&&p&国家最终决定放弃国有企业,随后而来的就是亚洲金融危机,三年脱困,国有企业所有特权被一概取消,千万工人下岗。&/p&&p&&br&&/p&&p&&b&&u&十四,下岗的根源&/u&&/b&&/p&&p&国有企业下岗,对许多人和家庭来说,都是灭顶之灾。那么,谁应该为此负责呢?现在我们从95年往前推,一步步看看,到底是哪一步做错了。&/p&&p&WTO对中国的要求,中国可以拒绝吗?大概没有人会有这个自信,在全球化时代将自己隔绝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p&&p&中国可以持续负担国有企业高达财政收入20%到30%的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吗?那时的中国大概是没有这个财力的。&/p&&p&中国可以在发展国有企业的同时制止私营企业的发展吗?没有可能。经济体制改革一旦开了口子给国企放权,就没法对人进行完全的控制。控制不了私人,就没法控制私营企业的成长。&/p&&p&中国应该在一开始不给国有企业自主权,不给国有企业利润留成,将财权全部抓在中央政府手中吗?如果这点自主权放开都做不到,那连80年代的国有企业亏损面持续降低都没有,结果更差。&/p&&p&我认为,国有企业下岗的根源,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已经出现了。&/p&&p&&b&国有企业要为国家盈利!&/b&&/p&&p&如果国有企业不需要盈利,那么他一开始就不需要减亏。&/p&&p&不需要减亏,就用不着放权,减少中央财政支出。&/p&&p&不放权,将所有人都固定在国有企业中,没有个人择业和雇佣的自由,也就没有私营企业的成长并参与竞争。&/p&&p&中央也根本无所谓国有企业到底亏不亏,反正国有企业只要有产品就行了,价格不起作用,一切产品的分配仍然使用配给制。&/p&&p&更加用不着参与WTO,不用满足美国人的要求,自力更生,自给自足。&/p&&p&不过这样的国家似乎有点像……朝鲜?&/p&&p&&br&&/p&&p&国有企业原有的组织形式,他的功能就是满足国家生产计划,提供社会服务、进行组织和分配。他根本就不是用来赚钱的。&/p&&p&让国有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进行改革,可能在一开始获得一些成功,就像这个答案一开始的U型图的左半边一样。&/p&&p&但最终必然被真正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打到满地找牙,就像U型图的右半边。&/p&&p&为国有企业减亏的改革吹响号角,同时又为国有企业的最终死亡敲响了丧钟。&/p&&p&&br&&/p&&p&&b&十五,如果中国有属相&/b&&/p&&p&时值新年,今年是狗年。果我们要为中国安排一个属相的话,哪个动物比较合适呢?&/p&&p&很多人可能会说,中国属龙!&/p&&p&但我觉得不是。中国是属蛇的。&/p&&p&因为蛇是12生肖里唯一一个需要蜕皮才能长大的动物。&/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2aee449d5a66b30130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c2aee449d5a66b30130f_r.jpg&&&/figure&&p&对于中国来说,国企就是他的一层皮。他曾经为中国遮风挡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当钱袋子,覆盖社会服务的每一个角落。但国有企业最终还是要被放弃的。&/p&&p&这是皮的错吗?皮何错之有。&/p&&p&是蛇的错吗?蛇不蜕皮是长不大的。&/p&&p&谁让中国是一条蛇。&/p&
1976年,文革末期,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了37.2%,比1975年提高了6%,差不多每五家国有企业,就有两家是亏损的。1984年到1988年,国有企业亏损面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在10%到13%之间。1998年,国有企业亏损面超过文革末期,达到了47.4%——一半的国企都在亏损。…
每个品牌时间都填上了,方便参考,另外每一个都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及低价策略的表现形式。&br&&br&--------------&br&首先开始限定条件:&br&&b&1.市场已经建立起来,或者大行业背景,而不是突然诞生的。&/b&&br&&b&2.产品品牌而非平台:淘宝、百度等统统不在其列&/b&&br&&b&3.免费除外,本文讨论“低价”而非“免费”,否则牵涉面太广了,这个和题主要求有点区别。&/b&&br&&b&4.低价低质量的除外,本文只讨论同等质量平价的。&/b&&br&&b&5.知名度小的不说&/b&&br&&br&下面开始穷举,以后慢慢补充,再细细分类:&br&&br&---------------&b&交通运输&/b&---------------&br&&b&美国西南航空(1971)&/b&&br&是民航业“廉价航空公司”经营模式的鼻祖。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它是以&打折航线&而闻名,从1973年开始它每年都赢利。&br&&br&&b&维珍航空(1984)&/b&&br&相较于西南航空,维珍航空的策略在于用经济舱的价格享受头等舱的环境和服务。&br&&br&&b&吉祥航空(2005)&/b&&br&提出“9元航空”、“19元航空”,取消飞机配餐&br&&br&&b&春秋航空(2004)&/b&&br&推出“1元机票”“0元机票”,取消公务舱、头等舱,全改为经济舱,空嫂取代空姐,提出飞机站票的概念,当前国内最成功的廉价航空公司&br&&br&&b&大众汽车(1937)&/b&&br&不多解释了,人家名字说明了一切&br&&br&&b&丰田(1933)&/b&&br&这个也无需解释,经 &a data-hash=&a1f6dc0ac6d53b75a40fd02& href=&//www.zhihu.com/people/a1f6dc0ac6d53b75a40fd0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倪邦德& data-hovercard=&p$b$a1f6dc0ac6d53b75a40fd02&&@倪邦德&/a&建议加上&br&&b&&br&福特(1903)&/b&&br&第一个应用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首个通过流水线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汽车厂商&br&&br&&b&雪佛兰(1911)&/b&&br&在GM基础上简化设计降低配置实现大众化&br&&br&&br&---------------金融---------------&br&&b&富国银行(1852年,不符合要求)&/b&&br&富国银行更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而银行本身非常节俭,相较于其他银行没有富丽堂皇的大厅,用更多的ATM取代员工。&br&&br&&b&盈透证券(1977)&/b&&br&&b&史考特(1980)&/b&&br&这两家很像, 合并说,都是通过网络化实现佣金最小化,在api接口和服务上,盈透做的更好,在股票交易的体验和服务商,史考特更好。&br&&br&---------------地产---------------&br&好像都是暴利啊&br&一开始好难想啊,修改了几次答案之后突然冒出一个名字:&br&&b&万达(1988)&/b&&br&我在万达广场租过独立商铺,也进过几家万千百货,不得不说,万达广场真的便宜,前提是早点进场。万达每开发的一块地一开始都是很荒很便宜的,因而售价租金都很便宜,只要你先进入,可以一直优惠下去,而通过将&b&城乡结合部改造成城镇化的CBD&/b&所带来的增值空间使得万达广场形成规模后租金迅速上升。&br&可惜现在的电商冲击真是太厉害了,不过就地产本身来讲,万达是绝对有低价这个属性的,关键是它能够将低价升级成高价值。&br&&br&&br&---------------IT、3C---------------&br&&b&华为(1987) 富士康(1974)&/b&&br&这两家放一块讲,都有几个共同点:军事化管理使得人力压榨最大化,另外是规模化+精益管理使得效率最大化,总得来讲都是依靠中国强大的劳动力大军+企业家的管理方法&br&&br&&b&小米(2010)&/b&&br&这个不用解释了,太多小米模式的解释了&br&&br&&b&诺基亚(1865,这个不符合114年标准,不过手机肯定是20世纪的)&/b&&br&感觉这是市场对诺基亚的解读,N年前诺基亚的低端机确实牢牢把控市场,而诺基亚本身并没有提出和强化廉价的定位&br&&br&&b&华硕(1990)&/b&&br&基于主板、储存、显卡的多年OEM经验和市场地位推出整机品牌,获得成本优势&br&&br&---------------机械---------------&br&&b&振华(1992)、三一(1989)、中联(1992)、徐工(1989)等等中国制造&/b&&br&这个放一块同上面富士康和华为,都是背靠强大的中国劳动力的基础上,企业家管理能力的催化。&br&&br&---------------文化传媒---------------&br&主流的视频网站都算吧,付费很低,可以看很多版权电影&br&&br&---------------服装纺织鞋帽---------------&br&&b&优衣库(1984)&/b&&br&通过大卖场化、规模化实现成本的降低,虽然进入中国的定价不算低,但在日本和国外都算是低价策略。(中国的服装品牌们加油啊)&br&&br&&b&凡客(2007)&/b&&br&电商的属性造成的低价,一开始是通过低价衬衫打开市场,然后凡客体使得定位变成了文艺范,现在缺乏明显的定位。&br&&br&&b&HM(1947)
ZARA(1975)&/b&&br&这两个都是快时尚的典型了,通过快速模仿、快速反馈、定位年轻群体,精确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低成本,有所区别的是:ZARA偏向于客户反馈的捕捉,而HM偏向于市场趋势分析。&br&&br&&b&迪卡侬(1976)&/b&&br&通过大卖场模式和全产业链掌控的规模优势实现高性价比。&br&&br&&b&维多利亚的秘密(1977)&/b&&br&一方面通过多模特代言获得品牌附加值和认知和眼球效应,大打性感牌以突破传统,另一方面年轻群体的定位、高低参差的售价、频繁打折促销活动使得维秘获得实质的爆发式增长。&br&(现在感觉女性内衣=维秘,空地一体,高低结合的战略值得学习)&br&&br&国产鞋我就不说什么了,&b&其实阿迪(1948)耐克(1972)一开始也算,不过由于现在属于寡头,就不放进去了。&/b&&br&&br&&b&---------------医药---------------&/b&&br&这个也都挺暴利&br&&br&&b&---------------石油化工---------------&/b&&br&呵呵&br&&br&&b&---------------餐饮食品---------------&/b&&br&&b&KFC(1952)、麦当劳(1954)、萨莉亚(1967)……&/b&&br&这个太多了,一切快餐都属于,相较于传统餐饮,加快用餐时间、提高翻台率、减少SKU,制作实物的标准化流程化,一系列动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br&&br&&b&外婆家(1998)&/b&&br&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流程的极致化,个人认为超大的营业面积带来的租金议价能力、紧凑的桌椅排布,精简服务员和服务流程应该是外婆家实现低价的关键。&br&&br&---------------农林牧渔---------------&br&这行都不容易,关键环节都是寡头,谈不上区别竞争。&br&&br&&b&---------------钟表珠宝---------------&/b&&br&&b&卡西欧(1946)
Swatch(1983)&/b&&br&钟表珠宝行业大多算奢侈品,这两个牌子之所以成为典型,是因为相较于奢侈钟表的纯手工,他们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以至于和奢侈品手表不能放在一个类目里,所以暂且放着。&br&话说这行谁都愿做low啊&br&&br&&b&---------------旅游休闲---------------&/b&&br&&b&青年旅舍(国际1932中国1998)&/b&&br&多人一间房,上下铺的节约紧凑布局,以至于青年旅舍这个名字已经成为此经营模式的名字了。&br&&br&&b&青年旅行社(1949)&/b&&br&实际上是基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算不上低价策略,放着意义不大。&br&&br&连锁酒店:&b&格林豪泰(2004)、如家(2002)、莫泰(2003)&/b&&br&连锁带来的规模效应,相较于星级酒店,简化装修,房间紧凑化,去掉多余服务,还有网络化带来的推广成本降低。&br&&br&&b&---------------家居---------------&/b&&br&&b&宜家(1943)&/b&&br&详细解释宜家真是太费劲了,因为可回收资源、自助购物、仓储化、规模化、模块化、独立设计师、平板包装、独立板材、大卖场、郊区……这些所有的经营模式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名词:宜家模式。&br&&br&说几个特殊的&br&---------------军工---------------&br&俄国制造:AK-47、波波沙,T34、54、55、72,Mig系列。&br&毛子的傻大黑粗配合大纵深战略就是无敌的存在:如果让我开一辆坦克,我选择虎式,如果让我带一个装甲连,我选择豹式,如果让我带一个装甲集团军,我选择T-34.&br&AK-47的畅销全球更是说明了毛子简单粗暴的设计理念有多么实用。&br&&br&中国制造:59、MBT、飞豹、枭龙(仅出口品种)&br&这个更多背靠劳动力成本吧,设计方面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你懂的。&br&&br&&b&---------------航天---------------&/b&&br&&b&中国航天(1956)&/b&&br&同上,背靠劳动力成本和巨人的肩膀,当然这和我们无数航天工作者和军工先驱的革命精神和不计回报的奋斗奉献离不开,像他们致敬。&br&&br&&b&SpaceX(2002)&/b&&br&相较于国营或者政府机构,私营制度本身就能为航天公司带来无数的成本降低。&br&&br&&b&---------------烟酒---------------&/b&&br&&b&利群(1956)&/b&(国内的太多了,抓一个典型)&br&利群公司的口号就是“为你节省每一分钱”烟草行业超高的毛利使得定价低不是难事。&br&&br&&b&万宝路(1908)、骆驼(1907)&/b&&br&感觉扯进来也比较牵强,这都算寡头,而且都没有提出低价的诉求。就现在香烟市场的格局而言,只能说放进来是市场的解读。&br&&br&&b&红星二锅头(1949)&/b&&b&、剑南春(1998)&/b&
根据 &a data-hash=&8f442db6c8b339aea307& href=&//www.zhihu.com/people/8f442db6c8b339aea30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Rayman& data-hovercard=&p$b$8f442db6c8b339aea307&&@Rayman&/a& 的建议取消了长城张裕,详情可见评论&br&酒类行业一直是暴利,所以个人认为定价低不是难事,暂时不存在为了竞争而采取低价策略什么的,相反,即便他们的价格很低,前者渠道开发迅速,后者广告遍地,所以应该都不是难事。&br&&br&&b&---------------商超渠道---------------&/b&&br&&b&沃尔玛(1962)、家乐福(1959)、麦德龙(1964)、苏宁(1990)、国美(1987)&/b&&br&成本低都源自规模化、郊区化,麦德龙加上了一个仓储化,这些带来的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成为竞争传统商超的核心优势。而苏宁国美则没有郊区化,但是规模化和多种家电集中销售这个动作就使得议价能力大大提高。&br&在此基础上,以上渠道都非常频繁地做促销活动。&br&&br&&b&亚马逊(1997)&/b&(京东淘宝本来想说,考虑到这两家平台性质大于自营性质,不在其列)&br&开始的低价主要依靠电子商务以及压榨出版社,现在书籍方面更是利用kindle的0边际成本实现低价。另外亚马逊的第三方平台也是0门槛的。&br&&br&&br&在评论中,根据@&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gu-qing-kan& class=&internal&&顾清侃&/a&的建议,将低价策略分成三类:&br&引用原文“我觉得起码要分成3种类型讨论吧,1种是客观成本结构造成的低价,例如6、70年代的日本纺织和电器、90年代以后的国产品牌;第2种是通过对价值链、生产程序的重新定义降低成本或者独有的技术实现低价,例如西北航空(集中局部区域,在服务上做减法),丰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Spacex(零部件通用化);第3种是商业模式上故意以低价或者免费为幌子,在其他地方实现收益。”&br&&br&&br&补充一下,我举的例子都是一定属于&b&类目里面有高也有低端品牌&/b&,比如二锅头里面有红星和牛栏山,牛栏山定位高端,所以取红星;&br&如果整个类目都是低端,或者整个中国制造都是低端的,就不再其列(比如国产运动鞋,这个我就不说什么了,经常对比着穿的人都是有感觉的)。&br&另外,@&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xia-jiong-47& class=&internal&&夏炯&/a&提到老干妈,尽管我对老干妈的渠道开发管理和执行力有多么的崇拜,但是个人认为老干妈所在的辣酱市场不存在激烈的竞争,老干妈也没有提出低价这一诉求,这里提一下供知友参考。&br&&br&欢迎评论补充
每个品牌时间都填上了,方便参考,另外每一个都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及低价策略的表现形式。 -------------- 首先开始限定条件: 1.市场已经建立起来,或者大行业背景,而不是突然诞生的。 2.产品品牌而非平台:淘宝、百度等统统不在其列 3.免费除外,本文讨…
你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却可能收益超高的道路。&br&&br&1.要成为证券事务代表,上市公司不会给一个新人这个位置,从助理或者专员开始做起,直到各项业务熟练,领导提拔成为证代。&br&&br&2.要成为上市公司董秘需要很多因素。,异常艰难:1.运气,上市公司三千家,一个萝卜一个坑,都知道这是绝对高管,薪资丰厚,流动比例虽然高,但每年能空出来的位置很少。
2.资源,见过很多三十多岁的董秘,往往都是有融资资源或者政府监管部门背景。
3.资本运作能力,各种业务能做,说明是个很有能力,是高级干活的人。资本圈最大的价值是带领企业上市,并购,融资等,一个人的价值是与他创造出的价值有关,你呈现出什么样子,你就是什么人。&br&&br&3.至于学习哪些法律法规,可以上交易所官网下载,以董秘考试的法规为主。
你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却可能收益超高的道路。 1.要成为证券事务代表,上市公司不会给一个新人这个位置,从助理或者专员开始做起,直到各项业务熟练,领导提拔成为证代。 2.要成为上市公司董秘需要很多因素。,异常艰难:1.运气,上市公司三千家,一个萝卜一…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c8ee72f7ef476b8976f13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c8ee72f7ef476b8976f13_r.jpg&&&/figure&&p&大家好,根据我的留学经历和多年的留学作品集辅导的经验,总结出了关于留学作品集大家普遍的疑问。相信正在考虑留学申请或者处身于申请阶段的同学们都会有类似的疑问。接下来在下将详细逐一解答。&/p&&p&&br&&/p&&h2&&b&一、 怎样算是一套好的作品集?&/b&&/h2&&p&色彩高级?有逼格?内容非常饱满?图面牛×?高大上?这些大家口头上对好的作品集的评价其实都是片面的。是否是一套优秀作品集,关键组成因素的具体内容如下:&/p&&ul&&li&&b&针对性&/b& (&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oudao.com/w/pertinence/%23keyfrom%3DE2Ctransl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ertinence&/a&&/b&)&/li&&/ul&&p&作品集内容的制作一定要与申请者申请的专业方向相辅相成,就好比考试时写作文,偏题了写得再好也没用。避免出现“文不对题”。举个例子,如果申请者申请的是建筑、景观和规划专业中的景观设计方向,那么作品集的主要项目中就不能出现纯粹的建筑或者规划策划类项目,此类相关专业方向项目作品只能作为次级辅助项目的形式在作品集中出现。再比如如果申请者申请的是工业设计专业中的交互设计方向,那么作品集中的主要项目也同样以软件交互、用户体验、App等方向为主。&/p&&p&另外,作品集的项目内容要以申请者要申请的学校总体倾向有侧重,有针对的进行准备。例如,偏学术类型的学校和专业或者偏艺术实践类型的学校和专业都可以相应针对性的在作品集中有所体现。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或地区对于申请专业的特殊特色对作品集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例如法国的浪漫风格,意大利的古典主义,英国的自然式花园,美国的田园风情,日本的禅宗艺术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bae7a069bb93ce999cbd7e40ed8d6e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bae7a069bb93ce999cbd7e40ed8d6e0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ba3a7abc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ba3a7abc0_r.jpg&&&figcaption&学生作品案例&/figcaption&&/figure&&ul&&li&&b&观赏性&/b&(&b&Visual Effects)&/b&&/li&&/ul&&p&很简单,意思就是说作品集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效果是否赏心悦目,是否好看。人都是视觉动物,见到赏心悦目的事物都会喜欢甚至情有独钟。对于作品集来说,外观和整体图面的观赏性特别重要。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作为作品集审核官,在了解和阅读作品集内容之前,除去其他特定因素,一定是那个总体看上去让他眼前一亮或者赏心悦目的作品集最吸引他。换言之,在同业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术表达的条件下,作品集图面观赏性高的竞争力一定更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4cf46f152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4cf46f1528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e6ae04dccbbd3ebd35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e6ae04dccbbd3ebd35f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ul&&li&&b&逻辑性&/b&(&b&Logic)&/b&&/li&&/ul&&p&这一点对于作品集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容易被中国学生忽视。由于国内外教学方式的差异,国内对于各专业的逻辑学的强调和逻辑性强化都比较弱。在很多名牌大学例如哈佛大学的教学安排中,逻辑学是最基础的课程也是所有专业深化之前的必修课。因此,在国内的教学中会经常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例如,未经过针对性调研或者数据分析就直接进行课题深化或方案设计,再比如,学生产出的课程成果中的很多方案步骤、篇章顺序以及推敲模块中都存在逻辑问题,但很多导师未能及时指出。下面在下具体说明作品集要做到的几个基本逻辑点。&/p&&p&首先,作品集最基本的逻辑顺序和导视思维要明确。主要体现在:封面、目录、正文、封底等内容的顺序;字体、字号、行距、间距在封面、大标题、中标题、小标题、正文中的逐级变化和统一;图片的边框形式和边距在不同页面的变化和统一;页面中观看的顺序是从上至下或者从左至右;图标和引线清晰不混淆等。&/p&&p&然后,结合专业性和作品集的个人特色在每个项目中的逻辑思维和导视顺序也必须明确。项目中的逻辑思维包括:第一,有因有果,在设计成果和方案模块成型之前,一定是充分和具有说服力的调研分析,同时,成果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强有力的分析数据作为支撑;第二,有始有终,在概念方案演变或者灵感思路推敲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每一步的过程都表达出来,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作者的推敲和演变过程或者项目的整体运行过程,这也是很多老师提到的要在作品集中体现设计过程,说的就是这个;第三,有主有次,一个项目中的内容很多,作为申请作品集,不可能一个项目中的所有细节都详尽的表达,强调主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内容上也尽量少出现均质的状态,例如将主要表达内容放大,次要内容缩小,主要内容详细,次要内容粗略,主要内容前置,次要内容后置等方法;第四,有头有序,作品集中会出现很多分析图、索引图、导向图、数据分析图等图面,就图面本身的逻辑性也非常重要,包括引线的顺序、数据的排列、图面中交错结构的梳理等,都必须在逻辑性上保证观众不会眼花缭乱或产生误解。&/p&&p&再者,就是关于具体细节方面的一些逻辑性的审查和梳理。包括:文字说明内容中是否存在重复、表述不清、前后矛盾等问题;调研分析的目标性和针对性是否合理和精准;调研后提炼的核心研究问题中是否矛盾和重复等。&/p&&p&作品集做到以上这些方面才算在逻辑上没有纰漏,国外的尤其名校的教师教授们非常注重这一方面,所以,一定不能在这方面犯低级错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c79b9367f14bbe9c7a04add9b3ddf3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c79b9367f14bbe9c7a04add9b3ddf33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cb24ce4d59e50aef57d1e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cb24ce4d59e50aef57d1e9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ul&&li&&b&独创性&/b&(&b&Creativity&/b&)&/li&&/ul&&p&首先,作品集一定要是原创!&/p&&p&另外,作品集如何有创造性,没有固定的标准或模式。用自己的风格表达图面或者阐述作品的故事脉络或者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就能做到作品集的别具一格。下面几个例子帮大家开阔一下思维:&/p&&p&第一个例子,在下有个学生特别喜欢旅游,特别喜欢写生,拍摄的照片也很丰富很独特,那么在做作品集的时候,为了展示自己的个人特色,将项目选在了他去过的印象很深的一个地方,那么顺其自然,地方采风和旅游体验就是调研分析和场地现状资料的素材,写生手绘也同样是场地特征理解和思维模型整理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更多的关注民生,深度的挖掘地域特色,再将地域文化特征提炼利用在方案设计和图面表达当中去,顺理成章,一个项目作品的脉络已清晰可见,同时也是一段独特的故事。&/p&&p&第二个例子,在下一个朋友特别喜欢“做梦”。喜欢科幻题材的所有艺术作品。他的作品中就体现出了它独特的个人风格,他把他对未来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憧憬都体现在他的设计当中,比如未来建筑、未来工业、未来娱乐、未来人工智能等。但在作品集当中,他也并没有与现实脱节,而是在有理有据的前提先探索未来很多的可能性,同时,源于他对艺术的热爱,作品的图面效果犹如一件件艺术品,别出心裁。其实,在TED演讲中,很多设计师或者艺术家的伟大作品都源于一个憧憬或者一个梦。&/p&&p&以上两个例子并不是让大家去模仿,而是想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特色、兴趣爱好和专业倾向。与其去刻意模仿某种风格不如反思挖掘自身特色,成就真正的个人风格和独创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bf59fb5e5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39&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bf59fb5e5e_r.jpg&&&figcaption&学生作品案例&/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6adba43f91ca4c43f0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2&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6adba43f91ca4c43f04_r.jpg&&&figcaption&学生作品案例&/figcaption&&/figure&&ul&&li&&b&精准度&/b&(&b&Accuracy&/b&)&/li&&/ul&&p&作品集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格或者多么别出心裁的创意编排,都要在保证专业精准度的前提下。专业精准度包括:各专业的总体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尺寸标注规范化、绘制图纸规范、专业术语的规范、人体工程学规范、环境心理学理论等内容。&/p&&p&举个例子,如果要设计一把椅子,无论椅子的形态,造型,功能多么的天马行空,但最终都要满足人类的使用,所以,一定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符合安全性等基本专业指标,达到使用方面的精准度,同时,各项尺寸和材料使用等也必须精准合理,把可操作性尽量提升到最强。&/p&&p&再比如,假如设计一栋建筑,就像扎哈的异形建筑一样,无论建筑的形态多么千奇百怪,但各项基本的规范和功能性包括消防、水电、人流疏导、照明等,同时包括各项细节的尺寸、型号、材料搭配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安排布置,建筑才更有说服力,更切实可行。&/p&&p&这一方面虽然看似简单,但尤为重要,它反映了一个申请者的基本专业素养,设计细节把握以及对设计成果可操作性的重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c700eeb9c4e1b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8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c700eeb9c4e1b4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73b8e1dce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73b8e1dcec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p&&br&&/p&&ul&&li&&b&整体性&/b&(&b&Wholeness&/b&)&/li&&/ul&&p&整体性即指对作品集的整体把控,当我们把每个项目完成的差不多时,就一定要考虑如何把几个项目串联起来,或者搭配在一起。实现作品集的整体统一。&/p&&p&首先,整体把控用会用到逻辑性里面的一些内容,比如几个项目的安排也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一个项目之中,一定有一个想要强调表达的主要项目,也一定有一个次要表达的辅助项目,在页码编排和内容丰富程度等方面都可以从整体进行控制。&/p&&p&再者,整体性可通过一些制作手法,比如排版方面包括色调、格局和图案统一的方式;再比如文字模式或者叙述风格统一的形式来形成总体的统一性。&/p&&p&举一个例子,在下曾经审阅过一个非常统一又有自己风格的作品集,它的形式是每一个项目开头,作者都制作了一个针对这个项目作品的平面LOGO和相关概述,并且每个项目的LOGO色彩一致,概述结构也相似,这样就给观众很强的节奏感和统一的观赏效果,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美感在里面。&/p&&p&作品集的整体性也是很多老师强调的,当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一个风格统一的作品集一定会让观者阅读起来更舒服,更明确。&/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b83ef6f07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0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b83ef6f07b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p&&br&&/p&&ul&&li&&b&多元化&/b&(&b&Diversity&/b&)&/li&&/ul&&p&这一点未必是作品集最重要的一点,但一定会让作品集有更高一层的突破。一个作品集要多元化有很多方式,并且可以根据作者的擅长方面和相关专业经历来安排和发掘。&/p&&p&首先,对于大部分设计专业来说,增加手绘草图和手绘效果表达一定是出彩的,同时,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做成事物或者实体模型也一定是加分的。当然效果越好,作品集水平越高。这一点基本上所有的国外学校和学院教授和导师都很欣赏,因为这体现了作者专业技能和表达技巧的多元化。&/p&&p&再者,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当的增加作品集的项目的多元化也是很关键的。比如申请者申请的是室内设计专业,那么项目就不要全都是同一类型的家居室内设计,功能上上可以穿插酒店空间或者特色娱乐空间,空间上可以增加下沉式空间或者露天式空间,地域上可以穿插滨海风情或者森林氧吧类型,文化上可以增加北美风情或者东南亚禅境或者中式儒道文化等变化。让作品集在项目风格和安排上更多元。这也体现了作者专业能力和拓展方向的多元化。&/p&&p&另外,还有一个附加的一点就是除去项目内容之外,作者对于作品集尾页的Other works(其他作品)的安排,这一内容最好与专业相关但限制没那么大,相关的设计专业的作品都可以呈现,那么这一部分也是表达自己多元化的一个很好的地方。比如,如果前面内容中出现了本专业的手绘,后面的Other works就无需重复同类型的作品,取而代之的可以添加自己其他方面更富感染力的的作品和成果展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abeb3ee20d5e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abeb3ee20d5ed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0d2bc5832ddf2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7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0d2bc5832ddf2d_r.jpg&&&figcaption&作品案例(侵删)&/figcaption&&/figure&&p&&br&&/p&&p&
除去以上几个基本点之外,优秀的作品集还有很多细节元素组成,同时,每个专业的优秀作品集形式还存在差异。制作一个好的作品集,也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申请,今后的专业历程中都会多次用到这套作品集,所以将自己学校生涯中的专业历程精彩的记录总结和叙述出来才是制作作品集的初衷。&/p&&p&
我将继续撰写文章回答相应的留学疑问,欢迎大家在此交流及提出作品集的相关疑问。&/p&&p&&/p&
大家好,根据我的留学经历和多年的留学作品集辅导的经验,总结出了关于留学作品集大家普遍的疑问。相信正在考虑留学申请或者处身于申请阶段的同学们都会有类似的疑问。接下来在下将详细逐一解答。 一、 怎样算是一套好的作品集?色彩高级?有逼格?内容非常…
会。我7月份刚满28。不知道是因为年龄的阶段性还是因为遇到的形势发生变化,让我现在有种躁动,对,是躁动,而还不能准确的说是不安或者恐慌。&br&
我是公务猿。先说说之前我对三十而立的想法:我以前认为,三十而立,并不是说三十岁要功成名就。我们大多二十二三本科毕业,到三十岁也才七八年而已,前面五年我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逐步从小白到“有些明白”这样一个积累的过程,在有些明白之后,接下来两三年想功成名就,不太现实。譬如在企业,从应届毕业生到干了七八年,顶多是个部门头头;当老师,才带了两届高中,目前正在带第三届的高二;创业的话,除非是大学期间已经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否则毕业我认为前几年还属于摸爬滚打,现在可能已经走上正轨;继续搞科研的话,才博士毕业吧,国内的博士能在校期间搞得功成名就的,貌似没有?至于公务猿,呵呵。&br&
所以,我所理解的三十而立,是到三十岁的时候“走上正轨”:在企业的已经熟悉了手上的一系列业务,对部门有了一定的全局了解,掌握了一些工作的技巧——不过可能会越来越觉得自己需要学习更多;当老师的,差不多已经能张口就来,对熊孩子也应对自如了——不过可能对怎么提高讲课的技巧还任重道远;创业的,不出意外已经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很多规则,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但是实力还很薄弱,还需要应付商场老油条们的竞争;博士已经毕业了——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公务猿,已经非常了解七八年来做的工作了,也明白了很多人情世故——但大多应该还在办公室里敲敲写写,看不到未来吧。&br&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这种焦虑、不安和恐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曲折-前进的,在经历了刚刚涉世的前几年后,已经慢慢掌握了一些东西,但是更广阔的一个世界展现在眼前,发现原来我要做的事情还这么多,未来的可能性不是之前看到得那么简单,以前真是too simple too naive了。然后焦躁感就来了。如果说小白的时候还有幼稚的幻想,这个时候认识已经更加深刻、务实和理性,而这种认识所带来的恐慌才是最可怕的。&br&
另一方面,三十岁面临的压力大了很多,要考虑的事情也多了很多。刚毕业的时候,人家多少还能理解你是个孩子,现在你都三十了,你这都不懂?你咋这么幼稚?你这几年都吃屎去了吗这个都处理不好?另外,三十岁,大多结婚有孩子了吧,至少考虑结婚了吧,父母也退休了,所以不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了,而事业只是“步入正轨”,在最渴望金钱的年龄阶段,恰恰遇到事业生涯中最穷逼的阶段,能不焦虑么。&br&
更重要的是,我以上的推断基于的是,三十岁之前一直很专注于某一样事情,如果遇到重大挫折,或者不断转型,那三十岁,可能才刚刚起步做某个事情,还是小白。&br&
回到我自己身上。其实我自己的“事业”还算好,比很多人遥遥无期看不到未来的从政生涯来说,我要幸运得多。我属于那种隔一两年就有块糖突然扔到面前让我兴奋一下,重拾前进信心的那种。当我工作两年多的时候,领导突然给我个机会,并且在晋升上有承诺;然后我还没干完这事儿的时候,又考了副科级,去乡镇上当了个小领导,那个时候我才26岁;当我在乡镇上干了不到一年的时候,又到了地级市一个部门当了中层。&br&
但是今年众所周知的很多情况发生了变化,未来的不确定性慢慢变大,很多以前的认知正在慢慢被推倒重建。而自己接触了很多人、很多事情之后,慢慢发现自己也未必真的必须在这条道路上走到死,生活有无数种可能。所以走上另外一种人生道路的想法,是在今年出现的,而且越来越强烈,我想,我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以及合适的事情——当然也可能确实就继续走这条路走到死。我给自己目前的定义更像是在观望,也是我开头说的“躁动”。&br&
当然,现在有家庭了,不能真有想法就不管不顾的甩开膀子开干,稳扎稳打才是王道。而且我毕竟才毕业五年,要积累的东西还很多,公务猿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积累资源的平台。可怕的不是一眼望穿的人生,可怕的是你发现人生一眼望穿的时候,你已经无力去改变。而这种无力感,是因为不思进取、不去积累、碌碌无为、一无所有。&b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人疼没人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