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发展为什么滞后税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展

您的位置: &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税收因素及对策
优质期刊推荐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支持体系研究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支持体系研究
来源:财税毕业论文编辑:郑国彬阅读:
  内容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构建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积极财税政策支持。在对税收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税收政策 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在使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严肃起来。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环境保护税收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行环境税费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已实施的环境税费政策和税收措施,基本上采取的是&奖限结合&的办法,其存在不少问题。
  1.我国环境税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税制的绿化度,即环境税费总量占税收总量与环境的收费总量之和的比例,2000年为10.24 %,2001年为9.18%,2002年为9.16%,而我国环境税费总额2002年为1778.32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9.28%,环境税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制约了环境税制的作用力度,助长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和谐。
  2.现行环境税费措施调节力度不够。环境税费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对市场经济主体环境保护行为施加一定的经济奖罚,但由于现行政策中为贯彻环境保护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调节面窄,调节深度不够,如很多税收制度主要以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即减税、免税政策来体现对环境保护的税收调节,往往影响税收措施的作用力度。
  3.现行环境税费政策种类繁多,执行标准难统一。我国实施的环境保护税费政策和措施,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税收政策上的激励,但从具体的税费种类来看,税费种类过多,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在标准尺度的把握上往往很难统一,容易导致征收过程中随意性加大,无法有效地发挥现有的环保税费政策的优势,从而直接影响环保税费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支持体系在立法设计过程中遵循依法治税的原则, 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 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
  1.完善现有税种(1)改革增值税,体现环保理念。利用增值税支持节能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借鉴国家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相关政策,对关键性的节能效益异常显著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
  (2)增强资源税的环保功能。通过改革资源税,禁止地方对矿产资源的滥开滥挖和企业对资源的大量耗费, 使资源走上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轨道。一是扩大征收范围。二要强调资源税的特殊性、惩罚性。三是资源税的征收应发展为事前行为。四是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
  (3)调整高能耗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关税税率, 以逐步减少直至取消煤炭及焦炭、电解铝、磷矿等国内紧缺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与此同时, 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 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 以强制出口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规定的义务。
  (4)调整现行消费税政策。一是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二是根据不同产品的环境友好程度, 设计差别税率以鼓励清洁环保产品的使用, 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5)调整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政策。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 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车辆, 可按适当比例给予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改革车船使用税的计税标准, 对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 实行差别征收。
  (6)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①鼓励节能产品生产和开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 一是建议对专门从事节能产品生产和非专门从事节能产品生产的企业生产经营节能产品取得的所得,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②促进节能产品使用和消费的所得税优惠措施: 一是建议对企业为达到国家规定的能耗标准进行节能改造而购置的节能产品, 按其产品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从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二是对企业用于资源节约型、再利用型和清洁生产型产品的关键设备, 可适当缩短折旧年限或实行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三是对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 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可减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开征新税种(1)开征环境保护税。可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 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环境费税综合政策体系, 促进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开征燃油税。开征燃油税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而且可以使技术先进、耗油量少的车主导市场, 有助于形成更理性的汽车消费习惯, 使各地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主力军作用,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 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 使国家能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
  (3)开征碳税。从长期来看, 采用碳税, 或者与能源税相结合的碳税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采用碳税会实现较好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 同时对经济影响有限。考虑征收碳税可能会促进我国一些新兴行业发展, 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促进我国的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 进而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此外,财政、金融、价格政策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等,都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性问题。因此,国家财政在支出方面, 应关注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美)巴里。菲尔德玛莎。菲尔德原毅军陈艳莹译: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相关范文推荐
财税管理改革对循环经济,欢迎大家阅读! 摘 要: 应对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与能源紧张等问题的挑战根本措施是开展循环发展,循环发展离不开经济政策支持,尤其是循环财政与税收政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循环财政;循环税收;深化
为大家推荐财税管理改革对循环经济的影响,欢迎各位财税毕业的同学阅读! 摘 要: 应对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与能源紧张等问题的挑战根本措施是开展循环发展,循环发展离不开经济政策支持,尤其是循环财政与税收政策。 关键词: 循
最痛苦的一次写论文应该是各位童鞋大四的毕业论文了,耗时相当长,修改了一遍又一遍,被折磨的体无完肤,更不用说更高学位的论文了,下面 应届毕业生范文网 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 股指期货交易是以股
面对财政分权,政府该采取什么对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篇论文吧。 论文摘要: 财政分权体现了各级政府之间的经济关系。现行财政分权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需要通过确立合理的原则和目标,深化和完善财政管理体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建论文,希望对大家写论文有所帮助。 【论文摘要】 政府采购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浪费,抑制腐败的有效方式,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法律调整,使政府采购缺乏统一的法律依据。本
本文精彩评论
最新范文推荐
精彩范文推荐您的位置: &
目前税收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优质期刊推荐陕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三)
陕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从陕西国税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
看陕西工业企业发展
(二)陕西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工业企业结构严重扭曲,采矿业占据绝对主力,制造业增长乏力
(1)采矿业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依靠,受市场价格左右明显,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
表3.重点税源采矿业2012年应交税收、利润总额及平均价格表
应交三大税种收入比重
利润总额比重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在2012年度736户重点税源企业中,采矿业94户,实现应交三大税种收入399.8亿元,占到全部重点税源企业的37.73%,营业收入2880亿元,占到全省重点税源企业的20.52%,利润总额却达到了908.6亿元,占到全省重点税源企业的55.65%(2011年利润总额881亿元,所占比例更是达到了62.03%)。可见,采矿业已经成为陕西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地下能源的开采是拉动陕西经济的主要力量。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是开采业的主要对象,53户煤炭企业和17户石油天然气企业2012年度实现应交三大税种收入392亿元,占到全部重点税源企业的37%,营业收入占到20%,利润总额占到55%。
但是,采矿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受市场价格影响突出,尤其是私营煤炭企业,产销量随煤炭价格变化波动最为明显。在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企业产、销量齐涨;价格下降时则产销量锐减。2012年,由于煤炭平均价格下跌8.4%,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由2011年的24.63%降至17.2%,下降7.43个百分点,应交三大税种收入比重下降0.24%。
这种倚重价格变化、以能源开采为主要经济拉动的行业结构,不仅增加了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而且影响了整个经济结构,使得陕西经济在遭遇采矿业严重滑坡之后很可能产生轰塌效应。
(2)制造业发展缓慢,且行业结构亟待优化
①制造业税收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发展滞后行业
表4.重点税源企业制造业应交增值税情况表(单位:万元)
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应交增值税
增值税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紧密相关。从2010~2012年重点税源企业制造业应交增值税情况看,其增长速度总体上低于全省增值税增长平均水平。重点税源企业制造业2010~2012年计征增值税销售额环比分别增长28.01%、14.93%、2.41%,比全省重点税源企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环比增幅32.18%、23.22%、9.51%,低4.17、8.29、7.1个百分点,这表明制造业的规模扩展慢于其他行业。与之相适应,重点税源企业制造业2010~2012年应交增值税环比增幅总体上也低于全省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增长平均水平。这种现象在2011年表现尤为突出,两者相差高达17.46个百分点,虽然在2012年情况有所好转,制造业应交增值税增幅13.37%,比全省增值税增幅8.12%高5.25个百分点,但与电力企业和以前年度的开采业相比,制造业仍然属于陕西发展的滞后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沿着2010~2012年重点税源企业制造业应交增值税和全省应交增值税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出,制造业运转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开采业、房地产业的大起大落相比,是经济平稳发展最可靠的稳定器,鼓励制造业发展对保障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从2009年起,国家出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抵扣的税收优惠政策,制造业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全省重点税源企业2009年购进固定资产约10亿元,取得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1.56亿元,2010年增长8.5%,2011年下降,2012年增长12.2%。2012年,开采业应交增值税增幅由2011年的35.93%陡降至4.19%,但制造业由于前期投资增效,应交增值税增幅快速提升,由2011年的3.77%升至13.37%,将全省重点税源企业应交增值税增幅拉至8.12%,贡献率由2011年的6.61%提高到50.87%,对保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制造业中高效益行业税收比重全面下降,行业结构亟待优化
表5.重点税源企业高效益行业应交税收比重变化情况表(单位:%)
所谓高效益行业指能源配置高效、盈利水平高的行业。高效益行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如果增加,社会纯收入就会增加。那么,在生产领域,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利润就会增加;在消费领域,劳动者用于消费的劳动收入增加。于是,整个经济就会发展,税收也会增加。也就是说,高效益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增加,意味着经济在发展,税收在良性增长,经济与税收将在互动中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在陕西经济近几年的发展中,通过重点税源企业行业税收结构变化看,高效益行业税收比重呈下降趋势。2009年高效益行业占制造业的税收比重是52.8%,到2011年这个比重下降到38.36%,2012年虽然有所回升达到40.43%,但是2013年上半年更是下降到了36.26%这个新低点,与2009年的52.8%相差16.54个百分点。而且,在高效益行业当中,除了基础行业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比重上升,高新技术行业的医药制造、信息技术服务业基本持平外,其他行业全面下降。行业结构优化的道路依然漫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
税收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