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相机售后维修点又来做“相机”了,这次靠谱吗

柯达:曾是全球最强大公司如今市值不到10亿 欲翻身跨界做手机
今年,徕卡、哈苏这些欧洲相机贵族纷纷跨界做起手机,而且有些也做得不赖。单看预告图的渲染,柯达这次也许也要试水一下高端机市场,效果如何,我们也只能为它祈福了。
老牌相机厂商与手机新锐强强合作早已不新鲜,比如徕卡和华为、哈苏和联想等,但正儿八经的相机厂商跨界做手机靠谱吗?
日前,柯达的官方 Twitter 发布了一条推文暗示将推出一款手机,不过这条推文很快被删除。不过在柯达手机的官方网页 Kodakphones.com上,展示的就是和被删推文里一样的图片。
首次进军手机领域失败告终
从柯达官方公布的新手机预告海报上可以看出,这款产品将采用全金属边框,并且配备独立的“柯达键”用于拍照。
目前,柯达公司还未透露新手机的详细配置,但有猜测称其将挑战旗舰级市场。而超强拍照将成为主要卖点。
不过需要了解的是,这并不是柯达第一次进入手机领域。去年他们授权 Bullitt Group 推出了 IM5 安卓智能手机,试图以柯达的情怀加低廉的价格冲击市场,它仅搭载1.7GHz的联发科芯片,最后无疑是失败的。
今年,徕卡、哈苏这些欧洲相机贵族纷纷跨界做起手机,而且有些也做得不赖。单看预告图的渲染,柯达这次也许也要试水一下高端机市场,效果如何,我们也只能为它祈福了。
柯达的倒下
柯达胶卷曾是全球最成功的胶卷之一。1881年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士曼发明胶卷,1888年第一部柯达照相机上市,开启大众摄影新时代,其成功神话延续百余年。到1981年,柯达公司的销售额冲破100亿美元,风头一时无二,成为业界龙头。
但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将柯达送上辉煌顶端的胶卷业务,目前却成为柯达最大的拖累。在拍照从“胶卷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之后,昔日影像王国的辉煌也似乎随着胶卷的失宠而不复存在。
早在2003年,因为胶卷销售开始萎缩,柯达传统影像部门当年销售利润就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41.8亿美元,跌幅达71%。而自2005年以来,柯达仅有一年盈利,其他年份全部亏损。为节约经营成本,柯达自2004年以来累计裁员约20%,全球员工数从1998年的8.6万人减至2010年年底时的不足2万人。
2012年,柯达申请破产保护,退出了传统业务,同时也出售了专利。2013年,当柯达重新归来时,规模与过去远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如今的市值只有不到十亿美元。
柯达被现实击垮
在2012年,柯达曾发表一份声明,描绘了“他们成功走出破产重组的道路上接下来的步骤,是要成为一家主要专注于商业、包装和功能印刷解决方案及企业服务的公司。公司已经开始启动市场领先的定制成像和文件成像业务服务的出售工作”。
换言之,除开印刷和服务业务,所有其他都在出售之列。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好消息在于,柯达将要全力一拼去参与的,是一个重量级的游戏。这个游戏的主题就是定制商业印刷。在未来几年当中,这将是印刷行业最重要的统治性潮流。人们也将这称为原色印刷和数字印刷。
坏消息在于,柯达似乎是想要进一步增加自己打印机的品种,推出使用廉价墨水的产品,将这当作一种行销策略。但是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是非要与打印机墨水生态系统的现实作对。因为在这一领域,实际上真正成功的经营模式是销售低价的打印机和高价的墨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刀架刀片概念的变种。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和惠普或者是爱普生的产品相比,柯达的打印机在相片打印上表现不怎么值得恭维。总而言之,他们的这个理念从头到尾都注定是个失败者。不过,最令人伤心的还是,柯达原本可以在1990年代将胶片业务拆分出去的,那时候这业务还颇有点价值。直到1995年,胶片还都是王者。可是之后的十年,胶片就被写进了历史,但是柯达却有太多的人拒绝承认现实。事实上,如果柯达那时候采取动作,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创业导路网,为互联网创业者导航!
中国创业者最大的交流论坛!
今日搜狐热点文章图片人物器材论坛高校
传统柯达相机集锦
日期: 09:45   来源:全球摄影网   作者:戛戛酱   责编:马佳佳   阅读:68042
字号:加大 缩小
上一篇:下一篇:
   柯达1号袖珍初学者(No 1 Pocket Kodak Junior)    这是大约于1920年早期推出柯达折叠照相机,非常像柯达使用620胶卷的折叠相机。柯达袖珍2和这台相机可能是柯达的最早120相机。镜头是单片新月型或柯达F7.7消像散型。  柯达1号袖珍初学者(No 1 Pocket Kodak Junior)    该相机经专家改进即可拍摄出优美的照片,主要的修改是提升镜头和快门的档次,如用天塞F6.3和llex快门。llex快门的速度有T、B、1~1/100秒。    柯达1A折叠袖珍(No.1A Folding Pocket Kodak)    柯达垂直折叠相机,使用116胶卷,画幅2 1/2 ×4 1/4英寸。制造年代年。为皮革覆面木制机身。柯达1A折叠袖珍(No.1A Folding Pocket Kodak) 
 镜头是简单的新月型,焦距大约120mm,全开光圈F6.6,最小光圈F11,光圈为安装在镜头前面的打孔板。快门速度为T、B、1/25秒。安装了大
的反射取景器。新月型镜头可被用做精美的肖像镜头。该相机折叠后的尺寸是19.5×10.5×4.5cm,重量为590克。  柯达2号折叠袖珍(Kodak No.2 Folding Pocket Brownie)  柯达2号折叠袖珍生产于年,可以使用现代120胶卷拍摄8张6×9cm照片。  镜头为单透镜新月型,快门T、B、1/25秒。反光取景器安装在镜头支架上。折叠后的尺寸为170x85x48mm,重量460克。这种相机不仅是收藏品,而且能够拍出成功的照片。  柯达3号自动(Kodak No.3 Autographic)  柯达垂直折叠相机,可拍摄3×4英寸画幅6张或在118胶卷上拍摄12张。制造年代为1900 ~1924,其为皮革覆面的木制机身。柯达3号自动(Kodak No.3 Autographic)  相机为G型,无测距器,取景器为反光式,在镜头上方。镜头是柯达消像散130mm,F7.7,装备滚动型快门,速度有T、B、1/25、1/50、1/100秒,最小光圈F45。相机尺寸为高19.5cm、深1.5cm、宽5.5cm,重量840克。  柯达“监视器”6-20(Kodak Monitor Six-20) 
 柯达6×9cm折叠照相机,生产于1946年。在20世纪初,柯达已经生产了多种折叠照相机,6-20折叠相机的投产正值二战之后。它具备一些先进的功
能如自动停片,柯达消像散特种镜头,闪光同步快门和附件靴都安装在这款相机上。虽然柯达公司将它列入高级产品行列,但它没有连动测距装置。作为相机的标准
配置有一个反射取景器。为了方便有时的腰平拍摄,机身顶部的另有一个框架取景器,但需要手动补偿视差。不管怎样,对于6x9cm
折叠照相机,卷片系统的自动停片装置是一个高级特征。柯达“监视器”6-20(Kodak Monitor Six-20) 
 柯达特种消像散镜头101mmF4.5,光学构造为4片3组,镀膜,最小光圈F32。柯达快速自动快门的速度有B、1/25~1/400秒。闪光同步端
子看起来像个犄角。镜头上刻有生产日期编码。例如,如果镜头上刻有“EO10916”字样。前两个字母是镜头制造的年份,我们可在上表中看到EO对应
46,于是断定镜头的生产日期是1946年。  柯达瞬间“矮脚鸡”(KODAK Flash Bantam) 
 伊斯曼柯达828胶卷,是一种背后带保护纸的胶卷,可拍摄28×40mm(1 1/8×1
1/2英寸)画幅8张。“矮脚鸡”是使用这种胶卷的著名相机,但今天这种胶卷无法买到。尽管“矮脚鸡”是简单机械照相机,但装备了顶级的,镀膜的4片3组
那斯塔(Anastar)48mmF4.5镜头。它的体积与当年柯达的任何一架35mm相机差不多,也许仅大30%。“矮脚鸡”简约、紧凑,但能够捕捉精
美画面。柯达瞬间“矮脚鸡”(KODAK Flash Bantam)  瞬间“矮脚鸡”规格:  制造者:美国伊斯曼柯达  制造年代:1947-53年  使用胶卷:828,画幅28×40mm, 8张  调焦:旋转前片  测距器:无  取景器:伽利略  镜头:Anastar 48mm F4.5(3片3组)  最小光圈:F16  快门:B、T、1/25-1/200秒  最近距离:2.5m  尺寸:117×65×40mm  重量:350克  柯达 莱汀娜IIa(Retina Iia)  1932年柯达在德国建厂,第一台柯达莱汀娜诞生在1934年,这是一台紧凑型35mm相机。此后德国柯达生产大众型莱汀娜相机直到1960年。柯达 莱汀娜IIa(Retina Iia)  莱汀娜IIa制造于1951年。它是第一台安装卷片扳手的莱汀娜,安装镜头为施耐德仙奴50mmF2。  莱汀娜 IIa 规格:  制造者:德国柯达  制造年代:1951年  测距器:双影  取景器:伽利略  镜头:仙奴50mmF2  快门:同步康盘B、A、1~1/500秒、X、M  最近对焦:3.5m  柯达 莱汀娜IIIc  莱汀娜IIIc制造于莱卡M3诞生的1954年。它是第一个安置内置测光表的莱汀娜,安装镜头为施耐德仙奴50mmF2。柯达 莱汀娜IIIc  莱汀娜IIIc规格  制造者:德国柯达  制造年代:年  测距器:双影  取景器:伽利略  镜头:仙奴-C 50mmF2  快门:同步康盘B、A、1~1/500秒、X、M  最近对焦:3.5m  柯达 莱汀特Ia(Retinette Ia)  最初的莱汀特开发于1939年,当时与莱汀娜一样是折叠机型,但莱汀特Ia不再是折叠机身,制造于1960年。安装施耐德罗曼45mmF2.8镜头,快门为普朗特250S,速度为B, 快门为1/30~1/250秒,调焦为旋转前透镜。柯达 莱汀特Ia(Retinette Ia)  莱汀特Ia规格  制造者:德国柯达  制造年代:1960年  胶卷:135规格、36张  测距器:无  取景器:伽利略亮框  镜头:施耐德罗曼45mmF2.8、最小光圈F22  快门:普朗特250S,B、1/30~1/250秒,自拍、X同步、热靴  最近距离:3m  重量:470克  柯达35(Kodak35)  柯达35是美国生产,制造年代为年。这个期间著名的柯达莱汀娜在德国生产。柯达35(Kodak35)  安装镜头是柯达阿娜斯塔50mmF3.5,安装柯达闪光同步快门,速度为T、B、1/10~1/200秒。它可与机身释放机构藕合。调焦是旋转前镜组旁边的齿轮。机身用塑料制造,重量680克。  柯达35(无测距器型)  在机身顶部安装伽利略取景器,有旋钮补偿视差,调焦从4英尺到无穷远。镜头为柯达消像散50mmF3.5,制造于1946年。柯达35(无测距器型)  尽管在机身上安装了附件靴,但只适合安装那个时代盛行的“花生”闪光泡,使用现代闪光灯会受到倒片曲柄和取景器的妨碍。镜头制造时间用代码表示,代码与上述方法相同(见柯达6-20)。  柯达印章35(Kodak Signet35 Camera)  美国柯达制造的精密的35mm照相机,发售于年,因额头上有颗红印而得名。安装了高级的柯达爱克塔4片镜头,这是大众化的锐利镜头并具有出色的色彩再现功能。柯达印章35(Kodak Signet35 Camera)  印章35的爱克塔镜头是44mmF3.5,内置柯达同步300型快门有同步联燃端子,速度为B,1/25~1/300秒,最小光圈是F22。快门不在机身释放。最近距离为2m,没有视差补偿。机身用塑料制造,很轻。  上图所示为机身背后的曝光表。即使现在用也很方便,可以不用测光表而获得正确曝光。在曝光表上,感光度标尺印的是KodaChrome(25)、Pan-X(50)、Plus-X(100)和Super-XX(200)。可见柯达印章35也在为它的胶卷做广告。  柯达庞尼135(Kodak Pony 135) 
 柯达庞尼系列35mm照相机,为初学者设计,1950年开始,纯粹美国生产。安装镜头是镀膜的柯达阿娜斯通51mmF4.5。镜头可以下沉到机身中。快
门上弦用压杆,释放按钮在机身上。调焦旋转前组透镜,调焦范围能够从2.5m到无穷远。机身全部由塑料制造,重量460克。柯达庞尼135(Kodak Pony 135)  上图为B型,生产于1953年。快门是柯达闪光200,快门速度B、1/25~1/200秒,有同步联闪端子。  柯达傻瓜840(Kodak Instamatic)  柯达傻瓜相机家族起始于1963年。这里介绍的是柯达傻瓜840,它安装有柯达爱克塔F2.8镜头,电眼曝光,自动闪光控制,它提供测距器调焦,自动卷片,取景器信号,自动闪光灯预约。自动卷片的动力来自发条。柯达傻瓜840(Kodak Instamatic)  镜头是柯达爱克塔38mmF2.8,快门速度是B、1/60、1/125秒、1/250秒,当插入闪光泡时,速度自动选择1/30秒。两节N型电池提供电力给闪光泡和取景器信号。  柯达126“担架”胶卷  照相机使用126“担架”胶卷,拍摄20张28×28mm的画面。这是重量适当的小相机,重量大约630克。
共计:1条,总页数:1页,当前第1页
最新大赛信息想买个数码相机,不知道柯达的怎么样?1500左右,性价比高一点,有其他牌子的吗?希望推荐。不要日货
一般来说,柯达的机器最大的优点是色彩,最大的缺点是锐力度有欠缺,操作上比较简单,但功能比较实用,没有日货那么花哨。7440确实不错,是他的经典机型,不过已经停产了,恐怕买不到了。有一款比较接近你的要求,Z700,400万像素、5倍光学变焦,应当说功能很好了,市场反应也不错,价格在1400元左右,很超值了,不过加上存储卡和充电套装后,总的购机成本可能会在元之间。它的缺点是比较费电。供你参考。
其他答案(共6个回答)
的,质量是不错,只是体积比较大些。
柯达的相机不错的。支持你!帮你选择一下:
英寸高分辨率室内/室外型显示屏
明亮且分辨率极高的电子取景器 (EVF)
具有双传感器的高速、弱光自...
下载一个:QuickTimeFullInstaller6.5_sina.exe
的播放器。可以解决
家用相机选择我觉得与品牌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要看外观和性能,然后是价格。因为现在这些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没有太大的差异。价格决定了就决定了你选择的范围,加上个人喜好...
看看这里吧:
我就买的这个牌子。我忘记是什么公司了。但一定要总代理最好。什么都有保证,而且价格也便宜。你可以问114,可达公司电话,然后问他们北京的总代理公司电话。
答: 216拿货价,零销价23块一包
答: 我帮你问了专业男科医师了,医师的答复是这样的:
精液有时出现发黄的现象,这是正常的。阴茎勃起时的分泌物不一定是精液,有时可能是前列腺液,所以不一定含有精子......
答: 做高频电刀手术切痔疮不疼,具体应该说要先打麻醉药的,只是打麻醉药时就那么一点疼,手术过程中只有涨的感觉,不疼.出血极少.手术恢复快,值得去做,唯一的缺点是费用比...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M43阵型新力军 柯达PIXPRO S-1无反评测
  【PConline 评测】柯达&&曾经的影像泰斗,柯达胶片为人类记录下了100多年珍贵历史瞬间,在这百年中,多少摄影师使用柯达胶片进行拍摄。在影像业发展史中,几乎可以分为&有柯达时期和没有柯达时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柯达巨人倒在了数码洪流之中。在经过重组后,柯达终于再次推出了旗下的数码相机产品,而且也是柯达首款无反相机产品:PIXPRO S-1。&&&&&&&&&&一、先评后测  柯达S-1是一款M43系统无反相机,采用了一块43规格的Live&CMOS传感器,拥有1600万像素的成像能力,并且使用传感器位移的防抖模式,最高5张/秒的连拍速度,1080P全高清视频录制能力。另外配备了折叠屏,加入了柯达色彩滤镜等功能。而且还有不高的售价,十分值得柯达爱好者们对S-1多加留意。  作为昨天专业影像泰斗的柯达,复出后第一款并不是相关的专业级产品,而是主打入门用户的便携级产品,功能不会十分丰富,一切以实用为主旋律,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实用型可换镜头相机产品。  而柯达S-1很好的诠释了&入门&这个产品定位,在尽可能的减低成本的前提下,配备了相应较高规格的配置,例如92万像素分辨率的折叠屏,无线Wi-Fi功能等。对于入门用户来说,该用的功能都一应俱全了。  从自动到手动功能,从智能模式到柯达特有的色彩滤镜,从拍摄到无线传输,从静态到动态,这些,柯达S-1都具备了。而且还配备外接热靴,还目前可扩展性最好的M43系统,性价比相比同类产品并不逊色。  而重点的是,柯达S-1保持了柯达一向的扎实做工,整机使用了全金属外壳制造,十分坚固,拿在手分量十足。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配合上M43着完整的影像系统,S-1的潜力是很大的。  机身尺寸方面,柯达体积十分小巧,相比体积最小的M43机身并不会大多少,与GF5的体积相仿,而在同类产品中,更是在体积上比友商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说,小型传感器可换镜头产品如果不在体积上占优的话,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的。在同质化严重的影像产品行业里面,差异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卖点。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暂无
网友评分: 4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柯达公司的全称是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是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由发明家始创于1880年,1881年伊士曼发明胶卷,1888年第一部柯达照相机上市,开启大众摄影新时代。到1981年,柯达公司的销售额冲破100亿美元。& 柯达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业务多元化,涵盖传统技术和技术各方面。
商标含义/柯达
从语言学上,“柯达(Kodak)”这个词就像婴儿说的第一个“goo”一样简洁、突兀、甚至粗鲁,字面上两端都由坚定不妥协的辅音字母截断,听起来就像面前的相机快门声一样干脆。 柯达LOGO演变史:&
19351960 &&
发展历史/柯达
柯达相机柯达公司的前身是由发明家和商人建立的“伊斯曼干版公司”。第一阶段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1881年末,伊士曼从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起初,柯达公司所有的产品都在罗切斯特生产。不久后,国内外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因此,伊斯曼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修建工厂。1891年,在伦敦附近的建造了一座工厂。1892年,由于生产的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名为“柯达(Kodak)”,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日,德国物理学家无意间发现了。当年圣诞节前夕,伦琴用Kodak胶片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次年,柯达公司进入X光商业摄影领域,推出了第一种专为拍摄X光而设计的相纸。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主要赞助商。1900年,柯达公司又开发出了勃朗宁(Brownie)盒式相机,售价1美元。勃朗宁相机因其简单廉价,其多种改进型持续生产了半个多世纪。柯达相机改变了人们对照相机昂贵、庞大的固有印象。摄影师携带相机变得灵活方便,准备拍摄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柯达相机大规模发展并带动胶卷销售取得了空前市场回报。19世纪末,伊斯曼大举进军世界市场,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设立了销售机构,并很快在欧洲建立了销售网。第二阶段20世纪初,柯达的产品已打入南美洲和亚洲。直至1908年,柯达公司的全球雇员已经超过了五千人。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1935年,柯达开发出彩色胶片柯达克罗姆()胶片,这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也是柯达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从1935年开始上市,克罗姆胶片共生产了74年。无数幅世界级的经典照片诞生在克罗姆上感光呈现。柯达公司在保持摄影、电影业务的同时,也在向医疗、印刷出版和空间探索领域发展。同时,柯达公司为继续提高影响力,不断赞助各项体育赛事。 1963年,柯达再次开发出革命性产品——傻瓜相机“instamatic”系列相机。“instamatic”相机将胶卷盒制作成独立暗盒,可以在任何自然环境中打开相机后盖更换胶卷。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进一步简化了摄影者的操作。1964年,傻瓜相机当年销售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从1963年至1970年,共有超过5000万架傻瓜相机被售出。1966年,柯达胶片随着月球轨道1号飞行器记录了约翰格林的太空之旅。1966年,柯达公司的海外销售额达到21.5亿美元,在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2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1/6。至2002年,柯达的全球营业额增至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都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柯达全球员工总数约七万人,其中三万九千人在美国。哈佛商学院200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止1975年,柯达垄断了美国90%的胶卷市场以及85%的相机市场份额。直到1997年,柯达的主要竞争对手才抢占了部分美国市场,但也仅是可怜的17%。第三阶段1975年,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Steven&J.Sasson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这台数码相机以磁带作为存储介质,拥有1万像素。记录一张黑白影像需要23秒。这台“手持式电子照相机”的出现颠覆了摄影的物理本质。日,柯达输掉了与(Polaroid)的专利官司,因此退出了相机行业。1991年,柯达拥有了130万像素的。日,柯达宣布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的生产继续。2005年6月,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完成对的并购后,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图文影像新时代。日,柯达在纽约依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2013年6月,柯达与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行达成一项规模为8.95亿美元的融资协议。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出售3400万股总价值为4.06亿美元的股票,用以偿还债务。日,伊士曼·柯达完成了重组,向KPP(英国柯达退休基金,Kodak&Pension&Plan)剥离个性化影像和文档影像业务,正式脱离了破产保护。后者创立了新公司“柯达乐芮”,致力于提供创新式图片、文档影像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而伊士曼·柯达成为一家“小而专注”的商业图文印刷公司。日,柯达重返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EKOD。
主要业务/柯达
柯达胶卷柯达公司有以下几大业务领域:公司设有四个业务部门:摄影事业部,医疗影像部,商业影像部和元器件事业部。柯达公司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向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销售种类众多的影像产品。&摄影为大众消费者、专业和电影摄影师提供数码和传统产品及服务。医疗影像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传统和数字影像获取、存储和输出产品及服务。商业影像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影像获取、输出和存储产品及服务。元器件为原始设备生产商(OEM)提供光学元件和感光芯片;以及显示器—设计和制造世界领先的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显示屏以及其它特殊材料。
柯达中国/柯达
柯达相机民国时期,柯达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最初通过免费杂志《柯达杂志》吸引了大量会员,而后又依靠《柯达杂志》平台举办了每月一次的摄影竞赛,获奖作品将刊登在杂志上。《柯达杂志》因此吸引了数万业余摄影爱好者,成为当时中国发行最广的、数量最大的摄影杂志。柯达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因此迅速窜升。1981年,柯达(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办事处。 1994年,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进入中国市场,2003年前已发展到8,000多家。 1995年,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并于次年投产。柯达影像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亦随之成立。 1996年,台湾保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进一步研制光学产品。 1998,柯达承诺投资十二亿美元用以全面提升中国感光行业,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及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年6月,柯达厦门海沧生产基地破土动工,建造柯达在亚洲最大的感光产品生产基地。 2000年,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套药厂荣获ISO9002认证,并于同年获得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确认了柯达在无锡环境保护设施方面,超过900万人民币投资的价值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厂荣获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 2000年6月,柯达海沧工厂正式投产,生产世界一流的彩色胶卷和。 2000年7月,柯达(厦门)有限公司成立,生产。
2001年,柯达开设"柯达数码影像快速彩色店",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数码影像服务。 2001年2月,柯达与上海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生产传统照相机。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生产的EasyShare系列相机隆重面市 2001年9月,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增资,柯达正式启动在华第一个生产项目。 截止到2002 年9月底,柯达在上海、厦门、无锡和汕头的五家工厂共累积4,821万安全工作小时(超过5000年),获得国家安全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奖状。2004年,柯达投资4000万美元在中国厦门建造了全球一次性相机生产基地。仅仅4年过后,该工厂关停。
危机与破产/柯达
经营危机柯达1975年发明数码相机,却未能把这项新技术变成利润增长点。为填补日益萎缩的胶卷业务,柯达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营化学制品、浴室清洁剂和药检设备,后来在首席执行官领导下投身打印机行业。& 2003年,因为胶卷销售开始萎缩,柯达传统影像部门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41.8亿美元,跌幅达71%。上市的Brownie柯达相机2003年9月,柯达宣布进行重大战略转型,业务重心全面向数码、医疗影像以及喷墨打印机等倾斜。但著名投资人卡尔·伊坎却选择在2004年初从柯达撤资,他并不看好柯达的战略转型,认为柯达的商业模式很难奏效。2004年,柯达推出6款姗姗来迟的数码相机,但利润率仅1%。柯达所有的数码相机均为代工生产,因此质量相比其他专业厂商有着不小差距。&& 为节约经营成本,全球员工数从1998年的8.6万人减至2010年年底时的不足2万人。 2005年至2011年,柯达仅有一年盈利,其他年份全部亏损。柯达资金形势严峻,现金流短缺成为困扰公司经营和引发破产疑云的主要问题。截至2011年6月底,柯达公司现金流仅剩下9.57亿美元,离16亿到17亿美元的现金流目标相差甚远。& 日,柯达拆除了美国罗切斯特柯达厂区内的两幢老厂房,这两座厂房原本是柯达最重要的胶片技术开发中心。当年,共有5座厂房被柯达推倒,以示全力向数码方向转移。2009年,诞生已有74年的宣布停产。为解决难题,柯达通过出售资产、专利权和调整改善公司业务提高收入。自2008年开始,柯达靠出售专利权获得约20亿美元收入。2011年7月,柯达还聘用拉扎德投资银行负责出售1100个数码摄影方面专利权的事务。& 日,柯达收到纽约证交所通知,由于在过去30个交易日中柯达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如果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无法达标,将面临被摘牌的风险。危机原因&(以下内容摘自媒体分析文章,存在非客观表述。 )1、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反应迟钝。由于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利润之间的过渡和切换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柯达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投资,挤占了对数字技术和市场的投资,增大了退出/更新成本。& 2、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3、短视的战略联盟,从市场竞争角度看,柯达经营战略中技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被短期市场行为所左右,竞争者与合作者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角色模糊。技术市场竞争激烈,电子技术领先周期缩短,进入细分市场领域的增加,国际级竞争对手增加,在数字相机、可拍照手机、印、数字打印机领域中遭遇如:富士、索尼、惠普、佳能、爱普生等大公司的激烈竞争。 申请破产保护日,伊士曼柯达公司遭遇破产传言打击,股价跌破1美元 。 日,柯达在纽约依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 破产保护期间,企业将继续偿还债务并正常运转。柯达将在法庭监督下出售大约1100项专利。
运营核反应堆/柯达
日,美国媒体称,柯达公司承认,曾在纽约州罗彻斯特市一处地下室运作长达三十年。反应堆体积和冰箱差不多,1974年开始运作,内有1.5公斤93.4%纯度。柯达2007年停用,浓缩铀后被转移至加州安全地点。
自救行动/柯达
拍卖专利日,外媒消息,谷歌与苹果已分别联手合作伙伴组成财团递交首轮竞拍价——以1.5亿美元至2.5亿美元的低价竞购柯达拥有22亿~26亿美元潜在价值的上千项专利。柯达准备拍卖的1100项专利分为两大类:一类与捕捉、处理相机、智能手机、平板图像有关;另一类与存储、分析图像有关。这些专利在一年前就已待价而沽,但在柯达财务危机曝光后,拍卖未获成功.柯达11月13日宣布,已与债权人达成了规模为7.93亿美元的“专利换贷款”协议,此外,该公司在坚持推进大规模重组方案,计划于2013年走出破产保护困境。退出破产保护状态2013年1月,公司于2012年1月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日消息,柯达宣布,已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将有望于今年年中退出破产保护状态。作为有望于4月提交的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柯达及其债权人还将聘请猎头公司确定新的董事人选。在融资完成后,现有董事会还计划任命一名额外的独立董事。这位董事在柯达退出破产保护状态后将继续为董事会服务。 日,美国破产法官艾伦·格罗珀(Allan&Gropper)批准了柯达脱离破产保护的方案。柯达CEO(Antonio&Perez)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获法院批准后,公司将很快会正式脱离破产,重回影像市场,不过公司规模会比以前更小。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0次
参与编辑人数:28位
最近更新时间: 08:49:02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柯达相机使用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