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孤寡老人政策的养老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1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浅析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加,所占比重逐年攀升,老年人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增长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经济基础较差,供养老年人的能力还比较弱,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由此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妥善解决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原因;对策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我国总人口数达137053万,60岁及其以上人口为177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3%,比2005年提高2.0%。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老龄化特征日益显著,这意味着我国所承受的来自老龄方面问题的社会压力将日益增大。而且中国拥有9000余万老人在农村,占老龄总人口的70%。面对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加上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老龄化对我国农村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如何改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的现状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缺欠
&&&&现在农村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一方面,“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农村依然盛行。绝大多数家庭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没有为自己将来养老做打算的意识。到了老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很多人丧失继续操持农活的能力,加上自身积蓄不多,从而不得不依靠子女来维持生活。然而,农村经济来源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使得单一家庭养老矛盾突出,引发不少家庭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只能在百分之十的县开展试点,绝大部分农村尚未推广。一直以来,村委会只是负责大方面的政策指导,对于妥善安置老人的工作没有经验,对自身要扮演的角色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并且村委会单方面不具有收留、照顾孤寡老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二)“空巢老人”问题突出
&&&&所谓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亲人照顾的老人,他们要么是无儿无伴的孤寡老人,要么是与儿女分开居住的独居老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空巢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人用这句换来形容空巢老人的独居生活。在现在竞争压力很大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年轻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老人,再有,老伴去世的话,剩下一个老人独居生活,他们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得到满足,生活的难处是可想而知的。
(三)病有所医很难实现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很不完善,使得那些劳动能力下降、收入水平普遍很低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往往只能由家庭承担。个别患有重病的老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儿女们的经济收入量力而行,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小病拖、大病扛”,有病不去看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老人家挺有能力支付医药费用,往往也会因为农村医药资源短缺导致的就医费用相对昂贵,而有时的他们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而陷入疾病和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虽然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现在参加人数已达8、15亿人,基本实现了对农业人口的全覆盖,但补贴水平尚低,农村医疗资源薄弱状况的改变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四)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
&&&&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匮乏,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数只能通过聊天、看电视等方式打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即使有一些活动也是更多的针对年轻人开展的,老人没有办法接受更不能参与其中,而其中一些空巢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现象更为严重。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子女外出期间,40.7%的空巢留守老人表示经常会有孤独感,而非空巢留守老人的这一比例为32.0%。
二、农村养老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的缺失及保障不力
目前,我国90%的养老还为家庭养老。传统的家庭养老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行为,虽然法律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老人生活质量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养人的自身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在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中,有的老人能生活幸福,安度晚年;有的老人只能维持温饱;有的老人却受到虐待。这就反映了农村家庭养老形式还不能为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完全的保障。对一些家庭养老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农村基层组织除了调解外,很少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即使依法判决了,又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律意识差,法律文书的执行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老人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
(二)流动家庭大量增加
流动家庭的大量增加是导致空巢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进城打工,使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
(三)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农村的医疗保障形式包括合作医疗、公费医疗、商业医疗三种形式,覆盖面分别为8.9%、1.8%、0%。由此可见,农村总体医疗保障还是很薄弱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负担了老年人的医药费。而最新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以来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四)公共娱乐设施少
&&&&农村可供群众娱乐的公共设施少之又少,体育健身设备。老年活动室。电影院更无处可寻。加上农村老人那一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自身知识储备有限,许多如读书、看报、写字、做花灯等娱乐活动并不适合他们,这也是造成他们晚年生活单调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道德,继续倡导家庭养老&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文化在我国仍然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然是大多数农民的首要养老模式。然而市场的却冲击着传统的尊老、养老观念,青年人孝敬、赡养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甚至遗弃、虐待老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树立青少年尊老、敬老、爱老的观念。积极展开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并对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行为以手段做出严惩。&
(二)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应该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观念上要从以城镇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为重点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转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建立三方筹资方式。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建立农民个人帐户,以支定收,个人缴纳,集体补助,国家按比例补贴,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在全国农村当中,可以以身份证为基础,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号码,政府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帐户。只要农民交纳一定的基金,国家就按比例注入相应的补贴资金,共同计入农民个人帐户作为基础养老保险。
(三)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重要的配套制度,就是强有力的大病医疗保障。虽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艰巨的挑战,但是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养老保险,而是医疗保险。农民老了最怕的就是得病,因为大部分农民的贫困,不是养老金不足,而是根本没有、或者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险,这是当前农民养老最担心的问题,因此,如果要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就必须真正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大病统筹的比例,提高专门针对大病的统筹补贴等方法,逐步降低重大疾病的起报点,加大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让老年农民能看得起病,真正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到老年,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已经没有太多的要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尤其得到儿女们的体贴和关怀。社区和村(居)委会应针对老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并可以尝试性办老年大学、老年建设和文化设施、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活动场所,引导他们参加各类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
&&&&(五)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很多老人却无法同作为法定抚养义务的子女生活在一起从而独居生活。他们因有直系亲属,不属于“五保户”。解决这类老人的生活问题,就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创办适合农村乡情新型的敬老院、老年公寓或养老医院,通过政府及社区的力量,对部分有供养资金来源的老人实行社会化服务。老人在不能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情况下,可以到敬老院安度晚年,敬老院可以收取适当的费用。对于那些不愿进敬老院或老年公寓养老而住在家中的老人,可以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有组织地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社区服务,为家庭养老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农村养老是一个热点社会问题,也是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是亿万农民自身面临的困境。因为目前尚没有一种单一的养老方式能全部解决包括物质提供、精神慰籍、日常护理三方面的内容的养老问题,加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必然决定了家庭养老仍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作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因此,我们的养老制度设计应当不脱离这个实际,在有利于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养老的全面覆盖、标准多层次、模式多元,建立起面向城乡,人性化和个性化较强,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经营报》:社保阳光如何普照失地农民,,第4版
[2]张红云.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构建和谐农村[J].林区教学,2007,(03).&
[3]何晶晶.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7,(18).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
如何解决农村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
精选优质答案
地区:香港-香港岛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357 次
点赞人数:30 人
农村有敬老院,五包户。
相似优质问题答案
孤寡老人无缘无故死在养老院,养老院有没有责任
地区:香港-香港岛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5510 次
点赞人数:11 人
你好,如果有证据证明老人的是养老院管理过错死亡的,则对方要承担赔偿责任。
农村孤寡老人到底该由政府来管还是亲属来管?我有个叔是孤寡老人
地区:香港-香港岛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141 次
点赞人数:2 人
你不能起诉。你也没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
相关优质咨询
热门法律咨询
最新法律咨询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对策
当前位置: >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对策
编者按:大量农村“空巢老人”是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生的又一重要社会现象。他们的生存状况怎样,如何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需要广大民政工作者积极关注和思考。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仅靠微薄的农业收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人的生活要求,为了更好提高生活质量,很多农村的年青人走出家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人生,他们在改变自己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形成了新的农村群体---“空巢老人”。最近,渝北区民政局组织干部深入到大湾镇农村“空巢老人”家中,进行调查统计,实地了解,组织镇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所谓“空巢老人”就是指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在一起,所有子女均成年且长期不在身边,又无他人照料的老年人。这里所谓的“长期”是指子女一年或至少半年时间不在父母身边并具有持续性的特点。通过调查统计,渝北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13.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4.3%,其中,“空巢老人”占25%左右,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高龄化趋势加快、“空巢”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生活简陋、患病率高、生活孤独等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简陋。我们在大湾镇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比较简陋。由于农村大部分地方交通不方便、经济条件差,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来源普遍无着落。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们大部分都靠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为生,年老体弱、实在无力种植庄稼的,就靠喂养一些小家禽,卖鸡鸭蛋、小杂粮等来维持生计。他们穿的都是用了好多年的衣服,吃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种的粮食和蔬菜,平时也很难吃上一次肉,逢年过节,子女们回来,生活才有所改善。   (二)患病率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空巢老人”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由于我区目前还没有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老人一旦生病,其医药费的支付和生活照顾,大部分是依靠子女。老人往往怕给儿女添负担,向子女隐瞒自己病情,病较重时,才吃一点廉价的止痛药,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也有老人病重打电话叫子女送去大医院检查、治疗,子女以工作忙为由相互推诿的情况。老人通常是小病忍,大病拖,致使常年遭受疾病折磨,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三)生活孤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老人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老人白天各干各的农活儿,晚上早早就休息,为了节约电费,平时家里的电视、收音机等电器都舍不得开。加之“空巢老人”家中,多数是单身老人,老伴去世了,子女在外打工挣钱,平时很少打电话回家,有的子女甚至一年半载也没打电话回家关心、问候一下老人,老人平时又很少和同村的老人们交往,造成有事、有话连个说话的对象都没有。   (四)心情压抑。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孩子们进城打工多赚钱改善生活,另一方面,希望子女也能够经常在身边,每到过年过节,就盼望外出打工子女们能早点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大部分老年人受“养儿防老”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子女依赖性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牵挂、担心子女,难免产生心理失落,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闭、自怜等消极情感,同时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无味,造成他们心情抑郁、惆怅孤寂。   三、工作建议   (一)强化家庭养老功能,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尽管多数“空巢老人”独居在家非常寂寞,但仍都希望住在家里,而不想选择入住老年公寓,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养老方式。因此,一方面要从以德治家入手,普遍成立村(居)基层老年协会,督促儿女们细心周到地照顾老人,积极营造以家庭养老、敬老为荣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行协议养老制度,对子女不及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书,或不及时履行赡养义务的,村(居)老年协会要及时督促和帮助落实。必要时可以帮助老人采取法律手段,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以家庭为核心,以村、社区为依托,从城市向农村辐射,为居住在家的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养老服务。   (二)建立有效帮扶机制,帮助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解决经济困难。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大多数生活都比较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帮助。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临时救助或农村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要及时把他们纳为救助对象,给予救助。二是农村“空巢老人”由于家中无人照顾,常常会面临突发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抢救,生命受到威胁的问题。建议在镇街成立基层老龄组织,村委会要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档案,组织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三是要加强村(居)老年文化场所建设,大力倡导和组织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各项服务,使“空巢老人”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三)尽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并完善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农村医技人员素质不够高,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有限,稍微严重点儿的病,在镇(村)卫生院(室)无法治疗,使农村老人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就医难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并完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切实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需求。   (四)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农村“空巢老人”反映较多的仍然是维权问题。无论是来自社会的歧视、欺侮老年人的违法行为,还是来自子女相互推诿、拒不赡养老人的失德忘本,均可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老人自身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政策落到实处,做好“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制度,帮助老年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一系列问题中,若只依靠家庭经济支撑或政府、社会临时救助、农村低保等往往是杯水车薪,必须设立相应的基层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有条件的村(居)可由村级集体拨款,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建立差异性老人高龄津贴制度,每月按年龄不同发给生活补贴,改善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   (六)抓好“回引工程”。农村大量青壮年民工外流,虽然使农村经济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也辛苦了留守的“空巢老人”。调查中不少“空巢老人”反映,子女寄回家的钱多数花在了孙辈的生活费、学费和零用钱上面,但老人的经济收入并未因子女外出打工而有明显改善。这些问题,不仅要引起外出农民工的重视,更要引起社会的关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外出民工的回乡创业,不仅有利于乡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更主要的是让农村老年人过上真正幸福的晚年生活。   (七)努力营造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一是要加大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二是要加强在校学生、农村青年的孝道教育;三是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爱心服务活动。要充分发挥镇村团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结对帮扶,定期上门家访并进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掌握“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八)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出资兴办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为了解决部分收入较高,身边无子女的农村“空巢老人”以及子女无暇照顾老人的问题,政府应统一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城建、金融、水电管理等方面对社会养老事业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吸引非公经济进入养老事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兴办农村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 (供稿单位:渝北区民政局&&徐德蓉、陈文、李国华、陈国民)
【相关报道】
网站管理:陕西省榆林市民政局
地址:榆林市青山西路
邮编:719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孤寡老人的养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