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2017金融行业发展趋势都最后就是金融?

为什么有人说保险不算金融行业
来源:知乎
作者:匿名
作者:盛超
  我觉得保险本身不是金融。我理解金融是“资金的拥有方以换取债权或资产所有权的形式、以资金增值为目的,向需求方转移资金的过程”。保险的购买者是为了保障,本质上其实是购买了一种服务,但不是为了获得利息或者资产增值,所以谈不上是金融。只不过因为保险通过其业务特点吸纳了大量社会,所以在金融市场上是以大型投资者的身份出现,所以才被认为是金融的一部分。
  作者:iii lll
  我觉得保险属于金融业并不是说卖保险的在金融业而是说保险(保险公司的surplus fund ) 是金融业的major player, 假期在北美的一个保险基金实习,AUM 100billion(不大不小),其中in-house 的投资是美国的投资级,从分析师到trader无不是在华尔街工作10年以上的人,outsource的投资部分也接触的都属于KKR , AM这样的机构。。。我觉得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和主权基金,属于金融业最大的players,所有在卖方或者一级买方( hedge fund,tual fund)的钱都是从这些机构们流出来的
  保险当然算金融的一部分。你能说保险里用到的东西与金融是完全分开的么?
  作者:刘兔
  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就是 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
  传统的经济金融学把银行、保险、证券看做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但是,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养老金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第四大支柱。而且,养老金发展大有一发不可收、后来居上的趋势。
  不管是对国家而言,还是对金融机构而言,“得养老金者得天下”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规律。
  实际上,银行和保险是相对古老的金融产业,几乎所有国家的金融业发展都是从银行和保险业起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情况却发生了大变化:在英美等国,证券业(或者说资本市场)异军突起,勇冠三军,在金融体系中取得了主导地位,成为融资主渠道;而且在德日等国,银行业依旧独领风骚,唯我独尊。很显然,在世界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金融结构的差异。实际上,养老金关联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保险业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国保险业正经历过一波投资高潮,目前正处在盘整期。整体来看,虽然中国人口众多,社保体系不完整,正是寿险业的天堂。但中国贫富差距严重,真正保险的群体远未崛起。而在此前的“寿险业大爆炸”中,代理人的诚信广受质疑。所以保险业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惨淡经营的过程。
关键词阅读: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金融的具体解释,和金融行业有哪些划分?我现在高一,以后想进入金融业发展,但我现在对金融什么都不知道,以后我考大学和工作的方向.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金融属于商科范围,对数学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你最好高中是读理科的.(文科的话也没关系,大学里认真学高等数学.)2.读金融的话最好在硕士阶段去国外深造一下,比如美国的金融专业是很热门的.每年有大量的中国学生申请.在美国大学里,金融硕士叫MASTER OF FINANCE,简称MSF,一般为1-2年.如果在国内认真读好本科的话,还可以申请到美国的奖学金.3.金融工程也是金融类的专业,具体指什么可以搜索一下百度百科,简单的说,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研究的内容比FINANCE要深,主要是期货期权方面的,对高等数学的要求也很高.但是是很吃香的专业,我有很多读过MSF的同学找不到好工作又去读一个MFE4.就业么,当然是金融行业了,主要集中在,各大商业银行,投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还有就是一些大型公司的金融部门.总体来说金融行业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工作也不会很轻松.5.如果喜欢继续深造,还可以读金融博士,哈哈,这个在美国是很牛的,很多牛校一年就招1-2个金融博士,读出来了混得最烂也是去华尔街.6.金融方面的资格证书,最牛的要数“特许金融分析师”了,简称CFA(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需要经历最少3年的考试加上4年的投资方面工作经验才能取得证书.6.什么薪水啊之类的呢暂时不用考虑,你才高一呢,好好学习吧.鉴于你还在读高一,如果以后想进入金融业发展,给你提供一些建议吧:1.好好学高中的数学和英语,特别是数学.2.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去美股读金融硕士.等你进入大学了就可以开始准备了,本科在国内读就可以了.3.好好备战高考,尽量考上金融专业很强的高校.我现在正在美国读MSF,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我现在想了解一些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在课余时间读。为以后打好底子,麻烦如果方便的话请介绍一些我现在能初步了解金融方面的书。
好的,没问题。
1. 最基本的基本: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围观经济学”,很基础的教材,全球都在用它,不需要额外的基础,地球人都能看懂。
2. 不建议你去书城买那些非教材版的金融类书,首先是你时间有限,其次是里面有很多观点新颖但不权威,会对你起到误导作用。
3. 大学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经济学(曼昆),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入门级的),国际贸易学,投资学。 这些基本都是美国人编写的教科书,国内大学一般用中英双语教材或中文翻译版或全英文版。建议你直接读中文翻译的,这样会比较有效率。你大学里如果读金融专业的话都会学到这些课程的,如果你现在就先了解的话,大学里自然会游刃有余,走在别人前面。
4. 高级点的课程建议你到大学了再去学习:比如投资学(高级),金融衍生品,财务报表(高级),公司理财,证券投资,固定收益证券 等等。。。。。随着你慢慢深入金融专业,你都会学到的。
5. 有时间看电视吗?多看财经频道,各级地方台的和CCTV2的,了解财经时事新闻,既可以当做学习之余的放松又是知识的积累,对你以后会非常有帮助。因为如果你以后不纯粹研究理论的话,金融知识也就那么多,更多的是实践与经验。学起来容易,用起来难。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推荐到广播
60744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我喺你老豆啊)
(金烔完未婚妻)
(拖延症大王)
第三方登录: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为什么说它是中国最聪明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正和岛。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一提大家就聊跑路,有家P2P公司很聪明,它从创业初期就不冒进,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在行业管理办法出来之前就调整其产品形态,使其相对合规。
  这家公司创始人郭宇航在接受正和岛智库访谈时表示:行业获得合法认可后,意味着我们不再是没有亲爹亲妈的孤儿,但继续用思维去做互联网金融的话,一定会死得很难看,剩者为王,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话语权。
  谈及行业未来,他认为:现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小微,还有互联网化相对滞后的领域,以及中国公民的海外金融资产配置,都未被完全开发,这些领域都大有可为,甚至有爆发可能。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供稿:蔚蓝方法100(ID:weilan_100)
  口述:点融网创始人兼联合CEO郭宇航
  这是互联网的魅力,它能使草根的梦想得以实现
  中国的金融很不可爱,它非常不亲和,很多需要金融服务的人,他们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从借款方来讲,有些急需用钱信用又不差的人,就因为他们没有不动产,没有一个跟银行长期稳定的交易记录,出于风控的考虑银行无法为他们服务。从出资人来讲,市场上很多理财产品的门槛,包括的门槛很高,使得很多有几十万、甚至几千块钱存款的(,),没有投资渠道。
  在这个背景下,2011年我去看到了Lending Club(P2P模式鼻祖)的整个运营模式,发现了用技术改变金融的巨大可能性。我邀请了当时还在Lending Club的技术负责人苏海德先生回国,和我一起创办了点融网。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用技术的方式,降低金融运营的成本,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他应该享受的金融服务。
  余额宝上线给老百姓投资、借贷打开了一扇窗,P2P则给了他们更多的可能。在没有互联网,没有这种技术平台的前提下,借款人和出资人很难对接,成本太高,无法找到。有了互联网之后,这样的一种双向普惠就能实现了。
  我不敢说完全覆盖中国的现状,但是P2P就是让拥有少额现金的人和需要少额现金的人通过平台对接,实现共赢。众筹也一样,上千万人,每个人募得几元钱然后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互联网的魅力,它能使草根的梦想得以实现。我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也尝试过很多次创业,但这次我是第一次离开律师事务所全身心投入。我有一个非楚的方向,就是世界上领先的技术和中国巨大的金融市场之间一定会有结合点,一定有可为之处。也许我们今天创办点融网,就是在金融行业里面找到了这个结合点。我希望运用科技的力量,能够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为一些被主流金融机构所忽视的长尾市场去服务。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儿,我甚至想过,即便是点融网没有成功,但有了技术的支撑,我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里一定还能找到新的结合点。
  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互联网金融的话,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相比常规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金融有其行业特殊性。
  一是交易周期相对较长。比如电商,交易双方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七天的退货期过去之后,好,大家两清!金融是从放出去钱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交易,其信贷周期有可能长达一、两年,直到最后一笔钱连本带息还回来之后,这个交易才算完。所以金融行业不能一味地按照极致、口碑、快这种互联网思维来做,盲目地追求规模。同行业当年冲得很猛的那些公司,现在可能已经销声匿迹了。金融比的是你能活多久,而不是你能跑多快。剩者为王,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互联网金融的话,一定会死得很难看。在这方面,我在金融师这个行业的从业经验,以及相对比较保守的风格,也使得点融网在早期发展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
  第二,是其政治敏感性。我们创业差不多四年时间,终于等来了政府的最终、合法的一个认证,说网贷是一个被监管部门认证许可的一个行业。在拿到这个认证的过程中,我不太像一般的创业者去做比较天马行空,比较颠覆的事。中国是一个强调政治的社会,我的母校是华东政法大学,政法,政治在先。中国甚至全球很多时候在新的领域,法律往往是缺失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敏感地了解政策的导向,知道未来中国五到十年内发展的方向,它缺什么,政府希望你去做什么,而不是说凭一己喜好,去盲目做一些尝试。金融行业尤其是一个政治敏感性非常高的行业。所以我们在创业初期就主动和监管部门进行沟通,进行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实践研究,然后我们把这个课题形成报告,在2014年出书发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及时地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些规律和信息传递给了监管者,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行业。不是说等法律出台之后再去适应它,而是我们很早就知道了未来这个行业可能的发展方向,比如小额、分散,然后不要去做一些资金池,不要去涉及类似证券化的产品,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与监管部门的频繁沟通,我们已经把产品调整到今天相对合规的这么一种状态,所以最终可能我们胜出的机率会大一些。
  把金融规模做大是每个金融从事人士心里的魔鬼
  2016年8月,(,)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任何一部法律都是多方博弈的一个最终结果,这当中既有监管者的想法,也有从业者的声音。由于系列金融风险事件的爆发,实际上最高层对于暂行办法的出台予以了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够正本清源,给予这个行业正常、良性的发展空间。暂行办法的最大意义,首先是让这个行业有了准生证,这个行业不再是一个不合法的三无产品。当然它还是有一些其他的影响,比如说这次为了能够比较好的掌控未来的事后管理,设定了所谓的投资上限,这个门槛实际上对于现有的存量造成非常大的冲击。P2P诞生的一开始它就很难坚持做小微,因为做小微的成本高,不管银行还是民间借贷都是一样的,同样有一个亿的资金,一定是希望管理的对象越少越好,单一投的金额越大越好。所以把金融规模做大是每个金融从事人士心里的魔鬼,希望把规模做大,希望有规模效应,希望能够挣更多的钱,在这个过程中存量的影响会非常大。
  正因为中国整个金融体制的不发达,使得它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
  就金融行业来讲,中美存在巨大差异,美国有多年积累形成的一个成熟的征信体系,信用环境,包括违约成本在内的面面他们都有严格的法律,这让违约成本变得很高。中国则欠缺这样成熟的基础设施,实际上操作起来会非常辛苦。但正因为中国整个金融体制的不发达,使得它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比如个人信息采集方面,我们的纬度会更完整。比如说在美国,你是不能够以性别、种族、肤色、年龄这些理由去评估一个人的信用,并以此为理由拒绝其贷款申请,但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实际上我们从信息采集方面,可能自由发挥地余地比美国更大。我们有一些中国独特的风控方式,尤其是在网方面,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似乎更喜欢把时间花在小屏幕上,在这种情况下,手机移动端终端保留了大量丰富的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来识别一个人的行为轨迹,日常消费习惯,甚至在经其本人允许的情况下,他的一些通讯记录都可以被合法运用到我们的风控模型中去。
  点融网这四年下来,随着放款量、交易量不断提升,风险模型也在快速迭代。我觉得天下没有所谓完美的风控模型,它一定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一开始我们请来的专业风控人士基本上还是来自银行,沿袭了银行的一整套风控标准,但我们会叠加一些纬度,比如说用户经常使用电脑上网的物理地址,他所在的区域,包括他的上网习惯,这些我们采集到之后,会做一些风控模型的早期假设。通过这几年的运行,我们也在不断修正这些假设,比如说搜索习惯里面经常会出现套现,这样的人一定属于高风险人群。我们会用一些多纬度的数据,去假设信用高低的标准,但这个标准一定要经过大量的实际验证。比如说芝麻信用分750,700分的人,是不是他们的违约成本或者违约机率就一定会低呢?其实未必,我们跟芝麻信用的合作,就是为了寻求多维度、新的风控模型,它需要通过一线放贷机构无数的样本才能够验证出来,你信用分高的人是不是信用就一定好。
  包括这次刚刚从硅谷回来,我们发现美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它们的一些新的应用趋势,比如说它们有一家公司,就在研究你在电商平台上买不同的产品,会不会反映你的信用水平,这是非常前沿的一个课题。中国还是缺乏比较先进的金融科技理念,但中国有大量的数据实证机会,让你来验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跟硅谷之间联手,用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中国市场量的数据验证,能够真正形成脱离传统金融交易属性的数据,来做风险判断的这么一种模式,这个方向一定是对的。
  P2P风口已过,三大领域值得深挖
  P2P这个风口差不多已经过去了。网贷细则出台之后,创业门槛已经非常高了,尤其是资金端的募集,包括获客成本,已经是当年我们创业的十倍以上了。
  这样一种情况下,我觉得未经完全开发的领域是值得去尝试的,比如交易金额小到一千、两千,三四五线城市所需要的这种小微金融服务还是一个相对大的蓝海。过去半年我们看到了几十家创业公司在这个领域出现,有些公司已经跑得很前面了,但他们还没有到短兵相接的地步;再比如85后,90后这些年轻人群,他们的消费透支其实连银行信用卡的标准都达不到,在美国有专门针对这类人群的贷款,叫Payday loans,发薪日贷款,这种商业模式在中国也开始蓬勃兴起了,可能还有一点的时间窗口;还有互联网保险,在银、证、保这三个传统的金融领域里面,保险的市场化程度和它跟互联网结合的程度,其实是相对滞后的。在互联网保险领域里面有中安保险,它们是最早的一个以互联网保险为主打的公司,现在估值已经远超80亿美金;还有一些领域,目前受制于现在的政策法律环境,但在未来会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比如说中国公民的海外资产配置,一旦法律政策能够予以松动,这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可以爆发出来,甚至于养十家上市公司都没有问题。现在在美国上市的诺亚,它做超高净值的人群资产配置服务,也只不过占到1%的市场服务,还有一家巨派,差不多0.5%的市场份额,它也上市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蓝海市场未来有巨大的机会。在中国的投资服务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关于区块链,要让它能够被政府所认可,不妨先从金融的安全性着手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无需信任积累的信用建立范式。区块链技术本质是去中心化且寓于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存储、传输和证明的方法,用数据区块(Block)取代了目前互联网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使得所有数据变更或者交易项目都记录在一个云系统之上,像一个数据库账本,记载所有的交易记录。这项技术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渐得到了银行与金融业的关注。
  当比特币在中国非常流行的时候,我们自己内部有个判断,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里面,要去颠覆一个主权货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区块链现在以一个全新的底层技术,它跟比特币概念要做一个切割,在中国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会。
  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甚至可以跨过国界来运行的一套体系。作为一个创业企业来说,我们并没有停留在过多地去研究概念。在一些供应链的金融服务过程中,点融做了一个实证的研究,可能在未来核心企业和它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借贷中,运用一些区块链的技术来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在公益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公益捐赠领域,钱的来源、走向,怎么使用,怎么向社会公示,如果用区块链的方式,它的可信度会更高,甚至于强过知名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我觉得这些是它的一个应用场景和范围。在中国,在金融领域里面谈区块链,要让它能够被政府所认可的话,我倒是建议先从金融的安全性着手,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够用自动化的方式,来监控每一个平台的交易数据、资金流向和违约情况,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大大地降低监管成本。
  很多东西是钱买不来的,风投最怕的是,你钱烧完之前,经验没学到
  从初创期的勇于创新,到成熟期的相对稳健,到后期可能就会相对保守,因为规模大了,要防范风险更多于创新,我觉得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这种规律是一以概之的。
  点融现在已经有2800个员工了,大概上百亿的交易量,在这种规模情况下,我们请来了很多传统金融机构的一些高管,他们的加入使得我们整个公司越来越像一家金融机构,其实就是更多的防范风险,帮助投资人能够过滤掉风险保护投资人权益。在创新方面,确实跟四年前刚刚起步的时候不同,我们会去权衡现有的风险和未来可能获得的收益之间的一个关联价值。
  我自己还是对新生、进取、创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技术改变金融的一些案例和想法。在现有的点融体系里面,有些不宜在公司内部去做,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大局,影响到公司的一个平稳发展,所以我们成立了一家专门投资金融科技公司的垂直领域的早期基金,有好团队、好想法、好技术,他们需要比如包括人力配备上的资源,因为走过早期的这条路之后,点融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导作用。
  这里面的资金很多是来自于社会募集,包括很多互联网金融领域里的知名企业都是我们这个基金的LP,他们的行业经验的注入,也能够帮助这些初创企业,未来不管是正常发展,甚至于将来的退出,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可能性。P2P实际上是C2C的,现在做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基金是B2B,实际上都是在做一件事,就是普惠金融,只是说它的对象不一样。
  在金融科技领域里面,大家都叫金融科技公司,但你的科技含量有多高,你的门槛在哪里,你的护城河有多深,这些都是我们投资人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我觉得科技属性还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个要点,你的这个技术的壁垒有多高,你在应用层面的落地性和本地化能够做得有多快,同时客户的需求是不是刚需,是不是能够给你提供巨大的,有想象空间的这么一个市场。
  我们在早期看项目的时候,肯定还只能够看团队组合、技术来源,和这个市场上现在有没有巨无霸挡在前面,从P2P当年的整个投资进程来看,早期涌现出几百家拿到风投的公司,它都是看到了行业的巨大可能性,从那个时点来看,技术性就没那么凸显,更多的是说你有多快去树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金融,公信力很重要,你从无到有能够建立起一个让客户记住,愿意相信的品牌,这个可能是早期的一个亮点。这点能够做到的话,可能就能源源不断地融资,而且这是个良性循环,我们B轮拿到了老虎基金,C轮拿到了渣打,整个在市场上和在客户中的公信力被大大提升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品牌是我们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
  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要做一个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企业的话,我们还是强调你的技术累积,技术在应用场景里面的灵活性,和技术服务效率,这个是内功。我们所选择投资的标的公司,通常在这个行业里面不再是一个小白,而是在多重金融机构有相当长的累积之后,带着新的模式出来创业,这样的团队我们非常愿意投。很多东西是钱买不来的,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家做在线B2B贷款的团队,他们已经在一个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累积了非常多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这些平台花十亿甚至百亿的投入,交了学费才学到的,他们把这个应用场景搬到更广阔的范围里面去,说服力就很强,实际上风投最怕投错的是说,你钱烧完之前,经验没学到。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正和岛
(责任编辑:李治华 HN02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为什么说它是中国最聪明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行业发展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