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领导班子名单,首钢为什么要搬到曹妃甸首钢招聘信息

首钢总公司党委调整迁钢公司领导班子 | 首钢集团总公司
博锐登陆:用户名
[收藏本站]
&|&&|&&|&&|&&|&&|&&|&&|&&|&
您现在的位置: >>
>> 首钢总公司党委调整迁钢公司领导班子
首钢总公司党委调整迁钢公司领导班子
首钢集团总公司&日&作者:【
3月6日,首钢总公司党委召开迁钢公司干部大会,总公司领导张功焰,总公司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迁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总公司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宣读了首钢总公司党委关于迁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调整的决定。
张功焰在讲话中,对迁钢公司近年来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迁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针对此次迁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职务调整和迁钢公司下一步工作,张功焰代表总公司党委提出六点要求:一是增强使命意识,奋力打赢2014年扭亏增盈攻坚战。二是认真贯彻落实首钢干部大会要求,在结合实际、深刻领会、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上下功夫。三是继续发挥&试验场、练兵场&作用,为首钢转型发展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四是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确保生产经营建设工作顺稳。五是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争做勤廉兼优模范。六是大胆创新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在首钢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中再立新功。(信息来源:首钢日报)
首钢集团总公司&的最新新闻:
博锐管理在线版权声明:企业关注栏目内容全部来源于网络或相关企业的企业网站,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博锐管理在线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需转载,请与相关企业或作者本人联系。
博锐微信号
Copyright &
boraid.cn . All rights reserved.
博锐管理在线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时间: 66 毫秒当前位置:
曹妃甸园区
日北京市、河北省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明确:以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产业转移对接协作、加强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为重点,共同把曹妃甸打造成首都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 “由首钢及相关方共同组建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开发建设投资公司和生态城开发建设投资公司,统筹协调开发建设工作”。在北京市、河北省国资委的组织、安排和协调下,成立了“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并于日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区工商注册,做为两省市指定的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发建设主体,承担示范区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日建投公司与唐山市人民政府、曹妃甸区政府共同签署《曹妃甸先行启动区和试验区片区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和《补充协议》,明确了曹建投公司以PPP模式为主的合作开发模式,标志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由顶层设计转入具体实施阶段,标志着先行启动区建设真正迈出了“先行”的一步,展现了各方务实合作的共同愿望和美好前景。曹建投公司于日率先入驻环保基站1#楼办公,成为入驻产业先行启动区第一家公司,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唐山湾生态城规划确定4.6 km2产城融合先行启动区,为产业转移、公共资源疏解提供生活配套公共服务区域。目前已初步完成了总体概念规划和功能布局,按照产城融合产业转移配套的要求,将遵循“总体规划、分区分步、合作开发”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按照协同发展、产业转移、人口聚集的时序要求,随着生态城教育产业人群迅猛发展的需求,曹建投启动了产城融合配套一期22万平米住宅及公共配套的项目开发,将以超低能耗、绿色智慧科技的住宅产品满足需求,示范引领;公共配套的商业中心、幼儿园等已完成概念设计及选址,明年将启动建设。围绕示范区招商工作,曹建投公司积极与北京市的国资委、发改委、经信委等有关部门,以及曹妃甸区推进办、招商局、中日园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建立了协同工作机制,全面深入推进北京产业转移和公共服务资源疏解工作。目前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2016年计划招商引资签约150亿元。全年预计5.5km2产业先行启动区累计签约8个项目,签约额177.8亿元,完成计划119%;已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额约136亿元。目前区域内推进项目5个,正在洽谈中,总投资约32亿元。在积极引导北京产业转移的同时,公共服务医疗、教育合作也在快速推进中。北京安贞医院与曹妃甸区医院共建的“北京安贞医院 曹妃甸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于日正式揭牌开诊;北京友谊医院与曹妃甸区工人医院共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曹妃甸合作医院”于 2016年7月份正式挂牌,预计2017年初达到开诊条件;北京妇产医院与曹妃甸区医院共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曹妃甸合作医院”于2016年 9月28日签署合作协议。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是依托景山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的一所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制的全日制公办半寄宿学校,总计60个教学班,可容纳师生3000人,该学校已于2016年9月份开学。学校医院等公共优质资源的聚集,为北京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了教育医疗保障。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C) 2003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号首钢搬到曹妃甸去了.想知道那地方为什么叫曹妃甸?_百度知道
首钢搬到曹妃甸去了.想知道那地方为什么叫曹妃甸?
曹妃病情日趋严重,后竟死在岛上渤海唐山湾里,竟身染重病,小岛得名曹妃甸,早晚侍候,唐王非常宠幸她。由于曹妃体质虚弱,塑曹妃像,赐名曹妃甸。从此渔民海客四时香火不断,扶曹妃上岛治疗,仍呕吐不止,遂下旨在岛上建三层大殿。船行经这个小岛,东至辽河口的海域。曹妃甸地险浪恶,又是船只出入大沽口、天津的必经之地,古时船只在此遇难的很多。这一带百姓常说:“英雄好汉,难过曹妃甸。”这个小岛本无名。李世民痛失爱妃。经随军太医调治,唐王命龙舟拢岸,船行至本县海域。唐王下令船只沿海岸浅水而行,姿容秀丽,不但能歌善舞。她见唐王几年鞍马劳顿,今又要渡海西归,就百般体贴唐王。离开高丽后,一路上伴着唐王赋诗、对弈,而且会吟诗作画,尽情玩乐。随军东征的有个妃子叫曹妃。唐朝初年,唐王李世民跨海征东,得胜还朝。小岛连有三道杠沙,横亘在西起大沽口,有一个小岛叫曹妃甸
采纳率:7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曹妃甸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首钢集团不是已经搬迁的河北了吗,现在北京的园区有什么用啊?_百度知道
首钢集团不是已经搬迁的河北了吗,现在北京的园区有什么用啊?
首钢集团不是已经搬迁的河北了吗,现在北京的园区有什么用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创业园区,同时作为工业遗址保留
采纳率:7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曹妃甸新首钢卅四:后记
曹妃甸新首钢卅四:后记
第三次曹妃甸之旅结束了,我把在三天里的所见、所闻、所想,以及把与首钢发展相关的历史情况和工艺情况介绍整理出来,并写完这组《曹妃甸新首钢》的连载,居然花费了近一年半的时光。这是事先完全没有想到的。现在已经是2013年第一个季度之末,但是围绕首钢今后在曹妃甸发展的话题却远远没有结束。所以我这里写的后记也很特别,不是常见的短篇小结,而是一份在参观之外的对于京唐公司重要情况的综合回顾。
首先要说的,是一直关注“唐钢退、开滦进”的最终结局——我离开曹妃甸以后第41天,日,首钢总公司、开滦集团、河钢集团三方已经签订了正式协议,实现了股权的全新调整。首钢占京唐公司的股份由51%,增加到70%,河北钢铁集团完全退出,开滦集团承接30%的股权。目前整个股权调整过程已经顺利完成。这个消息一直没有对外公布,直到2012年“两会”即将召开前夕,2月29日有记者追问到朱继民,他才第一次正式做出回应。
还有消息说,河北钢铁集团的成员唐钢,此前向京唐公司派出的1000多名员工和管理人员,会继续留在京唐公司。这意味着河北钢铁行业国有资产合并行动的最后一个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朱继民解释,在京唐公司成立之初,是想要成为一个拥有多元化股东的企业。但是由于钢铁企业投资巨大,当时找的一些小股东资金有限,最后才和唐钢合资组建了京唐公司。“在运行中发现,由于只有两个股东,对于公司的现代治理架构、科学决策有一些影响。”不过朱继民没有明说首钢与唐钢(继而是河钢集团)在很多地方都有战略冲突所带来的问题。
河钢集团董事长王义芳也曾向媒体表示,退出曹妃甸是完全按照河北钢铁集团发展规划来办的。但是一些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开滦集团入股首钢京唐,更多是河北省政府的行为在其中起作用。早在日,开滦集团总经理殷作如就在开滦集团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河北省方面拟让开滦集团参与河北钢铁企业战略性重组,“受让”河北钢铁在曹妃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里持有的股份。
首钢为什么会选择开滦集团?首钢集团新闻处处长吴建新说得很有意思:“有很多原因,这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解释清的事,需要长篇的阐述。”其实开滦集团企业规模足够大,有实力接手首钢京唐30%股权。开滦集团又属于煤炭行业公司,本身和冶金行业联系紧密,占据资源优势。再就是开滦集团的国有企业身份,开滦集团接手则有可能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这些条件都是明摆着的。有分析人士说,开滦集团是煤炭企业,作为钢铁行业的上游,和首钢之间能加强产业链紧密的合作,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作为河北第二大采煤企业的开滦集团,最近几年在实施业务多元化,钢铁业成为它新进入的产业之一。实际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开滦集团和首钢早有着长期的合作历史。2003年开滦集团和首钢就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此后开滦集团旗下的开滦精煤股份公司,已经先一步与首钢京唐公司联合建设了煤焦油加工项目,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拟分两期建设包括60万吨/年煤焦油初加工项目和年加工能力在80万吨以上规模的深加工项目。双方还携手赴加拿大开发煤矿。业界人士认为,开滦和首钢的这层特殊关系,有助于双方合作运营京唐公司。业界普遍认为,首钢在产品竞争力方面没什么问题,但是首钢京唐公司能否扭亏为盈,可能要看管理和后期销售。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是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有多个“第一”的样板意义,它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建设的项目,是第一个通过吹填造地在沿海建设的钢铁企业,是第一个省市之间跨区域合作建设的钢铁厂,也是河北省建设沿海强省和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的头号工程。京唐钢铁项目于日正式开工建设,到日一期工程主体工艺设备全线建成投入试生产,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的优势凸显,目前各主要工序产能、技术经济指标达、高端产品开发全面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
京唐公司做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先进钢铁企业,产品选择紧密围绕各种高档板材,不仅有很高的竞争力,还可以大量替代进口产品。2012年6月已离任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担任会长一职的原首钢领导朱继民,他曾经说过,首钢的“搬迁”,是为大城市的重化工业如何搬迁、以及中国钢铁工业合理化布局积累经验,并对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起到示范作用。
曹妃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
朱继民所说的都是当初理想化的目标,诚然不错。而首钢京唐公司从规划搬到曹妃甸开始,到目前几乎已经快10年了,这个目标是否完全达到了呢?应该说还有很大距离,但是多少已经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这个距离,或者应该说是差距,主要表现在京唐公司诸事不顺。
首先是在大环境不利的条件下,京唐一期一步工程2009年刚好竣工投产(二步2010年全面投产),一直有磕磕碰碰,达产较晚,初期经济效益打了折扣,以致一度资金紧张。不过业内专家说,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如冶金、化工等)链条都是紧密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物理化学反应,不是缝衣流水线可以从中途撤除任意部件或全线停机,也不是开汽车可以急转弯、踩刹车,钢铁联合企业是一旦高炉投料,就要硬着头皮一直干到底的,中途只能以“微调”的方式进行操作。首钢京唐做为一个全新的企业,遇到一点问题很正常,国内所有新建大型钢铁企业有哪个是一帆风顺的?国内外同行都在密切关注京唐公司采用的创新技术,有了问题都在参与研究出主意,都在关注首钢人如何解决问题,都在学习首钢获得的新鲜经验,这是过去国内钢铁企业从来也得不到的真实体验,就象过去引进武钢一米七、引进宝钢一期时一样,首钢的创新和实践是为全国趟路,这才是真理。
就在我2011年8月份第三次到曹妃甸来看京唐钢铁公司的同时,有一位著名媒体单位的自以为“懂经济”的媒体人,在完全不了解首钢历史和改革的情况下,就当时首钢高炉出事故、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采访了一些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近乎“旁观者”的口吻,写出了以偏概全的一篇文章,一味地指责、讥笑京唐公司在前进道路上发生的事情,起到了抹黑京唐公司的作用。不仅那些关爱京唐的首钢人很恼怒,连加入京唐公司行列的唐钢高层领导也很不高兴。文章被以传统的“内参”方式转到国务院领导那里,说首钢的管理不行,是“四不像”,一口咬定京唐公司的5500立方米高炉是好大喜功,技术方案有问题,所以才老出事故!他还直接在首钢和唐钢之间合作已经出现的问题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这真是令人作呕、颠倒黑白的恶行,还起了一种“告黑状”的作用。我回京不久看到了这篇文章,我想这家伙根本就没有深入京唐公司生产一线的角落里去观察了解现状,全凭着概念的框框写作,不出“幺蛾子”文章才怪!
这篇东西一经发表,在网络上就能看到众多人士的口诛笔伐。
贵州省六盘水市某网友10月11日转北京一网友的帖子,其中写到——提到的人,说道的事,还有缺乏专业知识和基本的逻辑,有点“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愚人色彩,抛砖引玉,别有用心啊!我们要在读文章的同时,保持清醒,清晰其真正意图。是的,首钢搬迁是顾全大局,按理会有好报,观全文又得知,无耐遇上个打小算盘的合作者。
北京市一网友10月10日发了一帖——唉,可怜的记者,作者的无知真的让人可悲!
一位只显示属地为“中国”的网友10月9日写道——“一位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京唐钢铁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原因在于高炉技术不过关,生产不稳定,产品质量没有保证。”这位业内专家挺牛逼的,挺专业的。这篇文章除了数字,其它都不是很专业,而且明显带有感情色彩。这也叫调查?我觉得取名“记近年首钢京唐亏损那点事”比较合适。我觉得作者如果能对整个首钢京唐建设到投产到目前的状况作一个全面的报道,那样才更具说服力。就本文来讲,我认为作者确实是个记者,带嘴带耳朵,但少点思考。我是首钢的人,我的评论带个人感情色彩,抱歉。此外,如果京唐钢铁转运的那一天,也请你报道。
北京市一网友10月9日指出——这位记者报道内容缺乏专业知识,1、文中“1号高炉炼钢主控室电缆失火”是严重错误,高炉是高炉,炼钢是炼钢,是独立的两个工艺,属于不同的分厂,1号高炉主控室没有炼钢主控室,确切的说是“炼钢主控室电缆失火”;2、文中“京唐钢铁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原因在于高炉技术不过关,”太牵强附会了。高炉产铁水,炼钢转炉炼钢水,钢铁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钢”和“轧钢”,所以说有点牵强附会,风马牛不相及,带有主观和偏见性。
很多人都有同感,包括我所接触的业内一些有名望的专家,都不赞同文章的很多内容。现在的媒体人竟然还不如三十、四十年前的同行明白事理,我真为他们感到悲哀。不过,即使他们写文章的手法再能忽悠,社会效果再糟糕,也不能撼动首钢京唐这棵健壮的大树。
这篇文章在首钢上下也可以说是起到了一种相反的激励作用,这恐怕是这位媒体人没有料到、也根本不会懂得的。按我们过去的说法,你的几个字哪怕就是一股屁,我也咬着牙跟你较劲儿——首钢人就是这样,你说我不好,那我非要干出个模样来给你瞧瞧。首钢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成绩和改造就是这样顶着外部压力干出来的,三十三年以来(1978年-2011年)从未改变过。很多京唐公司的干部职工都知道这篇文章的事情,除了骂当下的媒体善于妖言惑众、居心不良之外,据我知道特别是在炼铁部、设备部等相关的机构里都被激发起动力,组织科研攻关,杜绝事故,改善运行,所以不到一年,在2011年末到2012年上半年期间京唐公司的生产很快取得佳绩,设备能力达产,形势得到扭转。具体情况在此就不多说了。
对京唐钢铁公司的评价,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与这位“外行”的媒体人说法完全不同的话,同期我也看到了许多。在这篇后记里,我一定要留下这些国内外真正的“著名冶金专家”的对首钢京唐公司说的话——
日,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说:首钢京唐代表了钢铁工业“两型”的发展方向,即从总体上看,首钢京唐代表了钢铁工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效优质发展的方向。京唐公司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如用废渣来填海造地,还准备建设建材工厂,做到无废弃渣排放,将各种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了环境友好。他说,“日本钢铁业人士曾表示,先进钢铁企业的典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要看日本新日铁的君津和大分厂,在八九十年代要看韩国浦项的光阳,而现在则要看首钢京唐。”“从实践看,京唐钢铁厂这条技术路线和整个设计是合理的。”
原中国冶金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说,首钢京唐钢铁厂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项目,是完全按照“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的构想建设的,从设计、施工到运行都体现着国家冶金行业的综合实力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钢铁冶金专家、美国钢铁学会会员、高炉冶炼过程控制和喷吹专家、长期从事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张寿荣说:“大高炉能耗低、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性和稳定性都好,符合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干大高炉我们没有经验,但没有经验不等于不要干,不干就不能前进,就要永远落在别人后面。“中国要建设现代化,就必须建设一大批现代化的企业,首钢向前迈了一步,做出示范,积累了经验,其他的企业跟上来,从量变到质变,中国的钢铁业就一定能够强大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说,首钢京唐公司的建设在世界钢铁史上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第一个就是在沿海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产能达到1000万吨级规模的钢厂;第二,首钢京唐公司是我们中国人自主设计、自己建设的大型钢铁企业;第三,首钢京唐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兴建的大型钢铁企业。
上面这些冶金专家的话,说得都是京唐公司真正的精髓和意义,都是很有份量的。
至于其它只被媒体报道了几句赞美话语的著名人士,就更多了。仅举几例:原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金属学会理事长、2013年1月起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参观了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后说,京唐钢铁厂建设得十分壮观,技术装备是世界一流的。世界最大钢铁集团——阿赛洛·米塔尔集团的执行副总裁皮艾尔,在参观京唐钢铁厂后说,你们将成为最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日本新日铁公司常务取缔役(即常务董事)太田克彦在参观了首钢京唐钢铁厂后说,你们在这么短时间建设了非常美丽的现代化钢铁厂令人敬佩。
对于这样一个举国关注、具有划时代意义、体现国家冶金行业综合实力水平的京唐钢铁公司,份量很重的一个重工业基地,这位媒体人那充其量不过七页A4纸的文章,真是显得十分轻薄而无知。我所感兴趣的是,不知这位记者2012年以后是否还有脸到京唐钢铁公司一访?
其次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首钢京唐公司二期工程问题,需要在这里多说几句。围绕京唐钢铁公司二期工程神神秘秘的“来回扯”,从2009年一期工程投产之前就开始了“拉锯战”,真是姥姥家里唱大戏,一直扯到了2012年末,历时四年之久,官方竟然还没有正式的公开说法!首钢很无奈,我们看着也很无奈。
自从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国人很热衷于“讲故事”,其实涉及首钢京唐二期工程的故事已经在这四年里被人写出、说出无数个来了,不妨在这里集中再说一遍,大家自会各有心得。
早在2009年京唐一期工程还未正式投产前,有关“首钢京唐二期搬迁争夺开战”的消息就已经开始流传了,比较准确、也比较全面的应该算是一篇记者报道《首钢二期搬迁争夺开战》,我第一次看到是在“环渤海新闻网”,日登载。以下请允许我在博客里部分穿插引用他的文字,但是不标出哪些是记者写的,哪些是我彻底重新整理的。
在2009年3月开“两会”之际(京唐一期竣工投产前半年),就有惊人的消息透露,说京唐二期很可能“移师天津”。此前有人问过当时的首钢最高领导朱继民,但是他没有认可,只是坚持说“到2009年4月,搬迁到曹妃甸的首钢搬迁一期工程将全部投产,钢铁总产能将达到485万吨(这里是指一期的第一步工程)。我和首钢整个决策层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便是首钢二期的搬迁工作。”
可是人家天津不是这样想的,做了一些“一厢情愿”的表白和动作。与此同时在距离曹妃甸近200公里之外的天津大港区,南港工业区的拆迁工作正在推进,当地政府的一位消息人士说,这其中相当比例的拆迁,是为了给首钢搬迁的二期工程“腾出”厂区用地的空间,而在此前,曹妃甸被外界认定是首钢搬迁的二期项目顺理成章的“落脚地”。事实上那时二期连建在哪里都未确定!首钢领导只是没有过多地对外声张,但是搬迁落地的“争夺战”一度十分激烈。
天津市规划局的一位官员表示确实“有这个说法”,不过他强调,天津规划局所做的规划工作主要是“中宏观层面”,并不涉及具体的工业项目摆放,而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规划当中,原来并没有明确首钢搬迁二期的位置。
天津准备用来承接首钢搬迁二期工程的是南港工业区,2009年正处在规划建设的前期阶段。它隶属于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总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只比曹妃甸新区小三分之一。按照天津市发改委的规划方案,钢铁生产制造被当做了南港工业区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起始环节。滨海新区管委会人士说,“从一开始的工业定位,滨海新区的工业功能定位就和曹妃甸的关系很微妙,地理条件、功能定位都很像,曹妃甸有出海口,滨海新区也有出海口,滨海新区搞重化工业,曹妃甸也搞重化工业,两者的竞争,明面上不说,暗地里谁心里都有数。”“这样的事情就看招商引资的决心了,首钢搬迁二期能不能来,要看天津方面能拿出多大的优惠措施,能来当然最好,来了我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大项目啊。”——这最后三个字“大项目”,充分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在这个时候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于“投资拉动”,而不是“消费拉动”,天津市这样想,丝毫不奇怪。
在2009年两会期间天津代表团驻地的北京金台宾馆,天津市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证实,就首钢搬迁二期工程选址问题,“天津市政府确实与北京市政府、首钢方面进行过接触”。这位高级官员表示:“只是到目前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不过只要首钢愿意来,我肯定欢迎。”他还说,目前首钢方面对搬迁二期工程是否“落脚”天津南港工业区,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态度。“曹妃甸那边的意见肯定比较大,这可以理解,毕竟一期工程就在那里,二期继续放在曹妃甸也顺理成章”,他一再强调,这件事情,主要看首钢自己的态度。这位高级官员还透露,除了目前悄然加入争夺的首钢二期搬迁项目之外,天津市与中石油、中海油的大项目合作也在进行当中,而且进展也比首钢更为深入。上述这些都是天津方面的原话。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立刻就认为“基本没可能”。天津自身的钢铁工业本来不算很强大,除了那个引进国外的天津“大无缝”之外,都比较老,原来隶属天津的炼铁基地(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还建在河北省的一块“飞地”里(河北涉县)。天津市在不可能把老旧钢铁企业都搬到新区来、天津这些钢铁企业也没有实力自己搬迁新建夺“翻身”的情况下,官方把眼睛投向距离最近的首钢,开展对首钢二期搬迁工程的争夺,是可以理解的,但绝对属于一个不现实的“妄想”。首钢搬迁的“二期”工程如果要建到天津新工业区那里,无疑对天津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可是这样一来,曹妃甸基地原来规划的整个产业规模和产业链就会被全部破坏了。首钢千万吨级产能的异地搬迁重建本来是一项严谨的整体工程,一期已建在曹妃甸,二期却要去天津,完全不合理,完整的链条将被迫变得十分零散。这是整个“天津意向方案”最不被看好的一点。而且天津方面的一再表现还有点“太天真”,媒体无非是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新话题,赶紧公开制造吸引眼球的舆论,最后是首钢根本不买账。
首钢领导也可能同样认为,天津的动作不过是为了吸引首钢去加强他们的地位而搞的一个“把戏”而已,首钢根本没有想过要到天津去建又一个异地新厂——那该多傻啊。京唐公司2009年投产,一时首钢方面根本无暇顾及二期工程的问题,就把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天津晾在一边。
这个“移师天津”论一出来,立刻在网络上遭到一顿“痛扁”。网友们(其实有很多发言者能看出是首钢职工,或是京唐职工)纷纷发帖直言:“京唐钢铁厂二期在曹妃甸建设最符合首钢的利益;也符合国家的利益!”还有的直言“请不要违背经济规律另寻它处”。也有人具体指出建在曹妃甸的好处:“为了国家的长期发展,首钢二期还是在曹妃甸最合适,因为一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加上滦南发现特大铁矿,又有着丰富的物力资源,首钢建在曹妃甸最符合全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必须建在曹妃甸啊,不然那可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后,移师天津的方案还没等正式出笼,就胎死腹中了,几个月后就被从媒体上悄悄抹掉。
2010年6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中称,除了国家已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外,2011年底之前不再核准、备案任何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同年11月,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联名发布《关于清理钢铁项目的通知》,要求对钢铁项目进行一次性清理。此次钢铁项目清理的范围包括自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含在建和已建成)的钢铁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的铁矿开发项目和钢铁生产项目)。这明着就是说,包括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和已经成形的首钢迁钢公司在内,都要严格审批。
比较有意思的是一场河北省为主导的“作秀”演出,发生在日,在首届“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举办了河北省和唐山市的两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分为“省会”和“市会”两类,有44个河北省范围内的重点项目在会上签约。根据媒体报道,其中“市会”(唐山市)项目就包括“首钢京唐钢铁厂在曹妃甸工业区增资建设的二期工程年产1000万吨钢项目”。当天很多媒体迅速报道,都用的是“首钢京唐二期终于落户曹妃甸”这样的大字标题。好像这样的签约仪式就是京唐二期最终敲定了。
其实我们很清楚,这个签约仪式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展示,更何况此时连京唐二期工程的正式报告都还没有上报呢,河北(唐山)与首钢签约有啥用?他们是把京唐二期强行捆绑在其它项目上而演出的一场戏,是为了给曹妃甸和全省脸上增光用的,这决不意味着京唐公司二期工程就可以立即开工建设了,因为还有一系列的正式申报和审批手续还没有办完。网上曾一度风传:“没戏了,(被)李毅中给否了,再说了首钢也没钱了,一屁股饥荒”,“京唐二期建不了啦”,以致立即招来一片骂声。其实这会儿李毅中正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与管审批项目的发改委是两码事。
到2010年12月底,网络上有“分析”说:京唐在最初的规划中有三期工程,每一期的工程内容基本是一样的。二期如果还建设的话,按照它900多万吨的总体规模,是一定要建高炉的。但是有铁就得接着有钢,有人评论说,现在国家控制钢铁总产量,各钢铁公司要建设新的增产项目较为困难,因此推断京唐的二期工程应该还能建设,只不过在短期内不可能开始动工。到目前(2010年末)为止,国家发改委还没有同意首钢京唐继续建设二期工程,是因为国家正在重新布局全国的钢铁分布和产量,目前已经是供大于求,很难批。这话有一多半是对的。原以为“首钢搬迁”引发的一系列连锁效应,风驰电掣一般,势不可挡,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似乎整体被“踩了一脚刹车”。
随后京唐二期工程从2010年又拖延到2011年。此时又有人说,现在京唐公司二期项目的暂停,是跟京唐股权置换(唐钢退、开滦进)及目前钢铁市场形势有关。这可能是与股票有关的人士“假设”出来的一个推理。但是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首钢京唐即使设备成色再新、技术等级再高,它的体制目前也不是上市公司,与首钢总公司申请用迁钢资产与石景山老厂资产置换、救活上市的“首钢股份”这只股票,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就在2011年春节将至的时节,《华夏时报》透露有首钢“内部人士”说:“首钢迁钢项目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签字,但正式批文还没有下来,不过很快就会下来。”对于刚刚叫停石景山厂区的首钢来说,这好似迎来了一份大礼,首钢迁钢项目正式被国家审批为合法的产能项目。但是这只是一个只有口头来源的新闻,没有文件作证,并不算数。
迁钢的正式批文是等了又一年以后的2012年5月才下发的,发改委批复《首钢迁钢项目通过核准》的文字极短,是所有批复当中最短的:“2012年5月,为落实国务院首钢搬迁调整工作协调小组会议的有关精神,加快推进首钢搬迁调整工作,解决首钢石景山厂区关停后首钢股份公司资产置换问题,国家发改委核准了首钢迁钢项目。项目建设地点为河北省唐山迁安市,主要建设内容为炼铁、炼钢、轧钢及公辅配套设施,项目形成780万吨铁、800万吨钢、637万吨热轧板材、120万吨冷轧板材的生产规模。”——全文意思就是一句话,我发改委是很不情愿地批了!——要不是看在首钢搬迁以及上市公司“首钢股份”急需置换资产的问题上,才不批你呢!哼!
迁钢“户口”落定、首钢迁钢项目顺利获批的消息一出,在钢铁业界可谓是一鸣惊人。这是自2010年国家发布有关紧缩审批政策以来,第一家拿到“户口”的钢铁企业。迁钢项目是首钢集团一手建立起来的,但一直没有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文,从2160轧机到1580轧机,首钢一直没有放弃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直至今日,现在首钢石景山厂区已经停产,首钢迁钢项目终于获批,也算是给了首钢一个出路,迁钢项目终于熬过了7年的“黑户”生活。
迁钢“黑户”问题算是解决了,可是京唐二期还是依然没有消息。在曹妃甸这里无论是当初唐钢入资还是如今开滦入驻,首钢集团旗下的京唐公司仍是一个合作项目的性质,并且由于京唐公司开始投产不久,还处于亏损状态,并不适合注入首钢股份,由于没有急切的、火烧眉毛的上市压力,所以还得等。
直到日,河北省发改委才把编号“冀发改产业(号文件”的《首钢京唐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二期项目申请报告》,上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据说他们还向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领导当面进行了该项目的汇报。发改委有关领导表示近期将对该项目进行专题研究。遗憾地是,这个项目至今(2013年)也未获正式批准!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12年11年1日,有京唐职工在网上发帖说,二期工程受市场的影响,再加上审批进程不畅,开工日期待定。发消息的是谁?他这消息从何而来?不得而知。
我一直关注这个项目的进展,从日申报以后,国家发改委每一个公告审批通过的项目文件都在本人跟踪之内。但是很遗憾,今年(2013年)从1月起到3月本文撰写时为止,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一共核准12个项目,其中有6个涉及钢铁业,占一半,包括武钢集团昆钢淘汰落后调整结构技术改造,青岛钢铁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马钢集团合肥钢厂环保搬迁,鞍钢集团老区铁矿改扩建,安徽金德信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重新集铁矿采选工程,河钢集团建设司家营铁矿南区采选工程,就是没有首钢京唐二期!
中国钢铁业界里有一个半公开的说法:京唐二期陷入这个局面,与首钢曾经的合作者——河北省政府、唐山市政府和河北钢铁集团自身的行为有着分割不开的关系,特别是与河北省方面加剧破坏限产措施有关。仔细想想,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本来就钢铁工业而言,首钢新厂搬迁到曹妃甸,应该对京津唐地区现有钢铁企业的治理整顿起到推动作用。正如当时的首钢董事长朱继民所说,通过搬迁,能加快河北省钢铁企业调整步伐,相应地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呢?
首钢的伙伴——唐钢,本身是“河钢”(河北钢铁集团)的核心骨干企业,本来跟首钢合作就有点三心二意,其实就在河钢集团自己拼命“做大”争当全国第一的同时,整个河北省的钢铁产能急剧飞涨,在被古人所称是皇家中枢“直隶”的河北境内,地方对民营中小钢厂遍地开花、任意发展扩张基本没有人管,局面一片混乱。中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省,故意瞒报实际钢铁产量,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根据河北省地方统计部门上报给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1年河北全省的钢产量为1.64507亿吨,而在日《经济日报》头版刊登的文章《开启经济强省新征程》中,有一句话似乎有意无意地揭露了河北省瞒报产钢量的事实——“比如,河北钢铁产量已达2亿多吨,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这意味着河北省有将近5000万吨产钢量没有上报!这可足足是五个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一期工程的全部产量啊!
这一“秘密”和实际结果,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原任冶金部副部长的吴溪淳大为恼火,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抨击河北钢铁产量统计数据造假。半个月后的2012年<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月1日,吴溪淳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组织的“2012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公开说:“去年我国粗钢产量实际已超过7亿吨,约为7.3亿吨”,这一数据高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6.8327亿吨。多出来的近5000万吨粗钢产量从何而来?“河北省上报的数据再次低于其实际产量”,河北省统计部门上报的河北省2011年全省产钢量为1.64507亿吨,而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统计它下属的会员(即河北省重点冶金企业)2011年钢产量竟然已有1.669103亿吨,吴溪淳质问道:你“重点企业的产钢量都已经超过全省了,这符合逻辑吗?还有更多中小企业的产量跑哪里去了?”吴溪淳质疑“河北省非重点的小钢厂真的都淘汰了吗?”吴溪淳警告说,在炼钢产能过剩和钢材价格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要消化过剩产能的问题更加突出。
中钢协一位人士说,早在两年前,国务院领导就专门对此做出批示,要求统计部门对河北省实际钢产量做出调查,但至今不了了之。“调查出来的结果把我鼻子都气歪了”,上述人士表示,河北省对统计部门的解释是“上半年报多了,所以下半年少报一些”,十分荒唐。河北省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漏洞百出,充分表明河北省钢铁产量数据严重不实。每年1-2月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省钢铁产量数据中,河北省的钢铁产量数据都是波动异常的。中钢协人士指出:“每年1月河北省粗钢产量总是比其他各省巨幅增加,相反在下半年,当全国其他地区产量都增长之时,河北省产量反而下降了,这很不合常理。”河北省统计部门的数据经常令中钢协哭笑不得,“每年他们报上来的统计数据,经常发现粗钢产量减少、钢材产量反而增加的奇怪现象。”河北省这种极其拙劣的作假手法,令吴溪淳非常不满,“河北省的生产快报连改都不改,就交过来了,和去年一样,其他各省都有所增加。”多位河北省钢铁企业的负责人面对记者的追问,坦承说,自国家限制钢铁产能、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以来,河北省历年上交的产钢数据均不实。中钢协方面指出,河北是产钢大省,瞒报产量最严重,另外在山东、山西也存在类似现象。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张长富说,2012年上半年我国增加的粗钢产量主要来自国内重点企业之外的中小民营企业,中钢协会员单位的粗钢产量反而有所下降。“上半年,74家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1%,但非会员企业产量却大幅增长了12.9%”。吴溪淳还说“目前国内不仅产能过剩严重,实际产量也严重供大于求,直接导致钢厂库存激增”。据中钢协统计,截至2012年6月末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库存1288万吨,比上年12月末增加310万吨。
由于中央政府是把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的具体任务分解下发到各地方政府,为了降低节能减排的成本、保住产量,河北省各级政府普遍使用的手段就是瞒报实际产量。吴溪淳表示,瞒报实际产量,将对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产生直接影响,“是无法忍受的事情”。“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地方政府不支持本地区内的钢铁企业减产,导致我国钢铁业已经丧失了结构调整的机会。”“如果今天我们还谈布局结构调整,只能是一句空话。”吴溪淳直言,庞大的钢铁产能导致已无法再重新布局,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被长期拖延,便是最好的例子。从理论上讲,我国“北钢南运”,进口铁矿石优势“南进北运”或“东进西运”,宝钢及武钢的沿海项目本来是符合钢铁业地理布局结构的。然而“钢铁项目审批制度形同虚设”,无法管住地方政府乱上钢铁项目,反而不仅导致湛江项目从申请论证到批准正式开工长达6年,还使得这些项目失去了市场空间。
听到这里,我也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京唐二期工程迟迟不能审批通过,不也正是被这个问题所连累吗?我想,只要湛江和防城港的项目不批,京唐二期也根本不会批。首钢在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是把京唐二期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些调整,适当推迟,可能还有起步建设的希望,否则将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新困局。
在与首钢领导笑脸相迎的河北地方官员的面孔背后,我发现原来隐藏着如此丑陋的神态和扭曲的心灵,这哪里是一个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官员阶层,简直就是无赖。他们为追求自己的“政绩”,不惜浪费无数的金钱和不可再生的煤铁资源,在玩儿命地毁掉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转!曹妃甸的开发和建设遇到这样一些领导,就是在那里不断地添乱、捣乱,在中国钢铁产量排名世界第一的“美景”后面肆意妄为。
回想在首钢与唐钢合作大干京唐公司的第三个年头刚过,也就是我第二次到曹妃甸回京之后的2008年,河北省政府把省内国有钢厂合并成为“河北钢铁集团”,简称“河钢”,从而诞生了一家当时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巨型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此后还从中信泰富手中收购了一家原来也是国企的特殊钢制造商——石家庄钢铁公司,河钢还与河北省内比较优秀的几家民营钢厂结成了“参股合作联盟”。迁安市还有四家民营钢企加入河北钢铁集团,短短两个月内,河北钢铁集团重组民营钢企数量增至16家。河钢此时也有跨省的国有子公司了——邯钢旗下的河南舞阳钢铁公司,这是全国第一家能轧厚板的著名钢厂(我1985年还在首钢300小型时曾经去过那里做现场调研)。河钢的迅速长大,超出了国内所有同行的预期。
在我“三到曹妃甸”的2011年,当年河北钢铁集团正式公布的粗钢产量为4436万吨,以集团产量来算,位居全球第二(第一位是世界钢铁大王安塞乐·米塔尔公司,生产粗钢9720万吨)。2012年河钢集团的粗钢产量目标为4600万吨。人们纷纷猜测,河钢要是这么脱缰野马一般地直奔下去,用不了两年,它就把国内能够搜刮的钢企(民营的、外省的)全囊括进来,它是下决心一定要超过安塞乐·米塔尔公司啊。“河钢的野心和目标,就在这里”!
也正是在这个河钢集团的框架牵制下,发生了2011年唐钢宣布最终决定退出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的事件,令全国钢铁行业疑云一片。唐钢并非心甘情愿地退出了家门口的曹妃甸,而首钢最终与河钢划清了界限,孰好孰坏?在京唐钢铁公司建成初期、艰难爬坡、尚未达产之际,唐钢的撤出无疑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河钢集团一种极为自私的“半路抽梯子”行为,令人不齿。不过首钢高层领导还是很大度的,表面上与河钢还是兄弟般的客气,但是同时也紧急寻求新的战略投资者和合作者入驻。
左为首钢集团的标识,右为河北钢铁集团的标识
从2002年至今,河北钢铁业的重组过程始终贯穿着强烈的地方政府意志——无论是河北钢铁集团的组建,还是在招商引资大旗下首钢与唐钢的短暂联姻,大型钢铁企业之间“强强联手”的实验,又一次以分手而告终。而且很绝的是,钢铁企业间的“牵手”,竟然也逃不过民间所传说的“七年之痒”这个规律,首钢和唐钢的强强联合只走了六年多就散伙了。
当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首钢搬迁至河北省唐山曹妃甸,并与河北省的唐钢(河北钢铁集团核心成员之一)共同组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的时候,首钢占股51%,唐钢占股49%。时过境迁六年间,唐钢经历了省内联合重组,并入河北钢铁集团,首钢通过搬迁,把业务重心倾注于曹妃甸。而到了2011年分手前,双方的心态和外部的市场都已发生巨大变化。
京唐钢铁公司原本定位于高端薄板产品,计划50%的产品出口国外,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市场萎缩,而国内竞争又非常激烈,京唐公司2009年投产起步时就异常艰难。
2010年河钢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但是利润仅有40亿元。尽管它的产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而区区40亿元的利润尚不及宝钢股份128亿利润的1/3,河北钢铁盲目做大,却还没有能够“由大到强”,问题显而易见。所以河钢提出分手的一个公开原因,也是所谓“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曹妃甸这里亏损特别大,2010年河钢在京唐公司这部分的亏损额可能在10亿至20亿之间。尽管近500亿投入里河钢只出资49%,但是折旧支出太高,对河北钢铁来说包袱的确是比较重。
六年后,跟随市场脚步变化的,还有地方政府的思路。当年留住首钢,因为它是河北省最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于情于理也需要本地企业的配合,在这一点上唐钢当年是积极支持配合的。但是现在双方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了,首钢没有退路,需要全力经营京唐公司,而河北钢铁集团经营的重心并不在曹妃甸,那么两家企业最终就不可能继续强“扭”在一起发展,散伙儿又是必然的。
客观上来讲,国内外企业在联合双方的产品构成、发展阶段差别不大,股比又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往往都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河钢的表现却特别像是一个“小心眼”的人。河钢方面有人抱怨,说首钢京唐公司中的管理、经营等主要角色,都由首钢把持,京唐公司从董事长、总经理到工厂车间管理层人员的配置,都是按照首钢为正、河钢为副的模式,而且目前合资公司1000万吨的产能,都被算在首钢名下,并没有列入河钢的产能统计。“双方因战略和理念不同,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河北钢铁方面越来越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但从中得到的实际利益却太少”,这种表露可能是真实的一种感受。一位河北钢铁业的人士曾经对记者说:“首钢打造一个新型临港钢厂的战略肯定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对于在管理、决策等领域都不占主导的河北钢铁集团而言,光投钱、没好处,没有这个实力继续扛下去。”
但是,所谓“实力”相比,河钢又似故意贬低自己了,拼命做大集团的结果,换来的竟然是自己没有实力?鬼才相信呢!首钢以微弱优势控股的格局,当初它河钢并不反对(明文写在章程里),现在来找“后帐”?何况国家也不允许一个产量数字重复统计和累算,即使再给河钢脸上贴1000万吨钢,就能让你变得更强大、更有钱吗?业界都知道,京唐公司在竣工运行以后应该投入的资金,几乎都由首钢一家承担起来,垫付了部分应由河北钢铁出资的内容,河钢撒手不管,显得很不地道。
河钢另外一个没有说出口的原因,就是河北省钢铁业的“防御性”、“排他性”的内部重组,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河北省的投资环境蒙上了阴影。为什么国内同行在与河钢一起“开展战略合作”的问题上都撇嘴?原来河钢“耍弄”兄弟钢铁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首钢与河钢短暂的蜜月合作之前,大名鼎鼎的宝钢集团也曾吃过一次大亏。有人把两年前宝钢退出河北的事件挖出来说事,把曾经的“邯宝”与“首钢京唐”进行对比,发现历史惊人地相似!
宝钢作为中国现代化钢铁企业的龙头,一度寄希望进军环渤海地区。2007年5月,正当首钢与唐钢热火朝天开始建设京唐钢铁公司的时候,宝钢眼急手快,与地跨河北邯郸和河南舞阳的邯钢集团一起合资组建了“邯宝钢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20亿元,两家各占50%股权,双方计划总投资193.68亿元,建设460万吨钢的精品板材基地。宝钢当时还没有宽度超过4.2米的宽厚板轧机,中国当时也没有一台超过5米的宽厚板轧机。因此宝钢非常看中邯钢手里的这个“舞阳宝贝”。宝钢方面全部以“真金白银”出资,邯钢则以现金加实物的方式出资。在这一热情的背后,还有河北省领导的曾经许诺:最终让宝钢取得对邯宝的控制权,以便把邯宝公司正式列入宝钢集团名下。
但是两年后的2009年,唐钢、邯钢等数家钢厂合并成为河北钢铁集团,钢产量合计直超宝钢集团,河钢一夜之间“催肥”成为一个比宝钢还大的巨型娃娃,眼看宝钢要取得对邯宝的控股权将永无指望了。无奈之下,宝钢只好把在邯宝钢铁公司的股权和新上的生产线等项目,一并转让给河北钢铁集团,黯然撤出河北。这次惨烈的投资教训,可以写到宝钢企业经营战略不成功的案例里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宝钢的失败应汲取两条教训:一是河钢在做大的时候,首先确保了自己的利益,丝毫没有给合作方留下回旋余地,这种情况一定要预防。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别相信任何职位再高的行政领导说过的话,随时可以不算数,象放个屁那样一风吹。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明挤”,“外来的宝钢没水吃”,愣是被生生挤出了河北省,匪夷所思,宝钢会那样傻。
不幸的是,首钢也这样被迫“傻”了一次。2009年曾经有人就宝钢退出河北的事情,从侧面提醒首钢:河钢自身的发展会带来合作的新问题。这话又是两年后得到应验了。所不同的是,这次是本地的河钢主动选择退出京唐公司,而外来的首钢则牢牢地雄踞于曹妃甸,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扛起了全部困难和重担。
其实河北钢铁集团在梦想和荣耀中并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虽然成为全球粗钢产量第二大的企业,但是发生在日的事件——两大日本钢铁巨头“新日铁”和“住友金属”的合并,着实给了河钢当头一棒。新日铁是日本最大钢铁公司,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则排名第三,目前两家公司的粗钢生产能力为5000万吨左右,但是都开工不足。两家企业合并后的新实体名为“新日铁住友金属公司”(NSSMC)。新公司组成后,按照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两家公司2011年的粗钢产量总计为4610万吨,仅次于钢铁巨头安塞乐·米塔尔,排名全球第二,愣是把河北钢铁集团4436万吨的座次挤下去一位,使它落到排行第三。
也有人说,河北省是支持首钢建设二期的。但是问题明显也恰恰出在河北省,关键在于河北省既有的钢铁总量实在是太大了,在他们急速扩张的情况下,有人不希望再挤进一个产能可以达到四分之一河北总量的“异类”——首钢。首钢领导比河北的官员们要清醒,要实干,但是很难跟他们一条心。是否有人真的希望首钢趁此不要继续在曹妃甸“做大做强”呢?没有人敢公开讲一定是这种情况,我也没有证据推断一定是有人“使绊”。中国钢铁业界也普遍认为,对于河北钢铁集团来说,规模和产能已远不是第一诉求。河钢集团需要尽快提升钢材产品档次和利润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才是当务之急。“大有大的难处”,河北地方的钢铁打乱仗,这些麻烦就够它自作自受了,还有闲心来故意阻碍首钢?但是起码我相信,首钢是绝对不会被河北省这样的“小心眼”、“小算盘”给毁掉的。
虽然二期受阻的原因有更大的形势背景所致,不大可能全怪河钢集团,但是这种情况给因搬迁而来河北发展的首钢,确实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在中国钢铁行业全面遇到问题时,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的防城港项目还没有被批准(2012年才批),刚好当时在全国只有一个首钢是已经在搬迁过程中发展的,由于国内市场高度饱和,销售极度压抑,就算是精品钢材都因剧烈厮杀而价格低迷,曾一度感觉有天时地利条件的京唐公司,其发展出现了不利局面。这种混乱、观望的局面,对钢铁的下游产业也带来很不利的影响,曹妃甸工业区很多国内外合作合资项目都因此而延期。
在最新的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曾经严肃指出:钢铁业的这种产能过剩,和目前这种恶性的竞争,它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发展混乱的问题,它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破坏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在河北省这个混乱局面里,有些自称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干得却正好是背道而驰的事情。我们真希望通过整顿治理,把这些假借改革谋取小团体利益的人都统统赶下去,恢复有序的市场竞争。
首钢在京唐公司二期工程千等不来、万唤不出的情况下,又都在干什么呢?稍加了解得知,原来首钢领导正在积极地“练内功”呢。一是通过“三创”梳理思想、焕发干劲;二是通过贯彻“六西格玛”改善管理和新增技术手段来取得降成本、增效益的结果;三是在京外基地积极恢复原有的优势产品。
首钢京唐公司的厂旗
日我到曹妃甸,亲身感受到首钢总公司领导来曹妃甸召开的贯彻总公司“三创”精神会议的声势,所谓三创,即“创新、创优、创业”,创业当中就包括首钢石景山老基地停产、大量员工转业、迁钢和京唐等地新厂开拓等内容。这回总公司领导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唐钢即将正式退出京唐公司的投资股份,取而代之的是能源老大——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首钢的新合作伙伴,暂且不论今后是否还叫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仅就“小道消息”已经在职工当中扩散开的情况,下一步面临着诸多问题,当时很需要进行一次现场会形式的活动,鼓舞士气。
我是在首钢发展研究院那里第一次听到“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这个新东西的。西格玛(Σ,σ)是希腊文的字母,在统计学中称为“标准差”,用来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六西格玛(Six
Sigma)原来是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术语,用来描述在实现质量改进时的目标和过程。它又称“六式码”、“六标准差”,多写成6σ、6Sigma,但不能使用大写的Σ字母。一般企业的产品瑕疵率大约是3-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如果企业达到6西格玛,就几乎接近完美地达到顾客的要求,即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有3.4个瑕疵。也就是说,六西格玛是指换算为百万分之3.4的错误/缺陷率的流程变化(六个标准偏差)尺度。
六西格玛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美国GE公司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且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它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也是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该管理法先后经过摩托罗拉、通用、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企业在实施六西格玛项目中,需要借助统计软件来分析数据,目前常用六西格玛软件是Minitab,首钢的培训既包括组织上的,也包括软件应用数据分析。为进一步提高京唐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的提升,首钢京唐公司聘请了国内“精益六西格玛”经营改善方面的权威专家、六西格玛黑带大师杨彬誉,以及SBTI大中国区总裁、首席执行官、战略及六西格玛资深顾问杨承路等专家,从2012年开始到京唐公司先后进行数次六西格玛管理培训。公司领导及各单位处级以上等管理人员都先后参加了培训。这个六西格玛项目不仅在京唐开展起来,首钢其它几个生产基地也都在推广。
京唐公司还通过新增技术手段,加快新品种开发和生产,攻克难关,2012年成功开发了防爆钢、烘烤硬化汽车板、耐指纹板、全无铬钝化镀锌板、高强钢家电板和LED用钢等新品种,品种钢牌号由2011年的80个,增加到2012年的108个,产品结构调整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2012年汽车板产量达到了30.98万吨,比2011年增加23.95万吨,并实现了镀锌汽车板和罩退汽车板的零突破,分别达到了3305吨和1987吨;“连退”生产线实现了高强汽车板的零突破,IF钢实现了批量供货。冷轧汽车板一共组织了在北汽福田、华泰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众、海南宇傲等16家车企的大约350个零件的认证,其中已通过认证零件数目295个。2012年家电板产量为159.23万吨,比上一年增加25万多吨,家电板占国内家电用冷轧钢板的20%以上,成为海尔、格力、美的、LG、格兰仕、三星等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的家电板主要供应商,满足了冰箱侧板和面板,洗衣机、空调和微波炉外板,液晶电视背板等高端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共完成23家客户9个品种各个规格范围的认证。
炼铁高炉使用的入炉矿一般由“熟矿”和“生矿”组成。生矿主要使用含铁成分较高的进口原矿,熟矿主要使用烧结矿和球团矿。由于熟矿要经过工艺加工,每吨成本比生矿高。要降低炼铁成本,使炼铁更为经济,就得合理配加“性价比”高的生矿,并提高生矿比。前两年,京唐5576高炉在炼铁时进行矿批配加,只选用价格比较高的澳矿,但是目前南非矿的市场价格比澳矿低,通过仔细分析比对,京唐炼铁部决定摸索尝试在入炉矿中配加性价比更高的南非矿。由于南非矿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容易造成渣铁流动性差,不利于铁水脱硫,影响铁水质量,所以在配加南非矿的比例上他们一直非常谨慎。通过观察高炉负荷量的变化,逐渐调整配加比例。目前熟料比例不断下降。先后经过一个多月的生产观察,铁水产量和质量没有受到影响,吨铁成本降低了11.18元,京唐公司仅此一项就能节省近1.05亿元成本。
到日曹妃甸新闻资讯网报道说,到6月底为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产量、技术经济指标、高端产品开发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2012年上半年,京唐司生铁产量454.8万吨,钢436.4万吨,热轧卷423.4万吨,酸轧卷189.8万吨,连退卷86.9万吨,镀锌卷73.9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41.6万吨、128.7万吨、120.9万吨、68.9万吨、26.2万吨、27.4万吨。各工序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例如高炉利用系数每天每立方米2.272吨,同比2011年提高0.697吨;热轧成材率97.6%,同比提高0.25个百分点;吨钢综合能耗718千克,同比降低128千克;吨钢电耗599千瓦时,同比降低152千瓦时;吨钢耗新水3.6吨,同比降低0.18吨。
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河北)工业设备管理创新发展峰会暨创新成果颁奖大会”上,首钢京唐公司获得了“2012年度河北省工业设备管理创新卓越贡献企业”,并且获得四项集体奖项和两项个人奖项。
在采取这些“练内功”措施的同时,首钢也没有放松在京外基地积极恢复原有优势产品的努力。记得就在我们2011年8月到达曹妃甸之前两个多月时,5月29日在网上出现看似准确的爆料说:京唐二期工程将分两步建设,目前正在设计,“预计10月份开工建设,工期一年半”——第一步为了不引起审批的麻烦,不建设高炉(即不增加炼铁装备规模),由原来属于一期工程的两座5500立方米级巨型高炉采用富氧增产的方式,提高280万吨铁的产量;另把石景山区的210吨转炉和一套高线、一套棒材轧机拆到曹妃甸,再建设大小方坏连铸机各一套,大直径的优质棒材轧机一套。
这个说法里至少有一点是不准确的,就是建设工程与原来的二期规划并不一致,不属于京唐二期范围,我认为它形式上是一期的延伸,因为其炼钢、连铸、型材(包括棒材和高线)全部都建在京唐一期厂区范围内,应该属于一期的扩能和品种结构调整。
我当时有疑问,210吨转炉和大小方坏连铸机虽然都是首钢的优势强项,原有设备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这与原来朱继民早先说的老厂旧设备“就地不动”的原则不相符合了,不知道这还需要发改委批吗?还是只要河北省唐山本地的批准就可以呢?首钢由于关闭老厂,无奈暂时放弃了自己的优势,暂时退出了华北棒材和线材市场,确实应当恢复优势。但是否一定要用旧设备?还是干脆建全新的设备好呢?
在今年1月13日我参加首钢发展研究院的活动时,有关领导曾就首钢原有长材类轧钢厂外迁问题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的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线材厂,在今年的二、三月份要停下来,计划搬到位于河北迁安的首钢迁钢公司;另外计划把型材厂搬到位于曹妃甸的首钢京唐公司。有人认为首钢不是在“水长贵通伊”(指首钢集团近年在外地兼并的五家成员企业:水钢、长治、贵阳、通化、伊犁)都有长材了吗?为啥还要重新在迁钢和京唐恢复长材生产呢?领导对此问题给出的解释极其明确:因为“水长贵通伊”发挥的是区域优势,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长材生产转到那里就完了,只有迁钢、京唐具备一定规模的长材生产,这样首钢历史上形成的在华北地区的长材优势才可以得到继续发挥。这个型材厂就是搬动已经停用两年的“拳头”,异地复建。
在首钢石景山老厂区关闭之后,曾经在原有兼并的山西长治钢厂(现名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先后实施了“年产100万吨精品棒材工程”,以及后续的“年产110万吨精品线材工程”,试图通过改造长钢,恢复首钢原有很好口碑的建筑棒材和高速线材产品,继续占据华北市场。无奈长治生产的产品无论质量怎样、产量多少,都无法扭转首钢暂时性失去市场份额的局面。所以首钢要加大力量以“自己之长”来勇夺市场,在一个充满了各种现代化板材的世界里,逆市而上,要重新打出自己的威风,重新展示首钢固有的精品长材技术、研发、生产、市场和全国唯一出口免检品牌的优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大胆的举动。首钢那些闲置两年的型钢、线材的骨干职工和技术人员,也将有新的发挥力量的大好空间了。
京唐公司型材厂的各跨平面示意图
根据我看到的零星介绍,型材厂的位置已经确定建在京唐公司院内“原水池”的北侧,从施工方案所述坐标,是在纬五路以南,经三路(在东侧)和经四路(在西侧)之间。从京唐厂区内部道路来看,经三路与经四路中间这个位置,正好是原来规划的剪切配送中心。我去过的京唐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大楼,其正面就在经三路东边,因此型材厂应该是在2250热连轧的北面,最南边是炼钢厂。我想,要增建的210吨转炉应该是充分利用京唐公司特殊的双排炼钢转炉跨结构,以致在已经建造5座300吨转炉的情况下,还可以再容纳至少2座(或3座)210吨转炉。
新建型材厂的厂房的占地面积505米&210米,包括年产75万吨棒材、70万吨高速线材两条生产线,要从首钢石景山大院内拆除原来型材厂的一条棒材生产线、二线材车间的一条高速线材生产线过去。京唐型材厂将建设原料跨、加热炉跨、主轧跨、成品跨;辅助车间有主电室、轧辊间、备件库和水处理设施等。已知棒材生产线有人给飞剪编号分别是1号、2号、3号来看,可以确认至少是装备三套飞剪。为什么是从原来我工作的300小型“隔壁邻居”二线材车间拆设备,而不用第三线材厂(也叫高线厂)更新一些的设备?(也有资料说是要从原来的首钢高线厂迁去),信息比较混乱,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
在网上目前有首钢建设集团三分公司编撰的一份《首钢型材厂搬迁工程施工汇报》,是能公开查到的、唯一的有关介绍。型材工程从2011年9月开始打桩(我正好8月份已经离开曹妃甸,没有看到这个位于厂区核心区域的场景),到2012年3月厂区地坪完工,随后将进入建设施工。要求到什么时候建成呢?没有人说。
首钢领导这会儿只做不说,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个工程,在二期工程始终未批准的情况下,我的感觉就是首钢只好继续玩“形似”迁钢的游戏,或者说继续搬出在周冠五时代用过的老办法——“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慢慢把京唐钢铁公司“拱大”吧。由于我目前没有更直观的一手资料,无从证实更多细节,关于这个正在“拱”起来的型材厂,没法介绍得更多了。但是我希望在它建成后,能以一位“老型钢人”的身份,重返曹妃甸去为它庆生!
首钢面临的挑战,应该说比以往还要严峻。
现在全集团虽然生产3000多万吨钢,但是跟宝钢、武钢相比,特别是现在竞争力很强的太钢比,差距确实还很大。首钢的汽车板产量已经达到100万吨以上(京唐、顺义),在汽车板供应商那里已经得到认可了,但是跟宝钢的汽车板相比,附加值还是偏低,由于还有很多认证工作要继续做,目前进一步打开市场还很难。
国家最近还颁布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也出台了关于九个行业(包括钢铁业、水泥、电解铝、玻璃等)重组的指导意见,首钢目前按照钢铁“十二五规划”要求,具备列在“第一集团”里的实力,也就是国家可以允许达到一亿吨产能的三到五家大型钢铁企业之列。但是首钢自身还要付出很多努力。北京老厂全部关张了,首钢全部靠新建厂的打拼,人少了,任务更重了,这都是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钢铁企业的发展今后只有四条路:一条路是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一批;第二通过提高我们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制造行业要加大力度打入国际市场,“带出去”一批;第三就是钢铁行业要通过自律,特别是体制性调整,要坚决压缩一批;第四是通过节能减排的措施,限制一批。
我想,每一个钢铁企业今后都会走上这四条路其中的一条。首钢和京唐公司都是要坚定地向着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迈进。
相信我们首钢人一定不会辜负国人对“国字号”企业肩上担负责任的无限希望,京唐公司的未来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全文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妃甸首钢正式工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