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大型单机游戏比如GTA5,看门狗2用256G+1T硬盘会不会过大了,绰绰有余了?

数码癌患者
GTX1050显卡推出了有一段时间,分别是GTX1050以及GTX1050TI两个版本,显存方面是2G和4G容量,相比GTX1060显卡来说算是良心了很多,专门用TI来区分。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了携带GTX1050显卡的电脑。目前采用GTX1050显卡只有台式机,在网上各大平台,已经在如火如荼趋势销售,这款新的显卡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大多人对其性能配置的陌生,处于观望的状态。对于想要十系显卡电脑,GTX1050是个不错的选择,价格上要比GTX1060要便宜不少,不过目前只有台式机才有采用这款新的显卡。
而笔记本领域中竞争更大,目前笔记本电脑,采用高性价比价格优惠十系显卡,是GXT1060显卡,性能方面一如既往的强悍,但价格上比9系显卡,以及GTX1050显卡相对较高。在这个分岔路口该怎么选择,拥有亲民的价格,以及强悍的性能,首选9系显卡。GTX960M以上显卡面对市场的热门游戏,比如GTA5、看门狗、使命召唤等大型单机游戏,特效流畅运行,畅享快感,更何况惧怕守望先锋、以及英雄联盟等网游。
1.惠普 光影精灵 15-bc013TX
HP 惠普定位主流游戏玩家的一款 游戏本,选用15.6 英寸高分辨率IPS屏,色彩真实饱和,可视角更广,有不错的游戏画面效果表现;搭配丹麦B&O音效,震撼的音质和逼真的画面最大程度还原战场,犹如身临其境。简单说下其配置,酷睿6代i5-6300HQ标压处理器和英伟达GTX 960M 2G独显,性能强悍,主流游戏都能轻松应对;8G DDR4内存和1T机械硬盘+128G SSD,流畅运行,存储无忧!
2.华硕ZX50VW飞行堡垒:
机身采用航空金属材质,全面覆盖银灰色拉丝纹理,配合F-22隐形战机的流线型外观设计,银色LOGO闪耀其中,整机硬朗有型。15.6英寸1080P全高清屏搭载美声大师音效,可依照不同游戏类型准确专属音效,仿佛身临其境的影音享受。配置方面I5-6300HQ六代四核处理器、GTX960M 2G游戏显卡、DDR4 4G内存、1T硬盘,预留NGFF固态硬盘接口,方便以后扩展固态运行性能更加显著。
3.镭波 Firebat F007S
F007S选用15.6英寸的IPS屏,全饱和sRGB,可视角高达178°,色域达72%,画质逼真细腻,VR体验效果非常不错,可供用户全方位畅享游戏带来的快感!配置上,搭载酷睿6代i7-6700HQ标压处理器和GTX 965M 4G独显,轻松碾压各种大型游戏;8G内存+1T机械硬盘,大容量黄金存储组合,运行和存储都能轻松应对。双风扇4铜管的散热设计,迅速有效给笔记本降温,颠覆式散热体验。整机性能表现优秀。
4.火影 金钢 T1-S
T1-S整体表现不俗。画面效果上,采用15.6英寸高分辨率IPS面板屏幕,可视角达178°,上下左右效果一样清晰。i7-6700HQ四核八线程处理器和GTX 960M 4G独显,畅玩大型主流游戏,3D效果更好;8G内存+256G M.2接口的固态硬盘,游戏加载速度、开机速度飙升。SBC音效+双立体扬声器,战场声音足够震撼。32色变幻RGB背光键盘,手指敲击节奏感更强。专业的游戏装备!
5.机械师F117
外型借鉴战机机翼的设计,霸气侧漏。机身外壳A面采用了3D立体成型工艺处理,中间的机翼型纹理呈错落设计,而且拥有专属的背光logo和三角形机翼发光灯带,视觉效果足够霸气。配置方面I7-6700HQ处理器、4GB GDDR5显存的GTX 965M独显、8GB内存、240G固态硬盘可以说是旗舰级别,轻松驾驭市场上各大型主流单机游戏。1080P分辨率的IPS无亮点A+屏幕,搭配两个扬声器高保真音频,带来家庭影院般的无限享受。&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c8a3c57eb396e8e971fb8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2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c8a3c57eb396e8e971fb8_r.jpg&&&/figure&&p&「Microsoft Loves Linux!」&/p&&p&说出这句话的不是所谓的 IT 领域那些技术专家或者是意见领袖,而是时任微软 CEO 的萨蒂亚· 纳德拉,在 2015 年的一次活动中,这位第三任微软 CEO 脱口而出的这句话,让这个曾经开源界最大敌人的微软,正式拥抱这个开源世界最大的操作系统:Linux。&/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0d06dee1be91dbbbf896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0d06dee1be91dbbbf8968_r.jpg&&&/figure&&p&其实在云计算领域,微软很早之前就让其 Azure 支持多个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后面的 Windows 10:微软宣布将会在 Windows 10 内置 Linux,而采用的技术上并非是所谓的「虚拟化」技术——也就是说,这个子系统的 Linux 完全是原生运行在 Windows 10 上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61fbdcd06ecff6401d49b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5&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61fbdcd06ecff6401d49bea_r.jpg&&&/figure&&p&而微软给这个 Linux 系统命名为: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而对于有些系统极客而言,这个名字实在太熟悉了,因为在 Windows 7 之前,微软也曾经内置过一个 UNIX 子系统,可以原生运行 UNIX 二进制程序,他的名字叫做:Windows Services for UNIX。&/p&&p&即便如此,对于很多普通用户而言,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也只是尝鲜的玩物罢了,但对于不少软件开发、系统极客而言,无需通过虚拟机以及双系统的形式体验 Linux ,并且可以实现系统级别的文件互操作,实在是太具有吸引力了。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探索一番。&/p&&h2&如何启动 Linux 子系统&/h2&&p&微软从 Windows 10 周年更新(build 14393)开始内置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组件框架,只不过这项功能当时还只能称作是 Beta 版,而在 Windows 秋季创意者更新中,安装 Linux 子系统变的更为简单——可以直接通过 Microsoft Store 来下载子系统,而可选择的发行版也从最初的只有 Ubuntu 变成可以选择 Suse、Ubuntu、Debian、甚至是用来进行网络安全工作 Kail Linux。&/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705235cbfa15b5b2cf863514feb63f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705235cbfa15b5b2cf863514feb63f3_r.jpg&&&/figure&&p&只不过如果你想要体验这些发行版还需要进行一些简单操作,毕竟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组件框架并非是默认选中的。&/p&&p&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自己的 Windows 10 版本,以下的操作方法只适用与 Windows 10 秋季创意者更新(Windows 10 build 16299)以上版本,如果你是 Windows 10 周年更新,安装 Linux 子系统的安装办法你可以检索「 Bash on Windows」自行探索安装方法。此外,系统必须是 64 位操作系统。&/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fe6b16bc53f803b68c8255c9baaf8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2&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fe6b16bc53f803b68c8255c9baaf8ef_r.jpg&&&/figure&&p&以上均确认后,打开 「控制面板」—& 「程序和功能」,在左边的「启用和关闭 Windows 功能」里面勾选「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然后点击确定(这一步有可能需要重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3f23715ceaf3b5b66c23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3f23715ceaf3b5b66c232_r.jpg&&&/figure&&p&接着打开 Microsoft Store,搜索喜欢的 Linux 发行版,这里我选择的是我比较熟悉的 Linux 发行版 Ubuntu,然后点击安装。对于初学者来说,Ubuntu/ Debian 系的发行版具有非常完善的包管理系统,方便新手快速上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470ecc35a79daae53761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470ecc35a79daae53761d_r.jpg&&&/figure&&p&安装完毕之后,你就可以在 Windows 开始菜单中找到「Ubuntu」这个应用了!换言之,现在你的 Windows 10 中就已经成功安装发行版为 Ubuntu 的 Linux 子系统。&/p&&h2&Ubuntu 子系统设置与基本命令&/h2&&p&在开始菜单中打开 Ubuntu 后,Ubuntu 会进行较长时间的安装和初始化,之后会提示你设置 Linux 的用户名和密码,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用户名和密码和 Windows 并不通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f0f0e012fa820b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97&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f0f0e012fa820bf_r.jpg&&&/figure&&p&设置密码是非明文的,不会像 Windows 那样使用「*** 」替代,所以你只要盲打点击确认即可,建议密码使用复杂密码,有些发行版会有强制要求。&/p&&p&输入完成之后,系统会提示你如何提权操作,之后会自动以刚才新设置的用户名登录 Ubuntu。&/p&&p&我安装 Linux 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内核版本以及系统系统版本,在 Ubuntu 下直接输入以下命令来查看内核版本号:&/p&&p&&code&uname -r&/code&&/p&&p&这时系统会显示:4.4.0-43-Microsoft,这表示Linux 内核版本为:4.4.0-43。&/p&&p&至于系统版本号,可以使用:&code&sudo lsb_release -a&/code& 来查看,系统会输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4b15b22f4017afb583ef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9&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4b15b22f4017afb583ef3_r.jpg&&&/figure&&p&这表示 Ubuntu 版本为 16.04。为 Ubuntu 的长期支持版本。&/p&&h2&更换 Linux 子系统的软件源并更新软件&/h2&&p&之前我说过使用 Ubuntu /debian 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使用「软件源」进行软件安装,使用 Ubuntu 自带的 deb 包管理系统安装软件可以减少直接下载源码编译的麻烦,所以这里就要用到「apt-get」系列命令了。&/p&&p&因为默认的软件源是 Ubuntu 的官方源,我们可以选择替换为国内的软件源,比如说阿里云镜像的软件源。&/p&&p&在当前命令行下面输入:&/p&&p&&code&sudo-i&/code&&/p&&p&提权后输入密码,使用 root 权限登录。然后接下来备份当前源,输入以下命令:&/p&&p&&code&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old&/code&&/p&&p&不难看出管理源的文件就是 sources.list,我们选择编辑它,编辑器我这里选用的是 vim,所以命令是:&/p&&p&&code&vim /etc/apt/sources.list&/code&&/p&&p&使用 vim 后会进入命令模式,敲键盘上的 「i」键键入编辑模式,然后复制下面这段代码(拷贝代码,然后在编辑器上鼠标右击就可以复制):&/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 # deb cdrom:[Ubuntu 16.04 LTS _Xenial Xerus_ - Release amd64 ()]/ xenial main restricted
deb-src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xenial main restricted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 main restricted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 main restricted multiverse universe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multiverse universe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 un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updates un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updates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deb http://archive.canonical.com/ubuntu xenial partner
deb-src http://archive.canonical.com/ubuntu xenial partner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multiverse universe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security un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xenial-security multiverse
&/code&&/pre&&/div&&p&完成之后再敲键盘上的「esc」退出编辑模式,然后再输入&code&:wq&/code&点击保存并退出编辑器 vim。&/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be5cdde73d115e83266b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6&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be5cdde73d115e83266b0_r.jpg&&&/figure&&p&紧接着我们更新软件源让编辑的文件生效:&/p&&p&&code&apt-get update&/code&&/p&&p&这里我们就将 Ubuntu 的软件源切换到阿里云的源了。&/p&&p&之后再输入:&code&apt-get upgrade&/code& 对当前系统的软件和类库进行来更新。如果不出意外系统会自动对现有的软件包进行更新,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目前 Ubuntu 的软件以及类库都是最新的,而系统版本也升级到 Ubuntu 16.04.4 LTS。&/p&&h2&启用 SSH 并使用SSH 客户端登录&/h2&&p&虽说通过 App 或者应用的形式在 Windows 10 上体验 Linux 是一个不赖的选择,但对于很多软件开发的朋友而言,使用 Windows 内置的 CMD 或者 PowerShell 来操作Linux 依旧有着很多不习惯。而最为关键的是当需要对文件进行操作时,使用交互命令远不如使用 SFTP 来的更为「简单粗暴」。因此只要通过配置 SSH 远程登录,就可以像管理远程服务器那样来操作这个 Linux 系统了。&/p&&p&首先,因为 Ubuntu 系统限制,所以我们需要可以为 root 用户设置新密码,这里输入:&/p&&p&&code&sudo passwd root&/code&&/p&&p&配置好之后,未来使用 SSH 客户端或者 SFTP 客户端登录系统时,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 root 权限进行登录,就不用使用之前的 &code&sudo -i&/code& 提权操作了。&/p&&p&其次按照常规,我们使用&code&cp&/code& 命令将 SSH 相关配置文件进行备份:&/p&&p&&code&sudo cp /etc/ssh/sshd_config /etc/ssh/sshd_config.bak&/code&&/p&&p&之后使用 vim 编辑器编辑 「sshd_config」文件:&/p&&p&&code&sudo vim /etc/ssh/sshd_config&/code&&/p&&p&键盘上点击 「i」后进入编辑模式,编辑并调整以下设置项:&/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
Port 8022(因为 Windows 10 的 SSH 端口已经默认被占用,所以我换成了一个新的端口)
(去掉前面的 #)ListenAddress 0.0.0.0
UsePrivilegeSeparation no(原来是 yes 改成 no)
PermitRootLogin yes(修改成 yes)
(在前面加上 #)StrictModes yes
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原来是 no,改成 yes)
&/code&&/pre&&/div&&p&之后点击 「Esc」退出编辑模式,直接输入 &code&:wq&/code& 退出并保存。&/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c4d4daf6f681ba0a20f535ce5b39ee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2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c4d4daf6f681ba0a20f535ce5b39eeb_r.jpg&&&/figure&&p&然后输入命令:&code&service ssh start&/code& 启动 SSH。&/p&&p&如何验证已经可以访问呢?我们首先打开 SSH 客户端,比如我目前使用 Xshell,选择「新建会话」。&/p&&p&之后在新建的会话设置框的「连接」中添加如下内容:&/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 名称:WSL(这个随便填)
主机:127.0.0.1(本机环回接口)
端口号:8022
&/code&&/pre&&/div&&p&之后在「用户身份验证」中输入验证方法,方法选择 「Password」,然后在输入用户名:root,密码选择刚才新设置的 root 密码,最后点击确定。&/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2c8e23ec19ce8ad5eaa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2c8e23ec19ce8ad5eaacb_r.jpg&&&/figure&&p&然后在左侧的会话管理器找到刚才设置的新会话,双击后如果显示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就算是成功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8c628fc2fc07225cad4482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8c628fc2fc07225cad44823_r.jpg&&&/figure&&p&除了使用 Xshell 这种 SSH 客户端进行服务器操作之外,还可以使用 Xftp 进行文件上传和管理,唯一的区别是在新建会话处,协议选择「SFTP」,端口号和之前 Xshell 使用的端口号一致即可,点击确认之后出现类似 FTP 管理的界面就算是成功了!这样你就可以使用更为直观的工具来访问 WSL 系统的文件目录。新建文件上传文件也变得更为简单。&/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4ec854f2ad1eee6d75e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4ec854f2ad1eee6d75e4_r.jpg&&&/figure&&h2&开启图形化界面&/h2&&p&比起 Windows和 macOS,Linux 很多时候给普通用户都是冰冷的命令行形象,这让很多 Linux 初学者望而却步;但实际上 Linux 是可以使用我们所说的 GUI 图形化界面的,只不过图形化界面并没有默认安装,这里我尝试手动安装一个图形化桌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0b7d75c600ed69a14d03a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41&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0b7d75c600ed69a14d03ac_r.jpg&&&/figure&&p&由于属于 Linux 子系统的限制,因此安装一些比较「重」的图形化界面组件会大量消耗系统资源,因此我选择较为轻量级的图形化桌面组件:MATE,也是 Ubuntu MATE 的默认桌面组件,当然另一个轻量级桌面 xfce 体验也不错。&/p&&p&首先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安装 Mate 桌面:&/p&&p&&code&sudo apt-get install mate-desktop-environment&/code&&/p&&p&这一步命令就是安装完整的 MATE 桌面,这个过程相当长,因为 WSL 默认没有桌面环境,对应的相关组件也没有安装,所以安装桌面会将相关的组件以及依赖都一并安装。&/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bccea2620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1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bccea2620d_r.jpg&&&/figure&&p&紧接着我们需要安装可以访问图形化界面的软件,这里使用图形化远程访问工具:VNC;你可以理解成 Windows 电脑中的远程访问。当然 VNC 服务端 WSL 也是不会默认安装的,所以需要输入以下命令安装:&/p&&p&&code&sudo apt-get install vnc4server&/code&&/p&&p&安装完毕之后需要修改 VNC 的默认启动桌面,这时候输入:&/p&&p&&code&sed -i 's$x-window-manager$mate-session$' ~/.vnc/xstartup&/code&&/p&&p&将默认启动桌面改成 Mate 桌面启动,然后输入:&code&vncserver&/code& 启动服务端(第一次启动需要设置连接密码)。这里 WSL 端就基本设置完毕了。&/p&&p&之后我们需要在 PC 上安装 VNC 的客户端,我这里选择的是 Realvnc,然后直接选择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vnc%25C2%25AE-viewer-for-google-ch/iabmpiboiopbgfabjmgeedhcmjenhbla%3Futm_source%3Dchrome-app-launcher-info-dialo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rome 应用版本&/a&,在 Chrome 商店中添加为 Chrome 独立应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8efddeb064b918a851b5c154a85f0d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26& data-rawheight=&8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8efddeb064b918a851b5c154a85f0d9_r.jpg&&&/figure&&p&打开 realvnc 并在地址栏中输入:127.0.0.1:1 ,点连接并输入连接密码,如果不出意外,你就可以看到安装有 mate 桌面的 Ubuntu 界面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41e7b0ea4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41e7b0ea44_r.jpg&&&/figure&&p&可视化桌面的终端里面,你可以输入 &code&sudo apt-get install firefox&/code& 来安装 Firefox 浏览器,不一会儿你可以在左上角菜单栏的「Applications」中的「Internet」中找到 Firefox 浏览器啦!好了,接下来还能做什么就自己去探索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eccefadfd647c5b5d5b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eccefadfd647c5b5d5b2_r.jpg&&&/figure&&h2&一起动手做:搭建本地静态网站&/h2&&p&经过以上的折腾,其实你应该对 WSL 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其实对于很多开发者而言,WSL 最大的好处在于更接近项目生产环境,虽说 Windows 本身有 IIS 网页服务器可供选择。但目前大部分网站服务器系统都采用的是 Linux,而网页服务器也多是使用 Apache,所以在 WSL 在本机完成部署调试后可能会接近实际一些。所以这里我们做一个小实践:将开发好的一个静态网站部署到 WSL 里面并可以直接访问。&/p&&p&首先,我们要确保 WSL 中安装有 Apache 网页服务器,所以尝试安装(使用超级用户权限),在终端中输入:&/p&&p&&code&apt-get install apache2&/code&&/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5a9ad3def33d397c03492ddecdf5b5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1&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5a9ad3def33d397c03492ddecdf5b51_r.jpg&&&/figure&&p&安装完毕之后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开启 Apache 网页服务器:&/p&&p&&code&service apache2 start&/code&&/p&&p&当终端里面显示诸如「 * Starting Apache httpd web server apache2」之后,打开本机的网页浏览器,访问:&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127.0.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127.0.0.1&/a& ,当显示以下页面就表示 Apache 网页服务器已经生效!&/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aebf8e95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aebf8e95a_r.jpg&&&/figure&&p&接下来我们尝试将自己开发的静态网页项目传到对应的目录中,这里我们打开 Xftp 这个远程文件工具,连接到 WSL 这个站点,然后访问 /var/www/html 这个目录,然后将项目文件夹传到该目录下方。&/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0fb8a7e7d1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0fb8a7e7d11_r.jpg&&&/figure&&p&例如我现在传过去的网页全景项目名为「xuyi」,那么传好后我打开浏览器,访问:&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127.0.0.1/xuy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127.0.0.1/xuyi&/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就可以看到做好的网页的效果啦!如果你是使用 chrome 访问的话,Wappalyzer 扩展还可以显示出当前网站项目使用的框架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267d9abf892e018da349c903af3a6c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267d9abf892e018da349c903af3a6c5_r.jpg&&&/figure&&h2&结语&/h2&&p&至此,我们已经较为完整的体验了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的一些基础玩法,其实在我看来,Windows 10 下的 Linux 子系统更多的是补充原本 Windows 10 在开发领域上的一些不足,让软件开发/网络开发人员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与生成环境的一致性,也不用再为了开发而安装双系统甚至虚拟机了。当然在本次体验中我并没有更深入的探索,比如说在 WSL 中安装 PHP 环境以及 Mysql 数据库,所以如果你对 Linux 感兴趣,想要在 Windows 10 上探索 Linux,系统原生支持的 WSL 不妨一试。&/p&
「Microsoft Loves Linux!」说出这句话的不是所谓的 IT 领域那些技术专家或者是意见领袖,而是时任微软 CEO 的萨蒂亚· 纳德拉,在 2015 年的一次活动中,这位第三任微软 CEO 脱口而出的这句话,让这个曾经开源界最大敌人的微软,正式拥抱这个开源世界最大…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5db4fde1604e6cfed99e_b.jpg& data-rawwidth=&1190& data-rawheight=&7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5db4fde1604e6cfed99e_r.jpg&&&/figure&&h2&&b&前言:&/b&&/h2&&p&我给别人写配置单,碰见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i5啊,我想要i7,这个问题我几乎要对每一个问我的小白解释半天,然而解释了半天,最后他还是说我还是想要i7,能用久一点以后不换了。&/p&&p&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深度剖析一下&/p&&ul&&li&i5和i7指的是什么&/li&&li&i5和i7到底有什么区别&/li&&li&我们是否真的用得上i7,需要i7&/li&&li&i7真的就能比i5用的久一点不用换吗?&/li&&/ul&&p&这篇文章只面向普通用户,渲染,建模要求的自觉忽略就好了。&/p&&h2&&b&正文:&/b&&/h2&&h2&&b&【i5,i7到底指的是什么】&/b&&/h2&&p&我们的电脑本质上就是计算器,他通过不断的计算二进制数0和1来工作,算数的这个东西是一枚芯片,这枚芯片我们称之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CPU的作用就是负责电脑里面的逻辑运算。那么CPU越强,你的电脑性能也就越强。i5,i7指的就是这枚芯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a540bc03bf4458624ceea_b.jpg& data-rawwidth=&982& data-rawheight=&606&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a540bc03bf4458624ceea_r.jpg&&&/figure&&h2&&b&【i5,i7是什么意思】&/b&&/h2&&p&CPU是由Intel生产的,因此CPU的命名也是intel来完成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下intel的命名法则。&/p&&p&CPU分为高中低端,最低端的是G系列,其次是低端i3系列,然后是中端i5系列,高端i7系列和至尊i9系列。&/p&&p&这个命名就和汽车一样,比如宝马3系,宝马5系,宝马7系。&/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7d5a6d9dde9c85b0d01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7&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7d5a6d9dde9c85b0d015_r.jpg&&&/figure&&p&但是要注意的是,Intel的命名可不止就是i3 i5 i7,他后面还是有另外一串数字的,比如常见的i7 8700K,i5 8400,i7 7700HQ,i3 8100,就像你买宝马5系车,后面会写着5系525,5系530,3系330,7系780等等,CPU和汽车这个命名实际上差不多,i3 i5 i7只是代表了他属于哪一个定位的产品,并不是代表着他的最终型号。&/p&&p&所以现在我们清楚了一件事,i3 i5 i7只是代表CPU中高低端产品线而不是代表具体型号。&/p&&p&&br&&/p&&h2&&b&【进阶命名法则】&/b&&/h2&&p&先放一张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dca029e9d9be_b.jpg& data-rawwidth=&1727& data-rawheight=&847&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dca029e9d9be_r.jpg&&&figcaption&该图存在数值错误,U结尾的TDP应该是35w&/figcaption&&/figure&&p&图片上标注的应该挺全的了,最前面两个英文单词我们就不需要管了,主要就后面的数字部分。&/p&&h2&&b&i7-7660 U&/b&&/h2&&p&i7代表了他属于高端系列产品,7660,第一个数字7代表了他是第7代产品,后面的660基本就代表了他处于什么样的性能等级,后缀U代表着他的功率。&/p&&p&intel更新CPU型号的时候是i3 6100,i3 7100,i3 8100,&b&也就是不断更新“代”,而不是不断更新i3,i5,i7,i9,i11。&/b&什么意思?就是intel每次发布新的CPU就会i3,i5,i7,全部发布一套,下一次升级就再发布一套新的i3,i5,i7&/p&&p&比如intel更新了第6代CPU,那么就会出现&/p&&p&&i&i3 &b&6&/b&100,i5 &b&6&/b&500,i7 &b&6&/b&700&/i&这一套&/p&&p&下一次更新第7代CPU就会出现&/p&&p&&i&i3 &b&7&/b&100,i5 &b&7&/b&500,i7 &b&7&/b&700&/i&&/p&&p&然后是更新第八代&/p&&p&&i&i3 &b&8&/b&100,i5 &b&8&/b&500,i7 &b&8&/b&700&/i&。&/p&&p&所以不要产生什么想法:i3太老,i7才是新的,你可千万别笑,因为真的有小白以为intel的命名是i3,i5,i7,i9,i11,i13这么升级的。我一说i3他们就说都多老了,我要最新的i7,不要过时的i3。(无奈)&/p&&p&&br&&/p&&p&后缀U,这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个参数直接决定了CPU的TDP(热设计功耗),TDP低一级的CPU就是在强也追不上TDP高一级的CPU(仅限同代对比),比如i3 6100没有后缀,则tdp为65W+,i7 7500U后缀U,tdp只有15w+,然而我们来对比一下他们的性能&/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b5bd5937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496&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b5bd5937_r.jpg&&&/figure&&p&所以我们可以看见,i7 7500U的性能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都是不如i3 6100的。&/p&&p&所以现在发现问题的所在了吗?i7的性能居然不如i3诶,所以我希望你们看完这篇文章后,不要再说所谓的i3,i5,i7了,真正有用的是后面那串数字和字母,&b&i3,i5,i7不代表性能!!!&/b&&/p&&p&&br&&/p&&h2&&b&【CPU的核心与超线程技术】&/b&&/h2&&p&最早的CPU只有一个核心,所有的活就这一个核来干,到后面CPU的性能不够了,单核心也无法提升了,于是人们想到另一个方法,把两个CPU合并到一块,于是就有了双核CPU,早期的双核还真的就是把两个单核粘一块,后来工艺成熟后就把多个核心封装到一个芯片里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e7f1ecc7e5b1cb404dc69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8&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e7f1ecc7e5b1cb404dc69_r.jpg&&&/figure&&p&这里还需要解释一下另一个专业名词:超线程&/p&&p&CPU的核心我们比喻成厨师做菜,单核心单线程就是给1个厨师配1个灶台,一次只能做1个菜。单核心双线程就是1个厨师配2个灶台,一次能做2个菜,但是因为厨师一次性只能对一个灶台进行操作,除非某个菜不需要炒了放在那煮就行,这时候厨师才能去操作第二个灶台,所以实际上,1个厨师2个灶台的效率肯定不如2个厨师配2个灶台。&/p&&p&电脑中有一项技术叫超线程,这个就和上面的灶台是一个意思了&/p&&p&单核心单线程就是一个厨师一个灶台。&/p&&p&单核心双线程就是一个厨师两个灶台。&/p&&p&四核心四线程就是四个厨师四个灶台。&/p&&p&所以超线程技术可以在不增加CPU核心的情况下提升运算性能,但是我们上面也说了,1个厨师2个灶台实际上不如2个厨师2个灶台,所以超线程出来的所谓的核心,性能是不如原生的核心强的。4核心8线程肯定不如8核心8线程厉害,但是如果要对比4核心8线程与6核心6线程就需要根据情况实际测试了。&/p&&p&这里要注意的是,任务管理器中,每个线程都会被视为独立的核心来使用,而不是所谓的0246是核心,1357是超线程。真正的情况是01是核心①的两个线程,23是核心②的两个线程,45是核心③的两个线程,67是核心④的两个线程。&/p&&p&&br&&/p&&h2&&b&【i3,i5,i7差距在哪里】&/b&&/h2&&p&在不考虑后缀字母的情况下,目前的标压CPU和移动端标压CPU。&/p&&blockquote&1-7代
&br&i3双核心四线程
&br&i5四核心四线程
&br&i7四核心八线程
&br&8代&br&i3四核心四线程&br&i5六核心六线程&br&i7六核心十二线程&/blockquote&&p&而目前7代U和8代U价格几乎一样,甚至8代CPU比7代CPU更便宜,8代相对于7代都多了2个核心,i5 8400有6核心6线程,性能直追4核心8线程的i7 7700,所以我们在选择CPU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理由去选择7代了,部分电脑贴吧都是直接禁止向任何人推荐7代core了。&/p&&p&除了标压CPU还有很多8核的,10核的CPU,以及低压CPU,超低压CPU,他们就不一定是上面那么多核心数目和线程了,所以比对起来非常麻烦,那么怎么办?这里我给你们一个网站,你们可以自己输入CPU型号然后就能对比其单核与多核性能了。或者直接查阅天梯图就知道了。&/p&&p&输入型号比对CPU性能的网站&/p&&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pu-monkey.com/en/&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6eaf6f6a0a229f4129bbaf1a16ebc972_r.jp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pare CPU at cpu-monkey&/a&&p&附上CPU的单核性能天梯图&/p&&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pu-monkey.com/en/cpu_benchmark-cinebench_r15_single_core-7&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6eaf6f6a0a229f4129bbaf1a16ebc972_r.jp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inebench R15 (Single-Core)&/a&&p&然后CPU的多核性能天梯图&/p&&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pu-monkey.com/en/cpu_benchmark-cinebench_r15_multi_core-8&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6eaf6f6a0a229f4129bbaf1a16ebc972_r.jp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inebench R15 (Multi-Core)&/a&&p&&br&&/p&&h2&&b&【我们是否用的上i7,i5就真的不够用吗?】&/b&&/h2&&p&游戏的本质是软件,软件就需要CPU算数,而目前绝大多数游戏都是4线程优化,什么意思,就是你哪怕有100个核心,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就只能用到4个核心,所以我们经常调侃一件事:一核有难,九核围观。&/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c5ea35cb2ffa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449&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c5ea35cb2ffa_r.jpg&&&/figure&&p&游戏对于CPU的多线程支持优化难度非常高,所以目前你能接触到的游戏,老一点的都是双核优化,目前60%+的新游戏应该都使用了四核心优化,只有那些3A大作,大公司才会去做6核心甚至8核心的优化。&/p&&p&因此,玩游戏并不是核心数目越多越好,E5动辄10核起步,然而由于单核心性能太低导致游戏表现甚至不如i3,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应该在单核心性能上而不是多核,因为游戏吃不满那么多核心。&/p&&p&如果你只玩简单网游,比如LOL,守望,DOTA2,csgo,天刀,魔兽世界这样的,那么一个4核的CPU,比如8代i3,或者7代i5就完全绰绰有余了。&/p&&p&如果你是玩steam上那些大作,比如GTA5,上古卷轴,刺客信条,看门狗一类的,那么你最好买拥有6线程以上的CPU,比如7代i7,8代i5,8代i7。&/p&&p&其实目前90%的非沙盒游戏都不吃CPU,四核心的CPU完全能够满足需要,但是很多游戏里四核心的CPU已经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虽然能保证流畅运行游戏,但是CPU负载很高,所以说如果现在买四核心的CPU,很有可能就用不久了,那既然4核不够我是不是要去买i7啊,当然不是,8代CPU开始i5是6核心6线程了,&b&所以8代i5的性能理论上和7代i7一样,&/b&然而价格只有i7的一半。而8代i7虽然是6核心12线程,但是上面我说过,&b&游戏不给你优化,在游戏内你多出来的线程就是废物。&/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4034cda84c7a53d6f9ea4ca431bb63e_b.jpg& data-rawwidth=&1311& data-rawheight=&1442&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4034cda84c7a53d6f9ea4ca431bb63e_r.jpg&&&/figure&&p&截至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哪个非沙盒类游戏能把i5 8400吃满载的,所以如果你的预算比较紧张,ti的组合远比你的体验要好得多。&/p&&p&&b&游戏的帧数是由显卡进行渲染的,好的显卡远比好的CPU要重要的多。12线程的i7游戏帧数未必及就比6线程的i5高,假如某个游戏是4核优化,那么实际上i5 i7效果是几乎一样的,因为他们都过剩了,瓶颈在显卡上而不是CPU。很多人买了i7后会发现你的帧数根本不会比i5多几帧,大部分的性能全部浪费掉了。&/b&&/p&&p&关于CPU和显卡的权重分配可以具体看这篇文章&/p&&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image=&https://pic4.zhimg.com/v2-937e09e36ce0dd696d6a1bb442d8994b_r.jpg& class=&internal&&Shieieiki:【关于玩游戏卡顿,我们该如何判定是什么硬件出现了瓶颈】&/a&&p&我们普通玩家真的用不上i7,假如你买个i7 8700k,然后CPU常年占用率不过50%,你何必多花那么多钱呢,就好像中国的高速就让你跑120迈,你非要纠结你的车到底能跑240还是320一样。&/p&&hr&&h2&最后我需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均衡搭配!!!&/h2&&p&不是说我们用不上i7就不买i7了,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追求i7,不是说不让你买i7,i7同代是铁定比i5强的,当然必须是同代。这篇文章的意义更大的在于告诉大家理智选择。&/p&&p&8000以下的预算,那你就老实选择Ti这样的组合,我看不少人选个i7配1060,我就不信你这帧数能追的上去1070ti。i7 8700K+z370+1066差不多+b360+1070Ti也差不多8000。后者绝对比前者适合玩游戏。&/p&&hr&&p&评论区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啊,有不少杠精说我的文章不严谨,拿一个低压i7去对比标压i3,我在文章中只是拿这个举例,告诉大家不要轻易相信i3,i5,i7因为i3,i5,i7不代表性能,并没有说借着这个例子说全部的i3都比i7强,我不知道这些杠精喷这个点意义何在?&/p&&p&还有一个说我推荐减钱的,我可并没有在文章里提到任何一句让你降低预算的话,我文章中的意思是选择i5后你可以把更多的预算匀到显卡上,这篇文章针对的人群是那些i7 8700+gtx1060的人群,告诉他们这么搭配性价比不高,那些说我推荐别人减钱的有好好看我的文章?&/p&&hr&&h2&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写得还算不错,那就点一波关注吧,你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h2&
前言:我给别人写配置单,碰见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i5啊,我想要i7,这个问题我几乎要对每一个问我的小白解释半天,然而解释了半天,最后他还是说我还是想要i7,能用久一点以后不换了。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深度剖析一下i5和i7指的是什么i5和i7到…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25a7153afbca78176cb22_b.jpg& data-rawwidth=&1498&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9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25a7153afbca78176cb22_r.jpg&&&/figure&&p&&/p&&a class=&video-box&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495168&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2.zhimg.com/80/v2-3e3bdbdaea4af4cef6111_b.jpg& data-lens-id=&495168&&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2.zhimg.com/80/v2-3e3bdbdaea4af4cef6111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495168&/span&
&p&&b&↑↑↑欢迎观看视频版↑↑↑&/b&&/p&&p&(与&b&萧萧&/b&联合创作)
&/p&&p&马上618了,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想着该剁下手了。对于手机来说,其实该抢不到的还是抢不到,本来就很便宜的型号多半也不会降价,而笔记本相对来说优惠幅度会大一些,京东还有各种神卷什么的,那么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笔记本应该怎么买。声明下,这期内容时效性很强,如果你看到这期视频的时候已经过去很久,就不要再以此为参考了。&/p&&p&&br&&/p&&p&&br&&/p&&hr&&p&&br&&/p&&p&&b&笔记本电脑选购思路:&/b&&/p&&p&
在选购笔记本电脑之前,先要对自己的需求有一个&b&明确的定义&/b&。例如准备带着电脑去上学的学生会有玩游戏的需求,而且每天电脑开的时间很久要运行比较多的程序,就需要选购游戏本。而经常需要处理文件出差携带的办公人士会更加需求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型。这时候有小伙伴会好奇,有没有两者兼得的笔记本呢?首先,两者兼得并不代表两方面都做得很好,这类笔记本普遍都是性能和轻薄都做了一些妥协的结果,而且同样的配置下价格会较高,适合预算较高且不会重度使用的小伙伴们选购。&/p&&p&&br&&/p&&p&&b&这里注意一下,选购的时候尽量不要抱有我想买个平价轻薄本还想长时间流畅玩大型游戏的想法(可以说是幻想)。&/b&&/p&&p&&br&&/p&&p&&b&同样的,游戏本性能强自然也代表着功耗高,而电池是需要空间的,所以选了游戏本,尤其是比较轻薄的游戏本,就不要太在意续航的问题了。&/b&&/p&&p&&br&&/p&&p&&br&&/p&&p&
对自己的需求有了清晰的定义后,大家就可以根据以下&b&三个原则&/b&参考,一步步的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p&&p&&b&1.买新不买旧,并且尽量买热门品牌,热门型号。&/b&&/p&&p&
大部分情况下,新款笔记本电脑不但性能更强,而且还会在一些平时注意不到的地方有升级。热门的品牌型号,也可以算是一个保障,出现了小问题,网上能找到很多的解决方案,官方售后点的覆盖范围以及服务也会更好。即便真得很不幸你买到的型号出现严重的问题,你也更不容易被抛弃,比如之前三星note7爆炸事件,所有用户都可以退款,而如果是个比较小众的品牌,解决问题与维权会更加困难。&/p&&p&&b&2.选择性价比最优的区间,不要把价格定得太死。&/b&&/p&&p&
明确自己的需求后,就可以制定一个价格区间来选购笔记本啦。建议不要将这个区间定的太紧张,最好有个500-1000的灵活空间,方便自己的取舍,也会避免因为价格空间太紧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比如牺牲了一个很重要的配置。&/p&&p&&b&3.要合理的取舍,不要太在意一些冷门的配置。&/b&&/p&&p&
同价位同类型的笔记本,硬件配置差距较小。所以在明确了需求与价格区间以后,最后要注意一下自己比较重视的配置,比如屏幕,散热,做工,硬盘速度等方面。当然了,各方面都好的价格肯定会贵,在价格超出自己的预期时,就需要取舍选择自己更在意的一部分了。&/p&&p&
要看一看主流的配置是什么,差异点主要在哪,不要凭空想象,过分关注一些冷门配置。 例如,游戏本性能强自然代表着功耗高,而电池是需要空间的,所以选了游戏本,尤其是比较轻薄的游戏本,就不要太在意续航的问题了。屏幕方面也不要太纠结2K分辨率或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它在目前笔记本市场还不是主流配置,实用性也比较一般。还有更极端的例子,比如有的小伙伴非要带光驱的笔记本,那基本上就只有个别几款比较陈旧的型号选择了。&/p&&p&&br&&/p&&hr&&p&&br&&/p&&p&
根据需求可以将笔记本分为两类,偏向便捷轻巧&b&轻薄本&/b&以及注重性能的&b&游戏本,&/b&由于目前游戏本经常也有做的比较轻薄的,也有很多外观上看是轻薄本,但是号称办公本,也用上了标准电压的CPU,这个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了,所以为了统一口径,我这里说的轻薄本就是指低压本,而游戏本就是指标压本。&/p&&p&&br&&/p&&p&&b&轻薄本:&/b&&/p&&p&&b&内存硬盘&/b&的要求,8G内存+256G固态硬盘的底线依然没变(或者128G固态+1T机械的组合)。&/p&&p&&b&CPU&/b&,依然是i5-8250U,现在又多出来一个选择AMD的2500U,性能上差不多,所以都不错。&b&但是有一个小区别,AMD的2500U在待机功耗和低强度工作的情况下会更耗电,比如,荣耀magicbook锐龙版和intel版,电池一样大,但是酷睿版的续航12小时,而锐龙版续航只有8小时。&/b&&/p&&p&&b&显卡&/b&上,为了方便大家参考,用打分的方式概括一下各主流显卡型号的性能:&/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d77e87fb7d614f11bd3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d77e87fb7d614f11bd34_r.jpg&&&/figure&&p&&br&&/p&&p&&b&价格 元&/b&&/p&&p&
此价位的轻薄本整体配置差距不大,更加细分的差距体现在有无独立显卡,无独显的轻薄本更加轻薄,功耗和发热量也较低,但是因为无独显,基本上只可以做办公使用,LOL这样的游戏运行起来都会比较吃力;有独显的轻薄本可以满足一些娱乐需求,但是期望也不要过高,吃鸡这样的游戏是肯定带不动的,而且由于机身的轻薄,高负载使用下发热量和风扇噪音也会比较大。&/p&&p&
除此以外,抛开品牌,做工之类的主观差距,从配置上来看,对用户影响较大的区别还会体现在&b&屏幕是45%色域还是72%色域&/b&,这个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屏幕是最直观的使用感受,两者从观感上也确实存在一定差距。&/p&&p&
至于&b&固态硬盘是NVME还是SATA的&/b&速度,这项来看,如果你没有特别的需求,比如经常用PS处理素材等,其实就日常上网办公,SATA的速度稍低一些也没什么问题。&/p&&p&下面我来推荐几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型号:&/p&&p&&br&&/p&&p&&br&&/p&&p&&br&&/p&&p&&br&&/p&&p&&b&华为荣耀MagicBook锐龙版&/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e86b251cead8f88bfe59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e86b251cead8f88bfe598_r.jpg&&&/figure&&p&&br&&/p&&p&简评:&/p&&p&
处理器方面,2500U的性能和8250U差不多,性能调教也比较好,而显卡的性能大约相当于缩水版的MX150,玩个LOL之类的游戏还是没问题的。主要的缺点是屏幕是45%色域的,硬盘是SATA的,并且没有指纹识别,但是实在是便宜,太便宜了,3799元,之前我一直说不要买4000元以下的,那么这个是目前我觉得4000以下唯一值得买的笔记本。&/p&&p&
此款笔记本也有i5-8250U版本,价格近5000,主要也是屏幕和硬盘上有些劣势,续航上比较好,性价比刚发布时感觉很高,现在感觉也就一般,但也不失为一个选择。&/p&&p&&br&&/p&&p&&b&戴尔DELL成就5000 (无独显)&/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1ecf193f2d27fd1e99f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1ecf193f2d27fd1e99fd_r.jpg&&&/figure&&p&&br&&/p&&p&简评:&/p&&p&
4000出头的价位使得此款笔记本性价比很好,主要优点:一个是大品牌,二是这个价位罕见的72%色域的屏幕,三是性能调教的比较好。缺点嘛,主要就是没有独立显卡,也有带amd530显卡的版本,性能上还不如940MX,但是价格上贵了不少,而且价格贵了也就有其他选择了。而且这个本子外观上会显得厚重一些,电池也稍小,同类产品大部分是50多Whr,戴尔这款只有38Whr。&/p&&p&&br&&/p&&p&&b&机械革命 S1 &/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ea890f0078edac488cb78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ea890f0078edac488cb783_r.jpg&&&/figure&&p&简评:&/p&&p&
这款笔记本从配置和价格上来看几乎是完美的,8250u,满血的MX150,72%色域的屏幕,Nvme的硬盘,1.18KG超轻的重量,4600左右的价格,散热表现也不错。缺点嘛,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这个牌子了,做工售后不如一线厂商,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小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消费者根据自身想法取舍的问题。&/p&&p&&br&&/p&&p&&b&小米 Air 13.3寸四核增强版&/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e9cedbb9ac62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e9cedbb9ac62e_r.jpg&&&/figure&&p&&br&&/p&&p&简评:&/p&&p&
小米笔记本除显卡是缩水版MX150之外,总体来看,做工方面,配置的均衡度也都不错,72%色域的屏幕和nvme的硬盘也都有。在高负载情况下散热压力较大,会有温度比较集中的现象。电池稍小,同类产品大约都是50多Whr,此款只有39Whr。&/p&&p&&br&&/p&&p&&br&&/p&&p&&b&惠普 ENVY&/b& &b&&&/b& &b&惠普elitebook&/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74a4cd6d5cc192fcccab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74a4cd6d5cc192fcccab3_r.jpg&&&/figure&&p&&br&&/p&&p&简评:&/p&&p&
价格较之前面的几款略高一些,配置主流,缩水版mx150显卡,硬盘与屏幕也都没有缩水的现象,做工与外观都比较不错,综合品质不错。&/p&&p&而elitebook使用的锐龙处理器,基本上和envy类似情况。&/p&&p&&br&&/p&&p&
从上面这些款式可以看出,不同品牌产品的定位还是比较明朗的,至于要品牌和更好的质量保障,还是要更高的性价比,亦或是为了追求某款中意的产品牺牲一部分性能,需要大家自己酌情考虑。&/p&&p&&br&&/p&&p&
当然了,就像刚才说过的,其实整体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有同学会问,我不想买你推荐的那个,买XXX行不行,其实真差不了太多。&/p&&p&
我这里再提供一些其他的选择:比如&b&小米笔记本pro&/b&,配置也比较均衡,跟小米四核版相比主要是屏幕大,续航好,但显卡也是缩水的;&b&惠普战66&/b&是14英寸72%色域屏幕带独显的轻薄本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不过外壳塑料感比较重。除此之外,&b&联想小新潮7000,戴尔燃7000II,thinkpad 翼480&/b&等等也都是可以考虑的产品。&/p&&p&&br&&/p&&p&接下来,我们来说下价格在&b&7000以上&/b&的&b&高端轻薄本&/b&,&/p&&p&
有细心的小伙伴看到这里,会产生为什么没有6000元左右机型的疑问,因为6000左右的机型大多数是5000元价位轻薄本的I7处理器版本,之前说过很多次了,低压版的i7和i5根本没太大区别,多花那些钱完全不值得。除非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你需要16G内存,然而i5版的没有。&/p&&p&
首先买这个价位的朋友要清楚一点,它与四五千的轻薄本在性能上并&b&没有本质的区别&/b&,甚至由于没有独显性能还更差,主要买的是品质,另外这个价位的笔记本多少都有雷电三接口了。&/p&&p&
这里重点推荐一下&b&华为 Matebook X Pro&/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ff5c0b42e06e7bffe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ff5c0b42e06e7bffecb_r.jpg&&&/figure&&p&&br&&/p&&p&简评:&/p&&p&
首先它是少有的带独显的高端轻薄本,其次,它是这个价位少有的3K高分辨率屏幕的笔记本,要说缺点,也就是雷电三接口只是半速的,在接性能特别高的外置显卡的时候性能上会有一些损失,但总体上它是个非常好的选择。&/p&&p&
其他的还有比如:&b&ThinkPad X1 carbon 2018&/b&接口比较丰富,键盘手感好,价格相对较高;&b&LG gram &/b&重量极轻,不足1kg,续航强,品质感一般;&b&戴尔 XPS 13&/b&,造型经典,做工精致,9360还是9370主要是模具上不同,接口也不同,各有各的好处吧。&/p&&p&
其实到达这个价位后,轻薄本已经没有性价比可谈了,真要比较也很难比较出个所以然,每款都有其惊艳与独到之处,选择高端轻薄本的消费者更多是结合自身的喜好与某些特殊需求来决定。&/p&&p&&br&&/p&&hr&&p&&br&&/p&&p&&b&游戏本:&/b&&/p&&p&
首先,游戏本采用的都是&b&标压处理器&/b&,今年推出的第八代标压处理器,在性能方面提升很大,价格提高的并不多,所以我今天会推荐的机型都是新的第八代CPU的。当然,在性能普遍过剩的配置下,CPU对于游戏的影响较小,如果你真的就是希望能便宜些,买上一代的CPU,也没什么不可以。&/p&&p&&b&CPU&/b&方面,游戏用户,8代i5足够了,而如果是视频剪辑,3D设计,或者使用一些比较专业的软件,需要处理大量数据,i7还是值得拥有的。&/p&&p&&b&显卡&/b&方面,1050Ti和1060是比较主流的配置。&/p&&p&对于游戏用户来说,显卡的主要作用当然就是决定了&b&游戏的流畅度&/b&,帧率的高低,而对于视频剪辑和设计类用户,显卡的主要作用体现在&b&回放预览的流畅度&/b&上。注意,虽然部分软件会有显卡加速,但&b&渲染主要还是要CPU的工作&/b&。&/p&&p&&b&内存硬盘&/b&方面,与轻薄本类似,8G内存和128+1T的硬盘是底线,&/p&&p&&b&扩展性&/b&方面游戏本通常会比轻薄本强,比如,可以更方便的升级内存,硬盘等,接口也更加丰富。关于&b&雷电三接口&/b&,其实目前来看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外接显卡,所以对轻薄本来说可能更重要一些,对于游戏本,有肯定最好,没有也不用太纠结。&/p&&p&&br&&/p&&p&&b&续航&/b&就不用太在意了,游戏本通常还是插电用的情况多。散热方面,通常越轻薄就越容易带来散热上的劣势,要哪个就只能自己权衡了。&br&&/p&&p&&br&&/p&&p&&br&&/p&&p&&br&&/p&&p&
看到这里这里会有很多小伙伴想问,标压本对比低压本到底能提升多少呢?我给大家个简单的概念,处理器方面,i&b&5-8300H比i5-8250U大约强50%&/b&;显卡方面,&b&1050Ti比MX150满血版大约强一倍&/b&。&/p&&p&
鉴于游戏本扩展性较强,每个型号都有很多配置供选择,所以我接下来只聊一下型号或者系列,具体的配置大家需要根据要求自己选择。&/p&&p&&br&&/p&&p&
由于硬件价格的原因,5000元左右的游戏本只有入门级的,选择余地不大,配置一般而且普遍比较笨重,个人建议想要使用游戏本长时间玩大型游戏的同学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预算,&b&所以我们先来聊几款主流型号,这些型号大多在6000元左右起。&/b&&/p&&p&&br&&/p&&p&&b&惠普 暗影精灵4&/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ebe9e508eab6ee84526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ebe9e508eab6ee845266_r.jpg&&&/figure&&p&&br&&/p&&p&&br&&/p&&p&简评:&/p&&p&
这个系列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因为同价位的一线品牌的游戏本,基本上都是45%色域的普通屏幕,而暗影精灵4,不但是72%色域,而且还是高刷新率的电竞屏,而其他方面配置均衡,价格也比较合理,该系列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总体质量做工也较为稳定,综上,是一个值得推荐的产品。这里再提示一下,不是所有暗影精灵系列都是高刷新率屏幕,大家选购的时候需要注意。&/p&&p&&br&&/p&&p&&b&戴尔
G系列(G3,G5,G7)&/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ed5d141d3fa0ae743cdadb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ed5d141d3fa0ae743cdadb8_r.jpg&&&/figure&&p&&br&&/p&&p&简评:&/p&&p&
戴尔今年推出的G系列进行了外观和性能的升级,整体性能调教还是很好的,能发挥出来应有的实力。但是相较于同价位产品,性价比略低,屏幕是45%色域的。其他的配置差距不大,主要的差别是在模具,做工,外观上。可以给大家不同的选择,增加更多的选购空间。&/p&&p&&br&&/p&&p&&b&联想 拯救者 Y7000&/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23ae491d89c7f438c4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23ae491d89c7f438c4c_r.jpg&&&/figure&&p&&br&&/p&&p&简评:
同价位游戏本中少有的窄边框设计,造型比较美观,性能调教的不错,价格处于合理范围,但是型号可供选择的较少,屏幕还是45%色域的,显卡最高只有1050ti。&br&&/p&&p&&br&&/p&&p&&br&&/p&&p&&b&炫龙 毁灭者KP2&/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5c2adcfbf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5c2adcfbfea_r.jpg&&&/figure&&p&&br&&/p&&p&简评:
性价比很高,不到7000元的售价,配有GTX1060的显卡以及72%色域的屏幕,处理器性能也比同价位游戏本更强,但是做工质感造型都较差,适合预算不是很多又想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p&&p&&br&&/p&&p&
预算较低又想有一定游戏体验的用户,如果不在意外观的话,可以了解一下以下&b&神舟炫龙的入门级游戏本&/b&:比如&/p&&p&&br&&/p&&p&&b&神舟战神K670E&/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c6a028704e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c6a028704ee_r.jpg&&&/figure&&p&&br&&/p&&p&&br&&/p&&p&&b&炫龙 毁灭者DD2 &/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79a6bbec41e05baf6e03a21c8bb652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79a6bbec41e05baf6e03a21c8bb652b_r.jpg&&&/figure&&p&&br&&/p&&p&当然,价格便宜,自然会带来一些做工用料上的劣势。&/p&&p&&br&&/p&&p&&b&神舟精盾T96e系列&/b&&/p&&p&屏幕好一些,也比较轻薄。&/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19ceb4aaad1ffa77152bfab547e30d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19ceb4aaad1ffa77152bfab547e30da_r.jpg&&&/figure&&p&&br&&/p&&p&&br&&/p&&p&&br&&/p&&p&
现在游戏本市场,神舟、炫龙这样的品牌,也都覆盖了从入门到高端的游戏本市场,类似的产品还有&b&机械革命的Z2,X8ti&/b&,一个比较轻薄,一个是电竞屏,当然,厚的散热更好,配置上都比较主流,也没什么短板,性价比较高的品牌还包括雷神、机械师、火影等等,这些品牌,跟一线品牌比,主要的优势当然在于便宜,整体设计,做工控制以及售后保障相较于一线品牌还有存在一定差距的,但一线品牌经常在屏幕上比较吝啬。&/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e612251eee9e11b61731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e612251eee9e11b617318_r.jpg&&&/figure&&p&&br&&/p&&p&&br&&/p&&p&
那么到底是买一线品牌还是二线品牌,其实主要看你是更需要安全感还是便宜,这个并没有孰优孰劣,需要大家自己权衡考量。&/p&&p&&br&&/p&&hr&&p&&br&&/p&&p&
一万元以上的笔记本电脑。例如Surface Book、XPS15系列、惠普战99、外星人、玩家国度系列,性价比比较低,更多是针对有定制需求和极致性能追求的用户,针对群体差异较大。&/p&&p&&br&&/p&&p&
关于苹果的Macbook,很遗憾6月的WWDC没有更新,所以,还得继续等,今天就先不说这个了。&/p&&p&&br&&/p&&hr&&p&&br&&/p&&p&&br&&/p&&p&
好啦,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如果身边有选购笔记本需求的朋友也可以把文章推荐给他们哦,欢迎大家各种关注我,各大平台名字都是&b&“bonjour呼呼”,&/b&感谢大家的时间,拜拜~~&/p&&p&&/p&&p&&/p&&p&&/p&
↑↑↑欢迎观看视频版↑↑↑(与萧萧联合创作) 马上618了,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想着该剁下手了。对于手机来说,其实该抢不到的还是抢不到,本来就很便宜的型号多半也不会降价,而笔记本相对来说优惠幅度会大一些,京东还有各种神卷什么的,那么今天来和大家聊…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dfb3a16cc337d6fb2c5d4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dfb3a16cc337d6fb2c5d4_r.jpg&&&/figure&&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cd6a4c1a547913eeeddb2f2d29432b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cd6a4c1a547913eeeddb2f2d29432b7_r.jpg&&&/figure&&p&&br&&/p&&p&「宋」、「黑」、「楷」、「圆」,相信这四个字体大家都不会陌生。在中文作文显然多过英文作品的中亚,英文字体早已更新到了九种之多,而中文却一直只有四种,这样的现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大家日渐增长的阅读需求了。&/p&&p&&br&&/p&&p&在这样的背景下,Kindle 在近期发布了固件 5.9.6 的更新,让我们有了自主更新字体的权限,以下是官方发出的更新内容详情:&/p&&p&&br&&/p&&p&&b&以自己的字体阅读:您现在可以在 Kindle 上安装自己喜欢的字体来阅读电子书,安装后从【显示设置】(Aa) 菜单中选用即可。如需了解详情,请将 Kindle 连接到电脑,然后查阅“字体”文件夹中的“Read Me”文件。&/b&&br&&/p&&p&是的,这个 Read Me 很重要,说它是 Kindle 迟迟没有推出字体变更自主权的主要原因大概也不为过,下面我把这部分内容也 Po 给大家,Read Me 这个文件很有意思,它一方面说明了字体的覆盖范围,另外一方面也告知了操作步骤以及自己的隐忧。&/p&&p&&br&&/p&&h2&&b&一、支持字体说明&/b&&br&&/h2&&p&您安装的字体必须是 OpenType (OTF) 或 TrueType (TTF) 字体,而其他字体格式均不支持。此外,字体通常以字体集的形式可用,且每种字体可能包含数个不同的文件,分别为不同的字体样式。例如,常规、斜体、粗体,粗斜体等每种样式各为一个文件。我们建议您安装字体集所含的全部文件以获得最佳阅读体验。受支持的字体文件应具有以下扩展名之一:.ttf、.otf 或 .ttc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64f410f9adc84288c3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1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64f410f9adc84288c3a_r.jpg&&&/figure&&p&举个例子,上图中的喜鹊两个字体就是我自己付费购买的字体,而最后一个是思源宋体,也是一个免费字体,大家可以在度娘中搜索得到。需要注意的就是结尾的后缀,一定要是 TTF 或 OTF 才能识别哦!&/p&&p&&br&&/p&&p&&br&&/p&&p&&b&1、字体安装的具体步骤&/b&&/p&&p&&br&&/p&&p&①若字体以压缩文件(如 ZIP 文件)格式打包,请用您喜欢的文件解压程序将文件解压缩&/p&&p&&br&&/p&&p&②将字体文件复制到 Kindle 上的“fonts”文件夹&/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42f98e57bbb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1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42f98e57bbbb_r.jpg&&&/figure&&p&&br&&/p&&p&③将 Kindle 从电脑上断开连接&/p&&p&&br&&/p&&p&④除 Kindle 字体外,您现在还可以选择自定义字体,从【显示设置】(Aa) 菜单中操作即可&/p&&p&&br&&/p&&p&⑤从【显示设置】(Aa) 菜单中选择了自定义字体后,Kindle 将以该字体显示多数电子书的内容。如果某部书的内容不能以该字体显示,Kindle 将使用系统默认字体。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该字体不支持书中的文字或该字体已损坏。&/p&&p&&br&&/p&&p&&b&2、免责声明&/b&&br&&/p&&p&亚马逊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对于使用您上传到 Kindle 的任何字体,您都将负责确保已获得必要的授权和许可。使用 Kindle 上的字体上传功能,即表示您同意使用上传的字体不会侵犯或违反任何第三方的权益,并且对于因您使用上传字体所造成的任何索赔,您都将赔偿亚马逊的损失。&/p&&p&&br&&/p&&p&下面,我再给大家复盘下固件升级的步骤:&/p&&p&&br&&/p&&h2&&b&二、固件升级步骤详谈&/b&&/h2&&p&&br&&/p&&p&&b&1、固件升级步骤:&/b&&/p&&p&简单来说就是:「下载到固件」→ 「拖拽至根目录」→「右上角竖三点更新」&/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4fd01daae97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900&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94fd01daae97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4fd01daae976_r.jpg&&&/figure&&p&&br&&/p&&p&&br&&/p&&p&&b&2、固件下载:&/b&&/p&&p&&b&①官方下载:&/b&&/p&&p&官方下载的打开入口:&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uo.im/1KexhJ&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uo.im/1KexhJ&/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复制到浏览器后选择对应机型就可以下载了哦。&/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24dda3ffbed83de288ba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24dda3ffbed83de288baf_r.jpg&&&figcaption&(选择对应机型)&/figcaption&&/figure&&p&&br&以上图为例,大家在选择好自己设备的对应机型后进行下载,在下载完毕后,将固件拖拽到已连接到电脑的 Kindle 磁盘根目录中,等待最后的更新操作,具体可见「非官方渠道」的拖拽方式。&/p&&p&&br&&/p&&p&&b&②非官方渠道:&/b&&/p&&p&一般来说,我会更建议大家采用非官方的渠道,起码遇到特殊情况就不会需要重新下载。笔者在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网络不好无法下载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了。&/p&&p&如果你也遇到这种情况的话,请在我的公众号拾书小记(ID:shishuxiaoji)的后台回复“&b&固件”&/b&进行固件获取,当然你也可以看着下面这个图去输入地址获取。&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af67e24fc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66&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af67e24fc9c_r.jpg&&&/figure&&p&&br&&/p&&p&如上图所示,非官方的固件下载就是我们把固件上传到了我们的度娘云,然后大家通过我们的度娘云将固件下载完然后拖拽到你们的 Kindle 根目录完成最初的部分。&/p&&p&&br&&/p&&p&完成了固件的根目录迁移后,我们就到了机内更新的部分,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遵循以下几步走即可:「右上角竖三点」→「设置」→「右上角竖三点」→「更新您的 Kindle」 →「确定」&/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4fd01daae97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900&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94fd01daae97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4fd01daae976_r.jpg&&&/figure&&p&&br&&/p&&p&&br&&/p&&p&完成了机内更新部分,我们就正式进入了 Kindle 的更新阶段了,这时候机子会出现下述的各种变化,直到更新完毕。通过系统查询我们可以确认到我们是否更新到了最新系统,如下图所示↓&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5fbecaca63095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900&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55fbecaca63095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5fbecaca630953_r.jpg&&&/figure&&p&&br&&/p&&p&最后说说支持的机型,本次更新支持的机型包括K7/8、Kpw7/8、Kv、Ko1/2等主流机型,具体可见下图:&/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efd72329d52eec613a7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efd72329d52eec613a7e_r.jpg&&&/figure&&p&&br&&/p&&p&以上就是 Kindle 固件5.9.6的所有内容的解说,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给我点个赞,感恩
\( ̄︶ ̄)/&/p&&p&&br&&/p&&p&&br&&/p&&blockquote&本文为直树桑原创作品,首发于公众号拾书小记(ID:shishuxiaoji),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 Kindle 的技巧,可以关注我们,关注后在&b&公众号&/b&后台回复“Kindle”可收获史上最强 Kindle 技巧合集。&/blockquote&
「宋」、「黑」、「楷」、「圆」,相信这四个字体大家都不会陌生。在中文作文显然多过英文作品的中亚,英文字体早已更新到了九种之多,而中文却一直只有四种,这样的现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大家日渐增长的阅读需求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Kindle 在近期发布了固…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2f4cee8d45f58ccae6dde8f1bf72350_b.jp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2f4cee8d45f58ccae6dde8f1bf72350_r.jpg&&&/figure&&p&&b&导语&/b&&/p&&blockquote&有渠道方面表示只要游戏的软著、版号资质齐全,未做联运关联现在也能正常上线&/blockquote&&p&&br&&/p&&p&昨(5)日开始,国产游戏已经无法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进行运营备案,而进口游戏还目前还可以进行备案。&/p&&p&&br&&/p&&p&此前进入监管与服务平台后,游戏厂商可以选择“国产游戏”和“国产游戏绿色通道”进行自主备案。但现在该平台网页上“国产游戏”和“国产游戏绿色通道”相关入口已经撤下,仅保留了“进口网络游戏内容审查”入口。&/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8c10e5a027d01dc4c8c5a47092cbff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8c10e5a027d01dc4c8c5a47092cbffb_r.jpg&&&/figure&&p&&br&&/p&&p&现在系统仅有进口游戏备案入口,红字是原有国产游戏备案入口&/p&&p&&br&&/p&&p&文化和旅游部此次关闭国产游戏备案通道较为突然。据游戏茶馆了解,文化和旅游部并没有下文通知,可能只是暂时的,不过对游戏厂商的影响是很实在的。根据国内现行规定,网游经营公司需要在游戏上线运营30天内,向文化主管部门做运营备案,否则将处以罚款甚至停运等处罚。&/p&&p&&br&&/p&&p&一些游戏发行厂商、渠道在了解到国产游戏近期可能无法完成备案时,都感到不知所措。有厂商表示,他们还有数款游戏没有完成备案,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p&&p&&br&&/p&&p&一家发行厂商向游戏茶馆表示,如果真遇到主管部门检查游戏备案情况,只能将申请系统页面截图给他们看......&/p&&p&&br&&/p&&p&针对现在这种情况,有渠道方面表示只要游戏软著、版号资质齐全,未做联运关联现在也能正常上线。&/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f19fa52aa9b375adbf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f19fa52aa9b375adbfab_r.jpg&&&/figure&&p&&br&&/p&&p&渠道公告显示目前的解决方法&/p&&p&&br&&/p&&p&有消息渠道指出,文化和旅游部关闭国产游戏备案入口可能与近期国家机构改革有关。&/p&&p&&br&&/p&&p&《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到,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宣部,这就意味着游戏版号审批等相关职能转移给了中宣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目前文化和旅游部相关三定(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方案正在制定中。&/p&&p&&br&&/p&&p&像这种主管部门机构调整,有时确实会影响到相关业务的办理。游戏茶馆就了解到,自从今年两会后,新的游戏版号确有3个月没有下发了。&/p&&p&&br&&/p&&p&另外从6月1日起,广东地区公司办理网文相关主体业务已开始切换到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但产品管理业务(包括游戏备案)依然保留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上办理,但是申请人办理前需要将账户同省网厅账户认证账户进行绑定。■&/p&
导语有渠道方面表示只要游戏的软著、版号资质齐全,未做联运关联现在也能正常上线 昨(5)日开始,国产游戏已经无法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进行运营备案,而进口游戏还目前还可以进行备案。 此前进入监管与服务平台后,游戏厂商可以选择“国产…
&p&名叫三吱儿&/p&&p&好像是夹的时候会吱一声&/p&&p&然后放到酒里面的时候会吱一声&/p&&p&最后进口里面吱一声&/p&&p& 有点不忍直视&/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86099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3.zhimg.com/v2-f09106cbdb7bc6e722ff0c.jpg& data-lens-id=&860992&&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3.zhimg.com/v2-f09106cbdb7bc6e722ff0c.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860992&/span&
&/a&&p&&/p&
名叫三吱儿好像是夹的时候会吱一声然后放到酒里面的时候会吱一声最后进口里面吱一声 有点不忍直视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be48eb956_b.jpg& data-rawwidth=&1047&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be48eb956_r.jpg&&&/figure&&p&如果要给北京车展评选一个“最神奇展台”奖,那最终得主大概非长安铃木莫属。&br&&br&理由?自己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c5a593e6c70b781b3301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47&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c5a593e6c70b781b3301b_r.jpg&&&/figure&&p&能把一台早在十四年前就于国内上市的车型,笃笃定定地放在国内最高级别车展展台的C位,这操作也是骚的没边了。&br&&br&所以在北京车展上,如果你经过长安铃木展台时看到有人举着手机相机在那拍照,那么请别误会,并不是铃木有什么重磅新车或是前台的礼仪小姐姐有多好看,大概率只是所谓的微博观光团来此打卡签到。&br&&br&&b&又一次被退网&/b&&br&&br&而在车展媒体日结束后不久,一条微博截图就迅速在车圈内传播开来。&br&&br&“刚才得到一个内部消息,最近将会有一家合资品牌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其线下渠道大概率将会直接升级为该自主品牌的高端品牌经销商网点。汽车行业终于开始出现伤亡了,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多,躺着挣钱的时代结束了。”&br&&br&虽然通篇都没有指名道姓,但在我把截图发给几位业内人士之后,大家伙的矛头居然全都异常默契地直指长安铃木。&br&&br&这样的猜测估计也在大多数人意料之中,毕竟在最近的这几年时间里,网络上关于铃木退出中国的传闻几乎就没中断过。以至于只要不是闹得太大,铃木到最后连辟谣申明都懒得发布了。&br&&br&但这一次的传闻似乎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就在27日下午,一张截图几乎将铃木的退网变为实锤。&/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8fb01d98d06cd96fbac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8fb01d98d06cd96fbacc_r.jpg&&&/figure&&p&根据这份内部文件的显示,长安铃木一口气足足罢免了六位日方课长。而这六位的抬头也都着实不低,包括品质课正副课长、采购一课课长、焊接课课长、涂装课课长和总装课课长,几乎涵盖了整个生产线中最核心的几个环节。&br&&br&而如此大规模的人事罢免,也难怪围观群众会对于此次的退网传闻深信不疑。&br&&br&只是讲真,要不是因为这一纸通告,再加上东风没有高端品牌,我倒是更愿意相信此次传闻的主角是标致。&br&&br&毕竟对于铃木而言,无论是其品牌定位还是产品特色,都不至于混到如此惨淡的境地。&br&&br&而一定要为其把脉问诊的话,那么换代迟滞和定价偏高显然是两大病根。&br&&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27ce5bc96bc30b72f9b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27ce5bc96bc30b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门狗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