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 我新换的魅蓝note6贴什么膜5昨天贴完膜之后就发现突然分屏不了 揭下来也不好使

完美不完美——魅蓝 5众测报告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完美不完美——魅蓝 5众测报告
已经算一个很高的评价。获得众测资格的过程就不多说了,收到短信当时还是有点难以置信的懵,感谢张大妈所以——开始说正事儿吧。今年4月份魅蓝3发布的时候,指纹识别的缺席就有点让人挠头。年初发布的红米3彼时已经有了899带指纹的高配版,晚上一截的魅蓝继续用塑料机身可以理解,但既没有对手已经用上的指纹识别,也没有额外的亮点比如1080p屏或大电池,反倒是上市价格599元起更低了100。不过好在,很快暑期档就拿出了比魅蓝3更像是“魅蓝3”的。硬件配置基本招搬的情况下,多了金属机身、指纹识别和更大一点的电池,价格也上升回归到699/899的典型红蓝价位。千元以下的手机市场,就是这样的简单粗暴,你一刀子我一棒槌。舍弃了4这个不吉利的数字,魅蓝5在魅蓝3本该有的样子上又做了个补全:本就应有却推迟到3S上的指纹识别,早就该达到却推到3S上的3000mAh电池,以及在此之上5.0寸屏幕被放大到了更合适的5.2寸。在中,我说3S方方面面都像是“魅族做个百元机大概会做成的样子”,魅蓝5就是在此之上回归塑料机身再多出了5.2寸屏的彩蛋(当然如果你在意的话,魅蓝3和5都是Yun OS,而魅蓝3S则是基于Android 5.1)。魅蓝系列从第1代到魅蓝2、3、3S这么三代半机器,除了早先还在用着小圆点的第1代,2和3S两台都多多少少接触过。魅蓝2在我寻找过渡机时到手里待了两三天,但最终碍于卡槽都插不进机身平齐的做工退货,选择了更便宜又更小巧的红米2A。魅蓝3在我期待中登场却没能用上指纹,起售价低了100元对我没什么吸引力于是作罢。顺理成章的魅蓝3S就成了下一个,使用感受在上面链接里有写。结局是因为过硬的home键手感、相对自己刚买的红米3没太大更换必要,趁着当时官网尚需抢购的时机,原价在闲鱼上转手卖掉了。到了魅蓝5,它不会因为我没自己掏腰包而过得轻松的。颜色是魅蓝5区别于前三代塑料魅蓝的一个特征,初代魅蓝跟着iPhone 5C的风格用上了白蓝粉黄青绿的彩虹配色。到了魅蓝2就缩减到白蓝粉灰四种,增加的灰色对于商务、中老年、男性等群体更友好。魅蓝3跟上潮流在四色之外又增加了土豪金。从第1代到2、3代,配色从“年轻人”越来越转向照顾大众群体。跳过金属机身的3S,魅蓝5的五种配色中只剩下新增(or回归)的薄荷绿一种跳跃性的亮色。原先的灰色变为磨砂黑显得更加普适,也跟上了iPhone 7带来的黑色风。蓝色系从原先的天蓝色变成更沉稳也更气质的宝石蓝。经典的白色金色则没有变化。整个配色体系从第一代那种直接在色谱上挨个色系抓壮丁,到现在挑出薄荷绿、宝石蓝、黑色这样有针对性的颜色,对于拓宽魅蓝产品线的潜在客户范围是有利的。九百块,能有啥。包装(依然)是典型魅蓝样子,设计团队每次的任务就是改个数儿而已,很好地体现了千元机节约成本的取向。只是看多了难免显得毫无新鲜感,即便物料成本不做变化,也可以在设计上换个心思嘛,像魅蓝Max白封套蓝盒子的小花样其实就足够了。盒子背后大大的SAMPLE字样表明这是一台工程样机,值得一提的是众测页面上标称的产品价值是699元(2G/16G的价格),但到手后有点惊喜的发现是售价899元的3G/32G版。这台颜色是五款配色中的冰河白,看上半年发布的魅蓝3直到今天,各个渠道有货的大多仍是白色和金色,魅蓝5这次也是一样,虽然多了黑色、宝石蓝等新配色,但发售伊始货源除了白色金色尚没发现其他。因此我猜测虽然本次众测写的是颜色随机,十有八九也只能见到这两种颜色的机器。不过即便你对这白、金不感冒也别急,后面有彩蛋会告诉你其实买哪个色儿都一样。带膜照只拍了这么一张,魅蓝的开箱过程实在太过熟悉、门槛也低,撕膜照也就偷个懒不拍了。撕开膜就能看出群众喜闻乐见的2.5D玻璃了,横向看魅族在这个配置下放中算是先行者,15年的魅蓝metal把它放到了千元水平,今年的魅蓝3则直接拉到了主流品牌产品线的最底端。也或许是珠玉在前,这次魅蓝5开盒之后的观感就没上次3S那么惊艳了。再美好的东西都是不如初见,相信2.5D很快也会成为上上下下的标配而逐渐被忽视的。作为著名的所谓“工匠”品牌,魅族在周边细节上抠的心思比做产品都多,Flyme云形状的卡针虽然也用了很久,但在一水手机厂商中依然显得精致。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就此讲苹果不好,毕竟iPhone发布时才出现的卡托设计,卡针本身也是新鲜玩意儿,苹果不过是原始设计沿用至今没再管它罢了。假如你看过,应该对下层摆放的变化有印象。这次魅蓝5的充电器、数据线延续了魅蓝3的简洁/陋布置,却不同于魅蓝3S的独立小盒子包装,不知是用来区分S线和不带S线的机型,还是说魅蓝3S只是一个作为个例的尝试。好看。正面看基本就是2.5D时代的魅族标准脸,玻璃下方的塑料框架从魅蓝3S上的镀铬塑料换成了黑色,不仔细拿来把玩甚至无从发觉。所有配色统一的黑色前面板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整个前面无论是黑边还是传感器开孔都一律被隐藏,更显简洁又隐藏了档次定位,其二我们后面再说。home键的银色镶边没有突出,宽度和反光程度都控制在合理范围,不会显得blingbling的刷存在。前部设计的同质化已经是老生常谈,一块弧面玻璃加椭圆按键几成标配,不需要多说什么,看起来和谐得就像是“2016年该有的样子”。但一方面大家都长成一张脸,其实也很难评价它到底好不好看了。另一方面,作为第一个运用mBack、腰圆home键两侧无虚拟按键的品牌,魅族看起来还是比后来者如oppo小米等来得更舒坦,不知是不是认熟脸的心理因素作祟。背部设计其实更加没什么可说,魅蓝系列从第1代到第5代,正面从小圆点到腰圆键再到2.5D玻璃加入,而背面除了2代到3代经历了一次logo更换,基本就没再有变化。塑料机身在如今这个金属机身几乎成千元机标配的现在简直是大熊猫材质,像魅蓝这样竞争对手已经在大肆鼓吹金属卖点时,依然大大方方以塑料本来面目示人的就更独此一家了。质感上缺失换来的福利是畅快一体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不会有恼人的塑料金属割裂感,不会有碍眼的注塑天线带,不会有掉漆氧化之类的后期风险,拿在手里盯着看会更有1=1式的爽。众测这台白色机后盖是光亮表面,因而油污指纹就很容易沾上机身,白色后盖长期使用磨花后的样子也不难想象的难看,也因此更容易显得廉价和单薄,这也是我不喜欢白色机身的缘由之一。和磨砂处理不同,光滑表面拿在手里时总会让人感觉有种粘滞感,就是那种玻璃机身和iPhone 7亮黑色也会有的现象,这是我更加偏爱另外几款磨砂配色的缘由之二。不过一台白色的魅蓝放在桌上,机身四周的白色外壳和黑色前面板的对比的确显得与众不同。尤其是当我们看惯了灰、金、银色闪耀的金属质感,突然回到纯白色的塑料外壳,没有拉丝没有渐变着的光芒,只有一圈纯白色的镶边在弧边玻璃周围。这样的黑白对比在它自己静静的躺在桌上时,没有了外界对“白色塑料”的固有成见,既是久别重逢的新鲜感,也难免让人回忆起当年魅族熊猫机的影子。塑料红利的另一点是灵活简单的配色,能够带来的颜色选择要远多过用尽各种工艺依然动不动氧化掉漆的金属机身。这次魅蓝5的五种颜色中,目测(没有摸到所有颜色的真机)薄荷绿和白色是光面后盖,而另外三种则是磨砂质感。新加入的宝石蓝有点钴蓝色的味道,2016年本因谣传iPhone 7会加入深蓝色而被预测为蓝色年。虽然最终iPhone缺席游戏,但从note7到荣耀8等诸多机型都采用了不同的蓝色作为独有配色,也带起了一小波蓝色风。魅蓝之前的天蓝色过浅过亮,再加上亮面处理容易显得轻浮和廉价,新的深蓝色就更适合不那么希望太跳脱的大众人群。iPhone 7没能带来蓝色而是带来了所谓高端黑,用尽了先进的高成本工艺,而对于塑料机身来说则是手到擒来。磨砂黑色至少在照片远看,一体的质感多少有了点Pro 6和iPhone 7的形。而黑色作为保险色也更加适合所有人。BUT,以上这些的前提条件都是——各个配色货源充足可以顺利买到。像魅蓝3那样开卖良久依然只供应白金两色而其他颜色稀少的情况,希望不要再魅蓝5上出现,尤其是蓝黑两种高人气的新配色。当然,即便你不喜欢现在供应的白色金色,讨厌高光漆面面对油污和划痕的脆弱,也不代表就要对魅蓝5忍痛割爱了,后面会讲为啥其实买啥色儿都一样。左侧卡槽右侧音量+开关按键的设计是标准布局,作为一台魅蓝底部依然是micro-USB接口。耳机孔这次一改前几代放在顶部的布局,像5.2寸屏一样跟上了潮流放在了机身底部。实际上除了躺床上手机杵肚子上听歌等有限的几种场景,耳机孔下置是比顶置更方便的布置方式。5寸以上屏幕的体积使得插在顶部的耳机需要绕上一大圈以 转向用户身体,而底部的耳机孔则能避免这一点,因此你能看到今年一水5.2寸左右的新机如Pro 6、华为P9等基本都把耳机孔改在了底部。亮屏依然能看到2.5D的感人反光,这可能是近两年手机设计上提升质感能力最强的元素,消除了边缘滑动的割手感,同时又使得表面玻璃的厚度更易感知。卡托依然(不知道是第几个依然)是3选2卡槽,考虑到16G版本存储卡的位置还是有存在必要的。为了照顾塑料机身,卡托外部的盖子使用了相同的塑料材质,而卡槽本身则是金属,两者衔接处并没有刚性连接,导致卡托插进机身后盖子会出现较明显的松动。忽略这把有年头的文物尺,实测屏幕黑边大概在2-3mm之间,而这个数字是从亮屏边缘到黑色塑料框架的宽度。魅族别的槽点不说,对于黑边的控制是有目共睹的,即便在低端的魅蓝上也并不比大多数机型差。虽然魅蓝5都采用了黑色面板无法直接测出实际宽度,不过考虑到这个2-3mm包含了黑边、面板边框、塑料框架边缘,这个成绩和实际观感都令人满意。主要对手红米4已经在899的高配版上用上了1080p的5寸屏,魅蓝5虽把尺寸放大到了5.2寸不过分辨率依然是720p。PPI指标也从5寸的296降到了282,相比苹果视网膜标准的326就拉开了不小差距。实际观感上假如你能适应千元机长期标配的5寸720p屏幕,那么魅蓝5其实不会有什么可见的差别,微小的PPI差距会因更大的显示尺寸而被忽视。但若是眼睛已经被高分辨率的安卓机惯坏了,比如像5.5寸1080p屏幕403的PPI值,换到魅蓝5的282就难免更容易感到委屈。。。。还是换个词吧。够了。当然,如果你能接受不玩大游戏的话。从简单项目说起,售价899的版本提供了3G RAM/32G ROM的存储空间。32G空间实际首次开机可用在23G左右,包装盒背面标贴上也写明了“用户可用实际容量约为23GB”。不把它作为唯一和主力用机的话妥妥的够了,否则在如今这个拍张照都有3MB的时代,想要用的舒心就难免需要挤出一个卡槽位置给拓展卡。至于2G/16G的版本,不到10G的可用空间恐怕只适合作为备用机。RAM内存方面,3G实际2700MB左右,开机剩余可用和被系统占用基本相当,都在1.3-1.4G上下浮动。通常1.4G的系统占用内存在安卓机中算是平均水平,对比起来红米3 3GB版的开机系统占用也在1.3-1.5G不等。运行起来流畅性不需要加以怀疑,不过如今各个App动不动就占上数百MB的情况下,3G内存也只是能保证运行,想要获得开十几二十个App用上一天依然不被杀进程的奇妙体验,还是需要4G以上才可能实现。具体到魅蓝5实际使用,微信、Weico、自带图库常开的前提下,再开上三五个张大妈、Zaker、界面这样的资讯内容类App,最早的那一个就很容易被系统砍掉,距离应用随便开随便切换还有不小距离。CPU方面,如果说魅族如今成了MTK专业户,那么魅蓝系列就更细化的成为6750专业户。从最开始魅蓝3,到后来的魅蓝3S,玻璃版的魅蓝U10,然后是今天的魅蓝5,整个魅蓝品牌基本遵循着5.5寸机用Helio P10、5寸机用MT6750的军规。即便刨去特殊的U10不提,同一款处理器足足用了魅蓝3、3S、5这么两代半机器,在近几年的手机市场还真不多见。但显然这一点并不是源于魅族抠门,想想去年魅蓝metal搞得自家MX5无比狼狈,魅蓝诞生之初就常常毫不手软的动不动灭掉自家主力机。这个尴尬很大程度是要归因于品牌的上层建筑始终抬不上去,Pro 6用X25那么MX6就只能用X20,MX6用X20那么魅蓝就只能P10封顶。如此多米诺效应一般,只要联发科还没彻底更新上面的产品线,底层的魅蓝就只剩6750一款处理器可用。甚至即便联发科产品线换代完成,也不过是变成在旧中端比如P10,和新的6750同级之间选择。具体到魅蓝5身上,单看跑分的话,延续了魅蓝系列“刚发布吊打现售红米,没俩月就被下代红米回踩”的传统。魅蓝3第一次用上MT6750跑分超过了配备骁龙616的红米3,但对手毕竟是年初发布的机型,俩月之后小米就拿出了处理器升级的红米3S。如今魅蓝5刚刚发布却依然用着6750,而紧接着发布的红米4其高配版已经用上了骁龙625。安兔兔跑分虽然的确无法说明全部,但魅蓝5这个41000分的成绩的确比红米4的60000+差出太多。“跑分无法说明全部”只适用于大家水平相当的前提下,近乎50%的分数差异即便不以此量化,也表明了两者处理器性能上的确是存在不小差距,这是无可否认的。当然实际用起来,日常环境下你没那么容易察觉到处理器用的是一款谈不上powerful的型号,在淘宝、微信、微博这样日常应用中体量相对偏大的App中的操作基本不存在迟滞。多任务方面受到上面说过的砍进程影响,实际不会有太多应用同时运行,切换起来也完全可说顺畅。对比起来手里那台安兔兔34000分水准的红米3在发布近一年后的今天,就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卡顿甚至需要强制结束应用的情形。但从另一个角度,魅蓝5这个性能应该也就是刚刚能达到顺畅运行现存应用的水平,过上一年半载随着各家App大小水涨船高,流畅性受制于性能出现瓶颈的可能性同样存在。大型应用方面,尝试下载了Real Racing 3这样一款对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在魅蓝5上不出意外的完全无用。虽说运行没有问题,但游戏进程中幻灯片搬的卡顿即便是当电影看也会嫌费眼,而作为游戏就更加毫无可玩性了。压力小一些的游戏如纪念碑谷,可以做到基本流畅,但3D贴图画面移动时也会发现拖影之类的现象。总之这并不是一台合适的游戏用机,更不用提什么生产力,你也不会期待一颗MT6750芯能带来怎样的表现。&Flyme在5.0之前长期被吐槽为Bugme已经人尽皆知了,但到了Flyme 5之后bug频出的情况已经一步步得到缓解,到了今天已经基本不再是一个问题。虽然阿里巴巴的注资搞没了“小而美”,但在软件开发上更多的投入还是直接有效的解决方式。魅蓝5作为产品线最底端的型号搭载的是基于Yun OS的Flyme界面,相区别的是产品线定位稍高的魅蓝3S就换成了Android 5.1内核。当然日常情况下相信绝大部分用户都属于像我一样的,用不出这两者其中差异,但如果你需要ROOT权限甚至开发者需求就另当别论了。Flyme受到优化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开机时间大幅缩短,半年前看魅族评测时还经常会有“五站地铁还没开开机”的吐槽,今天的魅蓝5只要不是升级、放置很久的冷启动,平常重新开机全程也就是半分多钟。相比起刚刚完成大幅更新的MIUI 8,目前的Flyme 5.2在大体上依然能够保持均衡,不过一些小的细节上就能看出某些设计有点没跟上时代。比如锁屏界面的快速启动相机方式,Flyme依然是过去常见的底部右侧按钮上拖,而现在iOS也开始像安卓厂商学习,改为MIUI等使用已久的直接在屏幕上右滑启动。前者的弊端在于随着屏幕尺寸越来越大,启动按钮放在右侧对于左手持机的时候就不够方便,而后者则能够适应双手任意持机。Flyme在智能手机市场是老熟人了,整个UI设计在众多国内ROM中美观度依然能够说数一数二,个人觉得即便是更新至8.0的MIUI也难以相提并论。不同于小米、华为等厂商,魅族没有把苹果式的圆角矩形作为图标惯例,而是采用了“或方或圆”的设计规范。当然安卓环境的复杂性让这种规范不可能保持的太整齐,不过可以看到大多数国内主要App都做成了圆形或是直角矩形,仅有如信息、读书等少数原生应用例外,但都能够很好地融入整体风格。对比一下MIUI 8和Flyme对于“不听话应用”的处理,MIUI对于、Chrome之类圆形图标直接套上一个圆角矩形的黑色背景,Flyme则是放任了右下角的Tablog。从美观角度讲,黑底带来的减分恐怕大于不太整齐的图标形状。说到原生应用,虽然魅族在Flyme上的系统应用要少于MIUI的各种金融、钱包、家庭等等,不过MIUI有一部分是可以手动删除的而Flyme则完全没有可删系统应用,算下来两者其实属于一个水平线上。除去录音机、、文件管理等等还算有用处的应用,诸如钱包、读书、视频之类没有卵用的应用依然能凑满至少一个文件夹屏幕也就是9个。不同于iOS和其他安卓ROM的一点,Flyme的文件夹界面对于修改文件夹名称的操作有点过于敏感。大多数ROM需要长按或者点击文件夹名称的文字才能修改,而Flyme只需要点击文件夹名称那一行水平方向上任何位置都会弹出输入面板进入右图的修改界面。这就造成了在如左图的文件夹界面下,想返回桌面的点击操作(除了点实体键)只限于红圈以外,恰恰是整个屏幕较容易成为触摸盲区的部分。而点击最方便的右图红线处则是进入改名字的界面,在习惯之初多多少少有些不便,并且文件夹名称的修改入口也并没必要延伸到文字两侧。不知是源于iOS还是安卓厂商,主页面上原本单一的搜索界面被加入了更多功能,Flyme这里则是桌面中央上滑开启。不过由于开启后立刻会进入搜索功能弹出输入界面,下面一排的的“最近”常用App反倒被遮住了。而假如砍掉这个“进入后直接开启搜索栏输入法”的程序,当用户的确是想使用搜索功能的话,又得点击屏幕上端开启输入法再移到下方输入面板打字,同样显得繁琐。相比之下iOS那边搜索框下紧接着就是常用App就更实用一些,毕竟中间那些新闻热词之类对于谙熟网络的我们来说更像个摆设。魅族的多任务界面也是老面孔了,从屏幕下方home键两侧的位置向上滑动打开,类似safari的纵向翻动应用卡片,长按某个应用卡片的标题处可以锁定或解锁某个应用,以避免清理进程时被一同关闭。全部关闭按钮放在了屏幕上方,比起放在下方的MIUI等对单手操作的便利性略显不足。另一点不同于MIUI的是Flyme不会显示当前运行内存的占用情况,只是在清理完成后显示本次操作释放了多少内存,相对来说不利于用户自主掌握内存的占用情况。多任务界面下,可分屏的应用其卡片右上角会显示分屏按钮,点击后此应用会占据上半部分屏幕,下半部分用来选择另一个应用。目前可以分屏的应用除去视频、设置等系统应用也不算少,类别覆盖视频、音频、阅读、购物、工具等。分屏的比例可以无极调节,甚至像下面右图那样把某个应用扩大到几乎全屏也是可行的,虽然这样有些没事儿找事儿的幼稚,但毕竟功能这东西永远是多多益善,我用不上不代表你可以没有。Flyme作为一个历史不短的主流安卓ROM其实不必要太多赘述,以上的那些微词更多的可以理解为短期使用下发现的一些小问题,这是之前魅蓝3S短短几天体验就转手不易察觉的,另一个角度假如使用时间更长一些这些问题或者说不同又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比如悬浮球或者叫它小圆点就和iOS、MIUI都不同,iOS就不说了,MIUI的逻辑是点击出现五个子功能可以自由设定,而Flyme则是设置好各个操作对应的功能后,小圆点在使用时不出现功能提示,需要凭借记忆操作。默认下的各个操作基本符合逻辑也够用,其中长按可以移动小圆点位置,与另外两家不同的是可以停留在屏幕任何位置而不必非靠在边框上,下滑小圆点可以拉下通知栏对5.2寸以及上的单手操作方便不少。屏幕可以支持包括双击唤醒在内的熄屏手势,看个时间通知又怕指纹识别太快直接解锁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长按home键可以选择对应锁屏,直接实现了锤子T2的想法。如果真的要说对这台手机有什么成见,想必是魅族对于第三方应用同步联系人的限制(?)。一般拿到新手机我的第一动作是下一个QQ同步助手同步联系人和信息,之前的魅蓝3S因为很快就决定转手而没有做同步,但这次在魅蓝5上却发现无论怎么设置、打开所有读写权限,同步始终无法进行。转到另一家使用百度云进行同步同样报错,而读写联系人权限又明明是打开状态。最后是另辟蹊径,用我之前未用过(也没必要用,选择QQ同步助手是使用惯性)的微信同步联系人才得以实现。另一边的MIUI最近也在禁止第三方软件同步通讯录的操作,百度云同步在小米上需要先在系统设置中退出小米账号并清除百度云数据后才能同步。假如魅族也是因为要推广自家云服务的需要,而变相封杀第三方同步软件的话,不能不说是一个明显的倒退和错误。更何况我这是从其他品牌换到魅族,这都无法操作的话岂不是在推广云服务前,先抵制别家用户转投魅族手机?1300万像素,PDAF相位对焦,最大光圈f/2.2,看到这几个参数你就能想到魅蓝5的相机模块基本是照搬前几代如魅蓝3、3S,再考虑到魅族产品线最底端的定位,你也不会对它的表现有多高的期待。考虑到艳阳晴天下大家都没啥压力,夜景暗光又容易矮子里拔不出将军,选了一个北方秋末冬初很常见的带雾霾加成阴天。model交给了小黄人,不给自己找别扭就不选iPhone、S7之类的对手了,翻出了旧时代的代表iPhone 5S和上一代竞争对手红米3,另外还找来了信仰徕家的APS-C卡片机X1作为参考。曝光方面魅蓝5的曝光度稍高一些,快门速度和光圈值和iPhone一致的情况下,ISO 242比iPhone的50高出了不少,这一点在后面的噪点对比中也会有影响。红米3的光圈值在exif信息中没有显示,对比iPhone稍稍亮一点点的曝光、长一点的快门时间、高一点的ISO,可以推断最大光圈f/2.0的红米3其拍摄光圈应该比另两者略小。色彩方面红米3白平衡明显相对另两家偏冷,而iPhone 5S则稍微偏暖,倒是魅蓝在这次样张对比中更接近实景。常年白开水风格的iPhone 5S依然是饱和度最低的,红米和魅蓝则更艳丽。对比打酱油的徕卡X1可以明显看出画幅大小对景深的巨大影响,画面的质感也不仅仅是手机加个数字浅景深效果就能模拟的。由于X1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30cm,比起三台手机要远上不少,因此这张样张经过了部分裁剪以达到相近的取景范围。中心细节的对比(几台小手机而已边缘就不放了),魅蓝5的锐度稍差了一些。如果你放大看左下角阴影区的话能发现其噪点杂色也更多,这是曝光更亮ISO更高所必然的。信仰徕由于对焦距离更远,画面经过裁剪放大,因此锐度和分辨率吃了亏 。总体看来三台机器基本是在同一个水准之下,国产千元机在这个场景下已经不比几年前的iPhone标杆差多少。魅蓝和红米由于硬件差别很小,画质除了锐度差异也是伯仲之间。但不可否认的是魅蓝在相机方面依然有的是进步空间,最大的瓶颈还是成本和硬件选择。当然,假如对比对象换成最新的iPhone和Galaxy,还是当做买手机赠摄像头,世界会更加的美好和谐充满生机。除了指纹和屏幕大小,魅蓝5上你能找出的升级就是电池了。魅蓝3上的2800mAh对一台5寸机来说其实算不上小,但若是比起4100mAh容量的红米3,哦不是手机,的话就显得局促不少。年中的魅蓝3S就将电池升到了更有资格同台竞技的3000mAh级别。有意思的是虽然魅蓝5屏幕到了5.2寸,机身大了一圈、厚度也只有0.3mm的减小,电池容量却和魅蓝3S几乎相同,也并没有多出其他功能配置,不由得让人怀疑多出的空间都拿去干嘛了?虽然容量上不及“买手机送移动充”的红米3、4系列,3000mAh在当前这个尺寸的安卓机中也是标准大小,MTK处理器一向的节能取向也多少有些弥补,毕竟性能跟不上省电还不行的话就真的不用玩了。使用上,相比曾经开一天热点傍晚到家依然有4成电量的红米3,虽然且当然是没法相提并论的,不过当主力机用的话也并不会带来不合情理的减分。魅蓝5的电量可以支撑你工作日偷闲断断续续刷一天微博微信,不加班的话下班时能保证20%以上电量打车回家。一天由早至晚的短途行程中,不手贱有事儿没事儿非得看视频听歌玩游戏的话,只是不时的通讯、导航、新闻、社交等轻度或必须的应用,它也能撑到你回程到家不被撂在路上。但你也能想到,如果要坐绿皮车的路上过得爽点,移动电源还是跑不了的。总体来讲续航水平达到及格水平没有问题,上班之类不是一直使用的情境下可以保证一天仍有剩余,而到家之后一天一冲和长途使用下对移动充的需要也是正常。充电方面,对比手里的红米3和魅蓝5,前者标配了5V/2A充电器,后者则是5V/1.5A标准,两者充满时间都需要两小时以上,魅蓝5实测下甚至需要3小时。虽然红米电池要比魅蓝大出了三分之一,但充电速度上反倒是红米更快。并且,由于更多的电量会更经用,你还会感觉到红米效率更高一些。H&M刚刚在国内流行起来的时候,它的粉丝中流传过这样一个形容——“一流的设计、二流的质量、三流的价格”。当然在大家眼界和要求都提高了的今天,后两句形容的要素在很多人心中恐怕应该掉换一下。魅蓝红米这样的千元机品牌也是如此,设计或者性能不提了,质量和价格哪怕不出现“二流价格三流质量”这样的尴尬,也最多是相互对等的。良好的做工从来就不是魅蓝身上的title,当然红米之类的品牌也半斤八两。前面提到过魅蓝2的SIM卡托凸出,如果你看过之前魅蓝3S的开箱,卡托的问题被搞定了,却又有塑料镶边缝隙太大、home键太硬的毛病。到了魅蓝5身上,塑料机身导致卡托只能做成金属和塑料组装的形式,而两者之间的连接又不是刚性的,结果就是卡托的金属卡槽部分插进机身便很稳当,而塑料盖板部分就松松垮垮。而对于浅色尤其是白色机身来说,这个松动的卡槽盖就很容易让空隙处的藏污纳垢更显眼,这也是我不喜欢白色的又一个理由。再来看机身右侧的锁屏和音量按键,也是类似的问题。按键键帽部分是连接在塑料外壳上的,内部仅有一条塑胶线卡在中间来保持固定。这就造成键帽很容易在键槽中晃动,你甚至可以把键帽像摇杆一样,从屏幕一侧掰向后盖一侧把玩。好的方面是,正面的home键不再像魅蓝3S那样需要用力才能按下,以至于会让你担心一使劲把手机从指缝中直接按到——地板上。魅蓝5的手感轻巧了许多,力度也接近iPhone那样的正常标准。另外由于这次没有了魅蓝3S上那圈高光镶边,魅蓝5的屏幕部分和后盖卡的更紧实了。前面我说我不喜欢光滑塑料带来的油腻感,但这一点见仁见智,时至今日不也有很多人怀念iPhone 5C的塑料手感。对比体积虽小但电池更大的红米3,魅蓝5由于体积大了一圈但是电池更小,一加一减下,重量和对手十分接近,区区几克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由于尺寸更小的红米3和手的接触面积更小,重量相同的前提下压强也就更大,再加上金属材质带来的心理作用(perhaps),因而可以明显感受到红米更坠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魅蓝5就是更显轻巧。Well,这要取决于你怎么看了。从最常规的角度讲,塑料外壳自然是很不经用的,尤其文中这台亮面白色机器。油污不说好歹还能擦下去,塑料不经划不经磨就比较讨厌,毕竟更耐磨的玻璃金属都逃不过的命运,更别提区区塑料了。当然,这点对黑色和蓝色的磨砂外壳机器影响要小很多。但换个角度,假如你不太在乎它外表的细节美观,那么塑料其实比起金属要耐操的多。金属机身你会担心它磕碰造成掉漆、变形、痕迹,甚至机身摔落变形过大的话还会直接挤碎屏幕,这也是大多数金属手机都会在机身和玻璃间加入塑料托架的原因。而塑料机身在这方面就有它的优势,你基本不用担心它被摔变形,更好的韧性和延展性下不太严重的磕碰能量都会被外壳吸收释放掉。同样外壳着地的情况下你肯定会更担心金属机器而不是塑料,毕竟金属外壳摔变形了也不可能徒手给它掰回去。金属外壳变形、痕迹、掉漆对美观的影响也显然要比塑料外壳蹭了一块要明显。这台机器使用的一周时间里,不仅没有戴套的必要,日常更是可以放心的随手往桌子上扔。而换到金属的红米3反倒免不了先观察桌面再放,毕竟后盖上的一道划痕对金属来说太明显了。魅蓝5发布没几天红米那边就商量好似得拿出了价格相同的红米4,899元版本的骁龙625处理器、延续前代的大电池、升级到1080p的屏幕都让魅蓝5略显尴尬。假如给一个我不了解的朋友在两者之间非要选一台的话,的确找不出什么理由推荐魅蓝5而不是红米4。当然如果是699元版本的话就另当别论了,骁龙425和MT6750的性能上即便有差距也不如同625之间那么显著,同样的720p分辨率,主要差距也就被缩减到了电池和屏幕尺寸之间。可以看到这次红米4的两个版本之间差距明显扩大,不再像原先仅仅是内存不同的两个版本,显然小米比以往更加迫切的希望提高手机销售的平均售价。但假如是我本人选择的话,依然会更倾向于魅蓝5而不是红米。原因一是在我看来,5.2寸的屏幕虽然仅比5寸大了0.2英寸的一圈,但这个尺寸却比5寸合适的多。5英寸除了数字更强迫症友好外,其实并不是一个屏幕尺寸的最优解。既不像iPhone的4.7寸那样能够更好的照顾到单手操作,而双手打字的话又经常会两只手挤在一起。所以既然同样的对单手操作不利,那么能够容下两只手操作的5.2寸自然是越大越好的选择,至于更大的5.5甚至5.7寸则碍于裤兜的大小被排除在外。2016年几乎所有小尺寸安卓旗舰都将屏幕尺寸落在了5.1寸(三星S7)到5.3寸(LG G5)之间,之前标准的5英寸消失殆尽,又没有一股脑全部涌上5.5寸的大尺寸,这似乎并不是一个纯属巧合的现象。另外这个尺寸和iPhone的4.7寸能更好地互补,小屏幕的iPhone有一个大一些、又不至于太大揣不进裤兜的备机还是很合适的。二是相比后置指纹和没有背光的三个虚拟键,魅蓝的mBack和前置指纹更对我胃口。手机放在桌上使用时还需要先拿起才能解锁实在过于繁琐,而偏偏我有很多使用场合就是诸如开会、前等手机始终放在桌上的情形。三是对性能(注意有个&能&字)的需求的确不够旺盛,游戏和工作应用基本都交给了iPhone。作为备机电池如果大成红米那样子的确是好事,但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在其他方面更适合的情况下魅蓝5的水平也能够满足需求。其他还有对蓝色黑色两种配色的偏爱、塑料外壳不用过于留神保护等等。当然的当然,假如以上情况都不属于你所care的范畴,或是对性能、电量、屏幕有更高的需求,那么的确没什么不选红米而买魅蓝的理由。Here,手里这台白色版魅蓝5,高光不耐油污、不耐划痕、污垢显眼、显廉价轻浮、颜值不及蓝色黑色。。。但是我说了,其实啥色儿都一样。原因在于,魅蓝5的后盖太好换了。好换到只要双手健全会拧螺丝刀,再会上淘宝, 就能给这台机器换个后盖——当然随便你买什么色儿。再加上所有颜色机器的前面板,也就是除去后盖的部分都是黑色,只要换掉后盖和卡托就能完成换装成原厂配色,这也是前面说了统一黑色面板的好处之二。首先要找一把大多数手机拆解都用的五角螺丝刀,淘宝购买手机配件有些商家会直接送,拧开充电接口两侧的螺丝。然后拿撬板或者指甲也行,在底部撬开一条缝,由于聚碳酸酯外壳软且柔韧,不需要担心后盖变形后回不去。顺着这条缝隙率到四角中的任何一个,用力一掰就能打开缺口,接下来沿着这个角两边的缝隙捋下去就能轻易把整个后盖拆下。后盖和前机身靠塑料卡扣连接,聚碳酸酯的材质决定了它们不易被损坏,而后盖和机身之间也没有任何排线,基本就是傻瓜式硬掰就可以拆开。当然别忘了先取下SIM卡托。可以看到后盖也并不是一无所有的一块塑料板,机身上下两端的位置都有金属触点和机身连接,后盖内部则有三个小贴片,推测是加强天线信号所用。另外摄像头周围也有一大片贴片,初步估计主要作用是散热降温,这个位置恰好正对着机身主板。之后就可以拿出你喜欢颜色的新后盖换上去了,直接扣上去按紧各个卡扣,拧好两个螺丝就大功告成,难度不超过在锤子T1上用螺丝刀拆后盖装SIM卡。这种结构的另一个附带好处在于大大加强了这台机器的耐操度。平时出门完全可以把外壳当手机套裸奔,即便磕碰磨花,也有耐冲击的塑料外壳顶着不至于伤及筋骨。极其简单的拆解更换难度,让后盖“摔坏了换一个就是”成为可能。这也是在这个价位上,我更青睐塑料机身的另一个理由:完全不需要担心,只要我想,随时都能让它焕然一新。在我看来这是作为一台备机来讲出彩的特质,多这一台机器不会让我需要投入双倍的心思,去呵护它免遭风尘洗礼。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刚上手这台机器、装好必要软件、登录各个账户的过程中,QQ邮箱和Gmail都发来了新设备登录确认,而设备名称的显示都是“Gionee M5”,这是否说明魅蓝5的代工厂就是金立?丑话说前,我手上这台魅蓝5有着一个严重的可靠性问题。mBack功能的轻触返回功能,会时不时地在某次开屏幕解锁后失效一两分钟。奇怪的是大多数时候指纹识别是完全可用的,说明硬件上home键组件的触摸感应并没有问题,此时轻触返回在解锁后失效,往往使用几十秒手机后又恢复正常。之所以前面没提这一点,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大可能只是这台标着SAMPLE字样的样机个例,到了正式发售版本上可能出现的概率会大大降低。mBack作为魅族区别于很多品牌的特有化优势(当然现在不是了),这样严重的使用问题如果大规模出现,将会是媲美三星电池般的错误,我相信魅族不至于出现如此严重的品控问题。但同时也有必要给各位提个醒,购买后签收前记得检查一下这个枪自己别中上了。另一个问题需要上图来说明了:魅蓝5原生的相册应用中,查看一张照片时背景颜色是白色,点击照片本身区域背景就会变成黑色并隐藏各种按钮。这点和iOS等不少操作系统的逻辑是一样的,但魅蓝5会在背景变黑之后,自动给照片提高亮度,以至于每张照片如果想全屏或放大查看,就无法看到这张照片真实的样子。——魅族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图像显示法。比如上图中,左右手机显示的是同一张图片仅做水平翻转以便对比,拍摄时手机使用手动屏幕亮度,相机曝光使用M档相同参数,可以从背景笔记本键盘的明暗看出,两边的曝光水平是一致的。而左右图片的显示则是完全不同,右侧黑色背景时图片仿佛加了一档曝光。更恼人的是,在编辑图片时界面同样是黑色背景,也同样会出现图片被提亮显示的情况,你调整图片时根本不知道最后出来是什么效果,朋友圈、微博、美图秀秀等第三方应用也没能幸免。当然如果这个无意义(或许魅族觉得这样有利于看清照片?)又影响使用的功能有地方关闭还请各位告知,因为我找过相册应用中的设置,也找过桌面上的设置菜单,都没有发现能把它关掉的可能。临发稿更新:最新发现是这个情况可以通过关掉屏幕自动亮度来避免,自动亮度下屏幕会自动识别全屏显示图片时提高亮度,切到手动亮度就不会如此,然而这样的机制依然很烦人。在整个魅族看起来都在梦游的2016年,上游的Pro与MX系列纷纷不给力,京东618魅族卖得最好的也是千元上下的魅蓝Note3,而下半年一场接一场的演唱会,拿出的也不过一台又一台P10和6750的换壳机。魅蓝5作为其中一员,上层的瓶颈致使它不可能从内在有所突破,而换代时间节点和竞争对手的更新步伐,又让这条产品线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有所动作。就像前文说的,Pro还在用X25那么MX就只能用X20,而MX的X20又使得魅蓝Note只能P10封顶,传导至魅蓝5有得用的便只剩6750了。如果不是这样的一层层压力,魅蓝5所在的这条线用上至少P10级别的处理器才是符合魅族作风的。但毕竟还是要看现实,魅蓝走到第5代,内在无炊可烹的情况下只能在外围做改变。魅蓝5在这个级别的主流产品中率先升级到了尺寸更合适的5.2寸屏幕,指纹识别和更接近标准水平的3000mAh电池补足了前代魅蓝3的短板。塑料外壳延续了所在产品线的传统其实不过不失,毕竟感冒的话魅蓝也还有金属的3S那条线满足需求。作为对比,前后脚发布的红米4系列对魅蓝5是围追堵。,899元的3G/32G档,红米4拿出来1080p屏幕和骁龙625,除了屏幕尺寸、前置指纹、配色这几点客观差异外,大众消费者几乎找不到什么理由转投魅蓝而不是红米。699元的2G/16G档,红米4也能凭借大电池、金属机身等和魅蓝5打个平手。甚至对于更加在乎价格的消费者,499元的红米4A也把同样没有指纹的魅蓝3堵了大半,魅蓝5不在这个时点更新的话魅蓝系列会更显尴尬。但假如你不是那么需求全面而标准的用家,魅蓝5未必不是值得考虑的目标之一。比如作为4.7寸iPhone的备用机,5.2寸是比5寸或5.5寸更适合的搭配,性能上的短板也不再是主要问题,如果不是众测而是自费我甚至更倾向于2G/16G版本,而同样699元的红米4低配版在性能上便不再有那么大的优势。不去人云亦云的过分在意联发科处理器和塑料材质的话,魅蓝5有更方便的前置指纹和目前同价位唯一的mBack按键,有更大更适合的屏幕尺寸,甚至对我这样需求树点歪的人,蓝色塑料壳也会是既美观又经操的优点。当然话说回来,这一切的前提依然是你不是游戏党,对性能没有越快越好的要求。综合来看,魅蓝5是目前魅族手机中仅此于魅蓝Note3的选择,而对我个人甚至是整个魅族产品线中的第一选择。只是,不知对官方微博“来自Pro 6s”的魅族来说,这算不算得上是好消息。
已有45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抢先首发】魅族 魅蓝5(颜色随机)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OnePlus 6 智能手机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京造 JZYZL-32C002 32CM轻量不粘无烟炒锅
申领:20积分
京造 JZ022 全铝旅行箱20寸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ICOMON沃莱 i90 蓝牙智能体脂秤
申领:20积分
坚果 R1 智能手机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京造JZLITE声波电动牙刷
申领:20积分
明基BenQ i705 智能家用投影机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蓝note6贴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