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港经济区怎么坐换汽车轮胎回云梦啊?怎么转车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期到我校招聘
<span data-toggle="tooltip" data-placement="bottom" data-html="1"
data-original-title="">
举办场地信息
09:00-11:30
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期到我校招聘
招聘截止日期
简历投递邮箱
招聘说明: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活动
本次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的招聘活动中,将有34家优秀企业来到四川大学进行人才招聘。
本次招聘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
一是举办武汉图片微展览(20幅左右);
二是举办“鸭脖—临空港美食品鉴会”,推出以鸭脖子为代表的由我区制造享誉全国的系列美食,让应聘的学生喜爱上武汉;
三是举办现场招聘会,提供年薪在10万元以上的岗位千余个。
时间:12月14日
9:00-11:30
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一、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情简介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踞武汉之西、汉水之阳,东屏张公堤与江岸、江汉、硚口三区相连;西以伦河与孝感市分界;南隔汉江与蔡甸区相望;北滨府河与黄陂区、孝感市毗邻,西南与汉川市、云梦县接壤。幅员面积5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7万人。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西湖区行政区实行“区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和省级“‘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示范区”等称号。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以“临空港”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是湖北临空板块的核心区。
——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的交汇点,中欧国际货运专列汉新欧国际大通道的始发站。
——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台资聚集区,台湾统一食品,台塑、台玻、华诚电机等一批知名台资企业汇集东西湖,在我区投资的台资企业近百家。
——是商务部重点支持的中西部开发区,综合实力在新批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前列。
——是湖北经济最发达的区,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与湖北省地市州相比,全口径财政收入仅低于襄阳、宜昌。
——是武汉工业发展最强劲的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居武汉各区前列。
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之区。全区按照 “临空纵南北、径河贯东西、一核聚功能、三湖映新城”城市空间总体布局构架,明确了工业倍增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区。累计投入185亿元,新建工业园区80余平方公里,在全市新城区率先实现工业倍增发展区基础设施全覆盖。以工业倍增发展区为主体,形成了六大特色产业园区:食品医药健康产业园、机械电子信息产业园、综合保税物流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临空产业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基础雄厚的产业集聚之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以三江航天、凌云科技、航达航空等为代表的“临空制造港”快速发展;以周黑鸭、良品铺子、华润啤酒等为代表的“现代健康食品产业港”加速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全面开工建设,以启迪网安、中金数据、中科曙光等为代表的“网络安全产业港”正在形成。
充满活力的改革创新之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7.6万户,在全市新城区、开发区中位列第一。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探索组建临空经济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探索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启动建设“金银潭梦想特区”。
多式联运的四通八达之区。全区形成了铁、水、公、空四路齐备的立体交通网络。毗邻中部地区综合运力最大的武汉天河机场,三条快速通道形成了10分钟空港交通动脉。铁路交通直达欧亚,沪汉蓉铁路、汉丹铁路穿城而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沪蓉高速、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等交通干线贯通全境。水运航道通江达海,区内拥有36公里的汉江航道和舵落口港、青锋港两个港口。全国铁路集装箱武汉中心站设在我区,实现铁水联运。公共交通完善,在湖北率先实现全域公交直达,全市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中有6条通达我区,现已开通4条。
滨江滨湖的生态宜居之区。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区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汉江绕城、径河穿城、府河护城,拥有湖泊28个。拥有金银湖、杜公湖两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功举办了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全区城镇建设绿化覆盖率达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86平方米,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国内、放眼全球,招贤纳士、广聚英才,各项新兴产业蓄势待发、优惠政策层层叠加,良好的空间发展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舞台,我们将为您在开发区实现价值、成就梦想、大展宏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高品质的服务,实现才“聚”临空港、智“会”东西湖。
二、“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四川大学校园招聘会到校企业清单企(34家)
1.启迪网安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启迪网安和众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
2.中金数据(武汉)超算技术有限公司
3.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4.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5.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6.湖北周黑鸭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
7.湖北良品铺子食品有限公司
8.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
10. 10.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11. 11.中交二航局成都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2. 12.武汉临空港工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3. 13.武汉临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4. 14.武汉临空港城发投集团公司
15. 15.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
16. 16.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17. 17.中智华中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18. 18.东风特种商用车
19. 19.武汉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20. 20.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 21.嫦娥奔月航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22. 22.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武汉分公司(智联招聘)
23. 23.武汉红石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4. 24.施瑞德人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代招)
25. 25.武汉施瑞德人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6. 26.湖北汇贤论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7. 27.武汉惠农瑞丰可以发展有限公司
28. 28.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9. 29.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
30. 30.武汉中有药业有限公司
31. 31.武汉市青山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2. 32.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33. 33.烽火科技集团
34. 34.华建集团武汉区域中心(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覆盖行业: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通信、光伏与半导体照明、电力设备与能源技术、电子元器件、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新型服务业等产业集群相关企业。
覆盖企业:企业总部、大型国企、知名(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外资企业、招商项目企业、配套服务企业等。
覆盖专业: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微电子、材料、电气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子、高分子、生物学、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国际贸易、财务管理、新闻传媒、广告学、营销、法律、中文等。
岗位详细信息、招聘人数及专业要求请见附件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输入验证码
未注册海投网账号的手机号,登录时将自动注册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二维码失效,点击刷新
微信"扫一扫"登录湖北华图微信号:huatu027
华图教育认证官方微博
砖题库砖题库:华图
考试成绩于5月29日发布,面试资审在6月陆续发布。特将2018武汉临空经济区农村义务教师招聘拟面试人员资格审查的通知发布如下,供考生参考。()将及时更新湖北政法干警、湖北公务员、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考生敬请关注【湖北农村义务教师总群:】,咨询电话:027-
  课程推荐:
  相关阅读:
  各位考生:
  根据《省教育厅、省编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做好2018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工作的通知》(鄂教人函〔2018〕19号)精神及6月8日省教育厅下发的笔试成绩,现将临空经济区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拟参加面试人员资格审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格审查对象
  根据《湖北省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公开招聘岗位情况表(新机制教师)》公布的岗位数量,从报考我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且取得笔试成绩的考生中,分学段分学科依笔试成绩从高到低并按1:3的比例确定了参加资格审查的名单(附后)。
  在面试资格审查期间,因自动放弃或资格审查不合格而出现的空缺,将按该学段该学科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参加资格审查的递补对象。递补人员直接用电话联系,不再公告。请报考我区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的各位考生保持通讯畅通。
  二、资格审查时间及地点
  1、审查时间:日至20日共两天(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
  2、审查地点:孝感市临空经济区学区(闵集中学对面).乘车路线:孝感乘坐孝感至闵集的12路公交车或乘坐汉口至孝感东的城铁到闵集站下,转乘班车到闵集集镇。
  三、资格审查需提交的材料
  1、笔试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2、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两面印在一面上)。
  3、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其中属2018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暂未取得毕业证及学位证的,应提供所在高校出具的可获得相应学历学位证明,聘用通知下达后报到时应提供正式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教师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属2018年应届毕业生暂未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应提供取得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5、与笔试准考证上的照片相同的一寸照片3张。
  四、注意事项
  1、资格审查需由考生本人前来办理,不得请他人代办。
  2、考生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自动弃权,取消本次资格审查和面试资格。对提供虚假证件等材料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本次聘用资格。
  3、资格审查合格者(即面试入围人选),应按时参加面试。面试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将在孝感教育信息网上予以公告,请各位考生关注。
  4、领取面试准考证:考生须于日至6月27日持有效居民身份证到临空经济区学区领取面试准考证。
  5、咨询电话:(董老师。
  附件:
  1、孝感市临空经济区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资格审查名单
  小学语文:董丽华 李娟娟 李园丽 余萍 艾秀秀 叶婵
  学数学:何丹红 陈冬 夏雪洁
  孝感市临空经济区学区
(编辑:candy)
湖北教师考试 资讯:
2018湖北教师资格证考试:【】【】【】
2018湖北教师招聘:【】【】
网校课程:【】【】【】
答疑解惑请加各地QQ群,需要哪里点哪里!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菏泽到襄阳客车长途直达汽车票/查询_供应_中国贸易网
菏泽到襄阳客车长途直达汽车票/查询
价格:0.00/卧铺
品牌:网址订票起订:1卧铺供应:39卧铺发货:3天内信息标签:菏泽到襄阳客车长途直达汽车票/查询,供应,交通运输,乘用车
联系时一定要说在【】看到的将给您优惠!如果您也想和该公司一样在网站发信息有好排名,。
商丘&菏泽到&&&&& 湖北&&&&襄阳&& &随州&& &武汉& &&&&&长途卧铺快客汽车
菏泽长途客车:随车电话/ 151 && 代办:托运&&& 速递&&&&& 包车业务
上车地点:菏泽总站& 香格里拉广场
高级卧铺客车、内设豪华卫生间、饮水机、dvd液晶电视、超大行李仓、全程高速
我们本着诚信:文明:让您满意的服务宗旨,使您的旅途更加愉快
我们始终秉承便民、诚信、高效的服务宗旨,始终坚持乘客第一,服务至上的准则
尊敬乘客,理解乘客,一切以乘客的安全和便捷为首要
安全第一,全程呵护,放心托付,您的满意,我们的追求!
持续提供超越您期望的服务,确保您在整个旅途中安枕无忧,做您永远的伙伴!
可代办速递~托运业务
长途客车乘车安全须知
一、乘客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司机、乘务员的安排,维护乘车秩序,保持清洁卫生,爱护公共设施,文明礼貌乘车。
二、严禁乘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及有可能损坏、污染车辆和有碍其他旅客安全的物品和法律和政府规定禁运的其它物品乘车,经查获予以没收,情节严重者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军人、民兵和公安人员随身佩带的枪支及配备的适量子弹,经出示持枪证,可以携带乘车。
四、一切乘客都应无例外地接受值勤人员对危险品的检查。
五、乘车时乘客应看管好随行的未成年儿童,慎防被拐骗走失、摔伤、撞伤等人身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否则,引发后果责任自负。七岁以下儿童乘车要有成人旅客携带。
六、乘客应严格看管好各自携带的行李物品,不要占用车道、人行道、候车座位堆放行李物品,若因乘客疏忽造成行李物品的遗失、损坏、其责任自负。
七、无人照料的醉酒、精神失常、无自理能力或患有急性传染病的人员不准购票乘车。八、乘车时要坐稳扶好,头、手及身体不得伸出窗外,不准翻越车窗,车未停稳不准上、下车,不准随意开启车门。行车中不要与驾驶员谈话及妨碍驾驶员操作。
2014年汽车票退票规定
关于2014年汽车票退票规定长途汽车的退票费,是由交通部统一制定的,全国通行。
  按照交通部的规定,在汽车临出发一个小时之前退票,扣除票面价值的10%,汽车临出发一个小时之内退票扣除票面价值20%,汽车出发后一个小时内退票扣除票面价值50%,出发一个小时后退票无效,车站不予退还车费。
  当次客运班车开车2小时前办理退票,按票面金额10%收退票费,不足0.5元按0.5元计收。开车前2小时内退票,按票面金额20%收退票费,不足1元按1元收取。开车后1小时内退票,按票面金额50%收退票费,不足1元按1元收取。车上售出的票和改签的票不办理退票。
  另外,交通部关于汽车票退票政策如下:根据交通部《汽车旅客运输规则》第65条规定:班车离开车时间2小时前办理退票,按票面额10%计收退票费,不足3角按3角计算;班车离开车时间2小时以内办理退票,按票面额20%计收退票费,不足5角按5角计算;由于每个汽车站的规定不同,具体以当地汽车站信息为主。
  2014年汽车票退票规定:
  退票应在开车前办理;开车前一小时以内,按照票面金额的20%收取退票费;开车前一小时以外,按票面金额10%收取退票费;开车后及加班车、节假日期间的班车均不办理退票。
h& běi] &
编辑 锁定 同义词 湖北省一般指湖北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湖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湖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1062公里。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湖北省因此又称&千湖之省&。[1]&
湖北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在湖北。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2]&
湖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湖北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仅红安县就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00多位将军。[3]&
湖北省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4]& 湖北省科学研究水平全国领先,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山东河南等8省部分地区今日有大到暴雨
预计23日08时至24日08时,山东大部、河南大部、苏皖北部、湖北中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陕西东南部、山西西南部以及黑龙江西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强20~40毫米,局地可达50~70毫米,局部地区可能伴随有8~9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详情
中文名称湖北 外文名称Hubei Province 别&&&&名鄂、楚、荆楚 行政区类别省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华中地区 下辖地区11个地级市、1个副省级市、1个自治州、3个直管市、1个林区 政府驻地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路3号 电话区号027、 邮政区码3000 地理位置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 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人&&&&口5816万人(2014年常住人口) 方&&&&言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等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黄鹤楼、武汉东湖、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隆中风景区等 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十堰武当山机场、宜昌三峡机场等 火车站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宜昌东站、襄阳站等 车牌代码鄂A至鄂S 主要城市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等 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2015年) 人均生产总值4.7万元(2014年) 著名大学武大、华科、中南财经、华农等 最大平原江汉平原 最大的山地齐岳山 现任领导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 最大湖泊洪湖
1 历史沿革
&#9642; 地名由来
&#9642; 建制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9642; 位置境域
&#9642; 地形地貌
&#9642; 气候
&#9642; 水文
4 自然资源
&#9642; 水资源
&#9642; 土地资源
&#9642; 生物资源
&#9642; 矿产资源
5 交通枢纽
&#9642; 公路
&#9642; 铁路
&#9642; 水运
&#9642; 航空
6 人口民族
7 人文环境
&#9642; 宗教分布
&#9642; 旅游名胜
&#9642; 文物古迹
&#9642; 知名菜系
8 政治结构
&#9642; 省委常委
&#9642; 省政府
9 经济发展
&#9642; 状况
&#9642; 第一产业
&#9642; 第二产业
&#9642; 第三产业
10 社会体制
&#9642; 卫生事业
&#9642; 教育事业
&#9642; 科技事业
&#9642; 体育事业
&#9642; 民生保障
11 民族文化
&#9642; 历史文化
&#9642; 方言俚语
&#9642; 流传艺术
&#9642; 民族风俗
12 对外交往
13 地方特产
14 著名人物
湖北历史沿革
湖北地名由来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5]&
湖北建制沿革
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
战国时期的湖北
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东汉(25~220年)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三国(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两晋(265~420年)时期,湖北大部分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
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其中湖北境内长江流域中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带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和江苏的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今武昌、黄梅一带的移民大多来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区还是汉江流域,上自今郧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6]&
南北朝(420~589年)时期,湖北主要属南朝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隋代(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行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清江、襄阳、舂陵、汉江、安陆、永安、江夏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唐代(618~907年)[7]& 初,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
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并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随州、均州、房州、峡州、复州、全州和蕲州、安州、黄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后设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分领各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二州复又归后周。江陵地区的南平国(924~963年)建都江陵,据荆、归、峡三州;施州属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复、峡、归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占湖北大部分地区;北部设京西南路,有随、金、房、均、郢诸州和襄阳府以及光化军等(辖县19个);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淮南西路,有蕲、黄二州(辖县5个),南部属江南西路,为兴国军(辖县3个);西部的施州属夔州路;鄂西南为羁摩州。靖康之乱后的南迁,湖北江汉平原三分之二来自南昌府。鄂东鄂北来自饶州南昌。[8]&
元代(年)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路、兴国路、汉阳府与归州;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有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中兴路、峡州路和安陆府、沔阳府及荆门州;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羁摩州属四川行省。
明代(年)初,湖北属湖广行省。后分全国为十三个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永州府、岳州府、汉阳府、衡州府、常德府、辰州府、长沙府、宝庆府、黎平府。[6]&
清代(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湖北领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等8府,湖北省行政区域之概貌已经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领武昌、汉阳、安陆、襄阳、郧阳、德安、黄州、荆州、宜昌、施南等10府和荆门直隶州、鹤峰直隶厅共60县、6散州、1散厅。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6]&
民国年间,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1911年,湖北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废除府、州、厅建制,重新划分,省下设道、县两级政区;1927年,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1932年于省、县之间增设行政督察区;至1949年,湖北省共设1市(武昌市,汉口市为国民政府直辖)、8行政督察区、69县。
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
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
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
湖北黄陵庙
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湖北行政区划
湖北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9]&
下辖行政区
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红安县,黄梅县,罗田县,蕲春县,团风县,浠水县,英山县
黄石港区,西塞山区,铁山区,下陆区,大冶市,阳新县
掇刀区,东宝区,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
荆州区,洪湖市,松滋市,石首市,沙市区,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
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
郧阳区,茅箭区,张湾区,丹江口市,房县,竹山县,竹溪县,郧西县
随县,广水市,曾都区
武昌区,东西湖区,汉南区,汉阳区,江岸区,江汉区,江夏区,蔡甸区,黄陂区,洪山区,?口区,青山区,新洲区
孝南区,安陆市,汉川市,应城市,大悟县,孝昌县,云梦县
赤壁市,咸安区,崇阳县,嘉鱼县,通城县,通山县
宜城市,枣阳市,老河口市,樊城区,襄城区,襄州区,保康县,谷城县,南漳县
当阳市,宜都市,枝江市,点军区,西陵区,?亭区,夷陵区,伍家岗区,兴山县,远安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鹤峰县,建始县,来凤县,宣恩县,咸丰县
神农架林区
湖北地理环境
湖北位置境域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长江中游,地跨东经108&21&42&P~116&07&50&P、北纬29&01&53&P~33&6&47&P。东邻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10]&
湖北地形地貌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11]&
湖北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
湖北最高峰--神农顶
~南东走向,岭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621米。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神农架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3105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是湖北省的最高峰。荆山呈北西~南东走向,其地势向南趋降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带。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一般相对高度在700~1500米之间,局部达2000余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长江三峡,水利资源极其丰富。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000米,最高处狮子垴海拔2152米。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米。
湖北省丘陵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为鄂中丘陵,一为鄂东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荆山与大别山之间的江汉
醉美湖北 神农架 (18张)
河谷丘陵,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水流域丘陵。鄂东北丘陵以低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小,丘间沟谷开阔,土层较厚,宜农宜林。
湖北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东沿江平原也是江湖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鱼至黄梅沿长江一带,为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12]&
湖北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小时;鄂西南最少,为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
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湖北省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13]&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
山清水秀 长江三峡 (23张)
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从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14]& 全长1532公里,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至武汉汇入长江,流域面积6.24万平方公里。[15]&
湖北阳新仙岛湖
湖北自然资源
湖北水资源
截至2009年,全省拥有水资源总量为825.28亿立方米。其中人均水资源1347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总量1347立方米。全省总供水量为281.4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271.52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8.83亿立方
南水北调起点 丹江口水库 (6张)
米。全省总用水量为281.4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49.44亿立方米,占53.1%,工业用水100.82亿立方米,占35.8%,生活用水31.15亿立方米,占11.1%。[16]&
湖北土地资源
2012年,全省土地总面积1858.89万公顷,其中:耕地389.99万公顷、园地59.87万公顷、林地586.04万公顷、牧草地7.58万公顷。[17]&
湖北生物资源
截至2012年,湖北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 种。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其中: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拥有二级保护树种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银杏、杜仲、金钱松、鹅掌楸等20种和三级保护树种秦岭冷杉、垂枝云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红豆树、厚朴等21种;拥有种类多、分布广、价值高的爬藤榕、苦皮藤、中华猕猴桃、葛藤、括娄等10多种藤本植物。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500种以上,其中被人们采制供作药材的有500种。
湖北有陆生脊椎动物562种, 其中:两栖类45种、鸟类415种、哺乳动物102种。全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
湖北的珍稀动物 (7张)
野生动物112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金丝猴、白鹳等23种;属二类保护的有江豚、猕猴、金猫、小天鹅、大鲵等89种。全省共有鱼类176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8%以上,其次为鳅科,占8%左右。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18]&
湖北矿产资源
截至2007年,湖北省已发现矿产136种,矿产地270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363处,查明大中型矿床359个。按人均占有量计算,全省有29种矿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探明的矿产储量潜在价值达14697亿元,列全国第14位。其中磷矿、岩盐、石膏、石灰石、白云岩、膨润土、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累托石粘土等是湖北省优势矿产。全省共有矿山企业4900个,年产各类矿石总量3亿吨以上。[19-20]&
湖北交通枢纽
湖北交通图
湖北省建成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006公里,初步形成了&四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四纵&分别是:京港澳高速湖北段(京珠高速)、大广高速湖北省北段、菏泽至广州高速湖北省中段(随岳高速)、二广高速湖北省(樊魏、襄荆、荆东高速)。&三横&分别是:福银高速湖北段(汉十、十漫高速)、沪渝高速仙桃至宜昌段(汉宜高速)、沪渝高速湖北段(黄黄、武黄、汉宜高速),&一环&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
2012年,全省完成公路客运量118369万人,旅客周转量达到804.07亿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97136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1565.45亿吨公里。[21]&
月,湖北省高速公路投资170.58亿元,占年度计划42.64%。2013年将建成8条高速公路,共计328公里。截至&十二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500公里。
湖北境内的铁路线有京广线、京九线、武九铁路、襄渝线、汉丹线、焦柳线、长荆线、宜万铁路、渝利铁路;高铁有京广高铁、汉宜客运专线等。
2012年底,全省铁路总营运里程达到3463.33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9765万人,旅客周转量达到663.60亿人
湖北铁路 穿越大山的生命线 (18张)
公里;完成货运量9177.4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1194.1亿吨公里。[22]&
湖北有着&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的独厚的优势,长江干流横贯全省1061公里,汉江,清江等重要河流流经省
境: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里程8385公里,居全国第6位。&十二五&以来,在建93个港航项目,投资达252亿元,武汉阳逻港、宜昌云池,荆州盐卡、黄石棋盘州四大港口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新增港口吞吐能力3451万吨,武汉新港成为长江中游首个亿吨大港。
截至2012年,全省完成水路客运量443.5万人,增长27.6%;旅客周转量2.94亿人公里,增长18.2%;完成水路货运量19872.6万吨,增长14.5%;货运周转量达到1933.05亿吨公里,增长25.6%。[23]&
武汉市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空中航线共200余条。省内有航线通往省内及省外和国际航线共20余条。
湖北省拥有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襄阳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神农架机场等民用机场及在建的十堰(十堰武当山机场)以及规划的武汉第二机场和鄂东机场等。
武汉天河机场 (2张)
截至2012年,国航、东航、南航三大公司湖北分公司共完成客运量933.5万人,旅客周转量106.36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8.57万吨,货运周转量1.01亿吨公里。[24]&
湖北人口民族
2014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816万人(指常住本省半年以上人口),其中:城镇3237.8万人,乡村257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67%。全年出生人口68.88万人,出生率为11.86&;死亡人口40.42万人,死亡率为6.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
2010年,湖北省共有少数民族人口246.8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31%。全省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210万人、苗族17.7万人、回族6.7万人、侗族5.2万人、满族1.3万人,壮族1.2万人、蒙古族1万人。
2013年湖北省各市、州(林区)常住人口统计数据
常住人口(万人)
神农架林区
湖北人文环境
湖北宗教分布
湖北省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均有分布。截至2013年,湖北省共有各教信教群众167万多人,经各级政府宗教部门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300多处,建立或恢复的爱国宗教团体140多个,区域或地方性宗教院校3所。湖北省宗教界与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界人士、组织有联系。
湖北旅游名胜
湖北武当山 (20张)
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25]&
武汉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6]&
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2011年,三峡人家风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7]&
神农溪:神农溪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是巴东县境内巫峡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全长60千米,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8]&
神农架:神农架风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29]&
清江画廊:清江画廊风景区位于宜昌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国家AAAAA级景区,也是国家地质公园。[30]&
麻城龟峰山:龟峰山花海是大别山旅游景观,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罗田天堂寨风景区:位于湖北省罗田县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为一体,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729.13米,为大别山主峰之一,号称中原第一峰。
道佛圣地-木兰山 (2张)
位于湖北武汉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黄鹤楼始建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国家5A级景点,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享有&天下绝景&之称。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为国家AAAAA级景区。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属国家4A级景区,拥有&亚洲第一天坑&。
黄陂区的大余湾古民居建筑群,位于武汉黄陂区木兰乡。
咸丰的唐崖土司城(唐崖恩施土司城遗址),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
赤壁羊楼洞,位于赤壁西南26公里处,为明清之际赤壁6大古镇之一
湖北文物古迹
湖北文物古迹众多。全省文物点有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全省有武汉、荆州、襄阳、随州、钟祥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屈原出生的秭归县;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和越王勾践剑、商代的盘龙城。湖北省蕲春县是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故里、武当山的道教建筑群及武术、汉文化代表的王昭君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全省还有以荆州古城、蒲圻赤壁、襄阳古隆中、当阳长坂坡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根基厚实。[31]&
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十堰武当山风景区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元时进行规模建筑。明成祖朱棣将武当山道场辟为皇室家庙,永乐历时12年,建成8宫、2观、36个庵堂、72岩庙等33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年间又大规模维修和扩建。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2]&
明显陵,明代皇陵,位于钟祥市郢中街道办事处皇城村松林山。陵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朱佑?z和生母蒋氏的合葬墓。布局按帝制&三朝两宫&式和&天子五门&制式排列;四周环黄瓦朱墙,墙高6.5米,厚1.9米,周长4730米。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湖北知名菜系
楚菜 (2张)
(又称鄂菜)是中国传统菜系之一。楚菜以烹制淡水鱼鲜技艺见长,以&味&为本,讲求鲜、嫩、柔、滑、爽,自成体系,被列为全国十大菜系之一。
武汉菜是鄂菜的典型代表,它以汉阳、仙桃、武昌、黄陂、孝感等地风味为基础,吸收了省内外各种风味流派之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武汉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淡水鱼鲜与煨汤技术独具特点。主要名菜有清蒸武昌鱼、沔阳三蒸、仙桃蒸三元、黄陂三鲜,黄陂糖蒸肉,豆丝茄汁桂鱼、毛嘴卤鸡等。
荆宜菜包括荆州、江汉、宜昌等地区的风味佳肴。它是鄂菜的本源,以烹调淡水鱼鲜技艺见长。诸如蟠龙菜、荆沙鱼糕、二回头,鸡茸笔架鱼肚、八宝海参、散烩八宝等独具特色。
襄郧菜是湖北菜系的北味菜,它以襄阳和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
舌尖上的湖北 (29张)
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特产山珍和野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代表菜有:岘山槎头鳊鱼、汉江?鱼类菜肴、武当猴头、太和鸡、郧阳三合汤、蜜枣羊肉等。
鄂东南菜特点是用油宽,火劲足,擅长大烧、油焖、干灸,口味偏重,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代表菜有:黄州东坡肉、瓦罐鸡汤、梅花牛掌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有百花莼菜、薇菜烩肉丝、小米年肉等特产名菜。[33]&
湖北政治结构
湖北省委常委
王国生、张昌尔
王晓东、尹汉宁、阮成发、黄楚平、楼阳生、王君正、张岱梨、陈大民
湖北省政府
截至2009年,湖北省省政府共有工作部门42个,其中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4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机构17个。此外,设置了部门管理机构6个。全省42个工作部门中,有33个与国务院对口;6个部门管理机构中,有2个与国务院对口。
常务副省长
郭生练、张通、梁惠玲、许克振、甘荣坤
省政府资政
湖北经济发展
早在3000多年前,湖北地区已有大规模的采矿业和冶铜业。
楚国社会经济大步发展,铜器生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铁器生产得到改善和推广,丝织、刺绣、髹漆、采矿、水陆交通、城市建设、商品交易等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秦汉时期,荆楚地区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利用江河湖泊纵横、沼泽密布、气候温湿、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发展林牧渔业,手工业、商业也比较发达,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农业发展需要,江汉平原水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作物和渔牧业也十分兴盛。武昌(今鄂州)、江陵、襄阳、夏口(今武昌)等城市的兴起与便利的水陆交通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唐代,荆襄鄂地区农业生产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之一。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与贸易得到空前发展,制漆业为全国之冠,麻丝织、竹编天下闻名。
宋元时期,湖北农业经济曲折发展,城市经济与商品贸易比较活跃。
明代,湖北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称誉。明中叶,汉口、沙市等城市迅速崛起,交通运输与转口贸易十分发达。
清代,湖北政区正式形成。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湖北的
湖北农业科学院 (6张)
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棉花种植与纺织印染业兴起,经济比较发达。以商业贸易带动手工业发展,汉口、沙市、宜昌等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带动了整个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扩张,汉口、宜昌、沙市相继开埠,湖北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湖北的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被大量掠夺,地方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交通、金融、财政等重要领域被外控制。晚清时期,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洋务运动全面展开,湖北创办了一大批近代企业,推动了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湖北经历了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随后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经历了&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恢复,湖北经济建设遭受到严重挫折,仍取得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12]&
截至2015年,湖北省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分别是: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光谷,含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含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荆州开发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4]& 。
2014年,湖北省完成生产总值27367.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6.8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840.2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349.93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为11.6∶46.9∶41.5。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0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66.90亿元,增长17.1%。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873.11亿元,增长16.7%。全年财政支出5008.85亿元,增长14.6%。[35]&
2015年,湖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4年增长8.9%,增幅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全国第7,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36]&
湖北第一产业
2014年,湖北省粮食种植面积437.0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6.7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4.48万公顷,减少10.6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4.25万公顷,增加2.5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584.16万吨,比上年增产82.86万吨,增长3.3%;棉花总产量35.95万吨,减产10.02万吨,下降21.8%;油料产量341.9万吨,增产8.73万吨,增长2.6%。全年全省生猪出栏4475.11万头,增长2.7%;水产品产量达到433万吨,增长5.6%。[35]&
湖北第二产业
湖北省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电力、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是工业产值的主体。其中,产值最大的汽车行业,是湖北省的主导产业。其次是钢铁行业和石化行业,食品行业和纺织业这两大轻工业的增长势头猛烈。
2014年,湖北省拥有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842家。全省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0707.96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电气机械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等重点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1%。全年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74.63元,增长5.9%,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674.16亿元,增长7.8%。[35]&
2014年,湖北省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005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实现利润451.29亿元,增长18.7%;税金480.39亿元,增长15.7%。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1亿平方米,增长12.7%。[35]&
湖北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0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983.79亿元,增长21.2%,商品房销售面积5601.98万平方米,增长5.7%,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088.31亿元,增
湖北省会武汉 (36张)
长10.7%。按产业划分,全省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536.01亿元、10733.09亿元和13033.94亿元,分别增长32.5%、16.8%、23.1%。全省338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595.36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7%。
2014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0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9884.04亿元,增长12.7%;乡村实现零售额1922.23亿元,增长13.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644.28亿元,增长13.6%。
2014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30.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出口266.46亿美元,增长16.7%;进口164.18亿美元,增长21.2%。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01个。全年实际使用外资79.28亿美元,增长15.1%。
201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494.82亿元,比年初增加3591.99亿元。其中:个人存款17820.70亿元,增加1840.3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289.82亿元,比年初增加3408.8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8613.55亿元,增加779.18亿元;中长期贷款15517.22亿元,增加2388.62亿元。全年保费收入700.23亿元,增长19.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30.64亿元,增长22.9%。[35]&
湖北社会体制
湖北卫生事业
截至2014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089家,其中医院77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506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05家;全省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3.6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65万人,注册护士14.48万人;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床位31.8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2.24万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1.23万张,卫生院床位6.91万张。
湖北省三甲医院
武汉协和医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省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武汉市儿童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武汉市第三医院
武汉市第四医院
武钢总医院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
武汉新世纪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湖北省口腔医院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市中西医院结合医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
武汉市传染病医院
武汉老年病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中山分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民航分院
武汉老年病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中山分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民航分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武汉空军457医院
武汉16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7医院
武汉医疗救治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
黄石市中心医院
黄石市中医院
襄樊市中医院
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
襄樊市中心医院
十堰市太和医院
十堰市人民医院
十堰市中医院
东风公司总医院
东风总医院
十堰太和医院
十堰人民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慈济分院
荆州市中医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
宜昌市中心医院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宜昌市中医院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葛洲坝中心医院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鄂州市中心医院
鄂州市中医院
孝感市中心医院
黄冈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冈市中医院
咸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随州市中医院
恩施州中心医院
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
恩施州中心医院(西医部)
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
公安县中医院
仙桃市中医院
钟祥市中医医院
洪湖市中医医院
湖北教育事业
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学生人数达130万,占常住人口2.25%。其中武汉大学生人数超过118.33万,占常住人口11.69%,居全国第一。[37]&
湖北省共高等本科院校共计66所
樱花下的武汉大学 (23张)
,有两所985工程大学,七所211工程院校。军警院校共9所;国家部委直属重点大学8所;其中属于小211工程6所;独立学院19所,民办高校14所;高职高专51所。
2014年末,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0.03万人,在校生141.97万人,毕业生39.09万人;研究生招生3.97万人,在校研究生11.67万人,毕业生3.2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5万人,在校生46.6万人,毕业生18.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9.53万人,在校生91.90万人,毕业生34.95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37.59万人,小学在校生321.1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53.82万人。[35]&
海军工程大学(2110工程)
武汉市解放大道717号
空军预警学院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69号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武汉汉口二七路157号
军事经济学院
武汉市罗家墩122号
国防信息学院
武汉解放公园路45号
湖北警官学院
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86号
武警武汉指挥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武汉市古田三路4号
部委直属重点大学
武汉大学(985,211,珠峰计划)
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
华中科技大学(985,211)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武汉理工大学(211)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华中师范大学(211)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1)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华中农业大学(211)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中南民族大学
武汉洪山区民院路708号
省属(含省部共建)高等院校
湖北大学(小211,省部共建)
武汉市武昌区学院路11号
武汉科技大学(小211,省部共建)
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号
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新校区黄家湖)
湖北工业大学(小211)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李家墩一村1号
长江大学(小211)
荆州市南环路1号
武汉工程大学(小211)
武汉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
宜昌市大学路8号
江汉大学(省市共建)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路8号
武汉纺织大学(小211)
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市武昌区珞瑜路461号
湖北经济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杨桥湖大道8号
湖北师范学院
黄石市磁湖路82号
湖北民族学院
恩施市学院路39号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西路167号
湖北医药学院
十堰市人民南路25号
湖北科技学院
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湖北文理学院
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湖北理工学院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桂林北路
湖北工程学院
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荆楚理工学院
荆门市白龙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武汉市东湖高新流芳街南环路特1号
湖北美术学院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694号
黄冈师范学院
黄冈市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
武汉商学院
武汉市东风大道816号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汉施路1号
武汉东湖学院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纸坊街文华路1号
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299号
武汉工商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8号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市武昌江夏大道18号
武昌工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张家湾19号
武昌首义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湖北商贸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34号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武汉东湖高新区关山大道589号
武汉市雄楚大道666号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熊廷弼路特8号
武汉传媒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凤凰大道特1号
武汉晴川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新路村1号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华园路8号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武汉东湖风景区黄家大湾特1号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南李路28&1号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西路167号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黄石市团城山开发区桂林南路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宜昌市大学路18号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武汉市江岸区兴谌大道特1号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荆州市郢都路18号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襄阳市中原路48号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环岛路1号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武汉开发区学府路8号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杨桥湖大道8号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杨桥湖大道1号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孝感市文化路278号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荆州市南环路199号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恩施市学院路39号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关山大道463号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汉阳月湖街知音大道
仙桃职业学院
仙桃市纺织大道8号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455 号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市高新区新港二路43号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荆州市工农路22号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恩施市学院路122号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孝感市玉泉路17号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
长江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雄楚大街918号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武汉市鲁磨路568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市桃园街109号
鄂州职业大学
鄂州市凤凰路78号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珞狮路374号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大街110号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武汉市东湖风景区黄家大湾特1号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武汉市虎泉街257号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友谊大道321号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新村路1号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随州市迎宾大道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宜昌市西陵二路93号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武汉市白沙洲大道519号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软件园路2号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武汉市雄楚大道415号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藏龙大道28号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市五里界中洲大道特1号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藏龙大道特1号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武昌区珞狮路306号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武汉市流芳街南环路88号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宜昌市体育场路31号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武汉市珞瑜东路高坡店特1号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5号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6号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武汉市汉南区育才路1号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文化路9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武汉市民族大道15号
天门职业学院
天门市师范路16号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黄石市团城山开发区广州路9号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89号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大道117号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石牌岭东二路5号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荆州市学苑路21号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和平大道1085号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襄阳市襄城区尹集镇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咸宁市咸宁大道118号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道马湖村甲1号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宜昌市汉宜大道205号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潜江市师范路26号
仙桃职业学院
仙桃市纺织大道18号 
省重点高中
华师一附中
十堰东风高级中学
武汉市第六中学
水果湖高级中学
阳新县高级中学
武昌实验中学
武汉十四中
葛洲坝高级中学
利川市一中
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湖北科技事业
截至2009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20万人,居全国前5位。其中,两院院士有54名;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300多家。其中,代表原始创新实力的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北京、江苏、上海,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野外试验台站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37]&
截至2014年,全省具备向社会出具检测报告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有137个,获得总局批筹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7个。全省通过CNAL认可的检测/校准实验室128家。累计有10680家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企业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9501张。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有150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45万台件。全省拥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有14个,卫星云图接受站点17个。数字测震台网52个,地震台站3个。[35]&
湖北体育事业
全省全年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人口已达40.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六个百分点,国民体质达标率为90.3%。全省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省本级用于场地建设经费达3000余万元,援建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000多个、全民健身路径5700多条、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0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42个,新增体育设施面积180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设施1.4平方米。全省9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立了文体站或体育站,社会体育指导员由1.2万人增加到2.5万人。全省形成了龙舟拉力赛、横渡长江、登山、漂流等全国有影响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品牌和特色项目。[38]&
湖北省先后承办国际、国内赛事500余次。湖北省先后承办了2007年女足世界杯、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08之星&国际足球对抗赛以及相关竞技项目锦标赛、冠军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赛事。2007年,湖北省以武汉市为主承办了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39]&
湖北省的竞技体育实力较强,体操、跳水、羽毛球、皮划艇等优势项目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涌现出了李小双、伏明霞、杨威、程菲、廖辉、高??等一批世界冠军。特别是在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残奥会上湖北省健
儿共夺得23枚奖牌,其中金牌12枚。[40]&
截至2009年,湖北先后18次荣获&国家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湖北是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省,有38个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体育先进县、17个全国体育先进社区、6个全国&武术之乡&、3个全国&田径之乡&和1个全国&体操之乡&。先后有近百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39]&
湖北民生保障
201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3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5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9元。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65.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3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3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3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7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8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21.4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1.7万人。
2014年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7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1.6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0万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25.6万张,收养18.4万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共计5100个。[35]&
湖北民族文化
湖北历史文化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国先民
具有楚文化的器物和图案 (19张)
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华夏文明的先进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楚文化。现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铁器出现之前,铜及其合金曾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作用最大的一种金属。楚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种区域文化,青铜文化成为构成楚文化的主体的支柱之一。
青铜礼器是楚国铜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的风俗好尚、意识形态、工艺水平、文化进程&均&蕴蓄于其中&。楚国的青铜礼器有鼎、簋、敦、盏、壶、缶等。[41]&
楚人生活在一个漆的王国中,生离不开漆,死也离不开漆。其生时使用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和娱乐用品是漆品,死后丧葬用品也多用漆品。
楚国的竹胎漆器以竹编织物最为精致。楚国的竹编织物在许多楚墓中都有出土、是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如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竹器27件,其中髹漆竹器有竹扇、小型竹笥、圆竹筒等。[42]&
湖北方言俚语
楚地由于位处江汉及汉淮之间,北方的华夏语、西方的藏缅语、南方的苗瑶语和东南的壮侗语都在楚地接触和交流,所形成的楚语自然是吸收了多种语言成分而词汇丰富多彩、音声别具一格的方言。楚国语言属华夏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上具有较多的自身特点。公元前666年,楚令尹子元率军伐郑,郑无备,&县(悬)门不发&,子元惊疑,&楚言而出&,说:&郑有人焉。&可见,楚人操&楚言&,与中原各国及其他地区是不同的。孟子曾用南蛮言这个比喻,形容楚人语音的奇特难懂。
春秋以后,随着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彼此促进,楚国成为南方各族的融合中心,在语言上,楚人也起着沟通夏夷、消除隔阂的作用。在扬雄《方言》中,楚与魏、卫、宋、郑、韩,吴、齐、巴、秦之中的某一地区共有的方言词汇约70个,其中与吴共有者占了一半以上,反映楚、吴方言比较接近。[43]&
湖北流传艺术
湖北武汉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发源地。艺术表演场馆有琴台大剧院、湖北剧院、武汉剧院、洪山礼堂等。
武汉杂技厅于1992年建成,是中国第一座可供进行国际杂技、马戏表演的观演建筑,也是亚洲最大的杂技厅,在此举办的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是全球三大国际杂技节之一,被文化部列为中国&七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之一。湖北玩灯独具特色,其中以僵狮子最为有名。
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它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绣名列其中。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武汉汉绣博物馆,在汉阳江欣苑社区挂牌成立。[44]&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5]&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双尽忠》、《两狼山》、《生死板》、《打花鼓》、《审陶大》、《合银牌》、《斩李虎》、《宇宙锋》、《闹金阶》、《哭祖庙》等。[46]&
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后正式命名为&天沔花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称&荆州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北江汉平原一带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47]& 。
湖北戏剧还有湖北渔鼓、江汉平原皮影戏、湖北道情、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武汉是中国京剧第一世家&京剧谭门谭鑫培&的故乡。
湖北民族风俗
楚人以稻米为主食,在楚纪南城内,发现五外有火烧过的稻米遗迹,最大的一处长约3.5米,宽约1.5米,厚约5~8厘米。楚人的基本副食品有鱼类、肉类和蔬菜类。楚国的水果种植也很普及。古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的说法。
服饰方面,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装束。楚人的衣着具有地域色彩,历史上曾冠之以&楚服&和&楚制&的专称。与中原民族相比,楚族性格活泼,无拘无束,富于创新精神,敢于别具一格、表现个性,这种民族性格和精神也推动了楚族在服式上不断地推陈出新。[48]&
湖北对外交往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法国、美国、韩国、英国相继在湖北省会城市武汉设立领事馆。
2014年,在中国外交部、全国友协等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接待了各类外国来访团组100余批,1600余人次,其中副部级以上外宾团组40余批,增进了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扩大了湖北的国际影响力。
截至2015年1月,湖北省与世界5大洲34个国家的24个省(州、大区、县)、58个城市,共建立82对友好城市关系。
01.湖北省&&美国俄亥俄州 日
02.湖北省&&美国亚拉巴马州 日
03.湖北省&&罗马尼亚加拉茨县 日
04.湖北省&&喀麦隆南方省 日
05.湖北省&&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日
06.湖北省&&乌克兰基辅州 日
07.湖北省&&法国阿基坦大区 日
08.湖北省&&吉尔吉斯楚河州 日
09.湖北省&&法国洛林大区 日
10.湖北省&&巴西南大河州 日
11.湖北省&&俄罗斯萨拉托夫州 日
12.湖北省&&菲律宾莱特省 日
13.湖北省&&荷兰海尔德兰省 日
14.湖北省&&挪威泰勒玛克郡 日
15.湖北省&&德国萨克森州 日
16.湖北省&&厄瓜多尔埃尔奥罗省 日
17.湖北省&&莫桑比克加扎省 日
18.湖北省&&波兰库亚瓦滨海省 日
19.湖北省&&瑞典达拉纳省 日
20.湖北省&&比利时瓦隆大区 日
21.湖北省&&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日
22.湖北省&&伊朗东阿塞拜疆省日
23.湖北省&&匈牙利杰尔&莫松&肖普朗州日
24.湖北省&&韩国忠清北道 日[49]&
湖北地方特产
襄阳大头菜
房县黑木耳
十堰市房县
黄冈市罗田县
秭归桃叶橙
英山云雾茶
恩施黑猪肉
恩施黄牛肉
鹤峰葛仙米
神农架林区
湖北著名人物
约公元前339~约前278
楚国诗人、政治家
1518年&1593年
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北宋著名发明家
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约在公元前54年~公元前52年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179年&214年
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
公元前?&前484年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公元689&740年
唐朝著名诗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
约公元834&883年
晚唐文学家、散文家
190年-228年
蜀国丞相参军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公安派&领袖、著名的文学家
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早期革命家
军事家、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民主革命家
同盟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
军事家、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上将
中国特级航天员、少将
《汉字字体鉴赏辞典》编委会主任兼主编
武汉市文化副局长、武汉音乐家协会主席
小米手机创始人、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
中国第一代成人学创始人、演说家、策略家、企业家
360公司创始人、奇酷CEO及知名天使投资人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2)
湖北旅游风景相册(17)
文章配图相册(10)
湖北展园景点图片(1)
精彩图册(13)
爱旅行,爱冲印...(7)
湖北景点图片(13)
湖北 荆州(3)
道佛圣地-木兰山(2)
湖北农业科学院(6)
醉美湖北 神农架(18)
湖北铁路 穿越...(18)
武汉天河机场(2)
湖北的珍稀动物(7)
舌尖上的湖北(29)
湖北省会武汉(36)
樱花下的武汉大学(23)
具有楚文化的器...(19)
山清水秀 长江三峡(23)
南水北调起点 ...(6)
湖北武当山(20)
湖北省行政区划
&#9642; 武汉市
&#9642; 黄石市
&#9642; 十堰市
&#9642; 荆州市
&#9642; 宜昌市
&#9642; 襄阳市
&#9642; 鄂州市
&#9642; 荆门市
&#9642; 孝感市
&#9642; 黄冈市
&#9642; 咸宁市
&#9642; 随州市
&#9642;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
&#9642; 仙桃市
&#9642; 天门市
&#9642; 潜江市
&#9642; 神农架林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划
&#9642; 北京市
&#9642; 天津市
&#9642; 重庆市
&#9642; 上海市
&#9642; 河北省
&#9642; 山西省
&#9642; 辽宁省
&#9642; 吉林省
&#9642; 黑龙江省
&#9642; 江苏省
&#9642; 浙江省
&#9642; 安徽省
&#9642; 福建省
&#9642; 江西省
&#9642; 山东省
&#9642; 河南省
&#9642; 湖北省
&#9642; 湖南省
&#9642; 广东省
&#9642; 海南省
&#9642; 四川省
&#9642; 贵州省
&#9642; 云南省
&#9642; 陕西省
&#9642; 甘肃省
&#9642; 青海省
&#9642; 台湾省
&#9642; 内蒙古自治区
&#9642; 广西壮族自治区
&#9642; 宁夏回族自治区
&#96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642; 西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9642; 香港特别行政区
&#9642; 澳门特别行政区
1. && 河流与湖泊&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2. && 湖北省情介绍& .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网[引用日期]
3. && 湖北概况& .新华网[引用日期]
4. && 湖北省简介& .秦楚网.[引用日期]
5. && 历史沿革&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6. &&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几次南迁移民及其影响& .中国民族报社[引用日期]
7. && 唐朝&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8. &&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几次高潮 & .中国民族报社[引用日期]
9. && 湖北省历史与建制沿革& .湖北省政府网[引用日期]
10. && 地理位置与面积&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11. && 地形地貌& .新华网[引用日期]
12. && 湖北概览& .湖北方志网[引用日期]
13. && 气候&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14. && 河流与湖泊& .湖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15. && 绵延水乡&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16. && 水资源&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17. && 土地&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18. && 生物资源& .湖北省人民政府.日[引用日期]
19. &&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简介& .湖北省国土资源信息公开系统.[引用日期]
20. && 矿产资源&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21. && 公路&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22. && 铁路&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23. && 水路&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24. && 民航&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25. && 武当山简介& .武当山网[引用日期]
26. && 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升至国家5A级景区& .新华网[引用日期]
27. && 长江三峡人家风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 .新华网[引用日期]
28. && 巴东神农溪&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29. && 自然景观& .荆楚网[引用日期]
30. && 清江画廊& .新华网[引用日期]
31. && 湖北省概况& .红网[引用日期]
32. && 湖北古镇 古风遗韵独具特色& .搜狐网[引用日期]
33. && 地方菜之湖北菜& .伊利新闻网[引用日期]
34. && 随州、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跻身国家级& .人民网.[引用日期]
35. && 2014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日[引用日期]
36. && 湖北2015年经济年报出炉 GDP增长8.9%&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37. && 教育& .湖北省人民政府.日[引用日期]
38. && 体育& .湖北省人民政府.日[引用日期]
39. && 湖北体育光荣榜:18次荣获国家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中国体育报[引用日期]
40. && 湖北省体育事业发展& .中国网[引用日期]
41. && 青铜文化& .楚文化志[引用日期]
42. && 漆器文化& .楚文化志[引用日期]
43. && 语言文字& .楚文化志[引用日期]
44. && 汉绣& .凤凰网[引用日期]
45. && 楚剧简介& .湖北日报[引用日期]
46. && 汉剧&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47. && 荆州花鼓戏& .荆楚网[引用日期]
48. && 民风民俗& .楚文化志[引用日期]
49. && 对外交往& .湖北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引用日期]
词条标签:
省份 , 湖北省 , 地名 , 中国地名
有没有& 谁知道&&&& 的直达客车&&方便快捷&几点发车 票价多钱& 要坐多长时间& 长途汽车&
姓名:徐女士(先生)职位:经理电话:手机:地区:山东-青岛市地址: QQ:商铺:
去客运交通长途汽车怎么走?上图中的红点是客运交通长途汽车在青岛市的具体位置标注,操作左上角地图工具可以放大缩小哦。
点击分享到微信、朋友圈、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换汽车玻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