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散景之王135尼康600mm定焦镜头头

& 如何用好散景之王135mm定焦镜头
如何用好散景之王135mm定焦镜头
在开始前先给入门用家介绍一下何为散景。简单讲,散景是指镜头对焦点以外,画面朦胧的效果。大家常见的人像照,主角清晰而背景,这便是散景最常用途。实不相瞒,我是一名散景控,对於散景这个题目,例如品种,质素,镜头选择,足够另写一篇文章,有机会再同各位分享。
说135mm是散景之王,可能有部份用家未必认同,因为其他焦距也有漂亮散景的镜头。或者这么讲,长焦距(&=200mm)虽然散景较模糊,但并不代表散景质素一定好,而短焦距(&85mm)在光学设计上要做到漂亮散景的难度相对较大。135mm方面,市面上有一些镜头,都是出了名质素极高散景优美,例如Canon EF 135mm f/2.0L,Nikon AF Nikkor 135mm f/2D DC,Pentax A* 135mm f/1.8,Carl Zeiss Apo Sonnar T* 135mm f/2.0 ZE/ZF,Sony 135mm F1.8 ZA Carl Zeiss Sonnar T*,而Minolta 135mm f/2.8 (t/4.5) STF更加有双重光圈叶,以营造超幼滑散景,可谓对散景追求的极致。
本文照片范例是用Sony 135mm F1.8 ZA Carl Zeiss Sonnar T*拍摄的,虽然没有Minolta STF那般幼滑,但也是非常出色。
这支镜头的散景质素,可以用行内人字眼来形容:「奶油」
立体感也很突出
色彩表现,是镜头质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却往往被忽略,例如暗位detail,高光位承受力,还有拍摄人像中最重要的肤色层次过渡。
对著阳光干,增加气氛。
以这么巨大的size重量,再加上没有超声波马达来说,对焦速度算OK,当然不能要求像有超声波马达的镜头那样快。
中焦的位置sharp得「戒」手,焦外位置则完全虚化。
极浅的景深,左眼sharp右眼朦胧。
但是,既然说到135mm那么利害,槭裁床荒苋〈85mm成槿讼窬祷誓兀吭因就是操作距离。拍大头照的话没有问题,但是拍全身的话,便要站到很远、很远、很远……实在是很不便。这亦是我对135mm又爱又恨的原因。始终摄影只是余兴,陪太子玩耍才是我的真正任务,所以我不能够像狗仔队站到9里远外拍他,只能跟在他身边当他的随从。下篇会跟大家分享随身拍摄专用的定焦镜。(独偶独舞)
(蛋蛋酱。)
([已注销])
第三方登录: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散景王135stf小景几张
291浏览 / 2回复
135stf宇宙科技啊,前景和背景虚化完美,焦内依然锐利,拍摄花草、小品更能体现特点。器材:&[]&&镜头:135mm F2.8 [T4.5] STF时间: 09:48:13&&快门:1/200&&光圈:F/4.5&&焦距:135毫米&&感光度:400&&器材:&[]&&镜头:135mm F2.8 [T4.5] STF时间: 09:39:06&&快门:1/100&&光圈:F/4.5&&焦距:135毫米&&感光度:400&&器材:&[]&&镜头:135mm F2.8 [T4.5] STF时间: 09:42:26&&快门:1/250&&光圈:F/4.5&&焦距:135毫米&&感光度:400&&器材:&[]&&镜头:135mm F2.8 [T4.5] STF时间: 09:45:23&&快门:1/200&&光圈:F/4.5&&焦距:135毫米&&感光度:400&&
虚化柔美无愧为美能达的杰作 & 赞
不错,注意构图。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135定焦镜头的实用性_百度知道
135定焦镜头的实用性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种135定焦镜头,通常用于肖像特写。主要是背景有很好的虚化,突显人物细节。  用于人像拍摄的时候由于焦距过长,拍摄全身或者半身都需要和被摄对象离得很远,所以较为适合的景别就是特写。
半身特写吗
是的,通常都是半身。
采纳率:9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拍人像50/85/135你会选什么焦段,如何用不同焦段的镜头拍好人像?
我的图书馆
拍人像50/85/135你会选什么焦段,如何用不同焦段的镜头拍好人像?
天气变暖,拍人像的,不少人问老狼,拍人像用什么镜头好。最常用几个焦段,50、85、135,那个焦段最适合?下面就对这几个焦段做一个详细的回答。半幅与全幅的焦段差异在这里强调一下全幅和残副在选配镜头时的误区,透视只与拍摄距离有关,和焦距、画幅、光圈无关。而镜头视场与焦距和画幅都关系,所谓等效焦距是针对视场而言,50mm镜头装在半幅机身上和85mm镜头装在全幅机身上的视场基本相同,取景一样,拍摄相同主体,距离自然一样,透视关系也一样。从透视关系出发,拍摄人像不宜靠得太近,也不宜站得过远。拍摄面部特写最好能控制在1米以内(模特会羞镜头的),拍全身也不能别跑到10米以外(说话都得靠喊,小心模特跑了)。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全幅机身配人像镜头最好选择85mm或135mm焦距,而残幅配50mm或85mm镜头是最合适的。50mm:便宜得无法拒绝对于入门用户,老狼的建议都是买个大套机,再入个标头。为什么要强调标头呢?真的太便宜了,佳能EF 50mm f/1.8 STM足够厚道,也就600多,尼康50mm f/1.8G售价1300元。别看光圈只有F1.8,就已经能够轻而易举拍出背景虚化的效果,这也是很多入门用户最迷恋的。当然了,标头也是身上标签最多的,例如“人文”、“人像”、“标准”、“纪实”、“布列松”等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它的全能。像50F1.8这样的大光圈镜头还有一个好处是,在晚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光圈大一级,进光量大一倍。现在的单反高感都不差,很多时候在ISO1600左右可接受,把光圈开到最大,可以手持像白天一样拍摄。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50mm标头也是很难用好的。看多了就会发现,背景虚化的片子真的很容易审美疲劳,接下来就要考验拍摄者的修行了。在需要交待环境的时候,如何虚化“一点点”足以让你学习大半年。所以“如何用好50mm标头”是一个永远都不OUT的教程。真的不是通通最大光圈就可以了,传统认为最佳光圈在F5.6、F8或F11,全开光圈缩小一到两档,成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当然,一等价钱一等货,50mm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缺点,比如轻微的桶状畸变,像50mm f/1.8G装在全幅机身上还有一些轻微可见的螺旋焦外。又比如紫边,在逆光时候很严重。通常我们说的焦外应该奶油般化开,除焦点外,整个画面都是扩散开的、模糊的,边缘没有残留部分,而廉价的50mm标头由于采用7叶片光圈,结构简单,存在焦外二线性,所以不甚理想(有对比才有差距)。50mm标头结构最好的还是大法家的FE55,但售价高达4600元,其次是适马的50mm/1.4。& &85mm:性价比绝对为什么老狼很喜欢用85mm焦段拍摄人像?因为沟通方便。距离过近,容易让模特紧张,过远那就真的只能偷拍了。拍一张好的人像照,摄影师必须对姿势和表情进行适当的指导。 85mm镜头能让视觉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同时还能更好的表现人景关系。85mm焦段的定焦镜头从不缺少大光圈,它不像广角镜头那样难以将光圈做大,也不像超长焦镜头需要庞大的镜身支持。设计上可以用类似标头上经典的双高斯结构,能很容易做到各种像差均衡修正的大光圈镜头。但凡用过就应该知道85mm镜头的光学素质往往很高,令画面有赏心悦目的背景虚化和高锐度的主体表现,而且色差不大,像场变形也不大,虚化光斑的口径蚀也不太严重。所以如今各家在85mm焦段都是寸土必争,会针对人像拍摄进行专门优化,特点是不追求极致锐度和分辨率,而是适当保留像差来实现肤色细节的细腻过渡,突出焦外的柔美均匀老狼发现,这几年新推出的85mm/1.4和85mm/1.2镜头,如果前期光线到位,后期即便不修图都能出片。当然,85mm焦段人像头也有一些弱点。比如对焦速度慢,以佳能为例,85L对焦速度是0.71秒,50L是0.59秒,拖累的主要原因是镜片组较大的缘故。不过这个问题并没有出现在85mm/1.8身上(就是色彩很淡很粉)。其次是抗逆光性能比较差。有人可能会问F1.4?老狼用过尼康的两款,只能说光圈全开,画面真不是一个级别,怎么形容呢?画质糙一点,焦外逊一点,逆光差一点,而已。135mm:半身神器,散景之王大于200mm的长焦距虽然散景较模糊,但并不代表质素一定就好,而小于85mm的短焦距在光学设计上要做到散景漂亮,难度很较大。可以说,135mm属于折中的方案。实话实说,关注135mm这个经典人像焦段的玩家越来越少,大家都觉得太长了,转而使用85mm焦段(适合拍摄环境人像),甚至很多人觉得50mm更方便。很少有人知道,135mm镜头有个别称叫散景之王。但不得不承认,135mm的素质是各家中长焦镜头里顶尖的,光学设计技术含量很高(85mm镜头往往在50mm标准镜头对称光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放大,这样容易获得大光圈,也无需采用超低色散玻璃镜片。135mm定焦镜头多采用Sonnar结构的光学设计,镜头内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特殊设计的光学部分),适合拍摄半身或特写,普遍拥有更大的光圈和更好的手持性。推荐入门用户 50mmf/1.8&85mm f/1.8&50mm f/1.4进阶用户 85mmf/1.4&135mm f/2&50mm f/1.2“拍人像,哪种镜头最好?”这个问题可谓是长盛不衰,几乎所有新人都会问。其实,从16mm 的广角镜头到 200mm 的长焦镜头,都可以拍摄人像,关键在于你想要的是什么效果。今天要说的就是不同焦段镜头拍人像的各自效果,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1. 广角镜头一般来说,广角镜头指的是焦距低于50mm,视角大于46度的镜头。广角镜头成像特点是视野宽广,可以在受局限的拍摄空间中拍出更多景物,但在画面边缘,景物会产生拉伸变形的现象。越靠近画面边缘,这种拉伸变形的现象越明显,在四个角上变形达到最大:广角的另一特性是透视效果强而虚化效果弱。结合以上特性,广角最适合拍摄带人入景的风光人像,兼顾人物与背景景物的细节。如果要让画面看起来自然,尽量将人物与水平线放在画面靠近中央的地方,减少拉伸形变:如上图,将人物和水平面放在画面中部,几乎没有变形,而画面右下角的船变得巨大无比。如果觉得近景的变形效果太强,画面不自然,不妨对画面进行裁切。换一个思路,可以利用这种透视变形拍出一些创意作品,比如说这种脸贴近镜头,从上往下俯拍搞怪的“超级大头”:由于透视变形,眼睛会显得特别大而下巴比较尖,很适合拍摄女生。不过,一般拍摄这类照片需要进行裁切,否则变形过于严重,看起来会很别扭。看看这张没裁切的原图就知道了。从下往上仰拍,则能轻易营造出“大长腿“”的效果。但同样地,接近画面边缘的脚会变得又大又粗,或者长得不成比例,双腿一前一后的侧面站姿更会导致两条腿不一样长。姑娘,你平时走道不晃悠么?广角镜的另一特性是背景虚化能力很差,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广角镜头就不能拍出背景虚化的人像。使用广角镜时,若是非要拍摄背景虚化的人像,可以让人物离镜头近一些,对背景的虚化能力会更好。下图是人物不动,使用相同大光圈,仅改变镜头与人物距离的效果对比。当人物离镜头较远时,背景几乎没有虚化;而当人物离镜头较近时,背景产生了明显的虚化。当然,广角镜的这种虚化效果和中长焦的虚化效果还是没法比的,差不多就是“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区别,还是不要抱太大期望为妙。2. 中长焦镜头习惯上,把焦段在 50mm 到 135 mm之间的镜头,称为中长焦镜头。这个焦段的特点是“还原真实”,视角与人眼范围接近,透视效果自然,拍摄效果最能反映人眼所见,背景虚化能力也较强。这一焦段是人像摄影中应用最广的焦段,画面变形小,更真实,同时人物的画面比例和拍摄距离也较为合适。但中长焦镜头视角明显小于广角,入镜景物较少,拍摄时要注意选择一些能交代场景信息的特征景物,或增强画面纵深感:在这一焦段中,最受欢迎的人像头无疑是 50mm 和 85mm 定焦。这两者的变形都很小,画质也很不错,到底哪个更好呢?从虚化能力上来看,相同构图拍摄同一场景,85mm 的焦外成像远比 35mm 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85mm 需要的最短对焦距离更长,这在拍摄空间有局限(如室内)或需要特殊角度拍摄时非常不利。哪怕是贴在地上,85mm 可能还是无法完成对焦总而言之,50mm 更“灵活”,适应多种拍摄环境和角度;而 85mm 在适合它发挥的环境里(距离拉得开,角度比较平)表现更好。3. 长焦镜头200mm 以上焦距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透视变形小,空间压缩感强。所谓空间压缩感,就是能减小不同距离景物之间的空间感,有利于画面各元素的结合,使画面更充实、紧凑而饱满:当拍摄以远方景物为背景的风光人像时,这一特性能显著拉近人物与背景的距离:长焦镜头的另一特性是透视效果弱,可能会导致画面缺乏层次感和纵深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背景,来弥补这一缺陷。寻找具有重复结构,向远方延伸的场景作为背景,如两旁全是行道树的平直道路、显眼的栏杆、带大柱子的平直长廊等,利用长焦出色的虚化能力产生逐次虚化的效果,能有效增添画面纵深感。如上图,以道路和行道树作为背景产生逐次虚化,极大提升了画面的纵深感。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焦段的镜头最佳虚化范围不同。焦距越长,你需要寻找更远的景物作为背景,才能达到最佳的虚化效果。4.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并不是只能拍花草和小虫子的,它同样可以拿来拍人像。都说“微距无弱旅”,微距镜成像质量往往比较优异,对细节的表现力也很好,色彩呈现也很不错。我们来看一张微距人像的实例:成像很清晰,很锐利。问题就是,太清晰了,面部最微小的瑕疵都纤毫毕现。不对自己的容貌自信爆棚的人,敢用微距自拍?那...那就让人离镜头远一点,脸不要太大,瑕疵不就没那么明显了吗?好,试试看。图片效果如下。嗯,看起来效果还不错嘛...看着是不错,可拍摄的时候花了多少时间,费了多大力气,从图上可是看不出来的。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对焦困难。微距设计的出发点是拍摄极微小的物体,在0.5米以内的对焦行程很长,极为精确,但超过1米对焦很慢且不精确。而拍人像,拍摄距离一般也要在2米以上,微距在这个距离对焦很慢,也容易跑焦。此外,由于设计问题,微距的最大光圈总是不太大,对焦外的虚化能力不强,虚化效果也不够柔和。微距镜头的虚化效果不够柔和综上所述,微距在拍人像时存在不少缺点,最好不要用来拍人像。当然,如果你的手头正好已经有了微距,为了节省成本,用它来凑合拍人像也行,只是需要一些手法来弥补这些缺点。对焦慢,不精确?多对焦几次,多拍几张碰运气;脸部细节太锐利?用后期软件磨皮吧!制造细节很难,消灭细节可不难。磨皮之后,效果还是说得过去的~至于嘴边的绒毛....估计是忘了处理吧。至于虚化效果不柔和,焦外散景边缘过于锐利的问题?哎呀,都说了是凑合,不要计较那么多啦!!!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600mm定焦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