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买的手机号回收怎么弄回来 是个回收号 怎么办 注册不了支付宝

来源:网络
随着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对于人们来说,手机号码已不仅仅是打电话时按下的一串数字,而是“第二身份证”,和各种社交、支付、金融等工具捆绑得越来越紧密。这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烦恼。现在不少人使用的手机号是经过二次流通的旧号卡,“上任主人”已经用这个号码注册过相关业务,这给目前在用的用户带来不小麻烦,甚至陷入无法处理的尴尬境况。
用户吐槽:手机号无法办理手机银行业务
市民张小姐最近向《IT时报》反映,自己去邮政储蓄银行办理手机银行业务,却被拒绝了,原因是银行工作人员从系统中查询到此手机号之前被其他人注册使用过,银行无法“擅自更换”,只能请张小姐更换手机号码。
张小姐对此不能理解,自己这个手机号是从运营商营业厅申请购买,按照规范流程完成了手机实名制认证,为什么在手机银行注册时不能作为自己的身份认证呢?
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手机卡号的回收和再利用是有具体规定的。
通常一张手机卡号申报拆机后6个月,运营商会将手机号码回收,存底6个月后,这个手机号会进行二次发售,中间的周期至少在1年以上。目前,新号卡与在市场上反复流通的旧号卡之间的比例在1:1左右。
随着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兴起,手机号作为互联网世界中第二身份认证的作用日益凸显。用户如果使用的手机号是二次流通的,确实会带来一定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一些银行为了避免担责而拒绝受理用户提出的相关业务需求。
记者调查:各家银行做法不一
《IT时报》记者对一些主流银行进行随机调查后发现,“被注册过的手机号无法变更”并非行业内的普遍做法,依然有不少银行愿意通过人工核实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招商银行泰兴路网点和中山公园网点的工作人员分别表示,只要用户能提供开卡运营商的实名制认证原件,证明手机卡号的最新归属,他们就能“撤销”此前绑定的手机银行,重新开通手机银行。“用户只要带好身份证、实名制认证信息到柜台,经工作人员与运营商进行核实,一旦确认用户就是手机卡号的新主人,就能为他们重新开通网上银行。”招行工作人员表示。
中国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类似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用户带上身份证、新手机卡号以及近两个月的电信账单,我们就能办理手机号的解绑、变更业务。”
而建设银行的处理方式和邮储银行类似。建设银行人士称,要变更被注册过的手机号,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第一步就无法登录系统。建行目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建议用户去运营商挂失手机卡,再办理新卡,这样系统就可以重新开通和办理。
有业内人士分析,银行不同的处理方式或与各自的操作系统不同有关系,有些银行对市场响应速度稍快,更具人性化。
支付宝对此也无解
新购置的手机号码想要注册支付宝账号,被发现“已被注册”,又会遭遇什么呢?
对于这种情况,支付宝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用户更换“一个从未注册过支付宝”的手机号码重新注册,另一种则是用邮箱注册,注册完成后,在个人信息中修改“绑定手机”的手机号。也就是说,这个明明已经变更了“户主”的手机号依然不能成为户主的注册认证信息。
对此,支付宝也显得无奈。在相关说明中,支付宝建议“手机号的新主人主动与旧主人取得联系,先要求对方解绑,自己再绑上……”,对此有用户表示,“我怎么知道前主人是谁呢?”显然这依然无法真正解决一卡被多用的认证漏洞。
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公共服务机构对手机号码更换的“新户主”宽容许多。记者致电火车票预订12306、上海公积金服务热线12329后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一旦发现手机号码此前被注册过,需要重新变更使用者,他们会安排工作人员向运营商核实实名信息,一旦确认,用户只需要用新手机号拨打12306、公积金服务热线,就能进行改绑。对于在柜面中有过面签的公积金用户,则需要带上身份证和新手机号去柜台完成变更。
责任编辑:Apache Tomcat/7.0.59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3 - 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Access to the specified resource has been forbidden.Apache Tomcat/7.0.59查看: 408|回复: 9
能退订,要联系支付宝负责人向他查询
取消绑定就可以了
直接是没有办法取消的,你可以在这个手机号码注册的账户先登录进去,然后点击:我的支付宝——我的账户——个人信息——添加邮箱地址,在这里添加一个没有注册过支付宝账户的新邮箱上去激活,添加后再点击我的支付宝——手机服务,在这里把手机绑定取消掉就
威海打折门票
你先点忘记密码 然后收到短信 按短信提示 然后在登录 然后到个人中心注销 不会的话 可以百度支付宝如何注销 有图的
春华秋实—薛城
找那个别人,让他登陆淘宝,然后让他操作,可以取消的。要是只是作为联系电话操作就简单多了,要是作为支付宝的账号,操作稍微麻烦点,同样能改,等他改完了,你就可以用了,你也可以注册一个邮箱作为支付宝账号啊,本人现在认为邮箱比手机号好
可以这样:在支付宝登录界面选择忘记密码,然后选择以手机验证码的方式修改密码,会有修改密码的链接,然后改好密码,你的手机号注册的支付宝以后就只有你知道密码能用了。
手机号可以转绑,你转绑到其他的号码上去就取消了,自己用电脑登入支付宝上操作,自己的号码和要绑定的号码两个号码必须要能收到验证码
多申请修改绑定几次,然后就可以修改了。 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多试几次,就会让你用已有手机发送短信,接收验证码后,就可以修改了。
可以取消! 先在这个手机号码注册的账户登录,点击:我的支付宝——我的账户——个人信息——添加邮箱地址,在这里添加一个没有注册过支付宝账户的新邮箱上去激活,添加后再点击我的支付宝——手机服务,在这里把手机绑定取消掉就可以了。这样你的手机号码
不对呀!注册时候是要用到动态的验证码啊!你打电话给支付宝客服问问看怎么回事吧!
支付宝 账号可以是邮箱账号或者是手机号码,如果你 申请淘宝账号 的时候是用手机注册的,那么,淘宝账号会自动默认你的手机号码为支付宝账号并绑定,你进行激活即可。针对手机号被他人占用,你可以试一下用你的手机号码到支付宝首页去注册一个支手机流量当月不清零了,9月1号手机漫游费也不收了,可关于手机号的麻烦还有很多。其中一个问题给许多人带来苦恼:运营商回收的手机号过段时间又进行售卖,然而这些号码有可能已经注册了微信号、支付宝账号。这可是让许多号主深受其害,叫苦不迭的。旧号主隐私不保,新号主屡被骚扰。
“还魂手机号”麻烦越来越严重,旧号主钱飞了,隐私照片轻易外泄。
兴冲冲地去买个新号,可是它可能在数月前还有主人,这便是回收再利用的“二次号”,业界一般称之为“二次放号”,即通讯运营商会将已销户和停止使用三个月以上的手机号码进行回收和二次销售,这些被二次销售的号码就是"二次号"。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手机号码被回收后,由于用户手机号码信息未能及时更新会产生种种问题,对个人隐私、企业运营等带来较大的伤害。
"二次号"再启用后,新旧号主的麻烦开始了。用“二次放号”“回收手机号”“旧号码再利用”等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一搜,会看到许多新闻,几乎月月有。最新一条是9月29日浙江今日早报报道的:一女子新买了手机号,装入智能手机之后,居然发现能够登录到一个第三方支付账号里去,于是利用这个账号绑定的银行卡给自己转了4000多元人民币。原来,她买的是一个回收手机号,那个第三方支付账号是前手机号主的。这样的新闻不胜枚举,4000多元还算好的了,被盗上万者比比皆是。
展开剩余65%
在网络服务时代,手机号越来越多地绑定服务,也带来巨大隐患在网络服务时代,手机号越来越多地绑定服务,也带来巨大隐患
除了伤财外,旧号主们还面临着隐私可被泄露的窘境。第三方支付账号里除了钱,也关联着许多个人信息,最直观的是自己甚至亲朋好友的地址电话。而在网络时代,也十分提倡云储存服务,有人的手机号便是云服务的账号,通过简单的寻回密码便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录了。比如说,今年1月份浙江在线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位朱女士新购买了某品牌的手机和一个新号。误打误撞下,通过找回密码的方式登录进了该品牌手机里提供的“云服务”,令她吓一跳的是云端里满存着前号主的个人隐私资料,包括照片、短信、通信录等。
新号主无法绑定服务,还可能被“债主”、商家骚扰。
当然,新号主也烦。想用手机号绑定一项服务却发现此号已经用过了,无法再绑定,这样的情形让人闹心。更加痛苦的是找旧号主的骚扰电话。有的人停用手机号是因为躲债等上不得台面的原因,新号主可要被债主给“问候”了。
今年4月,央广经济之声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冯女士在北京买了个135打头的手机号,结果天天被“问候”,怎么耐心解释都不行,甚至有人询问她是否和原号主结识,其涉及一起经济案件。
一位号主买到了在小广告上贴过的手机号,遭遇误停机一位号主买到了在小广告上贴过的手机号,遭遇误停机 手机号“还魂”不可避免 手机号码确实是一种有限资源,回收再利用也是个国际问题。
在关于“二次放号”的民生社会新闻中,地方通讯公司往往会表示无奈——手机号码资源是有限的,手机用户越来越多,号码资源越来越紧缺,十分需要回收再利用。此话不假。电话号码不是一串普通的数字,是不能胡来的,需要向国际电信组织等相关机构取得授权,并受其标准的约束。不能贸然地把11位数升为12位数,这会涉及到巨大的社会成本。号码用起来非常快,尤其是到了3G、4G时代,上网卡也是需要号码的,所以专业人士很担心不够用了。以中国香港为例,在2008年的时候,香港电讯管理局表示担忧8位数的电话号码按照当时的趋势在7年以后用完,因此打算向囤积闲置号码的运营商加收费用。总之,电信号码资源被认为是一种有限的国家资源,而各大运营商需要得到电信主管部门的批准和管束。
小编提醒:对于要弃用当前手机号的旧号主,在注销手机号之前,应该把自己绑定或注册的各个网站的账号先注销或解绑。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次放号不可避免,所以手机运营商和各个互联网平台之间应该建立起一套相关机制以保障用户的信息、财产安全。但现在并没有哪一方在推动这个事情,大家觉得这算不算当下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号回收估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