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鲜蔬菜配送中心配送行业好做不?自己有仓库想做附近的配送业务。

以生鲜配送为切入口,优鲜配想做餐厅的一站式服务_新芽NewSeed
以生鲜配送为切入口,优鲜配想做餐厅的一站式服务
·  猎云网  赵子潇 
摘要从目前来看,优鲜配与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在后面的发展阶段,优鲜配不仅要做生鲜配送,优鲜配则致力于为餐饮企业提供数据化服务,更加侧重向中大型餐饮企业,为餐厅做引导服务与增值服务。
  优质、新鲜、及时配送,从名字不难看出优鲜配的特点。优鲜配是针对餐饮行业的一站式采购配送平台,采用B2B+O2O的模式,为餐厅提供多种产品采购及配送服务。
  对于大桥、福临门、等大型品牌,优鲜配与区域代理商对接,建立品牌合作;而地方品牌,如面粉、食用油等品类,产品部门会对厂家进行实地考核,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最终选择合格的供货商合作。优鲜配为餐厅供应调味品、西餐配料、南北干货、禽蛋肉类等多类产品。
  优鲜配创始人兼CEO周新勇在接受猎云网采访时介绍,传统餐饮生命周期短,食品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优鲜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供应环节把控食品安全,压缩传统食材采购流程,降低餐馆采购成本。因此优鲜配自建大型集中仓储,完善物流体系,重模式打造供应链。这样,食材从源头到配送,层层环节被打通,整合传统营销与批发,不仅保证食材质量,压缩了成本,也保证了配送效率。
  优鲜配上线一个月左右,刚上线时平均每单金额不到一百元,现在已增加到客单价超过四百元。目前注册客户有2300余家,下单客户1900余家,每周下单超过两次以上的固定客户超过1500家,占领徐州市区餐厅30%以上覆盖率。
  针对市场上许多同类型的产品,如链农,大厨网、美菜网等采购平台,猎云网也曾报道过优配良品,西安本地生鲜配送品源等。这些产品发展较为迅速,也获得过金额不小的融资。大厨、美菜等面向小微餐饮企业,从目前来看,优鲜配与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在后面的发展阶段,优鲜配不仅要做生鲜配送,优鲜配则致力于为餐饮企业提供数据化服务,更加侧重向中大型餐饮企业,为餐厅做引导服务与增值服务。
  周新勇表示,在未来,为了和餐饮行业更好地融合,优鲜配不但要做仓储、配送,还要转向为餐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从扩张规模看,优鲜配八月底覆盖江苏另外三座大型城市,年底会在全国十座一、二线城市上线并设立运营中心。
  优鲜配是江苏海盗软件公司旗下的O2O平台,总部位于徐州。公司成立于今年6月。团队线上线下共35人,线上有综合保障部、后台运营部、技术研发部等等,线下有物流仓储部、线下运营部。物流采用外包方式,每天有司机定点提车配送;仓储为公司备货,后期可以达到仓库零存储,用厂家备货的方式更加便捷地达到配送目的。
  目前优鲜配在微信端即可下单,近期会上线App。在八月份,优鲜配将正式启动融资计划。
3658゜12421゜21111゜3662゜4553゜5506゜6396゜7356゜8338゜9331゜10
15106゜15193゜23952゜33658゜43222゜52879゜62872゜72849゜82832゜92585゜10文| 温二爷得生鲜者得天下&&这句话曾在传统零售领域广为流传。如今,这条黄金定律在互联网电商圈依旧奏效。作为国内电商仅存的一块&处女地&, 无论从资本层面还是消费层面,生鲜电商似乎都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季节。五大阵营 打枪生鲜O2O战役第一枪随着天猫、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涌入,生鲜电商逐渐由小而美向大而全转变,几乎覆盖所有生鲜品类,行业随之进入资源整合与格局更变的阶段。如今,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上暂时形成几大阵营竞相追逐、各自占山为王的局面。&第一阵营:大型综合电商平台领军代表:天猫纵观国内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天猫、京东、一号店、亚马逊、苏宁易购等无一未涉足生鲜电商。这个庞大阵营中的玩家拥有几大先发优势:1.流量积累带来的入口优势;2.品牌积累带来的信任优势;3.沉淀出用户使用习惯的消费优势。然而尽管树大根深,优势重重,但综合平台仍无法消灭其生鲜电商之殇。这类阵营中的玩家往往以平台模式布局生鲜电商,商品标准难以统一、个体商家的食品安全问题无法保障、供应链无法从源头上把控等问题都为平台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第二阵营:垂直生鲜电商平台领军代表:本来生活网本来生活、、我买网、、一米惠等垂直生鲜电商可谓是生鲜电商的发起者。从诞生之时,它们便专注于生鲜这一独特领域,显得垂直且专业。但是,垂直阵营中的玩家依旧面临种种问题。首先是供应链问题,这些垂直平台往往缺乏食品供应商的前期积累;其次是品牌力问题,小平台获取新用户的信任成本异常高昂;再次是物流配送问题,垂直生鲜目前采用的物流外包模式,往往加大商品损耗力度;最后,还有一个食品冷仓储问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冷仓储往往成为中小型垂直生鲜难以承受之重。&第三阵营:传统超市O2O生鲜电商领军代表:永辉超市2013年起,生鲜电商的战场上出现传统超市的年轻身影。对于拥有终端实体店铺的传统超市而言,它们在短距离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占有优势。但随着永辉、麦德龙、华润万家等生鲜平台相继被爆亏损,可以看出超市大军在生鲜电商这场战役中生存堪忧。传统超市涉足生鲜电商,首先光是搭建电商平台的前期技术投入就十分昂贵,让很多传统连锁超市无法承担;其次,随着网站运营成本不断上涨,用户获取成本更是水涨船高,这让传统超市更加入不敷出;最后,为了做好生鲜配送,传统超市还需配备专人进行打包发货,除人力成本,不菲的物流配送成本导致很多超市电商关门大吉。&第四阵营:社区O2O生鲜电商领军代表:爱鲜蜂、我优鲜、M6生鲜等作为社区生鲜O2O的典型代表,以生鲜、即食产品等对冷链供应要求更高的产品为主打,专注于社区生鲜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用户则定位为以白领为主的社区居民。以社区O2O的模式做生鲜电商好处显而易见,需要大量的冷仓储,送货上门方便,生鲜损耗率最小,菜品新鲜度最高。更重要的是,社区作为物流配送的最小单元,能够将物流配送速度提高到最快,运营效率提高到最大化。&第五阵营:物流生鲜电商领军代表:顺丰优选提到生鲜电商,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物流平台为这个行业增添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从物流配送到生鲜电商,顺丰优选选择将最大优势&&物流发挥到极致。同时,顺丰物流在全国范围拥有数万家的仓储中心,可以有效帮助其储存生鲜商品。但是,尽管物流及仓储拥有优势,但顺丰优选在生鲜商品的供应链管理上挑战更高。作为最后的入局者,顺丰优选如何与全国各地农场、果蔬批发市场达成合作。从源头上解决供应链的问题,需要顺丰优选好好斟酌。究竟是什么让生鲜电商迟迟不能爆发?目前,大部分的生鲜电商市场被综合型电商大佬们牢牢占据,其中天猫更是把控着市场的绝对份额。尽管如此,笔者坚信生鲜电商不会只是巨头们的游戏,各类垂直电商及新入局者仍将有市场机会。为何笔者如此笃信?原因有二。第一,生鲜电商市场空间巨大,即便是BAT体量的大佬仍无法吃下所有市场蛋糕,这个行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市场玩家;第二,生鲜电商难度很大。产业链繁复冗长,各个环节都存在相应的壁垒,想要全面突破可谓不易,有一技之长的电商玩家自然可以获得生存。业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上半年,中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有40家实现盈利,收支达到平衡的企业也仅有4%。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大部分则介于暂时亏损与巨额亏损的尴尬状态。看似巨量的市场背后,为何生鲜电商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产业链上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误差,都让生鲜电商的发展不遂人愿。在这里,笔者只想突出两个核心的大点来谈谈生鲜电商迟迟不能爆发的原因。第一:冷链仓储VS物流配送不同于3C、服装等标准化产品,生鲜产品属于高损耗以及保质期有限的品类,对冷链仓储及周转效率要求极高,一旦出现库存积压唯一导致的结果便是大量浪费。而被视为&珠穆朗玛峰&地带的冷链物流恰恰被视为生鲜电商的命门所在。尴尬的是,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现阶段冷链运输应用率仅有19%,物流成本不降反升,冷链物流费用占据生鲜电商运营成本40%,这又直接导致了的不断降低,。即便是享誉盛名的京东物流体系,依旧难以承受生鲜电商之中重。尽管有些无奈,比起常温物流,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运转更复杂、成本投资更多,堪称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往往让很多电商&望洋兴叹&。第二:均客单价VS订单频率生鲜食品大多需要冷链配送,生鲜食品附带的气泡膜包裹、防隔层、专用运输箱等需要3-10元不等的成本,成本是普通常温配送的130%,这意味着想要收抵平衡至少需要100元左右的客单价。然而矛盾在于,相较于3C、服装等其他电商,生鲜电商不幸地被归于客单价低的品类。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很多生鲜电商只做高端及进口,然而这种极端的做法往往让他们忽视了&高客单价&高频购买&的事实。即便可以太高客单价,较低的订单频率依旧让生鲜电商的发展一路受阻。左右为难的生鲜电商们,只能用促销、打折等赔本吆喝的方式来维持热度。在生鲜电商尚未解决这些行业痛点,建立健康的之前,还有一段长长的苦尽甘来的过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生鲜电商?笔者非常认同顺丰优选崔晓琦的观点:生鲜电商是一门复杂的生意,需要上游渗透到基地、中间控制物流、末端抓住用户群,最终降低损耗率,提高配送体验,控制物流成本。此外,笔者得出几下几点思考:第一,O2O&&生鲜电商的首选商业模式考虑到生鲜品类的特殊性,O2O模式无疑是其首选。原因在于,O2O模式与生鲜市场存在着先天性的契合之处。O2O作为一种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是一种既能解决老百姓渴求原生态产品的需求,同时又能降低交易和配送成本的极佳模式。此外,O2O强调线上支付与线下体验,这尤为适合于对商品体验性要求极高的生鲜行业。纯线下市场中生鲜产品从农庄产地销售,再批发到各级超市、卖场,最后才能进入消费者餐桌,在此期间的信息不透明、产地上对生鲜食品的损耗,食品品质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重重。O2O模式则能将2个O做到极致,让信息透明、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第二,本地化&&生鲜电商寻求发展的最佳路径虽然笔者说O2O模式是生鲜市场的首选商业模式,但单纯的O2O模式依旧难以完全拯救生鲜行业。因为O2O模式在物流、库存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仅强调在线支付与线下体验,对于生鲜市场的具体定位、、质量保障以及用户消费习惯和缺乏清晰概念。此时,以本地化服务为特色的区域型O2O值得被各个企业重视。在做本地化生鲜O2O时,实体网点结合生鲜做O2O是种不错的组合。以南京地区本地化的生鲜特产电商O2O平台一米惠为例,其布点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自营的网点,二是整合第三方网点如社区便利店、小卖部、洗衣店、快递站等。这些本地化的实体店做可以做为预售和取货配送的点,具备提货和展销双重价值,在取得用户信任、满足消费者传统的消费习惯的同时,更能弥补生鲜配送在最后一公里的短板。第三, 小而美&&拒绝贪大求全,专注、极致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做不了&大而全&,还可以做&小而美&。客观来看,天猫、京东等综合型电商利用自身平台和流量优势,通过商家入驻方式布局全品类生鲜,并迅速扩张到全国各个城市。这样的业务形态能快速获得规模,但从上游的选品、供货、产品质量把控到下游的物流、营销、运营、管理等,这对生鲜电商的整体运营能力要求极高。因此,生鲜电商创业者再从本地市场切入后,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垂直品类,深度介入并整合供应链,包括上游的农业基地直采、中游的B2C平台和仓储物流建设、下游深入社区的O2O布点等,基于品类和地域形成自己的资源壁垒。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品类和市场的扩张。第四, 做品牌&&生鲜需要强大的品牌背书无论主打国外进口,还是专注原产地直发,生鲜电商都需要建立自身的品牌影响能力及溢价能力。品牌影响力可以引导消费者关注电商品牌,完成商品选购等前期消费,而品牌溢价能力则可以在消费者无法辨别产品特性时,通过平台公信力给消费者实惠的感觉。当然,除了具备强大的品牌背书力,生鲜电商从食品采购到冷链仓储,从层级分销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各个环节都需要信息透明化,此时各个品牌适时做相关的市场活动去推动品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结语生鲜电商作为一类全新的领域,堪称一套庞大的系统工程,产业链的任一环节都可以牵动整个链条的运转。实际上,生鲜电商不是一门纯粹的互联网生意,它更是农产品规范化、系统化、电商化的长期过程。即便以互联网电商为交易载体,但生鲜电商比其他电商更加重视传统的商业本质。此时,如何降低成本、高效率运作,让利消费者,通过改变更多人的消费习惯来革新传统生鲜市场,这才是生鲜电商存在的意义。本文为作者授权创业邦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24小时报不停
摩拜单车宣布进入山西临汾,加快进驻三、四线城市
Facebook关闭旗下Oculus VR电影工作室
15年内私家车保有量仅20%,可共享无人电动车成主流
全球平板一季度萎缩8.5%,苹果跌幅最凄惨
永安行决定暂缓IPO发行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公司报道
电商掘金生鲜市场 配送仓储问题重重
来源:新闻晚报 14:26:00
生鲜电商又热热闹闹地来了,传统的农贸市场、超市会快速萎缩吗?这些设施不再是参考一个小区配合的硬指标了吗?阿姨大婶们会失落吗?网站上商家用“美颜机”拍出的蔬菜水果简直“闪瞎”了阿姨大婶们的眼睛,这些被“打扮一新”的蔬菜竟然卖出了像肉一样的价格。货架不同,蔬果的身价自然也不同,原本认为,网上蔬果因为省却很多中间环节应该要相对便宜,可事实是,放在网上的蔬果,因为贴上了“有机”、“无公害”、“农场直销”、“进口”等标签身价也上去了。这显然是一次因危机而诞生的商机,在一次次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后,给了生鲜电商机会,越来越多的民众需要更安全更放心的食物。商机是巨大的,这门生意需要生鲜电商解决下述问题:如何保鲜?如何精确送达目的地?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如何让商品标准化?但从目前阶段来说,他们似乎只需做好两件事情:便利和安全。便利指得是订购、支付、送货得便利,安全指的是商家能提供真正让人放心的食品。剥掉那些华丽的外衣,消费者也许最后得到的不过是便利而已,其他的问题,那些深而远的问题,很多电商,顾及不到。竞争格局多家电商试水生鲜被称为电商最后一块“蓝海”的生鲜业务,这两年成了各路资本的掘金地。2012年5月,顺丰速运的电商食品商城“顺丰优选”上线,包括了9大类产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70%的食品来自进口,生鲜业务占到三分之一;2012年6月,淘宝上线生态农业频道;同年7月,京东商城推出生鲜频道,买手制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上线;今年3月,1号店推出生鲜品类;5月天猫预售频道旗下上线“时令最新鲜”板块,预售生鲜产品。近日航运也拼入生鲜市场行列,东方航空公司筹划良久的B2C网上商城 “东航产地直达网”上线,公司电商平台以生鲜为主要品类,并强调其原产地直供的服务特色。是什么让这些原本送快递的、开飞机的、卖衣服电器的都纷纷开卖蔬菜水果,加入这场“最后的盛宴”?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化妆品的网络零售渗透率达到16.3%,3C类商品达到15.6%,服装达到14.3%。与之相比之下,2010年目前流通领域农产品的价值总额为2.24万亿元,网络交易额却不到1%。毫不意味,这片蓝得发绿的“蓝海”让市场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除了网络渗透率低,生鲜电商还具有用户粘性高,重复购买率高等特点,尤其具有吸引力的是生鲜电商具有较高的毛利。据生鲜行业人士透露,生鲜电商平均毛利水平在40%左右,其中海鲜毛利50%以上,普通水果约20%,冻肉20%-30%。 “基本上每户人家一个星期会有三次的订购,相比较一般网站来说,生鲜网站的用户回头率高得多。 ”一位互联网分析人士称。另外,从政策层面来看,生鲜电商也存在一定的机会。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国家对农业资金投入持续增长。期间先后推出了“农超对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扶持政策,对鲜活农产品实施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环节低税收政策,旨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探索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农民依托大型电商销售平台或自建销售网络直销自家产品。国务院发布的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年)》称“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继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普及深化电子商务助力农业电商全面发展,具体目标是电子商务交易额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9%。从去年开始,创投的目光也转移到了农业这一块,不少创投转投农业电商:如凯雷投资、黑石集团等在内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开始投资中国农业,如黑石领军财团投资的寿光农品园,涉及金额高达6亿美元;本土的投资机构鼎晖、弘毅、达晨等均有多起农业领域投资案例;中国供销总社将投资20亿在“北上广”主要是针对农产品建电商平台。2012年我国农产品交易额达到近200亿元,有研究机构预计我国2013年农产品交易将达到500亿元,2014年有望到1000亿元。配送问题网购烟熏变成烧烤记者在8月份通过生鲜网店易果网订购了一箱5公斤装的山东无公害苹果88元,2公斤装的美国樱桃168元,一包200克的烟熏三文鱼46元,合计总价为302元,免运费。第一天晚上下单,选择第二天下午或者晚上送货。第二天快递员送货前没有电话联系,第二天下午1点左右,快递员送货到家楼下,打电话联系,正好家里没人,只好重新再约时间,约在傍晚5点。傍晚5点左右,快递员送到家门口,开箱验货,用来保鲜烟熏三文鱼的泡沫干冰已经全部融化,只剩下一个空塑料袋,烟熏三文鱼差不多已经变成烧烤三文鱼。樱桃经过一天的烈日烘烤也不是很新鲜,大部分呈干瘪状。除了货品不新鲜,价格也不见得有优势。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家的水果长年从龙吴路水果批发市场进货,不到网站上购买。 “尽管网站可以送货上门,但价格贵呀,而且不是很新鲜,还没得挑,算下来,加上来回油费也比网上买合算多,去一次多买一些,够全家吃上一两个星期。就说进口樱桃好了,批发市场最贵也就卖三四十元一斤,你去算呀,哪个合算?像无公害苹果到了水果批发市场你根本不会去买,比这个好吃便宜的苹果多得去了。 ”吴先生说。记者遇到的问题,正是很多生鲜电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生鲜食物保质时间非常短,运输中容易损耗。据业内人士介绍,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比较高,要达到10%到30%,而普通商品损耗率不到1%。损耗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运输存储,人为损耗也是一个原因,如有的顾客认为品相不好而退货。其次,生鲜商品的配送时间要求高。和普通快递不同,如果家里面没人还可以过一天再配送。而生鲜商品如果配送时间不精确,则会造成食品无法食用。而一般上班族都是朝九晚五的生活节奏,正好错开了配送公司的常规配送时间。而双休日也不可能为了等一个快递而整天守在家里,让自己的时间支配不自由。再者,生鲜物流成本高昂,平均物流成本占15%到20%,有的甚至更高。比如保鲜要求比较高的杨梅,记者采访了一位仙居的杨梅淘宝卖家,在杨梅时节,他家一箱特级杨梅卖378元,带箱毛重10斤左右,杨梅净重6到7斤,用泡沫塑料加冰袋进行包装,顺丰隔天配送到上海,包装和物流成本要在50元左右。而生鲜电商一般采用买满多少就免运费的方式。顺丰优选免运费规则及运费标准自日起做如下调整:在顺丰优选全站购物(产地直采商品除外),单笔订单金额满99元可免运费,不足99元的订单将按照20元/单收取运费 (钻石卡用户除外)。还有加上生鲜产品标准化低,比如同样是3斤猪肉,肥瘦各不同,而且什么部位的肉价格也不一样,对烹饪的要求都有区别,而放在网上的照片和实物无法一致,和消费者实际购买到的物品往往有差别,也会影响购买体验。最后一公里难解决中国农产品品种多,产量高,不同得地域特色催生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比如神农架野生板栗、长城野生板栗、东北大米、山西小米、河北鸭梨、西双版纳蜜柚、新疆葡萄干、西湖龙井等等,纵观这些农业品牌,只有地域品牌,无企业品牌,而且存在以次充好,品牌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样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和经济效应,更难以形成标准化产品。但国外农产品就不同,同样是香蕉、菠萝,就产生了全球知名的“都乐”(Dole)品牌,相形之下,中国地域品牌如“东北大米”、“海南香蕉”等在品牌传递的价值方面就显得非常乏力。现阶段呈现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农业品牌建设乏力,少有高价值的农业品牌,农业品牌建设还是一个蓝海领域,这是农业企业做建立品牌做电子商务的极佳时机。最后需要解决的是库存管理难题。一位快消品电商负责人说:“对于一般的快销品类,消费预测准确率做到70%已经不错了,由于保质期较长,库存波动不会带来很大的损耗。但生鲜保质期只有几天时间,如果损耗高,亏损是肯定的。”他认为,预售或是生鲜电商的重要模式。目前,天猫尚未上线生鲜频道,而是天猫预售频道下的“时令最生鲜”板块,采用预售的方式销售生鲜。1号店副总裁郭冬东表示,由于生鲜是一个对于物流、储存条件要求非常严苛的品类,生鲜的“最后一公里”不适合跨城市配送。 “未来1号店在做生鲜品类的区域扩展时,我们也会遵照‘本地配送’的原则。 ”生存模式形态方式各有不同目前国内生鲜电商也在探索不同的生存模式,有的建立自己的有机农场,通过电商平台直销,有的邀请商家入驻,有的采取买手制,由买手挖掘美味的生鲜食品等。如沱沱公社和多利农场都建立自己的有机农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沱沱公社除了销售自己养殖的产品,同时也销售进口产品或其他农场的产品。多利农庄在全国拥有两万亩地,十余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产品销售给家庭会员和企业会员,通过月卡、季度卡、年卡的方式销售,产品种类根据季节而变换。顺丰则以进口产品为主,生鲜配送目前只覆盖北京和天津市内六区。一位网名为“等待君”的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做生鲜电商的基本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他们以农业为噱头,三农问题是国家的一个重中之重,有财政补贴,运输补贴,当传统的线下渠道趋近饱和时,于是线上自然成了最好的出路。这类背靠政府的电商要更好的生存,关键是农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只要掌控的好,那就是农民,政府,电商三赢的局面。第二类是一群传统的IT人士,在传统的平台耕耘了很久,自然是以流量取胜,在背靠大财团或者VC的背景下,烧2000万还是2个亿都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是怎么烧?买生鲜亏钱不要紧,重点是吸引你到我平台,然后从其他商品那里赚了你的钱。第三类是一群以融资为目的的商务人士,他们的目的不是赚小钱,而是赚大钱。由于生鲜电商不同于服务行业,具备实物+大数据的基础,所以几轮融资下来也不是难事,总有人会接棒。还有一类他们的老大往往是传统领域或是农业,或是水产,或是养殖业出身,线下布局已经很成熟,而触电是一个趋势,谁都看得见,于是请一帮所谓的专业团队来打造线上市场,因为背靠线下的品牌和财力,线上那点亏损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总能蹲出个春暖花开来。事实是,不少电商与其说是“生鲜电商”,不如说,他们只是挂了一个“生鲜”的名份。生鲜卖的好不好,如何卖都不是他们真正需要关心的事情。记者在不少生鲜电商平台上看到,尽管也有生鲜食品,但主打产品是进口食品,酒类,副食品等,打着生鲜名义的电商也不会只做生鲜,除了主打的生鲜蔬果、进口食品,还有标准化相对统一的食品饮料、甜品、干货类。一家进口食品中国代理商说,一般进口食品的毛利润在40%-60%左右,洋酒的利润在80%以上。上海市进口食品企业协会张先生告诉记者,早几年进口食品得毛利率得确很高,现在竞争激烈,加上经营成本上升,利润有所下降,但总得来说,利润还是可以的。电商来做进口食品销售,最直接的优势是,降低成本,如果有渠道能拿得到便宜的商品,利润自然不薄。农批市场走进电商农批市场更是实实在在走出了第一步。8月14日,深交所上市公司“农产品“日前已经正式决定挺进电子商务领域,目前已经注册电子商务子公司,拟建设平台将旗下32多家农批市场整合上网,其中包括深圳最大的农批市场布吉农批市场。有媒体报道,农产品最有可能采用B2B与B2B2C相结合的模式试水电商,B2B方面供应一些食堂或企业,而B2B2C这块业务则需要农批市场的入驻商户直接参与到电商。对于农产品正式介入电商领域一事,某熟知该项目的行业分析人士称,农产品还会面临多重风险:首先,生鲜、农产品很难完全靠电商运作,需要有大量的实体门店来辅助;其次,虽然农产品旗下有30多家农批市场,但这些商户多是农民,不具备直接对接电商的能力;第三,农产品公司旗下的农批市场本身不参与经营,很少源头直接采购,缺乏经营优势。能迅速建立这种有优势的供应链本身也给了农产品公司在电商领域的机会和想象空间。资料显示,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内最具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经营企业,国内农产品流通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目前总资产110亿元,净资产也达到60亿规模。在深圳、上海、长沙、北京、天津等21个大中城市投资经营管理了32家大型农批市场。公司旗下批发市场每天有4万批发商、4万车辆、20万人次进场交易,每天向城市居民供应近7万吨农产品。相关链接国外成功的生鲜电商FreshDirect:成立于2002年,为纽约市及周边地区提供生鲜在线订购服务。FreshDirect因为提供有机食物及当地所产食物而受到欢迎,其也提供大量的其它特色食物,同时被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认证为可持续海产品供应商。 FreshDirect在长岛建立了近3万平方米的仓库,设有12个不同温度的保鲜区,其冷冻链生产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十分先进。和其它生鲜电商不同,FreshDirect属于典型的稳健型企业,在进入其它市场前,它需要反复论证;2002年成立后以纽约曼哈顿为中心慢慢向外扩展,直到2010年才向旁边的新泽西部分地区拓展业务。 FreshDirect于2003年融资3100万美元,目前员工人数超过2000人。 2012年的营收约为4亿美元。PeaPod成立于1989年,是最早利用电子商务售卖食品杂货(包括生鲜)的公司之一,总部在美国芝加哥以北不远的小镇司考基(Skokie)。 PeaPod于1996年上线了官方网站,正式成为了网上食品杂货售卖商。 1997年,PeaPod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1998年7月,PeaPod寄出了第一百万份订单,到2009年时供寄出了1500万份订单。 2011年PeaPod提出了虚拟食品杂货店(virtual grocery stores)计划,有超过100家超市和食品店入驻。 PeaPod以超市为供应商,收集到订单后与伙伴超市沟通自行购买、包装并送货。PeaPod主要是集中在网站开发和配送物流体系上而不是采购仓储。这样的做法使它成为了一个有效的网络外部采购者,工作集中在电子商务订单处理和送货方面。 PeaPod有1800名员工,2012年营收为5亿美元。RelayFoods成立于2008年,原名RetailRelay,2010年改成RelayFoods,总部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夏洛特维尔。 2012年1月,RelayFoods获得了种子轮的310万美元投资;2013年4月,获得A轮825万美元投资。对于那些没时间逛菜场又想吃到新鲜食材的用户来说,RelayFoods可以让他们在晚上先在线看好想要的食品食材,购买后RelayFoods会告知供货商,让他们进行及时的采摘和准备,在第二天定时定点将食物递送给用户,这种做法能避免大多数蔬菜递送服务会遇到的 “最后一公里”问题。而除了生鲜电商,RelayFoods还推出了订购服务,让用户可以通过月付、年付计划购买食材。目前,RelayFoods有100名左右的员工,开通了4个城市的生鲜在线订购服务。Ocado2002年1月正式商业运营,是一家英国的B2C网站,除了售卖生鲜外,也卖其它食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等。 2010年Ocado(奥凯多)在英国哈特菲尔德建立了295000平米英尺的运营中心,到2011年时Ocado(奥凯多)的配送服务覆盖到70%的英国家庭。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Ocado(奥凯多)的订单正确率达到99%,配送使用的是其自有定制的冷藏型奔驰卡车,能在次日送达客户的订单占95%,其中95%的订单能准时甚至提前完成。Ocado(奥凯多)于2010年7月登陆伦敦证券交易所,2012年Ocado(奥凯多)实现营收6.79亿英镑,目前公司有超过5000名员工。AmazonFresh亚马逊旗下专注于生鲜配送服务的公司,自2007年8月上线以来,这项同日到达的新鲜杂货配送服务目前仅仅限于美国的西雅图局部地区,近期刚刚扩展到洛杉矶部分地区。因为生鲜杂货类电商的问题在于产品的保存周期太短,需要强劲的物流配合。亚马逊在西雅图地区建立了含有冷藏设备的仓库,以及雇佣了大量的卡车来实现生鲜电商 “同日送达”或“次日送达”的服务。亚马逊计划到2014年年底前,AmazonFresh的同日送达的服务将扩展到美国40个地区。亚马逊也计划在90个地点部署带有冷藏设备的仓库。应该说,以亚马逊的仓储物流能力和目前的布局来看,其很可能在生鲜领域复制其它品类的成功。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鲜蔬菜配送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