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western blot转膜电流恒压转膜对应电流的问题

请教,要做western blot,蛋白分子量147kda电泳时应该怎样选择电压电流啊?
各位同僚,我要做的蛋白石147kda的,分子量比较大,请问电泳和转膜时候的电压电流时如何选择的,时间大约多久,谢谢了!!!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关注今日:35 | 主题:405182
微信扫一扫
【求助】western blot 电泳和转膜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的正常范围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3年零17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初次接触western,向各位请教用DYY-6C型电泳仪进行恒压80V(集成胶)、120V(分离胶)电泳,此时这两个电压对应的电流在哪个范围内算是正常的?还有恒流200mA电流转膜时对应的电压为多少算是正常的?时间都为1.5h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你的胶版厚度是多少?同时跑几块胶?你现在的数据是多少?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我的胶板是1.0mm 的,只跑一块胶当时数据是多少没记下来,现在忘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各位大侠们,近几天记了几个数据,请帮忙分析解western blot 电泳和转膜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的正常范围,谢谢谢谢!胶板:1.5mm,两块胶。恒压电泳:上层胶80V----53mA.46mA.43mA.41mA,分离胶120V----64mA.62mA.57mA.51mA.47mA.41mA恒流转膜:200mA---138V.129V.120V.108V.102V.89V.83V.75V后面对应的数据是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的,记录时间间隔为10至20min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关注今日:15 | 主题:318817
微信扫一扫
【求助】western blot转膜电流及电压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5年零6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问题已解决悬赏丁当:2
请教各位前辈,western半干法转膜,以前都是恒流,根据PVDF膜的宽度和长度确定电流,大约在30——45mA,电压在0——12V之间,本次实验转膜时电压升到了90V,电流变得特别小,才1mA,请问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对转膜结果会不会有影响?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可能是因为滤纸膜中的buffer太少,你弄的太干了!我们一般恒压转,40KD以下,12V,40min 就可以了。蛋白再大的,适当延长时间。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可能是因为三明治夹心中出现了一些短路吧,主要原因就应该是电泳液的问题,个人倾向于电泳液可能会坏。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肯定会影响结果的,有的时候我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换了新配的电泳液就好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western blot 操作步骤详解
来源:生物学霸
作者:dlzhangyu
上回说到如何进行蛋白质的样品制备、蛋白质定量及 SDS-PAGE 电泳,如果你还没看过,点此详见:。下面就跟大家讲讲接下来的步骤。转膜我们实验室使用的是半干转膜电泳槽。对于转印 90 kd 以下的蛋白,转膜液都不用加 SDS, 如果是蛋白分子量大的话可以加入 0.037% 的 SDS。1. 在电泳结束前 20 min 开始准备转膜所需的东西。转一张膜需准备 6 张的滤纸(长一般为 8.1~8.3 cm,宽度根据裁的胶大小实际测量,但胶一般会缩水,所以裁 8 cm 就行)和 1 张 PVDF 膜。切滤纸和膜时一定要戴干净手套,因为手上的蛋白会污染膜。PVDF 膜使用前用无水甲醇中浸泡 1 min~2 min。目的是为了活化 PVDF 膜上面的正电基团,使它更容易跟带负电的蛋白质结合,做小分子的蛋白转移时多加甲醇也是这个目的。2. 将玻璃板撬开才可剥胶,撬的时候动作要轻,要在两个边上轻轻的反复撬。撬一会儿玻璃板便开始松动,直到撬去玻板(撬时一定要小心,玻板很脆弱,我用的是冰箱里附带的塑料除霜铲,效果出奇的好)。除去小玻璃板后,将浓缩胶轻轻刮去,要避免把分离胶刮破。也可取 10 ml 注射器吸满转印缓冲液,往玻璃板与凝胶之间注水,使液体的压力将两者自然分开。取出凝胶后应注意分清上下,可以在右上角裁一个小角。之后有两种方法供选择,一是按照 marker 指示,把含有自己感兴趣的蛋白的胶裁下来,二是把整张胶转膜,前一种方法更加节约材料,但操作稍微麻烦了一点。在加有转移液的培养皿里放入裁好的胶、浸过甲醇的 PVDF 膜和滤纸,平衡 10 min 左右,也是为了除去滤纸和转移膜中的气泡以及胶上多余的 SDS。3. 带上手套,平放转移槽的底座,依次在石墨电极上叠放 3 张浸泡过缓冲液的滤纸、PVDF 膜(此时可在 PVDF 右上角减去一个角,以辨明转膜后的蛋白面与非蛋白面)、刚刚完成电泳的凝胶和另外 3 张浸泡过缓冲液的滤纸。用枪头或移液管在叠层的滤纸上滚动,除去气泡。注意每叠一层就要用玻璃棒或圆筒试管赶去气泡,因为一个气泡的厚度对于蛋白来说都是十万八千里的。用干净纱布将叠层上面和周围的多余缓冲液吸干(这一步很重要,宁可太干也不能太湿,太干容易烧胡,太湿的话多余的缓冲液会导致电流短路,大大降低转移效率,如果同时转好几条胶的时候更要小心,有一个胶短路就会影响整体的转移效率)。最后将转移槽的上盖扣上,接通电源开始转膜。由于设备昂贵,第一次操作应向熟手请教,否则短路可能烧坏设备!转完后立即清洗设备,特别是金属上盖,转膜液特别容易在金属上盖上形成结痂,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我们实验室今年做 western 的同志因为忽略这一点,转膜仪烧坏了好几次。4. 依据分子量大小电泳 15~60 min。如果初次转膜,可以根据一般经验,即多少 kD 的蛋白就转多少分钟,再根据结果调整时间。之后断开电源,取出转移膜进行后继实验。5. 为了便于观察电泳效果和转膜效果,以及判断蛋白分子量大小,最好使用预染。传统方法是将膜用 1×丽春红染液染 5 min(于脱色摇床上摇)。然后用水冲洗掉没染上的染液就可看到膜上的蛋白。实际上更常用且简便的方法是先将膜晾干,然后浸入 20% 的甲醇,待完全浸湿后取出透光观察即可看到蛋白条带(此方法仅仅适合 PVDF 膜)。将膜晾干备用。使用预染 marker 话可以看见 marker 的颜色转印到了膜上,但是凭借这个颜色来判断是否转印完全或转印过头是不可靠的。免疫杂交反应1. 将膜移至含有封闭液的平皿中,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摇动封闭 1 h 即可。如果是自己配置的封闭液,最好过滤一下以消除固体杂质。实际经验表明与其封闭过夜,不如一抗孵育过夜。2. 将一抗用封闭液稀释(一般用封闭液稀释即可,如果背景不高用 TBST 稀释也可以,当然熟练后还可以自由发挥,配制一些自己的复方稀释液)至适当浓度(可以在 1.5 mlEP 管中配置工作液,常用稀释倍数为 1:200,1:500,1:1 000,具体需要预实验进行摸索,用后可回收重复用 2~3 次,但回收重复利用的效果如何就要看抗体的质量,分装的抗体不推荐回收。稀释后应在 2-3 天内使用,4 度保存,避免反复冻融。)撕下适当大小的一块儿保鲜膜铺于实验台面上,四角用水浸湿以使保鲜膜保持平整;将抗体溶液加到保鲜膜上;从封闭液中取出膜,用滤纸吸去残留液后,将膜蛋白面朝下放于抗体液面上,掀动膜四角以赶出残留气泡(也可使用手术室的病理袋,质量不错,减去下面的折叠部分,用封口器(40~80 元一个)封上,不漏液即可)。37° 孵育 1 h 之后转移到室温下再孵育 1 h(或者 4°孵育过夜),用 TBST 在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洗两次,每次 10 min;再用 TBS 洗一次,10 min。也可以多洗几次,比如 4 次,每次 5 min。3. 在培养皿内加入二抗稀释液(10 ml 足够了,一般 1:1 000 甚至 1:10 000 用 TBST 稀释),放在摇床上,室温下孵育 1~2 h 后,用 TBST 在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洗两次,每次 10 min;再用 TBS 洗一次,10 min, 进行化学发光反应。选择好一个合适的条件不要轻易改变,另外相比一抗,二抗作用的时间应严格控制,实践证明一抗时间长点可能没什么关系,而二抗时间若过长过短都将会直接影响结果。二抗孵育之后还要注意好好洗涤,否则显影是背景可能脏。化学发光(ECL),显影,定影1. 现在工作台上铺一张保鲜膜,将 PVDF 膜放在保鲜膜上。将 ECL 的 A 和 B 两种试剂在 EP 管内等体积混合(注意吸完 A 试剂后吸 B 试剂前要患枪头),然后均匀滴在 PVDF 膜的蛋白面,反应 1~2 min 后,将 PVDF 膜上多余的 ECL 工作液吸干,之后转移到在 X 片夹中预先铺好的保鲜膜上一侧,把另一侧翻过来盖在其上。用透明胶把保鲜膜固定在片夹上。2. 在暗室中,将 1×显影液和定影液分别到入塑料盘中;在红灯下取出 X-光片,用切纸刀剪裁适当大小(比膜的长和宽均需大 1 cm);打开 X-光片夹,把 X-光片放在膜上,一旦放上,便不能移动,关上 X-光片夹,开始计时;根据信号的强弱适当调整曝光时间,一般为 1 min 到 2 min,也可选择不同时间多次压片,以达最佳效果(也有人重叠压好几张片,固定曝光 5~10 分钟,从这好几张片中选出最合适的底片);曝光完成后,打开 X-光片夹,取出 X-光片,迅速浸入显影液中显影,待出现明显条带后,即刻终止显影。显影时间一般为 1~2 min(20~25℃),温度过低时(低于 16℃)需适当延长显影时间;显影结束后,马上把 X-光片浸入定影液中,定影时间一般为 5~10 min, 以胶片透明为止;用自来水冲去残留的定影液后,室温下晾干(注意:显影和定影需移动胶片时,尽量拿胶片一角,手指甲不要划伤胶片,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X 光片一般选用柯达原装的生物实验专用柯达 X-OMATBT 胶片 . 显影液和定影液最好每周配置一次,避光室温保存,显影和定影液是最便宜的试剂了,千万不要因为它而影响了整个结果。凝胶图象分析将胶片进行扫描或拍照,用凝胶图象处理系统分析目标带的分子量和净光密度值,比如 bio-rad 的 Quantity One。如何使用敬请关注我们下一期内容。主要参考资料WB 实战指南+正确使用 Quantity One 定量 by jacqueslm2001Abcam 的 western 新手指南土豆网的 western blot 视频 上海交大出品《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精编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抗体技术实验指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milipore 的 western blot 的优化方案Western blot 步步看--网络流传最广的资料,作者不详Bio-rad 蛋白印迹手册穷人的劳斯莱斯-我的五年 western blot 体会附:Western Blot Quick Guide 以及一天跑完 Western 的时间规划1. 前期准备:蛋白已经定量,各样本已经稀释到某固定浓度,已经和 SDS loading buffer 混合,已经分装好,保存与 -20°。头天下午或晚上配胶,分离胶和浓缩胶一起配好,带上梳子,放入潮湿的自封袋内放入 4° 冰箱备用。2. 8:00 从冰箱里取出蛋白样品,用 PCR 仪 95 度加热 5 min。混合均匀并离心。3. 8:30 取出昨晚配好的胶,组合,加电泳液。在电泳液里拔梳子能稍微容易一些。用 10 uL 的枪加样。4. 9:00 开始电泳。恒流 30 mA 一般 1 个小时足够了。5. 9:30 开始准备转膜用的滤纸和 PVDF 膜,PVDF 膜泡甲醇。一般 8 cm 的宽是固定的,所以如果要裁胶的话可以先大概估计一下。6. 10:10 电泳结束(假设电泳用了 70 min),起开玻璃板,裁出胶上所要的条带,如果整块胶转就更方便了。把胶放在盛有转膜缓冲液的培养皿里。7. 11:00 转膜开始(这里裁纸和铺三明治还是比较费时间的,我一般要用 30 ~ 50 min,所以这里要抓紧时间)。8. 12:00 转膜结束(这里按 60 min 的半干转的时间来计算)。开始封闭 1 h。9. 13:00 封闭结束,开始孵育一抗(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一抗孵育过夜,如果不过夜的那一天就能结束),如果不过夜的话我一般选择 37° 1 h 然后在室温(23°左右)再 1 h。10. 15:00 一抗孵育结束。TBST 洗涤 3*10 min 或者 5*6 min。11. 15:30 开始孵育二抗。室温 1 h 足够了。12. 16:30 二抗孵育结束。TBST 洗涤 3*10 min 或者 5*6 min,这里推荐采用 5*6 min。13. 17:00 ECL 发光,压片 10 min,显影 1 min,定影 10 min,那么在 18:00 之前你就能看到结果。如果结果不好还有后招,用 stripping(一抗二抗洗脱液)洗涤,我用的是碧云天的碱性一抗二抗洗脱液,按照说明书来一般 20 min 就行,然后洗涤几次,重新封闭 1 h,然后一抗过夜,明日再继续战斗。这样的话 18:30 之前也能结束战斗。文章来源:丁香园站友 @dlzhangyu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恒压供水控制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