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纯预期假说,2年期利率期限结构假说和三年期利率期限结构假说是多少

> 问题详情
假定预期理论是正确的期限结构理论,根据下列未来5年的1年期利率,计算1~5年期限结构中的利率,并绘制得出的收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假定预期理论是正确的期限结构理论,根据下列未来5年的1年期利率,计算1~5年期限结构中的利率,并绘制得出的收益率曲线:&&5%,7%,7%,7%,7%。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试述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2利率的风险结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4简述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第二章 2.6.如果你怀疑一家公司可能在明年破产,相比较而言,你愿意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还是债 券?为什么? 答:在公司来年会倒闭的预期下,更愿意持有债券,因为债券的支付要优先于股票,而持 股人得到的只是最后剩余的索取权。 2.12.: 在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世界里,金融中介就不会存在”这种说法正确、错误还是 不确定?解释你的答案。 答:正确,如果没有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人们互相贷款将没有任何代价,这样的话金融 中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三章 3.11.假定一个研究者发现,在过去的 20 年中,美国经济债务的总额比 M1、M2、M3 能更好 地预测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这个发现是否意味着,我们应当将货币定义为等于经济中的债 务总额? 答:不一定。虽然债务总量对通货膨胀和产业周期的预测较 M1、M2 或 M3 更准,但在未 来却未必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工具。在没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信债务总量在未来 是否仍能准确预测,所以我们不可以将货币定义为债务总量。 3.14.下列资产成分分别包含在哪类货币总量(M1、M2、M3)中: a.通货 d.小额定期存款 b.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e.大额回购协议 c.欧洲美元 f.可开具支票的存款 答:M1:a M2:a f
b d f M3:a
第四章 4.4.如果利率为 10%,一种债券明年向你支付 1100 美元,后年向你支付 1210 美元,第三年 支付 1331 美元。如果该债券以3500美元出售,其到期收益率是高于还是低于10%?为什么? 答:%)+%)2+%)3=3000(美元) 即可以得出到期收益率小于10%。因为只有当利率小于 10%时所有现值的和才能达到3500 美元,这样才能大于收益率为 10%时的现值3000 美元。 4.9.有两种1000 美元的债券:一种期限为20 年,售价为800 美元,当期收益率为15%;另 一种期限为1年,售价为800 美元,当期收益率为 5%。哪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更高? 答:假如1年期债券没有利息收入,则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800=25%。 由于 1 年期债券有利息支付,所以到期收益率必然高于 25%。然而,对于 20 年期债券而言,“由于当期收益率接近到期收益率(见教材),我们可以估计出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近似为 15%。因此,1 年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应更高。 4.14 如果抵押贷款利率从 5%上升到 10%,但是预期住宅价格将会从 2%上升到 9%,人们更愿意还是更不愿意购置住宅? 答:人们更可能的去购买房产,因为当购买房产时真实利率从 3%*(5%-2%)下降到 1% (10%-9%)。虽然此时抵押贷款利率上升了,但购房融资的实际成本降低了。此外,如果允 许对支付的利息来抵免税收,那么人们会更愿意买房产.
第五章 5.6.美联储减少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向公众出售债券。运用供求理论说明该行动对利 率的影响。这同流动性偏好理论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 答:根据可贷资金理论,美联储向公众出售债券,就增加了债券供给,使得供给曲线 BS 右移。供给曲线 BS 与需求曲线 Bd 相交于更高的均衡利率点上,使均衡利率上升。根据流动 性偏好理论,货币供给减少使得货币供给曲线 Ms 左移,均衡利率上升。根据可贷资金理论 得出的答案与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得出的答案一致。 5.7.运用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债券的供求理论说明,为什么利率是顺周期的(即,经济扩张时 利率上升;经济衰退时,利率下跌)。 答:(1)根据可贷资金理论,经济扩张→国民收入 Y↑→W↑→Bd↑→债券需求曲线向右 移动;经济扩张阶段→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Ld↑→Bs↑→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 见,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债券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事向右移动,根据本章的解释,需求 曲线的向右移动幅度小于供给曲线的右移幅度,结果均衡利率上升。同理,当经济处于衰退 阶段时,债券需求曲线和债券供给曲线同时向左移动,但需求曲线的左移幅度小于供给曲线 的左移幅度,结果均衡利率下降。因此,当经济处于经济扩张阶段时,利率上升;当经济处 于衰退阶段时,均衡利率下降。这就是所谓的利率与经济周期同向变动。 (2)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随着收入上升,货币需求量增加。这 是因为,收入增加引起财富增加,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作为价值贮藏,此外,人们出于交易 目的所需要的货币也会增加。货币需求增加使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 下,使均衡利率提高。同理,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货币需求减少,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使均衡利率下降。由此可见,利率与经济周期同向变动。 5.14.假设货币供给不变,如果下一年物价水平下降,并在之后固定下来,利率在接下来的 两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从价格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入手。) 答:一方面,物价水平效应的影响在第一年末达到最大,由于物价水平不再进一步下降, 在物价水平效应的影响下,利率也不会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第二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 零。因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也将为零。由于导致低利率的影响因素消失了,在第二年中, 利率会在第二年末的低水平下有所上升。 PS:第四章第 14 题课本中是由 5%上升到 20%,而复印件中是由 5%上升到 10%
第六章 3、答:在商业周期的扩张阶段,破产的公司比较少,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比较小,这使公 司债券的风险溢价下降。类似的,在商业周期的萧条阶段,破产的公司会相对比较多,公司 债券的违约风险增加,风险溢价也相应上升。由此可见,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是反经济周期 的,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下降,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上升。 7、答: a、根据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计算如下: 1年债券的利率i1=5% 2 年债券的利率 i1=(5%+6%)/2=5.5% 3 年债券的利率 i1=(5%+6%+7%)/3=6% 4 年债券的利率 i1=(5%+6%+7%+6%)=6% 5 年债券的利率 i1=(5%+6%+7%+6%+5%)=5.8% b、根据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计算如下: 1 年债券的利率 i1=5% 2 年债券的利率 i1=(5%+4%)=4.5% 3 年债券的利率 i1=(5%+4%+3%)=4% 4 年债券的利率 i1=(5%+4%+3%+4%)=4% 5 年债券的利率 i1=(5%+4%+3%+4%+5%)=4.2% 如果人们更偏好短期债券,则此时长期债券的风险溢价为正值,那么,a 中先 向上倾斜后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更可能向上倾斜。b 中先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 线更可能会向上倾斜。 9、答:根据流动性溢价理论,期限较短的收益率曲线陡峭向升,表明在不久的将来短期利 率预期将会适度上升。这是因为初始的、陡峭上升的收益率曲线表明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 值高于目前的短期利率。期限较长的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表明未来短期利率将急剧下降。 由于在流动性溢价理论中长期债券的风险溢价为正值,那么只有当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下降时,收益率曲线才会下降。而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下降只有在较远的将来的短期利 率下降时才会发生。由于利率和通货膨胀预期同步运动,所以该收益率曲线表明市场对通货 膨胀的预期是近期适度上升之后将下降。
第七章 3、答、根据单价段估值模型,可得股票的现价计算公式为: P0=Div1/(1+ke)+p1/(1+ke) 带入数据计算可得,该股票的价格为: 10/(1+0.15)+20/(1+0.15)=$18.26(美元) 5、答:当市场参与者认为股利会出现迅猛的高涨或他们大幅度降低投资的要求回报(这将 使戈登模型中的分母变小),从而使股票的价格上涨时,股票市场就会出现泡沫。此时,中 央银行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使得投资的要求回报率上升,来抑制股价的 迅速攀升。同时,利率的提高有助于降低经济和股利的增长率,从而抑制股价的上涨。 11、答:该公司的股价会上升。因为根据有效市场理论,该公司的损失被高估,则一旦次信 息一公开,则理性的公众会及时利用这一信息修正自己的预期,增加对该公司股票的需求, 则该公司的股价会上升,最终使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消失,使其股价真正反应了有关它的全 部信息。 17、答:长期债券的价格将下降。如果货币的增长极快,但是低于市场预期的,市场预期的 通货膨胀率将高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根据费雪效应,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的通货膨胀 率,当前的实际利率低于长期的实际利率。从长期来看,当前的实际利率将趋向长期的实 际利率。而债券的价格与实际利率水平成反比,因此,随着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向长期的 实际利率水平上升,长期债券价格将下降。
第十章 4、答、由于诸如电子银行设施之类的新技术通常由几家银行共享,银行只是按每笔交易来 付费,因此并不能将这些电子银行设施视为银行的分支机构,因此也不受设立分支机构的规 定限制。这样,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大量的此类分享设施在全国范围的建立,从而使银行可 以用来规避开设分支机构的限制。 7、答、美国美国信用社的规模较小是因为它仅向满足该信用社的共同联合要求的社员提供 服务,属于一种相对封闭型的金融组织。共同联合要求规定,信用社必须建立在某种共同联 合关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凡是加入同一个信用社的社员之间都必须存在着某种共同的联 系,如同属一个雇主的职业型信用社,同属一个组织或宗教的社团型信用社,同属一个社区 的居住型信用社等。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为这部分满足共同联 合要求的特殊群体提供小额消费性贷款。 11、答、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上短期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 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取消存款准备金,将削弱商业银行作 为总信用创造源泉的重要作用;导致通过总资产回报率(ROA)和股权回报率(ROE)衡量的 银行收益率下降;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银行衰落将以更高的速率继续。 14、答、商业票据市场和垃圾债券市场的发展表明,公司可通过发债,而不是从银行借款获 得资金,从而削弱了银行在贷款方面的竞争优势。证券化使得其他金融机构得以变相发放贷 款,这又减少了银行的贷款业务。
第 13 章 7.此合约是折价期权。因为当国债到期时的价格为 120 点,大于执行价格 95 点,这将放弃 该期权,不会执行该卖出期权,如果期权费为 4000 美元,那么损失也为 4000 美元。 13.可以购买价值为 2 亿欧元的远期期权合约来规避外汇风险。由于每份期权合约价值 12.5 万欧元,期权的份数为:500=160 份。 15,可以与银行签订一份远期合约,约定本公司于 6 个月后以 1 美元=1 欧元的价格卖给银 行 3000 万欧元。
第 15 章 多倍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过程 4.第一国民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了 100 美元,但决定不贷放出去。整个银行体系创造了多少存 款? 答: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是因为额外的存款准备金没有贷出,也 就没有参与存款创造。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下述各题都假定: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银行不持有超额准 备金,公众持有的现金不变。
8.如果美联储向第一国民银行购买 100 万美元的债券,所有存款的 10%都被银行作为超额存 款准备金,支票存款总共增加多少?(提示:利用 T 帐户说明多倍存款扩张每一步的情况。) 答:支票存款的总增加额仅为 500 万美元,明显的小于没有超额存款准备金时的 1000 万美 元。原因是现在银行都把存款的 20%作为准备金,仅借出 80%。因此 T 型帐户的存款增加总 额为 000+000+409600+……=5000000 美元。 10.如果 10 亿美元贴现贷款引起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 10 亿美元,支票存款增加 90 亿美元, 为什么银行体系没有处于均衡状态? 银行体系在趋向均衡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利用 T 帐 户说明银行体系的均衡。 答:银行体系处于不平衡状态是因为仍有 1 亿美元的超额存款准备金(10 亿美元的准备金 减去 9 亿美元(90×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将贷出,直到支票存款在增 加 10 亿美元,从而实现均衡。当实现均衡时,银行体系的 T 型帐户如下所示:
负债 存款准备金
+10 亿美元
+10 亿美元 贷款
+100 亿美元
+100 亿美元
14.如果某银行向美联储出售 1000 万美元的债券,以归还所欠的 1000 万美元贴现贷款,这 对支票存款有何影响? 答:没有影响。联储的贴现贷款减少了 1000 万美元,持有的债券增加了 1000 万美元。存 款准备金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支票存款也不改变。
第十六章 2、错误。即使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 0,仍有部分支票存款会漏出转为居民手中持有 的通货的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这将限制了存款扩张的规模。此外,货币乘数为: m??(1+C/D)÷r D?ER/D?C/D 当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会为无限大。 8、经济扩张时,市场利率较高,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较大。同时商业银行 有动力向中央银行借款,以将借款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尽可能的投放到金融市场。因此,超额 准备金率下降,这将使用来支付支票存款的准备金增加,增加了基础货币。结果,经济扩张 时,货币供给增加。类似的,经济衰退时,利率下降,超额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趋于下降。 14、贷款需求增加会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超额储备的成本。因此,超额准备金 率下降,增加了维持支票存款的准备金。结果,货币供给增加。 r D =0 时,货币乘数的分母仍不会为 0,货币乘数也不
第十七章 6、这种说法使错误的。美联储可以通过直接限制每家银行可以利用的贴现贷款数量来影响 贴现贷款水平。 8、存款转换为现金,减少了银行的储备金,从而减少了在每一利率下储备金的供给,使得 储备金的供给曲线左移。存款的下降还将导致要求的储备金的减少,这将导致储备金的需求 曲线左移。但是储备金的供给减少大于需求减少的幅度,因此,储备金市场上的贴现率将高 于联邦基金目标水平,从而联邦基金利率将提高。但是,如果联邦基金利率等于贴现率时, 联邦基金利率将维持在贴现率水平不变。 12、当经济扩张时,如果利率上升上升到贴现率以上,银行就会从贴现窗口借入资金,借入 准备金的数量也会增加。结果,在经济扩张时,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增加。类似的,在 经济衰退时,如果市场利率高于贴现利率,当二者都下降时,银行从贴现窗口的借入资金减 少,基础货币减少,导致货币供给也减少。货币供给的这种顺周期变动并不受欢迎,这是因 为当经济扩张时引起通货膨胀,当经济衰退时容易引起通货紧缩。 14、这一建议的一个问题是它能够完全控制官方口径的货币供给,但是会减弱对于经济相关 的货币供给的控制。另外一个问题是它会导致高昂的金融体系重组成本,因为这会迫使银行 退出贷款行业。
第十八章 4、因为在设定利率指标的情况下,当货币需求发生变动时,美联储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 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一保持利率稳定不变。货币需求的增加活出现超额货币需求时,利率水 平将上升,为了维持利率水平稳定,美联储必须进行公开市场购买,增加货币供给,消除超 额货币需求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压力。相反,当货币需求下降出现超额货币供给时,利率水 平将下降,为了维持利率水平稳定,美联储必须进行公开市场出售,减少货币供给,消除超 额货币供给所引起的利率下降的压力。 6、在可控性方面,基础货币比 M2 具有更强的可控性,它受中央银行的货币工具的直接影 响。在可测性方面,基础货币也比 M2 有优势,它能够快速而且精确的被测量到,因为中央 银行可以通过计算自身的资产负债来获取关于基础货币的数据。二要获取 M2 的数据,中央 银行必须向商业银行进行调查,这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而且所调查的数据也并不总是准确的。 尽管在可控性和可测性方面,基础货币比 M2 更有优势,但是它却不适宜作为中介指标,这 是因为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远低于 M2,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比较弱。 因此,应选择 M2 作为中介指标,因为其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比基础货币大,并 且也基本具备可控性和可测性。
11、当经济不如衰退时,利率通常下降。假如美联储一利率为目标。它将出售证券一阻止利 率下降,从而事证券价格下降,利率升至目标水平。于是公开市场操作将导致基础货币和货 币供给的减少。利率下降将导致超额准备金增加,贴现贷款数量减少,从而增加了自由准备 金的数量。假如以自由准备金目标,美联储将认为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从而将实施紧缩性货 币政策。因此,利率目标和自由准备金都不是令人十分满意的目标,原因就在于两者都将导 致货币供给增长率在衰退时下降,而这正是美联储不愿看到的情况。 14、银行行为会导致货币供给增长顺周期变动事因为:当经济繁荣时,利率上升,银行的超 额准备金减少,并增加中央从银行的借款,这都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类似的,当经济萧条时, 利率下降,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并减少从中央银行的借款,这都会导致货币供给下降。结 果,就是在经济繁荣时期,货币供给增加增长得快,在经济萧条时,货币供给增加增长得慢 ――也就是货币供给增长顺周期变动。 美联储的行为也会导致货币供给的顺周期变动,因为当选择利率为中介指标时,它会导 致货币供给在萧条时期增长得慢,在繁荣时期增长得快。
第十九章 5、从长期来看,一国出口需求的下降会导致该国货币的贬值,但进口关税上升会使该国货 币升值。因此,长期内,该国货币使升值还是贬值并不确定。 7、美元将会升值。因为由于该政策的宣布会使美国的预期通货膨胀下降,美元预期升值, 美元资产的预期收益将会增加。结果,美元的需求曲线将会右移,均衡将会上升。 13、美元将会贬值。欧洲预期通货膨胀的降低会使降低会使外国利率的降低,由于欧元预期 升值幅度要比外国利率下降的幅度大,这将会导致外国资产的真实收益率上升。结果,美元 资产的相对预期回报率将会下降,美元资产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利率降低。 14、欧洲货币供给减少将使欧洲利率上升,欧元的未来价值增加,这两种因素都将使 RETF 右移,结果美元的价值降低。 降低未来价格水平的同时导致利率上升,RET右移,从而提高了未来的汇率预期,使得 供给增加使国内利率下降,RET曲线左移,均衡汇率保持在首先为大家列出二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及其他年限贷款基准利率表:
&&&&&&&&六个月
&&&&&&&&&&&&一年
&&&&&&&&&&&&一至三年
&&&&&&&&&&&&三至五年
&&&&&&&&&&&&五年以上
三、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五年以下(含五年)
五年以上&&&&&&&&&&&&&&&&&&&&&&&&&&&&&
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最新的二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15%,上面的基准利率为央行7月6日降息后执行的。
其次我们来看下二年期贷款利率利息如何计算。两年期贷款利率计算公式:本金&年利率&2 = 利息现行两年期贷款年利率是:6.15%以贷1万元2年期为例,两年应还利息:%&2 = 1330.00(元)
说明:因为各行及各种贷款类型也会因地域差异存在不同,计算的实际利率极可能不是基准利率,网友们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利率进行以上公式套用计算。
相关文章推荐(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3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积分
0人评价4页
0人评价54页
0人评价4页
0人评价5页
0人评价6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2积分VIP价:1积分您还不是会员
中华会计网校
当前位置:&&&&&&&&&&>&正文
2011年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之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来源: 人事考试教育网  字体:  
  一、金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1)纯预期理论  该理论把当前对未来的预期是决定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核心论点是远期利率等于市场对于未来实际利率的预期。  该理论认为,市场因素使任何期限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等与当前短期债券收益率与当前预期的超过到期的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未来短期债券收益率的几何平均。    如果买卖债券交易成本为零,上述假设成立的话,该理论结论是: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并持有到期所获得的收益与在同样时期内购买短期债券并滚动操作获得的收益相同。即无论投资者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他都可以期望得到同样的收益率。  「例」假设1年的即期利率r1=8%,第二年的期望利率E(r2)=10%.如果债券按这样的利率结构定价,1年期零息债券的价格应为1000美元/1.08=925.93美元,2年期零息债券的价格为1000美元/(1.08&1.10)=841.75美元。  纯预期理论对收益率曲线形状的解释:  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等于目前的短期利率 &&收益率曲线为水平线  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  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  (2)分隔市场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同期限债券间的替代性极差,即无法替代;而且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对特定期限又有极强的偏好。  由于不同期限债券的低替代性所以资金从一种期限债券流向另一处具有较高利率期限债券的几乎不可能。  所以,该理论认为公司及财政部债券管理决策对收益曲线的形态有重要影响。如果当前的企业和政府主要发行长期债券,那么收益曲线相对陡些;如果当前主要发行短期债券,那么短期收益率将高于长期收益率。  (3)期限偏好理论  期限偏好理论综合了期限结构其余三种理论的内容。  该理论假设借款人和贷款人对特定期限都有很强的偏好。但是,如果不符合机构偏好的期限赚取的预期额外回报变大时,实际上它们将修正原来的偏好的期限。  期限偏好理论是以实际收益为基础的,即经济主体和机构为预期的额外收益而承担额外风险。在接受分隔市场理论和纯预期理论部分主张的同时,也剔除两者的极端观点,较近似的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  二、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主要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研究利率的决定,因此,是一种实物利率理论。也称为真实理论,该理论建立在萨伊法则(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上的一种供给会引起对它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的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工资和价格的自由伸缩可以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  该理论认为贷放的资金来源于储蓄,而储蓄意味着人们要推迟现在的消费,但是由于&人性不耐&等原因,人们更注意现在的消费,为此必须要给这种&等待&或&延迟消费&的行为给予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就是&利息&。一般来说,补偿越大,意味着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储蓄,因此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贷款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投资,投资量的大小取决于投资预期回报率和利率的关系。当利率降低时,预期回报率大于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投资需求也会增大,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该理论认为,储蓄代表资本的供给,投资代表资本的需求,利率就是资本的使用价格。资本的供求决定了均衡利率。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使储蓄和投资趋于一致。  如图,S(r)表示储蓄函数曲线;I(r)表示投资函数曲线;re表示均衡利率,Ie,Se表示均衡时的投资量和储蓄量。    当S=I时,即储蓄者所愿意提供的资金和再次者愿意借入的资金相当时,利率达到均衡水平,此时的利率为均衡利率。当S&I时,促使利率下降; 当S  当投资增加时,I0曲线向右上方平移到I1;均衡点由E0到E1,均衡利率由i0 上升到i1,如图(a)。当储蓄增加时,S0曲线向右下方平移到S1;均衡点由E0到E1,均衡利率由i0 下降到i2,如图(b)。  【】 责任编辑:戈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初权益预期净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