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呆帐有呆帐,无社保工基金现金发放放,想做贷款,有不用前期下款收的人可以帮忙做么,找在上海的。

  一直在天涯潜水多年,现在注册帐号,专门来这个会计职场的版块发贴,希望和广大天涯人分享自己十多年来在会计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但由于本人现在定居美国,时间上不可能和其他天涯友人的作息时间一样时时来此处更新,请谅解,但我会尽量多上来看看和回复的。    下面是我刚出的一本书《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的前言:  作为一个出生在医生家庭,从小喜欢画画和时装设计,并且数学成绩不好的女孩,进入会计这个行业的原因很能反映中国20世纪70年代生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很多人一样,大学的志愿和专业是我父母的选择,理由很简单:个子不高,做不了营业员;喜欢画画,画笔和画纸不能当饭碗;粗心大意的性格也不能当医生;读技校或中专出来当工人会很累……对于女孩子来说,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算盘应该是挺好的饭碗。就这样,一不留神我竟然已经在财务会计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一路下来竟然也对如何做好这一行小有心得。正好在200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石编辑找到我,根据对此类书籍的市场需求分析和自身写作能力的评估,遂促成了这《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的面世。      说来惭愧,《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早该在一年前就出版,但由于各种原因使我分身乏术,在全职工作之余没有足够的时间按期完成书稿,我在此对石编辑长久的耐心、支持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激 !      我写这《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职业成长的回顾过程。我并没有名校毕业的光辉学历背景,但终身学习的精神是支持自己持续进步的根本。从会计大专到自修本科,从内地民营企业的小小出纳到深圳外企的会计文员,直到成为500强跨国公司的会计经理,然后又放弃国内已经拥有的一切,赴美国求学,毕业后在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的恶劣经济环境下两个星期之内找到工作,一年半之后被猎头公司推荐到著名石油公司任职高级财务分析师,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艰辛,也有很多乐趣。回头看看,我觉得自己发展得还算不差的职业生涯其实可以很简单地归功于:      (1)选择了正确的行业—会计(感谢父母的选择);      (2)进入了外企接触到先进的软件和硬件环境,这包括外企公司文化的积极熏陶、各类先进软件系统的应用操作、英语的沟通环境和必要的培训机会;      (3)从优秀的上司身上学到一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4)终身学习的精神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是根本。      当今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就业形势都非常严峻。人们很容易将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扩大,而忽略了对自身的主观反省。但事实是,不论失业率怎样高,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还在工作。我个人认为失业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选择的,因为你没有选择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去提高就业的能力,也就无形中选择了失业。所以我写这《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是试图帮助希望从事财务会计行业的求职者或在职者增加在这个领域的就业能力,找到好的工作单位,拥有灿烂的职业前景。      通过写这《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我十分乐意将自己职业成长中的心得和积累的经验与广大读者分享,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谅解和指正。    这本书现正在各大购书网站(当当、卓越亚马逊...)热销中,详细介绍请点击下面这个链接。    http://product.china-pub.com/194261#nrjj  
楼主发言:1次 发图:6张 | 更多
  刚在Amazon上买了本,仔细阅读中...
  搂主的奋斗经历好值得我们这些初入门者学习~~请问搂主,对于我们这种刚进入外企的小会计,在平时工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hhyyzou
22:12:00    搂主的奋斗经历好值得我们这些初入门者学习~~请问搂主,对于我们这种刚进入外企的小会计,在平时工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  在平时工作中就是要多看多学多做,不要怕做多了, 因为你今天的每一分付出都是为以后在积累经验,就好象在往你自己手中的一个聚宝盆中放入宝贝,放到一定程度,这些宝贝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对于财会专业的朋友来说,首先第一步你就站在一个可以看到辉煌前途的队伍之中了;第二你已经在外企,那么好好利用你已经所处的有利环境,象块海绵一样尽可能吸收外企提供的好的东西,比如先进的软件和硬件环境,这包括外企公司文化的积极熏陶、各类先进软件系统的应用操作、英语的沟通环境和必要的培训机会;第三从周围的同事和上司身上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最后,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终身学习的精神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是根本”。
  谢谢搂主详细的回答~~
  从今天开始,我将本书《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部分章节作为试读发布在这里,或许对广大读者(有志从事财务专业工作并希望进入外企工作的新人) 有所帮助。    今天发布关于外企财务会计求职的部分。    ---样章试读(一)---    求职篇 跨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求职    financial & accounting job positions a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第8章 外企会计英语求职 english for mncs accounting job seeker    8.1 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your career    8.2 外企会计类职位分类解析    job titles & descriptions of accounting positions in mnc    8.3 会计求职信及简历的书写技巧与范例    tips for accountants writing resume and cover letter (samples)    8.4 会计求职面试前的准备 preparations for an accounting interview    8.5 各会计职位相关面试问题及参考答案    mack interview q&a for accounting positions    8.6 外企会计求职面试后事项    follow-up actions after accounting job interviews    试读(读后欢迎提问):      第二节
外企会计类职位分类解析  Section 2
Job Titles & Descriptions of Accounting Positions in MNC     对刚刚毕业的财会专业大学生和有一定英语和会计基础并想进入外企从事会计工作的求职者来说,外企的财务会计工作到底是怎样的呢?什么是AP,AR,Payroll, GL?英文会计软件如何操作?外企财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本书中一一解答。   要了解外企的财会工作,我们先从其部门职位分工开始。职位主要分成Operation操作类、 Analysis分析类、Management管理类几种,其中又以操作类 (Operation) 分工较细。现实中虽然每个公司的具体职位名称及其描述肯定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下面是一个基本的财务会计部门岗位设置。让我们从下列具有共性的职位名称(Job Title) 和职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 来详细了解一下。    ......    第三节 会计求职信及简历书写技巧与范例  Section 3 Tips for Accountants Writing Resume and Cover Letter (Samples)     求职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用人单位进行心理较量的过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也可以借用英文中的“角色扮演法” (Role Playing Method) ,或管理学里的“换位思考” (Empathy) 理论,在这里想象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站在自己对面的另一方,并通过体验对方的角色来矫正和完善自己的角色。作为求职者,站在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待和评价自己,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他们要什么样的人?  • 我符合他们的要求吗?  • 如果符合,我有其他竞争者吗?我凭什么脱颖而出?  • 如果不符合,什么地方不符合?有可能改变自己去达到他们的要求吗?    
“求职行为不仅包括搜寻信息,而且包括为申请职位而制订决策、确定并接受工作等一系列行为” (Soelberg P O. Unprogrammed Decision Making.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 ): 19~29 。我们在这里将要探讨的是决定性的一步“为申请职位而制定决策”。   据统计,面对数量成百上千的简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Human Resources,以下简称HR) 通常第一轮只给每一份申请材料10秒钟左右的时间。你的申请资料如何能够在这残酷的海选中不被扔到垃圾筒里?“求职第一步”让我们从求职信(Cover Letter)开始。       求职信(Cover Letter)   既然是 “Cover Letter”,那自然是放在第一页的,不过现今很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求职申请时,我们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的主体部分直接书写求职信,然后把简历作为附件发送。    求职信小技巧   一份“好”的求职信“好”在“引起注意”,也就是说要让你潜在的雇主当看到你的材料时在10秒钟内“眼前一亮”,然后自然他或她会继续看下去。下面四个小技巧可以帮助你轻而易举就赢得比别人多一点的时间。    ......  
  求职简历(Resume)   求职信的完成充其量就好像西餐里的头盘,接下来才是正餐。在求职信阶段对招聘公司和自身能力条件的分析在这一阶段要进行得更详细和深入。通过下面这个图示,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的重点是“Design for needs”,你必须根据招聘公司的需要度身订造你的简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度身订造”不是指无中生有,而是合理设计,以强调你的长处,并取代你的弱项。下面我们还是从小技巧开始。  简历小技巧   基本原则是“不谦虚”,听起来这与中国几千年的古训“温良恭谦让”格格不入,但是在现代竞争社会,太过谦虚会让你错过让别人认识一个真实的你的机会,尤其在与西方人士打交道的时候,“Shy”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外企喜欢自信的员工!    ......    会计求职面试前的准备  Section 4 Preparations for an Accounting Interview     在求职信和简历发出以后,求职者最开心的是能很快接到招聘公司的要求面试的电话。祝贺你已经在你的求职历程上进了一步。面试可以说是求职者是否能够最终获得申请的职位最重要的一步,所以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和积极对待面试的机会。为了让面试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By failing to prepare, you are preparing to fail (失败的准备,你就准备着失败)”这句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对任何事情均适用,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更是必须遵守的定律。   准备面试要顾及到5个大的方面,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第五节 各会计职位相关模拟面试问题及参考回答  Section 5 Mock Interview Q&A for Relevant Accounting Positions     现在进入关键环节了,战士已经站到战场上,首先要做的是冷静,深吸口气,不要紧张。如果实在是紧张,可以直接告诉面试官你有点紧张,请给你几秒钟放松下来,通常面试关都还是通情达理的,会微笑着开导你说:“不用紧张Don’t be nervous!”。   面试的形式因公司不同而异,有的公司是先人事部面试,然后过关之后推荐到真正用人部门面试;有的公司是正好相反;有的公司则是安排不同部门和不同职位的人都参与面试。不论是那个部门的面试官排先排后,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在面谈过程中考核求职者的内容不同,也就是问题背后的问题 – 面试官真正想知道什么?   我自己所经历的一次比较极端的面试是在一天之内见了公司7个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我当时应聘的职位是财务分析师(Financial Analyst),下面是我被安排如下顺序首先见了5个人:物流副总裁VP – Logistic,分管财务的董事 Director of Finance, 采购经理Purchasing Manager,营运副总裁VP – Operations, 分管会计的董事 Director of Accounting。因为我在之前和人事部门的电话沟通上已经得知面试要经过几轮,要花将近一天的时间,所以在心理上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面试从10点钟准时开始,直到2点结束。当我回到家后,人事部门又电话追来让我去了公司国际会计部见了另外两位面试官,而他们事先并不知道我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之前顺利通过了5个人的面试,并获得一致好评,他们临时决定邀请另外两位不同部门的同事和我聊聊。他们是Director –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和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Manager。直到当天下午4点,所有面试顺利结束。我在第二天一早即收到人事部门的电话通知我所有参与面试的人一致同意录用我。   我在这里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大家分享。    ......    上面这个例子大家可以从中看出,在面试中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可能碰到,有专业问题也有通用问题。对于专业问题,都是关于知识、技术、技巧方面的,所以回答起来也相应直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不要不懂装懂,可以如实告知你不清楚正确答案,但是可以回去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通用问题,有很多不能仅从表面来判断回答,面试官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设置了一些小陷阱,借以考察你是否真的领会到该问题背后的真正问题。问题成百上千,每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鉴于篇幅有限,我们不可能罗列出所有问题和答案。但是有些回答原则和技巧是通用的,不外乎以下几类,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举例。    ......    第六节 外企会计求职面试后事项  Section 6 Follow-up actions after Accounting Job Interviews     令人紧张的面试终于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只能是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其实还是有事情可以做,以增加自己在竞争中的胜算机会。被动的等待只会让求职者离机会越来愈远。   首先要做的,也是必须的,是在面试结束后尽快(最好在24小时之内)写一封致谢信(Thank You Letter)给面试官。这并不是简单的表示礼貌,这封致谢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求职者最终得到那份工作,因为它向面试官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 – 这位求职者是考虑周到的、懂得感激的、而且真诚希望得到那份工作。它可以让你从众多求职者中在面试官的记忆中跳出来。对比那些只是被动等待的求职者,一封诚恳的致谢信可以马上让你有鹤立鸡群的效果。    最有效果的致谢信并不需要太长,内容简洁明了,直达重点。时间是重要的,在面是结束后面试官越早受到这封致谢信效果越好,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   致谢信的内容主要是感激面试官的时间和给求职者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信中提及一下在面试中曾讨论过的内容,以激起面试官的记忆。如果在面试中有些方面没有涉及到,但对求职者取得这份工作有帮助的,比如某方面的特长或技能,可以在此提出来,以弥补面试时因为时间限制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缺憾。另外,如果在面试中求职者有无法回答的问题,在这里可以告诉面试官你的回答,这可以立即让面试官感觉到你的求知态度。最后,当然是你恳切表达能够尽快得到他们的答复的希望。   下面这封致谢信供参考。   ......    对于缺乏经验的求职者,在这份面试后的致谢信中没有可以强调的相关经验,那么强调你的其他技能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尤其是强烈表示出该招聘公司的录用决定将对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开至关重要的一扇大门,在情感上表达你对加入该公司的强烈渴望。在下面的跟进信的例子中,我使用了一位刚毕业的会计专业大学生的故事,其跟进信中的措辞和语气,在这里写致谢信时也一样适用。    ......      在讨论了这么多关于求职的技巧之后,我真心希望这些小窍门小经验能对广大求职者有所帮助,衷心祝愿每位求职者能找到如意的工作。      ---本节样章试读部分结束---      本书《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更多精彩内容将逐渐在本论坛版块公布样章试读。本书正在当当、卓越及其他购书网站和书店中热销。由于中美时差原因,我不可能来这个论坛及时回答众多朋友的回复或问题,我的书中有我的电子邮件联系方式,如有问题欢迎邮件联系,我会尽快答复。  
  顶!!
  --- 样章试读(二) ---      第一章
传统财务会计帐务处理――簿记  Chapter One
Traditional Financial Accounting Process-- Bookkeeping     第一节
帐务处理前提  Section 1
Basis of Accounting    和一个厨师将所有不可直接食用的原料加工成可以为人类提供营养的美食的过程一样,会计加工的过程就是帐务处理,即俗称的“做帐”。做帐的目的是把不可读的原始经济数据加工成可读的、并对信息使用者制定决策有用的信息。这里我们强调"有用的信息"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相关性 (Relevance)、可靠性 (Reliability)、时效性 (Timeliness)、可比性 (Comparability)、一致性 (Consistency)。    相关性 (Relevance)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处在无处不在的各式信息中,但是"过尤不及",过量的信息事实上是一种干扰。无关的信息实则是无用的。所以信息的"相关性"尤其重要。从沙子中淘出我们需要的金子,是会计的责任。这些相关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事件、并确认或修正以前的预测。    可靠性 (Reliability)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看似亮晶晶的东西都是我们要的金子。我们需要客观的验证看似金子的物质真的是事实上的金元素。在这个不断发现并经过客观事实验证的过程中,信息处理的结果就是两种,一是该信息是错误的,或不可靠,或带有主观利益倾向,那我们就需要淘汰这些信息。反之则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可靠的信息。    时效性 (Timeliness)  "时间就是金钱"在会计上尤其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金钱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 在财务会计上有专门的方法来衡量和计算;另一方面,即我们这里所讲的"时效性",是指任何会计信息都只在一定时间段内产生效应,"过期即作废"。拜伦说,"没有方法能使时钟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会计虽然不是分秒必争,但过时的信息对于阅读者来说不仅无用,有时还会导致错误的判断。    可比性 (Comparability)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如今商业战场上每个企业追求的境界。如何做到"知己知彼"?会计提供的信息是重要的工具之一。会计信息可比性通常是同行业各企业间的横向可比。因为每个企业都参照一般公用会计准则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来进行帐务处理,相同的标准保证了信息的可比性。当然这个可比性本身是有其区域和时效局限的。但是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相关财务会计指标(比如一些财务比率)的比较可以给信息阅读者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    一致性 (Consistency)  与"可比性"的横向多企业间对比相对应,"一致性"是指单个企业自身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对比。即会计核算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应该前后一致,不应随意改动;即使因为合理合法要求有所改变,也需要在信息中明确披露。这样,会计信息阅读者才能在一个不变的平台上看企业的经营业绩的真实变化,而不是企业为了追求帐面的利润或其他利益因素而对帐务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随意人为的改变,这在英语中叫 ”Window Dressing” ,显而易见这种粉饰是为了掩盖一些经营中实质性的弊端,从而带给信息阅者并不真实的信息。       了解了会计做帐的目的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讨论这些会计帐务处理的前提和基础:会计假设、会计等式和会计要素。    
  --- 样章试读(三) ---  会计假设 (Accounting Hypothesis)     最早于1922年佩顿的《会计理论》一书中,我们已经看到 “会计假设” (Accounting Hypothesis, or Accounting Assumption) 这个名词。虽然一直以来,国际会计学术界对 “会计假设” 包含的内容有着分歧,但最核心的几个假设被公认为以下几点:会计主体 (Accounting Entity)、持续经营 (Going Concern)、会计分期 (Time Period)、货币计量 (Monetary Measurement)。    会计主体 (Accounting Entity)  就象人是社会的人一样,一个会计主体是经济社会中的一个核算单元,虽然它与经济社会中的其他单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但它是独立存在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会计主体是这个企业为生存和发展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这是会计核算的一个立足点,或者说是空间范围。我们假设每个会计主体都有一个大围墙,在这个围墙以外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与该会计主体无关,围墙以内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予以记录和核算。    持续经营 (Going Concern)  美国人说,"人的一生,只有两件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交税和死亡。"对一个企业来说,其实也是同样。但是每个企业在创建的那一天,谁也无法知道哪一天是它的倒闭日,这就给会计核算带来了麻烦,很多东西变得不可预见,从而导致不可衡量。比如说固定资产,如果企业在该资产的有效使用寿命以内不可知的某一天突然结束经营,该企业将无法进行该固定资产的折旧的核算。因此,我们假设所有会计主体都将无限期的经营下去,这个时间范围是无尽的。虽然事实上,大量的企业还是不免因经营不善或各种原因面临倒闭破产的厄运,但在那一刻到来之前,"持续经营假设"还是保证正常会计核算的前提之一。    会计分期 (Time Period)  虽然企业被假设为有无尽的生命,我们并没有一种独特的方法可以对无尽时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所以作为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我们必须把这个无尽的时间细分成便于我们管理和核算的时间段。一天、一月、一季、一年、三年、五年、十年……都可以作为我们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报告的时段,但通常以月、季、年作为核算的期间。    货币计量 (Monetary Measurement)  商业社会经济活动五花八门,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反映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尺度。实物计量会随着实物的消逝而消逝;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经济交易的媒介之一,最适合充当这个统一的计量尺度,也是会计的语言表达。只有可以用货币单位表达的经济交易,才能用货币这个会计语言进行衡量和记录,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失去价值。    这四个基本的会计假设就给会计核算届定了一个时间和空间范围。在这个四维时空范围以内,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一些重要的一般会计原则进一步提供了会计核算的前提。这些会计原则是:收入确认原则 (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配比原则
(Matching Principle)、历史成本原则 (Historical Cost Principle)、重要性原则 (Materiality Principle)、充分披露原则 (Full Disclosure Principle)、稳健性原则 (Conservatism Principle)。    收入确认原则 (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   收入确认是会计核算中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真实准确反映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简单来说,基本原则是什么时候确认收入和确认多少。  1. 时点确认:   (1) 收入已实现或可实现(Realized or Realizable);   (2) 收入已经赚取(Earned)时才予以确认  2. 金额确认: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同类型来决定是按总额,或按净额,或按完工百分比,或按完成合同来确定收入    配比原则 (Matching Principle)  会计核算的"有借必有贷"在配比原则下可以用中国的老话"有得必有失"来说明。或者用英语说"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任何事情发生都有它的原因)更是对配比原则的贴切解释。"得"表示收入,"失"表示支出,要想实现收入,必须牺牲一些资源(人、财、物)。得失之间有因果关系也有时间关系。在当前核算期间获得的收入,必然有相配对的支出发生,即使虽然该支出并没有在当前期间实际支付,但我们应该利用一些会计手段,如预提 (Accrual)或待摊(Deferral) 把以前或将来实际支付的费用记录核算在当前与相应收入配比的期间。  因此在配比原则下,我们使用权责发生制来进行会计核算。对于收付实现制,我们通常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使用,这将在后面的章节详细介绍。    历史成本原则 (Historical Cost Principle)  历史成本是经济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成本,这是会计记录及核算的标准,而不以波动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历史成本原则的初衷是通过资本实际投入与资产取得形成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同时在核算过程中也方便取得历史成本数据,并附有原始凭证作为验证的凭据。另外可以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这个原则有其弊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新会计准则对该原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即在保证历史成本为基本方法之外,其他四种方法,"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也被允许使用,但必须符合如下限制性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重要性原则 (Materiality Principle)  成语"锱铢必较"出自于宋朝陈文尉的<陈克斋集>:"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锱"和"铢"都是古代的钱币重量单位,分别只有1/4两和1/24两,形容很少的钱也要计较。  在会计核算中,我们不需要把资源浪费在"锱"和"铢"上,而需要应用"重要性原则"-"权衡轻重",其核心是对会计信息阅读者制定决策有重大影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重要性原则的定义为:“根据周围的环境,会计信息的遗漏或错报很可能会改变或影响依赖这一信息的人的判断。”即该项信息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决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及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也都有类似的定义。  而且"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所要求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相辅相承的关系。"相关性"是从质量上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而"重要性"则是从数量上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有些相关但小额的信息并不足以影响决策,那就可以忽略不计。"可靠性"包含了对财务信息的充分披露(见下第五点"充分披露原则"),但不是每个可靠的信息都重要,只有当某些信息如果因遗漏或错报而足以负面影响信息阅读者的决策判断,这些信息就是重要的,并必须披露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所以每个会计主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信息阅读者的决策需要不同,其对重要事项的定义都是不同的。    充分披露原则 (Full Disclosure Principle)  现代企业处在一个纷繁多变的信息社会中,并且由于其组织结构多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大部分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作为股东"代理人" (Agent) 的企业经理们必须要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以供股东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并制定决策。因此"充分披露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一起,从数量上满足了对会计信
  充分披露原则 (Full Disclosure Principle)  现代企业处在一个纷繁多变的信息社会中,并且由于其组织结构多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大部分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作为股东"代理人" (Agent) 的企业经理们必须要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以供股东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并制定决策。因此"充分披露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一起,从数量上满足了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充分披露"不是将所有会计资料事无巨细的全面呈现,造成信息阅读者的信息超载,影响对重要信息的捕捉,而是"捡西瓜,丢芝麻",保证充分披露所有对决策有影响的重要信息。    稳健性原则 (Conservatism Principle)  商业社会充满了风险,而"稳健性原则"正是人们为了避免风险的一种必然反应。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收益或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因此对于未来的收益或损失的预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企业的经营指出一个方向。但是如果盲目乐观,对不确定的收益过多估计或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估计不足,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误导信息阅读者的决策判断。  用股市上的俗语"落袋为安才是硬道理"可以很生动的解释这个"稳健性原则"。股价的涨跌起伏无法准确预测,K线图上看到的涨跌趋势都是虚无的,只有真正实现了的收益,即从股票帐户里落到口袋里的现金才是收益,否则帐面的收益很可能在第二天就变成亏损。同时要时刻关注可能的跌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归避随之的风险。在会计核算上,针对资产可能的价值下跌而计提的相应准备,如应收帐款的坏帐准备,存货的跌价准备等,就是基于"稳健性原则"而作出的。  
  feifei,有没有电子版呢?谢谢
  每天期待中!
  @方淼儿
17:18:00    feifei,有没有电子版呢?谢谢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电子版。
  --- 样章试读(四) ---    会计要素 (Accounting Elements)    会计的要素是会计语言的基础。做会计的人把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用会计语言表示出来,它们是:资产(Asset)、负债(Liability)、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收入(Revenue) 、费用(Expense)、利润(Profit)。 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六大类要素记录和反映了所有的企业经济信息以供信息阅读者制定决策。  这六大要素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是互相逻辑相关的。它们是在一个紧密结合的循环中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断变化着,但万变不离其中。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涉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要素。作为单独的一项业务,所涉及的要素遵循我们前面提到的"有得必有失"的原理,会计术语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表示得到,"贷"表示失去。比如说我们用5000元现金购买原材料,我们失去了一定金额(5000元)的现金而得到了相同价值(5000元)的原材料,所以会计记录是:   借: 原材料
5000  在这个会计记录中,我们用会计的语言(会计要素加上货币计量)来表达了这项经济交易。      资产(Asset)    国际财务报告标准(IFRS)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一种由企业控制的资源,从过去的经济活动中获得,并预期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An asset is a resource controlled by the enterprise as a result of past events and from which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are expected to flow to the enterprise.&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SFAC No.6)中提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中国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已经与国际接轨: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会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    从上述定义表述中,我们要注意三点判断资产不可缺少的要素:  1. Resource: 资产是经济资源。这表明资产的可用性。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也就是说,企业取得的资产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  2. Controlled by the enterprise: 资产由企业控制。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很好理解。这点强调的是实际控制权,也就是说(一)所有权:如果是企业拥用的,不论该资产的实际存放地点是否与企业的经营地点一致,只要所有权是属于该企业的,就应视为该企业的资产。比如企业委托加工的产品,虽然存放地点在受委托加工的工厂处,但所有权还是在该企业,仍然应该视为该企业的资产,而不是受托加工工厂的资产。(二)无所有权:即使企业无所有权,但有事实上的控制权,比如融资租赁的资产,承租方并不拥有但实际控制该资产,因此也应视为该承租企业的资产。  3.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资产带来预期经济利益。我们把所有企业的支出都称之为广义的成本。该广义的成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已经消耗的成本为费用,尚未消耗的成本为资产。比如说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销售了的产品的成本为 “COGS”(产品销售成本),属于费用的性质;而没有销售掉还存放在仓库里的产品的成本为 “Inventory”(存货),属于资产的性质,因为这部分产品将在未来销售并带来销售收入。但是如果因为产品更新换代或其他原因导致该部分存货永远也不可能销售出去,那这部分存货就不应该再被视为资产,因为它的存在不能再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甚至还要继续耗费储存费用,这部分存货就应该从资产部分剔出。    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资产是核心。其他五大要素经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交易变化,最终都会与资产划上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增加企业资产的价值。  正如《淮南子•氾论训》所说:“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所有的经济交易所涉及的不同会计要素,最终都将归于"资产"这个大海。我们用图示来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    ......    全部精彩内容请前往当当、卓越或其他购书网站或各大书店购买。    现在正值月底结帐时间,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更新太多的样章试读,不过我会尽快回来更新的。
  --- 样章试读(五) ---    会计等式 Accounting Equation    这六个要素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两个一目了然的会计等式概括,并在两大财务报表中表达出来: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负债 + (初始资本 + 未分配利润)    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   利润 = 收入 - 费用  未分配利润 = 利润 – 股东红利    合二为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百川归海的效果:  资产 = 负债 + (初始资本 + 收入 - 费用 -股东红利)  Assets = Liabilities + (Initial Capital + Revenues – Expenses – Dividends)    英文中称"资产负债表"为” Balance Sheet”, 直译为"平衡表",是因为用于编制该表的会计等式显示了一种平衡关系。企业的资产(实际控制的)要么是用借用的资金取得的(没有所有权,所以要支付使用成本);要么是用自己口袋里的资金取得的(有所有权,所以要分得红利)。资产的总额必须等于这两项来源的总和,这是一个平衡关系,保证了所有的经济交易都会如实、准确、及时地反映到"资产负债表"当中。如果有任一个环节有所错漏,这个报表就不可能平衡。就如同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经济交易中的可用货币衡量的元素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其总量不变。  
  --- 样章试读(六) ---    第二 章
财务报表与分析  Chapter Two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Analysis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Section 1
Balance Sheet     第二节
损益表  Section 2 Income Statement (Profit & Loss)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  Section 3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第四节
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  Section 4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the 3 major Financial Statements    第五节
财务报表分析  Section 4 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曾经看过一个笑话,有一个人A乘坐热气球漂游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迷失了方向。他四处张望,发现在他的下方有一个人B,于是A降低热气球的高度去向 B 问路,“先生你好,请问你可以告诉我我现在在哪吗?我应该往哪里走?” “当然了, 你现在正在一个离地面三十尺高的热气球里。”B回答说。听了这样的答案,A想了想说,“我猜您一定是个会计。” 地面的 上的B正是个会计,但觉得很奇怪A是怎样知道的。 A说,“因为你刚才的回答从理论上来说绝对正确,但对我来说却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我不知道我在哪,我怎么决定继续往哪个方向走呢?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B听了后说,“你说得很对。我猜你一定是个经理。” 这次轮到A奇怪了,“你怎么知道的呢?” B回答,“你自己不知道你在哪里,也不知道你要去哪里,但是你期望从我这里得到立刻的帮助。在我们相遇之前,你就在这个地方,你已经不知道往哪里走。但是你现在却责怪我没有告诉你正确的方向。”   这个笑话在一定程度上形象的反应了企业会计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关系,企业管理者需要了解企业现状(现在在哪里),才能根据现状制定未来的经营方向。   财务报表是企业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用以了解企业的作为和价值的工具。对于财会人员来说,运用专业的财会知识和技巧编制准确的、可读的、及时的财务报表并加以分析是必须掌握和精通的职业技能。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Section 1 Balance Sheet    企业的财务现状
Where are you at!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会计主体在某一个会计时点的财务状况,通俗来说,从资产负债表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某一个报告日期该企业有多少钱在银行,有多少钱还未收回,有多少材料和产品在仓库,厂房和其他资产折旧后的价值是多少,有多少债务尚未偿还,投资者的初始资本及其积累是多少,当期从经营过程中赚得的利润(或亏损)是多少。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平衡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按变现能力由强到弱在表的上方依此列示;"负债"按偿还期限由短到长在表的下方上半部分依此列示;"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资(资本金或股本)和在经营过程中的盈利积累(股利分配后的)在表的下方底部以此列示。    ......    第二节 损益表(利润表)  Section 2 Income Statement (Profit & Loss)      企业的经营业绩
How much did I earn (or lose)?  损益表又叫利润表,虽然企业经营成果并不总是利润,但是"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 是企业投资者追求的目标之一,所以损益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反映对企业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制定决策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损益表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企业的收入和成本,根据配比原则,我们使用权责发生制带确定收入及其相匹配的成本项目,从而合理的反映利润。根据报表阅读者对信息要求的不同,损益表可以有两种表达形式。"基本式"是将所有成本项目(按照成本内容分类)直接从收入项目总额中抵减。成本内容分成: 产品销售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 COGS),期间费 (Expenses)。产品销售成本是直接成本 (Direct Costs),包括生产产品的材料成本 (Direct Materials)、人工成本 (Direct Labor)和制造费用 (Manufacturing Overhead);期间费用是间接成本 (Indirect Costs),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 (Sales, General
& Administrative – SG&A),如广告费和行政人员工资等,还有财务费用 (Financial Expenses),如利息费用(Interest Expenses)等;和其他。    既然"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是企业投资者追求的目标之一,那么扩大利润的手段无非是增加收入和/(或)削减成本。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成本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要采取的措施。但是成本的性质本身因其产生的原因 (Cost Driver) 的多样性而不同。有些成本并不可控,可控的成本又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混合成本。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明了不同的成本项目的性质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有效削减成本、进而提高利润的目的。因此,"基本式"的损益表往往并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对成本项目进一步的要求,"贡献式"的损益表应允而生。    "边际贡献"(Contribution Margin) 是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 (Cost-Volume-Profit)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每多销售一个产品所带来的效益,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杠杆 (Operating Leverage)。"贡献式"的损益表按照对"边际贡献"的计算方法来列示成本项目,即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为"边际贡献",因为"固定成本"在特定时期不与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发生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论是否生产或销售该产品,此项成本都将发生。而"变动成本"是直接与生产或销售产品的数量成正比关系的。因此"边际贡献"衡量与反映与产品经营直接相关的可控成本。然后净利润等于"边际贡献"抵减"固定成本"后的余额。    ......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  Section 3 Statement of Cash Flow    企业的现金流向
Where does my cash come from and go to?  现金流量表是对前两大财务报表的重要补充。对于企业来说,资产和利润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价值。任何商业物品的价值是为了取得它而必须付出的现金的金额(这里所说的"现金"是广义上的货币资金,即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支付手段),也就是说,比如企业仓库里的某产成品如果变成滞销产品,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现金,那么这部分资产(不良资产)就失去了价值;另一方面,即使产品销售出去了,但是以赊销的方式进行的,在资产项下列支的应收帐款在实际收回来之前只有帐面上的价值,而没有实际上的利益,相反,企业为了取得这笔尚未收回来的所谓资产而付出的成本(现金流出)会使企业处于风险之中,即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收回货款)以支持高额的资金成本(为了维持周转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和由高销售量需求导致的高产量而引起的高额的生产销售成本及资产成本(库存和应收帐款占用的资金),那么损益表中反映的利润不仅没有任何积极价值,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导致了经营风险。在1975年宣布破产的美国当时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W. T. Grant, 虽然在1974年底其营业净利润接近1000万美元,但是公司的现金不足以支付巨额的生产性支出和债务费用(银行贷款达到6亿美元),最终导致破产。因此,以"现金为王"为金字准则,为企业避免盲目追求帐面上的利润额,"现金流量表"是以经营性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帮助企业高效配置财务资源的
  --- 样章试读(七) ---    第五节 财务报表分析  Section 5
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财务报表是用会计的语言反映出来的有用的经济信息。数字0-9本身及其排列组合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会计人员对报表上的数字加以分析,分析的结果才能对信息阅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正如一个人对着满桌的佳肴,各色鱼肉蔬菜自身并不具备任何意义,只有当这个人把菜肴吃进胃里,这些菜肴的真正意义才能表现出来,即经过体内复杂的消化过程,一部分食物变成了可以对人体有利的营养物质加以吸收,另一部分是对人体无利的废物经过分解排出体外。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就跟人体的这种对事物的分解消化的过程一样,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Water B.Neig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技术。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我们使用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使用这种技术的目的是"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正如美国纽约市立大学Leopold A.Bernstein所认为的,"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的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即有关筹资活动(Financing Activity)、投资活动(Investing Activity)、经营活动(Operating Activity)、及其反映的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偿债能力(Solvency)和增长能力(Growth Capability)状况,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及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    不管使用哪种分析方法,首先我们要确定分析的对象,并针对分析对象搜集的信息资料(Information Gathering),比如某会计期间的实际发生的历史资料、预算资料、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资料等。    对比分析法   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的财务指标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反映二者之间的差异。比如下面ABC公司在2009年4月的工厂制造费用支出报表中,对每个支出项目的当月和本年累计的实际发生额与预算值进行对比。从比较中可以看出2009年4月份实际总支出超过预算$1,239K,因此该公司的管理会计人员就需要针对这个不利差异进行分析。而从本年累计的数额来看,实际发生额与预算额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可以说明在2009年四月以前的某一个月必然有较大的有利差异,来抵消这个月的不利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会计记录和预算上的时间差造成。   对于不利差异的分析无外乎从两个源头着手,要么是预算(Budget)不够准确,要么是实际超支(Actual)。ABC公司使用的是静态预算方法(Static Budgeting),从下表的最后一行显示的“总支出/总销量”来看,当月$0.019的差异是有利差异,也就是说由于销量的增加(有利差异15,315)导致相应的费用总额增加。当然在实际具体工作中,并不能如此简单的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差异,而是必须对所有大额不利差异项目进行逐项详细的追根究底,找出真正原因。    ......    趋势分析法   是对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发生的数据收集在一起进行动态的分析,发现该实际数据发生的变化规律,用以在该趋势下预测未来。......通常我们用线型图来表示趋势,从下面的数据和趋势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该公司的期末库存量平均在8,000~10,000之间,但是在8、9、10三个月却超过了10,000 。我们知道库存量跟采购量、生产量和销售量紧密相关。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无法获得采购和生产的数据,那么从销售情况来看,一目了然,从8月份开始下降,9月份达到最低,10月份稍有回升,11月份回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针对销售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如果在8、9月份间是由于某些事件突然发生导致销售骤降,那我们在对下一年同期的预测中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考虑,即这些事件是只是一次性的,还是常规性的、或季节性的,这种趋势变化是公司管理可控的,还是市场大环境不可控的等等。    如果影响8、9、10月份波动的因素是一次性的,并且是公司管理可控的,滚动平均值在这时就将从趋势中去除这些波动。从下面的滚动平均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存货的期末余额基本都在2,000这个水平上,而销售成本在8,000 ~10,000间呈小幅增加趋势。在这个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平均存货周转次数在2.5左右。这些趋势信息就可以用来为下一年的销售和存货有关的预算提供假设估计。    ......    结构分析法   是在某一定时期内对一组数据的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进行分析。结构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如下表中ABC公司共有9种不同的产品,在四个不同的区域(亚太、欧洲、拉美、北美)均有销售。  通常我们使用饼图来进行直观的结构分析。下面的两个饼图分别表示了在2009年12月每个区域的销售比重和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从第一个饼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北美区域销售最高,亚太区域销售最低。在这个信息的大前提下,对ABC公司的产品销售市场的进一步分析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    在关于具体产品的销售情况的结构饼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仅有两种产品是占主导地位的,#610A占了40%,#642A占了33%,其他的所有产品加起来也不足30%。在这种情况下,对产品就必须进一步进行分析,比如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产品处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等。比如产品#601A,仅仅在欧洲和北美销售了不足1%的份额,那这个产品是不是刚刚新推入欧美市场,还在试推广阶段?ABC公司是否有计划在全球其他地区也逐步推广呢?又比如产品#654A,在亚太和拉美地区的销售远远少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这时因为消费人群的文化背景不同还是消费习惯差异造成的?如果在亚太和北美地区的销售如此之少,是否值得继续耗费销售成本呢?如果该产品的盈利能力在该地区根本很差,那是否需要将其撤出市场呢?  ......        
  --- 样章试读(八) ---        第四章 英文会计信息系统    Chapter Fou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IS) in English            第一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    Section 1 Components of AIS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程序    Section 2 AIS Operating Process            第三节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Section 3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ystem            我们前面已经谈到了财务会计在企业运作中的中心作用,那么会计信息系统也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主要部分。在整个供应链上,从采购订单开始,到销售收款结束,会计人员对于企业资源的管理属于站在“百川归海”的入海口地位,对供应链前端部门的输入进行汇总、检查和分析。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就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经济行为进行“百川归海”式的处理。        这里我们根据物流供应链的流向以及其他服务功能来详细看一下企业内部每个部门和财会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    ......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说起ERP,这个名词早已不再陌生,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面对很多和ERP有关的名词会产生混淆,比如MRP,MRPII,SAP, JDE,等等。想起一个真实的笑话,当我在某外企担任会计经理的时候,需要协调组织所有相关部门进行企业年终存货盘点的任务。我们当时使用的是SAP系统,当有一次在和IT部门沟通关于SAP系统支持的时候,一位IT同事问一位新来的成本会计是否熟悉SAP的操作,这位成本会计立即响亮的回答:“我对ERP这个软件很熟悉!”。我当即就快晕倒,一则因为他将ERP与SAP混为一谈,二则因为他的不诚实的不懂装懂的态度,他所熟悉的只是我上面列举的这一连串都由三个英文字母组成的特定名词。庆幸的是这位不是由我找来的成本会计在几个月后就消失了。     言归正传,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业务地域的跨区甚至跨国,导致信息传递与处理变得日益巨大和复杂,如何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和利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System) 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上面笑话中那位成本会计的回答,很显然他是把ERP当成了一个具体的软件,而事实上ERP更多的是一种解决方案,是企业管理理念的载体,如果把ERP比喻成“车”,那么SAP可以说是“奔驰”,而Oracle可以比喻成“宝马”,那么还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其他系统,比如Peachtree, Microsoft Dynamic, 其设计理念和SAP或Oracle没有区别,都遵循ERP的管理宗旨,只是因为面对的用户群体不同而在功能设计上有所不同。所以如果那位成本会计曾使用过某款小的ERP系统,那么他的回答可以是:“我没有用过SAP,但是用过另一款较小规模的ERP软件。我认为所有的ERP软件背后的设计理念都大同小异,只是操作和功能上有所不同,所以我可以很快学会使用SAP。” 这个回答是不是听起来更实际和可信呢?(题外话小贴士:如果你在面试中遇到这个问题,这个回答将是万无一失的。它会留给面试官好的影响 – 诚实、好学、学习能力强、 善于融会贯通!)     ERP 这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其前身是由MR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扩充发展至MRP 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再发展而来的。从这些名词的全称上我们可以看出,MRP是只专注于物料需求(质量和时间),以最小化库存(Minimum Inventory)为管理目标。MRPII在物料的基础上,结合了制造业所需要的所有其他方面的资源需求计划,比如人力(Human Resources)和财力(Finance)资源,通过中心数据库(Centralized Database)提供共享信息(Common Information),以提高效率(Maximum Efficiency)为目标 。那么ERP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引入了供应链管理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SCM),和顾客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 - CRM ), 以全面生产计划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的形式, 满足以顾客为中心的需求管理目标(Demand Management)。     所以MRP和MRPII既可以作为一个管理系统独立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ERP系统下的一个模块使用。        ......        主要EPR模块(Major ERP Modules)     在这里我们以著名的SAP R/3 系统为例,介绍一下ERP系统的模块及其工作原理。        ......         从上图中显示SAP R/3系统由若干个独立但又互相逻辑关联的模块共同组成,总的来说,针对企业资源,无外乎物力(Logistics)、财力(Financial)、人力(Human Resources)三大类。下表中详细列出了所有模块在SAP R/3系统中的代号和功能说明。    ......        但是上列所有模块并不是每个公司都适用并需要的。大多数ERP系统都提供与SAP R/3系统中的5大核心模块功能相似的模块,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和规模大小选择使用。该5大模块分别是: SD销售和分销,MM物料管理,FI财务与会计,CO控制,HR人力资源。        ......        在了解了ERP系统的5大核心功能后,对于实际商业经营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经济程序,我们来详细看一下ERP的工作原理。这两大经济程序是:从订单到现金的程序(the order-to-cash process)和从采购到付款的程序(the purchase-to-pay process)。下面来看一下每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     ......        对于如SAP, Oracle,以及其他一些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ERP系统,在操作形式、使用成本等相关方面的比较,本书不在此进行详细对比。如前所提到的,ERP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将企业的经济资源加以综合利用的管理解决方案。每个公司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经营需要来决定选用哪一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高效管理。......          
  从样章中能看出,是一本好书。属于实战派的好教材。我刚刚订购了2本。准备送给朋友一本。收到后,仔细阅读。作者看来是用心写作了。支持一下。^_^
  每日书签。
  --- 样章试读(九) ---      第三章
现代管理会计――责任会计与内部控制  Chapter
Modern Management Accounting   
–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 Internal Control      第一节
成本管理  Section 1
Cost Management      第二节
预算控制与责任会计  Section 2 Budgetary 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第三节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Section 3 Internal Control in Finance & Accounting          相比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立足于其的升华。传统财务会计是在经济交易发生之后的如实记录和反映,而管理会计是涵盖经济交易的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管理会计是真正的"用数字说话",也就是说在这个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过程中,管理会计实际上走出了财会部门,与企业包括采购、生产、仓库、营销、管理、行政等所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通过从ERP系统中获得的数据,向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利决策的有用信息,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朝正确的方向。  传统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对外部信息阅读者提供可靠的(Reliable)、相关的(Relevant)、及时的(Timely)会计信息,其本质在于如实反映;而现代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可靠的(Reliable)、相关的(Relevant)、及时的(Timely)决策用信息,其重心在于控制。管理会计有两大组成部分,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在综合考虑生产、经营、市场、竞争对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多方因素下,运用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所涉及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全面的控制。  控制以预算为起点,以差异分析为工具,以绩效评估为手段,以持续改善为目的。   如我们上一章所提到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目标之一,双向的管理措施(扩大销售与削减成本)是每个管理者要面对的问题。成本管理是促进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的必须的管理工具。换言之,成本管理是把供应链(Supply Chain)中的一系列行为转化为可供利用的财务语言。    ......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 是在正常经营(Normal Operation) 假设下一个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工具,用以估计产品的生产成本 (Production Cost)。标准成本法是预算控制的一个基本的元素,特别是弹性预算(Flexible Budget),详细内容将在后面章节介绍。  我们已经知道产品成本(Production Cost)包括直接材料(Direct Materials)、直接人工(Direct Labor)和制造费用(Manufacturing Overhead)。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产品成本的直接组成部分,即可以直接追溯(Trace to)到某一个产品中。制造费用属于间接成本,并不能直接追溯到某一个产品中,但是可以分配(Apply to)到该产品中。那么标准成本法就是给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制定一个预设的标准值(Predetermined Standard),然后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并分析差异(Variance Analysis),找出差异原因,对不利差异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根据成本分析和工程研究,标准成本必须针对每一个独立的产品或每一项独立的项目来专门设置。在设置标准成本的过程中,该产品或该项目的整个工作流程所涉及的所有责任中心都必须被包括在成本分析的环节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比如不同的产量)也需要设置不同的标准。  ......  作业成本法   在上面的标准成本法中我们提到了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那是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为标准的传统的、简单的分摊方法。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成本有不同的发生原因(Cost Driver),因此仅仅以单一的标准来分摊所有的制造费用显然不符合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宗旨。比如说产成品的质量检验成本必然与机器设备维修的成本或产成品仓库的租金成本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发生原因。   对于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任何间接成本,我们都可以用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来将其分摊至产成品。ABC以与成本发生相关的工作为基础 (Activity Based) 确定成本发生的原因 (Cost Driver) ,将相同性质的成本归为一类 (Cost Pool) ,在对每一类成本设定和使用相应的合理的分摊标准。   传统的间接成本分摊方法是单一标准、一步到位,而作业成本法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多种标准、两步到位,即“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Product Activities consume resources)。   从下面图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ABC和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  这个图示反映了作业成本法下的几个核心概念:  (1) 资源(Resource):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经济资源,是指为了完成产品或服务需要的投入(Input),是组成产品的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简言之,即我们这里所说的成本。   (2) 作业(Activity):一个会计主体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包括从设计、试制、生产、储备、销售、运输到用户使用的全过程。  (3) 成本动因(Cost Driver):是指作业资源的直接原因  (4) 成本库(Cost Pool):即作业中心,由相同性质的成本归为一类而形成。  ......  再来看个例子:某公司某会计期间须分摊的间接费用为$220,400。 该公司生产A产品和B产品。分别耗用直接人工3,000小时和 2,000小时,产量分别为22,000和18,000。如果我们用传统分摊方法,即使用单一的分摊标准,那么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摊基础的时候,A产品和B产品的单位间接成本分别是$6.01和$4.01;但当我们以产量为分摊基础的时候,A产品和B产品的单位间接成本分别是$5.51和$4.51。很显然选择不同的分摊基础对产品最终成本的大小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这里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把所有间接成本按一个总数来分摊,我们并未关心这个$220,400到底是花在了哪些地方,如果这个间接成本里包括不适宜用直接人工或产量来分摊的成本项目(比如仓库租金,或广告费用),那么这种笼统的囫囵吞枣的方法就对准确核算产品成本有相当不利的影响。
  国内的朋友放了个长假,而我在这里终于结完了九月份的帐。    样章试读告一段落。    从今天开始,我打算在这个贴子里开始进行财务会计常用英语的中英对照小讲座。让对会计+英文有兴趣的朋友(有会计知识或没会计知识但是想了解的)都可以阅读。这样大家既可以了解会计知识,又可以了解相应的英语说法。还可以增加财务会计有关的英语词汇量,一举几得!    英文由有着25年从业经验的美国注册会计师 Harold Averkamp (CPA) 撰写(资深会计、顾问和大学会计讲师)。    朋友们不用担心大部头的英语书看不懂,也不用担心太多生词记不住,我们一天就讲一个课题,语言浅显易懂,关键词也好记,在工作中也都用得着。    一天一个课题。欢迎朋友们阅读和提问。    今天的课题是:What is an Account? 什么是会计科目    Key words 关键词:    Account 会计科目  financial data 财务数据  transactions 交易  accounting system 会计系统  chart of accounts 会计科目表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income statement 利润表  Assets 资产  Liabilities 负债  Owner’s (Stockholders’) Equity 所有者(股东)权益  Revenues (or Income) 收入(利润)   Expenses 费用   Gains 所得  Losses 亏损      To keep a company’s financial data organized, accountants developed a system that sorts transactions into records called accounts.   为了将一个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组织,会计人员制订了一套可以将经济交易按照某种规则顺序记录的系统,这就是"会计科目"。    When a company’s accounting system is set up, the accounts most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the company’s transactions are identified and listed out. This list is referred to as the company’s chart of accounts.   当一个会计系统设置好后,会计科目是最能够由这个公司的经济交易所影响的,并且以一个清单形式表示出来。这个清单称之为该公司的"会计科目表"。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a company and the complexity of its business operations, the chart of accounts may list as few as thirty accounts or as many as thousands. A company has the flexibility of tailoring its chart of accounts to best meet its needs.   由一个公司的规模大小和经营的复杂性决定,会计科目表可简单至只有三十个科目或复杂到有成千上万个科目。一个公司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制定最适合的会计科目表。    Within the chart of accounts the balance sheet accounts are listed first, followed by the income statement accounts. In other words, the accounts are organized in the chart of accounts as follows: Assets, Liabilities, Owner’s (Stockholders’) Equity, Revenues (or Income), Expenses, Gains, Losses.   在会计科目表里,资产负债表科目先列示,然后是利润表科目。换言之,会计科目在科目表中是以如下顺序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股东)权益,收入(利润),费用,所得,亏损。    详细相关内容在《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第一章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学习。    
  今天的课题是:  What are Debits and Credits? 什么是借和贷?    Key Words关键词:    debit借方  credit贷方  double-entry复式记帐  increase增加  decrease减少  Dividendsh股利、红利  Expenses 费用  Assets资产   Losses损失、亏损   Gains盈利  Income利润  Revenues收入  Liabilities负债  Stockholder’ (Owner’s) Equity股东(所有者)权益     “debits” and “credits” are words that have been tracked back five hundred years to a document describing today’s double-entry accounting system.  “借”和“贷”是在五百年前就开始在复式会计系统中使用的词语。    Debit means left. Credit means right.  借方在左边,贷方在右边。    Under the double-entry system every business transaction is recorded in at least two accounts. One account will receive a “debit” entry, meaning the amount will be enter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at account. Another account will receive a “credit” entry, meaning the amount will be enter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at account. 在复式记帐法下,每一笔经济交易都要在至少两个科目中记载。一个科目记在借方,表示这笔金额将记在这个科目的左边。另一个科目记在贷方,表示这笔金额将记在这个科目的右边。    Generally these types of accounts (DEAL) are increased with a debit:
Dividends, Expenses, Assets, Losses (DEAL);   总的来说,下面这些科目的增加将记在借方:红利、费用、资产、亏损。这几类科目的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连在一起可以看成是一个单词DEAL(成交),方便于记忆。    Generally these types of accounts (GIRLS) are increased with a credit: Gains, Income, Revenues, Liabilities, Stockholder’ (Owner’s) Equity  总的来说,下面这些科目的增加将记在贷方:盈利、利润、收入、负债、股东(所有者权益)。这几类科目的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连在一起可以看成是一个单词GIRLS(女孩子们),方便于记忆。    The abbreviation for debit is dr, and the abbreviation for credit is cr.  借方的缩写是Dr, 贷方的缩写是Cr。     详细相关内容在《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第一章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学习。  
  墙裂支持。想想你在奋斗的时候我都在干什么啊?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非常励志。
  偶打算买一本    尽管40岁了,刚刚学会计...
  @moses_abc
19:41:00    偶打算买一本        尽管40岁了,刚刚学会计...  -----------------------------  谢谢支持。40岁不是问题,只要你还有学习的心和行动,永远都是年轻的。如果你只有24岁或甚至18岁,但认为自己已经什么都知道,不用再学了,这才是问题。    从你的另一个贴子中看到你以前是做IT的, 现在开始接触财务,很有挑战性,但如果你保持热情和学习并挑战成功,就很令人佩服!
  @feifei-23 11:15:16    一直在天涯潜水多年,现在注册帐号,专门来这个会计职场的版块发贴,希望和广大天涯人分享自己十多年来在会计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但由于本人现在定居美国,时间上不可能和其他天涯友人的作息时间一样时时来此处更新,请谅解,但我会尽量多上来看看和回复的。        下面是我刚出的一本书《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的前言:    作为一个出生在医生家庭,从小喜欢画画和时装设计,并且数学成绩不好...........  -----------------------------  楼主您好,谢谢善良聪明的楼主白忙之中还不忘造福大家!我是05年会计本科毕业的,毕业后做过短短3个月时间的出纳,后来就一直做外贸业务员,后来为一家非常小的美国公司做sourcing(based in China),就是在国内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和货源,再出口到美国。我英文比较好,学东西快,没有考任何会计资格证。现在结婚生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开始考虑稳定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怕你笑话,我长期目标是能够去美国工作(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美国接受教育)。我目前没有前往美国读研的经济基础,我的路线规划是:国内的外企的财务工作---在美国找到工作---移民。现在的第一个难关是进入外企,我的硬伤是毕业快6年了,但是没有财务工作经验,请问楼主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是不是需要先找个国内的企业做1-2年积累出工作经验再去申请外企碰碰运气?这期间是不是有哪些证是需要考的?长远看来,如果考上ACCA和有SAP经验的话,在美国是不是容易找到工作? 谢谢楼主!
  @feifei-23 11:15:16    一直在天涯潜水多年,现在注册帐号,专门来这个会计职场的版块发贴,希望和广大天涯人分享自己十多年来在会计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但由于本人现在定居美国,时间上不可能和其他天涯友人的作息时间一样时时来此处更新,请谅解,但我会尽量多上来看看和回复的。        下面是我刚出的一本书《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的前言:    作为一个出生在医生家庭,从小喜欢画画和时装设计,并且数学成绩不好...........  -----------------------------  楼主您好,谢谢善良聪明的楼主白忙之中还不忘造福大家!我是05年会计本科毕业的,毕业后做过短短3个月时间的出纳,后来就一直做外贸业务员,后来为一家非常小的美国公司做sourcing(based in China),就是在国内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和货源,再出口到美国。我英文比较好,学东西快,没有考任何会计资格证。现在结婚生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开始考虑稳定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怕你笑话,我长期目标是能够去美国工作(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美国接受教育)。我目前没有前往美国读研的经济基础,我的路线规划是:国内的外企的财务工作---在美国找到工作---移民。现在的第一个难关是进入外企,我的硬伤是毕业快6年了,但是没有财务工作经验,请问楼主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是不是需要先找个国内的企业做1-2年积累出工作经验再去申请外企碰碰运气?这期间是不是有哪些证是需要考的?长远看来,如果考上ACCA和有SAP经验的话,在美国是不是容易找到工作? 谢谢楼主!
  @feiniumama
16:32:00    @feifei-23 11:15:16      一直在天涯潜水多年,现在注册帐号,专门来这个会计职场的版块发贴,希望和广大天涯人分享自己十多年来在会计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但由于本人现在定居美国,时间上不可能和其他天涯友人的作息时间一样时时来此处更新,请谅解,但我会尽量多上来看看和回复的。            下面是我刚出的一本书《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外企财务-从入门到精通》...........  -----------------------------  你好, 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情况有点复杂。首先美国是不承认ACCA的, 只有美国的注册会计师(AICPA)才在当地有用。另外,关于SAP,能够使用SAP的都是不小的公司,但是要作为外国人要进入美国的大公司还是相当难的。美国现在经济相当不好,本地人的失业率相当高,作为企业来说,肯定首先是招本地人的,而且政府对当地企业招收外国人有相当严格的规定,比如说税收要达到多少,年销售额要达到一定程度,才有资格在劳动局申请招聘外国人的资格,所以一般的公司都是招不了外国人的。另外,你先找工作再移民的规划的顺序也不现实,因为如果你没有绿卡,在美国是不能合法工作的,也就是说正常的顺序是先移民,获得在美国常住的合法身份,你才可能找工作,否则就只能打黑工,但我知道这一定不是你想做的。你如果还想知道详细的信息,请发站内信给我吧,我有时间给你详细解答。
  今天的课题是:     What is Double-Entry Accounting?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After you have identified the two or more accounts involved in a business transaction, you must debit at least one account and credit at least one account.  在你已经对一笔经济交易定义好了相应的二个或以上的会计科目后,你必须至少有一个科目记录在解放,至少有另一个科目记录在贷方。    To debit an account means to enter an amoun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account. To credit an account means to enter an amount on the right side of an account.   记借方是指将金额记录在这个会计科目的左边,记贷方是指将金额记录在这个会计科目的右边。    If you use accounting software you may not actually see that two or more accounts are being affected due to the user-friendly nature of the software. For example, let’s say that you write a company check by means of your accounting software. Your software automatically reduces your Cash (including bank balance) account and prompts you only for the other accounts affected,such as expenses account, or payable account.   如果你使用财务软件的话,这些财务软件的易操作性可能令你看不到实际的借贷方。举个例子,比如你利用会计软件出具一张公司支票,该软件就会自动地减少你的现金(这里包括银行存款)科目余额,并且提示你只需要记录其他受影响的科目,比如费用科目,或应付款科目。  
  顶~~~~~  
楼主您好,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学修了二专是会计学。毕业后找到也是会计方面的工作,找工作那会太心急了,没考虑清楚就进了一家小公司(该公司打着国企的旗号招人,其实老板以前在国企做过而已),工作半年了就处理一下日常费用报销、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也负责报税工作,但半年以来,每个月都是零报税,这些工作让我很迷茫,觉得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没有很大的帮助。不知道是继续混日子过下去还是重新选择。
  @ophelia_jing
16:17:00    顶~~~~~     楼主您好,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学修了二专是会计学。毕业后找到也是会计方面的工作,找工作那会太心急了,没考虑清楚就进了一家小公司(该公司打着国企的旗号招人,其实老板以前在国企做过而已),工作半年了就处理一下日常费用报销、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也负责报税工作,但半年以来,每个月都是零报税,这些工作让我很迷茫,觉得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没有很大的帮助。不知道是继续混日子过下去还是.....  -----------------------------  谢谢你的信任!    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一方面是迷茫,另一方面又有点着急,好象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却没有长进。但是我想鼓励你的是,不要急,你才刚毕业,还很年轻,只要有心去发现可以学的东西,一定可以进步。建议你读一些我另一个贴子《从业16年工资收入和成长历程回顾》,我也是从小公司开始的,也有在不好的公司工作过,但是如何变不利因素至有利因素,要看你自己的态度。千万不可以混日子,如果你的工作不是很忙,那趁这个机会考一些试,为以后找到好工作做好准备。因为如果你找到好公司好工作,你将会很忙,也可以在工作中学很多东西,那个时候你就没有时间考试了。      另外可以看看我写的这本书,是我多年工作经验的精华总结,你看了就象你自己在外企做一样。    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今天的课题是:   What is a general ledger account? 什么是总帐科目?    Key Words关键词:  general ledger总帐  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  income statement损益表  summary records汇总记录  subsidiary ledger二级帐  control account控制科目  chart of accounts会计科目表      A general ledger account is an account or record used to sort and store balance sheet and income statement transactions.   总帐科目是用来记录和表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相关交易的科目。    Examples of general ledger accounts include the asset accounts such as Cash, Accounts Receivable, Inventory, Investments, Land, and Equipment.   举例来说,总账科目包括资产类科目,比如现金、应收帐款、存货、投资、土地、设备的。    Examples of the general ledger liability accounts include Notes Payable, Accounts Payable, Accrued Expenses Payable, and Customer Deposits.   总账科目中负债类科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提费用、预收帐款等。    Examples of income statement accounts found in the general ledger include Sales, Service Fee Revenues, Salaries Expense, Rent Expense, Advertising Expense, Interest Expense, and Loss on Disposal of Assets.  损益表类总账科目包括:销售、服务费收入、工资费用、租金费用、广告费用、利息费用,资产报废损失等。     Some general ledger accounts are summary records which are referred to as control accounts. The detail that supports each of the control accounts will be found outside of the general ledger in what is known as a subsidiary ledger.   某些总账科目是一个汇总的记录,我们称之为控制科目。这些控制科目必须由总账之下的相应二级科目的明细汇总支持。    For example, Accounts Receivable could be a control account in the general ledger, and there will be a subsidiary ledger which contains each customer’s credit activity. The general ledger accounts Inventory, Equipment(Fixed Assets) , and Accounts Payable could also be control accounts and for each there will be a subsidiary ledger containing the supporting detail.  比如说,应收帐款科目就是一个总帐控制科目,它必须由二级科目的明细来回总构成,包括每个客户的赊销情况。其他总账科目,存货、设备(固定资产)和应付帐款也同样是控制科目,也需要二级科目的明细信息予以支持。     A listing of a company’s general ledger accounts is found in its Chart of Accounts.  一个公司的总帐科目在会计科目表中可以找到。
  今天的课题是:  In bookkeeping, why are revenues credits?在簿记中,为什么收入记在贷方?    Keywords关键词:  bookkeeping簿记  accounting equation会计等式  balance(1)余额, (2) 平衡  Retained Earnings 累计利润(未分配利润)      In bookkeeping, revenues are credits because revenues cause owner’s equity or stockholders’ equity to increase.  在簿记中,收入记在贷方是因为收入将引起所有者(或股东)权益增加。     Recall that the accounting equation, Assets = Liabilities + Owner’s Equity, must always be in balance. The asset accou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debit balances, while the liability and owner’s equity accou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credit balances.   还记得那个会计等式吗?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双方必须平衡。资产类科目的余额在借方,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贷方。    Therefore, when a company earns revenues, it will debit an asset account (such as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will need to credit another account such as Sales Revenues.   因此,当一个公司赚取收入的时候,一个资产类科目将被记借方(比如应收帐款),同时需要一个贷方科目比如销售收入来平衡。    The credit balance in Sales Revenues will eventually be moved to the corporation’s Retained Earnings accoun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credit balance in one of those owner’s or stockholders’ equity accounts).  这个销售收入的贷方余额将最终被转移到公司账目的未分配利润科目(由于贷方金额增加了所有者或股东权益科目的贷方余额增加了)。
  今天的课题是:     What is a liability? 什么是负债!     Key words 关键词:    Liability 负债  obligation 义务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accounts payable 应付帐款  credit 信用 (赊购/赊销)  supplier 供应商  customer deposits 客户保证金  deferred revenues 递延收入 (预收帐款)  earned revenues 赚得的收入(应计入企业利润表的收入部分)  accounting equation 会计等式  source 来源    A liability is an obligation and it is reported on a company’s balance sheet. A common example of a liability is accounts payable. Accounts payable arise when a company purchases goods or services on credit from a supplier. When the company pays the supplier, the company’s accounts payable is reduced.  负债是一项义务,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报告。一个很普遍的负债的例子是应付帐款。 当一个公司用信用方式采购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时候,对该供应商的应付帐款就增加。当这个公司支付该供应商时,其应付帐款就减少。      Other common examples of liabilities include loans payable, bonds payable, interest payable, wages payable, and income taxes payable.   另一些普遍负债的例子包括应付贷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付所得税等。      Less common liabilities are customer deposits and deferred revenues. Deferred revenues come about when customers prepay a company for work to be done in a future accounting period. When the company performs the work, the liability will be reduced and the company will report the amount it earned as revenues on its income statement.  一些没有那么普遍的负债有:客户保证金和递延收入。递延收入是当顾客对将在以后会计期间完成的项目预先支付货款(也就是说公司预售帐款,但是工作还没完成)。随着这个公司完成这个工作的进度,负债将被减少,然后公司将在损益表上把完成的那一部分金额作为赚得的收入报告。      Liabilities are also part of the accounting equation: Assets = Liabilities + Stockholders’ Equity. Liabilities are often viewed as claims on a company’s assets. However, liabilities can also be thought of as a source of a company’s assets.  负债还是会计等式的一个部分: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负债通常被要求利用一个企业的资产来偿还(比如利用现金或银行存款来支付货款、贷款等)。不过,负债也能够被想成为是企业资产的一种来源(比如获得银行贷款增加企业流动资产)。  
  你这个书本来就是中英文对照的吗?书里面的所有内容是不是都是中英文对照的?
  @我就是为回个贴
15:34:00    你这个书本来就是中英文对照的吗?书里面的所有内容是不是都是中英文对照的?   -----------------------------  我这本书不是中英文一字一句的对照的,是为了方便国内的读者阅读,也照顾到大多数读者的英语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主要是中文讲解,但是凡是外企工作中必须要用到的英文内容都用英语表达了,再配上中文翻译。也就是说,你在看的时候,中文读起来畅通无阻,又可以了解在外企环境中的英文表达方式。你从上面的一些样章试读中应该可以看得出来。
  今天的课题是: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inancial a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征信呆帐能坐飞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