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课题研究为什么要研究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现状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现状的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自主游戏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活动,同时它也是蕴含巨大发展价值的教育形式。教师通过观察自主游戏可以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现实需要形成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了其教师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说,自主游戏观察是连接幼儿真实需要与教育工作之间的重要桥梁。然而当前教师在自主观察行为的实施中却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对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通过问卷法考察Z幼儿园教师在自主游戏观察行为中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游戏观察行为的实际开展情况,通过访谈法深入了解教师在游戏观察行为中的切实想法及行为初衷。总结出当前游戏观察行为存在的问题有:对自主游戏观察行为认识模糊,知行不一;观察目的松散;不能准确捕捉意义事件;未能选取适宜的观察与记录的形式;观察记录主观化;观察反思流于表象。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对影响游戏观察行为因素的分析并将其归纳为:教师对自主游戏观察的重视程度;对自主游戏观察行为相关知识的储备;幼儿园对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态度。针对影响因素,探讨改善游戏观察行为的举措:促进教师观念更新,使其树立专业的自主游戏观察立场:创新教研方式,提高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的专业性:提高游戏观察行为的教育地位,改善教师工作现状:给幼儿教师的几点建议。其中给幼儿教师关于游戏观察行为的建议包括: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自主游戏观察的实施;游戏观察的记录。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6【分类号】:G613.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雯;;[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年03期
丁海东;;[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年10期
丁海东;;[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周欣;;[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华爱华;;[J];体育与科学;2009年04期
谈心;;[J];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2期
肖正德;;[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1期
崔允漷;沈毅;周文叶;何珊云;林荣凑;郑东辉;吴江林;俞小平;郑超;秦冬梅;许义中;徐晓芸;郭威;李建松;杨璐;朱伟强;洪志忠;马少红;毛红燕;;[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4期
林正范;;[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王小英;[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善安;;[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年04期
寇瑛;;[J];中华少年;2017年06期
李素琴;;[J];中华少年;2017年06期
潘敏;刘宇;;[J];幼儿教育;2017年Z3期
谢娜;蔡迎旗;;[J];幼儿教育;2017年Z3期
薛军;;[J];英语教师;2016年23期
尹荣;魏勇刚;;[J];幼儿教育;2016年30期
姬生凯;;[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6年10期
燕青;;[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0期
刘学金;;[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旭;王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毛曙阳;;[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姚伟;吴琼;张宪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崔允漷;周文叶;;[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6期
尤炜;;[J];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11期
林正范;;[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0期
苏珊.G.所罗门;张文英;;[J];中国园林;2007年10期
姚鑫;杨玲;王龙海;;[J];华中建筑;2007年06期
姚伟;崔迪;;[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张继玺;;[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志成,乔吾;[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王弟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王海燕;[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3期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4期
刘丹;;[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3期
郭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周穗萍;刘韵;沈杭凯;章玲敏;;[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吴芳芳;;[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11期
徐晓微;;[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8年03期
赵燕芳;;[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双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黄丽华;;[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千怀兴;冯秀兰;;[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申芸;;[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郝海叶;;[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王仲涛;;[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金燕;孙瑛;;[A];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3年
黄慧萍;;[A];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3年
朱蓉国;;[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赵会芹;;[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淮学院社会科学系
李郁清;[N];中国体育报;2008年
金湖县实验幼儿园 刘桂凤;[N];江苏教育报;2010年
河北保定清苑第三幼儿园
赵红艳;[N];学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徐德明;[N];天津教育报;2011年
郭铭;[N];中国教育报;2012年
徐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
祖桂枝;[N];中国教育报;2013年
本报记者 翟晋玉;[N];中国教师报;2013年
孙翠云;[N];济宁日报;2008年
北京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出版物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游戏技术发展战略小组成员
王鸿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航;[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贾秀海;[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关萍萍;[D];浙江大学;2010年
Anyaegbu Ruphina.U.;[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李绍龙;[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冰萌;[D];鞍山师范学院;2015年
汪攀;[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朱盼盼;[D];鞍山师范学院;2015年
宋娜;[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韩春霞;[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孙姝玉;[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于意;[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肖燕;[D];苏州大学;2015年
孙艺华;[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刘玉;[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由于广大的幼儿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工作实践者逐渐地了解到现代儿童观在现代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使得“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等教育观念也得到了重视。游戏根据实用性可以分为自主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教学性游戏多数为教师组织,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包括一些教学任务,主要由教师操控。而自主性游戏都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产生的,充分体现了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虽然自主性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但是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时大多数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适当地调整组织游戏的方式,及时发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到解决方法,合理地控制游戏的时间,提高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策略,通过有效的手段合理解决游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尽量提高自主游戏的质量,实现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问题;解决策略幼儿自主性发展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幼儿是发展的主体,幼儿的自主性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性游戏因其独特的环境和教师的帮助成为幼儿自主性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幼儿关于社会等方面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游戏中发现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时间短暂、游戏情节设置单一乏味、幼儿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等问题,使得自主游戏活动很难顺利进行。为了幼儿的教育和发展,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投放游戏材料,制定游戏方式,尊重幼儿对游戏的选择,及时对游戏做出必要的点评。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教学实践中的相关探索,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一、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对于自主性的认识不全面幼儿自主性发展主要体现在教会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己独立思考、提升自我、积极创造发展,所以教师应当充分了解体会自主性一词的具体含义,避免因为自身理解错误导致幼儿在自主性发展中出现偏差,尤其要避免对幼儿的全盘控制或者放任自流,二者都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2.教师主导自主性游戏,不尊重幼儿的意愿自主性游戏就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产生的游戏,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会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迫切希望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能获得新的知识或者提高技能。教师时刻关注游戏本身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机会能够教育到幼儿,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对幼儿进行知识、品德方面的教育,以达成最开始的教学目的。这样的自主性游戏反而不利于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创造,原本的自主性游戏成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束缚了教师,同样大大打击了幼儿参与自主性游戏的积极性。3.自主游戏中放任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认为自主性游戏就可以放任幼儿自己,认为只要不伤害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就可以了,他们不关心幼儿游戏的进行情况,不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不会解决出现的问题。要知道,虽然它是幼儿的自主性游戲,但是绝对不能将自主性理解为给幼儿绝对自由而没有一点约束,这样可能会使得幼儿没有规矩,缺乏必要的行为规范。4.教师指导能力不够自主性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幼儿间的交流是游戏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同样不容忽视。教师何时指导游戏的进行,怎么指导等都影响着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教师在指导前应当细致地观察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进程,确保介入的时机要恰当准确,避免因为观察错误导致指导介入时机不对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正确的介入形式应当是师生间合理的情感交流,而不是教师将自身的指导作为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将自主性游戏变成一种教学活动,导致难以充分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二、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问题的解决1.幼儿自主发起游戏,成为游戏的主导者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游戏不再是以前由教师发起的模式,应当转变为由教师与幼儿共同或者只由幼儿发起,让活动开始时幼儿就成为活动的一分子,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结伴,始终感受到自由选择的快乐。教师也不再是游戏的主导者,游戏的掌控权逐渐由幼儿拥有,教师成为游戏的参与者或者指导者。在教学性活动中,教师是核心,是关键,引导幼儿发现探索新知识,这就会使人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教师都是活动的主导者,幼儿的活动都应该跟随教师的步伐思路,教师掌握着整个游戏的进程,幼儿则成为被动接受者。这种情况完全不符合自主性游戏设计的初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幼儿都应该是游戏的主导者,自主权应当在幼儿手中,只有幼儿对游戏有兴趣,才能体现游戏的价值,如果幼儿只能按照教师的意愿活动,那么这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2.游戏材料要充足,拥有良好的游戏环境良好的游戏环境包括充足的游戏材料和游戏空间,幼儿冲突主要体现在游戏空间不足和游戏材料数量少,引发争抢。所以我们应该准备足够大的游戏空间和足够多的游戏材料。幼儿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在和玩具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一旦玩具材料数量不够,难以满足幼儿的发展,这肯定会影响幼儿的探索互动,进而影响幼儿的发展。材料的准备不仅要满足数量充足,还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游戏材料数量应该多;中班幼儿的游戏材料不仅数量充足,种类也要多,帮助幼儿在交往同伴的同时还能游戏;而大班幼儿的游戏材料数量不再重要,重要的应当是种类多,可变性高。3.教师随时观察自主性游戏,适时介入游戏教师要想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质量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具有一定的观察时间才能保证优越的观察质量。适当的观察不仅为幼儿自身发展提供了时间,还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时间用来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游戏情境,盲目地介入只会适得其反,扰乱幼儿已经形成的游戏情境,无形中影响了幼儿的发展。所以说在面对幼儿自主性情境的发展时,教师打算介入前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加以观察,准确把握幼儿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游戏情境,以哪种方式介入比较合适,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发展。4.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目前的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中由于教师介入时态度平淡,师生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使得幼儿的发展不是十分顺利。教师将游戏中的介入指导作为一次教学活动而不是情感交流,幼儿同样对教师怀有敬畏之情,将教师的指导看做是必须做的任务,从而丢失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利于幼儿自身的发展,这样的自主游戏难免会出现无法进行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所以在介入指导时,教师应当将这种形式看做是平等的交流,教师作为成人,应该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注重对幼儿情感方面的关怀,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发展,更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在互动中引导其自主性的发展。5.师生合作讲评游戏收获自主性游戏讲评就是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引导幼儿对游戏的讲述、分析,帮助幼儿获得经验,发现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下一次的游戏积累经验,做好准备。教师可以通过绘画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并解决问题,分享经验等。自主游戏活动对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游戏的主导者是幼儿,但是教师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需要细致地观察,适时地介入指导,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在游戏结束时还要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收获经验、分享经验,为下次的自主性游戏做好准备。参考文献:[1]韩省祥,李英云.浅析幼儿园中游戏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摘版(教育),2015(2):67.[2]南姣鹏,钱海娟.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21-22.作者简介:杜红(1970.9—)女,山东省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幼儿园,大专,初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新课程·上旬
新课程·上旬的其它文章怎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的研讨_百度宝宝知道近两年来,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游戏对于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带领北京市西城区一些幼儿园进行了“创设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合作研究、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将教师们的实践智慧加以总结提炼,以期给更多的教师提供帮助。
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游戏从本质上来说是幼儿按着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游戏材料,自由地进行尝试与探索的主体性活动,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人。然而,当前幼儿园游戏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高控”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压缩时间: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短,难以实现自己的想法
从时间的安排来看,大多数幼儿园给幼儿一次性玩区域游戏的时间一般都是半个小时左右。对于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来说,他们从进入游戏到顺利开展游戏至少需要20分钟,如果过程中有了新的想法或者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再或者想玩出满意的结果,半个小时是不够的,这对于年龄大的幼儿来说更为明显。而对于没有目的和计划的幼儿来说,他们从产生想法到投入游戏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短短半个小时并不足以让幼儿去展开想象和创造的翅膀,实现自己的想法。
2. 限定空间:游戏场地界限分明,幼儿缺少在区域中走动、跨区玩的自由
教师们按着功能将活动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之间被玩具柜或其他遮挡物分割开来,存在着明显的界线,每个区域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教师会从卫生的角度规定幼儿在什么地方玩,会为了培养幼儿的坚持性不允许他们随意换区,还会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不允许幼儿跨区使用材料……这无形中让幼儿认为,他们一旦进入某个区就不能改变这些规定,即使有新的想法和需求也不敢提出。
一男孩儿取了一筐块头比较大的拼插玩具,在桌子上拼插起来。他用几根管子很快就插出了一把枪,假装瞄准玩了一会儿打仗游戏,然后又快速把枪拆掉,重新插了一辆小车,在桌子上玩开车的游戏。但是这个车太大了,没开多远就超出了桌子的范围,于是他把车开到了地上。玩了一会儿又不满足了,又把小车改装成了一辆大车。这时,老师走过来问他:“拼插玩具应该在哪儿玩?我们的游戏规则是怎么说的?”男孩儿不情愿地把车拿到桌子上,摆弄了两下觉得玩不开,就把玩具收了。
3. 限定主题:游戏主题固定、单一,幼儿缺少自己改变游戏内容的权利
学期初,教师会按照惯例给各个区域规定相应的主题。确定主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根据班级主题活动来确定区域的主题,一种是依据工作经验、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预设一个主题,还有一种是跟孩子商量讨论确定主题。不管哪种方式,主题一旦确定,幼儿就要按照这一内容进行游戏。如果幼儿改变游戏内容,教师通常会通过提问、建议或其他方式,引导幼儿回到预设的主题上来。
三个女孩子走进老师创设好的火锅店主题角色游戏区,各自摆弄了一会儿玩具材料,就开始聊她们周末和爸爸妈妈出去度假的事情。她们越聊越有兴致,一个女孩儿提议说:“咱们玩度假的游戏吧。”三人一拍即合,开始在火锅店里搜索玩度假游戏需要的材料。她们各自找来一些吃的东西,又找了几个盘子和碗,简单打包之后,带着到火锅店旁边的一个角落里“度假”。这时老师发现了她们的动向,走过来对她们说:“客人现在饿了,想吃涮肉和一些菜,服务员快来接待客人吧。”三个女孩儿不情愿地收起刚准备好的食物,换上服务员和厨师的服装……
4. 限定规则:游戏规则死板、僵化,幼儿被动执行教师制订的规则
为了保证游戏活动的秩序,避免幼儿产生拥挤或混乱的局面,教师一般都会制订一些规则来规范幼儿的行为,这也被称为游戏常规。例如,教师会根据区域空间的大小规定每个区的进区人数,而娃娃家是很多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但受进区人数的限制,很多幼儿的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上述男孩拼插玩具的案例中,老师一句“拼插玩具应该在哪里玩”的所谓游戏规则,也局限了孩子的想象与创造。
5. 限制玩法:游戏材料的玩法单一,幼儿自主尝试和探索的空间小
游戏材料物化教育目标,成为教师们投放游戏材料时的一条基本原则。很多游戏材料的玩法几乎都被教师预设好了。当幼儿的玩法与教师预想的玩法不一致时,教师通常会认为幼儿是在瞎玩,进而通过指导将幼儿的玩法引向教师期待的方向上。长此以往,单一、固定的玩法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索与创造的机会与可能。
老师把一盒新购买的轨道玩具投放到小班,孩子们很喜欢。几个男孩这几天经常来玩这套玩具。他们不约而同地用玩具插起了枪,插完了就开始玩打仗的游戏,边玩边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还时不时地躲到柜子后面藏起来。对此老师几次介入,想引导他们用玩具来插轨道,但结果不理想。
6. 控制过程:教师的指导干扰过多,幼儿专注投入的状态常被打断
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一直都是教师们非常关心和重视的问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在幼儿游戏时,如果不过去跟孩子问一问、说一说、教一教,就是没有发挥教师的作用;不指导,幼儿就难以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在幼儿游戏时常常出现教师盲目介入、打断或干扰幼儿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的情况。
试想,如果幼儿每天都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教师规定的空间里,按着教师规定的主题、规则和玩法,玩着教师期望他们玩的游戏,他们会有主人的感觉吗?长此以往,他们失去的恐怕不仅仅是对游戏的兴趣和坚持,还有他们的自主感、控制感和自信心,更有他们自己的想象、创造以及敢于尝试、勇于挑战、乐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教师为什么会高控?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分析:客观上,班上孩子确实多,教师担心如果不控制就会出现混乱、危险以及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这让教师不敢放开;主观上,教师在内心深处并没有接纳幼儿一些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正常的),没有理解幼儿恰恰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理解和遵守规则的,也没有关注到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没有真正相信幼儿是有自己想法、可以自我约束和调整、有学习能力的人。所有这些都导致教师剥夺了幼儿作为游戏主人的权利,同时也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回归自主性游戏的内涵
创设开放性环境
要想减少教师的高控,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权,从根本上来说,首先要清晰对幼儿的自主性、自主性游戏及开放性环境的认识。
自主性是一种个性,是个体性格特征的一部分,人天生就具有自主的潜力。具有自主性的人是在性格上能保持充分自由的人,他们在保持判断力的前提下与他人合作,能选择自己的目标、调整自己的步伐、以自己的方式来从事活动。自主的人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成功地控制自己的冲动。(邱学青,2008)
2. 自主性游戏
自主性游戏是指幼儿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包含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权和决定权。自主性游戏是从游戏的性质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强调所有的游戏都应该有自主性。(邱学青,2001)开展自主性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即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与自主控制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幼儿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由教师安排或指定内容。因此,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幼儿,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为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从而达到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内化、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3. 创设开放性环境——师幼分享控制权
创设开放性环境,就是要打破完全由教师控制幼儿游戏的局面,从时间、空间、主题、规则、玩法和过程等维度,给幼儿适度的自主权,真正让幼儿享有对游戏的选择权、控制权和决定权。在此,我们提出“师幼分享控制权”的概念,就是从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角度出发,由教师与幼儿通过协商和讨论,共同解决他们在自主性游戏中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建立幼儿需要并能够理解和遵守的游戏规则,从而避免从完全由教师控制走向完全追随幼儿的极端。
教师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教师们虽然在认识上已经清楚了创设开放性环境对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意义,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操作中经常感到把握不好幼儿的自主与教师的控制之间的尺度,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面临着一些具体的困惑与挑战。
1. 放开了时间后,幼儿参与其他类型活动的时间减少,该怎样合理安排?
随着研究的开展,不少教师意识到充足的游戏时间对于幼儿游戏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性,于是将一次性区域游戏的时间由半小时延长到了四五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包括收拾整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幼儿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减少了。教师们开始困惑:怎样安排时间更合理?这既要考虑活动类型的多样性,又要考虑不同类型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缺少目的和计划性的幼儿注意力分散、坐不住、无所事事的现象。
教师面临的挑战:如何既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又能完成多方面的教学计划?如何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帮助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自主开展游戏?
2. 放开了空间后,幼儿之间发生了争抢,教师该怎么办?
过去,教师担心幼儿乱窜、把玩具摆得到处都是不好收拾,就给幼儿限定了在哪里玩、怎么玩,如桌面玩具只能在桌子上玩,是哪个区的玩具就在哪个区玩,不能混着用等等。但是,这样的要求确实会束缚幼儿的手脚,正如案例中,插车的男孩把小车改装成大车后,很明显桌面上已经玩不开了。尤其是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了新的想法或遇到问题时,他们更需要寻找和利用新的材料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现在,教师们逐渐放开了幼儿探索的空间,允许幼儿将桌面和地面一起利用、可以跨区使用材料,还鼓励幼儿根据需要共享玩具材料和游戏场地,此时,幼儿之间却出现了各种争抢的现象,导致游戏不能正常进行。这下又愁坏了老师:不放开会束缚幼儿,放开了幼儿又不会协商解决问题,该怎么引导才好?
教师面临的挑战:如何在保证幼儿有充足探索空间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多种方式自主解决问题?
3. 放开了主题后,幼儿的游戏内容变来变去,教师该如何回应?
过去,教师更多是从教育计划和目标出发,结合以往带班经验给幼儿规定游戏的主题,很多幼儿会跟着教师设定的主题玩,即使幼儿有自己的想法,也常会被教师引导回主题上。现在,教师不再要求大家都必须按主题玩,而是鼓励幼儿按着自己的想法玩,便出现了诸如幼儿在火锅店里今天吃火锅明天却跑到区域外面野餐的情况。于是教师又有了困惑:幼儿的想法和兴趣变来变去,老师怎样帮助幼儿深入游戏,不断提高游戏水平?
教师面临的挑战:如何支持幼儿形成持久深入的兴趣,能够自主拓展游戏,并在其中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4. 放开了玩法后,幼儿随意摆弄,玩具本身的价值如何实现?
教师通常会将教育目标物化在玩具中,有目的地加以投放。当幼儿按着教师预设的目标和玩法操作玩具时,隐含于其中的教育价值得以实现。但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具有低结构性的玩具,当教师不再限定玩法,而是鼓励幼儿在不伤害玩具和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大胆尝试时,幼儿就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玩法。如前面案例中,幼儿用本该插轨道的玩具插枪,玩打仗的游戏。令教师颇感困惑的是:轨道玩具本身有很多可探索的价值点,如轨道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轨道结构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小球和轨道之间的关系等,可孩子不搭建轨道,怎么实现呢?
教师面临的挑战:如何看待幼儿自创的玩法?如何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既支持其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又促进其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
5. 放开了规则后,过去的有序变成了混乱,该不该回到过去的常规中去?
以往,由于教师给幼儿设定了种种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于是班级的秩序平静、有序。然而,在这种看似有序的环境中,幼儿是否真正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是否真正学会了遵守规则?在没有规则要求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做到自我约束?当教师带着这样的疑问,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玩时却发现:教室里像个菜市场,吵闹、嘈杂,玩具拿到哪儿玩的都有,一片混乱;有的区域拥挤不堪,有的区域一个人没有;有的孩子频繁换玩具,有的孩子四处溜达无事可做,有的孩子则是看到哪里有了新发现就拥到哪里;只有很少的孩子,专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教师们开始困惑:该不该回到过去的常规培养中?
教师面临的挑战:建立什么样的规则以及如何建立规则,才能帮助幼儿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调控?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方法
其实,教师面临的诸多挑战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单独解决其中的某一个,要综合考虑。应对上述挑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处理好自由与规则、自主与指导之间的关系。下面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先转变关注点,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教师需要由过去单纯关注知识、技能等教育目标,到关注幼儿行为背后的兴趣和需求,再到关注幼儿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如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专注与坚持、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等。
方法:①经常以欣赏和信任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相信幼儿的任何行为都是有意义的。②以专业的眼光敏感地察觉幼儿行为中所蕴含的良好学习品质,并加以肯定和鼓励。③把握游戏中的教育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2. 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
心理氛围往往影响着一个班级的人际关系。教师需要保持开放、接纳的心态,在班里营造宽松、自由、鼓励、信任的心理氛围。在教师把握大方向、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关注的问题,和幼儿商讨和分享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安排、规则的制订、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的选择权、控制权和决定权。
方法:①认为幼儿出现任何行为都是正常的。②经常和幼儿一起商量和讨论他们想玩什么、怎么玩、在哪儿玩、什么时间玩、想怎样使用材料、需要哪些帮助等问题。③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其大胆表达、做出选择和决定,帮助其在实际体验和反馈中获得自主感、成就感和胜任感。
3. 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发掘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价值
不管是幼儿想在地上玩大车,还是想用轨道玩具插枪玩打仗游戏,抑或是到火锅店外面玩度假的游戏,都反映出幼儿真正的兴趣和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无论拼插、制作都是为了继续玩,而且还要玩得更有意思。因此,他们需要更加开放的空间、更多的时间去展开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想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体验。这时,教师就需要透过幼儿的外在行为去洞察其内心的兴趣、需求,并发现这些行为对于幼儿的发展价值。
方法:①通过细致、连续的观察和用多种方式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②通过与幼儿、家长交流,深入了解幼儿好奇的究竟是什么,感兴趣的点有哪些,以及他们的兴趣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更好地把握幼儿由表层兴趣到深层兴趣发展的走向。③发掘幼儿自创的玩法中有哪些经验、想象、创造以及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并将其展现在班级环境中,让幼儿受到鼓励,更加自信地探索。
4. 重视并延伸幼儿的游戏意图,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在游戏中都会有自己的意图,即使开始没有想法的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产生想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奇思妙想。教师应该重视幼儿自己的意图,并通过多种方式去扩展和延伸幼儿的意图,不断支持其实现自己的想法。
方法:①游戏前,针对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其制订口头的游戏计划,如想去哪里玩什么、打算做什么、用什么做、和谁一起玩等等,明确游戏的目的。②游戏中,观察幼儿的操作进程,发现幼儿不断出现的新想法和新需求,帮其记录下来。③游戏后,与幼儿共同回顾游戏的过程和自己的计划,鼓励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分享体验的机会。④通过计划——操作——回顾——再计划的循环过程,帮助幼儿不断增强计划性,总结和扩展游戏经验,深化游戏内容,提高游戏水平。
5. 将问题变为教育资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规则
对于幼儿来说,有意义的学习总是发生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例如,时间不够用了怎么办?在什么地方玩既能玩得开又不会影响其他人?需要新的材料怎么办?去某个区里玩的人太多了怎么办?有了新的想法但区域太小,地方不够用了怎么办?大家都想用这个材料怎么办?某个区域因为没人来游戏开展不下去了怎么办?……当教师把这些问题提给幼儿,请他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时,幼儿便带着自己的体验自然地参与到规则建立的过程中。这将会帮助幼儿建立规则和他们自身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产生遵守规则的意愿和需要,还会主动运用规则去调控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学会遵守规则,从他律发展为自律。
方法:①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②和幼儿一起记录下他们提出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呈现在环境中,形成问题墙、问题板、问题树等,让幼儿看到自己的思考。③围绕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共同分析原因,尝试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运用反馈中找到效果更好的办法。④将大家共同认可的办法以幼儿能够看得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共同的约定。⑤及时发现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并给以肯定,对于不能遵守规则的幼儿要先了解原因,再来判断要不要提供帮助。⑥鼓励幼儿跨区域开展联合游戏,在与更多区域的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协商、分享、轮流、合作等交往策略。⑦鼓励幼儿跨区使用游戏材料,并为幼儿开辟公共材料区,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材料,商讨使用和收放材料的方法与规则,帮助幼儿扩展游戏,创造性地利用材料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们的幼儿园还不完全具备支持幼儿开展自主性游戏的土壤,虽然一线教师们在实践探索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与挑战,但是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开始探索和总结各种对策,并促使幼儿园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可以由幼儿与教师分享选择权、控制权和决定权的自主性游戏。这些都鼓舞着我们继续探索,将创设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研究进行到底。■
备案号: | 深圳市泽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教师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