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出口农产品排行榜出口面临的tbt是哪些

当前位置: >>
TBT对浙江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
湖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TBT对浙江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 姓名:王丽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国际贸易学 指导教师:许和连
硕,fj学位论文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 篱不断拆除的同时,TBT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由于经济 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差异,曾对国际贸易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各类标准和技术法规如今却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限制作用,甚至被不少发达国家用来充当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水平有不小的差距,在TBT面前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 农产品作为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首当其冲地受到了TBT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以浙江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为由,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限制浙江农产品进口,尤其是限制蔬菜、茶叶、水产品等浙 江具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研究TBT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 如何突破壁垒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成为研究非关税壁垒的热点。本文首先论述了TBT的表现形式、特征和发展趋势,然后对浙江农产品贸易 中面临的TBT的现状从总体和具体产品两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引力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有关茶叶和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作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国外有关茶叶和水产品的药物残留标准对浙江农产品出口有负面影响,但我国的茶叶和水产品药物残留 标准有促进出口的效果,并发现两国之间的标准共享会对出口有正面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TBT的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农产品;TBT;引力模型;政策建议n TBT对浙江农产品:}{口影响及对策分析 曼皇II.=,. I_ I I II.I。皇曼曼量曼皇量皇Ab stract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technical barriers totrade(TBT)hasbecomeoneofthe most important instrumentsto gain trade profits for countries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ariff andother non-tariffbarrierS.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level oftechnology,standards and technical regulations that haveoncecontributed to thea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now makesubstantialthemasblock to international trade.Furthermore,some developed countriesusetools for trade protection.According to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economy and the level ofaretechnologyfrom developed countries,developing countriesalways at Asoneadisadvantage in the face of TBT.of traditional export products with comparative agnculture inZhangjian,toagriculture productsbear the effect of TBT.Developed countriesarerejectingimport agriculture products ofZh句iangprovinceontheonexcusethatourproducts mayourbe unqual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tandards andtheexcusethatproductscarl’t benefit the people’S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They expeciallylimit the importof the labour intensive products,suchasthe vegetable,the tea and the aquaticproducts.anSo the research i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has become hotspot of non-tariff barriers study.urgent assignmentandThereforethe authorstartsresearch withmanifestation,characteristicand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BT,then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TBT status from boththe whole and the specific products inoura鲥culture trade,andintroduces the GravityModeltoanalyze the impactononthe MRL Standards in the export of the tea and theaquatic product based that thethe previous analysis.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study showaf.0耐印MRLstandards haveonnegative impactonthe export of the teacalland theincreaseaquatic product,butthe other hand,the MRL standards in Chinaonexport and the shared standards in two parties have positive impactexport.At last,the author provides some advicesto tackle the TBT according to the aboveresearch.KeyWords:Zhangjianprovince;Agriculture products;Technical barriers;GravityModel;Policy RecommendationI!I 硕fj学位论文曼n=m=m===I==I=l=m:n=m:lNmI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量曼曼曼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曼量曼曼曼曼蔓量插图索引图3.1浙江历年农产品出口额变化表…………………………………………….22图3.2浙江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所占比重分布图……………………………………26 下BT对浙江农产品}fi口影响及对策分析附表索引表3.12008年浙江省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23表3.2浙江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情况………………………………………………26 表4.1解释变量的设置情况…………………………………………………………34 表4.2欧盟各国和日本对进口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35 表4.3浙江茶叶出口与进口方GDP的实证分析结果……………………………36 表4.4浙江茶叶出口与浙江GDP的实证分析结果………………………………37表4.5 表4.6STAN对浙江出口茶叶的实证分析结果…………………………………。38 DUM对浙江出口茶叶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38表4.7欧盟、美国、日本对水产品氯霉素残留限量标准………………………。39 表4.8浙江水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整体实证结果…………………….40VIl 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王面而日期:"07年多月2乏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保密口,在 2、不保密q。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寸’)日期: 作导 者师 签签 名名≥王汤]而弘 砀芑日期: 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1.1选题背景及意义绪论经过漫长的15年,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了WTO成为“经济联合国”的一员,成功地避开了许多关税壁垒。但是,加入了WTO并不意味我们的产品可以自由进入国际市场。许多非关税壁垒成为阻碍我们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的新门槛,其中,TBT是最高的门槛。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凭借在科技、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的优势,对市场准入设置了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检疫措施等TBT,对市场准入设置了极为严格的条件。我国相当多的产品出口屡屡遭遇 TBT,影响了出口。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TBT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而且近几年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 标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严格。美国对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 求符合国际标准,还要与美国的标准相吻合,让许多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欧盟有lO万多个技术标准,仅德国标准化组织(DIN)制定发布的各类技术标准约 有27000个,而且这些标准大多都等同于国际标准,有的还高于国际标准。作为 发达国家的日本,其国内企业科技水平较高,早己具备了接受苛刻技术检验的能 力,而日本的几大贸易对象国中,除了美国与欧盟,均不具备如此高的技术水平。其中,农业是日本受保护最严重的产业之一,为了保护其国内农业,在原有的《食品卫生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基础上,日本于2006年5月又最新实施了对农药残 留作出更加严格规定的《肯定列表制度》(以下简称《肯》),这全面提高了对日农产品出口的门槛。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也是日本农产品的 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05年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已近80亿美元,涉及6300家 中国企业和1600万中国农民的切身利益。据资料显示,受《肯》实施影响,2006 年6月单月对日农产品出口6.0亿美元,同比下降17.9%。同时,受此影响,6月 单月我国对全球的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了1.2%,为近年来少有。这足以说明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之大。浙江省作为我国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已经连续7年在全国居第3。仅 次于广东和山东。不可避免的农产品出口也深受国外TBT的影响。目前,浙江全省约有33.6%的出口农产品受到国外TBT的影响。由于浙江省的农产品大部分出口到日本、欧盟、美国这些TBT森严的国家,所以,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形势相当严峻。国外TBT己经明显阻碍了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浙江省 TBT对浙江农产品H:[j影响及对策分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最终影响了浙江省贯彻实施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和方针。因此有必要对国外TBT进行研究,结合浙江省农产品的贸易状况作一些探 讨,做到知己知彼,这就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1.2文献综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乌拉圭回合对TBT的高度重视,西方学 者就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研究,他们深入研究了TBT的表现形式、成因、经济影响 和国际约束机制等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有关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政策制 定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参考。其中对农业的影响研究也成为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关 注的一个焦点,许多的经济研究涉及到此,不仅有定性化分析,也有定量研究。1.2.1国外学者对TBT在农业方面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罗伯特?鲍德温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开始涉及TBT。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由于乌拉圭回合对TBT的高度重视, 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随之大量涌现。1.在农产品TBT的定义和分类方面,Rnoald等(2000)认为,TBT就是技术性贸易措施,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ll。Dnona Rboerts等(2000)和 OEDC将其定义为一系列“社会规则’’,这个定义暗示着TBT具有矫正由于外部 因素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的作用【2】。WTO秘书处的经济学家Fiakan Nordstrom等(1999)在专题研究《贸易与环境》中,指出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由此产生对农产品贸易更高的技术标准,但由于国家 与国家之间标准的差异以及环境对贸易的影响在理论上的不确定性,导致农产品 贸易的TBT和贸易摩擦pJ。Donna Roberts,TimothyE.Josling和David orden(2000) 等人分别按照政策手段和政策实施目标,把TBT分为进口禁止、技术规范、信息 矫正、风险降低措施与非风险降低措施几类,为TBT的经济评价提供了一个理论 框架【41。 2.在农产品TBT形成原因方面,美国学者波斯纳(M.U.Posner)于1959年提出,技术差距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技术差距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TBT的形成原 因,又经过格鲁伯(W.Gruber)等人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 生产要素,且实际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各国技术发展情况不一致:技术领先的国家发明出一种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流程时,由于其他国家尚未掌握这项技术, 国家间就出现技术差距,从而使技术领先国可能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随着新技术向国外扩散,其他国家迟早会掌握这种技术,从而使国际问技术 差距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斯宾塞.汉森1998年的研究认为,无论国家间在技术 性措旌上存在种种差异的具体原因为何,这种差异会导致跨境供应成本增加;生产2 硕fj学位论文企业为满足进口国的技术要求而增加成本,又导致竞争力相对于进口国企业下降。 因此,技术性措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形成了事实上的TBTt51。3.在农产品TBT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1996年,美国农业部(UsDA)对美国农业出口商品遭遇到的技术型贸 易壁垒做了一个跨部门的调查,其后这个调查衍生出几个TBT对美国农业出口影响的定量化研究(Thomsbury 1998,1999)【6J。 (2)戴维?奥顿(David Orden)等(1996年)依据美国对墨西哥水果鳄梨(avocado)的进口禁令建立了美国鳄梨市场模型,分析了当进口引进病虫害时对国内生产的影响,结论是在某些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口贸易带来病虫害流行的可能性而采取的限制性TBT所产生的福利损失会超过病虫害流行本身引起国内成本增加所造成的损失【7J。(3)巴利?克里索夫(BarryKrissof0等(1997年)对美国苹果在日本、韩国和墨西哥市场面临的关税和TBT进行了分析,对以上三个出口市场分别建立了部分均衡模型,计算了进口国卫生检疫措施的等量关税,并据以计算除关税之外有多少贸易受卫生检疫措施的影响哺1。 (4)Thilmany和Barret(1997)研究了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奶制品贸易中技术 法规的隐含关税率。结果发现技术法规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一种正面的外部效应一 技术法规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有关产品的基本质量信息,证明产品合格、可靠,使 得消费者有信心购买产品tgl。 (5)Gray、Calvin和Krissoff(1998)研究了卫生和检疫标准对日本、韩国和 墨西哥市场上美国苹果进口造成的市场价格和福利方面的影响。这种美国苹果会 传播枯萎病。他们比较了两种情况下市场上的福利变化一种是因进口产品导致枯 萎病传播使得国内苹果减产,另一种是国内苹果不减产。结果发现,尽管技术性 贸易措施的设置会带来额外的成本,但仍可以给国家带来净的福利收入【8】。(6)Paarlberg和Lee(1998)考察美国与一些121蹄疫(Foot―MouthDisease,简称FMD)肆行的国家之间的牛肉贸易。作者运用关税理论,计算了最大化本国利益的“最佳关税率”。研究后发现,卫生和动植物检疫(SPS),措施兼顾了经济和 健康及技术方面的平衡,这比大多数国家只采用禁止从口蹄疫感染国进口的贸易 禁令有效得多。IloJ (7)茨内歇尔?奥茨昆(Tsunehiro Otsuki)等(2000年)分析了欧盟提高食品黄曲 霉素含量标准对非洲出口影响,他们对7个欧盟国家和9个非洲国家执行新的更 为严格的黄曲霉素标准,在降低健康风险方面,与执行国际标准相比将减少每10 亿人中年均为1.4个死亡率,非洲对欧盟的谷物、干果和坚果的年出口则减少60%,年出口收入减少6.7亿美元。一些学者用部分均衡方法分析TBT对经济系统的影3 TBT对浙江农产品…Lj影响及对策分析响【111,Hcnosn Spncecr(2001)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适应发达国家的卫生检疫要求及在坚持SPS协议的规定所遇到的问题,发现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食品出口能 力被有关卫生检疫的强制性标准有力地遏止了1261。一些卫生检疫要求被列为是 最重要的贸易限制手段,名次比运输费用,关税和配额还要靠前。而出口目的地 市场已欧盟为首,其次是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加拿大。 (8)Moenius(2004)应用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发现进口国单方面制定产品和生 产方面的标准会抑制贸易量的增长,特别是抑制农产品贸易量的增长,但如果贸易双方共同制定产品和生产标准则可以促进贸易量的增长【12】。 总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TBT的大量使用,国外TBT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了许多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但相对于大量丰富的对关税措施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成果,对TBT研究大多是针对 问题的某一方面,还不够系统和完善,而且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1.2.2国内学者对TBT在农产品方面的研究1.2.2.1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TBT的原因分析对于我国主要农产品为什么频频遭受国外的TBT,许多学者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从外因和内因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外因的角度进行讨论的如翁鸣(2003)指出发达国家设置TBT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的需要:而WTO有关文件为TBT“借题发挥”提供了空剐13】。潘伟光(2003)认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出于保护本国市场的动机,制定过于苛刻的品质条件【141。渠苏萍(2003)认为是发达国家消费者安全、健康意识的空前提高导致了我国 农产品遭受TBT的限制【l 51。刘晓彬(2002)认为我国农产品遭遇TBT的深层原因 是由于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使人们对环境和健康更加关注.TBT之所以备受 发达国家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发挥了发达国家产品的较优势即技术资源优势,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即土地、入力资源优势,每当经济不景气来临,贸易保 护主义政策常常被政府采用【16】。 有些研究者从内因,即从我国农业自身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潘伟光(2003)分析了浙江省农产品遭遇的TBT案例,指出了我国农产品遭受TBT的内部原因:从农业生产水平上来看,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建设滞后,以质量、安全为重点 的意识在农业生产中还没有很好地树立;生产体制缺乏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对接机 制:农药使用环节缺乏科学的指导,存在滥用和乱用的状况f14】。王平、杨巍(2004) 的研究表明农产品贸易TBT的实施也有其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其中包括市场经济人的偏好、社会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政策制定者的偏好以及体制结构等。另外,我国也没有一套完全公开化、透明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TBT信息披露机4 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iliiii硕十学位论文_ I Io曼曼篡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皇曼曼!曼!曼曼曼曼!量曼制,公众参与性不强,公众了解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威途径和渠道缺乏,风险信息交流不够,风险分析程序和结果不透咧r71。1.2.2.2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施TBT的手段从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施TBT的特点方面看,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 品规格要求之严、农产品检测项目之多、技术标准水平之高、技术法规管制范围之广、合格评定程序和质量认证制度之复杂、“绿色包装”法规之严格,使我国的农 产品出口受到了TBT的限制。 (1)颁布新的技术法规。孙敬水(2002)指出标准总是随着快速提高的技术水 平而不断变化,因此其不确定性很大,往往使出口国、出口商难以应付和适应,技术 法规一经颁布即强制执行,在国际贸易中构成了比技术标准更难逾越的TBTtl8】。 杨丽、刘文、刘俊华(2002)例举了美国FDA颁布新法规,对水产、肉类和乳制品、 果蔬汁产品实施的HACCP管理(李【I 9】晓璇,2002;宋海英,2002;张士国、胡继连,2003; 郭虹,2003;贾月梅、陈柏柱,2004)。陈怡(2007)详细列举了日本新颁布《肯定列 表制度》的具体内容,即其苛刻性【201。 (2)规定苛刻的包装和标签要求。孙敬水(2002)认为在包装和标签的要求上。 发达国家作了相当苛刻的规定,如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治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明确规定生产者、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在包装废弃物处理方面的责任与义务,提出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目标等。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这些规定,否则不准进口或禁止在市场销售。许多国家对商品标签作了严格的规定。许多出口商为了符合进口国的这些规定,不得不重新包装或改换商品标签【l81。杨丽、刘文、刘俊华 (2002)详细阐述了欧盟、美国在食品标签方面的特定要求,提出各国对食品标签法 规条款规定得越来越详细,成了内容复杂、手续麻烦的法律条例【I 91。张亚斌、姚志毅(2003)列举了美国对所有来自中国的木制包装所采取的严厉检验【2u(李晓璇,2002;郭虹,2003;张吉国、胡继连,2003;王荣灿,2005)。(3)执行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孙敬水(2002)认为国际贸易对产品认证和体 系认证十分重视,有些国家限制没有经过认证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认证体系 的审核注册成为近年来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问题【l引。对于进口农产品制定严 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和复杂的合格检验程序,间接地限制其进口(吕宏,2003)。邵桂 兰,赵伟(2006)详细论述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的合格评定程序和认证管理【2引。 同时认证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且已扩大到了有机农产品和非基因改良农产品标识,农产品进口国在市场准入上规定进口农产品必须获得该国有机食品认证(鲁德 银,2002;孙敬水,2002;宋海英,2002;张吉国、胡继连,2003;郭虹,2003;陈俊钦,2003)。(4)延伸标准控制范围。林国华、林卿(2003)认为农业技术壁垒范围广泛,不但包括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而且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越5 TBT对浙江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高,所受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显著【23】。陈俊钦(2004)认为TBT已从只限定最终产品标 准延伸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241。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规定了最终产品应该达到的要求,但这还远远不能符合美国的规定,他们要求整个生产过程是可控制的(翁鸣,2003)[13】。从过程看,要求出口国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的处理阶段都要达到规定的绿色技术标准(孙敬水,2002;于慧芳,2005)。检验手段也已经从单纯检测产品发展到了验收生产基地(鲁德银,2002)。 (5)设置严格的指标要求。为了削弱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不 仅设置了技术壁垒,且技术壁垒的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了苛刻的程度(翁 鸣,2003)[13】。最典型的如2006年5月日本颁布的《肯定列表制度》。有“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遵从“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遵从0.01ppm的“一律标准”。其中,已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数量为54785条,涉及的农业 化学品795种,涉及的食品种类256(陈怡,2007)[20】。可见,各国对药残等检 测指标的限制十分严格(鲁德银,2002),且指标限量也越来越多(贾月梅、陈柏柱,2004)t251。 (6)增加对农产品的检验项目。陈俊钦(2004)认为发达国家在不断对农产品 增加检测项目[24】,杨丽、刘文、刘俊华(2002)详细论述了美国FDA对浓缩果汁.欧盟对花生及花生制品黄曲霉素限量标准,日本对我国大米、蔬菜的农药残留检验项, 俄罗斯对茶叶在检验项目方面的具体变动情况【l卅(吕宏、刘彦波,2002;黄进茂,2007;陈怡,2007)。1.2.2.3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1)从受阻的产品来看,受影响的农产品范围越来越大。从水产品、畜产品、 禽肉等动物源性农产品,到茶叶、花生、蔬菜、水果等植物产品、加工产品,均面 临技术壁垒的限制,而且国外TBT所包含的产品范围在不断扩大(寿萌舒,2003t261;贾月梅、陈柏柱,2004[25】;翁鸣,2003[13】)。 (2)从对我国实施TBT的贸易伙伴国来看,主要是欧盟(冻虾、水产品氯霉素超标,茶叶农药残留,禽肉中含有动物疫病和农药、兽药残留,果汁乙烯利问题为 由)、美国(对禽肉、水产品、蜂蜜实施较为严格的进VI限制措施)、日本(蔬菜、蜂蜜农药残留,贝类产品含有贝类霉素为由)。其他国家有英国(蜜蜂含有氯霉素残留为由)、德国(冻虾检测到氯霉素为由)、法国(水产品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超标为由)、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禽类产品氯霉素残留超标为由)、俄联邦(猪肉、牛肉和禽肉不 符合兽医检查的要求为由)、韩国(检测出禽流感病原体等为由)、荷兰(动物源产品卫生安全为由)、加拿大(蜂蜜和水产品氯霉素超标为由)、墨西哥(把扣留的中国蜂 蜜销毁或退回)、西班牙(高度关注中国橘子罐头的农药残留问题)、沙特阿拉伯(蜂 蜜和海产品氯霉素超标为由)(王平、杨巍,2004)t1『71。6 硕:I:学位论文(3)从受影响的覆盖面来看,扩散效应显著。一旦一个发达国家或几个发达 国家对中国实TBT,往往会引起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也实行绿色壁垒(寿萌舒, 2003;李灵稚、宗永建,2003;贾月梅、陈柏柱,2004)。(5)从对我国出口造成 损失的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深圳、浙江、山东、上海等出口大省(市)(潘祖和,2004)[27】。(4)国内学者在TBT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方面 国内学者王平、杨巍(2004)运用LOGIT模型对贸易伙伴国对我国农产品实施 TBT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影响贸易伙伴国对我国实施农产品 TBT的几个显著性因素,这些因素量化的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 较强的竞争力,同时研究表明农产品1'BT的实施也有其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原因117】。张亚斌、姚志毅(2003)使用panal模型就技术壁垒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出13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TBT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影响 【2¨。王平(2004)尝试用GTAP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农产品TBT对我国农产 品贸易的影响。孙东升等(2005)用引力模型,以我国对日本的蔬菜出口为例,分析了日本的TBT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1:3的经济影响【2引。李锁平、周锦绣(2005) 运用引力模型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由于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所设置的贸 易限制措施造成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抑制作用进行论述【291。 1.2.2.4我国农产品应对TBT政策措施方面的研究针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如何跨越TBT方面,研究者提出了种种途径,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政府方面:马华琦(2003)提出中央政府方面要建立专门的贸易技术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主要承担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通报以及 向企业传递有关信息,定期整理、发布国外的最新TBT动态【30l。张吉国、胡继连、渠苏萍(2003)等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国际 接轨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和法规体系,强化农产品标准的实施与示范【l 51。潘伟光 (2003)提出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提高农业规模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进行政策扶持:积极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诉讼【141。赵立华(2005)提出政府应加强与日本等国家的环境技术合作,签署相互承认的环境标准协议,减少因为环境标准不同而形成的贸易壁垒【311。 (2)企业方面:冷崇总(2003)提出企业应提高对TBT的认识,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合格认证体系,建立TBT预警机制,全面提高解决争端能力【321。潘伟光(2003)认为企业应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加强对国外TBT措施的收集和研究,加快制订、修订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41。陈平 凡(2004)、张锡碾(2004)认为企业作为贸易舞台上的一号主角,TBT这台戏7 TBT对浙江农产品…口影响及对策分析唱得如何,关键是看它的表现。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组建行业协会 参与和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积极推行ISOl4000环境管理新体系,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刘朝(2006) 认为打破发达国家TBT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提高农产品本身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使农产品生产加工从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l。 (3)开发新产品:渠苏萍(2003)提出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即“人无我有”的农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是我们突破TBT的主要手段,政府要为突破TBT创 造良好的环境【l 51。孙芳、丁满臣、丁满丰(2003)提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注 重农产品的品牌经营,发展农产品NN-rt圳。张修玉,黎华寿(2005)提出应开展技术产品创新,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树立绿色食品名特品制35】。(4)其他方式:张江洋(2004)指出政府部门工作的局限性,提出通过构建与完 善中介机构来攻克TBTl36】。李志军(2003)提出可绕开国外复杂、繁琐的技术性贸 易措施,采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跨国经营;通过合资、独资、收购、 兼并、投资等手段,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规模,带动相关产业跨越TBT。潘 祖和(2004)提出创立名牌产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是跨越“TBT”的锐利武器,培养 大批懂世贸规则、国际标准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是跨越“TBT”的根本保证【2引。陈俊钦等(2004)指出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应对TBT的咨询服纠2引。综上,国内外学者们对TBT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体上来说,比较深入与科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从现有成果看,对TBT多为描述性研究,由于定量化的困难,定性叙述多,定量分析少。而关于TBT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事实描述和理论阐释上,缺少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来量化评价TBT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 (2)讨论深入到更微观的层次的较少。如都谈到了改进产品(农产品)质量的问题,但应如何更好地提高,从哪个层次入手的就比较少。 (3)针对性不是很强。对于如何跨TBT,也应根据自己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结 构和成本结构来寻找跨越国外TBT的办法,不应该泛泛而谈。(4)有关TBT的观点不一致。从国内的研究状况来看,TBT给大多数人留下的都是负面印象,是以技术为名,行保护之实。是发达国家用以遏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武器。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积极之处,认真分析它的合理性、进步性、时代性,找出它对我们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并最终掌握和实际运用这一规则。8 曼曼曼曼量曼曼量量皇曼量鼍鼍曼。一一m1.3.1研究思路iim―I硕一f?学位论文ii_mm鼍曼曼蔓量曼鼍曼鼍曼曼曼曼曼量曼曼曼曼曼鼍量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舅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1.3研究思路和内容概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提出选题依据、研究内 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整个研究的基础,明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概 念和表现形式,分析其特点及作用机制和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其在发达国家的应 用。第三部分也是研究的基础,主要介绍了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和遭遇TBT的 原因。第四部分是研究的主体,通过实证分析来论证TBT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第五部分是对策研究。1.3.2文章内容概述第1章主要是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TBT的研究状况,本文的结构安排和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首先介绍了农产品TBT的界定、特点、表现形式,然后着重介绍了 TBT在几个发达国家的应用。 第3章首先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体状况进行概述,然后分出口产品情况,出口分市场情况进行介绍。接着介绍了浙江省农产品贸易遭遇TBT的现状及原因。 第4章TBT对浙江省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运用引力模型,以进口国农药残留度标准对浙江省茶叶和水产品出口的影响为例,对TBT对浙江省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测度。 第5章在第3章和第4章的基础上提出浙江省农产品应对TBT的方法。本章 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就浙江省农产品如何应对TBT提出了一些政策 建议。1.4创新点与不足 1.4.1创新点本文对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了浙江省近几年主要农产品出口遭遇TBT的原因,将TBT的特点与浙江省主要农产品贸易的具体现状相结合,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根据具体的案例,分析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浙江省农产品设置的TBT的形式,以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破 除这道门槛。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理论联系实践对浙江省主要农产品遭受的 TBT进行了细微的分析,运用了最新案例从经验实证上分析TBT对浙江省农产品 出口的实际影响。9 TBT对浙江农产品;{{口影响及对策分析1.4.2不足 文章分析不够深入,因为数据很难收集,所以模型中没有建立更多的TBT因 素分析,只简单的使用茶叶中农药残留度一种因素为代表进行分析,这在以后的 工作中有待进一步的加强。IO 硕,卜学位论文第2章2.1农产品TBT的概述及其在发达国家的应用TBT的概述2.1.1农产品TBT的基本概念当今学者关于TBT下的定义比较多,但是关于农产品TBT的定义确微乎其 微。笔者参阅大量的资料后,认为:农产品TBT是指未经当今科学证明合理的并且给出口国相关农产品带来实质性危害的或以实质性危害相威胁的技术法规、技 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等。理解这个定义必须把握两点:首先是“未经当今科学证明合理”,也就是科学上的合理性。虽然WTO极力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但并不反对成员国为保证国家安全要求,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 保护环境,尊重各国的习俗文化和传统等而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技术法规、技术 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等。所以,关键是这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 等是否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如果这些措施不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才具有‘‘TBT,’ 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次是给出口国相关产业带来实质性危害或以实质性危害相威胁。如果一项技术法规、技术标准或合格评定程序等的实施对出口国的相关产业没有影响,当然其就不能被称为“TBl'’’。也就是说,只有这些措施给出口国的相关产业带来实 质性危害或以实质性危害相威胁时才具有“TBT”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确定产业损害应该有以下几个标准: 第一,出口产品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于出口国的生产或消费数量而言, 是否构成了急剧下降。 第二,该措施是否对出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第三,该措施对出口国国内产品的生产商产生的影响和后续冲击程度,包括 生产产量、销售、库存、市场份额、价格、利润、生产率、投资回报率、现金流动、设备利用能力、就业等诸多因素。 因此,在判断一项技术措施是否构成农产品TBT时,首先要看这项措施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其次要看其是否对出口国的农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以实质性损害相威胁。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措施才构成农产品TBT。2.1.2农产品TBT的主要表现形式(1)检验、检疫制度根据WTO的《sPs协议》,各成员国可以为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与 TBT对浙汀农产品…【J影响及对策分析健康免受病虫害或带病虫害有机体侵入而采取一些检验、检疫措施。一些国家就以此为借口,制定名目繁多的法令和规章制度,给国外农产品的进入设置TBT。 比如,针对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频发的食品安全危机,欧盟于2000年1月发表 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80多项保证食品安全的计划,要求食品卫生责任首先由生产方承担,食品从饲料开始,经过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链条都要保证安全。,美国则有《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公共卫生服务法》等,对进口农产品的认 证、包装、标识及检测、检验方法作了详细的规定。日本依据《食品卫生法》、《植 物防疫法》、《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对入境的农产品及食品实行近乎苛刻的检疫、 防疫制度。对于植物检疫,凡属日本国内没有的病虫害,来自或经过发生该病虫 害国家的寄生植物和土壤均严禁进口。作为食品或食品原料的动植物、农产品还 需要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食品卫生检查。对于强制性检查食品要逐批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对不同时间进口的相同商品,则规定每次须检验,而对日本国内同类 产品只需一次性检验即可【”】。 (2)质量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精密的检测仪器不断出现,各个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实这里的很多要求根本没有科学合理性,只是实施国为 了保护本国市场而采取的一项技术性贸易壁垒。 如日本对中国大米要求进行检测的指标,已经由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 目前的123项,而且要求在14天内完成。而这些检测项目中有很多是没有必要的, 或者是可有可无的。欧盟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部分新指标比原指标提 高了100―200倍。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1一O.3ppb,远超过日本标准(50ppb)、美国标准(4―5ppb),以至于欧盟国家自己的产品也常常达不到这 一标准。日本为了阻止中国菠菜对其出口,在2002年4月公布菠菜中农药“毒死 蜱”残留限量为’0.01ppm,这项规定,既远远严于日本蔬菜中其它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限量(其他有机磷农药残留限量比“毒死蜱”高10倍以上),又大大超出美国、欧 盟及国际组织的有关标准(美国、欧盟和CAC标准为0.05ppm)。由此可见,这里 面有很多标准构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比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O,l 一0.3ppb,而日本为50ppb,美国为4―5ppb,但是在实施这一标准时欧盟并没 有经过科学实验证明氯霉素残留量为0.1~0.3ppb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氯霉素残留量高于0.3ppb时就会给人体造成危害。日本对菠菜“毒死蜱”残留限量的规定也属于这种情况。(3)包装 各个国家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各不相同,有些国家为了国内的一些目的对进口 农产品的包装提出苛刻要求。12 硕fj学位论文比如,德国对我国食品出口时使用的包装用瓦楞纸箱提出了三点新要求:一是外箱不能有蜡纸或油质隔纸:二是封箱尽可能都用胶水,不能用PVC或任何其它塑料胶带。如果不得不用塑料带的话也要用不含PE/PB的材料;---是外纸箱不能用 任何金属或塑料钉或夹,只能用胶水粘牢各面。 虽然德国对食品纸箱包装新要求的目的是使纸箱便于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包装纸箱在食品贮存过程中对食品所造成的污染,但其要求明显过于苛刻,对于出口商采取的等同包装也不认同,这明显会大大增加出口商的成本。 (4)食品标签食品标签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然而在国际贸易中,因为食品标签问题而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国家,对食品标签提出很多无理的 要求,从而增加出口商的成本。 比如法国规定食品包装上的各种形容词和附加词不得滥用,其含义都应有明 确的定义。如“新鲜”食品是指30天之内生产:“新”食品只能是那些投入市场一年 之内、其新配方的比例必须在30%以上的食品:“天然”食品是指那些在大自然中获 得、仅经过冷冻或消毒处理、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食品;“纯正”食品只能用于少数油 类或蜂蜜食品。食品包装上的食品的法律名称、重量或体积、食用期限以及生产 厂家的名称和地点这几项必须写在明显的位置上,不得隐蔽或分散在不同地方。 (5)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指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制定一系列苛刻的 环保标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市场。绿色壁垒主要包 括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保标志、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等内容。在农业方面,世 界各国制定的“作物综合管理”计划,及符合绿色农产品要求的其他计划等都是设置的绿色壁垒哪】。发达国家的绿色技术标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难以达到,其产品势必被排斥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之外。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制度规定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只有得到“绿色环境标志”才能进入其市场,如加拿大的“环境选择制度”,日本的“生态标志制度”都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起到了抑制作用。比如,2002年,国外的绿色壁垒,给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左右。 (6)合格认证 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规定了大量的合格认证制度,这些认证制度在细节上存在大量的不合理因素,并且认证价格不菲,从而给外国农产品的进入设置障碍。 美国于1997年12月在食品加工中引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 理体系,禁止进口未实施HACCP的水产品和肉类食品,要求所有对美国出口的 水产品、肉类产品企业必须获得HACCP的认证资格。欧盟、加拿大、日本、澳13 TBT对浙江农产品Ⅱj口影响及对策分析大利亚和韩国都认可采用HACCP体系。 日本从1991年起,开始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外国厂商注册制度,日本政府规定,进口商在进口水产品时,必须事先将进口的水产品品名数量报告给厚生省,然后由政府的检验机构或厚生省于1989年授权指定的57个实验室之一检验合格后方 能通关。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农兽药残留及大肠肝菌等共计近30个,通关手续也较繁琐。发达国家规定这些明目繁多、手续繁杂的合格认证制度,不但增加了农产品 出口商的出口成本,而且要取得这些合格认证也需要很长时间,从而导致贻误商机【391。(7)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这一直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因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证明,所以目前欧盟、日本等很多国家要求进入其市场的转基因食品要贴上标签,以便于消费者辨认。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出口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所以其极力反对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这一做法。由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科学面的测定需要大量的经费和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转基因 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为一些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留下了空间【删。2.1.3农产品TBT的主要特征TBT之所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备受发达国家青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就是因为它具有其它贸易壁垒无法比拟的特点。 1.灵活性 不断发展的技术(包含检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TBT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为一些国家灵活应用TBT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保护本国的利 益,常常蓄意提高进口商品的技术标准或颁发新的法规或者改变检验程序等。虽 然《协定》要求对技术管理和标准信息要及时进行通报,但是对于这些标准要求的熟悉和了解也需一段时间,这就使技术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非 常不利的地位。 2.隐蔽性 TBT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方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标的“合理性”。TBT设置的目标就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等世 界各国普遍追求的合理目标,因而具有表面上的合理。第二,操作上的“合法性”。 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复杂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一些 认证及检验机构也十分齐全,在对别国产品进行限制时,会迅速援引本国或世界 环保法规、协议来证明,以营造一种严肃的法律律氛围。第三,能够迎合消费者14 硕一I:学位论文心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越来越关注 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及对环境友善的产品比较欢迎。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所进行的检验措施给消费者带来安全感,颇能迷惑一大批人。然 而,万事皆有个度,超过合理界限的歧视性标准使出口国产品无法入境,限制了世界资源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实际上是损害了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3.复杂性 TBT由于涉及的技术很多,而且适用的范围很广泛。它比配额、许可证等非 关税措施更加复杂。美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在限制商品进口时所设置的各种技术规定和检验程序十分复杂。不仅中央政府,而且地方政府及民间机构也 颁布了许多技术规定。4.可操作性 由于TBT措施的制定主动权掌握在各国政府手中,不需要通过国际组织批 准,世界贸易组织对它的限制也很少。而且,可操作性强,见效也很快。越来越 多的发达国家通过此手段,短期内就可以达到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 5.针对性 由于TBT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容易被发达国家 用来针对某国产品制定特殊的技术标准,可以随心所欲地抵制这些产品。如法国 为了阻止英国糖果的进口而规定禁止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进口,而英国糖果普遍采 用红霉素染色剂制造。法国禁止含有葡萄糖的果汁进口,这一规定的意图就在于抵制美国货物,因为美国出口的果汁普遍含有葡萄糖这一添加剂。6.连锁性 TBT的实施往往会发生连锁反应,从一国扩展到多个国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如2002年初,欧盟以我国的蜂蜜所含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进口中 国的蜂蜜。随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加强对中国蜂蜜的检验。再如,2002年1月,欧盟宣布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产品进口后,瑞士、日本、韩国等国 家相继采取措施,加强对我国动物源产品的检测。德国、荷兰等国提出更高更严 的要求,沙特暂停了对我国此类产品的进口。 另一方面,连锁反应也体现在,当我国的一个省份甚至~个企业的产品出现 问题,全国的相关企业的出口都会受到影响。比如,2003年山东省的冷冻菠出口到日本后被检查出农残超标,结果,日本禁止从中国进口冷冻菠菜。7.争议性TBT涉及面很广,相当复杂,而且,各国采取的TBT经常变化,且差异较大。而国家与国家之间比较难协调,容易引起争议。WTO虽设有协调解决纠纷的机构,但贸易纠纷的解决程序繁琐,有时也不能作出令双方满意的裁决。15 TBT对浙江农产品{f;u影响及对策分析2.2TBT在发达国家的应用状况TBT已经成为当前贸易保护的主要形式,由于发达国家具有科技和信息水平的优越性,它们通过对进口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制定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或 制定严格的产品检验程序,以限制和禁止可能影响其本国商业利益的商品进口。美国、欧盟、日本的TBT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我国产品出口受它们设置的TBT影响最为严重。欧盟、美国、日本是对中国实施TBT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5%。所以,了解它们的具体规定和作法, 对于我国规避TBT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2.1TBT在美国的应用状况美国一方面表面上极力倡导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为维护自身利益,在技术标准、法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保护主义色彩。并不断通过制定高水准的标准来限 制国外产品的进口。它们制定了大量的技术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但其中 很多不符合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要求,给浙江省产品出口带来很大的麻烦。 1.技术法规美国通过国会制定法令以保证商品供应的安全性,并建立全国性的保护机制。 行政部负责法令的实施并可以颁布规章来实施法令。这些规章都在《联邦记录》 上发表且有电子版。与药物有关的法令是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制订的, 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公共卫生服务法》、《公平包装和标签法》、《婴 儿药法》、《茶叶进口法》、《婴儿食品法》等。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消费 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环境保护局、联邦委员会、商业部、能源效率局等也都各自 颁布法规,包括《联邦危险品法》、《家庭冷藏法》等。对电子产品进口的限制规 定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的健康与安全法》,最重要的动植物检疫联邦法律有《植物检疫法》、《联邦植物虫害法》、《动物福利法》。 对于食品和水产品,美国实施了更为严格的联邦法规限制。1973年美国FDA 首次将HACCP应用于罐头食品加工,旨在确保从食品原料至最后消费整个食物链过程的安全卫生。1994年1月,FDA将HACCP应用到水产品。目前,美国已经将HACCP应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洗涤用品等产品。美国FDA还对进口食品实施另一项控制措施――“自动扣留”。美国还不断颁布新的技术法规。如2001年1月,美国FDA又颁布新法规, 对果蔬汁产品强制实施HACCP管理。美国是我国果蔬汁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85%出口到美国),这一新法规必然会对我国的果蔬汁产品出口造成巨大影响。 2.技术标准16 硕fj学位论文美国是一个标准大国,数量繁多,要求比较苛刻。美国标准的结构分散化, 联邦政府负责制定一些强制性标准,主要涉及制造业、交通、环保、食品和药品 等。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标准是由工业界等自愿参加编定和采用,美国私营标准机构有400多个,但没有一个公共或私营机构主导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由于美国 标准的繁多和分散,经常会让人防不胜防。如果没有充分调查,我们的产品就很 容易“犯规”。 3.合格评定程序 合格评定程序是TB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任何用于直接或间接确定符合技术法规或标准要求的程序,简而言之,就是产品的质量认证和体系认证。 美国普遍采用“第三方评定”,给制造商特别是外国制造商带来了不合理的负担。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国际市场,其认证 项目也比较多,目前有55种。如产品的UL安全认证、FCC认证、电磁兼容认证、 HACCP认证、军用产品的MIL认证等【4¨。 美国合格评定程序结构很分散,其主体是专门从事测试认证的独立实验室。 在这个分散的结构中,美国政府的作用是认定和核准各独立实验室的资格,或指定某些实验室作为某行业合格评定的特许实验室,使得这些实验室颁发的证书具有行业认证效力。 在合格评定领域,美国近年对安全、健康和环保方面越来越重视。使相关企 业在认证上有时会面临额外要求。如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和卫生署规定,所有在工作场所使用的设备,都必须得到经过其承认的独立实验室的认证。接受美国指定实验室的检测,会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另外,由于合格评定 包括取样、测试、评估等一系列环节,在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苛刻的等级要求, 增加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难度。 4.产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标签法规最为完备、严谨的国家、新法规的研究制定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食品标签在1992年12月12日实施,新的食品标签于1993年 开始出现,而从1994年5月起,美国所有包装食品,包括全部进口食品都必须强 制使用新的标签,但新鲜肉类、家禽、鱼类和果菜可不受其限制【421。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品质改良剂、合成色素等)必须在配料标示中如实标明经政府批准使用的专用名称。1995年9月FDA颁布正式法令对《联邦法典》中强化食品营养标签一章做出修改,要求销售的强化食品应按规定加附营养标签。FDA 要求大部分食品必须表明至少1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还必须加贴营养标签。外国制造商必须为每种商品的营养成分检测多支出500到2000美元的额外费用。 另外,美国从1988年开始环境标志制度,有36个州联合立法,在塑料制品、 包装袋、容器上使用绿色标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从1995年6月117 TBT对浙江农产品}J:口影响及对策分析日开始,凡是出口到美国的鱼类及其制品,都必须贴上有美方标明来自非污染水域的标签。 2.2.2TBT在日本的应用状况加人WTO后我国出口受国外TBT的限制更加严重。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 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TBT的限制,出口贸易因国外TBT影响损失170亿美元。若单从国家层面来看,无疑日本己成为我国出口遭遇TBT的 主要国家。我们必须正视和全面了解日本的TBT,以积极的态度,采取适宜的策 略,突破日本设置的TBT体系。1.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日本的技术标准与法规名目繁多,尽管日本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有9成以上采 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的标准,但仍有不少技术标准和法规与国际通行标准不一致。 日本对商品规格要求很严,如果产品不满足相关规格标准,也不可能进入日本市 场。规格的内容一般包括适用范围、用语定义、等级档次、测定方法、合格认证、 合格标签、注册标准及生产许可证认定的技术标准等。日本己对393种农产品及食品都制定了相应的规格,如面类分成8种规格、油脂分成6种规格,肉制品规 格多达20种。在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方面,凡进入日本市场的各国商品,日本的进口部门均对其国内的生产、消费、需求领域作动向调查,并由商品流通业界做 定性分析。只有具对比性、代表性、适用性、流通性,且多样化、个性化、感性 化和市场畅销率高的商品才能获准进入日本市场。日本目前有25项认证制度。对某些产品,日本进口商在进口前不仅对它的国内市场进行动态调查,做出定性定量分析,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认证,或对其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进行合格评定。2.进口检疫与食品卫生制度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进口的动植物及食品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卫生 防疫制度。相关法律有《食品卫生法》、《植物防疫法》、《家畜传染病预防法》、《消 费法》、《蔬菜水果进口检验法》、《肉类制品进口检验法》等。对于入境的农产品, 首先由农林水产省下属的动物检疫所和植物防疫所从动植物病虫害角度进行检疫。同时,由于农产品中很大部分用作食品,在接受动植物检疫之后,还要由日本厚生劳动省下属的检疫所对具有食品性质的农产品从食品角度进行卫生检疫检 查等。日本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要求日趋严格。其中在2006年5月,日本开始实施新的食品管理制度~《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简称“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在更广的范 围上,更加严格的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进行检测和管理。据商务部测算,此18 曼量曼曼曼鼍舅曼曼I1……--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皇曼鼍曼曼曼曼曼皇曼鼍皇曼曼曼曼曼曼硕上学位论文举将影响我国62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80亿美元出口产品。6月2日,我国一批输日豌豆被检查含氟硅哇0.06ppm,成为“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首宗被检出超标的农产品。此次氟硅哇在新鲜豌豆中的残留标准采用了肯定列表制度中0.01ppm的“一律标准”。该法规的实施也使山东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肯定列表制度”将所有的农产品、食品中使用的全部农业化学品残留纳入其 管理体系中,规定15种农药、兽药禁止使用,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总计51392个残留限量标准;没有设定限量标准的,将执行“一律标准”,即含量不得超过0.01ppm。与以往的规定相比,“肯定列表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是限量指标大幅增加。涉及的农业化学品由目前的255种、931个限量 标准、涉及食品(农产品)186种,提高到734种、51392个限量标准、264种食品(农 产品)分别是过去全部规定的2.8倍、5.6倍、1.4倍。(2)是限量指标更加苛刻。许多检测指标的标准比现行的标准提高几倍甚至 上百倍。如,洋葱的澳氛菊酷由原来的O.5ppm提高至0.1ppm,提高了5倍;甘蓝 的毒死蟀由原来的1.0ppm变为0.05ppm,提高了20倍:草燕的抑芽丹由原来的 40ppm变为0.2ppm,提高了200倍。(3)是检测项目成倍增加。“肯定列表制度”涉及猪肉的检测项目达到410项,此前是25项:花生的检测项目达300余项,而此前最多只做黄曲霉毒素和丁 酞麟两个项目的检测:涉及蔬菜的检测项目就更多了:如洋葱日本原标准有87项, 将新增到340项(其中巧项农残要求不得检出):大葱原标准有77项。将新增到339项(其中15项农残要求不得检出);甘蓝由现行的107项增加到344项(其中巧项农残要求不得检出);胡萝卜由现行的68项增加到325项(其中巧项农残要求不得检 出)f43】。 (4)是覆盖面更为广泛。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除了规定的豁免物质(68种)、不得检出的15种农业化学品外,对未涵盖在“暂定标准”中的所有其它农业化学品 或其它农产品提出了一个统一限量标准(0.01ppm)力H以限制。可以说,世界上有多 少种农业化学品,日本就会自动生成多少种控制标准,将所有的农业化学品都纳入了日本农产品进口管理的对象中。 3.合格评定程序日本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是由政府部门管理,各部门分别对其管辖的产品实 行质量认证制度,并使用各自设计和发布的认证标志。在日本,最大的质量认证部门是经济产业省,它所管理认证的产品占全国认证产品总数的90%左右。 日本目前有25项认证制度,如适用于玩具的“ST”认证,适用于婴幼儿以及 老年人用品、家庭用品、运动休闲等产品的“SG”认证。日本的认证制度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类,强制性认证制度是以法律的形式颁布执行,其认证产品主要有 消费品、电器产品、液化石油器具和煤气用具等。自愿性认证由企业自愿申请,19 TBT对浙汀农产品jf:u影响及对策分析适用于强制性认证之外的产品,采用JIS标志,有两种标志图案:一种是用于产品的JIS标志,表示该产品符合日本有关的产品标准;另一种是用于加工技术的JIS标志,表示该产品所用的加工方法符合日本工业标准的要求。4.产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日本政府于2000年对《农林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规》进行修改。根据修改后的法规,自2000年7月1日起,向日本出口各类新鲜水产品、肉类和新鲜蔬菜类实行明确的标签制度。修改后的法规规定:销售者要在其销售的产品上明确标示出食品的原产地情况和养殖情况。自2001年4月1日以后,进口的加工食品要实行新的商品明确标签制度,标 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制作原材料、包装内的容量、流通期限、保存方法,生产制造者名称以及详细地址。‘2.2.3TBT在欧盟的应用状况欧盟各国由于经济、技术实力普遍较高,因而各国的技术标准水平较高,法 规也较严,尤其是对产品的环境标准要求,让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望尘莫及。 1.技术法规 欧盟的技术性贸易法规是先由欧委会提出法规草案,然后,再提交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审议批准。根据《欧共体条约》,欧共体有五种法律文件形式:规则、指 令、决议、建议和意见。欧盟技术法规多以指令的形式发布,欧盟成员国通常会 根据欧盟的指令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则。 近年来,欧盟颁布的技术法规中,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有:关于禁止使用部 分芳胺族偶氮染料的指令;关于限制玩具中部分化学物质含量的指令:关于欧盟 最新出台的电气、电子设备环保等指令;关于影响我国中药出口的指令;关于欧盟转基因产品新法规;关于欧盟的新化工产品政策白皮书(草案)。2。技术标准 除了制定相关法规外,欧盟还使用各种严格的技术标准,来阻止外国产品对欧盟市场的渗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欧盟针对各种进口产品制定的详细技术标准达10多万个,从不同层面限制外来商品。欧盟有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盟电工技术标准委员会和欧盟电信标准化研究 所3个管理机构及其下属的众多技术委员会,它们设计严格的技术标准,仅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就有300多家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欧洲标准的制定工作。 欧盟各成员国不仅执行欧盟的技术标准,还实施本国的有关技术标准。因此, 想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常常要面临两套技术标准。 3.合格评定程序 硕fj学位论文欧洲以外的国家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必须符合欧盟指令和标准。欧盟指令规定了哪些产品要经过第三方认证,哪些可以自我认证,对不同产品不同要求, 实行自我认证的要保存一套完整资料并且要先寄样品到该国检验。欧盟12个新指 令把市场上流通的产品都做了规定,这12个指令覆盖的产品都必须有CE标志,在国家之间互相承认检验(认证)结果之前,外国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就必须取得一个欧洲国家的认证。这12个指令覆盖的产品生产厂商,要想把产品卖到欧洲, 生产厂商要有较好的质保体系,在取得CE标志之前是否应取得体系认证,这要 看具体情况。每个指令中对质保体系的要求都做了规定,有的要按IS09002,有的要按IS09003,有的没有做规定,有的产品还要求提供样品检验。12个指令覆 盖以外的产品是否需要经体系认证,则要看该国的法规是否有这方面的要求(如向 法国出口葡萄酒就要经体系认证,而该产品不在12个指令覆盖之内)ml。 欧盟理事会通过的决议要求对输入欧盟的产品加强安全检查。不管从哪个成员国的口岸进来,均需根据统一标准接受安全和卫生检查。任何一个海关,只要 在检查时发现进口的产品不符合欧盟的标准,会危及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仅有权中止报关手续,而且还会立即通知其他海关口岸。 4.产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欧盟一直通过产品包装、标签的立法来设置障碍阻止外国产品的进口。欧盟 发布了一些技术法规来协调、推动其成员国制定统一的食品标签法规。1979年欧 盟发布了《食品标签说明及广告法规的指令》为食品标签制定总则,并于1986 年和1989年做了两次修订,1990年又发布了《关于食品营养标签指令》和一些 有关食品标签专项指示的指令。 欧盟对纺织品等进口产品还要求加贴生态标签,目前在欧盟最为流行的生态 标签为OekoTex Standard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是纺织品进入欧洲纺织品市场的通行证。另外,欧盟还规定世界任何国家有关人身安全的产品要加贴CE标签才能进入欧盟市场。2.3小结首先,TBT具有隐蔽性、复杂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的双重机制。其次,TBT比较容易设置、收效快,而且针对性强,可以针对某个地区,甚至某个国家。所以,发达国家都喜欢采用这种非关税壁垒来达到它们的目的。从TBT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TBT将会被越来越广泛地 使用,是目前以至将来都是一道不容易逾越的壁垒。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日本、美国、欧盟设置的TBT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本质都是~样的,都是通过设置设置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来限制某些商品进口。最终,发展中国家将深受其害。21 TBT对浙江农产品ffj口影响及对策分析第3章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遭遇TBT的 原因分析3.1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体情况浙江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省,已经连续七年农产品出口居全国第三的位置, 仅次于山东,广东两省。近几年来,尽管屡次遭受国外TBT等不利因素的冲击, 浙江农产品出口虽然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但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和全省出口 外贸总额快速增长速度明显不协调。2006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60.22亿美元, 增幅12.79%,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5.97%;其中初级农产品(WTo谈判口径)出口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6.67%。水产品出口11.9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2%。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3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5.57%。2007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72.29亿美元,增幅8.24%,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5.63%;其中初级农产品(WTO谈判口径)出口17.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06%。水产品出口11.97亿美 元,同比增长0.39%。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43.00亿美元,同比增长7.66%。2008年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额76.83亿美元,同比增长6.28%。其中初级农产品(WTO 谈判口径)出口20.49亿美元,同比增长18.29%;水产品出口13.02亿美元,同 比增长8.73%;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43.32亿美元,同比增长0.75%。图3.1浙江历年农产品出口额变化表注:本图按照浙江外经贸厅数据绘制 硕-f-学位论文3.2浙江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种类较多,主要出口商品有:罐头、蔬菜及坚果、羽绒羽毛、 茶叶、水产品、木制品、皮革、毛皮制品和珍珠等几大类,至2008年底,浙江省 农产品出口达30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初级农产品出口20.49亿美元,同比增 长18.29%,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6.67%:农产品加工品出口43.21亿美元,同比 增长0.75%,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6.39%。水产品出口13.01亿美元,同比增长8.73%,占农产品出口总额16.94%。出口超20亿美元的有木制品l大类商品;超10亿美元的有皮革和毛皮制品l大类商品;超7亿美元的有其他水产品1大类商 品;超5亿美元的有水海产品l大类商品;超4亿美元的有其他农产品l大类商 品;超3亿美元的有其他加工品、茶叶、罐头等3大类商品:超2亿美元的有蔬菜、珍珠2大类商品;超1亿美元的有竹制品、编结制品、羽绒羽毛、肠衣等4 大类商品。(表3.1)。表3.1 2008年浙江省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浙江省农业协会网3.2.1水产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大国,水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浙江省又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大省,连续多年出口居全国前五位。2007年浙江省水产品出口总额为11.97亿美元,2008年,浙江省水产品出口总额为13.02亿美元,同比增 长8.73%,占浙江省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6.94%。出口金额仅次于木制品,居 农产品出口中第二位。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是浙江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23 TBT对浙江农产品…口影响及对策分析以前对这4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比例都在80%以上。其中日本是浙江 省最大的水产品市场,曾经占据浙江省水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这几年仍然占40% 左右。近几年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举办的各类营销活动对水产品的出口起到了 积极的促进作用,市场呈现多元化走势的端倪,对日、美、韩和欧盟的出口额比例降至80%以下。日韩市场的份额下降,欧美市场份额上升,对东盟、澳大利亚、俄罗斯和香港等地区地区的出口增长较快。 正如前面分析所指出的,日本、美国、欧盟、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一直是浙江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占到出口总额的80%左右。浙江省水产品出口主要是鳗鱼、对虾、罗非鱼、贝类、大黄鱼等养殖名优品种,占一般贸易出 口额的50%以上。贸易格局的相对集中和市场狭窄,必然会造成风险增大,使得 浙江省水产品进出口很容易受少数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产生 大的波动。例如烤鳗曾是水产品首屈一指的创汇大户,由于从2002年开始,日本 连续在产品中检出药物残留,导致出口价格一路下滑,创汇能力大幅度下降。3.2.2茶叶浙江省向来是我国茶叶出口大省,已经连续几年稳居全国第一的位置。2008 年浙江省茶叶出口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出口数量16.22万吨,总额3.64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60.9%和57%,同比分别增长6.8%和19%。茶叶出口品种仍以绿茶为 主,2008年上半年出口8.96万吨,1.8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4.3%和73.7%,同比分 别增长7.5%和25.1%,其中又以小包装绿茶(3KG以下)为主,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 占绿茶出口的58.6%和73.5%,增长速度也较快,分别达到18.1%和36.3%,平均出口单价为2595美元/吨,同比上涨15.4%,而同期大包装绿茶的出口数量、金额及单价 分别为3.7万吨、4925万美元和1330美元/吨,除出口单价微涨6%以外,数量、金额基本与2007年持平。 茶叶出口市场主要仍集中在非洲,出口额占总出口的四分之三,其中又以摩洛哥为最大出口国,出口额为6321万美元,同比增长29.2%。欧洲为第二大出口 市场,出口额为1001万美元,同比下降9.O%,其中欧盟出口566万美元,同比下降26%。据悉欧盟新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EC 149/2008)已于2008年7月 29日起正式执行,这意味着浙江茶叶出口欧盟又面临新的绿色壁垒,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其他市场主要有:美国915万美元(+66.7%),日本780万美(-4.6%), 乌兹别克斯坦741万美元(+46.9%)。3.2.3水果罐头浙江省是我国水果罐头的出口大省,几年出口居全国第一的位置。水果罐头出口中,主要以柑橘罐头为主要种类。出口市场呈集中状,主要是欧盟,美国, 硕士学位论文日本三大市场,2008年罐头出口金额达3.44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9.93%, 其中水果、蔬菜类罐头占80%以上。根据近几年的出口形势分析,浙江罐头产业 要进一步扩大出口,目前面临着五大制约因素。 一是成本变数较大,罐头原料和空罐价格明显上涨,国际油价和出口运费动荡不安。原料、马口铁、白糖、水电、煤、汽、运费、人工劳务费等继续有较大 提高,成本同比提高30%以上。二是欧美高额关税和临时保障措施。一些欧美国家以倾销为借口,对我国水 果蔬菜罐头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致使出口成本增加,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等国家和 地区的桔子罐头实施关税配额方式的临时保障措施,将年度配额量由5万吨减少 到3万吨,超出配额每吨增收300欧元,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出口数量的继续下降。 三是日本药物残留规定,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实施“暂定 标准”和O.Olppm的“一律标准”,成为我国植物源性产品出口日本的重要制约。四是欧盟包装接触材料新规定,欧盟将对罐头食品中双酚环氧树脂、酚醛环 氧树脂和邻酚环氧树脂的含量实施新规定,要求罐头食品中不得检出双酚A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邻酚环氧树脂含量必须小于lppm。而目前我国制罐业马 口铁的涂料,均使用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共聚而成的环氧酚醛涂料,极有可能造成此3种物质在马口铁空罐中残留,罐头出口欧盟的门槛提高。 五是欧盟推出更为严格的食品标签新规定。为确保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欧 盟要求含有转基因成分超过0.9%的食品都要贴上相关标签;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名单,只要其浓度超过每公斤或每公升含10毫克的标准时,就必须在标签上列出: 肉类食品中含有的脂肪与动物内脏必须单独在标签中详细说明;2009年7月1日 起将实施的新的食品营养及健康标签规例,将对欧盟市场上出售、供人类食用的任何食品或饮品的营养标签和广告宣传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要打破这些制约因素,企业应从以下途径入手:一要集约生产原料,提高劳 动生产率,严防农兽药残超标;二要大力开辟除日本、欧美以外的市场,除巩固 传统蔬菜水果罐头外,重视肉类罐头、水产罐头在东南亚的市场。此外,新兴的 俄罗斯、南美等罐头产品新市场也亟待开展。3.3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浙江农产品出口到2008年底出口的国家或地区达上百个,但出口市场比较集中。如2008年,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欧盟18.21亿美元,占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 总额的23.70%,同比增长6.40%,成为最大出口市场;出口美国为15.03亿美元,占19.54%,同比下降4.43%,为第二大市场;出口日本13.19亿美元,占17.17%, 511耋錾鉴耋耋坌尘!茎!些耋茎尘塞同比增长O 04%。进口浙江省农副产品1亿美元以上的有17个国家和地区,比去年增加2个,占全部出口农副产品的78 83%,出口市场单一的现象进一步改观。表3.2浙江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浙江农业协会网图3,2浙江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所占比重分布图 注:本国根据图表3.2所绘制 硕lj学位论文3.3.1日本日本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三大市场之一,2008年出口日本农产品为13.19 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为17.17%,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2007 年,出口日本农产品金额为13.18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为18.24%,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但2006年浙江省出口日本农产品金额为1 3.59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为22.56%,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在2006以前,日本一直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浙江省农 产品出口对日本市场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因为日本在2006年5月底实施的旨在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管理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浙江省园艺、蔬菜、水产品、 畜禽等优势农产品对日出口的负面影响也已显现。同时,出口企业产品检测费用大大增加。2006年6月当月浙江省茶叶出口日本量值分别下降55.68%和61.30%, 羽绒羽毛分别下降33.07%和36.98%,酒和饮料分别下降30.43%和32.65%,蔬菜 出口数量下降18.98%(其中:鲜蔬菜下降31.83%,干的食用菌类下降14.95%, 其他蔬菜下降16.54%)。2006年1.12月,浙江省对日初级农产品(WTO谈判口径)出口4.97亿美元,同比下降0.97%。其中,茶叶出口日本量值分别下降37.58%和37.37%,羽绒羽毛分别下降32.48%和34.44%,鲜蔬菜分别下降33.11%和2.39%, 罐头分别下降7.53%和3.68%。对日水海产品出口为2.13亿美元,同比下降5.85%。3.3.2欧盟欧盟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图3.2),2007年,浙江省农副产品出 口欧盟17.11亿美元,占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总额的23.67%,同比增长12.82%, 成为的最大出口市场;2008年,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欧盟18.21亿美元,占浙江 省农副产品出口总额的23.70%,同比增长6.40%,成为最大出口市场。在2007 年之前,日本是浙江省最大的出口市场。由于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欧盟一跃成为浙江省最大的出口市场。其实在我国加入WTO后,欧盟也对来自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进口限制、对来自中国的桔子罐头实行保障措施,受这两项贸易 壁垒的影响,浙江省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开始大幅下降, 2003年始,由于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采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浙江省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又开始缓慢回升,到了2006年,浙江省对欧盟出口达到1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4%。3.3.3美国美国已经连续多年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2006年浙江省出口农产品金额为12.58亿美元,占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金额的20.88%,同比增长 12.68%。2007年,浙江省出口美国的农产品金额为15.73亿美元,占21.75%,同 比增长0.48%。2008年,浙江省出口美国农产品金额为15.03亿美元,占19.54%, TBT对浙江农产品jf:口影响及对策分析同比下降4.43%。2008年主要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到美国的各种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美国不断出台一些贸易 保护措施。最近美国将出台一个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条款,这一新条款被称为“727条款”。这一条款的内在含义是“中国禽肉产品如果要恢复对美国的出口,美国农业部必须要到中国进行一系列的检验、认证、许可的工作,但是现在,他们不能 利用财政预算的钱来进行这些工作,甚至不得购买到中国检验的机票。因此,实 际上就是全面禁止了美国政府从事任何有关恢复中国禽肉进口的工作,也就从本 质上断绝了中国禽肉进口美国的可能性。”一位中国商务部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 “这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在世界其他国家、或者其他 产品上看到过类似做法。”由此可见2009年,浙江省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下滑。3.4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遭遇TBT的现状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贸易壁垒。据商务部调查显示,我国有3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TBT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 30亿美元,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其中欧盟国家对我出口冻虾、水产品、茶叶、禽肉、果汁等产品设限,美国对禽肉、水产品、蜂蜜等产品设限,日本对我国出口蔬菜、蜂蜜、贝类产品等 设限。此间专家指出,TBT措施由于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内涵上的合理性,不仅隐蔽地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视性分歧,而且各种技术标准极为复杂,事实上目前许多国家都是把一些不合理的条款隐蔽在合理的协议中,以保护本国的企业, 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但是TBT既有科学合理性,又可以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众所周知,浙江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省,也是遭遇TBT最多、受到影响最为严重的大省。据2007年浙江省遭遇TBT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 13.6%的出口企业遭遇国外TBT,TBT对浙江省产品出口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5亿美元,经济损失居全国第二。其中食品/农产品受TBT的影响最为严重,其他 依次为机电、纺织服装、五矿化工、轻工类等产品。为了全面了解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遭遇国外TBT影响的现状,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破解TBT,提高浙 江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浙江外贸局组织力量对主要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调查,并走访了外贸、经贸、商检等部门,共发放了调查问卷93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调查农产品出口企业面达30%以上,且多数是较大企业,出口额占所有出口企业的60%,因此有较强的代表性。此调研报告以被调查企业2007年终数为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83家出口企业中,遭遇TBT的有13家,占被调 硕十学位论文查企业的15.7%,总损失885.1万美元,其中直接损失320.5万美元,占36.2%, 间接损失564.6万美元,占63.8%。其中2006年度TBT造成总损失335.2万美元, 直接损失148.2万美元,间接损失187万美元;2007年TBT造成总损失549.9万 美元,直接损失172.3万美元,间接损失377.6万美元。根据83家企业样品统计, 2007年度总出口27085万美元,因TBT造成总损失549.9万美元,总损失率2.O%, 其中直接损失0.6%,间接损失1.4%。按照2007年浙江全省出口额72.29亿美元总损失2.0%推算,则因TBT造成 总损失1.44亿美元,直接损失430万美元,间接损失1010万美元。从该数据可见,TBT给浙江农产品企业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欧盟、美国、日本、香港、韩国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实施TBT最多的国家和地区,统计显示,前三者造成的直接损失占调查样本总直接损失的比例高达70.6%。 在调查中显示农产品出口受TBT最为严重的产品主要有,水产品、茶叶、蔬菜、蜂产品、动物类等产品。 2005年以来,商务部杭州特派员办公室和浙江省经贸厅,联合发布了浙江因 为遭遇国外TBT而产生的出口受阻或者成本增加的案例。例如,在农产品出口领域,受日本新实施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 表制度》的影响,2006年1月份宁波口岸遭退运的水产品共计85.15吨,价值19.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0.88%和993.85%;宁波慈溪某进出口公司的27.5吨冻 烤鳗由于被检测出硝基呋喃类代谢产物(AOZ)超标而遭到日本方面的退货,损失 高达54.6万美元,成为宁波口岸2006年首批因药物残留超标遭退运的出口海产 品。 从2006年5月起,日本正式实施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 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l万多个最大允许残留标准。不仅对浙江食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农产品出口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